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6:34
序論:在您撰寫原型范疇理論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范疇 本質 原型 相似
經典范疇理論以西方古典哲學,即客觀主義哲學為依托的,遵循二元互斥,every A is A,各從其類,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即一個事物若存在于一個范疇,它就不能同時存在于其他范疇,那一個人既是父親又是兒子是不是可以駁斥這個觀點呢?作為社會中的個人都會有多重身份,在校大學生出去代課身份就變成了老師。如果我們用這些例子來批判二元互斥就太膚淺化了。在子女面前,當身份屬于父親這一范疇時,就否定了不是父親的可能性。在父母面前,只能歸屬于兒子的范疇。所以,經典范疇理論認為,構成范疇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疇的邊界是明確的,范疇內的成員地位是平等的。為什么范疇內部成員是平等的呢?因為它們享有共同特征被劃分到同一范疇內部,不存在典型或非典型成員。大象和老鼠都屬于動物范疇內,大象是動物,老鼠也是動物,在這個范疇內,他們地位平等,你不能說因為大象的個頭大,體積大,而老鼠個頭小,體積小,大象就比老鼠更是動物吧,動物要具有的屬性,無論是大象還是老鼠,都具備了。說他們地位不平等,這樣太不科學了。同樣,一匹高大健壯的馬并不比一匹矮小瘦弱的馬更是馬,正常的人也不比殘疾人更是人。
經典范疇理論還涉及到一個另范疇化的問題。經典范疇理論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為基本點。二元互斥才是我們把握世界的理論基礎。比如說,對于人來說,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疇內,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疇內,它應該自成一家,這就產生了另一個概念---另范疇化,它是范疇的重組。另范疇化與范疇化并不矛盾,另范疇化是因為需要而產生的。
自維特根斯坦之后人們對范疇的認識發(fā)生了變化,有了新的認識,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疇理論。原型范疇理論以體驗哲學為依托,認為人們不可能完全客觀地認識外部世界,范疇不是通過充分必要條件建立起來的,而是通過原型特征建立起來的,在范疇中存在著可以稱作原型的最佳樣本。而且,隸屬于同一范疇的各成員之間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現象,這些成員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與經典范疇理論相悖,原型范疇理論認為構成同一范疇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范疇內成員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邊緣”之分。那么,范疇中的這個原型是怎樣確立的呢?根據家族相似性足以進行范疇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劃到一個范疇內部?原型范疇理論認為,原型是“一個范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或者幾個成員”,“認知的參照點”。原型的確立只是以人們的認知心理為出發(fā)點,以經驗、感覺、認知等因素作為重要標準。這樣來看,問題就出來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樣的,對事物的認識是不同的。由此可見,原型范疇理論納入了主觀性因素,和排除主觀性因素的經典范疇理論截然相反。亞里斯多德說:“范疇是抽象的容器”。 范疇是抽象的,范疇與原型處于不同的層次,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疇指涉思維規(guī)律;原型適于識解方式。比如,說到鳥這個范疇,美國人想到的是知更鳥,中國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鳥還是麻雀是鳥的原型呢?難道說同一個范疇在不同的國家原型還不一樣?再者,提起寵物這一范疇,每個人家里養(yǎng)的不可能都一樣,我們從主觀性出發(fā)給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樣。可見,原型范疇理論中確立中心成員這一概念是游離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個人經驗的影響,根本不科學,不能拿來當為分類的標準。只要屬于同一范疇,成員地位就是相等的,無論它們之間有多大區(qū)別。像上文所說,不能說大象比老鼠更是動物,那獅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誰又更是動物?不僅如此,原型范疇理論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認二元互斥,但是原型與非原型,邊緣與非邊緣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論并不統(tǒng)一。
“家族相似性”是認知語言學所依據的基礎理論之一,是維特根斯坦對語言及范疇問題的全新闡釋,催生了原型理論。范疇不是因為共同特性而是因為成員之間重疊交叉的相似性結合在一起的,范疇中的成員因其與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認為是范疇的成員??梢姡嗨菩缘母拍钬灤┯谒械姆懂牷^程。這本身就是在否認范疇的邊界,人們對范疇邊界的判斷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現實性和直觀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現實性并不是心理真實性,直觀感知也并不等于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如果拋棄對事物本質的研究那就不成其為科學。所以,人們對范疇邊界認識的不統(tǒng)一并不等于范疇邊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認知能力不夠時并不能說世界是不可認知的。根據“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納入同一范疇,那么這個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種程度才把它劃入同一范疇的邊緣成員而不是范疇外?所謂的家族相似性其實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類的遺傳取決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個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處,若以相似作為評判標準,豈不是可以納入同一個家族?比如說明星的“撞臉”,娛樂圈中有很多剛出道的小明星因為和大明星外貌形氣質相似被拿來比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個人覺得房祖名和張默簡直太像了,難道就因為相似說房祖名和張默是一家的?“各從其類”取決于萬事萬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即本質。本質是一物之所以成為其自身的內在根據,是事物內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屬性,以相似來瓦解本質太荒謬了。
