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素描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01 16:32:32

序論:在您撰寫素描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素描教案

第1篇

知識目標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義,知道在不同的時間內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

2、理解瞬時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時速度是精確描述變速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時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義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學生介紹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講述比較詳細,通過兩種通俗的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過渡到一個統(tǒng)一標準,自然地給出比值法定義速度.對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講述也非常便于學生的接受,且適時給出了速率的概念;課后給出的“閱讀材料”和“做一做”對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擴展思維有很大的好處.

教法建議

在學生看書自學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要讓學生參與速度的定義過程,通過一些討論突破瞬時速度這個難點,配合一些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時,也可采用,給出兩個具體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實例,讓同學體會,介紹一種運動要抓住其本質,本質應是相對不變的,位移是變化的,時間是變化的,觀察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此比值是不變的.分析比值的含義,由此得到速度的定義.講述平均速度時,最好給出一個具體的實例來說明.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的定義,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主要設計: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問:在百米賽跑中,如何比較運動員跑得快慢?

(展示媒體資料:運動會上百米賽跑的資料)

2、提問:兩輛汽車都行駛2h,如何比較哪輛車更快?

3、提問:如果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不同,發(fā)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誰運動的更快?

4、提問:什么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義?速度的單位?速度的方向?

5、討論:如何在位移圖像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給出如圖所示的甲、乙兩輛汽車做勻速直線情況,請同學觀察它們的特點.

2、引導同學思考與討論:

(1)如何向別人介紹這兩個的運動?誰運動得更快?

(2)只比較兩車的位移,或只比較兩車的運動時間,能知道哪輛車運動底快嗎?為什么?

(3)引導:在介紹某一事物時要抓住其本質,本質應是相對不變的.位移是變化的、時間是變化的,觀察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此比值是不變的,分析比值的含義,得到速度的定義.

3、討論速度的單位、矢量性等.

4、討論:如何利用位移圖像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問: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有什么特點?

2、提問:如何粗略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

3、提問:在百米跑的過程中,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嗎?

4、練習:在百米跑的過程中,某運動員10s鐘到達終點,觀察記錄得知,他跑到50m處時,用時5.5s.經過5s時跑到45m處,分別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時間和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

(二)瞬時速度:

1、引導啟發(fā):某人靜止在A位置,與慢走經過A位置,或快跑經過A位置,情況是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不同),這種不同需要用瞬時速度來描述,第一種情況瞬時速度為零,第二種情況的瞬時速度小于第三種情況的瞬時速度.

2、引導啟發(fā):百米賽跑運動員,若全程用10s,則10s內的平均速度為10m/s,若測出每一秒內的位移,如第1秒內的位移為8m,則m/s,第二秒內的位移為9m,則m/s,第3秒內的位移為11m,則m/s,這樣對運動員的情況就了解得比較細致了,若能知道每個0.1s內的位移,則對運動情況的了解就更細致了,若能知道每個0.01s內的位移,則對運動情況的了解就更細致了.要更精確的掌握物體的運動情況,則需要知道物體各個時刻的速度.

3、提問:什么叫瞬時速度?什么叫速率?

4、展示多媒體資料:汽車速度計及理程計,讓瞬時速度的概念更加具體化.

5、練習書后“做一做”,模擬打點計時器.

探究活動

請你想辦法測量下列物體運動時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時的情況.

2、人騎自行車時的情況.

3、某人在運動會上400m跑時的情況.

