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飲食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3 11:24:16

序論:在您撰寫飲食文化差異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飲食文化差異論文

第1篇

關鍵詞:飲食;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現代漢語詞典》中,飲食被解釋成“吃的和喝的東西”或是“吃東西和喝東西”。在英文字典中,飲食被解釋為“foodanddrink”即“吃的和喝的東西”或者“biteandsup”即“吃東西和喝東西”??偟膩碚f,有關“飲食”的解釋,無非是“吃的或者喝的東西”,或是吃喝的動作。但真正的飲食并非如此簡單,隨著現代生活的發(fā)展,人們已經不再僅限于填飽肚子,而是為享受美食而“飲食”。因此,飲食本身就上了一個層次,人們已從普通的吃,上升為吃什么?在哪兒吃?如何吃?不同的吃法會體現不同的飲食文化。中西方對于飲食的觀點、態(tài)度和飲食的內容、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文章將從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及產生此種差異的原因。

一、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飲食禮儀

中餐,主要體現一個“讓”字。在中國的宴席上,后輩或小輩習慣等長輩、主人家入座后,才開始用餐,從而表現對主人或長輩的敬意。同時,主人一般會先給主要的賓客夾菜,并邀其先享用。西餐中的禮儀體現在“美”上。整個食用的過程,不但要美味,更要讓食用者對其所食用的食物,有賞心悅目的感受。食用者衣著整齊,最好穿禮服,并且要求食用時的坐姿端正。

(二)飲食觀念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體現在社會心理、價值觀、民族習俗方面。就請客吃飯來說,對于中國人,“共享”是其主要方式,一群人共坐一桌,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的結賬也是爭相買單。但歸根結底,所有的這些行為都總結為一個“合”字。而對于西方人來說,請客吃飯在他們的思想中是每人一份,并且各付各的單,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同時,西方人不像中國人,一盤菜可以同時幾個人一起享用,西方人用餐,往往只吃自己盤中的食物。

(三)飲食對象

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有部電影就有場景是關于,外國士兵為了保持營養(yǎng)的不流失和自身的強健,而生吃大塊剛割下的牛肉,不僅益于人體某些微元素的吸收,也利于鍛煉牙齒的咀嚼力。在中國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jié)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四)飲食性質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向于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于藝術、感性。西方飲食習俗的著重點僅僅是原始的飲食實用性的延伸;而中國飲食習俗中對味的偏重,就把飲食推向了藝術的殿堂。

(五)飲食餐具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樣也體現在飲食餐具上,中國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在過去的幾千年里,中國人民崇尚農耕,直到現在為止,中國人用餐喜歡用圓桌,也稱八仙桌;吃飯用筷子夾,體現和氣;而西方人一般用方桌,并使用刀叉,刀叉卻給人一種帶有殺氣的野蠻氣息。

二、產生差異的緣由

(一)傳統(tǒng)文化

早期中國文化受地理環(huán)境的制約很大。中國位于亞洲大陸的東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東南則是茫茫的大海。中國文化的溫床——黃河流域,土地比較肥沃,但是氣候條件比較惡劣。

西方文化的童年時代——希臘文明,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希臘獨特的生產方式和特有的文明。為了獲取更多資源,人們必須努力探索自然的奧秘,這種對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進了自然科學的誕生,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人也不斷地認識自己。

(二)生活環(huán)境及習俗

在中國,集體主義,是主導價值觀。而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強調個人主義,重視個體的價值與尊嚴。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也體現在了飲食上。在中國,價值觀所導致的飲食差異反映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中最為常見的是中國人之間相互詢問的那句“你吃過了嗎?”;通過吃可以交流信息,表達歡迎或惜別的心情,現如今的吃,不僅僅停留在原有的交際功能上,已轉化成對社會心理的一種調節(jié)。

而在英、美等西方國家,飲食僅僅作為一種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際方式。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劃分為五個層次,飲食則被劃分在第一層,“吃”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種維持生命的作用。

三、結語

中西,就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表現了兩個大派的不同文化,而飲食在其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全球國家間的交流也變得愈發(fā)的深入,中西餐桌禮儀文化也將在碰撞中不斷融合與補充。中餐開始注重食物的營養(yǎng)性、健康性和烹飪的科學性;餐桌禮儀也趨向文明性、科學性。社會背景,歷史文化的差異導致了中西餐桌禮儀的差異,餐桌禮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生活習慣的反映,而生活習慣的形成又不是短時間內可得到的,實際上是一種歷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參考文獻: 

[1] 張起鈞.《烹調原理》[M].臺灣: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99. 

[2] 隗靜秋.《中外飲食文化[M].浙江: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 

[3] 李娟.《才智》[M].邵陽:邵陽學院學報,2011(12). 

