時間:2022-05-21 02:52:07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家長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摘要:對于幼兒的教育,僅僅是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足夠的,家庭教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幼兒的一生來說,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導師,也是終生的導師。父母的教育觀念將決定孩子教育的一生,是幼兒教育的關鍵,而親子活動的舉辦與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是轉變其觀念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本文將就如何展開有效的親子活動來論述如何轉變家長的教育觀。
關鍵詞:幼兒園 親子活動 教育觀念
一、 引言
幼兒園的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密切聯(lián)系又具有優(yōu)勢互補的特點,能充分利用好各自的優(yōu)勢,各施其職,對孩子們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們也能處于一個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中長大。但在中國的家庭里,許多家長認為及早教育,切勿輸在起跑線上才是對孩子們是最好,殊不知這只會增加孩子的負擔與壓力,影響了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所以需要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來影響家長,告訴家長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什么才是正確的教育觀。
二、 明確親子活動的目標
每一次的活動都是有計劃有目的的,這樣才能促進活動的順利進行。家庭與幼兒園是合作伙伴的關系,彼此應予以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相處。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家長的行為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在親子活動,若家長有著積極的行動,高度的參與度,那么孩子對于活動的態(tài)度表現也處于積極的層面。倘若在活動家長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表現不積極,那么孩子們對于以后的活動也將表現冷淡與不屑,容易釀成孤僻的性格。積極的活躍的親子活動可以促進親子間的交往密度,有助于兒童成長為健康快樂、樂觀積極的人。幼兒園可以通過親子活動增加與家長溝通的機會,讓家長了解本園的辦學理念、教育宗旨,了解幼師們的教學步驟、教學方式與方法,讓家長對本園放心。
比如:逢節(jié)假日可以提前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幼兒園的活動。例如:可以在幼兒園的院子里舉行戶外活動,“穿大鞋”,首先家長脫下自己的鞋子在起跑線上,然后孩子們穿上自己家長的大鞋子,聽到起跑信號后,馬上跑向事先在終點坐好的家長,然后各自幫自己的家長穿上鞋子。最后,穿好鞋子的家長再背上自己的小孩跑向場地的最終點,再幫小孩穿上事先擺放在最終點的小鞋,用時最短的組合獲勝。這是典型的玩中學,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小孩必須學會綁鞋帶和配合自己的父母,而父母也會了解自己的小孩哪里是長處哪里是短處。
三、 增強教師的主導性和家長的主動性
在親子活動中,幼師不單單是游戲的策劃者以及活動材料的準備者,同時也是活動的領導者,是家長與小孩合作間的牽引者。在活動的進行中,幼師要對幼兒與家長們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指導,讓他們清楚明白游戲的規(guī)則,保證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比如:在一次家長的開放日中的一項活動可以是家長與孩子齊心協(xié)力的手工活動――剪窗花。幼師需要事先準備各種彩色紙、彩筆、膠水、白紙和小剪刀等,這次的活動主要是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完成一幅作品,這也是一次很有紀念意義的活動。而活動的進行中幼師可以準備一些輕柔的背景音樂,使得家長與孩子們的心態(tài)處于一種柔和的狀態(tài)。在活動中,每一個家庭的表現各不相同,有些家長會建議孩子先在紙上化,再用剪刀剪出想要的花紋;而有一些家長則先事先與孩子商量步驟和作品大概,在進行分工制作;而有些家長則求勝心切,則直接自己動手,孩子則在一邊旁觀,如此,小孩非但學不了東西,弱小的心靈可能受創(chuàng)。所以哪怕孩子的作品不能達到大人們的標準,那么孩子們的作品很簡單,還處于稚嫩的狀態(tài),那也是孩子的,出現了問題也只能孩子去解決,出現了錯誤也只能孩子糾正,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活動結束后,幼師則將活動中表現良好的父母進行表揚,展示他們的作品并邀請他們分享育兒經驗和教育理念,給其他的家長帶來一些啟發(fā);而對于活動中的錯誤行為則可以單獨提出,并指出這樣做將會帶來什么后果,再給予他們科學性的指導建議。
四、 通過親子活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富含趣味性的親子活動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間的關系,有利于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在活動中,家長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育兒經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促進大家成長。通過活動,增加了家長與幼師的見面交流的機會,分享教育方式,讓家長了解更多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由于幼兒具有貪玩愛鬧的特點,所以活動需要游戲化和音樂化,教師同時也要觀察小孩的心理情況和情感的變化。
比如:舉行《爸爸去哪兒》中流行的游戲――“蘿卜蹲”,通過幾輪上起下蹲,家長與孩子們也正玩得火熱,有些家長和孩子已經被淘汰,有些則還在場上玩得不亦樂乎,家長們力氣足,但孩子會氣喘吁吁。這樣的活動,能夠廣泛地感染場上的所有成員,能夠傳播快樂的元素,又能幫助小孩們進行一次簡單的運動。通過這次的活動,家長可以更加了解小孩的心理活動與性格上的缺點,日后就能更為留意地幫助小孩糾正。同時,家長也能在活動中觀察到其他家庭的內部相處方式,可以通過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方式來汲取經驗,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舉辦活躍的,有趣的親子活動對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無疑是具有正面的作用,幫助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及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因此,親子活動對于幼兒園的教育中是不可或缺也不可輕視的一部分,幼師與幼兒園必須創(chuàng)辦更多有趣的親子活動,促進園方與家長的交流,促進校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lián)系,促進家園合作,促使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
摘 要:幼兒園情智教育中教育者運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被教育者,以培育情感為先導,以情育情、以情萌智,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智能相互融合協(xié)調發(fā)展。而幼兒園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家庭,所以,幼兒園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家園合作,首先,需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樹立為家長服務意識;其次,要創(chuàng)新家園合作載體,有效利用家長資源,才能有效開展區(qū)域活動下的幼兒園主題活動。
關鍵詞:情智教育;家長資源;推動;區(qū)域活動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情智教育中的“情”指情感、情境。“智”指智能、智慧。情智教育中的情感和智慧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家庭。我們在平時很注重家園配合,努力取家長教育資源優(yōu)勢。因為我們知道,幼兒園各項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只靠幼兒園單個的教育是永遠不夠,所以我們必須有效地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家長的教育作用,最終才能真正實現家園共育目標。
一、 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樹立為家長服務意識
幼兒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家長,樹立全心全意為為家長和幼兒服務的新理念。
(一) 及時更換家園聯(lián)系欄
要通過及時更換家園聯(lián)系欄內容,將園內和班級各方面信息全部放在家園聯(lián)系欄里面,讓家長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認真閱讀,全面了解本班級一周內要完成的各項工作任務。家園聯(lián)系欄既包含每一周各科領域的教育目標、周日計劃、教師簡介、活動安排、班級之星、班級重要活動通知、育兒之道等等內容,家長可以每天在這里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二) 邀請家長定期或不定期參加園內觀摩活動
在一些重大節(jié)日里,幼兒園都會組織和舉行各項有意義的紀念和節(jié)慶活動,這時就要特意邀請家長來參與園內活動,如:我們邀請家長參加親子游戲活動、親子品書活動、親子游園等等的這些活動,從而讓家長更加了解幼兒園的生活,讓家長和幼兒親密接觸,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了解教師,拉近了家長和教師、幼兒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家長更加理解和支持幼兒園的工作。
(三)做好觀察記錄,反饋言行表現
在平時的工作中或者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學會和幼兒平等、和諧相處,耐心傾聽幼兒的心聲,要面向全體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一言一行,從中掌握幼兒在幼兒園的重要信息。分析研究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并認真堅持作好觀察記錄。以備在和家長進行交流時有的放矢,因為你了解幼兒,所以家長也會聽得心悅誠服,這樣家長也會更加信任你,也更加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成長。
二、創(chuàng)新家園合作載體,有效利用家長資源
近年來,隨著《指南》學習的不斷深入,區(qū)角活動越來越受到幼教領域的廣泛關注,我園在2015年赴香港參觀學習之后,確立了以“通過區(qū)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實現小組活動教學”的學校改進行動方案 。為了積極應對2017年的香港回訪工作,我們以“情智”實踐研究為切入點,以分組區(qū)角活動和個別化教育為契機,致力于情智教育活動的探索創(chuàng)新,邀請各年齡段幼兒家長積極參與區(qū)域活動,同時,對各年齡班開展的分組區(qū)角活動進行了研發(fā),形成了快樂多元的區(qū)域活動。個性鮮明的情智園本課程――《快樂親情?和諧發(fā)展》已編輯成冊,在全市姊妹園所推廣使用。
我們在幼兒園課程建設或實施過程中,構建新型家園關系,促進家園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
(一) 孩子自帶家庭中廢舊材料,用廢舊材料搭建各種幼兒活動器械
在園內經費緊缺的情況下,園長創(chuàng)新思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求各班教師動用家長資源,從家中帶來廢舊輪胎,各班根據輪胎大小,開展“廢舊輪胎大變身”為主題的戶外活動器械制作活動。教師、家長和幼兒通過清潔、裝飾、加輪等手段,將一個個黑乎乎的輪胎變身為有樹葉、花朵等各種美麗圖案和富有童趣的寶貝。輪胎就成了幼兒手中百玩不厭的玩具。彩繪輪胎經濟耐用、安全童趣,讓幼兒對戶外活動有了更多的選擇,并能讓幼兒在玩中發(fā)展走、跑、跳、鉆、爬等基本動作。幼兒在獲得審美經驗的同時,大膽地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進一步美化了幼兒園的環(huán)境。
(二)家長利用自家資源優(yōu)勢在家里為孩子創(chuàng)設活動區(qū)域活動天地
家長可根據自家房屋特點,在自己家里設置區(qū)域活動場所,讓孩子輕松愉快地自覺開展活動,比如,家里有寬敞陽臺的,可將陽臺布設為孩子的空間,瓷磚的墻體讓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水彩顏料在上面作畫,窗臺上讓孩子養(yǎng)些易于生長、便于管理的動植物;地面變?yōu)殚営[區(qū)或者游戲區(qū),擺些圖書、玩具,讓孩子自由閱讀或任意搭建。還可以邀請鄰居的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角色游戲等,讓家長真正成為孩子的玩伴。
(三)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根據不同職業(yè)、特長、愛好的家長資源優(yōu)勢,努力讓家長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教育者
一是邀請家長根據自己的職業(yè)做好家長義工活動,要制定家長義工參與幼兒教育教學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和教育資源。來彌補幼兒園教育資源的缺失。每學期根據家長的表現評選“最美義工”,并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 二是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是幼兒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它讓幼兒走出園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獲得了體驗,滿足了幼兒探究自然的愿望和求知欲。如結合主題活動的實施,利用家長的工作便利和單位資源可以帶孩子參觀消防隊演練活動,了解消防安全常識;帶孩子和家人一起觀秋景撿落葉,領略家鄉(xiāng)秀美風光;帶孩子去參觀敬老院、孤兒院,并給他們唱歌獻禮物,教育幼兒從小學會孝敬老人,關心他人;帶幼兒參觀博物館,感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 三是搭建家長之間學習交流經驗的平臺。為了給家長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和平臺,如開展“情智教育顯特色 ?閱讀悅心約未來 ”活動,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家長資源優(yōu)勢,給家長和幼兒之間搭建一個增進感情、相互溝通的互動交流平臺,激發(fā)幼兒讀書的興趣,營造書香校園,提高審美修養(yǎng)和人文底蘊,從而培育陽光寶貝,組織家長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不但學到了知識經驗,而且提高了家教能力。實踐證明,家長之間的交流,遠比教師介紹經驗效果來得更快更好。