第2篇

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去認知、感受形態(tài),在大自然中、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伴隨著形的存在。我們所能看到、感覺到、觸摸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以形態(tài)的形式存在著。大自然的可見形態(tài)包括自然形態(tài)和人工形態(tài)。浩瀚的大自然豐富多彩、幻變無窮,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我們要對大自然的形態(tài)進行提煉、歸納和分析,吸收藝術營養(yǎng),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具有對簡單形體的寫實能力與相應的表現技巧,能夠將物象元素按照創(chuàng)意或設計需求來進行取舍的技能,以及能夠根據形式美法則來構圖、組織畫面的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要養(yǎng)成正確的觀察方法,多視點,多視角,構圖反映物象。然后進行形態(tài)的采集、重構、解構。在現代造型藝術中,藝術家們對大自然物象的構造進行拆卸和分解,再將其基本構件和元素進行重新組合與建構,使之成為一個嶄新的形態(tài)。這種對于現實形態(tài)的拆卸,分解和重新組合就是藝術中的解構與重構,是現代造型藝術中最常見的造型處理方式。對于形態(tài)而言,就是對形態(tài)元素的觀察、理解、分析、歸納概括。中國歷史文化悠久,代表中國傳統(tǒng)的形態(tài)元素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就要對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歷史底蘊,名族特色進行研究分析和繼承。中國藝術設計要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要從民族本土的東西上找靈感,把民族審美情愫同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通過整合與重構真正融入到設計理念中,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設計風格。譬如,南北方的建筑風格迥異,民間藝術博大精深……設計的多元化性特征要求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應從多方面尋找設計創(chuàng)新靈感,如繪畫、雕塑、建筑、音樂等。通過豐富多彩的形象、文化注入,賦予設計作品一定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內涵。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除了要觀察、分析形象,還要進行采集、重構形態(tài),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它涉及具象、抽象兩種形式。這樣才能結合形式美的法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從教學內容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全新、立體、多維的思維方式,樹立新思想,創(chuàng)立新形象。

1.元素的聯(lián)想訓練

對造型元素進行加工、處理、再整合,可利用聯(lián)想與轉換,由一個形聯(lián)想到多個形。

2.元素+元素的蒙太奇處理訓練。

通過象形、象意的手法將兩個不同元素組合在一起進行同構處理。電影的蒙太奇是利用時間差的一種剪接方法,通過鏡頭的切換,打破時間空間的概念,將幾個世紀來自不同時期的人物組合在一起,通過很短的時間了解到幾個世紀的歷史,使不現實的歷史有了視覺上實現的可能性。視覺圖形的蒙太奇則是將不同的元素通過一個共性的連接點,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比如;由繩索聯(lián)想到繩子之類的東西;由高跟鞋聯(lián)想到女人等,以及與與之共性的物象。

3.元素替代訓練

是對物體聯(lián)想與轉化能力的設計。它是一種形和意的轉換,在保持圖形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其圖形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相類似的形狀所替換的一種異常的組合形式,雖然物形之間結構不變,但在邏輯上要求要張冠李戴,從而產生新的含義和新的視覺形象,這種進行替換的作品內涵得到完全延伸或產生相反意義,使作品具有新的指向,使圖形產生意想不到和更深遠的意義,這種方法在設計和繪畫領域內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四是改變元素訓練,在忠實于原形的基礎上進行夸張、變化,在對比表現中產生不同的感覺,增加畫面的風趣與幽默感,使之更生動、和諧。

二、結語

第3篇

明暗素描中黑、白、灰三面是物體不同的面,是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接受不同的背光、正光、斜光所表現出來的,并呈現物體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的特性。如果學生學畫石膏像時,將黑白灰三面相混,就會造成明暗秩序錯亂,影響石膏像的整體色調,不是潔白的,而是灰暗的。所以有時看到教師用于示范的石膏像是潔白的,而學生創(chuàng)作的石膏像卻顯得灰暗了許多的情況,就是因為學生對明暗素描中的“黑、白、灰”三大面的辨別沒有弄清楚,那么教師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讓學生能清楚地辨別這三大面。例如:在創(chuàng)作石膏像時擺放藍色襯布作為背景布,因為藍色襯布在光照下的明暗值在黑白之間呈灰調子,而石膏像在光照下又產生黑白對比,這樣將它們放在一起觀察,就能有效形成黑白灰畫面的整體對比,改變以前的灰暗感。

