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2-08-02 07:34:33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初中生論文

第1篇

不僅因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之基,同時面對逐日增加的世界一體化程度,人們愈加需要形成正確的文化批判意識,正如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曾指出:“在后冷戰(zhàn)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qū)別不是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的或經濟的,而是文化的區(qū)別。”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以往學校進行民族文化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國家課程,憑借課本知識傳授,由于升學壓力,教師偏重升學所需技巧知識,忽視民族文化價值精髓,結果導致學生中難免出現盲目相信課本權威或是缺乏興趣者。為加強民族文化教育,豐富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吸引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特引進“民族文化進校園”的教育活動形式。但是“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多側重傳承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諸如舞蹈、手工等,而個體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關鍵在于形成合理的情感認知,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只能作為感悟民族文化價值精髓途徑之一。正如著名文化學者殷海光指出:“一個壺并非文化———所謂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觀念。而祈禱和禮儀只不過是一個文化觀念之可見及的表現方式而已。”因此,要真正促進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需要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達到形式與實質的深度統(tǒng)一。

目前在部分地區(qū),由于初中學校教育傾向單一追求升學率、課程設置單一化、基礎設施僅為升學服務,更加由于教師欠缺相關基本知識等諸多現實困難,“民族文化進校園”教育也多是應付上級檢查,偶爾請當地居民進行教授,于是活動多流于形式。即便是相對重視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些學校,卻限于自身的認識能力以及客觀能力不足,無法改進自身教育不足。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未能帶給學生深度的文化反思,這一點不僅得到學界的承認,也在筆者實地調研中得到證實。塑造民族文化心理結構需要個體形成對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活動流于形式便導致學生無法進行理性思考及價值認同。

2流于形式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所產生的消極作用

“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旨在通過學生參與認同民族文化價值精髓,然而流于形式的活動無法使學生明白其中價值精髓,導致中學生在其關鍵期難以形成正確的文化心理結構,對于民族而言則無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

2.1個體難以形成正確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

民族文化傳承即各種文化要素的傳承,包涵行為傳承、語言傳承、器物傳承及心理傳承等,其中心理傳承是民族文化傳承中最穩(wěn)定、最持久、最核心的傳承要素。究其原因:首先,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心理傳承往往表現為民族意識的深層次積累,構成民族認同感的核心部分。其次,心理傳承限制其他各種文化要素的傳承。對初中生個體而言,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是終生持續(xù)的過程,但又有其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尤其以中學階段的影響最為重要,個體能否形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個體民族文化適應成敗的關鍵。“正如傅玄在《正心篇》中所說:‘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心者,神明之主,萬物之統(tǒng)也。’傅玄所說的‘心’,即指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只有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結構,才能‘立德’、正身,才能使個體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而學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流于形式,不僅展現出學校培養(yǎng)目標失衡,更帶給學生錯誤的引導———民族文化毫無價值,使得學生對民族文化形成抵制情緒,最終難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

2.2阻礙民族文化建設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和目標》一書中提出“軸心”理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范圍內尤其是中國等地區(qū),發(fā)生了‘哲學的突破’。他將這一時期稱為歷史的‘軸心’,同時指出,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改變成為人類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依靠,為人類的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不僅要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價值,還要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中也存在糟粕。正如同志所說:“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對于中華民族,民族文化既是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根基源泉,也是理解當今世界文化差異的“鑰匙”。文化建設要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必須不間斷地“溫故而知新”。民族中的個體若缺乏對民族文化的深刻自覺,當代文化建設也會成為無根之浮萍,還會對本民族的文化情感、文化記憶和文化習慣產生排斥情緒,最終阻礙民族文化順利健康地發(fā)展。

3“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流于形式的原因探析

“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學校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出現失衡,以及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的缺失。