摘要: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每個人整個生老病死的過程中都要不斷的學習,接受相應的教育,不斷的提升自己。從母親懷胎十月開始的胎教,人們就在接受著與年齡相適應的教育內容,直到老年就會有老年教育。幼兒教育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之一,從3歲到6歲,是培養(yǎng)孩子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中,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有關重要,本文就是要探討家長在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家長 幼兒教育 問題及解決措施
幼兒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家長在幼兒教育中起著想當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家長在進行幼兒教育時要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即使發(fā)現自己在教育中出現問題,并作出改進。
一、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這一階段是幼兒智力、思想、性格和品質等方面初步成型的一個階段,此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對于幼兒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作為進行初始教育的過度階段,良好的幼兒教育,可是使孩子們更容易的接受小學教育,促進他們能夠愉快的學習,更加快速的接受新鮮的事物和知識。此時期是一個人發(fā)展的定型時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必要的,作為家長,孩子生活和學習中最好的老師,應該認識的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指導。
二、家長在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一)強調自己的長輩身份,溝通教育不
作為一個長輩,孩子是不能不聽話的。在幼兒教育中,最怕家長以長輩的方式教育孩子。很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不是試圖溝通,而是一味的去要求,比如媽媽讓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要聽話等等。又例如,你不聽話讓爸爸打你啊。這些都是在用他們的身份去鎮(zhèn)壓孩子的調皮搗蛋,一次兩次或許有用,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就皮實了,再也被嚇唬不到了。
(二)教育中過多的溺愛或者過多的管制
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姥姥姥爺都會格外的寵溺現在的孩子。經濟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孩子們生活的就富裕,不愁吃不愁穿,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過分的寵溺導致孩子出現壞脾氣,養(yǎng)成不好的性格。還有的孩子被過多的管制,現在的家長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過早的接受小學的教育,不利于以后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同是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幼兒的教育發(fā)展。
(三)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以身作則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太隨意,有的時候就給孩子帶來了負面的示范作用,孩子學習的能力不交強,偶然間就學去了。家長帶著孩子闖紅燈,隨地吐痰,隨地扔垃圾,這階段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容易在不經意間就學習到了不好的作風和生活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教授孩子正確的。
(四)過分強調學習,忽視孩子的歡樂
起步要高出別人一截,把小學內容拿到幼兒來講,過分的要求孩子學習不是他年齡段該學到的東西。忽視了作為孩子,應該解放天性,應該愉快的過完孩提時代的重要性。孩子過分的承受學習帶來的壓力,不能痛痛快快想過完自己的幼兒時期。
三、解決措施
家長應該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自由的切換不同的角色,家長即是有威嚴和有耐心的家長,也要是可以溝通的朋友,是富含責任心的老師。當孩子到做錯事,可以適當拿出自己當父母的威嚴,嚴厲的批評,也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家長也要扮演好孩子知心朋友的角色,讓孩子跟你們更好的溝通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培養(yǎng)一個活潑可愛大方的孩子,培養(yǎng)她們良好性格的形成。家長也是老師,要從生活中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讓孩子樹立勤儉、節(jié)約、愛護環(huán)境等優(yōu)秀的品質。
不可以過分的溺愛孩子,不不事事包辦,不能形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钡拿 R尯⒆訉W會有計劃的合理的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不能要什么給什么。讓孩子不斷的鍛煉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整理自己的書包,準備第二天上課的用品。平時讓孩子多多動手做家務,勤動手動腦,讓孩子從小鍛煉自己的自理能力。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不能過多的約束孩子,讓他們形成逆反心里。現如今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十分的嚴重,每個家長也是以對孩子好的名義,不正確的教育孩子,讓幼兒學習,在該玩的年齡,家長應該放開對他們的束縛。孩子應該適當的學習簡單的東西,主要還是以玩為主,讓孩子快樂成長。
四、結語
家長是幼兒的啟蒙老師,家長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在影響這孩子的成長發(fā)展,作為有責任心的家長,應該創(chuàng)建一種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才能促進孩子身心以及智力的健康發(fā)展,讓他們保持快樂的心來面對生活,這才是重點。
(作者單位:大慶市肇源縣新站中心幼兒園)
時下的教育陷入令人恐懼的誤區(qū),無視孩子的年齡特征,一味地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甚至將孩子作為滿足家長虛榮、追求功利的工具?!?~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幼兒園必須攜手家長一起共同參與,通過多種形式提升家長育兒理念,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小學化家長幼兒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期的良好發(fā)展是幼兒后期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堅實基礎,幼兒園的后續(xù)階段便是小學,兒童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進入以正規(guī)課業(yè)學習為主導的小學,會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有不少兒童還會出現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適應現象,因此順利實現幼小銜接對兒童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很多人對入學適應的理解過于狹隘,過于強調認知方面的準備,因而出現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違背了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造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很多,從某種意義上說,家長的教育觀念和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是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重要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牽制著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家長的教育觀念影響著教師對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價值取向。隨著知識經濟深入人心,家長普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有著重要的促使作用。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糾正和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時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兒園和教師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辦園方向的同時,也要承擔起開展幼兒家庭教育的咨詢與指導的責任。因此,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的開展家長工作,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成為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舉措。
一、深入宣傳《指南》精神,使家長了解《指南》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認清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幼兒園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指南》,講解《指南》并印發(fā)《指南》給每位家長;舉辦《指南》學習交流會。幫助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fā)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使家長懂得幼兒期的學習是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為核心,而不是提前彩排小學生活。據對65名小學生班主任調查結果顯示,初入小學的學生現狀普遍表現為獨立性差、自理能力差、自主能力不足、學習技能薄弱、學習生活態(tài)度消極、缺乏學習興趣、厭學來得早、知識面不夠寬廣、知識范圍狹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不夠好、自控能力差、思維不夠積極主動、動手能力不足。造成這些現狀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兒園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識字、計算上,幼兒接受正規(guī)學習早,學習形式特點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不感興趣。
1987年1月,7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匯聚巴黎,有人問其中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學者深思片刻說:“幼兒園?!彼f幼兒園教會他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講,他學到的全部東西就這些。由此可見,幼兒教育承擔著啟蒙教育的重任,讓家長真正認識到重知識灌輸、技能訓練,忽視幼兒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體驗的“小學化”幼兒教育會給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帶來危害。
二、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
蒙臺梭利研究得出:童年早期有非常強大的吸收能力,年齡越小越強,稱它為吸收性心智。其特點就是說兒童的發(fā)展不是靠傳授灌輸訓練而發(fā)展起來的,而是自己對一些感興趣的活動主動建構的過程。幼兒園應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宣傳欄、慶六一等形式進行宣傳,讓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
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整體,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fā)展;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漸進的過程,它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家長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家長還應該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須的寶貴品質。心理學研究觀察表明,6歲能夠表現出來的積極品質,早期培養(yǎng)是未來成為一個幸福的人的成功保障。忽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
兒童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就吸收什么樣的養(yǎng)分,如果處于一種小學化的環(huán)境,就會吸收自尊心,自我保護,對學習活動回避。相反,教育環(huán)境科學,形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就會吸收足夠的學習經驗,。兒童處于某一環(huán)境,就會吸收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喜愛的東西。所以,家庭教育中也要珍惜幼兒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索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使幼兒成年之后成為一個自身是幸福的,事業(yè)、學習是成功的,對社會是有貢獻的人。
三、明確幼小銜接內涵,解除家長后顧之憂
時下的教育陷入了令人恐懼的誤區(qū),那就是無視孩子的年齡特征,一味地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甚至將孩子作為滿足家長虛榮、追求功利的工具。家長關心的是孩子認識了多少漢字,會了多少加減運算,上一年級能不能跟上。面對家長這種觀念,幼兒園通過家長會、個別交流和觀摩小學一年級生活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應培養(yǎng)孩子的是有入學的愿望和興趣,向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初步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guī)范,對各類學習活動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而不是提前教授小學課程,提前彩排小學生活。