二、對“明暗交界線”的認識

明暗素描中,結構輪廓是骨,明暗是肉,那么明暗交界線就顯得尤為重要,明暗素描就是在平面的紙上繪畫出物體虛幻的三維結構,達到逼真效果。初學者在開始練習時,最好采用燈光下的幾何體來練習,它能幫助你認識物體在光源下的明暗變化,并結合靜物進行練習,能進一步了解光源在復雜形體的明暗變化,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光源的變化及對象表現的立體感、質感及明暗空間關系等。明暗素描的切入點是五調子中最為顯現的“明暗交界線”調子,是由光產生的,物體不同的面以不同角度接受不同光源,最后形成深淺不同的色階,而物體接受正光和背光的交接地帶就稱為明暗交界線。它既是暗部的開始,又是暗調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此部分無光,是物體結構轉折最強的地方,更是塑造物體體積的突破口。讓學生明白交界線不是簡單的線條,而是面,通過實物讓學生體會,例如:觸摸圓柱體表面,嘗試讓學生尋找圓柱體球形表面的輪廓線。通過觸摸體會,學生最終能清楚地回答,球形表面并不存在輪廓線,只有面。由于直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都照射不到明暗交界線這一區(qū)域,因此它的明暗值是最深的,學生應抓住明暗交界線為描繪物體結構的重點,這樣會讓物體的邊緣線消失在整個畫面當中。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第4篇

一、對物體輪廓框架的定位要盡量準確

在明暗素描中,物體輪廓框架結構相當于人體的骨架,是整個物體的支架,能確定物體的整體效果,對初學者來說,他們更應該注重起稿時對物體輪廓框架的定位,若定位不準確,就會破壞畫面的整體效果。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初學者要多看幾遍,逐漸建立起對構圖的審美和設計意識,由于構圖是一幅畫的靈魂,因此要多畫輪廓,在畫輪廓時必須遵循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勾畫原則,再運用結構造型手段,用“穿透性”視覺體現出物體的輪廓,最終選擇一個最佳框架。這樣對物體輪廓框架的定位就比較準確。

二、盡量辨別清楚“黑、白、灰”三大面

明暗素描中黑、白、灰三面是物體不同的面,是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接受不同的背光、正光、斜光所表現出來的,并呈現物體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的特性。如果學生學畫石膏像時,將黑白灰三面相混,就會造成明暗秩序錯亂,影響石膏像的整體色調,不是潔白的,而是灰暗的。所以有時看到教師用于示范的石膏像是潔白的,而學生創(chuàng)作的石膏像卻顯得灰暗了許多的情況,就是因為學生對明暗素描中的“黑、白、灰”三大面的辨別沒有弄清楚,那么教師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讓學生能清楚地辨別這三大面。例如:在創(chuàng)作石膏像時擺放藍色襯布作為背景布,因為藍色襯布在光照下的明暗值在黑白之間呈灰調子,而石膏像在光照下又產生黑白對比,這樣將它們放在一起觀察,就能有效形成黑白灰畫面的整體對比,改變以前的灰暗感。

三、對“明暗交界線”的認識

明暗素描中,結構輪廓是骨,明暗是肉,那么明暗交界線就顯得尤為重要,明暗素描就是在平面的紙上繪畫出物體虛幻的三維結構,達到逼真效果。初學者在開始練習時,最好采用燈光下的幾何體來練習,它能幫助你認識物體在光源下的明暗變化,并結合靜物進行練習,能進一步了解光源在復雜形體的明暗變化,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光源的變化及對象表現的立體感、質感及明暗空間關系等。明暗素描的切入點是五調子中最為顯現的“明暗交界線”調子,是由光產生的,物體不同的面以不同角度接受不同光源,最后形成深淺不同的色階,而物體接受正光和背光的交接地帶就稱為明暗交界線。它既是暗部的開始,又是暗調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此部分無光,是物體結構轉折最強的地方,更是塑造物體體積的突破口。讓學生明白交界線不是簡單的線條,而是面,通過實物讓學生體會,例如:觸摸圓柱體表面,嘗試讓學生尋找圓柱體球形表面的輪廓線。通過觸摸體會,學生最終能清楚地回答,球形表面并不存在輪廓線,只有面。由于直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都照射不到明暗交界線這一區(qū)域,因此它的明暗值是最深的,學生應抓住明暗交界線為描繪物體結構的重點,這樣會讓物體的邊緣線消失在整個畫面當中。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第5篇

