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8 23:02:50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思想品德研修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提煉培訓主題,在培訓主題中提高教學效果”,唐良平特級教師在主持同課異構課堂觀察活動后針對集中培訓做了總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政治6班一學員在論壇中感言道:“學習回來,對于思想品德課如何構建快樂課堂,很想嘗試一下,但發(fā)現比想象中困難,現在每個班的學生人數又多,請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好的點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學員們在論壇中各抒己見,為構建快樂的思品課堂開出了良藥。在眾多的教師培訓中,這次培訓是一次注重實際、實用和實效的培訓。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為進一步更新骨干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骨干教師課堂教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其教育智慧,形成一支思想素質好、教學能力強的學科教學帶頭人隊伍,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中更好地發(fā)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長沙教育學院舉辦了長沙市第三期初中骨干教師市級滾動培訓。
研修培訓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集中研修,時間為10月22日-10月26日,地點是長沙教育學院和基地學校,研修形式是:專題講座、現場教學觀摩、主題研討,中心是“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途徑是“小問題,真情景、高觀點”。第二階段是網絡研修和崗位實踐階段,時間為10月27日-11月25日,地點為學員所在單位,內容圍繞集中培訓時形成的研修主題展開延伸學習,觀看時評,評課議課,發(fā)起研討話題;結合所學內容在校本行動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反思性的教學改進,每個學員需看兩個專題講座視頻和兩個課堂教學實錄――并對網絡研修做出了符合實際的具體要求,包括在線學習時間,發(fā)起話題數,跟帖回帖數,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等作業(yè)。第三階段為交流研討和總結展示階段,時間為11月26-27日,地點為長沙教育學院,內容和形式是主題研討和教學展示與評點。
培訓從網絡反饋上來的情況看,效果良好,政治6班更是積極,學員在線學習時間遠超過規(guī)定的8小時,平均超過1000分鐘,發(fā)起話題達30多個,跟帖和回帖更是難以計數,班級聊天室互動熱烈,教學視頻和課堂實錄點擊率相當高。培訓為學員的專業(yè)成長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加深了學員之間的友誼,為各科教學培養(yǎng)了一支素質過硬的專業(yè)教師隊伍。
本次培訓,最為突出的亮點有四個,一是研修主題的生成。什么是自主?本次培訓給了我們一個最明確的答案: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提煉培訓主題,這是最適合教師的主題,也是教師感興趣的主題。教師的自動、自發(fā)、自主為研修培訓添加了無窮的活力,主題基于課堂,在課堂中發(fā)現、思考、解決和反思,最后回歸到課堂實踐,全部是老師們真實、實用和實效的教學思考的表達。
其次,講座多了基層教師代表,專家的選擇也很有典型性。與以往專家滿堂灌截然不同的是,本次培訓精選了很具代表的一線教師,從聽者的感受和聽者的需要出發(fā)。圓桌式會議、分組式討論、點名式探究、合作式結論,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么親切和自然。專家都是與時俱進的名家,內容都是教師課堂教學中實實在在的難題,從實際出發(fā),根據思品教學規(guī)律,圍繞政治教材變化,改變片面關注知識教學而忽視學生情感陶冶和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片面性,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生活體驗、情感熏陶和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
再次,是課堂觀察,課堂是個動態(tài),研究課堂教學先得學會觀察,一切以課堂的實際出發(fā)去探究課堂教學藝術和形成課堂教學風格。課堂切片,課堂碎片,是走向和諧課堂不可缺少的研究點,課堂教學雖說是一種永遠充滿遺憾的藝術,但科學的課堂觀察往往能使課堂更為圓滿,更為成功。10月25日,根據學校教務處的安排以及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領導尤其是思想品德教研組的大力支持下,政治6班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進行同課異構的喻立波老師和曹謙老師均做了充分準備,他們二位針對八年級教材中比較難的課題《競爭!合作》進行了同課異構,我們其余的學員就從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教學生活化等各方面進行了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教學觀察。同課異構活動不但讓我們學習了教師上課的不同風采,尤其是下午的分組探討和展示,既激烈又有趣,更讓我們在觀察中盡情地演繹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問的創(chuàng)造性。
最后是理論、實踐和反思相結合,符合培訓規(guī)律。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踐后反思,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反思比說教更有提升力。培訓研修“三步走”有實效,提煉了培訓主題,進行了同課異構的課堂觀察,需要用實踐去證明,網絡研修起到雙重效果,既鞏固了培訓內容,同時又能將培訓內容運用于實踐,反思課堂教學實效。
一、參加研討活動方面
我能秉承求真務實、追求卓越之精神,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各項研討活動,在教育研修和教學反思中不斷提升自我。在本學期里,我與課題組成員先后參與、觀摩學校青年教師基本大賽之課堂教學展示;組織“每周一課”研究課觀摩與研討活動;參與我校與江都國際學校聯合教研活動;編寫、實施校本課程;參加武進區(qū)初中思想品德基本功競賽和校課堂能力考核,等等。
二、日常教育教學實踐
作為初二政治學科組長,能堅持組織和主持每周的集體備課與學科組教研活動,并在各項研討活動中積極發(fā)言。
2015年3月,在?;竟Ω傎惖谌喺n堂教學能力展示中,執(zhí)教《學會休閑》,觀摩課堂獲得好評。
本學期對外開設三節(jié)研究課,在陳XX工作室研討活動中執(zhí)教兩節(jié)公開課,都及時撰寫了教后反思。