以上的論述表明了所謂的原型范疇理論的理論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疇理論是對經典的曲解和褻瀆。只有堅持經典范疇理論,通過對認知事物本質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從其類”。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1959a.《形而上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關鍵詞: 隱喻 原型范疇 認知
一、引言
轉喻,作為語言修辭的一種方式,指的是某一事物基于時間、空間、邏輯等方面的相關、相鄰性而從另一事物中獲得意義的行為,其特征是密切相關的事物在推理過程中從本來事物轉換到另一種事物。在語言學研究中,相對于隱喻研究,轉喻研究一直處于相對次要的位置。實際上,作為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轉喻更具本源性,在很多情況下,轉喻是隱喻映射的基礎。在原型范疇理論框架下探討轉喻的生成機制及其分類,有利于加深語言認知語義研究。
二、原型范疇理論
原型范疇理論是在批判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經典范疇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經典范疇理論的主要觀點為:一個范疇首先要建立在一系列所謂的充要條件的基礎之上;一個范疇有明確的邊界;范疇特征是一分為二的;范疇里所有的成員都具備相同的范疇特征。這種抽象的二分法方式很難解釋詞語的多義性。
認知語言學家對一些基本的概念進行了實證研究,發(fā)現“原型”在范疇化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建立了現代范疇理論——原型理論?!霸汀钡母拍钭钤缬擅绹睦韺W家Rosch和她的同事們提出的,其后經過一些語言學家和哲學家的補充,其理論日趨成熟。其主要觀點為:一個范疇中有一些中心的或典型的成員,也有是不那么典型的、邊緣性的成員,“原型”指的就是范疇內的最佳成員或典型代表。一個范疇的邊界是可變的、模糊的、不明確的。其特點表現為:1)同一范疇的成員不是由共同特性決定的;2)同一范疇內的成員呈現出家族相似性,不同成員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大小是不同的;3)具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的成員是典型成員,其他成員為非典型成員,并非所有成員都具有同樣的代表性[6]。
原型理論有兩個基本要素:原型和范疇。人類一般從兩個基本層面去認識世界,第一個是基本范疇,人從中間層面開始,向更高或更低層面認識世界;第二個是從具體事物的原型向外擴展到范疇邊緣成員甚至是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9]?;痉懂牶驮途o密結合,基本范疇是典型的原型范疇,原型在基本范疇層次得到最好的體現。
三、轉喻的本質及認知原則
轉喻的定義最早出現在《修辭和解釋》一書中:“轉喻是一種修辭格,它從鄰近和聯系緊密的事物中獲得語言形式,通過這一語言形式我們能理解不被該詞語命名的事物?!睆倪@一定義可以看出,對轉喻的傳統(tǒng)解釋是基于“鄰近”(contiguity)的概念。但大部分的轉喻研究都集中關于Jakoboson的橫向軸和縱向軸的雙軸理論。隨著認知科學和實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人們對轉喻本質的認識更加傾向于概念聯系的觀點,這一觀點對以后的轉喻研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認知語言學認為轉喻不僅是一種修辭,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認知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認知語言學中,Lakoff(1987)指出轉喻是“理想認識模型”(ICM)的一種形式,構建了轉喻認知模型[2]。ICM是一個有組織的概念結構認識域。轉喻是在一個認知域中的概念映現(conceptual mapping),這一映現包括的“替代”(stand-for)關系主要是指稱。
Langacker(1993)認為,轉喻是一個參照點現象(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即人們通過一個實體建立起與另一個實體的聯系。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轉喻由相對凸顯的認知原則提供理據,中心的和高度凸顯的事物作為認知參照點喚起其他不那么凸顯的事物。參照點是語篇中凸顯的成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語境。在這一語境中,一個正在進行概念化的人與語篇中其他不那么凸顯的成分建立了聯系[8]。
Lakoff和Langacker分別強調了轉喻的兩個不同側面,但是都闡釋了轉喻的本質,即用凸顯、重要、易感知、易辨認的部分代替整體或整體的其他部分。轉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為凸顯的轉體能激活轉喻目標,或提供了了解該目標的心理通道。
綜合分析各種關于轉喻本質的論述和觀點,可知轉喻的認知原則為鄰近性原則、相對凸顯原則、可及性原則。鄰近性是大多數轉喻定義中最核心的概念。在認知上,距離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視為一個單位,因此,在同一認知域的兩個事物常屬于同一或相似范疇,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轉喻的凸顯性是指人的認知常常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中最突出的、最容易理解的屬性,即相對凸顯的屬性;可及性是指說話者會在所說的話語中使用表示不同屬性的可及性的指為詞語,而聽眾解讀該指為關系的重要過程就是要構建起間接語境。
四、原型結構范疇角度的轉喻分析
Peirsman和Geeraerts認為轉喻是一個具有原型結構的范疇(a prototypically structured category),概念鄰近關系是對其進行分類的重要變量。在這個范疇中,部分-整體鄰近性是范疇的核心或原型。轉喻依據接觸力度(strength of contact)、有界性(boundendness)和認知域(domain)三個層面向外拓展,形成轉喻范疇。接觸力度由部分—整體的包容關系到物理接觸再到沒有接觸的靠近,有界性由部分-整體拓展到無界的整體和部分,認知域從空間到時間再到時間認知域拓展。Peirsman和Geeraerts詳細梳理了各種轉喻類型之間的關系,從原型結構范疇角度對轉喻進行了分析研究。
1.空間和物質域中的轉喻
Peirsman和Geeraerts假設原型的空間鄰近性關系由部分和整體性構成。接觸力度和有界性建構了空間和物質轉喻的分類。接觸力度使我們在包容、接觸和鄰近的方向上拓展原型的核心,有界性可以使我們把有界的客體概念化為無界客體的一部分[5]。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將接觸力度與有界性結合起來,得出空間與物質轉喻以原型為基礎的分類:部分—整體、包容、接觸、鄰近。
鄰近性是轉喻定義的核心,概念鄰近性中的空間和物質鄰近性是原型的核心。許多轉喻模式都以空間和物質鄰近性為基礎。
(1)Tony Blair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2)George Bush is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3)There is cat all over the road.