關鍵詞:目標技能;課程設計;專業(yè)技能

眾所周知,隨著世紀之交的教育格局調整,中師教育從輝煌逐步走向彷徨,美術教育也日益邊緣化。無論是生源、教學目標,還是教材及培養(yǎng)模式,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五年制中職師范生相當一部分畢業(yè)后,都將走上特崗教師或各級小學、幼兒園的美術教育工作崗位,所以,有必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

一、培養(yǎng)目標

本專業(yè)要求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教師職業(yè)道德以及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能為人師表;具有較為扎實系統(tǒng)的學科專業(yè)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可勝任小學美術和藝術課程教學;能承擔美術活動課教學,組織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并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本專業(yè)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教師心理素質,身心健康,富有愛心、耐心和信心。情感豐富,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計劃

本專業(yè)的主干學科是哲學原理、心理學、教育學、教師口語、語文、英語、音樂、素描、色彩、設計基礎、書法、電腦美術設計、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中國寫意畫、中國工筆畫、兒童畫創(chuàng)作、簡筆畫、小學美術教學法、藝術概論、中外美術簡史等。

在上述課程中,應體現出專業(yè)特色,融入小學美術教育的元素。應圍繞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來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出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其中,專業(yè)基礎課、兒童畫創(chuàng)作、簡筆畫、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手工制作、小學美術教學法等課程能突出專業(yè)特色,在教學中應當著重研究、落實并見成效。

由于生源的變化,五年制師范生既不同于高校擴招前的三年制師范生,又不同于現階段師范院校的美術學科的學生。他(她)們的文化課起點普遍較低,分數線一般每年都在中考成績的300分左右。美術專業(yè)課水平多數學生基本從零開始。所以首先要了解學生,從內心里接納學生,千方百計地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美術專業(yè)一年級的課程為素描幾何形體、簡筆畫和美術基礎知識,使他們初步懂得造型的方法和繪畫的樂趣。萬事開頭難,老師應精選教材,研究教法,注重教學的實效性。素描以抓住結構、比例為主,簡筆畫重在用線,感悟線條的美感。二年級學習素描靜物,色彩及簡筆動物、人物,中國美術鑒賞常識等,注重造型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三年級學習石膏人像、白描花卉、圖案的制作、色彩靜物及外國美術鑒賞常識等。四年級主修素描人像、工筆鳥類、平面設計、色彩風景及藝術概論等。五年級主要學習油畫、美術課件的制作、工筆人物、兒童畫及小學美術教育理論、教學法等。

三、專業(yè)技能

1.能欣賞,會鑒別

著名畫家潘天壽說:“學藝之道,首在鑒別?!睂W美術首先要眼高,懂得造型的規(guī)律和美學辯證法,將美術學習提高到文化的高度。運用古今中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引導學生理解欣賞什么是和諧、優(yōu)美、意境、神韻等。在繪畫實踐中明了比例、結構、色彩、調子的高下之別。如欣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充滿著神秘莫測和人文主義的光輝。而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給人一種力量之美,大氣磅礴,充滿生機和活力。欣賞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可體會到畫家筆底涌動的色彩,表現大自然光色奇妙的變化。面對齊白石透明的河蝦、徐悲鴻奔騰的駿馬,形神兼?zhèn)?,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2.能寫美術字,會畫簡筆畫

在當今讀圖和鍵盤時代,漢字的書寫功能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退化。去年央視科教頻道的“全國漢字書寫大賽”引起了全社會廣泛的關注。美術字將漢字和美術結合起來,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技巧性,是未來小學美術教師的基本技能,要求學生人人會寫,且有相當的書寫水平。實際上,寫美術字要比寫毛筆字容易。只要有一定的素描功底,寫好美術字就不是十分困難,但要寫出相當高的水平卻另當別論。簡筆畫造型較簡,容易入門,學生較感興趣。學好簡筆畫能為今后的兒童畫輔導打下基礎。簡筆畫重在用線,要求學生畫出均勻、有力、流暢的線,結合有趣的形象,畫得既快又生動。