第2篇

(一)中餐體現和諧的飲食觀念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蘭州牛肉拉面是蘭州的著名風味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的蘭州牛肉拉面就好像綿延萬里的古絲綢之路一樣。始于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的蘭州牛肉拉面,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的系東鄉(xiāng)族馬七六帶入蘭州的,后經后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面條黃亮)”統(tǒng)一了蘭州牛肉面的標準。在其后兩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以面質精細、肉爛湯鮮的一碗面享譽天下,蜚聲中外,讓全國各地的人民了解了蘭州牛肉拉面,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食客的好評和榮譽,被譽為“中華第一面”,成為餐飲業(yè)的一束奇葩。中國哲學作為東方哲學的代表,最主要的體現是宏觀、直觀、模糊以及不可捉摸,而前面講的這種飲食觀與中國的傳統(tǒng)哲學思想是不謀而合的。調和是中國菜肴的主要制作方法,而調和出一種美味使人們在用餐時所向往的,這種調和所講究的就是適度、分寸,就是菜肴中所有的物料以及配料的配合,這也就是說明了中國哲學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

(二)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

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西方人講究的是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等等其他的營養(yǎng)品,最重要的是營養(yǎng)一定要得到保證。西方哲學的特點是形而上學,而西方的這一哲學體系同他們的飲食觀念是相適應,食物之理味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食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他們之間相互連貫,便結成形而上學哲學??系禄u,全世界的肯德基炸雞幾乎都是一個味,包括他們的產品包裝、用餐環(huán)境的裝修以及服務員的穿衣幾乎都是一樣的??系禄u油的溫度、時間以及每次放置幾塊,這些都是機器設置好以及嚴格要求的,我們只需要嚴格遵守以規(guī)范行事,這是為什么全世界的肯德基都是一個味道的原因。另外,配料的預備、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這些都是規(guī)范化的烹調的基本要求。

二、中西飲食差異的原因

中國人一向以“和”與“合”為最美妙的境界。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的體現就是和諧,同樣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也滲透著和諧。在烹飪中“,和合”的思想體現為“五味調和”,就是說,烹制食物時,“五味調和”的基礎是保留原味的自然之味,而指導這一調和就要陰陽五行的基本規(guī)律。“共享”的方式是中國人請客吃飯所采取的,大家喜歡圍聚一席,共享良辰美景,共品桌上佳肴,這種集體主義思想大概源于“飲食所以合歡也”,強調一個“合”字。強調個人主義為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觀與尊嚴對西方國家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個體的特征與差異極其注重,這種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取向也必然體現在西方飲食上。西餐中除少數湯菜,如肯德基里面的蔬菜鮮蔬芙蓉湯,是一碗里面是多種素菜原料集中在一起熬制而成之外,正餐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魚就是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及時有搭配也是在盤中進行。例如,肯德基里面的“黃金咖喱豬扒飯”,就是一個盒子里面下面放一勺米飯,米飯上面的一邊是豬扒,而另一邊則是煮青豆,加兩片番茄即可。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味道上各種原料互不調和,涇渭分明。“西方重分別”的社會文化都在以上體現出來。另外,西方人請客吃飯一分餐制奉行。首先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想吃什么就點什么,各點各的菜,按照自己的用餐習慣隨意添加調料,彼此互不影響,連極小的孩子都有專門的高凳子,自己的一份菜,一套餐具,這也表現了西方對個性得尊重。

三、結束語

第3篇

從音樂調式來看,四音音列構成了西方調式體系,且由于音程的多變組合又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調式,即常被人們稱作“中古調式”或“教會調式”。文藝復興之后,調式不斷發(fā)展,我們熟知的自然大調和自然小調也分別由愛奧尼亞調式、利底亞調式和混合利底亞調式以及伊奧利亞調式、佛里吉亞調式和多利亞調式逐漸演變而成,它們之間互相融合、滲透,進而形成了現在的和聲大、小調以及旋律大、小調。而中國音樂的調式則采用五聲性結構,通過演繹構成宮、商、角、徵、羽五種五聲調式。在內在的構成上,西方的音樂比較復雜、精致,更加適用于表現華麗、細膩的音樂情感,而中國音樂形式比較簡潔、質樸,可用來表現粗線條的音樂風格。從音樂織體來看,以主調音樂為主的西方音樂體系中,主調貫徹整個音樂織體表現音樂的主體旋律或完整旋律的意義,和聲和音列均對圍繞主調起到了襯托的作用,音樂的織體思維是以縱向和聲為主的網狀立體結構思維。而中國音樂的音樂織體注重各聲部旋律橫向性的線性展開,思維方式屬于單純的橫線性織體思維,即使是多聲部音樂的織體也是以西方音樂織體的復調音樂來構成而非主調音樂。究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則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傳統(tǒng)與美學傳統(tǒng)的不同,西方音響的立體化體現了西方音樂文化將時間過程空間化的傾向,使得西方音樂多呈現奔放之態(tài)。而中國的音樂文化特點是時間型的,在流動中建立審美文化方式,追求溫婉綿延的單線延伸的橫線性織體思維,將空間形態(tài)時間化的傾向,使音樂呈現出了內涵含蓄深邃的音響效果以及游動的音樂線性軌跡。從音樂節(jié)奏看,西方音樂節(jié)奏多為“功能性均分律動”型,即在這個節(jié)奏體系中,強弱拍規(guī)則均勻地交替進行,強弱幅度明顯,且具有第一拍為強拍、其余為弱拍的固定模式,節(jié)奏感較為強烈。中國音樂節(jié)奏雖然也有與西方音樂節(jié)奏相同的“功能性均分律動”及規(guī)則均勻的強弱拍安排,但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變化性節(jié)奏,樂曲節(jié)奏更加自由,在音樂中并沒有按照“首拍強”的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作,強拍在小節(jié)中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中西節(jié)奏的區(qū)別究其原因在于“西方人的思維常規(guī)是數學式的,中國人思維常規(guī)是邏輯式的”。西方的文化模式注重理性的分析與知識的精準,追求科學知識的內在結構以及人為的改造世界觀念,這與他們的哲學發(fā)展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是機械自然觀的產物;而中國文化注重人的自然發(fā)展以及無為而為的哲學觀,這使得音樂節(jié)奏呈現出隨意的特點,由創(chuàng)作者自主決定,而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去遵循。

