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5:29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生地理知識要點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摘 要:地理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研究教學方法是教師的第一要務,教師首先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為教學打好基礎。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一定要做好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采用積極合理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提高地理水平。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想要學好初中地理,首先就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這讓很多初中生生感到厭煩。因而,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小學生的地理水平。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是學生,應該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教師在教授初中生地理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再試著讓學生去領悟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也讓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地理知識,事半功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
1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果學生有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就能自主學習。為了構建高效的課堂學習,教師應采用合理科學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應積極創(chuàng)設地理學習情景,激發(fā)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初中生對各種事物充滿著好奇心,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可以英語詞匯教學的質量。傳統(tǒng)教學方法比較枯燥無味,教師一味教授晦澀難懂的各國地理知識,超越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由于初中生缺乏學習各國地理背景知識的興趣,不免會難以掌握所學知識,地理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課堂效率得不到提升,這對構建高效課堂是一種阻礙,教授應該認識到這一方面,積極避免,從而建立高效課堂。
教師在教授他們地理知識時,通過做有趣的游戲,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從而增加他們學習各國地理知識的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地理學習氛圍,構建高效課堂,通過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的有趣,從而增加地理學習的趣味。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墻上粘N最近剛學的國家山脈或者景觀圖片,讓學生經常看墻上的山水。這樣,學生進入教室就像進入各個國家一樣,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就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根據(jù)大腦的記憶規(guī)律,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到各個國家的奇觀和景色,進而提高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地理知識水平,這對構建高效課堂是十分有益的,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
2教師課堂上積極合理的引導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是學生,但引導者是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教師積極的引導鼓勵會對學生學習各國地理知識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地理教學,主動并且積極學習地理知識。教師們可以在一起開會商量組織活動,讓教師認識到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對地理的興趣,做好示范作用,教導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課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積極備課,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可以相互商量。在教授學生地理知識時,要采取恰當?shù)拇胧?,?chuàng)設合理有效的情境,把重要并且吸引學生的信息提供給學生。
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體驗,課堂上積極帶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F(xiàn)在的地理教學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注重生活社會實踐。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地理學習的趣味。因此,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為構建高效課堂而努力。比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些地理知識的紀錄片,各種各樣的情境會讓學生提高興趣,緊接著學習相關知識,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些要學習國家的景觀圖片,讓去過剛地的學生講一下親身體驗,這樣做在完成教學計劃的同時,還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地理知識學習提供基礎,大大提高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3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是學生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為了構建高效課堂,學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主置應該被明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絕對主體,想要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地理知識水平,教師要明確在初中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地理知識,而不是簡單的教會他們要學習國家的優(yōu)美景觀,著名建筑和人文傳統(tǒng),帶著他們進行簡單的地理知識學習,這樣做不僅會大大降低教學效率而且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往往事倍功半。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教師一定要清楚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和興趣點,根據(jù)具體情況幫助他們制定出適合其學習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
教師一定要清楚高效課堂的核心和要點,結合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和對基本知識的掌握,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教師在地理教學時,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是讓他們進行討論,教師可以讓他們積極發(fā)言,講講自己去過的景點、國家或者想去的地方,讓他們用盡可能優(yōu)美的語言去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天堂。只要學生聽到心里去,在課堂上真正與老師互動起來,才能更好地融入課堂,更有效的學習地理知識,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在墻壁上張貼地圖和優(yōu)美景觀的方法,讓他們自由選擇,使學生一進教室便處在群山環(huán)抱的優(yōu)美景色之中,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學習了知識,對構建高效課堂有很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探索合適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知識,在欣賞中學會了地理知識,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和教學效率,進而提高他們的地理知識水平,真正融入課堂之中,讓他們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地理學習中去,對他們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地理知識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蔡貴林.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學園,2014,(3):56-57.
關鍵詞:初中地理;鄉(xiāng)土地理;初中生;教育價值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提倡把鄉(xiāng)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身邊的資料,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探究性實踐活動。本文主要針對鄉(xiāng)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論述,希望能夠有效增強初中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一、巧妙設疑,降低新知識教學難度
鄉(xiāng)土地理是地理課程的組成部分,對于初中地理而言,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進行鄉(xiāng)土地理教育,對初中生的長遠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師應該掌握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巧妙設疑,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有效降低新知識的教學難度,使初中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地理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初中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來源是“好奇”,地理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優(yōu)化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講初中地理《多火山、地震的島國》時,我結合地質災害及其防治等一系列的社會時事、熱點新聞,利用問題與矛盾的沖突性巧設疑問。如我國近幾年發(fā)生過哪幾次大地震?這些地震的震級達到幾級?為什么這些地區(qū)會發(fā)生大地震?我們本地是否發(fā)生過大地震?初中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課堂氛圍非常融洽,學生踴躍的舉手發(fā)言。然后我會給初中生展示一組中國地震和日本地震傷亡人數(shù)對比數(shù),讓學生再想一想地震為什么對日本的影響不大?通過此次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初中生關心時事,關心國家的責任感,還提高了初中生對地理知識的整體把握和運用程度。