四、小結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惫I(yè)和農業(yè)最大的不同在于工業(yè)可以是快節(jié)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線的、批量出產的,而農業(yè)則是有季節(jié)的、有時令的、有成長規(guī)律的;是需要播種、施肥、除草、噴藥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陽光和等待的。它是一個慢的過程?!笆陿淠?,百年樹人”說的也是教育是“慢”的藝術。但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忽略了“強扭的瓜不甜”,對待孩子的成長,家長不能有半點急躁,要遵循教育內在的規(guī)律,不急于求成,學會等待,減少浮躁與功利,重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孩子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笨梢?,在幼兒教育中,家長的資源是極其寶貴的,幼兒園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調動家長資源,形成家園合作共建,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長資源;家園合作
幼兒教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僅憑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教育是不足的,還需要結合家長的力量與資源,因為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其在幼兒教育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為此,幼兒園應該積極開拓家長資源,使家長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帶來更多的幼兒教育課題,使幼兒教育獲得長足的發(fā)展。
一、幼兒教育開發(fā)家長資源的重要意義
幼兒教育過程中,積極開發(fā)家長資源,有利于調動幼兒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有利于促進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聯(lián)系。
(一)有利于調動幼兒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
幼兒十分渴望父母能夠參與到自己的活動和學習中來。家長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與幼兒教師一同創(chuàng)設區(qū)域環(huán)境,準備教具、學具,準備活動主題,為幼兒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主題,比如有的家長是交警,他會給幼兒帶來交通安全、交通標志等主題的活動,使幼兒開闊視野,積極性得以調動。
(二)有利于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
現在家庭,由于祖輩有更充分的時間,因此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庭多數申祖輩代替,父母對自己孩子學習了解較少,關心不夠。通過課題,家長對幼兒園活動、孩子的學習更加重視,而且在收集材料、親子互動等過程中,也增進了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三)有利于促進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聯(lián)系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幼兒園通過家長會、家園欄等不同的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幫助家長樹立了正確的育兒觀,為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利用家長開放日、組織家長助教等,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園主題活動中來,并鼓勵家長發(fā)表看法,使家長了解了幼兒園主題活動內容、了解了孩子活動情況,從而使家園配合更加緊密,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二、幼兒教育中開拓家長資源的方法
在日常的幼兒教育中,幼兒園可以利用家長信息表統(tǒng)計家長資源;與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尋求支持;做好家長資源開發(fā)的長期計劃;適度開發(fā),合理調配,調動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的積極性。
(一)利用家長信息表統(tǒng)計家長資源
在幼兒剛入園的時候,幼兒園都會要求家長填一張信息表,表上包括了幼兒的基本信息和家長的基本信息。為此,幼兒園在統(tǒng)計家長資源的時候,可以從這張信息表入手,設計一些體現家長資源的內容,比如家長的興趣愛好、職業(yè)、特長等,將其錄入計算機。在需要家長參與的時候,園方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家長信息表,發(fā)現合適的家長資源,邀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
(二)與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尋求支持
開發(fā)家長資源,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與家長增進交流,通過微信、QQ等手段不斷溝通,或者進行家訪、家長會等,與家長不斷交流,使家長認識到自己參與幼兒園日常教育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權利和義務,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家長只有端正認識,認清自身參與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認同幼兒園“家園共育”的觀念,才能真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來,才能真正發(fā)揮自身的教育資源作用。
(三)做好家長資源開發(fā)的長期計劃
開發(fā)和利用家長資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系統(tǒng)性較強的,并非一時興起,幼兒園只有做好此項工作的長期計劃,才能確保這項系統(tǒng)工程的順利進行。比如,在什么時間,鼓勵哪些家長來幼兒園參與教育活動,通過什么形式來開展活動,希望達到什么效果,如何跟進,如何保障家長資源的合理、充分地運用,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家長的資源,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等,都是需要做進計劃中的。為此,幼兒園有必要將家長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寫進園務計劃和班級計劃,并在學期、周、日計劃中層層落實。在園務計劃中還應特別強調對教師的相應培訓,提高教師開發(fā)和利用家長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四)適度開發(fā),合理調配,調動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的積極性
很多家長的工作十分繁忙,如果教師一味地要開發(fā)和利用家長資源,有可能會給家長或者家庭造成一定的負擔,引發(fā)家長的不滿,甚至會產生負面作用。為此,幼兒園應該適度開發(fā)家長資源,合理調配,事先調查、了解家長在時間方面的具體情況,據此采取有針對性的活動安排,有集體的、個別的、還有小組的,使家長有相對自主的支配時間的權利。
此外,幼兒教師不能對家長做硬性要求,這樣一來會給家長造成不良印象,也不利于家園合作。當開發(fā)家長資源的時候,幼兒園要站在家長的立場上考慮,分清楚哪些工作需要家長的全力支持,哪些工作只需家長協(xié)助,哪些工作只需家長幫忙收集材料,應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三、結語
對于幼兒的發(fā)展來說,家庭和幼兒園兩方缺一不可。只有家長和幼兒教師共同配合,協(xié)調一致,資源共享,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才能得到保障。為此,幼兒園應該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充分發(fā)掘、利用家長這個豐富的教育資源,合理開發(fā)家長資源,調動家長參與幼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摘 要: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人類在不斷認識、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得以繁衍生息。文章從親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護自然教育幾個方面,研究如何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親自然”科學教育,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關鍵詞:親自然;科學教育;家長;自然教育
面對部分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現狀,需要加強國民環(huán)境教育,尤其要從娃娃抓起。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光靠幼兒園的課堂教學,沒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很難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文章從親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護自然教育幾個方面,研究如何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親自然”科學教育。
一、親近自然教育
親近大自然是環(huán)境教育的第一步。環(huán)境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在課堂上重視體驗式教學,同時還應讓幼兒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親身感受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了解現實中的環(huán)境問題和對策。幼兒園多為課堂教學,即使帶孩子去室外觀察,也很難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活動。而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是一對一、二對一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靈活、隨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關注度”,教育效果當然不言而喻。其實,親近自然,家長不一定要帶孩子到有山有水很遠的地方去,也許門外的大樹下、小區(qū)的草地上、河邊的竹林里都是一次親近自然教育的生動課堂??勺尯⒆涌纯匆粔K小小的地方也有不少自然的寶藏在里面,家長可以指一指不同的樹和落葉給孩子看,看花草、看天空云彩、看螞蟻和小蟲子,并讓孩子嗅各種花草的氣味,和孩子一起感覺涼風的吹拂。在散步的時候,盡可能讓孩子去注意小地方,聽蟲鳴、聽鳥叫,等等。家長只要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即可,不需要解釋太多。還可以問孩子一些問題“你有沒有聽到一種細細的聲音”,并讓孩子進行簡單的描述。如果孩子發(fā)現一些東西好奇地問家長時,家長若不知道,那么家長可以把問題記下來,回家后再找書或一起到圖書館去查資料。要記住:家長必須與孩子一起找出答案,才能完成家庭教育的全過程。
二、了解自然教育
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記很多樹、鳥和昆蟲的名字。家長幫助孩子了解自然,應該是幫助孩子了解自然運作的法則,比如四季的運轉、昆蟲的生態(tài)習性等,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最重要的當然是讓孩子了解人與動物、植物和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性,了解自然萬物內在的規(guī)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諧共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環(huán)境教育的精髓所在。家長在幫助孩子了解自然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和尋找答案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對種子發(fā)芽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種些豆類,讓孩子觀察它們的生長;再如,土豆塊根繁殖,孩子觀察后家長可以適當提一些問題,讓孩子比較塊根繁殖與種子繁殖的異同?;蛘咴诖笞匀恢胁蹲叫┬±ハx帶回家,讓孩子觀察它們日常的生活,在喂養(yǎng)時與它們親切地“交談”,讓孩子了解小昆蟲愛吃什么,不吃什么,有什么習性,它們應該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并知道保護益蟲的道理。每一次的活動都提醒家長:孩子的活動要重視活動過程,盡量讓孩子獨立或半獨立完成。熱愛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家長要善于保護并引導孩子的這種天性。要引導孩子在玩耍中認識環(huán)境與人的關系,家長在陪孩子玩的時候,也要有意識地滲透環(huán)境教育因素,以此來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親近自然與自然災害是互相沖突的,家長在帶孩子親近自然的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在野外怎樣保護自己。大自然有可親可愛的一面,生存競爭也有其殘酷的一面。例如,走到樹下要小心毛毛蟲會刺人,爬到山上要當心馬蜂蜇人,來到河邊更要小心溺水,下雨了曠野里要防雷擊,等等。畢竟,在所有教育中,保證孩子生命的安全和免受傷害是第一要義,這同樣也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基本常識。
三、保護自然教育
所有親近自然、了解環(huán)境的教育行為,都要歸結到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總目標。幼兒園對家長的指導也要歸結到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在指導家長怎么做以后,要引導家長去觀察、去總結:孩子的環(huán)境意識和行為習慣,以前和現在有什么不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或改進?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和孩子還有哪些事可以去做?當孩子看到路人亂丟垃圾時,能向家長陳述否定的看法;當家長不經意間開大水龍頭,孩子會向媽媽提出批評建議;當家長再次帶孩子遠足時,孩子不再吵鬧,而是靜靜地看樹下螞蟻搬家,聽枝頭小鳥鳴唱,敬畏生命之重,感受自然之美。無論事有多小,家長都應驚喜:保護環(huán)境的重任,孩子們這一代會用雙肩擔起。親自然教育和環(huán)境保護都是需要付諸行動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力求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習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以身作則,做一個熱愛環(huán)保的公民。身教勝于言教,家長環(huán)保行為的潛移默化,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受益的。“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是幼兒園環(huán)境教育的目的。