二、鋼琴音樂藝術創(chuàng)作在我國的發(fā)展

通過以上差異的分析,我國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在追求西方音樂復雜、精致的音樂情感的同時,也融入了我國音樂的民族風格。中國早期從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打破了以傳統(tǒng)的線性思維單音體系為主的創(chuàng)作模式,轉而較多地去嘗試西方音樂作曲技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并開始對作品中的和聲、旋律、調性布局和曲式結構安排等加以重視,這為當時我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轉變了音樂研究者的思想意識,用西方音樂的縝密思維豐富了我國民族音樂的形式和內容,使音樂呈現出了內涵含蓄深邃的音響效果以及游動的音樂線性軌跡。我國最早出版的鋼琴音樂作品是作曲家趙元任先生的《和平進行曲》(1915年),該曲表達了熱愛和平的心聲,從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可以看出趙元任先生有意識地將功能和聲與中國民族音調進行結合,為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中國鋼琴作品確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礎。20世紀30-40年代,中國處于和的特殊時期,反映時代精神成為當時音樂創(chuàng)作的主題,此時鋼琴創(chuàng)作中的傳統(tǒng)音調與民族和聲被運用得愈加成熟,作曲家們也更加注重使用中國音樂思維和音律來創(chuàng)作鋼琴作品,使之具有濃郁的民族韻味。作為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鋼琴音樂作品,賀綠汀的《牧童短笛》正是通過簡潔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旋律及節(jié)奏變得更加緊密,所使用的民族化的和聲與復調手法,使音樂織體與旋律互相襯托,另外,其所創(chuàng)作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中國特有的含蓄優(yōu)雅的藝術內涵得以充分的展現。而在民族音樂與鋼琴藝術融合的過程中,桑桐所創(chuàng)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更是將自由無調性的創(chuàng)作原則加入其中,為了拓寬調性布局與和聲結構變化的可能性而將多聲部的作曲技法與民族音調相結合來使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文化的頻繁交流,更多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技法傳入到中國,這使得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多元化的時代,如儲望華的《新疆隨想曲》、朱踐耳的《云南民族五首》、王建中的《櫻花》和《彩云追月》等,這些鋼琴作品或是以聲樂曲的旋律、民族音樂的音調為基礎而改變的鋼琴曲,或是根據作曲家自創(chuàng)的作曲技法而寫成的實驗性鋼琴曲,或是運用無調性、十二音技法等現代作曲技術而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而不論是哪種鋼琴曲,創(chuàng)作者均意識到了東西方音樂結構以及音樂文化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以中華民族音樂的神韻為基礎進行著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