3.1學校教育培養(yǎng)目標失衡

首先,學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依舊非常明顯,初中階段的課程設置局限于追求升學率,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僅僅依托于國家課程,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文化價值認同。同時民族文化教育途徑單一,導致學生、教師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容易形成對教材的盲目迷信。而且由于培養(yǎng)目標的失衡,教師偏重要求應試能力提升,至于學生的民族文化認知處于何種程度,則無暇顧及。正是學校培養(yǎng)目標失衡,學校中的基礎設置、師資力量難以符合民族文化教育需要,以及導致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評價制度,“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流于應付檢查。其次,中考側重考查初中生對主流文化的理解,導致學校教育相對忽視對非主流文化的傳承。民族文化出現區(qū)域差別。當前一些學者在民族教育的發(fā)展上過分強調單一民族文化的傳承,忽視教育與其他社會因素的制約關系以及多民族初中生群體之間的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應建立在對中華民族多元民族文化的認知基礎之上。否則,初中生對非主流文化的了解難免道聽途說,形成錯誤認知和刻板印象,最終難以塑造正確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而且,對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被動式的接受與自身對現狀改變的預期一旦達不到最起碼的維持,便轉化為對主流文化的敵視與抗爭,這也無助于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正確塑造。

3.2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對民族文化傳承的成分相對于學校教育則更重要。“祭司、長者、家長及周圍居民等通過寺廟、市場、村寨、文化站、民間藝人文化室和社區(qū)學習中心等場所,通過誕禮、成年禮、婚禮、喪葬儀禮、宗教儀式等以‘濡化’的方式對年輕一代進行民族文化教育。在濡化過程中,祭司、長者等利用儀式和宗教等方式將民族文化的價值規(guī)范、思想觀念有意識無意識地傳遞給年輕一代,使其形成本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但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眾傳媒的影響、社會組織結構的改變,社區(qū)和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逐漸弱化。尤其是“撤點并校”政策的實施導致子女過早離開家庭,缺少“濡化”方式的影響。家庭和社區(qū)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無助于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

4措施與對策

面對“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種種困境,筆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議,希望能有助于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正確塑造。

4.1學校教育明確培養(yǎng)目標定位

學校教育只有明確目標定位,才能促進教育工作者更新理念,關注少數民族文化教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第一,更新教育理念,關注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初中生由于亞文化影響有礙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塑造。主流文化目前在學校教育中得到重點關注,初中學校教育應明確目標定位,擔負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任,對于優(yōu)秀少數民族文化,也應適當將其引進。對于優(yōu)秀少數民族文化的引進,應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我發(fā)現。尤其對于少數民族地區(qū),引導學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加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性。第二,調整課程設置,轉變教師教育方法。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僅依托國家課程,也要依靠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初中應該加強三級課程的合理設置,同時鼓勵教師轉變教育方法。增加教師與學生的對話交流可謂方法層面的轉變,這一點弗萊雷的批判教學理論對教師的文化教育方法轉變會有積極的啟示。

4.2引導家庭、社區(qū)開展民族文化教育

第2篇

1.以游戲教學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農村中學教學設備相對較差,從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我將游戲教學與學生生物學習進行巧妙結合,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如在對“人體血液循環(huán)”的教學中,諸如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血液成分的變化等內容比較抽象,單純地借助掛圖和模型教學,學生不僅不容易理解,且學完也就忘了,為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我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課前指導學生預習,并指導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操場上畫出人體血液循環(huán)模式圖(用藍色粉筆畫流靜脈血的血管和腔,用紅色粉筆畫流動脈血的血管和腔)。上課時,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血液成分發(fā)生變化的地方放上紅色小球或藍色小球,讓學生拿著小球沿著循環(huán)路徑跑,規(guī)定學生跑到流動脈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紅色小球,流靜脈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藍色小球。在一個小組的同學跑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就當“裁判”,最后看哪個小組跑得又快又準確,就頒發(fā)一份獎品給他們。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等抽象的生物學知識,還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競爭、團結、合作的精神。

2.利用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加強課堂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理念———“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組成,而不是孤立于世界的抽象存在”的表現之一,因為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主要基礎。學生們絕大多數都生活在農村,與之相關的信息會潤物細無聲般地進入學生的腦海。如在學習“植物的嫁接”之前,我先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兩個問題:“你們親自嫁接或見父母嫁接過哪些果樹?如何嫁接的?”然后引入新課的學習,最后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嫁接方法,還要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嫁接。這些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在課堂中合理利用這些素材,會使學生覺得生物知識不是空中樓閣,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主動的觀察、探究周圍的生命現象,這樣就可以將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3.教學中應注意及時排除生活經驗對學習的干擾