(4)glass代表“眼鏡”,iron代表“熨斗”。
例(1)中,英格蘭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句中被用以指整個聯合王國,屬于部分—整體的轉喻類型。而在例(2)中,美洲的國家不僅有美國,還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在此它用來指稱美國,是屬于整體-部分轉喻類型。例(3)是客體代替物質,例(4)是物質代客體。
2.時間域中的轉喻
時間的概念化和空間的概念化是密不可分的。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時間是通過空間隱喻來概念化的。Perisman和Geeraerts指出,空間認知域中發(fā)現的鄰近性在時間認知域中則以隱喻的形式體現出來,鄰近性的空間類型與時間類型是相互對應的。
(5)9-11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例(5)中,時間9-11表示發(fā)生在當時的時間,具體指發(fā)生在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
3.行為、事件和過程域中的轉喻
行為、事件和過程中的鄰近性與時間域和空間域的參與成分結合起來:一方面鄰近性包括了行為/事件/過程的時間實體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的空間參與者。
行為/事件/過程與參與者(action/event/process & participant)轉喻是部分與整體關系沿著“接觸力度”向包容方向的拓展。這一轉喻中,容器不是時空實體,而是行為/事件/過程,參與者是內容。這一轉喻模式最典型的參與者是施事,積極的參與者可以轉喻地指稱其實施的行為;反之亦然。例如在行為/事件/過程代施事中,“教授”原只是指教授的行為、事件、過程,后來轉為指稱這一行為/事件/過程的施事,即具有“教授”這一指稱的人。由于行為可以有一組參與者,因此行為/事件/過程與參與者轉喻具有較強的能產性:施動者代行為,如“編輯”、“看守”、“調度”、“警衛(wèi)”等;受事者代行為,如“擺設”、“穿戴”和“負擔”等;與事代行為,如“同學”、“同謀”和“相好”等;工具代行為,如“補貼”、“救濟”、“開頭”“綁腿”等[8]。
五、結語
轉喻是一種修辭方式,也是一種認知方式。作為人類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轉喻化過程是人類語言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言中所體現的轉喻模式有著內在和自然的聯系,是一個內部連貫的范疇。在原型范疇理論框架下對轉喻進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轉喻的本質、生成機制及其功能,以進一步剖析語言中的轉喻現象。
參考文獻:
[1]Alac,M.& Coulson,S.The man,the key,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Cognitive Online,2004.
[2]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1991.
[3]Lakoff,G.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schemas?Cognitive Linguisitcs,1990.
[4]Panther,K.-U.&Thornburg L.,L.&Barcelona,A.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
[5]Peirsman&Geeraerts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
[6]Taylor John.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s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Ungerer,F&Schmid,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8]張輝,盧衛(wèi)中.認知轉喻.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廣告翻譯;原型理論;家族相似性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272-02
從亞里士多德時期的經典范疇理論到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論”,接著心理學家羅施提出了原型范疇理論,至此范疇理論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正與發(fā)展。原型范疇理論常被簡稱為原型理論,其哲學基礎就是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最先的經典范疇理論僅僅是基于先驗猜想而得出的,有很大的不足。原型理論對其做出了修改和完善。翻譯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人們理解意義實際上就是對源出語的認知理解。本文從認知語言學中的原型理論視角來分析廣告翻譯,并以原型理論為基礎,為廣告翻譯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力求實現原文和譯文在意義和功能上的等值效應(金勝昔 2006)。
一、原型理論與范疇化
人們在認識世界時往往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將相同的或相似的事物歸納在一起,并且采用同一種語言符號去加以記憶,這個認知的過程就稱為范疇化,被賦予的語言符號就被稱之為范疇。認知語言學里所說的范疇不同于傳統(tǒng)的范疇理論。我們通常認為的傳統(tǒng)的范疇理論指的就是亞里士多德時期的經典范疇理論。該理論有著明顯的缺陷,近代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發(fā)現經典范疇理論的缺陷后提出了家族相似論。
之后心理學家羅施在家族相似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型范疇理論,成為認知語言學范疇理論的核心思想。在每個范疇中,總有一個特征最明顯的中心成員,當我們說到一個概念時,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那個中心成員即為這個范疇的原型。例如提到鳥,中國人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麻雀或者喜鵲。而其他的范疇成員所具有的典型性程度都不太一樣,就是說在相比之下某些成員更符合“鳥”的范疇,而另一些成員又較為不那么符合,因為成員之間具有鳥的特征多少不盡相同。有時候我們會發(fā)現某些邊緣成員可能在某種情況下就不屬于該范疇了,這說明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側面還說明范疇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它的邊界就好像數學中的“虛線”一樣,隨時都有成員進入或退出。此外,范疇還是一個連續(xù)體,就像色譜圖那樣連續(xù)不斷(Ungerer & Schmid 1996)。