四、結束語
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親自然”教育工作,實際上也是家園互動教育在環(huán)境教育中的具體體現。要想把正確的環(huán)保意識深植于幼兒心中,讓年輕一代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保習慣,家園配合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
摘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個性行為品質,并使之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強有力的催化劑。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愛心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富有愛心的孩子。孩子時時刻刻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父母平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孝敬老人、關心孩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等,讓孩子覺著父母是富有愛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關鍵詞:家長;愛心;指導;培養(yǎng);教育;幼兒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不得不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家庭中獨生子女現象的逐漸普及,孩子已成為每個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父母長輩的過多保護和百般溺愛,漸漸地促使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個性品質,他們在接受來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斷的關愛時,感到非常地理所當然,因而他們也就絲毫不會去考慮別人的需求與感受。長此以往,這樣的孩子,在群體中與他人相處時往往就會時時處處考慮到自己的利益,表現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為傾向。試想,這樣的孩子將來在立足社會、與人交往和處理人際關系時就會產生許多障礙問題,這種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fā)展。 在《學前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中班幼兒正處于個性情感初步形成并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幼兒的認知與判斷能力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萌芽,抓住這一有效時期,加以科學、全面、形象、生動的情感熏陶,將有利于幼兒良好道德情感的初步建立。而作為學前教育機構的幼兒園,要使我們的愛心教育得以深化,體現實效,則必須要牢牢抓住家庭教育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家庭環(huán)境的改造和創(chuàng)設為依托,使德育滲透在學校、家庭、社區(qū)各個領域,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注重愛心教育的系統(tǒng)性與實效性,以景制情、以點帶面,來實現學校、家庭教育的完美結合,從而實現家庭愛心的目標,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1.以親情為主線開展家庭愛心教育
在我們整個的研究過程中,幼兒家庭愛心教育的實施,始終是圍繞著"親情"這根主線展開的。因為我們深深體會到孩子和父母那血脈相連的骨肉親情是世間最濃烈最珍貴的情感。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更有著說不完的愛的牽掛、愛的故事。 我們有針對性地向孩子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說說家里誰是最早起床的人?家里有了好吃的東西,爸爸媽媽為什么不舍得吃?當你生病時,爸爸媽媽會怎么樣呢? 這些問題都是孩子們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事,所以他們有很多的直接感受和體驗。他們爭先恐后地說著和爸爸媽媽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可是當問到:爸爸媽媽為什么舍不得吃好東西?爸爸媽媽上班很累回到家還要做許多事,你有好辦法幫助他們嗎?有的孩子說"我媽媽說她不喜歡吃零食"有的孩子說"媽媽累了,叫奶奶來燒飯……"從孩子的答案中,我們不難看到,孩子們因為缺少情感體驗,總是將自己置身事外,覺得那些是大人們自己的事。
2.以主題為形式注重情感體驗與激發(fā)
由于受年齡和生活認知經驗的限制,他們道德情感的形成還處于一種萌芽和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此,需要我們成人不斷地給予引導、激勵和強化。我們在家庭愛心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以主題活動的形式來深化活動內涵、豐富活動形式、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為此,我們先后開展了"我的一家""我愛爸爸媽媽""學做哥哥姐姐""客人到我家""爺爺奶奶來過節(jié)""大家一起玩""我長大了"……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我們對主題內容進行了合理的計劃和編排,力求做到由近及遠、由表及里、以情制景、以情動人。每一個主題的開展既有老師預設的活動(其中包括要求孩子觀察記錄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家務、去父母單位參觀訪問、請弟弟妹妹上自己家做客等),同時還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做法,把自己關心父母、愛護弟妹、尊敬長輩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讓小伙伴們一起學學自己的好辦法等。 隨著主題活動的蓬勃開展,孩子們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獲得了情感、認知、語言、動手能力等各方面的均衡發(fā)展。我們教師也在和幼兒共同深入主題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與家庭、社區(qū)互動才能使我們幼兒園的情感教育熠熠生輝。
3.以互動為模式烘托情感激發(fā)的氛圍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是幼兒家庭愛心教育。因此,我們整個的研究過程就必定要和家長緊密合作,連手互動。我們利用家園聯(lián)系窗、家長講座、家園小報、家長沙龍、家教辨析會等形式,向廣大家長介紹和宣傳本課題實施和開展的價值和意義,以此獲得家長的配合、發(fā)動家長積極參與。我們將定期開展的愛心教育活動方案詳細地張貼在信息欄中,并明確標明家長配合的事項。例如:在三八節(jié)時,我們設計了"親親好媽媽"的主題活動?;顒觾热萦校嚎鋴寢?、畫媽媽、唱媽媽、親親好媽媽等……。我們建議媽媽要配合孩子一起挑選媽媽的照片,告訴媽媽們在和孩子一起找照片的過程中,應該給孩子講講媽媽以前的故事(媽媽為了照顧你,不再精心打扮。媽媽生下你以后,身材不再苗條了。媽媽以前有很多的照片,現在的照片越來越少……)通過和孩子一起找照片,看看媽媽那么多的變化,使孩子在親子交流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媽媽身上這么多和原來不一樣的地方,其實都是為了我呀!在接下去的畫媽媽的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用自己的愛心畫出自己媽媽最美麗的樣子,把它作為禮物送給自己最親最愛的媽媽。媽媽接受了這份禮物后,把自己的一份滿足、一份感動寫在了畫上,而后幼兒園在組織了親子聚會"我的好媽媽",媽媽們和孩子圍坐在一起,享受和感悟親情。像這樣的親子活動內容還有:"爸爸真辛苦""對換節(jié)""我是爺爺奶奶的乖寶寶"等,通過親子交流,讓幼兒進一步體驗父母長輩的辛勞,尊敬和關愛他們。
4.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
許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愛孩子,卻忽略了給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其實施愛與接受愛是相互的,如果讓孩子只是接受愛,漸漸地,他們就喪失了施愛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給予,并且覺得父母關心他是理所當然的。有的父母以為給孩子多點關心和疼愛,等他長大了,他就會孝敬父母,疼愛父母。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你沒有給孩子學習關愛的機會,他們怎么會關愛父母呢?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學習好了,將來才會有一個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為孩子著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習慣、品質、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成才更重要,并且這些都需要在生活、學習中培養(yǎng)的,不會一蹴而就。持之以恒的培養(yǎng)才會使愛的種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化為自覺的行為習慣。
我們在組織這樣一系列的親子活動中,在充分利用了來自家庭、社區(qū)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也幫助家長建立和形成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使家長認識到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更認識到了孩子良好情感品質的建立會真正促進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摘 要:家長和老師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兒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受到的都是單一的教育,教師和家長合作交流較少,這種情況極大地限制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針對教師與家長合作交流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進策略,希望可以進一步加強幼教工作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合作交流。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長;老師;信任;合作交流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家長和老師在幼兒成長發(fā)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僅靠任何一方都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幼兒的主要守護群體,家長、老師在各自的場所負責好幼兒安全和教育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密切的合作。
筆者結合當前幼兒教育家長、老師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這些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當前家長、老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老師合力不足致使幼兒和成人關系僵化。調查研究證明成人對幼兒參與活動控制與幼兒動手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成正比。當成人成為活動的主導者時,孩子的專注度往往被迫中斷。目前的育兒環(huán)境往往是大人們承擔著掌控者和旁觀者的角色,而幼兒只是參與其中,家長因為幼兒沒有做好某件事而對其厲聲責備,或者因為幼兒弄壞了某樣東西,搞砸了某件事而動手教訓,并禁止其再犯,這樣幼兒對其所做之事產生恐懼;而在幼兒園內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想象,教師卻因為過于注意內容的邏輯性而給予幼兒消極或者否定的反饋,那樣往往會使幼兒變得畏首畏尾,嚴重阻礙了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2.家長與老師之間脆弱的信任關系。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信任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幼兒的健康成長環(huán)境。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某些地區(qū)的老師由于自身素質所限,往往采取體罰的形式懲罰幼兒,使家長心存不滿。有些幼兒在看到別的小朋友做了同樣的事情卻未受到老師的責備,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回到家中也不愿告訴家長。而其他幼兒也會從這些體罰事件中對老師產生恐懼,造成他們在園所生活中表現沉悶。
3.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及互動較少。目前多數幼兒家長和老師都承擔著輪換保姆的角色,家長送孩子上學時只和老師匯報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孩子放學時,老師也只和家長描述幼兒當天的表現和成績。而家長、老師之間也不太了解,老師無法得知父母給予幼兒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而父母也無法得知幼兒在游戲以及群體生活中表現出的一些缺點不足。這種模式嚴重阻礙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身心發(fā)展,使孩子的一些潛能被埋沒,許多個性在家里和幼兒園里都受到相應的束縛,限制了孩子的思維發(fā)展。
二、加強家長、老師之間合作交流的策略
針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家長、老師“各自為政”的問題,本文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教育發(fā)展實際,提出了以下幾點對策:
1.做好各自的角色定位。幼兒教師與家長只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監(jiān)督人。他們要摒棄之前管束者和擁有者的想法。孩子成長過程中更多地需要父母以及老師和他們處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權,和他們共同分享游戲中的快樂。要杜絕以教育者、指揮者、主導者自居的思想和做法。幼兒永遠歡迎教師以玩伴身份參加他們的游戲。家長應該將這種玩伴的角色延伸到家庭或者社區(qū)游戲之中,大家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討論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和家長時刻謹記要帶著一顆童心去參加游戲,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權。同時家長、教師之間還應學會對游戲作出評價。這種評價不是指游戲結束時的講評,而是指對幼兒游戲行為表現作分析、研究,以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對幼兒游戲作出評價,以便于對游戲指導作出計劃。