作為校自主學習型課堂考核小組成員,堅持隨堂觀摩政治學科老師12節(jié)課并都按時參加有顧校長指導下的觀課評議活動。
2015年4月,在校教師大會上作了《從置疑到篤信,我與課改共成長》主題演講,交流發(fā)言獲得好評。
本學期參加了武進區(qū)初中思想品德基本功大賽,在理論考試、教學技能展示、教學設計與模擬課堂等競賽環(huán)節(jié)中得到了鍛煉。
在平日工作中,我也能虛心向同事們學習,努力做到每周聽課不少于2節(jié),通過課堂觀摩、聽課評議等活動,用心鉆研和反復揣摩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
三、教科研方面
在理論學習上,我能遵照工作室、課題組和學校有關自主學習型課改精神與要求,堅持進行專業(yè)閱讀和教學反思,增強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本學期,我堅持每周到教工閱覽室學習,經常閱讀《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思想政治課教學》、人大復習資料、《人民教育》、《XX教育》、《南風窗》、《教師博覽》、《半月談》、《教師報》等書籍,注重邊研讀邊思考且實踐。我還能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去了解學科教學、社會時政熱點、文史知識等,在教育微博、微信、QQ群等平臺上廣泛收集有益信息用于個人學習、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能有意識地加強對通識、專業(yè)知識、教學理論、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前沿之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學習,努力提升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和拓展、完善知識結構。
關鍵詞:微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在“微博”“微信”“微視頻”等大行其道的今天,微時代下的諸多微功能,在教育領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依據《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倡,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的合作與分享,不斷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激發(fā)道德學習的愿望,從而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教師開始嘗試以“微課”的創(chuàng)新形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不失為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一、“微課”的內涵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它是在傳統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筆者認為:微課,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學科教學知識點或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拍攝和制作,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讓學生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學到關鍵內容。
二、“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中運用的意義
在我校,微課處于爆發(fā)前期,相關的理論實踐建設正在完善充實中,微課資源建設也處于剛起步階段,探索“微課”在初中思想品德中運用有著重大意義。
(一)對學生的學習
1.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
2.“微課”一般為5~8分鐘,非常符合學生視覺駐留規(guī)律和認知學習特點。
3.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
(二)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發(fā)展
1.教學目標清楚,加深教師對教材知識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2.備課時更充分地研究學情,做到心中有學生。
3.教學語言要簡明扼要,邏輯性強,易于理解。
4.為拓展知識點,就必須查閱資料去充實內容,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5.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經歷著“研究―實踐―反思―再研究―再實踐―再反思”的螺旋上升過程,教師的教學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三)對教育自身的發(fā)展
1.現在的“微課”,是對過去“課堂實錄”式的視頻教學資源建設的反思和修正。過去錄制的大量“課堂實錄”式的視頻資源大而全,難以直接加以使用。
2.通過集中展播、專家點評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廣大師生推薦、展示優(yōu)秀獲獎微課作品;定期組織“微課庫”的觀摩、學習、評課、反思、研討等活動,推進基于微課的校本研修和區(qū)域網上教研新模式形成,達到資源共享。
三、思想品德課“微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開發(fā)目標,突出重點
“微課”以短小而著名,卻以精悍而取勝。切不可因其“微小”而導致教學重難點不突出,甚至背離教學終極目標。
(二)切入課題要迅速
微課要求的時間短少,要求切入課題必然要迅速,如,可設置一題目引入課題;可以溫故知新,由以往的課題引入新的課題;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去引入課題。另外要求切入課題途徑、方法吸引眼球,力求新穎的同時,更要求與題目的關聯緊密,迅速切題,因為余下不多的時間要分配給內容的講授。
(三)講授線索要清晰,盡可能只有一條
微課中,講授線索除了要清晰,還要盡可能只有一條。在線索上展示最重點、最精彩的內容。
(四)收尾要快捷并回味無窮
一節(jié)課小結,是內容要點的歸納、指出和強調,目的是進一步突出所講授內容。好的總結可以達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深刻印象,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新課改背景下,通過思想品德“微課”,教師一次精心的講述,將被多次播放學習,從而避免了重復解答,及時解決學生疑惑問題,使學生迅速掌握基本知識,學習連貫性增強。師生在“微課”平臺上也可以進行線上互動溝通,成為現有教學方式的有益補充。今后將逐漸完善思想品德科“微課”視頻,并成為一個宏偉的知識寶庫。
參考文獻:
[1]楊正群.關于“微課”的幾點思考.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3(12).