二、廣告翻譯的原型觀
翻譯毫無疑問是一個原型范疇(王仁強 章宜華 2004)。作為翻譯的一種,廣告翻譯同樣也具有原型范疇的幾個特點,即經驗性、規(guī)約性和動態(tài)性。
(一)經驗性。廣告翻譯具有經驗性。認知語言學中的經驗觀認為,語言使用者對事物描寫包含著客觀的部分,同時還會提出一些更為豐富和自然的描寫,這些描寫都是圍繞著意義展開的。在翻譯廣告時譯者要設身處地,把V告的受眾放在首要位置。好的廣告翻譯能使受眾群體在聽完或閱讀完廣告詞后將自己的經驗與對商品在生活中的原型的認知相結合,在此基礎之上產生購買的意愿。
例1 [原文]Don’t Dream It. Drive It.(捷豹汽車廣告)
[譯文]告別夢想,盡情馳騁。
英文廣告詞的創(chuàng)作者用了簡潔的兩句祈使句來告訴消費者擁有捷豹汽車不是夢想,捷豹汽車帶給人們的是速度與激情。原文非常具有體驗性,能夠激起購買者購買的欲望。譯者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用了同樣的句式,告訴購買者要馬上行動起來。仿佛就能看到自己駕駛捷豹汽車在盡情地馳騁。
(二)原型具有規(guī)約性。原型的規(guī)約性主要是體現在約定俗成性上。自然中的內在規(guī)律致使人類形成原型認識的概念結構和在此基礎上的固定表達模式(王斌2016)。很多東西我們知道但是有時無法解釋,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然后經過一代代人傳承下來形成的特定的約定俗成的事物。約定俗成,就是有些約定的事,時間長了,被大家接受了,就成了風俗習慣。
(三)原型具有動態(tài)性。原型的動態(tài)特征可以理解成特定的社會語境對文本的 (不斷)提煉,是精益求精的發(fā)展過程(李和慶 張樹玲 2003)。原型和社會情景之間是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平衡,二者是在不斷地磨合,磨合的過程中翻譯文本的穩(wěn)定性和所處的交際情景的特殊性需要同時考慮,不能顧此失彼。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都各有特點,行文方式也不盡相同,在進行廣告翻譯時,譯者一定要把握兩種語言各自的特征,在使用過程中盡可能體現出源語言和目的語的特點,讓二者保持動態(tài)的平衡。
三、依據原型理論為廣告翻譯提出的翻譯策略
(一)原型對等。當廣告語和譯語的原型相同時,我們就可以直接進行對等翻譯。采用原型對等的方法,這樣就能夠傳達出源語的意義。
例3 [原文]The taste is great!(雀巢咖啡廣告)
[譯文]味道好極了!
雀巢咖啡這則廣告的原文和譯文顯而易見原型是相同的,因此采用對等翻譯的翻譯計策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為無論是源語言還是目的語都給目的語者帶去了同樣的感受和效果,使得消費者產生了購買欲。
(二)弱化源語原型或者強化譯語原型。當直譯效果不理想時,譯者應該抓住源語和目的語原型的特點,進行彈性的選擇,或是嘗試弱化源語原型又或者采取強化譯語原型的策略,讓原文和譯文實現最大程度上的意義和功能對等。
例4 [原文] There Are Some Things Money Can’t Buy. For Everything Else, There’s MasterCard.(萬事達信用卡廣告)
[譯文]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
萬事達信用卡這則廣告的譯文中突出了原文并沒有直接提出的“情”這一內容,并且調整了一下語序和句式,使得萬事達信用卡實用的特點躍然紙上。與金錢掛鉤的信用卡廣告在譯文中卻不失溫情,符合了目的語人群的認知心理。
(三)原型替換。有時因為兩種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會出現一些不可譯的情況,也就是說當廣告源語中的原型完全不能被目的語使用者所理解時,譯者只好用目的語文化中的另一原型來替換源語中的原型,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文化差異造成的理解障礙,使得目的語人群憑借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好地理解廣告,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和熟悉商品。
例5 [原文] The Forbidden Fragrance (香水廣告)
[譯文]:凡人禁用的香水
原文中的原型是《圣經》中的forbidden-fruit(禁果),對于西方人來說很有誘惑和吸引力。但對于中國人,尤其是對于那些不熟悉《圣經》的人來說,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的典故并不構成他們所認知的原型,如果直譯為“禁用的香水”會讓國人覺得摸不著頭腦,甚至對這款香水望而卻步(顏萍 2015)。因此譯者將其譯為“凡人禁用的香水”,這樣的譯法就和中國人的文化背景貼切起來了。我們所謂的仙凡有別,在此時看來凡人禁用的香水只有“神仙”能用,在中國文化中又有誰不想成為長生不老而令人羨慕“神仙”呢?
四、結語
與傳統(tǒng)文本相比,廣告文本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廣告語言作為人類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語言中最活躍、最具影響力。它帶有時代烙印,能折射出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體現在經濟社會人們體驗認知的特點。本文僅是原型理論的視角去研究廣告翻譯,為廣告翻譯提出一定的翻譯策略。這些研究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和補充,根據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不斷更新策略以更好地指導廣告翻譯活動的實踐。
參考文獻:
[1]金勝昔,.從原型理論視角看廣告英語的翻譯[J].長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6(3):30-32+52.
[2]李和慶,張樹玲.原型c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3,(5):09-12.
[3]王斌.Prototype:原型Vs.典型――認知范疇觀對科技翻譯及教學的作用[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12-15.
[4]王仁強,章宜華.原型理論與翻譯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20(6):105-109.