2.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希望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與教師建立積極的合作關系,有助于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長。同時教師要對孩子平時在家的情況有所了解,并以此為前提條件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這樣孩子就成了老師、家長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橋梁,老師、家長本著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為出發(fā)點,彼此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合作的氛圍。
3.做好觀察記錄。老師與家長應該多留意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針對每個幼兒的情況建立彈性課程策略。通過孩子的動手學習過程,老師不斷發(fā)現其興趣愛好和特征,按照兒童不同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啟發(fā)其進一步的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思維,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要對每日幼兒在各自管轄區(qū)域內的表現進行詳細的記錄,這并不等于對日?,嵥槭虑榈挠涗?,而是要能反映出幼兒良好人格形成元素的表現、干預措施以及干預效果。老師每日送幼兒出園時要將詳盡的記錄交給家長,并向家長解釋干預理由和強調干預措施。家長在接回幼兒時,要按照老師以及自身的情況設定干預措施,對效果進行詳細記錄。在送幼兒入園時家長應向老師進行記錄交接,并討論制定第二天的干預方案。在一段時期之后,老師與家長之間應該進行階段總結。將每個幼兒的家園成長表現編定成冊。做好觀察記錄不僅可以使家長、老師工作之間無縫對接,而且可以保證幼兒人格健全養(yǎng)成的連續(xù)性和可視性。
中國幼兒教育體系目前仍處于摸索試驗階段,但整體上發(fā)展滯后,難以適應當下幼兒教育發(fā)展需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出臺使幼兒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本論文是在國家層面的政策制定之外,以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對象進行的論述。重點突出了幼兒老師與家長之間交流合作過少以及由此產生的幼兒教育問題,提出了加強家長、老師合作的幾條策略,如找準自身定位,做好觀察記錄以及堅持情感開放教育等,由此可以順應新綱要中對幼兒獨立性、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發(fā)展的需求,希望可以更好地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摘 要:本論文以紹興市馬鞍鎮(zhèn)幼兒園為分析樣本,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紹興市幼兒家長對當前幼兒園教育的期望。通過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家長希望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也意識到學前教育時期是培養(yǎng)幼兒情緒情感、 良好的性格、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關鍵詞:家長;期望;幼兒園
一、研究緣起
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期望是幼兒家庭教育的反映,而家庭教育是家長按照一定的計劃、步驟,通過各種中介因素(如家庭物質環(huán)境、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氛圍、長輩的語言和行為等)去影響孩子。對受教育者恰如其分的希望和要求,可以促成受教育者強烈的成就動機,從而影響整個學習狀況和人生態(tài)度,取得良好的期望效應。
二、研究范圍與對象
本論文以幼兒家長為研究對象,根據分層抽樣在紹興市馬鞍鎮(zhèn)選取調查。擬定總體樣本400人,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問卷調查。1.通過幼兒園園長發(fā)放給家長。在每所幼兒園的大中小各隨機抽取一個班,向各班幼兒家長發(fā)放問卷。2.通過在幼兒園門口向家長發(fā)放問卷,家長直接做問卷。3.向符合條件的幼兒園教師發(fā)放問卷。4.向符合條件的親戚以及朋友家長發(fā)放問卷。5.將問卷提交到網絡上,給符合條件并有興趣的家長做問卷。
三、研究的結果及分析
(一)調查樣本的基本資料分析
本研究根據隨機抽樣原則,在紹興市馬鞍鎮(zhèn)中心幼兒園,濱海幼兒園,山海幼兒園,鏡海幼兒園、迎陽幼兒園等5所幼兒園發(fā)放家長問卷400份,剔除無效問卷,有效樣本人數289人,有效回收率72.25%。
(二)家長對學前教育期待的內容
1.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期望。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幼兒園的教育對幼兒將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期望的設問為10項問題,并進行從高到低排序,分別為“良好的性格”、“身體健康”、“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責任感、同情心、自信心”、“獨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開心快樂的玩”、“學習興趣”、“唱歌、跳舞、繪畫等藝術技能”、“識字、計算等知識,為上小學打基礎”。
2.家長對幼兒性格培養(yǎng)的期望。幼兒期是兒童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那么家長希望孩子有什么樣的性特征呢?本研究設問的回答是13項選3項,并進行排序。
調查顯示,對幼兒性格特征的期望來看,家長更傾向于培養(yǎng)孩子“自信”(69.31%)、“樂觀”(57.43%)、“合群”(34.65%)、“勇敢”(29.7%)。家長對幼兒性格特征的期望,主要表現在自我價值(如“自信”)、社會性的特征(如“合群”)方面,自我控制(如“堅強”、“勇敢”)方面。這與已有研究結果一致。[5]所以,幼兒教師平時組織活動時可以多滲透幼兒的自我價值、社會性的特征、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培養(yǎng)。
四、結論、思考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現在,家長對于學前教育有相應的了解和認識,并且許多家長很重視學前教育。在經濟允許的前提下,大部分家長希望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而不是因為自己繁忙等的原因將孩子送到幼兒園。而且大部分家長意識到學前教育時期是培養(yǎng)幼兒情緒情感、良好的性格、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性格培養(yǎng)上家長更傾向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價值、社會性和自我控制方面的性格特征;對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期望,家長更傾向于“良好的性格”、“身體健康”、“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的教育目標;對幼兒教師教育方法的期望來看,家長更期待幼兒教師采用游戲、表演、和討論教育方法;對幼兒園課程設置,家長重視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和技能的培養(yǎng),期望開設興趣類和技能類的課程。
(二)思考與建議
1.對于家長方面,大部分家長都將幼兒送到一些特長班、才藝班、英語班去學習,家長對于幼兒處在學前教育的重視,我們應給予肯定,但家長是否考慮到孩子是否樂意去上這些興趣班,家長平時要多問問幼兒的意見和看法。家長期望的教育價值取決于是否以幼兒的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即是否滿足幼兒的真實需要。只有家長對幼兒的期望滿足幼兒生命成長的需要,才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
2.對于幼兒教師方面,家長不希望教師通過灌輸性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變成接受器。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期望傾向于“良好的性格”“身體健康”“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的教育目標。家長對幼兒性格特征的期望,期望主要表現在自我價值、社會性的特征方面、自我控制方面。所以,筆者給予幼兒園教師幾個建議。
(1)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教師要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全面發(fā)展為中心,教育方式和內容也要適應幼兒時期孩子的發(fā)展水平,不能強迫孩子去接受他們不能接受的知識。
(2)寓教于樂。教育活動可以通過游戲、表演、討論等方式進行,這樣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在不知不覺中開闊了孩子的知識面。同時教師應重視“良好的性格”、“身體健康”、“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等方面的教育,重視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廣大家長也已逐漸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年輕的父母常常由于缺乏足夠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感到束手無策。因此,對幼兒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成為一項異常重要的工作。教育部的教基(2015)10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充分認識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并進而指出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豐富學校指導服務內容。在我國的政策和研究中,家庭教育指導是一個得到廣泛使用的概念,李洪曾教授提出:“家庭教育指導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會組織、機構組織的,以家長為對象,以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改善教育行為為直接目標,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為目的的一種教育過程?!边@一概念被廣泛使用。
一、黃州區(qū)3~6歲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研究
本文隨機選取黃州區(qū)的兩所幼兒園,對其3~6歲幼兒家長進行有關家庭教育指導需求方面的問卷調查80份,回收72份,回收率90%,有效率90%。
(一)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性認識分析
筆者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約88%的家庭都迫切地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可見家長已逐漸認識到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出目前該領域相關工作的缺乏。因此,要加大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認識的普及程度。
(二)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途徑需求分析
通過調研可以得出59%的幼兒家長希望從幼兒園教師那里得到家庭教育指導,因為家長普遍認為幼兒園教師受過專業(yè)訓練,并經常能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研究新的教育方法,并有多年教育不同類型孩子的實踐經驗,能夠有效并且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約有12%的家長認為有經驗的家長是他們主要的指導者,他們可以直接從有經驗的家長那里獲得教育指導的經驗,他們堅信“實踐出真知”。極少數家長希望受到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指導,他們認為目前還沒有那個必要??偠灾?,對于家長來說,更希望幼兒教師和其他有經驗的家長為其提供指導。
(三)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集體指導的形式需求分析
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目前,21%的幼兒家長最為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形式是家庭教育專題研討會,他(她)們認為這樣的方式能夠及時地、具體地并且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他們在進行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難。還有18%和16%的家長希望通過召開家長會以及親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對于家長會、幼兒園開放活動、家庭教育專題討論會、親子活動和入戶指導等面對面溝通的形式,教師、專家和家長面對面近距離地討論孩子的教育,向家長宣傳科學的家教方法,增強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以豐富的活動和內容給家長和孩子搭建互助交流、共娛共樂的平臺,增強家長和孩子的情感,也增強家長、教師、幼兒之間的凝聚力。
(四)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需求分析
問卷調查中就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主要細化了六點,結果顯示: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如何增強幼兒體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如何增強幼兒的社會適應性,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兩點比較重要,因此,在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時候,應將這兩點納入內容中去,給家長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五)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頻率和時間的需求分析
從指導頻率來看,大多數家長可以得到每月一次的集體指導,而多數家長表示希望能夠得到每兩周一次的集體指導,因此,幼兒園需考慮適當調整集體指導的頻率,以滿足家長被指導的需要。另一方面,從指導時間安排來看,各幼兒園選擇家庭教育指導的時間基本符合家長的需求。把指導時間安排在家長能夠接受的時間內,并與家長協(xié)調好合適的具體時間,比如周末或者某一閑暇日的晚上,再比如節(jié)假日等等,保證家長有時間參與指導活動,是發(fā)揮指導作用的保障。
二、開展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策略分析
(一)幼兒園應重視對幼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培訓
首先,對幼兒教師進行家庭教育理論知識的培訓,通過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導師的培訓以及學習家庭教育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方式,對幼兒教師的家庭教育理論知識進行大量普及。