[關鍵詞]區(qū)域教研;思品學科;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30-0051-02[ZW(N]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常州市教育創(chuàng)新資助項目,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小學科’教研的區(qū)域架構研究”(B―b/2013/02/2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曉光(1968―),男,江蘇如皋人,本科,江蘇省常州市第四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江蘇理工學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向:學校品牌管理和思品課堂變革。
2013年11月,常州市戚墅堰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領銜全區(qū)各中小學,成功申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重點課題“‘小學科’教研的區(qū)域架構研究”。一年半來,我們以該課題研究為依托,帶領相關團隊,從管理、研訓、課程開發(fā)、區(qū)域教研、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管理[HTSS]
通過問卷調查、教師沙龍、專題訪談和現場觀察等途徑,了解思想品德學科(以下簡稱“思品學科”)教研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優(yōu)勢與長處,進行相應歸因分析和發(fā)展空間與可能性分析,形成調研報告。針對存在問題和不足,每學期抓牢常規(guī)調研、質量調研、教學研討等契機對“小學科”課程改革持續(xù)發(fā)力。
組建教研共同體,聚力構建區(qū)域教研模式。一是組建區(qū)域學科課程建設指導組,由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親自擔任組長。主要任務是以指導“‘小學科’教研的區(qū)域架構研究”課題研究為抓手,統籌學科課程建設。二是建立各??鐚W科教研網絡。主要任務是組織開展跨科跨級跨中小學教研,加強對課程問題日常診斷分析,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統一全區(qū)相關學科教學進度,規(guī)定每周三、四上午為“小學科”專題研修時間。
二、研訓[HTSS]
一是全面研訓。借機區(qū)本研修及校本研修,組織所有相關學科教師專心研讀新課程標準,緊扣“學習―遷移―實踐―反思―升華”五環(huán)節(jié),通過專題研訓、讀書沙龍、草根論壇等途徑,在課程目標、教學資源、小組建設和學科特色等方面助推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特邀國際課程研究促進會名譽主席、杭州師大教科院張華院長,江蘇教育出版社編審姚衛(wèi)偉教授,常州教科院朱志平院長、顧潤生教授等一批市內外課改專家蒞臨指導,解答課題實驗疑難,探討區(qū)域課程建設之路。二是多層結對。注重發(fā)揮區(qū)域內骨干教師示范作用,舉行優(yōu)秀教師教學展示活動和數字化學習優(yōu)質課觀摩活動,以點帶面,促進成長。鼓勵有特長互補或相同需要的教師跨校、跨科、跨年級、跨中小學建立師徒或結對關系,扎排下海,并肩前進。三是網絡教研。課題組建有“‘小學科’教研的區(qū)域架構研究”網站,設有理論學習、成果共享、特色建設等欄目,及時上傳和更新理論文章、優(yōu)秀課例、教學資源等,并鏈接匯聚各級各地相關優(yōu)秀教育資源網站。各“小學科”建有專門的網絡教研平臺,即時釋疑解惑,隨時隨地培訓,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經驗、知識和智慧共享。
三、課程開發(fā)[HTSS]
1.研制《“小學科”課程建設指導綱要》。在市教科院專家龔國勝、李令永等悉心指導下,課題組編制《戚墅堰區(qū)“小學科”課程建設指導綱要》,為全區(qū)“小學科”課程體系構建、課程開發(fā)、課程開設、課程特色提煉提供方向性意見。例如,《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建設指導綱要》主要內容包括課程類型及目標、課程內容、課程開設建議和課程教學評價四個方面。以“課程內容”為例,分類列舉了一些課程的主題或專題,供學校和教師們開發(fā)課程參考。如《禮儀與我同行》《誠信:立身之本》等。
2.精品課程開發(fā)建設。校、區(qū)層面廣泛開展“小學科”精品課程評選活動,為學校和教師開發(fā)課程提供范例。
精品課須符合2011年版課程標準要求,體現學科特點和信息技術應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現數字教育資源的課堂應用有效解決教育教學的重難點等需求。規(guī)定所有區(qū)級“五級梯隊”優(yōu)秀教師均需按“四項要求”參加精品課評選活動,即一堂完整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所用課件及相關資源(或資源鏈接)、課堂實錄、評測練習等。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組織各方面專家按照“課程定位與價值”“課程內容與實施”“課程技術與評價”三個方面標準、16個主要指標進行評審。一年來,已進行兩批評選,共評出“小學科”精品課56門。在最近教育部舉行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評選活動中,我區(qū)共有12節(jié)“小學科”精品課脫穎而出,將代表常州市參加省賽相關活動。
3.建立學科課程基地。為推動課程建設的規(guī)范有效實施,我們著力開展“小學科”課程基地建設。以初中思品學科課程基地――常州四中為例,第一,制定了該校思品課程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第二,開發(fā)了“禮儀與我同行”等具有較高質量的思品校本課程和選修課程4門;第三,2014年8月,以“常懷仁愛之心,常存正義之氣,常施禮貌之舉,常有明理之智,常立誠信之本”為核心內容,成功申報江蘇省“新五?!蔽幕逃n程基地;第四,有力影響了本區(qū)初中思品學科及本校其他“小學科”的課程建設。