生活中的很多概念與生物學術語差異較大,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及時排除生活經驗對學習的干擾,建立起正確的生物學概念。例如在學習果實概念之前,學生思想中已經有了一個日常生活中的“果實”概念,這個“果實”概念與生物學中的果實概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前者通常指不包括種子的可食部分“;果皮”也僅指外果皮。若不注意這些生活經驗,就會干擾生物學中果實概念的建立。又如在學“生物的無性生殖”時,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為插秧屬于扦插;用出芽土豆繁殖屬于出芽生殖等等。因此,在教學中應借助于比較找出異同,幫助學生及時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干擾作用。

二、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農村中學在動植物資源的擁有上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物教材(蘇教版)中的很多實驗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帶,由于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所有的學生都樂于參與這樣的活動。例如:在觀察“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時學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植物來觀察。他們帶來的植物不一定都有綠色開花植物的六種營養(yǎng)器官,有的只有三種營養(yǎng)器官,有的是四種器官等,這些現象引發(fā)了學生的質疑“:這些植物在結構上有沒有共性呢?”。再借助顯微鏡學生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通過這次體驗使學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時期都有六種器官,同時讓學生再次體驗了科學探究中成功的樂趣,領略大自然的奧妙。又如在“觀察螞蟻的運動器官和步伐”的實驗中,有的學生還會捉來蜈蚣和其他小動物進行觀察,完成了多組實驗。再如在實驗“含氮無機鹽對植物的影響”中,除了用課本中提到的植物做實驗外,還表揚那些用其它植物做實驗的學生,同時引導、鼓勵學生去探究如含磷、含鉀等的無機鹽又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通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目前,人類的干擾已超出了生物圈的承載能力,自然界已經在不斷地報復人類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引導學生深刻感悟保護環(huán)境和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知道只有在自然界許可的限度內合理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才能使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走向良性循環(huán)。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尋找、發(fā)現、思考農村中習以為常的,但卻是破壞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平衡的行為,并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1.利用黑板報宣傳,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在每一個與生物學相關的重要的節(jié)日(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無煙日、世界環(huán)境日等)來臨之際,我都讓學生去收集相關的資料,出一期相關知識的黑板報。這些節(jié)日每年的主題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針對目前全球的環(huán)境問題提出來的。通過黑板報的宣傳,呼吁學生將環(huán)保意識落實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中。只有從點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幫助學生樹立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2.開展專題講座,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結合教學內容,在世界環(huán)境日(6月5日)這天,我設計了一個名為“同呼吸共奮斗”主題班會活動,這是2013年“6•5”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而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確定的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為“思前,食后,厲行節(jié)約(THINK.EAT.SAVE)”,旨在倡導反對糧食浪費,減少耗糧足跡和碳排放,使人們意識到糧食消耗方式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我召開這個主題班會的目的在于呼應世界主題的同時,釋放和傳遞建設美麗中國人人共享、人人有責的信息,倡導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個公民都應牢固樹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理念,切實履行好呵護環(huán)境的責任,自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增強節(jié)約意識、環(huán)境意識、生態(tài)意識,養(yǎng)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激發(fā)學生持久的環(huán)保熱情,為改善空氣質量,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而奮斗。

3.指導學生進行課外調查,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在學習完“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這節(jié)內容后,我給出一些問題指導學生去調查。如我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及應對措施;近幾年來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生活中哪些做法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它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后果?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怎樣做?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去調查,并寫出相應的調查報告(題目自擬),然后在班上交流,最后對如何保護環(huán)境問題達成共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四、結語

第3篇

教學是一種互動的雙方活動,只有雙方都快樂地進行互動,我們的任務才能夠很好的完成,實現教育的理想目標——雙贏。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往往會帶有感彩,哪個老師對他好,他就好好學習這個老師所教的課程,對于不喜歡的老師,也會不喜歡他們的課程。這樣會產生極壞的現象,不利于我們思想品德的教學。所以,教師首先要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對待任何學生都要和藹可親,平等地對待。要求學生的事情,自己要先以身表率,這樣就會在無形當中給學生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并于無形當中加強了師生關系。在學生的學習中,不管是好學生還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都要平等地對待,要多理解他們,鼓勵他們,努力發(fā)現他們的長處。激發(fā)他們學習上進的積極性,同時,學生也會更加懂得珍惜老師的關懷和鼓勵,變得對老師尊重起來,在聽課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全神貫注,記得牢固,同時智力得到開發(fā),能力獲得了提高。