3.能出黑板報,會設計制作

黑板報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編排黑板報是師范美術專業(yè)學生必備的基本功。它涉及構圖、文章內容、書寫、圖案、美術字及色彩等綜合知識技能。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指導學生編排校園生活題材和青年成長題材的黑板報,要求內容健康,主題突出統(tǒng)一,版面美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設計制作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如制作一個小動物、一個人物、一個建筑物,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耐心細致的工作能力,力戒浮躁和馬虎。設計制作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材以廉價、易得和環(huán)保為宜。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造,變廢為寶。

4.能教學設計,會評價反思

學會教學設計,又稱會寫教案,是畢業(yè)生參加招聘考試的需要,也是教師未來從業(yè)的需要。首先必須告訴學生教案的結構。如: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時及教學過程等。教學目標應包括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每節(jié)課應有一個重、難點,有時重難點是重合的。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可切分為導入、活動(老師和學生)、評價、小結、反思等幾個部分。導入應新穎,可多樣化。而活動部分又是重點,有老師的教,又有學生的學,相輔相成,融為一體。

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初學寫教案者不易把握,要對所教的課程內容進行挖掘,才能抓住關鍵。如教小學生畫樹、花、魚等動植物,可進行關愛自然及環(huán)保教育的滲透,又如教《我的媽媽》《今天我值日》等美術課,可進行親情關愛和熱愛勞動的教育。

評價即對學生的作業(yè)、作品進行評述和鑒別。以鼓勵為主,但要真誠,實事求是。既不要全盤否定,也不要盲目吹捧,應恰到好處。評價的方式可多樣化,如師評、生評、學生互評等。

反思即教師或執(zhí)教者對所授課的得與失進行的自我小結。一節(jié)課有成功的亮點,也有不足的敗筆,可理解為自我評價的一種方式。一般而言,一個人的教學水平越高,其反思和小結的水平就越高。這正如高考生的自我估分,成績越好的考生,估分越準確。

教學設計可先仿寫,再由學生設計,循序漸進。盡量寫他們熟悉的課題。如《美麗的大森林》《海底世界》《大公雞》等。

教育格局的調整和社會的發(fā)展,決定了中師美術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仍在路上,向著既定的目標奮力前行!

第6篇

關鍵詞:成人類學生;美術教育;差異性;因材施教

本人是廣州美術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繪畫專業(yè)老師,所教課程包括:素描、色彩、創(chuàng)作等繪畫類的專業(yè)基礎與專業(yè)課。所在學院除了繪畫專業(yè)以外還有環(huán)境藝術、裝潢藝術、動漫藝術等其它三個專業(yè)。而在繪畫專業(yè)的班級設定為:高升本的四年制全脫產白天班、專升本的二年制全脫產白天班及專升本三年制業(yè)余晚上班。全脫產白天班無論從上課時間與課程設置與全日制本科教學并無二致,而業(yè)余班則是星期三晚上與星期日全天上學。因為面向的是成人類學生,學生成份相對復雜,但歸納而言大致分為三類:努力幾年或應屆沒有考上美術院校正規(guī)本科的美術高考落榜生、設計專業(yè)或其它專業(yè)畢業(yè)工作了若干年的再學習者、純粹愛好美術進而希望系統(tǒng)學習的美術愛好者。雖然每個班級都具備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教案,但在學生的差異性面前則難免有點理想化。老師面對著不同的鮮活的學生個體之時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這種調整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教學方法,而且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正是因為學生的差異性與復雜性,成人美術教育并非單板的純教學教案似的循序漸進,呈現出成人類美術教育的豐富性與多變性。