三、我國鋼琴藝術的發(fā)展必須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的音樂文化

從音樂技法來看,縱觀中國鋼琴藝術的發(fā)展歷程,我國鋼琴音樂作品均是圍繞中西音樂形式的融合而進行創(chuàng)作的,其創(chuàng)作手法經歷了從初期探索到成熟發(fā)展的一個過程。早期作品的曲式結構與和聲構思一直有著歐洲古典樂派的烙印,而現如今的鋼琴音樂不僅沒有了歐洲古典樂派創(chuàng)作手法的印記,還融入了現代創(chuàng)作技法,注重中西方音樂結構的融合,用西方音響的立體化來體現中國音樂文化線性化的特點,使得音樂的形式更加立體、飽滿,豐富了音樂的縱向結構,更好地體現了我們的民族韻味。從中西音樂形式的文化差異和審美共識的角度看,鋼琴藝術的發(fā)展不能過分地強調音樂民族元素、強調差異,這樣西方音樂有價值的東西極有可能被擯棄,不利于我國的鋼琴藝術發(fā)展。但也不能一味地強調共性,沒有創(chuàng)新,我們的民族音樂極有可能逐漸地萎縮。在機械論和唯理論文化背景下,西方的音樂文化呈現出了注重理性的分析與知識的精準,追求科學知識的內在結構以及人為改造世界的觀念,而中國的自然觀和無為的哲學觀卻使得音樂文化形式自由奔放。如果能夠找到一個突破點使得二者進行融合,通過中西音樂形態(tài)的文化差異分析鋼琴音樂,并立足于我們的民族文化,借鑒西方優(yōu)秀的技法和文化價值為我們所用,就一定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從文化傳承角度看,縱觀整個鋼琴音樂的發(fā)展史,優(yōu)秀的鋼琴作品的產生無一不是植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鋼琴藝術在我國的發(fā)展如果只是一味依賴于西方的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那么鋼琴的發(fā)展也就只是發(fā)展了他國的文化,而我國的音樂文化仍然處于被忽視的地位,難以得到良性的發(fā)展。因此,鋼琴藝術從業(yè)者需要從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技法和文化入手,結合西方鋼琴藝術發(fā)展的文脈,將西方鋼琴藝術的大氣磅礴之勢巧妙地融入到我國的音樂藝術中,進行鋼琴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目前我們已經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鋼琴音樂藝術,在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中已經不是簡單地采用民歌旋律與和聲織體的手法,而是深入到了民族精神和時代內涵,并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革新了西方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將其與中國民族五聲音階相結合來表現作品的意境和韻味,豐富了鋼琴的民族語匯。由此可見,鋼琴藝術的靈魂就是民族音樂文化,中國鋼琴藝術必須植根于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之中,立足于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之中。否則,如果一味地采用歐洲的音樂體系進行創(chuàng)作和訓練,那民族音樂文化以及傳統(tǒng)的美學思維和民族思維則會在我們的心中不自覺地喪失。

四、結語

第4篇

一、用餐方式的差異

在用餐方式上,中國與西方社會存在著巨大差異。中國人是喜歡熱鬧的,因而逢年過節(jié),人們都喜歡一家圍在一大桌飯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會時,領導與下級員工也會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說有笑,邊說邊聊;在吃飯時人們都會很活躍,相互敬酒、勸菜等等,整體營造出一種熱鬧溫暖的氛圍。這樣的飲食方式,在中國的很多場合都會用到,特別是在中秋節(jié)、春節(jié)等節(jié)日里,全家人從四面八方回到一塊兒過節(jié),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長烹飪的人會做一大桌子的菜,其樂融融的一起吃飯,并祝福、拜年等等,講究的是一種和睦、團圓的氣氛。通常中國人在進行聚會時,不會給每個人定食定量,而是會準備很多的飯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沒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國家,他們的用餐方式就與我國有著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沒有中國人團圓與熱鬧的吃飯習慣,他們喜歡在安靜、優(yōu)雅的環(huán)境里就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盤,而每個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沒有中國式的一大桌子人圍著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飯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沒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著自己的餐盤隨意走動。西方人的這種用餐方式體現了他們注重個體的思維方式,他們強調個人空間,講究個體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著不足,人們在吃飯時不能進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國人共樂的情調。

二、飲食禮儀的差異

很多人說,中國的餐桌,可以談成合作、可以求婚、還可以聯(lián)絡感情,總之中國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決。因而,餐桌不再是單純的吃飯的地方,更是一種交際方式,在用餐這種特殊的交際方式中,禮儀文化是最為重要的。一般來講,中國人在進餐時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內部的吃飯,其余場合里人們進餐時都十分重視尊卑、長幼。在集體進餐時,人們一般都會等客來齊了才會入席,而座位則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對著門口的位置為最高,其次以東為尊,而請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門口的位置。宣布開始入席時,會先叫一些位高權重、重要的人先開始,隨后主人才會開始。但在西方,飲食禮儀則與中國存在著很多不同。西方進餐禮儀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紳士風度,男性要對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與女性一起參加宴會時,面對門口的最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則座在女主人的對面,即門口的位置,顯示出對女性的尊敬。而在具體的進餐時,男士要起身先為女士拉開椅子,讓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時,男性并不能先進餐,必須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開始進餐后,男士才開始進餐。在進餐結束時,女主人離席之后,男性才能離席,而男士仍要為女士拉椅子,讓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紳士風度。

三、飲食內容的差異

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人口眾多,飲食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為主,其次中國的蔬菜種類很多,植物類菜品占主導地位。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國家的七倍,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種。中國人之所以將植物作為主菜,這與佛教對國家的影響有很大關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開始傳入我國,佛教認為,動物是僅次于人的一種生靈,人們不可以將其殺死,也不能把他們的肉用來烹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沒有靈魂的,所以中國就形成了以蔬菜為主的飲食內容。因此,有人將中國人的性格稱之為植物性格。中國人在進食時喜歡將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熱的,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里,菜如果涼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熱吃,菜的味道才真正發(fā)揮出來。西方人則與中國人不同,他們的食物中動物居多,這與他們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原始西方社會,很多人以打漁、捕獵與養(yǎng)殖為生,而種植業(yè)在西方社會并不發(fā)達,因而人們習慣在動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國家,食物中動物類居多,如牛肉、羊肉與豬肉等,在烹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營養(yǎng)的均衡,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紤]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動物類居多,因而他們也被稱為是有動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歡熱食,他們喜歡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盤等,一直是西方大從所愛;他們在吃蔬菜時,也喜歡生食,如生菜、黃瓜等,并不將它們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飪方法上的差異