二、課堂教學要運用多種手段

1.設置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學習中注意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講課中情境的設置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愛好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章節(jié)內容來設置幾個小故事或者小插曲,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運用到其中,并貼近他們身邊的事情,于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運用的能力。2.利用多媒體手段。在現在的教學當中,有條件的地區(qū)要盡量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其原因在于多媒體除了具有傳統(tǒng)的教學優(yōu)勢之外,還具有良好的互動性,能夠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當堂監(jiān)測,進行鞏固。并且能夠更加形象生動地使用視頻或者圖片來進行思想品德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設計制作精美的幻燈片,將科學有效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我們的課堂教育當中。3.激發(fā)興趣提高積極性。眾所周知,興趣決定愛好,愛好就會產生動力。所以,在學習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學生有興趣學習思想品德這門課程,那么他們才有可能學好這門課程。在教學工程中,教師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興趣,我們需要從以下入手:對于部分教學內容我們需要事例結合,將需要學習的道理寄托在事例中;課堂上,如果只說些空洞的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要將理論與具體的事例相結合,這樣不僅會使理論知識掌握的更為牢固,而且更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思維。4.適當地設置懸念。有句名言:思維源自疑問和驚奇。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在有些枯燥無味的地方設置一些懸念,能夠使學生感到興奮和驚奇,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并掌握知識,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在練習及復習的時候,教師需要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能提出為什么,并能夠進一步地解答出原因來。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誘導性的思維活動,逐步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發(fā)表見解的能力;鼓勵對他們思維進行發(fā)散和開放式的鍛煉。在設置問題的時候,需要把握好層次性及系統(tǒng)性,采取由難到易、由簡到繁,層層深入的方式。引導他們的思維進行縱向的發(fā)展。盡量給每一位同學都有展示的機會,并且每節(jié)課都要留下一點時間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

三、課堂與課外相結合

1.課堂氛圍要輕松愉快。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學習效果顯著的必要條件,也是初中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本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研究中,我們發(fā)現: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的老師,其教學成績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大家都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并且在課堂上學生也不會那么緊張,思維也得到了放松,這就有助于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為創(chuàng)新奠定了基礎。另外,我們的教師應該在教學當中,對于表現較出色的學生進行課堂表揚,并鼓勵其再接再厲,這不僅有助于調動其積極參與,更能增加學生自信心。那么他們一旦得到了別人的肯定,獲得了信心,他們進行創(chuàng)新的時候,思維會既開闊又慎密,從而學習成績不斷得以提高。2.課外活動同樣重要。學生的課外活動如果比較單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會使學生從中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梢藻憻拰W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多彩的課外活動能夠增加同學間的友誼,加強了之間的互幫互助。教師需要根據初中思想品德的具體教學內容進行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將學到的課堂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體活動的安排,教師可以根據一些時事熱點、社會關注熱點、社會的相關調查等活動,組織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等活動完成之后,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活動感受及心得。通過多次舉辦這樣的課外活動,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并使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教師是策劃者,就需要考慮好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參與方式,以保證課外活動收到應有的效果。

四、總結

第4篇

生物課外實驗是中學生物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生物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課外實驗也就成為生物教材的重要內容,如初中生物第一冊(上)中就編入課外實驗10多個,在整個實驗內容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不少教師未能充分重視課外實驗的教學,所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筆者認為,應該重視中學生物課外實驗的教學,其理由如下:

1.課外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由于課外實驗是在課堂之外進行的,所以實驗方案設計、實驗器材使用、實驗對象管理、實驗現象觀察和實驗結果分析、整理等環(huán)節(jié)均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需要學生獨立解決,所以與課堂實驗相比,課外實驗更能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