相對于入學之初美術院校全日制本科學生專業(yè)能力與水平的整齊劃一而言,成人類繪畫專業(yè)的學生在專業(yè)能力則為出現極端化現象。學生都經過入學考試這一關的篩選,由于在完成招生任務與成人類普及性教育的特點,注定了入學考試的低門檻。大部分學生在入學之初都只有短時間的繪畫經歷與繪畫基礎訓練,與教學教案的起點設定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距。學生之間的能力與水平的差距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課程的難度推進而逐步放大。比如造型訓練中的素描課程,從教案設定的繪畫內容就是一個由易到難的,先是靜物素描,然后才是石膏、人物頭像、半身著衣、人體。如果是一個考了幾年的美術院校落榜生,靜物素描對其而言就是個比較容易上手的課程,靜物素描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如:構圖、造型的準確性、黑白灰關系、明暗五調子的基本素描理論知識等等問題都一一了然于心。必須針對學生特點擺出二到三組在難度系數上有差異的靜物,讓學生各自選擇。能力強的必然會選擇難度系數高的,能力差的則會選擇相對容易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的調配不同學生的教學時間,精力要向能力弱的學生傾斜。對于繪畫水平弱的學生經多做示范性、修改性的教學,在示范與修改中將知識點講述清楚,做到學生不但清楚而且的手上能夠畫出來,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消化對他們以后的學習與成長起著決定性的影響。相對于能力好的學生更多的講述一些理論性的知識,提高審美視野,比如素描訓練中的構圖新奇性與情感表達、繪畫材料選擇與質感表達等等知識。

成人類美術學生的繪畫水平差異性決定了老師必然要針對不同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講授不同的教學知識,為每個學生根據其能力而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拔苗助長。由于美術教學的獨特性,發(fā)現每個學生天生的美學喜好,比如有些學生偏愛以線造型,那么就可以多講講線在素描中的作用與運用及其形式特點,同時參考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或者是結構性素描。或者是意象性的、表現性的素描特征,讓其慢慢體會同時保持平等的溝通。

美術教育有著自身的特點與獨特的規(guī)律。有可以傳授的知識性與技術性特點,也有著不可教與難以言說的天賦性與情感性特征。言“學為學理,術為應用,學必借術以應用,術必以學為基本,兩者并進始可”。講的就是藝術中這種技術性知識與修養(yǎng)性的體驗之間的辯證關系。

成人類學生的年齡差異讓我印象深刻,既有稚氣末脫的90后,也有與我同輩的再學習者,還有著已經退休尋求藝術夢想的大叔大嬸??梢韵胂褚粋€班級存在著小輩、同輩、長輩的有趣場面。年齡結構使學生對于藝術的理解真是天壤之別,眾所周知,藝術不僅是技術性與知識性的傳授,它更多的是關于生命、情感、人生與價值觀的綜合性的生存體驗。美術教育從來都不是刻板的知識灌輸,對于藝術的學習更多的需要理解力而非單板的記憶力。從這個層面而言,人生閱歷與生活經歷豐富的年長者就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這點在創(chuàng)作中的感受尤其明顯。

嚴格的說,所有繪畫形式都是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所不同的僅僅是材料與媒介的不同。素描不單單是一種基礎訓練,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與方式。正如我們常說的寫生創(chuàng)作化這一概念。只是因為我們長久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式影響下常常使這門課程賦予了技術性與基礎性的理念,而這種理念在高考指揮捧下使很多學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素描必然是全因素明暗關系的,色彩必然是固有色、環(huán)境色、光源色的。如何使作業(yè)完成基礎性與創(chuàng)作性的理念轉換也是美術教學的重點,這個轉換不既是畫面效果的,而更多的是思維與理解模式的轉換。在這里不同的年齡層次就會出現明顯的分野,稚氣末脫的年輕學生對新知識接受能力快,新的技法或新的觀察與思維方式、新的表現手法,一旦接受與理解則水平突習猛進。而年齡大的則比較容易固守自己所喜愛的風格形式與固定的表現手法,對于其它的風格與手法要么完全排斥,要么小心翼翼。而到了創(chuàng)作課程以會出現另外的一個面貌,年輕學生平日里顯得個性十足,可是到了創(chuàng)作課就會手足無措起來。不知道要畫些什么,仿佛這個社會與現實與他又沒了任何關系與關聯(lián)。一旦逼急了要么就是根本無法達到的宏偉巨制,要么就是隨手而來的敷衍草圖。如何引導這些學生提煉對于社會與現實的感悟,凝結創(chuàng)作的關注點,強化創(chuàng)作的構思與主題認識。在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情感等等命題下探討與互動。年長的學生則創(chuàng)作思維明確很多,明白自己想通過創(chuàng)作完成與表達什么,生活的閱歷與人生的體驗在這里體現出它的優(yōu)勢與長處。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協(xié)助,參與意見及提出合理性的技術支持與并通過修改部分畫面講述創(chuàng)作實踐層面應當注重與提高的知識要點與難點。