[5]顏萍.認知原型理論視角下廣告幽默的解讀與翻譯[J].韶關學院學報,2015,(09):86-89.
[6]Ungerer,F &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關鍵詞】原型范疇理論 一詞多義 不足
【Abstract】Recently,many scholars have proved Prototype theory’s explanation to analysis of polysemy.However,there is no perfect theo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its shortcomings gradually appear.Meantime,more scholars focus on this aspect.This paper aims to find weaknesses of this theory in its analysis of polysemy through examples.
【Key Words】Prototype theory; polysemy; shortcomings
一、引言
原型范疇理論(prototype theory)是近幾十年來在經典范疇理論(classical theory)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主流范疇理論。國內語言學界對該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內語言學者運用原型理論闡述在語義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介紹和評述、語義的歷時演變和多義詞語義范疇的原型理論分析、語義模糊探究。原型范疇起先只用于研究單個原型特征的概念范疇,如birds,cups,colors等;后來,Fillmore等把原型理論用于多義詞,以解釋一詞多義現象存在的理據,并試圖揭示多義詞產生的原因和機制。近些年國內語言學界在該理論下對于一詞多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詞多義的認知分析、課堂一詞多義教學研究、認知角度下二語多義習得等。迄今,原型范疇理論也招致了國內外學者的質疑,如針對反訓詞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就證實了原型理論存在許多片面性,語義范疇原型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原型范疇理論的進步與局限。本文在原型范疇理論指導之下,通過對于“exchange”和“organ”的認知分析,望形成鮮明對比,證明該理論的不足之處。
二、原型范疇理論下對名詞exchange的認知分析
以下是exchange的義項:
1.交換;互換;交流;掉換
2.交談;爭論
3.兌換;匯兌
4.(不同國家人或團體之間的)交流;互訪
5.交易所
表1 ④①②
③⑤
表2 (政府機構) ⑤①②(人體重要器官)
⑥(政府機構下屬部門)
見表1,義項(1)是中心的、典型的義項,而義項(5)則屬于邊緣義項。(1)是語義范疇最具代表性的,其他意思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向外擴展,以輻射型或連鎖型模式構成意義鏈或意義網絡。以上分析強有力的證明了原型范疇理論對一詞多義的解釋力。但原型范疇理論并非完美,請看下例。
三、原型范疇理論下對名詞organ的認知分析
以下是organ的義項:
1.(人體或動物的)器官
2.陽物;
3.管風琴
4.風琴
5.(官方的)機構;機關
6.機關報刊;(某團體的)宣傳工具
見表2,義項1是該詞的中心、基本義項。義項2作為男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凸顯了義項1作為生命器官重要性的一面。義項5與基本義項1具有相似性的特征,即都作為整體中的一部分,身體中的器官映射到政府部門的機構、機關,由于它們二者所處的域不同,即從一個域映射到另一個域,可以被認為是隱喻。義項6作為義項5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部分代指整體,則帶有轉喻的色彩。義項3作為義項4中的一種同樣向我們傳達了以部分代指整體的轉喻詞義延伸模式。但是,義項3、4與organ的其余義項有什么聯系,原本屬于樂器的兩個義項為何會屬于organ的義項,對于此處的疑問原型范疇理論卻給不出合理的解釋。
四、結語
原型理論解決了語義上諸多難題,但它不是一個成熟的理論。它為語義范疇描寫提供新模型。與此同時,它也存在很多局限。如上文中對于名詞organ第三、第四義項與其余義項的關系,原型范疇理論給不出合理的解釋。任何理論提出以后都需要通過實踐檢驗。原型理論也不例外,它有待于進一步發(fā)展,才能更客觀地反映認知與語言的關系。因此,筆者認為如何改進或修正語義范疇理論方面的研究應該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Fillmore,J.Towards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Spatial Deixis[A].In R.J.Jarvella and W.Klein(eds.),Speech, Place and Action[C].New York: Wiley,1982.
[2]劉兆沿.原形范疇理論的進步與局限[J].2011(6).