2.課外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課堂實驗由于受時間、空間、人數、器材等的限制,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機會大為減少,而課外實驗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學生家庭中進行,或者天地較為廣闊,或者參與實驗人數較少,再加上實驗延續(xù)時間較長,所用器材一般簡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3.課外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許多課外實驗均為探索性實驗,如初中生物第一冊(上)中的“看看種子怎樣萌發(fā)和長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伸長”“觀察葉色與光照有沒有關系”“看看水分沿著莖的什么部分上升”等。這些實驗需時較長,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所以安排為課外實驗。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管理,親自觀察、記錄,并且動腦筋去比較、分析和思考,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新知識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便逐步養(yǎng)成了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4.課外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

生物學知識和人的生產、生活實踐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許多課外實驗的進行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變成自己的本領,掌握一定的技術及實際工作能力。如通過開展“向日葵人工輔助授粉”“植物營養(yǎng)繁殖的操作”等課外實驗,學生不僅印證和掌握了有關知識,而且還學會了人工授粉、扦插、壓條和嫁接等實用技術,培養(yǎng)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5.課外實驗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

由于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許多生物學知識的教學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單靠課內講授又不夠具體、直觀,所以學生較難掌握。如“種子萌發(fā)過程”“根的向地性生長過程”等教學內容,在課堂實驗的有限時間內無法看到結果,課堂講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學生聽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對于這樣的內容,如果課后再輔之以課外實驗,既可克服時間限制,學生的觀察也會更具體、更直觀,當然也有利于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

第5篇

從新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出新課程強調在生物學科的教育中更加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如何體現人文精神?怎樣恰當地在生物教育中實施人文教育,實現生物教育的人文價值,是目前每一位生物教師必須探索實踐的課題。生物教學活動中蘊含著無窮的教育時機,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必須靈活運用教育教學方式,熟練駕馭教材內容,寓人文教育于生物教學中??茖W教育與人文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人文教育以豐富的文化內涵來展示人類社會的真善美,為人們提供充足的文化養(yǎng)料,滋養(yǎng)人的內在的人文精神;使其達到更高的思想境界??茖W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引導和限制,因此加強人文教育,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已成為各國政府和教育家的共識。生物史是生物學家認識世界、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奮斗史,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素材。在生物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正是許多杰出的生物家從事科學活動,探索科學真理,努力創(chuàng)造文明,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在給人類留下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財富。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的進行生物史教育,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責任心。

中學生物教材史實中存在著豐富的人文素材,展示了生物知識在人類歷史進化中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體現了生物家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進程中科學的思想和思路,高尚的人格和品格。例如從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中的印刷、造紙、火藥到“候氏制堿法”的研究成功以及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他們對科學勇于探索和獻身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國家、民族的高尚情懷,對美好事物追求的崇高理想。這些都會深深地打動學生,使學生從思想上受到感染,引起共鳴,從而產生為祖國而努力學習的決心與毅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而這更是學生終生受用的寶貴品質。在生物教育教材中結合學科知識適當地引入一些關于生物美的內容,例如:在講動物行為的知識時,可提前布置學生收集、觀察家養(yǎng)動物的一些行為并記錄,讓有條件的學生分組觀察螞蟻和蜜蜂的社群行為,再分組總結、完成小論文并在全班或全年級交流,這些訓練不僅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技術,還能使學生的恒心、耐心、信心在堅持實驗觀察和記錄中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