四、區(qū)域教研[HTSS]
區(qū)域教研活動嚴格按照需要調查―主題確定―過程規(guī)劃―素材呈現―問題討論―觀點提升―行為跟進―評價反思的程序進行。
1.單一學科特色教研活動。2014年上半年,主要進行了包括基于課堂觀察的教學改進、基于標準的教材分析等基于區(qū)域需求的學科特色教研活動。初中思品學科以“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為主題,開展專題研討6次。
2.跨學科特色教研活動。2014年下半年,在深化單一學科特色研討的同時,全心推動課程研究向縱深發(fā)展,舉行了包括基于問題的跨學科教學研討、開發(fā)多視角的教學設計、實現多渠道的教學資源共享等研究活動。初中政史地學科圍繞“新課程標準視域下當場訓練的實踐研究”主題,舉行全區(qū)規(guī)模跨學科教研活動及沙龍活動5次,吸引很多其他文科教師主動參與。
3.“小學科”普適性教研活動。主要包括優(yōu)秀教師示范引領、教師讀書沙龍、教師培優(yōu)推優(yōu)等活動。初中思品學科開展的活動主要有:
①名課研析。通過對名家視頻課例或名師課錄文字的欣賞與品味,學習先進教學理念。
②區(qū)域會課。以區(qū)內二至三名教師匯報課為案例進行交流研討,通過對課堂教學診斷與分析,幫助執(zhí)教教師更科學地審視自己的課堂,捕捉隱藏在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點,提優(yōu)教學能力和素質。
③對比教學。主要通過“同課異構”“異課同構”等形式對課堂教學對比剖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從而實現對教學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教學策略的最佳選擇。
五、課程評價[HTSS]
1.發(fā)展性教師評價。發(fā)展性教師評價,是在充分尊重教師的前提下,以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目的而進行的評價。思想品德學科發(fā)展性教師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道德素質、教育能力素質、身心素質、立德樹人職責及協同合作職責等指標。每學期通過教師展示課、學生發(fā)展狀況、對教師進行觀察、與教師談話、發(fā)放問卷等途徑,運用教師自評、同事互評、學生調研、家長評教、專家測評等方式實施評價。
2.發(fā)展性學業(yè)評價。發(fā)展性學業(yè)評價,主要包括對發(fā)展性學業(yè)成績的終結性評價、對學生思品發(fā)展的過程性評價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性評價三個方面。
學生學業(yè)成績終結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把握基本知識評價指標、提高能力評價指標、形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評價指標等。要求期中期末試題真正體現教學三維目標,有較高的效度、信度及一定坡度。
品德發(fā)展過程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思想方面評價指標、品德方面指標、能力方面指標。思想方面評價指標包括積極要求進步、嚴格要求自己、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品德方面指標包括遵守社會公德、有文明、講禮貌、遵守法紀;能力方面指標包括有道德認識能力、道德評價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過程性評價主要依據學生課堂表現和日常成長記錄來評定。
所謂綜合素質發(fā)展性評價,就是把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終結性評價和品德發(fā)展過程性評價綜合起來進行總體的發(fā)展性評價。其公式是:
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性評價測評分=思品發(fā)展過程性評價分值×權重40‰+學業(yè)成績終結性評價分值×權重60‰
另外,視學生平時特殊表現設獎勵或處罰分,作為加減分直接計入總分。最終,將總分分成優(yōu)、良、中、下四個等級,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性評價結果。
參考文獻:
[1]張行濤.聯片互動區(qū)域性推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一、有效課堂中的教師需厚積薄發(fā)
有效思品課的教學,前提條件是教師必須是“有效的教師”,必須是“有效的思品教師”。也就是說,教師應該適應課改需要,積極思考有效的教學,適時精通有效教學的策略或“謀略”?!坝行Ы處煛辈皇且货矶偷模枰處熢趯嵺`中不斷充實和積累,是長期慢慢成長起來的,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包裝”出來的。許多教研活動或培訓研修等,總感覺有許多欠妥的地方:一是專家經常傳授一些高深的理念,與現實教學掛鉤的太少,也就是說理論與現實差距太大;二是專家的思想認識不夠到位,他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甚,難以從傳統的、過時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接受的新理念一時難以在教學中表現出來;三是培訓的內容過于“龐雜”,方式過于單一,與一線教師的需求南轅北轍。因此,要想真正成為“有效的老師”,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不僅需要向一些有實力的專家學習,學習一些真正具有指導性的理念,而且更需要自己在實踐中摸索,慢慢積淀,厚積而薄發(fā)。