其次,幼兒園可通過案例式學習方式,即家庭教育實例對幼師進行家庭教育理論知識的指導。所謂家庭教育實例,是指家長經過家庭教育指導后,在家庭對子女的教育中出現的、有效的教育行為的真實事例。家庭教育實例反映家長教育行為的變化,是家庭教育指導的直接效果之一。在組織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中和指導活動后,我們都要注意收集被指導對象的家庭教育實例。這不僅是因為家教實例可以反映指導工作的效果,而且因為家教實例是在今后對家長進行指導時生動的、有效的素材,也是家長自學的良好材料。
另一方面幼兒園應引導教師通過了解和分析班級每一個家庭的情況,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家長受教育程度、家庭結構等方面以及針對幼兒的不同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盡可能滿足不同幼兒家長的特殊需要,使家長教育從大一統(tǒng)時代走向個性化時代。
(二)以家長需求為導向,豐富家庭教育指導的形式
父母在幼兒家庭教育指導中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園應滿足家長的需求,大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工作,積極地為其創(chuàng)造教育指導的機會,提升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性。幼兒園還可以通過開展個別隨機指導的形式對家長進行教育指導,如:家訪、家長來園接待、網絡聊、打電話、家園聯(lián)系冊、約家長見面交談、家長接送幼兒時簡短交流等指導形式。
另外,家長還可以通過社區(qū)家長學校、網上家長學校、電視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師提供的教育咨詢、訂閱相關報刊書籍等途徑來學習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我們探索家園互動新形式帶來了契機。幼兒園和家庭之間通過網站、QQ群、公共郵箱等網絡形式進行聯(lián)系,互相配合,資源共享,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活潑地成長。
只有這樣通過豐富的教育指導形式對幼兒家長進行教育指導,從而促進和推動3~6歲幼兒家庭教育發(fā)展的進程,最終達到提升家庭教育、家長教育水平的目的。
(三)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家庭實施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
從幼兒父母文化程度分布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受教育的程度正在逐步升高,現階段3~6歲幼兒家長的學歷更多地集中在高中、大學和大學以上。那么,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家庭,要增加指導的頻率以及每次教育輔導的時間和內容,增加對其關于家庭教育指導理論知識方面的普及,使其了解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對于文化程度居中和偏高的家庭,在他們原有的家庭教育理論的基礎上,以豐富家庭教育的途徑、形式予以教育指導,使其能有效地解決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問題。
(四)針對不同的家庭結構特點實施家庭教育指導
教師可通過交談、系列調研等手段了解不同幼兒的家教狀況,針對不同家庭類型,開設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本調查從“多子女家庭教育指導”“離異家庭教育指導”“祖輩隔代教育指導”等不同家庭結構,對幼兒的不同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語言(或美術、手工)障礙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情緒問題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多動幼兒家庭教育指導”;針對不同年段的幼兒,開設“入園準備家庭教育指導”“幼小銜接家庭教育指導”等形式,將原有分散的教育指導內容進行統(tǒng)整、分類與組合,盡可能滿足不同幼兒家長的特殊需要,使家長教育從大一統(tǒng)時代走向個性化時代。幼兒園還將定期的家長會打破傳統(tǒng)形式,召開媽媽專題會、爸爸專題會、祖輩專題會,家長開放日、各種節(jié)日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對家長進行幼兒傳染病方面的知識培訓,邀請知名幼兒家庭教育專家來園講座,成立教研室負責管理、組織和監(jiān)督。好的經驗做法在全園推廣,極大地鼓勵教師們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踐的積極性。家園合作獲取到高質量的教育效果,也是老師們積極研究的動力。
(五)針對不同教養(yǎng)方式的家庭指導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不同表現在對待幼兒的行為態(tài)度的不同,幼兒性格與家庭教養(yǎng)緊密相關,然而如今家庭教養(yǎng)中還存在著很大的誤區(qū)。家庭教育是否得當關系到兒童一生的發(fā)展,只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教養(yǎng)方式才能促進兒童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fā)展。根據父母對待幼兒的教養(yǎng)方式大致可以分為: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溺愛型的家庭,應加強家長培養(yǎng)幼兒獨立的意識,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給予培養(yǎng),當面對一些挫折和困難時,能去獨立承擔與解決;專制型這一類父母對孩子要求一般都比較苛刻,專制型的教養(yǎng)方式易導致孩子逆反心理極強的反社會品格,是不可取的;放任型教養(yǎng)方式的父母以不干涉為建立家庭關系的基礎,不為孩子立下任何規(guī)矩,對孩子沒有明確要求,獎罰不明。放任型教養(yǎng)方式的家長應該明確,教育子女是每位父母的天職,父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脫這個責任,這種教養(yǎng)方式導致孩子情緒不穩(wěn),意志薄弱,交往困難;民主型教養(yǎng)方式的父母鼓勵兒童獨立探索,尊重孩子,對孩子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這種教養(yǎng)方式能給孩子以安全感和歸屬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也學習到怎樣愛他人并尊重他人,從而增強了自尊和自信。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家長,因此,要采取正確科學的教養(yǎng)方式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一步步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塑造健康兒童人格。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進步,幼兒家長掌握的知識也更廣泛,對幼兒教育知識的需求也更高,對幼兒教育也給予了更多的重視。然而,在現代幼兒教育中,家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高效利用家長資源則成為幼兒園教師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鑒于此,本文主要就幼兒教育中如何高效利用家長資源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長資源;高效利用
幼兒教育是一個集家長、幼兒園及小學等多方面資源對幼兒進行培育的過程。然而,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對幼兒家長資源的利用仍存在許多不足。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非常重要。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高效利用家長資源非常重要。下面筆者就如何高效利用家長資源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1.充分認識到家長資源的重要性
在幼兒教育中,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若想提高教學效率,高效利用家長資源非常關鍵。第一,教師應將家長教育當作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高度的重視。同時,對于家長資源的利用,每學年都應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并將教師利用家長資源的情況與年度考核評優(yōu)相掛鉤;第二,將幼兒教師與家長都當作幼兒發(fā)展的主體。在對待幼兒方面,教師與家長應共同努力、互相尊重與信任,致力于完成幼兒教育。
2.平等對話、真誠溝通,明確幼兒教育目標
真誠、平等的對話是利用家長資源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應積極與家長交流與溝通,讓家長對幼兒園的培養(yǎng)目標有清楚的認識。比如,教師可在每次開展新的主題活動之前,將教學計劃與網絡展示于主題墻面,讓家長與孩子共同關注,并請家長積極參加,一起協(xié)助完成目標。比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美麗的秋天”時,可讓家長帶孩子一起觀賞秋天的美景,并做好相關記錄,讓家長明確活動的教育目標及家長配合的意義。
3.建立家長資源數據庫
在教師的教學計劃中,應對家長資源的利用有詳細的計劃,并可具體安排到學期、學周及學日。為了實現對家長資源的高效利用,教師應對家長資源進行備注與統(tǒng)計,并將之編列成冊,又或者是建立數據庫。家長資源應包含以下內容,比如,家庭職業(yè)背景、家長文化程度、家長關系結構、經濟能力等。在網絡時代,教師還可充分利用網絡通訊和家長保持聯(lián)系,比如,建立班級網站、QQ群、博客等,讓家長對幼兒園課程有更多的了解,并能詳細了解幼兒在幼兒園中的具體情況,也能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
4.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教育
兒童學習并非獨立建構的,而是在家長、教師及同伴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起來。因此,在班級主體教育的活動中,應讓家長主動參與,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幼兒園大班的圣誕節(jié)活動中,讓家長充分理解本次活動的意義,然后一起進行活動方案的策劃、找影像、圖片等,或是提供更多真實的圣誕節(jié)素材。另外,教師還可積極組織一些親子小制作、利用廢舊材制作體育器材等活動,既能讓家長感受到與孩子玩耍的樂趣,喚醒其環(huán)保意識,還有利于加深家長和孩子的感情。
5.積極探索家長親子教育
大多數家長在家中開展活動時,往往計劃性與目的性不強,教師應對家長進行有效引導,讓家長明白和孩子玩什么、怎么玩。比如,教師可通過家園聯(lián)系欄、個別溝通、家長座談會等方式向家長介紹適合孩子的親子活動,讓各個家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游戲,并將親子活動擴展至智力、體能、語言手工及勞動等方面。另外,教師還可將親子活動的相關事項告知家長,包括教學準備、活動延伸等,而教師與家長可通過網絡通訊、觀摩、書信等方式對家庭親子活動的經驗及心得進行相互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充分發(fā)揮家長的作用,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諸方面的能力,對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6.充分發(fā)揮家長的職業(yè)優(yōu)勢,共享家園資源
家長來自不同的行業(yè),自身知識儲備、閱歷、經驗等不相同,是幼兒園教學的一種豐富資料。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先對家長的特長、興趣及工作性質等進行全面調查,再根據家長的一些特點,邀請其共同參與幼兒園組織活動的設計及有關知識的講解、介紹。在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中,比如“關于春季幼兒流行病預防知識”的宣傳,可充分發(fā)揮家長的職業(yè)優(yōu)勢,讓家長就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與宣傳。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家園聯(lián)系欄對本班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進行介紹,然后提出各個家庭的教育熱點問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然后在練習欄中張貼一些好的文章,包括家庭指南、教師聯(lián)系方式、親子游戲、幼兒園寫真等,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由于家長各自行業(yè)的不同,因此帶來的教育素材也會千差萬別,這樣不但有利于開拓孩子的眼界,還有利于幼兒社會性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由上述可知,在幼兒教育中,家長是重要的參與主體,與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幼兒園教師應從思想上認識到家長資源的重要性,并將利用家長資源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一部分,然后在實際教育活動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例如,建立家長資源數據庫、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教育、積極探索各種親子教育等,實現對家長資源的高效利用,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更有利的條件,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保育院)
摘 要:從家長作為旁觀與欣賞者,時刻感受來自幼兒園的“綠色”氣息;讓家長配合并實施教師的教育要求,成為環(huán)境教育的支持者與配合者;努力營造互動的、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讓家長成為環(huán)境教育的參與者;建立展示家長資源的平臺,充分發(fā)揮家長聰明才智與教育功能四方面進行研究幼兒園指導家長進行環(huán)保教育。指出要提高家長的環(huán)保意識,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及時性、針對性、隨機性的優(yōu)勢。
關鍵詞:家長;環(huán)保教育;家園合作;指導
環(huán)保行為的培養(yǎng)也是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日常生活中人的行為是一種不斷重復和強化、由不自覺轉化為自覺行為的過程。而父母作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接觸最多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的榜樣作用特別重要。而現在的家長有的由于本身環(huán)保意識就不夠,有的由于工作上的忙碌而忽視了這一點,還有的雖然有這樣的意識卻又無從著手等。這時,幼兒園的系統(tǒng)性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家長作為旁觀與欣賞者,時刻感受來自幼兒園的“綠色”氣息