第5篇

關鍵詞:中西審美文化 差異 原因 意義

中西文學的審美既是相似的,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表現,因為他們根植、沉淀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表象的差異實質上揭示出的是深刻的文化淵源,本文試通過對審美的差異、差異之原因以及意義等幾方面的探討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審美差異的表現

1.審美思維方式的不同

中國人講究“和諧”,也就是說強調事情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而不是僅僅孤立地、靜止地看待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強調審美主體應適當的摒棄理性的束縛,超越空靈,進入到審美對象之中去,來體悟這種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人與社會的完全交融的哲理,達到“物我一體”“天人合一”。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都是把人與自然相映照。

西方人則不同,側重于“思辨理性”。他們注重局部和個體,專注于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從而進行專門而精確的研究。他們追求“多樣統(tǒng)一”、“天人相分”等文化觀念,側重于由個別到一般、由低到高、由部分到整體的理性把握過程。

2.審美價值觀的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在審美價值上中西方也表現出各自的側重。以善為美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堅持的原則,其核心是“善”。而西方傳統(tǒng)文化則堅持以真為美的原則,其核心是 “真”。作為價值范疇的“真”,是認識的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西方藝術的求真性就與其思維形態(tài)緊密相關。 亞里士多德就曾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3.審美的性別傾向不同

中國人的審美思維偏向綜合而疏于分析;長于直覺思維和內心體驗,弱于抽象形式的邏輯推理等等。這些中國人所具有的特點與男女性別在性格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對照,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思維方式是有一定的女性傾向的。中國人在生活情調上好靜,大多智者的形象都是“氣定神閑”、“靜如處子”。 西方人則不同,自古希臘開始,西方人一直受到航海和商業(yè)文化的侵染,由此培養(yǎng)出了一種外向的、好斗的、征服性強的海洋性的民族性格,無論是對于自然界還是人類自己無處不表現出來。面對自然界,西方人善于把其作為主體的征服目標,做出各種探索性活動。

4.審美功能不同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其文化積淀是非常深厚的。這種注重人文道德的文化傳統(tǒng)的積極作用是對平民百姓起到了教化、陶冶的作用,也對國家安定起了一定的歷史作用;但其消極作用是,往往因道德約束太多,而扼殺了文化的靈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所具有的藝術及審美價值。在西方文化中也有道德功能,但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同的是其藝術審美的愉悅功能要多于道德功能。

二、審美差異的原因

首先,從自然因素來講,中西方審美差異是與地理環(huán)境有關的。古代中國東面臨海,西、北被高山所包圍,特殊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使中國長期與其他文明古國相隔絕,中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自給自足。中國文化主要屬于“大陸文化”,惜別懷鄉(xiāng)、安土重遷、安貧樂道,這些都是大陸文化的生成背景,因而中國人骨子里有一種封閉、保守、墨守成規(guī)的心態(tài)。

而西方人處于海陸交錯、海岸線長、島嶼眾多的地理環(huán)境之中,在很早航海業(yè)和貿易就比較發(fā)達。他們屬于典型的“海洋文化”,并由此孕育除了敢于冒險、不斷征服的海洋民族性格。這在西方早期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中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再者,從哲學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審美文化的差異也與其哲學理念有關。中國審美哲學的起點是“道”, 中國的“道”無論是在儒家那里還是在道家那里,都是難以用精確邏輯的語言加以表述。老子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在西方哲學中,審美起點是“邏各斯(Logos)”,“邏各斯(Logos)”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萬物皆由此而生。它也是西方的傳統(tǒng)思想,蘊涵著人和自然的二元對立,這種二元對立是我們理解西方自然價值觀念的重要部分,諸如本體與現象的對置,神與萬物的對置,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等等。

三、審美差異的意義

通過對中西審美方式差異的研究,我們能更好地審視并掌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脈絡。每種文化都來源于某種傳統(tǒng),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合理的、正確的闡釋、并不斷的更新與發(fā)展,就勢必離不開對中西文化審美方式的關注、思索和探究。我們應認識到中西審美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努力尋求其向現代社會、現代價值觀念轉換的最佳途徑,使現代中國能夠充分吸收借鑒中西文化的優(yōu)秀思想成果,使中華民族以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世界各種文化的沖擊與挑戰(zhàn)并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貢獻出自身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高旭東.跨文化的文學對話——中西比較文學與詩學新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康德.判斷力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李澤厚.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類[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2.