二、有效教學的教學目標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作為一門基礎的、綜合性的、促進學生思想健康發(fā)展的課程,初中思品課程相對于其他自然課程來說,具有為學生道德品質的健康發(fā)展夯實基礎的作用,其具有無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對于學校的教育教學而言,思品課程能否發(fā)揮其德育功能的“首席”地位,能否從教學目標中實現其德育功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問題。這主要體現為教學目標能否真正有效實現。從當前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社會現狀中,我們感覺到,除了社會、家庭不和諧因素之外,學校教育還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夠到位。作為思品課教師,是不是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做得足夠好了呢?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和學校的事,與自己的課堂教學毫無關聯。他們只注重當前的“應試教育”,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忽視了學生道德世界觀的良性形成,導致許多學生出現了不良行為。這些看起來與我們的教學目標毫無聯系,但實際上恰恰是因為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確定的目標沒有從“人”的角度考慮而造成的。因此,思品教學目標一定要深挖“人”的因素,這樣的目標才是切合實際的目標,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思品教學。
三、 有效教學需聯系生活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的話。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基于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其涉及的內容,注定了思品課的教學過程必須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在思品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并努力創(chuàng)造逼真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所學的內容與社會實踐相聯系,盡最大可能還原知識與社會的“面目”,讓學生獲取身臨其境的體驗,并通過“認識世界”,由此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
一、研修項目及內容
(一)高中、職專教師全員遠程研修
高中、職專教師遠程研修參訓對象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學科(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和教輔人員)教師。研修以“用技術改變教學”為主題,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理念、方法、應用案例、工具等模塊的學習,推動高中、職專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研修共50學時,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集中研修6天,教師根據學校選擇的課程套餐,自主選擇具體的研修專題,36學時;第二階段分散研修兩個月,14學時。分散研修階段高中、職專教師要學以致用,將集中研修所選學信息技術應用于日常教學實踐,并通過平臺提交應用成果。
(二)初中教師全員遠程研修
初中教師遠程研修參訓對象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體育、音樂和美術12個學科教師。以基于新課標的課例研究為主題,聚焦新課標貫徹和混合式課例研究,主要包括學科教學最新動態(tài)與發(fā)展趨勢、基于課標貫徹和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與研究、學科教學問題與對策、貫徹課標的混合式課例協同研究、課例研究常態(tài)化及其變式應用等。研修共50學時,第一階段集中研修6天,36學時;第二階段分散研修,14學時。分散研修階段,旨在學習借鑒應用集中研修期間的成果,結合日常教學,進行課例設計與研究,并通過平臺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學教師全員遠程研修
小學教師遠程研修參訓對象包括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品德與生活(社會)8個學科教師。研修以“用技術改變教學”為主題,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理念和方法、小學應用案例、小學教師常用工具等模塊的學習,推動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研修共50學時,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集中研修6天,教師根據課程套餐A自主選擇具體的研修專題,36學時;第二階段分散研修兩個月,14學時。分散研修階段小學教師將集中研修所選學信息技術應用于日常教學實踐,并通過平臺提交應用成果。
(四)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研修