(1)讓家長完全置身于一個到處都充滿綠色環(huán)保氣息的環(huán)境中。用花盆、蛋糕盒、筐等種植一些花草擺放在窗臺上、自然角上;有的地方采取了吊、掛等方式進行綠化,開辟了一些種植園地;教師與孩子共同設計一些富有情趣的環(huán)保標志牌,有針對性地掛在幼兒園的每個角落;另外以環(huán)境教育為出發(fā)點設計了宣傳窗、畫報,宣傳一些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在教室里經常擺放一些師生共同用廢舊材料制作而成的“再生作品”。(2)定期進行環(huán)保講座,用家園宣傳欄、家園聯(lián)系冊向家長宣傳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環(huán)境教育的目標、內容,定期向家長匯報幼兒園環(huán)境教育的進程。(3)通過家長開放日、環(huán)境紀念日、親子活動等形式,讓家長具體了解幼兒園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方法、進程。家長除了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與發(fā)展水平外,也是一種實地學習,有助于改善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幫助家長為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家庭環(huán)境教育。
二、讓家長配合并實施教師的教育要求,成為環(huán)境教育的支持者與配合者
當家長逐步了解了幼兒園環(huán)境教育的實質后,可在開展環(huán)境教育主題活動中根據需要對家長提出配合的要求。在開展廢物利用這一主題時,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材料,然后讓幼兒動手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小物品”贈送給家長;在“種子的秘密”主題中,要求家長參與種子的收集、種植與資料查找的工作,和孩子一起體驗種子發(fā)芽的過程,使家長對新的教育觀與策略有了真實的感受;在“垃圾的分類”與“寶貴的水”的主題中,要求家長不僅自己要嚴格進行垃圾分類、節(jié)約用水、一水多用,同時還要督促自己的孩子,做到相互監(jiān)督,最后養(yǎng)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另外,還制作了“家庭環(huán)保行為卡”,指導家長如何觀察與記錄幼兒在家的環(huán)保意識與行為,這不僅增進了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而且能夠改變家長的教育觀。
三、努力營造互動的、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讓家長成為環(huán)境教育的參與者
讓家長參與幼兒環(huán)境教育課程決策與教育過程,在主題教育過程中吸取來自家長的意見。如在主題活動“我生活的地方”開展過程中,家長所提供的對比教育方式豐富了教育手段:在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公園,讓孩子感受自然,感受林間的幽靜、空氣的清新、鳥鳴的悅耳、花草的繽紛、湖水的碧波。通過這樣的實地對比,孩子初步懂得了該做什么來保護環(huán)境。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家園同樂環(huán)保親子活動,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參與性。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幼兒園這一媒介把家長與幼兒的個別經驗轉化為共享的教育資源,促進了多元化與個性化的互動與表達,也使環(huán)境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四、建立展示家長資源的平臺,充分發(fā)揮家長聰明才智與教育功能
在家長助教日讓他們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如有的家長本身就是環(huán)保工作者,就讓他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講講現在環(huán)境的狀況,并通過一些有趣的“魔術”,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酸雨”的形成、“水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等。有的家長本身就有淵博的環(huán)保知識,又通過一系列的幼兒園指導教育有了豐富的教育經驗,就請他們向大家宣傳科學的環(huán)保知識、育兒經驗。另外,還開辟了家長經驗交流園地,讓家長將好的育兒經驗通過這塊園地進行傳播、交流,經過橫向比較、共同交流、互相補充,尋求對自己孩子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五、結束語
從成人與幼兒的對比中觀察到:成人比幼兒有深厚的環(huán)境知識積累,但成人的環(huán)境保護行為往往不如幼兒。家長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他們的行為時刻影響著孩子,影響著環(huán)境教育的連續(xù)性。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活動,讓家長們的環(huán)境認知在慢慢地轉化為環(huán)境行為,他們的教育觀念在慢慢地發(fā)生變化,孩子和家長越積極配合,環(huán)境活動內容就會不斷地向縱向和橫向發(fā)展,就會變得越來越有趣味性、連續(xù)性。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國家對教育事業(yè)重視程度的增加,現在的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風生水起,日新月異。不久前教育部還公布了《3 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簡稱《指南》),該指南對于農村幼兒園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本文就將圍繞如何用《指南》改變農村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問題展開綜合闡述,希望能夠改變農村家長對幼教工作的看法,提高農村幼教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3 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農村家長;幼兒教育
一、農村家長對現代幼兒教育存在的偏見問題
1.家長文化素質偏低,對幼兒教育認識不足,和城市的上班族不同,農村家長的整體文化素質還是比較低的,許多人認為幼兒教育完全是浪費錢,不同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有些家長雖然勉強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但是因自身文化素質偏低,對幼兒園展開的一系列教育活動配合度不高;另外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許多的年輕農村家長都到城市打工,農村有大量的留守兒童,也是造成幼兒隔代教育中存在以孩子健康為由約束的主要原因。
2.農村家長誤將幼兒園教育等同于小學教育,對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太淺。通常的幼兒園教育內容涉及的是對孩子吃飯、穿衣、穿鞋、洗手、刷牙、堅持午睡、參加體育鍛煉等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還會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并陪孩子一起玩耍,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但是這和農村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完全不同,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認為上幼兒園的孩子是要學會寫字和做一些基本的算術題的,偏面的將幼兒園教育等同于小學教育,這非常不利于幼兒園教育在農村的發(fā)展。
3.幼兒在學校和家的表現截然不同,引起農村家長對孩子接受教育程度和方式的懷疑。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洗手、穿衣、睡覺等生活習慣時,為了達成《指南》中“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睡眠習慣”、“具有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等目標,在教育過程中制定了一定的規(guī)范讓孩子去做,迫于教師和所在班級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幼兒通常都選擇照做,例如關于孩子午睡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在幼兒園中強調要“保持安靜,不能講話”的規(guī)范且周圍的大部分孩子都在睡覺,因此自然而然就做到乖乖睡覺,但一回到家,沒有了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和教師的規(guī)范,再結合家長的溺愛,之前在幼兒園有良好表現的孩子又回歸了之前的表現,長此以往,引起農村家長對孩子接受教育程度和方式的懷疑。
二、如何用《指南》改變農村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1.根據《指南》的目標要求,逐步改善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健康是指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具體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三個方面。在開展幼兒教育時,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要根據幼兒的嘗試與努力做出必要的肯定,千萬不要一看孩子做不好或者是做的慢就直接動手包辦代替。另外,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時,要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方法,如穿脫衣服、穿鞋襪、洗手等等,讓家長看到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后的變化。幼兒園也盡可能的為幼兒提供自理生活的條件,盡全力打消留守兒童“臨時”家長原有的顧慮。
2.和農村家長一起學習《指南》的重要精神,避免農村家長受“超前教育”思想阻礙幼兒園的發(fā)展。我們想要在農村開展好幼兒教育,必須將幼兒教育這種較深層次的理念推廣到廣大的農村家長中去,將《指南》的重要精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的和家長進行溝通,爭取贏得家長對幼兒園一系列教育活動的配合,給每位農村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切記將家長和教師放在教育的“敵對面”,要知道教師和家長對教育觀念的共同認可,才能更加有利于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
3.加強對農村幼兒園教育實踐生活化的認識。通過對《指南》中各項目標教育建議的學習,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是圍繞具體生活制訂的。幼兒園教師要盡可能地還原孩子生活的真實性,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因地制宜地開展教育活動。如:帶領幼兒到室外活動,當看到風兒吹過時萬物的變化,紛紛展開想象的翅膀:樹葉沙沙,那是風姑娘在歌唱等,給幼兒增添了許多新的活動內容。通過這種具體情境學習,引導幼兒將在幼兒園中學習到的良好行為習慣、衛(wèi)生習慣、作息習慣等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避免之前在幼兒園和家前后不一的表現,消除家長對幼兒教育開展程度和方式的懷疑。
三、結語
《指南》成功頒布,但是踐行它精神的過程是比較難的,尤其對于農村幼兒教師來講,困難是比較多的。筆者結合自身農村教學的實踐經驗,對《指南》精神和教育參考資料進行了剖析和分解,希望農村幼兒教師可以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爭取得到農村孩子家長的認可,促使農村幼兒教師既能夠對《指南》精神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又能幫助自身的專業(yè)教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摘 要】 教育管理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對于幼兒園來說,幼兒的年齡特性決定了其教育管理單純地依賴管理者和教師是很難獲得應有教育效果的。因此,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勢在必行。文章在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從組織架構、制度保障、參與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優(yōu)化對策。
【關 鍵 詞】 幼兒園;教育管理;家長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27-0128-02
管理者通過組織協(xié)調教育隊伍,充分發(fā)揮教育人力、財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內部各種有利條件,高效率地實現教育管理目標的活動過程就是教育管理。不同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幼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單純地依靠幼兒園管理者進行教育管理是很難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的。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言,“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蓖瑯拥牡览?,幼兒園教育管理也需要家長、管理者、教師共同參與,方能實現幼兒的健康發(fā)展目標。
一、幼兒園教育管理家長參與現狀
1. 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深度不夠
目前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仍舊停留在為教育活動提供經濟支撐的層面上,即通過學生學費、捐贈、教學輔助等方式來確保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幼兒園為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欲舉辦一些工作坊,但沒有專業(yè)的人手來負責此事。這種情況下,具備這種能力的家長往往自告奮勇地承擔這一任務,從而確保了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再如,夏天家長接送孩子時發(fā)現蚊蟲較多,便主動購買了能夠驅趕蚊蟲的夜來香放在園內等,這些都是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為幼兒園教育提供經濟支持的重要表現。這也反映了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管理的認知仍舊停留在教學活動這一層面上,并沒有認識到教育管理不僅僅是教學活動的開展,更重要的是正確教育理念的樹立和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
2. 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廣度不夠