關鍵詞 原型范疇理論 翻譯 非原型
一、引言
范疇化的研究是認知語言學的基礎。認知心理學家Rosch提出的原型及基本層次范疇理論是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石之一。在翻譯實踐中,原型范疇理論在詞匯、語法和語言結構的翻譯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由于源語國家和譯入語國家在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翻譯中也出現不少非原型表達。
二、原型范疇理論及其基本特點
原型范疇理論是針對傳統(tǒng)的經典范疇理論提出的。根據經典范疇理論,范疇由充分必要條件決定:同一范疇內各成員地位相當;范疇邊界是清晰的。20世紀50年代,語言哲學的奠基人維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此后,Rosch首先創(chuàng)立了原型范疇理論,將其視為認知心理學的一項重要內容。Lakoff進一步發(fā)展了原型范疇理論,提出可用理想化認知模型來解釋原型范疇。根據該理論,人們不可能完全認識外部世界,隸屬于同一范疇的各成員之間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疇邊界是模糊的,范疇內的成員地位不相等。Langacker認為“原型是指范疇內最好、最典型的成員”。同一范疇內的成員典型程度各不相同,有一個或一些成員具有更多的共同屬性,它(們)處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一些成員不是該范疇的典型代表,處于邊緣地區(qū)。
原型范疇理論有以下特點:范疇成員的隸屬存在等級性,同一范疇內,各成員的地位并不相等;同一范疇存在家族相似性,或其語義結構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義相重疊的形式;范疇的界限是不確定、模糊的,范疇具有開放性,這反映了人類具有一定的能動性。
三、原型范疇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在英漢翻譯實踐中,我們需注意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匯范疇詞方面的區(qū)別和空缺。這些空缺可能是由兩民族對范疇的認知方式、概括層次、構詞功能的差異所致,如英語的hair可指漢語的“頭發(fā)”或“毛”,brother可指漢語的“哥哥”或“弟弟”等。也可能是語言構詞方式的差異影響了對范疇的認識。漢語構詞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飾語+中心概念詞”,被稱為“定中構詞法”,這里的“中心概念詞”常用基本層次詞來擔當,可直接運用它們來構詞,這是一種常見又經濟的手段,同時也使得漢語詞具有直接表明生物或事體范疇屬性的功能。如:
[1]貓——花貓——貍花貓
[2]樹——桃樹——蟠桃樹
漢語名詞中表示范疇的基本層次詞:樹、花、草、魚以及館、室、場等,都可在其前加上表示“種差”的字詞來構成大量漢語詞。英語的tree表示漢語的“樹”,fish表示“魚”,可用其來構詞的方式存在較大差異見表1。
英語構詞常注重詞的詞類屬性,詞本身就可顯示詞性。英語中大部分單詞的后綴就表示這種詞類語法范疇,如名詞常用諸如-tion、-sion、-ship、-ity、-ness等后綴結尾;大多數形容詞用-ous、-ive、-ary、-able、-al、-ful、-ish等結尾;很多副詞以-ly結尾;一些動詞以-en、-fy、-ize、-ate等結尾。
因此,在翻譯實踐中,我們在尋找源語和譯入語的對等詞時,除了查閱詞典等參考工具,也需對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匯、語法等方面的不同范疇有所了解。在英譯漢時避免觀詞生義,生搬硬套;在漢譯英時注意詞性的變化和配合。這樣,才能避免在譯文中出現啼笑皆非的錯漏。
四、翻譯實踐中的非原型表達
在很多語言中,一般降調表示確定含義,升調表示不確定或疑問,這是其原型用法。但也有例外,如反詰句雖用升調,但并不表示疑問:
[10] Is it all likely that he’s really sick? (肯定其相反命題:他其實沒病。)
英語的beware不是一個典型動詞,它表示“謹防、小心”,但它在句法上僅具有動詞的部分特征,可說:
[11] Beware of the dog!
I will beware.
但一般不說:
[12] He bewares of the dog.
也沒有bewaring或bewared的形式。
英語中大部分被動句和主動句可以對應轉換,這是其原型屬性,但也有邊緣成分。如:He was born in 1979(他生于1979年)。因此,在翻譯英漢主動句和被動句時,要注意按譯入語的習慣用法靈活轉換。
參考文獻:
[1]Ungerer F.&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
[2]Taylor.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關鍵詞】原型范疇理論;進行體;多義性
一、進行體的“多義性”
在語法范疇中,英語動詞的“體”(Aspect)是一個表示動作或過程在某一時間內處于何種狀態(tài)的動詞形式。章振邦[1991:426]認為進行體的主要特點在于它所表示的動作具有持續(xù)性、暫時性和未完成性。所謂持續(xù)性,指動作或短或長有個過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所謂暫時性,指動作的持續(xù)時間有一定的限度,是與不受時限的動作相對而言的;所謂未完成性,指動作在某時尚在進行中,即側重于動作的進行而不是它的完成。所以有人這樣歸納“進行體” ,即動詞所表示的動作的持續(xù)性、暫時性和未完成性等基本屬性。因而,英語進行體主要是表示進行著的、未完成的、能持續(xù)一段時間的動作。然而其句法功能所顯示出來的意義卻非常復雜,其語義功能及語用功能由于語境的復雜性而顯得非常靈活,決定了其基本意義的不確定性,即其“多義性”?,F代英語中進行體的使用頻率相當之高,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語言不斷得到更新,在日益頻繁的使用過程中,進行體的“多義性”更顯突出,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本文使用原型范疇理論來就進行體的體義層面進行解讀,以探究其語義實質及語用功能。
二、原型范疇理論及其特征
1.原型范疇理論
六十年代以來,人類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致力于范疇理論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Wittgenstein認為,同一范疇成員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Rosch率先使用了原型(prototype)的概念, 認知語言學認為,“原型是人們對世界進行范疇化的認知參照點, 所有概念的建立都以原型為中心。”對范疇的界定是一個圍繞原型建構的模糊的識別過程?!?/p>
英語中的category即“范疇”。 現代認知語言學認為,范疇的屬性并非是一些與主體無關的固有本質特征,它與人的認知模式密切相關;范疇的形成離不開人的生理、心里和文化因素的作用。自然類的范疇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原型”,也就是類中最具典型性的成員。認知語言學把原型理解為作為范疇核心的圖式化的心里表征,是一種認知參照點。
范疇是由集合了范疇成員及模糊不清的邊界組成,即范疇的三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員以及范疇邊界。范疇模糊不清的邊界使其具有開放性;原型理論同時揭示了范疇的向心性和開放性。由于具備以上特點,原型理論能夠滿足信息認知要求的信息密度、結構穩(wěn)定和伸縮性。因此,原型理論在語義分析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例如:
(1)The baby is sleeping.