幼兒園教師研修內容以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知識提升為主題,圍繞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科學組織與實施,開展幼兒園一日活動流程及組織要點、生活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區(qū)域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集體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游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和家園溝通的藝術與技巧六個專題的學習,在普及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guī)的同時,提高我市幼兒教師實施一日活動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研修共50學時,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集中研修6天,36個學時;第二階段,分散研修,14個學時。分散研修階段,旨在學習借鑒應用集中研修成果,結合日常幼兒園一日活動,進行實踐研究,并通過研修平臺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時間
研修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階段分散研修兩個月。
1、集中研修時間:
幼兒園教師: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職專教師: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師:7月22日-7月27日;
小學教師: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時間:暑假結束開學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學校為單位,集中組織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課程專家團隊—市縣學科指導組—研修小組—參訓學員”的教學組織模式,依托“省教師教育網”研修平臺進行。
在省教師教育網上憑已有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首次參加遠程研修的教師以默認賬號(身份證號碼)和密碼(姓名的全拼<小寫>)登錄,并及時修改密碼。
四、研修考核評價
1、指導教師、研修組長和研修教師達到合格標準,在其信息管理系統個人賬戶計入相應學分。
2、市項目辦將對暑期研修的所有單位進行量化考核,依據平臺數據,并結合各單位研修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對于組織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員積極參與,認真學習的單位,將給予考核加分,評選省遠程研修工作先進單位。凡出現不合格指導教師或學員的單位,將不得被評選為遠程研修工作先進單位。
3、所有研修人員按照省遠程研修的評優(yōu)標準,依據平臺數據,評選省遠程研修先進個人;對于研修態(tài)度差,不聽從領導和安排,被省市通報批評的研修人員,取消本年度評先選優(yōu)的資格。
五、研修組織管理
1.本次遠程研修實行市、鎮(zhèn)(街道)、校(園)三級管理。市教體局成立研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由教師進修學校牽頭的“市中小學教師遠程研修項目辦公室”(簡稱“市項目辦”),辦公室設在教師進修學校,下設各相關職能組,具體負責我市遠程研修的組織、管理、宣傳等工作,對各研修點的研修過程進行巡視督導。集中研修期間,負責指導教師團隊集中辦公的組織、管理、服務工作。
2、各鎮(zhèn)(街道)教育辦和市屬學校要成立遠程研修項目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制定切實可行的研修工作計劃,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制定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和應急預案,加強對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將《2015年遠程研修實施方案》和《暑期遠程研修應急預案》,書面的形式(加蓋公章和校長簽字)報市項目辦。
3.參訓學校校長(園長)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責任人,集中研修期間,全程在崗。要保障教師上網學習條件,網絡應達到規(guī)定標準。要制定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加強管理,嚴格按照課程進度播放視頻,督促、引導教師按時收看視頻、完成作業(yè)和積極參與網上研討,保證每一位學科教師保質保量完成研修任務。
六、其他要求
1、市項目辦、各研修學校做好研修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反映教育和教師的良好形象。要安排專人負責研修的宣傳報道,及時總結研修情況,及時發(fā)現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間,以研修點為單位,至少報送3篇稿件。
2.各單位研修項目負責人要保持電話暢通,每天登錄研修指導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強過程監(jiān)管和指導。請各單位負責人、管理員、指導教師加入學段QQ群(加入時注明:單位+姓名)。
3、高中(職專)學科指導教師組由市教育局負責組建。集中地點和時間另行通知。初中、小學、幼兒教師遠程研修指導教師組由我市負責組建。集中地點在教師進修學校,集中時間分別為: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 學為主體 以學定教