第6篇

摘要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極大差別,導致有一些唐詩編譯起來十分麻煩,困難也比較大,逐漸就會被人們所遺失,這就注定了英譯唐詩時必然會出現文化信息的缺失與遺漏。本文通過實例分析了由于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譯者在“數字、刪譯、地理名詞、典故”等各個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缺失遺漏現象,力求更進一步提高唐詩在英譯過程中,在更高的層面上實現文化的溝通。

關鍵詞:唐詩 西方文化 英譯唐詩 文化信息的缺失與遺漏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一 引言

從古至今,文化與翻譯互相依賴、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唐詩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走出國門是理所應當的。但是由于語言上的差異,唐詩必須需要借用翻譯活動推向世界,而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差異阻礙了這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極大差異,注定了英譯唐詩時必然會出現文化信息的遺漏與缺失,因此,我們在文化領域必須進行交流,并且了解它們之間的不同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唐代詩歌的影響力,讓詩歌走出中國,讓全世界人民知道唐詩的精華和魅力,讓各國朋友理解和欣賞唐詩文化。這也就需要譯者在編譯的時候必須要結合我國的文化環(huán)境和底蘊,在認真讀懂原稿的基礎上懂得變通。

對于文化內涵我們必須抓住其核心所在,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表現出詩歌的生動魅力和文化內涵,這樣才能夠達到英譯的真正效果和目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所以這就要求譯者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內涵和韻味,理解詩歌真正的意思,千萬不能翻譯表面上的字詞。眾所周知,翻譯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產物,即將一種語言轉化成為其他語言的一種手段。翻譯活動離不開文化,其目的就是將一種優(yōu)秀的文化推向其他環(huán)境,實現文化之間的互相深入交流。下面筆者將就唐詩英譯中出現的這類現象通過實例進行探討分析,并通過詳盡的分析,了解導致唐詩在英譯中缺失和遺漏的原因,了解唐詩英譯中經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礙,力求在古詩詞的英譯過程中在更高的層面上實現文化的溝通。

二 唐詩對數字翻譯的遺漏

在中國的語言中,比如說模糊數字的“一”、“十”、“萬”、“千”、“百”,還有“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這些說法是漢語中尤為常見的說法,也是人們最為平常的使用文字,因此這種語言習慣不可避免地會體現在唐詩中。這些數字既有精確的一面,亦有模糊的意境。比如《秋浦歌》中寫到的“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表現手法,抒發(fā)了他懷才不遇的苦衷,讓人們讀詩的同時就能夠體會出詩人當時的心情。作者寫的“白發(fā)三千丈”是運用了奇特的表現手法――夸張,我們想想,難道人真正有三千丈的頭發(fā)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采用模糊數字,既大膽又新奇,既模糊又有韻味,借用有形的頭發(fā)來突出無形的愁苦,這樣運用夸張的表現手法,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詩人的心情和敘說。而從下一句“緣愁似個長”,讀者才明白原來這是為突出愁,既然白發(fā)能長到“三千”,作者心中愁之多、愁之重就不難想象了,這一切悲憤與愁苦便是首句白發(fā)“三千”的根源。因此,這三千丈的白發(fā),是內心愁緒的象征,也將詩人的愁苦心態(tài)完全反映了出來??梢姺细星榈囊蟆⒛:恼Z言為詩歌增添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通過這種表現手法很自然地就轉化到了人們的心態(tài)中去。熟諳漢語習慣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然而在別的國家,其文化背景不同,自然就不會理解和感悟出夸張的表現手法和表達的心境。如果從表面上把“白發(fā)三千丈”翻譯成:“My whitening hair would be a long,long rope。”這樣就失去了唐詩固有的詩境和韻味、平淡無力,缺乏藝術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其中美妙的比喻意境就沒有被體現出來。而翻譯家許淵沖先生將這一句譯為:“l(fā)ong,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long,long is laden with care.”這個翻譯把李白事前的、表面布滿的一種愁緒較好地表達了出來。所以說在翻譯唐詩時,也要對其歷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英譯出詩人當時的心態(tài)和用意,也才能夠體現出漢語真正的美妙。郭沫若曾說過:“好的翻譯等于創(chuàng)作,所以我一貫認為:翻譯就是譯者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币虼?,要翻譯好唐詩就要求譯者不但要精通中國文學,而且精通外國文學,要懂得兩國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歷史特點。

三 刪譯造成的信息遺漏失蹤

所謂刪譯造成的信息遺漏失蹤即指譯者為了語篇連貫,特意刪除一些文化信息,這樣無形中便失去了漢語所要表達的韻味。漢詩多具有文化內在的詞語,其中每一個字都包羅著漢語的意境和當時的環(huán)境,有些譯者因為不能識破和把握其中的奧秘,就根據自己個人的想象去編譯,貿然刪除相關的文化信息,以致造成文化遺漏缺失。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有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家鄉(xiāng)明”。Herbert Allen Giles把它翻譯成:“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The moon sheds,as of ol,her silvery lights.”在這里,Giles譯文略去了“今夜”、“故鄉(xiāng)”,這兩詞丟掉似乎不影響主要內容傳達,但卻損失了巨大的文化意象,讓人讀起來索然無味、淡如開水一般,詩中體現的思鄉(xiāng)之情蕩然無存。王佐良曾指出:翻譯者在這里只是簡單地將個別的詞進行了處理,沒有真正理解其深刻含義,沒有將文化底蘊表現出來,顯然達不到唐詩的意境和魅力。漢語中“明月”與“故鄉(xiāng)”常連在一起用,用來表達詩人當時的那種思鄉(xiāng)之愁苦,長年的文化積淀賦予了“明月”不平常的聯(lián)想意義。明月可以寄托美好祝愿,表達濃烈的懷舊之感、思家之情,因而進一步陪襯出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所以這兩個詞理當譯出。盡管有些詞的概念意義一致,但因所處的國度和環(huán)境不同,其文化基礎和底蘊就不一樣,這樣文化給予它們的附加意義(如感情、評價、理想意義)也就不同,假如編譯者在編譯的時候站在自己的文化環(huán)境中,根據個人的看法、依靠本土文化提供的信息去理解,難免導致詞匯鏈錯位,往往就會失去特有的語境和意境。