教育管理是幼兒園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目前大多數家長對于參與幼兒園行政管理都有著極高的熱情。但在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家長所參與的行政管理更多的是集中在與孩子相關的行政事務上,對于直接關系教育質量的教育管理并無太大熱情。如為確保孩子的飲食結構合理,部分家長主動承擔了幼兒園食物的采購工作,在生活之余主動的對幼兒營養(yǎng)進行研究,針對性地制定每周食譜;有的家長承擔了幼兒打掃衛(wèi)生的輔助職責,即指導和幫助幼兒打掃園內衛(wèi)生等。究其原因,一方面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抱有極大的期望的,希望幼兒園教育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另一方面,家長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又充滿了擔憂,兩者綜合之下決定了家長在幼兒生活管理這一方面具有極高的參與積極性。
二、影響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因素
分析當前幼兒園教育家長的參與現狀,我們不難發(fā)現家長更多的是直接參與幼兒園教育過程,在教育管理的參與度較低。這一現象的產生既有家長的個人因素,也有學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因素,具體如下:
1. 個人因素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其在幼兒園教育管理中參與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參與教育管理的動機和家庭背景的不支持。動機指激發(fā)人的行動的心理過程。通過激發(fā)和鼓勵,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家長之所以在幼兒園教育管理中參與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長缺乏對教育管理的參與動機。簡單的說,一方面家長認為教師作為專業(yè)的教育者,其教育水平遠遠高于自己,幼兒園管理者多年的管理經驗也能夠確保對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確保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自己只需要將目光放在對教育的監(jiān)督上即可,參與教育管理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種觀念決定了家長幾乎沒有產生過參與教育管理的想法;另一方面,家長對教育管理的認知度不高,很多家長將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和參與教育管理等同起來,并沒有產生參與教育管理的動機。
2. 學校因素
作為幼兒教育的主導者,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對于家長參與教育管理有著直接的影響,開放的教育理念要能夠為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契機,提高其參與度和參與水平;反之,家長雖然具有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想法,但是往往“無門而入”。具體而言,幼兒園對家長參與教育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是否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相契合;二是幼兒園管理者與教師對家長、幼兒的認知水平。
三、優(yōu)化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對策
1. 完善組織架構
當前幼兒園的組織架構大致可以分為管理者和教師兩大部分,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是管理者在吸收教師意見的情況下自發(fā)進行的,從而導致了教育管理缺乏足夠的科學性。對此,筆者根據華德福的三元結構理論認為,應當構建校董會(管理者)、教師委員會(教師)、家長委員會(家長)的組織結構,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以三方的共同討論為基礎,確保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幼兒的健康發(fā)展。
對于家長委員會的設立,筆者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家庭背景和價值文化水平進行調查,委員會成員以背景較好和文化水平較高的家長為主,但是每一個委員會成員都要和一定數量的家長組成小組,對家長關于教育管理的想法進行總結然后將其反饋給幼兒園,即每一位家長委員會下都設有家長小組;其次是要確保家長委員會在幼兒園組織架構中的重要地位,而不是僅僅給予其建議權,以此來保證家長能夠通過家長委員會切實地參與到幼兒園教育管理中。
2. 提供制度保障
通過家長委員會來實現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參與度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很多幼兒園早已設立家長委員會,但效果卻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幼兒園一方沒有為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提供穩(wěn)定的制度保障,從而導致家長委員會始終游離于幼兒園教育邊緣,形同虛設。對此,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為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一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確家長、管理者、教師在幼兒園教育管理中的同等地位,增加家長的話語權;二是明確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所應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責任,避免家長和教師出現爭執(zhí);三是制定教育管理問題應急對策,即針對家長參與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來保證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3. 培養(yǎng)參與能力
受家庭背景和知識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家長雖然具有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想法,但是參與能力不足導致其不得不將目光集中在教育活動的參與和監(jiān)督上。對此,幼兒園一方應當從理論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來培養(yǎng)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能力,如開設家長學校為家長提供相關知識的培訓、咨詢等服務來加強家長對教育管理的認識,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模擬活動如“教育管理三天行”等來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實踐能力,以此來促使家長和幼兒園教育理念的統(tǒng)一,充分發(fā)揮教育管理對教育目標實現的巨大作用。
摘 要:在當今中國,隔代教育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既有親緣關系方面的基礎,又有其自身無法回避的現實原因。伴隨著這種現象的存在,各種相關的問題也隨之凸顯,總多爭議的焦點無非就是;撫養(yǎng)方式,管教方式,早期智力的開發(fā)等問題,本文主要從這一現狀產生的原因,對幼兒心理的影響以及解決對策等方面切入,從而能夠對隔代教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為改變現狀提供意見建議。
關鍵詞:隔代教育;策略;家長引導
家庭教育作為孩子人生的最初課堂,生活的基本場所,無論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它對人的影響都是綜合的,又是深刻久遠的,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以及自身素質的高低等等,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處事的態(tài)度等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幼兒隔代教育的現狀
幼兒隔代教育的現實狀況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隔代教育現象比較普遍;二是祖輩的學歷比較低;三是祖輩對孩子心理,生理特點認識相對認識比較少;四是祖輩對孩子溺愛嚴重;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
孩子在長期隔代教育下所產生的效果和引發(fā)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為:1.過分的溺愛使孩子產生“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個性缺陷的傾向明顯。2.過分的保護扼制了孩子的能力發(fā)展。3.過分“安全保護”使孩子的創(chuàng)新品質受到限制,祖輩對孩子表現出的,諸如破壞行為,嘗試性行為等總是急于阻止,這使得孩子天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難以得到拓展。4.過分的“包辦代替”使孩子愛勞動等品質不易形成。
三、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意義和必要性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隔代教育也有其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家長應確立正確隔代教育引導方向,揚長避短,生活自理能力簡單地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從狹義角度來說就是能夠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學著做?!睆亩囵B(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身體健康以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要的特征。”幼兒只有具備了基本的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長,身體才能健康的發(fā)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滿足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自理、自立的嘗試?!敝逃谊慂Q琴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則。他十分重視小兒的習慣的培養(yǎng),認為“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yǎng)得不好,終身受其罪?!薄八舱J為對孩子來說,做事即是學習又是游戲?!毙戮穹治鰧W派的代表人物艾理克森在人格發(fā)展階段的任務中,指出2―7歲的幼兒已有了自卑和自尊的相互發(fā)展,在這一年齡階段,過分包辦會導致幼兒人格發(fā)展的障礙,如退縮、孤僻等不良個性。大約在幼兒二、三歲時出現了第一反抗期,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兒童的自主欲求也逐步提高。對周圍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對成人的幫助、指示、阻止總要用“不”“我自己來”來反抗。有研究表明,經歷了反抗期的幼兒,成人以后自主性強,而那些未表現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動性缺乏的傾向。如兩歲左右的孩子就會出現爭著要自己穿衣,穿鞋襪,吃飯等,有了明顯的獨立做事的要求,然而他們大都會把衣服扣錯或穿反等。此時,我們成人的反應尤為重要。如果嫌孩子做事反倒給自己添了麻煩而笑話孩子,不讓他們動手,就扼殺了孩子的主動精神和獨立意識的萌芽,打擊了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美好愿望。孩子因成人的否定而失去了獨立做事的興趣,并在多次否定后,養(yǎng)成了較強的依賴性和自卑感。顯然這是錯誤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及時給孩子肯定:寶寶真能干,會自己穿衣服了,如果這樣扣扣子就更好了。孩子既感到了成人的肯定,同時又捕捉到了成人提出的新的要求,那么他的能力又向前發(fā)展了一步。在孩子表現出自理的獨立愿望時,及時地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引導,幫助孩子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并讓孩子感到高興,通過內在動機轉變?yōu)樽杂X行動,獲得發(fā)展與滿足,增強自信。幼兒的內心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識,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以及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對今后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幫助隔代家長充分認識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積極引導家長轉變育兒觀念,珍惜孩子的主動精神和獨立意識,滿足孩子的獨立要求。因此,協(xié)調好隔代家庭教育,是幫助孩子從祖輩們精心編制的“保護傘”下自主獨立走出來的最佳捷徑,也是提高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對家長的建議
1、優(yōu)化家庭教育.家長應針對幼兒的個體特點,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合理教育。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2、加強社會化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依靠自己的判斷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通過幼兒園開展大量鮮活、行之有效的策略活動,努力協(xié)調好家庭隔代教育,在發(fā)揮其教育優(yōu)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組織培訓學習活動,更新老人的育兒觀念。有意識地提高祖父母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大部分老人文化素質不高、接觸科學的教育理論不多,要教育好下一代,往往感到力不從心。要發(fā)揮隔代教育的優(yōu)勢,必須提高他們的素質,包擴增強老年人的家庭教育意識、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在力爭幫助孫輩提高動手能力的內心驅動下,老人們主觀上非??释麑W到有效的知識和方法助自己事半功倍。有意識將幼兒早期教育融入其日常生活之中。讓祖輩們對孫輩的高期望、重知識、重智能轉變?yōu)橹匾暸囵B(yǎng)兒童良好行為習慣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最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育兒理念,針對幼兒能力發(fā)展的現狀,實行“門坎效應”,在較為合適的標準要求下,使孩子有“跳起來,能摘到”的感覺。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愿意學著做事。
總之,無論什么樣的教育方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孩子,隔代教育具有不可避免性、它的存在必然會引發(fā)一系列問題,但任何問題都是辯證的,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只有揚長避短,才是教育好孩子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