從走上講臺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立志使自己的每一節(jié)思想品德課取得成功。二十多年來,從執(zhí)教上崗匯報課到學習交流課,從執(zhí)教觀摩展示課到評選優(yōu)質課,從執(zhí)校級教公開課到精品課,從角逐十佳課堂大賽到參評縣市教學能手,我為此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在付出艱辛的同時我也獲得成功的喜悅。公開課、優(yōu)質課、教學能手等一張張榮譽證書很顯然是對我的思品課堂取得成功的充分肯定和有力證明。在我沉浸于過往成功喜悅中飄飄然時,2015年全省班主任遠程研修作業(yè)中一道“成功的課應是什么樣的,在你的課堂教學中是否經常出現?”命題不知怎地,打住了我,搔頭搓手,托腮凝思,提筆難下,一幕幕往事如煙,萬語千言不知從何說起。
成功的思想品德課堂應是什么樣的?我在二十多年的記憶閘門里搜尋足跡,我在二十多年寫下的一本本教學案、一頁頁教學反思中查找烙印,我在二十多年耳濡目染的專家、學者、同事、學生的課堂點評、議課反饋里篩淘。成功課的標準和特征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單從學生角度幾番梳理品咂,慢慢地幾個詞語清晰起來――以學定教、讓學生學會學習質疑提問、學為主體、以生為本,這分明是在告訴我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課就是以此為核心特征的。
美國課程學家拉爾夫?泰勒曾說:“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而發(fā)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老師做了什么?!敝逃姨招兄壬缇痛舐暭埠簟敖痰姆ㄗ颖仨氁鶕W的法子――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因此學生應該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體。
通讀課程標準不難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課應著力解決的問題是,面對日新月異、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如何幫助學生在社會問題面前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思品課堂教學中,思維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教師主動退到“幕后”,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不迷信教師、不迷信課本、不迷信權威,促使學生從被動聽眾轉變?yōu)橹鲃訁⑴c的“演員”,讓其勇敢地在“前臺引吭高歌”激揚文字,有什么疑問就敢于在課堂上提出來,有什么“怪誕想法”就說出來,問題的結論是什么有什么結果發(fā)生就直抒胸臆敢于預見,在“臺上”多想多問多說。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直言不諱,各種說法觀點交織碰撞,無論提出的問題是否幼稚淺薄,不管觀點看法是對是錯或者模棱兩可,學生能提出說出指出就代表著勇氣和興趣,就說明學生真在用心思考,真正把大腦運轉起來,就說明學生真正進入了課堂教學主人角色,就表明了老師不再壟斷課堂提問,提問權回歸于學生,就證明了老師已領悟了教學的真正本質,達到了教學的最高境界。這樣,學生真正完全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展現。
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課不需要教師每次都幫助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老師不應咬定“標準答案”不放松,不要過度關注教學結果,而要注重“標準答案”這一結果取得的教學方法與過程。面對個個嗷嗷待哺希冀得到標準答案的學生,作為老師應既要告訴學生標準答案其實并非絕對標準,又要教給他們提煉概括匯總答案的方法。老師請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給學生的“魚”是有限的,學生總有一天要吃完,所以老師更應該教給學生“漁”――即點金術,這樣學生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獲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活水,所以對老師而言教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在所有活動中,思維活動是最高級的,教學的本質就是引領學生的深度思維,培養(yǎng)其質疑能力。思想品德課堂不應對以解決課本知識問題為目的,讓學生浮于知識的表面,不應對標準答案眾里尋他千百度,而應用思維紅線貫穿,以開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善思多思為主,通過創(chuàng)設結合現實結合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增強學生的思維探究興趣,讓學生們質疑問題無拘無束,思考問題盡心竭力,提出見解踴躍積極,展現自己個性特征淋漓盡致,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品質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有利于未來的健康發(fā)展。
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皹藴蚀鸢浮笔菤v史性的,在特定環(huán)境下才有其“標準”意義,隨著時空變幻、歷史更迭,它便會由真理走向謬誤。教學中教師每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就增強學生對標準的依賴性,就使其僵化意識進一步固話,可以說在對學生進行一次無限可能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