每個來到學校學習的同學都是有目的的,希望遇到每個學生都是懷揣著熾熱的藝術夢想不過是種假大空的烏托邦。學習目的性的不同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日常行為方式,社會對于成人類院校學生文憑的輕視也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下降。我們無法在這點上苛求,它有著現實就業(yè)殘酷性的一面,同時帶著商業(yè)社會的功利性。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是熱愛藝術的,部分學生僅僅是迫不得已的委身于此拿個不太重要的文憑,正規(guī)全日制本科中也不乏這種人的身影。從社會上熱度不減的藝術考生大軍中不難感受其熱度。與此相反的是懷著明確目標而學的同學在行為方式與思考方式則積極很多。學習目的的差異性使班級中不乏積極勤奮者,也有著二天打漁三天曬網的,同時有介于二者之間完全憑一時之興趣與心情而轉換著不同學習態(tài)度的。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當然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主題,討論的是在這種學習目標差異面前老師的角色定位,非自上而下式的傳統(tǒng)威嚴式,而應是平起平坐的溝通式的朋友。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與學習期待,以溝通來開導,讓厭學者知道每段學習不僅是技能的學習,而是對于自身能力的鍛煉,對于困難的逃避只是下下策,積極的面對才是人生每個階段真正應該學習的人生課程。學習階段更加注重的是在藝術學習中加強對于自身理解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哲學思辨力等等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而思維的訓練與培養(yǎng)在未來的生活與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勤奮的學生是不需要老師鞭策的,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學,為何而來。他們缺少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思考方法、更加先進的藝術理念與藝術知識。有些學生的繪畫生涯超過了老師也不足為奇,讓他們苦惱的是怎樣使自己的藝術作品更上一層樓。對于他們的教學,老師更多的應該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建議他們讀相關的書籍,對他們感興趣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性研究。鼓勵與贊賞、合理的提出批評性建議是同這些學生相處的最佳方式。

結論

第7篇

關鍵詞:美術;基礎教學;高效課堂

眾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改革,沒有課堂教學的改革,課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話”。在當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校美術學生生源和課堂教學均出現諸多新特點,原有的美術基礎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都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如何依據這些特點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是切實提高當代美術基礎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構建美術基礎高效課堂教學體系

(一)采集有效的教材

在一般綜合類大學美術基礎教學中大多采納的是以素描、色彩、設計基礎要素等各種基本視覺造型語言為主要內容與形式的課本教材,這種形式的教材雖然能細致闡述美術基礎學習的基本內容,但是容易造成美術基礎學習中各種視覺造型語言的相對孤立,這就要求教師依據教學大綱學習內容從視覺空間造型方式著手編定與采集教材,例如內幾所美院采用的美術專業(yè)基礎教學的教材都是基于教師們多年教案及教學實踐的總結,它更符合所在學校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

(二)編寫有效的教學大綱

編寫和制定課程教學大綱應該依據學科的特點,要求做到每一門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明細化,重點突出每一門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使教學目的明確,并制定出學生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例如在素描基礎教學中強調明暗的造型空間,使學生學會利用明暗的造型語言去自由創(chuàng)造黑白的藝術視覺空間;在色彩基礎教學中強調色彩的明暗、純度、冷暖對比演變,使學生學會利用色彩的造型語言達到創(chuàng)造色彩的藝術視覺空間,以此避免教學內容的泛化。

(三)建立有效的課程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美術基礎課程中包含了素描、色彩、透視、三大藝術空間構成等教學內容。由于美術基礎教學內容非常廣泛,如果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課程間的教學模式很容易造成課程間的相互孤立,使學生在美術基礎的學習過程中效率低下,從而難以做到綜合運用,例如在透視與素描、色彩間的基礎教學中看似三門不同的課程,而且很可能是由三位教師獨立授課,這更加使課程容易變得相互孤立而缺乏聯(lián)系,但是如果我們利用“達芬奇”的三大透視學去系統(tǒng)地講解線、明暗、色彩在視覺空間中發(fā)生的透視變化關系就能使三門學科進行有機的聯(lián)系,這樣就能大大提高課程之間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建美術基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建立美術基礎課程教學課前準備的高效機制