(2)Ours is an epoch in which heroes are coming forward in multides.
例(1)表示“寶寶正在睡覺”,此句中的進行體表示說話時刻正在進行的動作,這便是進行體的原型用法。我們也常用be的某種形式+ -ing分詞的形式來代表進行體的原型,這也是我們認識進行體其他用法的認知參照點。(2)句表達的語義是“我們的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該動詞come是一個終止性動詞,表示瞬間發(fā)生而又瞬間結束的無持續(xù)性的動作。但在此句中用進行體與復形的主語連用,表達了特殊的語義,即用進行本表示“一個接一個”或“不斷”之含義。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例(1)代表原型意義,即核心意義為“正在進行的動作”,而其余幾個例句則都或多或少地偏離了這一意義,家族相似性似乎并不太多,所包含的成員也越來越多,往往只有一個進行體標記-ing使其最邊緣成員與最典型成員關聯著,使其仍為進行體的范疇,但相對于進行體的原型意義來說,其語用功能隨著進行體范疇的不斷擴大而擴展,從而使進行體的語義更加豐富多彩。
2.原型范疇理論的本質特征具體表現
(1)范疇成員以具有相對的相似性而概括在同一范疇,各成員間不一定具有共同特征, 如:①He is eating meat now. 句中eat動作正在進行。②He is eating more meat now. 句中eat動作并非正在進行,而是與過去相比。
(2)范疇成員以與原型成員的相似程度劃為不同的等級,邊緣成員與原型的相似程度較低。例如:Our team is leading at present. 目前我們隊領先。以上兩句是進行體的原型成員,即進行體的原型用法: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
試比較以下句子:
(3)Oh dear! I was writing him a letter this morning and forgot all about it. 哎呀! 我本打算今天上午給他寫信來著,后來就全給忘了。(此處是過去進行時表過去未實現的愿望或打算,助動詞was須重讀。)
(4)Will you be having some tea? 喝點茶嗎? (此處使用將來進行時表示委婉客氣的語氣。)
(5)I’ll be forgetting my name next. 我下回連自己的名字也要忘掉了。(用將來進行時表示對自己的警告)
由此可以看出,后面三句并非正在進行的動作行為,而是進行體范疇的邊緣成員。
3.范疇之間沒有清晰的界線
同一客觀情狀由于表達的需要,可能劃歸不同的表達范疇。例如,同樣要表示“我快要做完了?!眳s有以下兩種表示:
(1)I’m finishing.
(2)I’ll be finishing it.
例(1)是典型的進行體的原型,但表示的并非動作正在進行,而表示動作即將結束。例(2)是用將來進行時表事情的發(fā)展,附帶的含義可能是:過一會兒你就會拿到它了。
又如:I was hoping you could send me some books.
在這里,用一般過去時也是表示客氣的請求,但用過去進行體更加婉轉,更加有禮貌。以上四例只有婉轉程度的區(qū)別,而無時間關系的差異,這四種動詞形式都表示現在的請求,可以說是心理距離的遠近來決定你使用哪一種表達方式。
由此可見,進行體的原型意義與非原型意義是以隱喻的方式,沿著時間、心理和空間距離,不斷向外擴展,從而形成更大的范疇,使進行體的語義和句法功能越來越豐富。
三、原型范疇的開放性和向心性決定進行體的多義性
模糊語義觀揭示了范疇的開放性,同時,原型范疇理論也揭示了范疇的向心性。這兩種特性決定了進行體的多義性。
進行體的原型,即:be+v-ing,原型意義是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
(1)The telephone is ringing, would you answer it, please?
(2)George is studying in the city this year.
這兩句也體現了范疇的向心性,即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當然有一些只是與原型相似而已。如:
You don’t believe it? You know I’m telling the truth.
I don’t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例(1)和例(2)代表像tell, talk, say, exaggerate等表示說話的動詞,這些動詞的進行體與其它邊緣成員一起連用,表示剛剛過去的動作。
(3)I was wondering if you’d like to come out with me one evening.此句代表hope, want等動詞,用過去進行體表示婉轉、禮貌的請求。
除此以外,過去進行體還可能用來表示主觀臆想的情況。如:
(4) I’d rather you were going at once.
進行體通常只用于動態(tài)動詞,而不用于靜態(tài)動詞。動態(tài)動詞包括三類:即表示持續(xù)動作的動詞;表示狀態(tài)改變或位置轉移的動詞;以及表示短暫動作的動詞。一般來說,動態(tài)動詞既可用于進行體又可用于非進行體。如:Someone was knocking at the door/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
靜態(tài)動詞是表示靜止狀態(tài)的動詞,這類動詞通常用于非進行體。但是章振邦提出了動態(tài)/靜態(tài)動詞的跨類現象。其實,這是范疇的開放性的一個體現。如:
He is being foolish.(=is acting foolishly).