在詩人李商隱《錦瑟》中,譯者對“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進行了刪譯,這樣勢必讓事物缺少了主角,即使不了解典故,譯文讀者也可以理解,減少了譯文讀者在文化上的限制因素?!癉im”一詞的核心意是“朦朧的”,在這樣的語境下即使有文化差異,也可以感受到“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的朦朧虛幻的美感;下半句“pour out”圍繞其核心意所形成的語境也表現出傾心托付的意思,但是許淵沖刪去的是中國光鮮文化特征的文化主角。讀完譯詩后讀者可能會感到迷惑,是“誰”曉夢迷蝴蝶,是“誰”春心托杜鵑。原詩因為用了典故,表現出詩人對人生的長嘆;經由莊生(哲學家的迷惑)望帝(封建帝王的悲哀)這兩個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闡明了人生無常、夢幻飄渺的事理。但若是譯者只是浮泛地向譯文讀者呈訴兩個沒有主角的事物,讀者不僅不會明白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也不能真正理解幾百年前我國唐詩的真正韻味和語境。

四 文化差異造成的地理名詞的遺漏缺失

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它本來只是某一地區(qū)的代碼,但其實用意義卻大于文學意義。每個地方其實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因此一個地名往往會讓人浮想聯(lián)翩,并且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映,同樣,文化也讓一些中國的地名具有其獨特的色彩。例如杜牧的《贈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盉ynner將其譯為:“On the YangZhou Road for three miles in the breeze, Every pearl-screen is open.But thers’s no one like her.”揚州在古代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Bynner用的是直譯法,可是對于一個外國譯者來說,對揚州這個地方的文化含義應該很難理解,因此也很難體會到詩句的精妙。許淵沖先生將其譯為:“When the spring wind uprolls the pearly window screen,Her face outshines those on the splendid three miles way.”這種意譯似乎更妥當。在翻譯的過程中省略了地名揚州,但將其意境描繪得淋漓盡致。

中國擁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其詩歌傳統(tǒng)中的一些地名被反復吟詠,遂以之為中心形成了具有豐富民族心理蘊含的文化意象,同時地名的來源都有一段動聽的故事。一些地名如陽關、姑蘇、幽州等等,由于許多詩人將這些地名用來做詩,遂成為了詩中的一個代名詞,一見則詩味油然而生。唐詩中地名頻現,指代尤其豐富,詩人們常借某一地域的山水抒發(fā)詩情,并通過這些地名表達自己內心的語言,這些地名就被“詩化”了,并形成文化意蘊。此時地名絕不僅僅是一個地域的名稱,其含蓄的意蘊包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獨特的色彩。

五 典故在文化差異中的缺失

在辭海中,典故的定義為“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它主要由神話、寓言、傳說、歷史故事或人名構成,每一個都具有一些特定的故事或者文化環(huán)境。典故大致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作為漢語中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典故的形成具有其深厚的歷史價值,具有中國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典故在結構上簡練、蘊意豐富、特色鮮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典故的運用,在我國唐詩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因此如果還是按照字面意思進行英譯的話,在唐詩的翻譯過程中對于典故的處理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譯文的質量,根本不能夠體現出當時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譬如《錦瑟》中莊生化蝶和望帝化鵑都是運用典故,這兩個典故對于稍有文學常識的原文讀者來說很容易理解,但對于譯文讀者來說,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如果僅僅將這兩句直譯為:Zhuang Zhou’s puzzled“Is it the butterfly or I was dreaming?” King Wang’s bleeding heart’s restored in the cuckoo appealing。目的語讀者肯定很難領悟作者的深層次含義,而且這樣的編譯讓人讀不出詩中的那種美景,因此對于所缺少的文化歷史背景的補述是必要的。

六 結語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思想的工具,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語言中最活躍的部分,是語言賴以存在的基礎,因此文化差異在詞匯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由于文化的普遍性和差異性,不少英漢詞匯的內涵意義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中都象征著愛情,但“under the rose”卻指秘密和沉默。中國人常用“帶刺的玫瑰”指“貌美而不易接近的姑娘”。“驢”和“ass”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是“呆傻,愚蠢”之意,如“蠢驢、silly ass”,但“驢”在漢語中也喻指性格暴躁,而“ass”在英語中還是“倔強”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同一概念的詞在各自獨特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內涵意義,文化對詞匯意義的制約往往構成詞匯理解和翻譯的障礙。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翻譯者,把原文詞匯中帶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氣息融進譯文而又使譯文的意義準確明了,在譯文中可能多地再現原來詞匯的文化色彩,使讀者充分領略詞匯的文化內涵,更好地理解異域文化。