高效的美術基礎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要求在設計和編寫課程教案時就應當對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的的設定、教學重點的規(guī)劃、教材的采納、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組織活動形式的確定等多方面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系統(tǒng)的統(tǒng)籌安排。以美術靜物素描課程為例,高效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課前準備工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師在教案準備工作中要規(guī)劃教學內容,靜物基礎素描教學內容一定要突出素描明暗造型空間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靜物素描的線的空間的構成、線與明暗在造型空間中的運用、明暗與形體造型在縱深空間中的演變等,要使靜物素描基礎教學中的內容與以后所要開設的人物素描建立一套理性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素描的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從而達能夠獨立地進行素描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二是深入了解學生。在當前高校整體擴招的大形式下美術考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第一,整體繪畫水平比以往有所降低;第二,一個班級內繪畫水平參差不齊;第三、學生越來越缺乏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前要全面了解自己所上課班級學生的學習層次分布和學習程度狀況,根據實際了解的“學情”進行備課。三是精心設計每周課程的課題研究,在大學美術基礎教學中一般是以一個周次為一個教學階段,例如在靜物素描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素描會針對構圖、明暗造型空間、細節(jié)與整體、肌理與寫實等進行重點的研究學習,因此依據靜物素描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教師需要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并且在課堂訓練后快速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與學生產生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建立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活動的高效性機制

實現美術基礎“高效課堂”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每一位學生的繪畫成長依賴每一堂課的知識積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中之重,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提高美術基礎教學內容的高效性。在美術基礎課堂教學內容上要比其它學科顯得復雜,這是因為在美術學科的分類上它是分為純繪畫和設計兩大類,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根據課程和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學習重點,做到優(yōu)化選擇;二是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美術基礎教學活動中的課堂設計要從學生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出發(fā),從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創(chuàng)設出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景,達到教學內容的生動化、學生認知思維的多元化、師生間交流的互動化,從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三是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高效性。當今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通常提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從教學內容出發(fā),選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啟發(fā)與互動思想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把所有能起到輔助教學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使用于整個教學活動,以此來努力提高整個教學活動的效率。

(三)建立美術基礎課程實踐訓練的高效機制

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訓是當代高校美術教學的兩種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強化當堂的教學內容訓練,做到教學重點和難點在當堂課程當堂解決,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適時矯正,同時還要注重課后的實訓訓練的高效性,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yè),讓學生在作業(yè)訓練中思考問題、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實訓過后要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講評,做到切實的提高教學效率。

三、設置美術基礎高效課堂教學考核標準

(一)建立教學問卷調查

對于課后學生的問卷調查目前在國內高校還沒有具體的制度實施,因而很容易使教師在上完每一門課程后對于學生的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夠了解,對教學情況沒有進行適時的檢測與跟蹤,這樣一是會容易造成教師教學過程形式化和教師使命缺失的嚴重問題,二是造成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能力不能進行適時的改進與提升,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發(fā)生非常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便學校依據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能更準確地掌握教師的教學質量,以此促進教師的教學使命感。

(二)建立教師間學生作業(yè)的評畫制度

作為一般學科的教師之間進行聽課和評課是促進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作為特殊學科的美術專業(yè)教師還需對學生作業(yè)進行相互評閱與借鑒,通過把學生課程間完成的作業(yè)質量水平作為考核一名美術專業(yè)教師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在作業(yè)評閱中可以說什么樣的繪畫教學態(tài)度造就什么樣的學生作品認真程度,什么樣的教師所理解的繪畫深度造就什么樣的學生作品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新忠,李忠云,胡瑞.“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育實踐誤區(qū)及引導原則[J].中國高教研究,2012(11).

[2]陳興無,黃萍.大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必要性與可行性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