學會溝通、學會感恩、學會做人。不僅可以增加教學的人文內涵,而且可以使抽象的生物知識生動起來。通過教師解釋和挖掘生物潛在的審美功效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美的氛圍,使學生感受生物之美,體驗生物之美,創(chuàng)造生物之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審美情感和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是每一個生物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從遠期的世界公害事件到最近的淮河流域的嚴重污染,從挪威的海洋油輪污染事件到中國的“非典疫情”;到海灣戰(zhàn)爭、科索沃戰(zhàn)爭、南聯盟戰(zhàn)爭的近百萬枚貧鈾彈。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威脅我們生存和發(fā)展的重大環(huán)境事件,同時,結合教學進展,貫徹綠色生物的思想,開展綠色生物、新能源開發(fā)等專題講座、圖片展覽和科普活動,使學生帶著生物知識走進生活,走進社會,關注生存環(huán)境,倡導人文關懷。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以人文精神駕馭生物知識,為創(chuàng)造山川秀美、富有詩意的家園而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新課程背景下生物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并非是對以往生物教育的全盤否定,而是在新時期形勢下生物教育的改革發(fā)展與完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稱呼告訴我們:教師工作就是要從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落實教育。而現實中的教育沒有真正地用一種溫情去貼近每個孩子的心靈,開啟潛在的人性,沒有深入地思考怎么教,在怎么做上沒有去下苦功夫。它應該著眼于生物教學觀念的更新,著眼于將生物作為認識自然、了解社會的一種工具,對青少年進行科學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的教育,著眼于生物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著眼于生物教育本體功能的育人過程著眼于用真善美塑造學生的靈魂,陶冶學生的感情,歷練高尚、純潔的人格。

作者:陸敏單位:貴州省遵義航天中學

第6篇

在現在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引導學生學習操作技能,采用任務驅動,強化學生的技術應用;但對技術所蘊藏的豐富文化信息挖掘不夠,也不注重引導學生對技術背后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使得在課堂上學習獲得的技術成為了一種冰冷、枯燥的工具,缺失了信息技術學科最起碼的文化內涵。在輕視、放棄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同時,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發(fā)展,各種不良影響正逐漸影響著初中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技術教學理論相對薄弱。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比,教育研究的普及性及深度、廣度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技術更新快,學科教學研究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于技術更新的學習與研究,而學科教學理論相對滯后,教師也缺乏信息文化素養(yǎng)方面的實踐研究經驗和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學校與社會對信息技術學科認識存在偏差,部分人認為初中信息技術只是一門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副科”,沒有必要關注其背后更多的內涵和文化建設。

二、信息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信息技術課堂進行信息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敏銳、準確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提煉,讓信息技術學科文化成為學生喜歡了解、樂于探索的內容。初中信息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多方面的,筆者根據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講述其中的幾條途徑供參考。

1.與實際相結合,給課堂融入計算機硬件文化。

信息技術分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通常教師比較關注軟件部分的教學。硬件部分無論從原理、結構上都是比較難的知識,因此,要將信息學科文化融入教學比較困難。教師在教學時融入實際的計算機硬件拆解和虛擬采購,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的同時,將計算機元件的價格、選型、外觀等信息融入到教學中來,可以培養(yǎng)初中學生對計算機硬件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認識。筆者在課前預先準備了四臺報廢的計算機,將其拆解,并在各種硬件設備上貼上了名稱標簽,在操作課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并做好網上查找內容的任務清單,讓學生在網上了解相關知識后,告訴學生虛擬購機的網址。學生根據已經了解的硬件設備特點和價格后,挑選自己喜愛的硬件進行虛擬購買。學生從這個虛擬購機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了計算機硬件及其價格知識,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包含現實意義的計算機知識的教學,能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計算機硬件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2.立足史料,關注技術背后文化的滲透。

關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歷史,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學科的思想體系、文化內涵和創(chuàng)造價值的認識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經常穿插計算機發(fā)展史料和IT界的風云人物及他們的小故事,這些信息技術史料的滲透,對學生所產生的感召力,比讓學生多學幾步操作技能更有深遠的意義,學生能從諸如此類的史料文化中終生受益。如浙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編輯文字》,其編輯的文字內容是計算機發(fā)展史,筆者把這課分成兩課時。第1課時設計如下:先讓學生看史蒂夫•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演講視頻和演講稿,以激起學生對于計算機發(fā)展史的興趣,然后讓學生通過網絡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最后讓學生完成事先準備好的有關計算機發(fā)展史知識點的“分類游戲”,通過“分類游戲”,學生們進一步掌握計算機發(fā)展史。第2課時則用計算機發(fā)展史素材進行排版,引導學生在這些計算機史料之中體會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也體會其中蘊含的豐富的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價值的風采,從而讓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產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3.立足學科整合,有效開展文化滲透。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分為兩部分,一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作為工具和載體,輔助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過程,用更加直觀有趣的方法表現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化學、生物和其他學科的知識點和難點,有靜態(tài)媒體無法實現的優(yōu)點。另外一方面,在其他學科里面有很多知識是與信息學相關的,在這些知識的教學時,結合計算機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這些知識的意義,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中獲得智力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了解了知識背后的原理和學習意義。例如,計算機的數制轉換通常是在初中數學課中出現,學生往往只能學習如何求解這些題目。實際上,這個內容可以融入到信息技術課程中,引領學生理解在數字電路和計算機中,利用開關電路實現“0”和“1”運算和存儲的原理,使學生在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輕松解答這類題目,理解這類題目的意義所在。