參考文獻:

[1] 董務剛:《評許淵沖譯詩〈江雪〉》,《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 龔景浩:《英譯中國古詞精選》,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3] 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4] 呂叔湘:《中詩英譯比錄》,中華書局,2002年版。

[5] 林語堂:《詩詞翻譯的藝術》,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7年版。

[6] 蕭滌非、程千帆等主編:《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

[7] 許淵沖:《詩詞翻譯的藝術》,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7年版。

第7篇

【關鍵詞】差異;飲食;文化

飲食,在遠古時代以來就在人類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的不斷發(fā)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厥兹祟惿鐣陌l(fā)展歷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結構,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風情形成我國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特點。西方的飲食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點的飲食文化。本文試圖探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更好地展現西方飲食文化特點,從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適應能力,推動我國飲食文化特點向全世界各國傳播。

一、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表現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影響了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對食物口感的重視程度,不僅如此,人們還注重食物的外觀;西方人的飲食都是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出發(fā),重視原料的新鮮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營養(yǎng)價值。所以西方人喜歡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漢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強調飲食對人體的健康是在滿足饑餓感的基礎上能否給人體帶來必須的營養(yǎng)成分。

2、飲食對象的差異

中國人自古以來以米飯或面食作為主食,人們的日常飲食主要以素食為主,蔬菜類菜品占主導地位,肉類和魚類經常在節(jié)假日等聚會或筵席時使用?!皳鞣降闹参飳W者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的飲食對象中,像黃瓜、白菜、豆角等綠色蔬菜是首要的選擇目標。在西方國家中,人們的主食以各種形式的面包為主,肉類食物相對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飲食對象這方面與中國截然不同,西方人在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由于肉類食物的營養(yǎng)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別喜歡吃肉食,例如:牛排、豬排、火雞等肉類食物。

3、飲食方式的差異

在中國,中國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形式,就是每個人都圍著圓桌團團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這樣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們稱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親切的感受,使人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對中國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這樣更有利于相互了解?!痹谖鞣絿抑校瑹o論是在家人之間舉行的聚餐還是商務人士舉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儀式,西方人更喜歡用自助餐的形式來享用美味。人們在這種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隨意吃到喜愛的食物,還可以讓人們邊用餐邊和不同的人們進行交談,同時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強調自我尊重的原則發(fā)揮的恰到好處。

二、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

1、飲食風俗的差異

飲食風俗的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例如:日常食俗、節(jié)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們說的每天的飲食內容。從遠古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米和面作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類以蔬菜類為主要食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節(jié)日食俗方面,我國勞動人民將每個節(jié)氣都設成相應的節(jié)日。在節(jié)日這一天,人們會吃相應的食物來慶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人們主要是煮湯圓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漢堡為主,以牛肉、豬肉等為主要菜類,人們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節(jié)日食俗相對中國的節(jié)日食俗而言,沒有那么講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誕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禮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識比較高,人們會舉行宗教儀式并且舉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雞、烤乳豬等食物來表達對人們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樂的心愿。

2、氣候環(huán)境的差異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突出,總體來說東、西兩部分地區(qū)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東南部主要是臨近海洋。因此中國的氣候環(huán)境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很大差異,所以中國人利用這個特點在海邊以魚類、海鮮為主,山區(qū)以野果和山珍為主。我們以米、面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位于季風氣候區(qū),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由此看來,中國人由于受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素食為主的飲食文化。由于西方國家的地理環(huán)境主要由陸地與海灣交錯而成,因此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濟與內陸經濟相互交融而產生的文化。由于受氣候影響,西方國家十分適合發(fā)展畜牧業(yè)以及利用開發(fā)海洋資源,這也使得他們養(yǎng)成了肉類食物作為主食的飲食文化。

3、的差異

古代中國在最初的時期是沒有本國宗教的,所以我們的宗教意識相對來說不是很強。后來我國開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剛剛被傳入的時期,佛教的僧侶們的飲食和普通民眾是沒有太大區(qū)別的。后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慢慢發(fā)展,統(tǒng)治者開始限制僧侶們的飲食,禁止僧侶們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道教是中國人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宗教,道教在飲食方面和佛教的規(guī)定一樣,也禁止信奉者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宗教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特別深遠,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規(guī)對人們的日常飲食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們的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不吃肉類食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如今的基督教徒們在飲食方面基本上沒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類的食物還是禁止食用的,肉類食物必須是已經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

中西方各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斷向前發(fā)展,彼此間互相吸收。這不僅為我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為西方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中國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著接受這些西式食物。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交融,不但帶來了甜點、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帶來了許多先進的制作工藝和健康的飲食方法,這些都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新鮮活力。由此看來,中西方各國的飲食文化在彼此的國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國人民對彼此國家的飲食也都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喜愛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離不開這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