薄冰提出,現在進行體表站起來,有時含有“決心”的意思,多用在否定結構中,有時也用在肯定結構中,如:
(1)I’m not going.我不走了。
(2)I’m backing out. 我要打退堂鼓了。
而以下例句中的現在進行體用在與對方講話時便成了命令,不過語氣比較溫和,如:You’ re staying.你留下吧。
四、結束語
原型范疇理論在語義范疇的多義性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本文借用原型范疇理論,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對進行體的“多義性”現象進行分析,解讀進行體的體義層面,對進行體的語義實質及語用功能進行了初步探究。
參考文獻:
[1]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關鍵詞:家族相似性;反本質主義;原型范疇;認知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0—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6—0213—02
前言
維特根斯坦為了批判曾經深深影響了他早期思想的本質主義的哲學傳統(tǒng),在代表其后期哲學思想的著作《哲學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的“語言游戲”觀。維特根斯坦的這一概念影響深遠,被封為對形而上學教條的重大理論突破,但是同時也收到頗多的爭議。
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具有重要的哲學史意義和思想魅力,它不僅成為哲學家們爭論的話題,還被廣泛應用到其他領域,如美學、文學、翻譯學等等領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家族相似性”對語言學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認知語義學中“原型范疇”理論的產生。本文試圖在介紹“家族相似性”與“原型范疇”理論的基礎上,談談對兩者的粗淺認識。
一、家族相似性
為了解釋語言游戲的多樣性及各種各樣的語言游戲之間的復雜關系,維特根斯坦引入了“家族相似性”概念。綜觀他的后期著述,我們看到,他不僅將這個概念應用于游戲、語言游戲概念,而且也將它應用到其他一般概念之上,并由此得出了如下一般結論:并不存在一般概念所刻畫的諸多事物所共同具有的什么本質特征或屬性,在它們之間僅存在著這樣那樣互相交叉重疊的相似性——家族相似性。
下面我們就看一看他是如何解釋這一概念的。設想有一個具有下述譜系的家族:該家族的祖先是A和B,他們的兒女是AB1和AB2;而AB1和AB2又分別和C、D結合,他們又有了兒女AB1C1、AB1C2和AB2D1、AB2D2;如此類推。AB1和A可能是體格上相似,而AB2和A則可能是面部特征上相似,AB1C1和AB1則是氣質上相似,而AB2D1和AB2則是步態(tài)上相似;另外,AB1C2F2雖和AB1C2有明顯的相似之處而與B便無什么相似之處了,AB1C1E1雖和AB1C1還有相似之處,但和A卻無明顯的相似之處了。也就是說,雖在直接相鄰的兩個成員間(即父子或母子和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似,而在只具間接的親緣關系的家族成員間則不存在著什么明顯的相似了(當然,不排除“返祖現象”)。由此看來,并不存在這個家族的所有成員所共具的特征。按照維特根斯坦的觀點,我們稱為“游戲”的諸多活動便構成了這樣的一個家族?!拔艺J為‘家族相似性’這個詞絕好地刻畫了存在于眾游戲之間的相似性。因為存在于一個家族的諸成員間的各種各樣的相似性:體格上的,面部特征上的,眼睛顏色上的,步態(tài)上的,氣質上的,也是以這樣的方式重疊交叉在一起的?!乙f:‘游戲’構成了一個家族。”很顯然,維特根斯坦認為,各種不同地語言游戲就像一個家族相似的不同成員,它們不存在一般或概括的可能性,即不存在共同的本質的東西。他還特別強調,“對本質東西的追求是一種‘哲學幻想’,真實的東西只有語言中的所謂‘家族相似性’。”
從上面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維氏的“家族相似性”包含四層基本含義:(1)在各種語言現象中,不存在一種“共同的”特征,而只有以種種不同方式相關的“語言游戲”,因此不存在語言的本質;(2)在一個概念所指稱的一類事物中,也不存在某種“共同的”東西,而只有各種“交叉重疊”的“相似性”關聯,因此也不存在所謂事物的本質;(3)某些事物之所以被我們用同一個概念來指稱,緣于它們以類似于一個家族中各成員間的相似關系相互勾連而形成一個整體,而并不是由于它們擁有“共同的”本質;(4)在以概念所指稱的一類事物中,其邊界是模糊的。維氏提出這一理論的目的就是以事物之間的“相似性”關系取代并否定傳統(tǒng)哲學所認為的事物之間存在的“共同性”聯系,即事物的“本質”。
二、原型范疇
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提出后,在哲學界、心理學界、語言學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語言學界,語言學家 Labov 和 Rosch 先后發(fā)表了他們對于自然范疇的試驗研究結果,以此證明維氏的“家族相似性”原理適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許多范疇,即許多自然范疇都具有維氏所說的“家族相似性”。Labov和 Rosch把具有“家族相似性”的這些自然范疇稱為“原型范疇”,即具有原型(范疇的典型成員)的范疇。
認知語言學家根據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認為人們不可能完全客觀地認識外部世界,隸屬于同一范疇的各成員之間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范疇內的成員地位不相等。
認知語言學家目前對“原型”主要有三種解釋:
第一,指范疇內典型代表,認為原型是與同一概念的成員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實例,這個典型代表對于識別范疇起重要作用。
第二,指范疇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圖式的表征,認為原型是范疇的平均特征或幾種趨勢,是對范疇進行概括的表征。
第三,另一種是“原型加轉換”的觀點,認為范疇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最佳實例以及一套對最佳實例進行操作的規(guī)則,這似乎是對以上兩者的綜合。
總之,我們可以看出原型范疇由原型(盡管對原型有不同的解釋)和邊緣構成,原型是該范疇的典型成員,邊緣則由非典型成員構成。原型范疇理論不同于經典范疇理論,它認為二分法是不全面的,范疇邊界是不確定的,范疇內所有成員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此理論還認為,范疇的屬性不具有普遍性,例如,語言的語法結構和語義結構會因語言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三、對“家族相似性”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