4.加強信息倫理道德的滲透。

由于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同時家用電腦、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硬件設備普及率非常高,多數初中學生可以非常容易獲取龐大的網絡信息資源。面對沒有歸類和屏蔽的網絡社會,如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必須基于學生信息倫理道德的培養(yǎng)。初中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觀,善于區(qū)分信息的好壞,是學生信息文化素養(yǎng)重要的因素。在課程教學的同時,教師要逐步讓學生知道如何辨別網絡信息中的真實性,在信息時要遵守道德行為規(guī)范,要有責任心,共同維護網絡;要讓學生理解軟件的版權問題,不能夠通過網絡剽竊;對網絡的效率要有認識,錯誤的信息通過簡單的傳播會迅速造成惡劣的影響,無法控制,因此不可以傳播虛假的信息;在教學中融入“知識產權”、“盜版”、“黑客”等涉及計算機網絡安全和道德的內容,可以非常有效地將信息倫理道德滲透到教學過程中。

5.立足自我,提高教師文化素養(yǎng)。

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文化素養(yǎng),才有可能讓信息技術課堂充滿文化氣息。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學科教研活動獲得實踐研究經驗和理論指導,通過學習和總結形成必要的知識結構。教師備課要充分,不但要準備各種虛擬素材、實物素材,而且要對原理和方法追本溯源、引經據典,充分準備相關材料。教師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學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網絡信息道德修養(yǎng),掌握更多的計算機及網絡相關知識,可以將這些融入日常教學中,達到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目標。

三、總結

第7篇

初中生在思想叛逆性方面呈現出顯著增長的態(tài)勢,政治教學如果還是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就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難以接受教師提出的各種觀點。初中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對初中政治教學的順利開展產生制約,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讓他們的情感產生強烈碰撞,才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教育成效,讓他們內心受到震撼,產生強烈感知,有助于強化政治學習效果。例如在《面對誘惑學會說不》一課的教學中,筆者沒有直接照本宣科,而是運用對比的方式,在學生的內心產生強烈的情感碰撞,從而有效開展政治教學。筆者在教學中出示了一段視頻短片,是一名少年在押犯人的懺悔錄,他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從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墮落為階下囚的,其主要因素就是在花花綠綠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在面對各種不良誘惑時沒有旗幟鮮明地抵制,也沒有守住底線,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一段視頻短片,無異于一顆小型炸彈,在學生的心中掀起強大的波瀾,原來好學生與階下囚只有這么短短的幾步,學生陷入沉思。筆者乘勢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的誘惑,你面對誘惑時是如何做的,以及今后打算怎樣做。這樣啟發(fā)引導,學生的認識程度明顯提高,尤其是在面對各種不良誘惑時應該怎樣做,不能怎樣做,心中已經有了標準。許多學生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增強自我約束力,堅決抵制不良誘惑,學生的思想受到深刻的教育,并對學生的言行乃至健康成長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二、以自主探究法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研究興趣

初中生在政治學習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加上他們渴望學習參與,教師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法滿足學生的這一學習需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對所提供的案例進行獨立思考與相互合作,從而集聚大家的力量完成對學習難點的突破。例如教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時,筆者向學生出示了一組偽劣產品傷人案件的文本資料,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案例中主人公享有哪些合法的權益?為了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當采取哪些必要的自我保護和防范措施?一旦權益被侵犯,那么如何合理有序地表達訴求?有了這樣的一組思考題作為引子,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理解效果得到了強化。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模式,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動起來,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強化理解效果。

三、以實踐調研法強化學生課內學習理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