二、構建情境,增強地理知識趣味性
鄉(xiāng)土地理是激發(fā)初中生地理學習興趣的最好載體,能夠為枯燥的地理知識帶來趣味性。鄉(xiāng)土地理材料就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熟悉易懂,便于學生接受,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眾所周知,情境是課堂的靈魂,是提高課堂教學價值的奠基石,所以初中地理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鄉(xiāng)土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比如,講初中地理地形相關知識的時候,為了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掌握我國地形類型多樣的特點,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了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正在騎自行車上學的微課視頻。初中生都認真的觀看,然后我向學生說:同學們,會騎自行車的請舉手。此時全班學生都舉起了手。我繼續(xù)問:誰天天騎自行車上下學的請舉手?很多學生都將手放下了,我接著問:騎自行車環(huán)保又鍛煉身體,那為什么不騎自行車呢?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本地的道路有坡不好騎,有的說汽車太多,騎車有危險,等等。我由此引出主題:那為什么我們本地存在這樣的問題呢?初中生陷入了深思中,很自然的聯(lián)系到了受地形的影響,這對于開展新課十分有幫助,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三、整合資源,使教學內容完美呈現(xiàn)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很多地理教師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只注重學生的地理成績,而忽視了對教學資源的整合和拓展,沒有深入的挖掘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鄉(xiāng)土地理資源,使初中生對地理課堂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偏低。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地理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初中生身邊有趣的地理事物、現(xiàn)象等積極滲透到地理教學中,使地理教學展現(xiàn)獨特魅力,初中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隨之增強。比如,講初中地理氣候知識的時候,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生產極為密切,教學內容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又向學生滲透了鄉(xiāng)土地理知識,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的呈現(xiàn)給學生。我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并上網搜索全國各地美食、服飾、動植物的圖片,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通過觀看學生的展示,我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南方人愛吃米飯,而北方人愛吃各類面食?你們愛吃米飯還是面食?為什么西北地區(qū)的人們頭上總是戴著紗巾?與此同時,為了調動初中生的參與熱情,我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加入了其他學科的知識,鼓勵初中生找出學過的關于描寫氣候的古詩。課堂討論的氣氛更加高漲,有的學生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有的學生說“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四、實踐拓展,全方面促進知識內化
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鄉(xiāng)土地理知識組織實踐拓展活動,充分挖掘初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全方面的促進地理知識內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野外考察、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社會調查,開發(fā)學生的綜合思維,提高地理觀察力和學習毅力。在實踐過程中,地理教師要注意協(xié)調好家鄉(xiāng)的人地關系,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訓練他們的理解、判斷、推理、歸納等能力。比如,講初中地理《地圖》時,地圖作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載體以及學習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必須要求全體學生熟練掌握。我?guī)ьI初中生走出教室,環(huán)繞校園走一走,然后動手繪制校園平面圖。在學生繪圖時,我會給他們詳細的講解辨別方向的方法和記住一些常用圖例。為了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達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目標,我鼓勵初中生對本市的交通出行圖進行繪畫,體現(xiàn)出主要交通道路和地標性建筑即可。學生上網搜集了大量資料,還主動向我請教比例尺的繪畫問題,經過初中生的不懈努力和嘗試,最終他們都完成了任務,也體會到了地理實踐的樂趣。我從具體實踐活動到概括一般規(guī)律,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差異化教育,全體學生對地圖三要素的要點掌握的都很透徹。
五、合作探究,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在推行鄉(xiāng)土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初中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小組中都積極發(fā)揮聰明才智,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yǎng),還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地理知識的價值和功能,也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對初中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意識具有推動作用。地理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影響,我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事物與學生進行互動,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如講“北半球夏季時晝長夜短,冬季時晝短夜長”這個結論時,我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回憶我們本地夏季和冬季白天時間長短變化情況,這時有的初中生就會說:冬天的時候我放學回到家做作業(yè),才晚上6點多,外面就已經黑天了??墒窍奶斓臅r候,晚上8點多鐘天還沒有全黑。經過討論和研究,學生得出結論;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時間長,夜晚時間短,而冬季則相反。有了上述基礎以后,我要求初中生分組探究:南半球夏季晝夜長短如何,冬季晝夜長短又有什么變化?學生很快就準確的回答出答案,可見鄉(xiāng)土地理穿插其中,的確可以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總而言之,鄉(xiāng)土地理更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對初中生學習初中地理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初中地理教師要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等新理念落到實處,結合實際學情和本地鄉(xiāng)土資源,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初中生開展各類地理實踐活動,激發(fā)初中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增強初中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張君政.鄉(xiāng)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03):87-88.
[2]陳雪梅.鄉(xiāng)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才智,2014,(17):135.
一、修煉個人魅力,影響帶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常言道:打鐵要靠自身硬。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決定了教師在他們心目中往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學生通常會對優(yōu)秀的教師產生心理崇拜,從而自然地愿意接受該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為此,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吸引力,地理教師首先要努力提升自我,不斷修煉自我,以便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學科知識的同時,逐步練就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要有追求卓越的教學理想,每一節(jié)課,都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深入了解學生,努力尋求適合班級學生,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要追求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總之,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一筆巨大的教學財富,他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無形的推動與催化作用。因此,地理課堂要想提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理教師財富值的多與寡。
二、協(xié)調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形成
“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與保障,能夠在無形中潤化學生的心靈,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實踐證明,教師不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一定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感,學生也一定不可能對他所任教的學科產生興趣,甚至會產生厭學、抵觸情緒。很鮮活的一個例子,由于學生對地理學科不夠重視,一名剛剛走出校門,從事地理教學的年輕教師對此大為光火,常常對學生動輒嘲諷、呵斥,甚至大發(fā)雷霆。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對地理這個學科喪失了最基本的學習興趣,而且對這名教師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學生越是抵觸教師就越愿意暴怒,教師越是暴怒學生就越是抵觸,搞得教師和學生都是焦頭爛額、苦不堪言。試想,這種師生關系如何能夠促進教育教學工作良好發(fā)展?相反,如果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會使自己各個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被學生理解接受,從而形成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喜人局面。
三、加強知識整合,提高地理課堂吸引力
初中地理知識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同時與政史、語文、數(shù)學、理化等多學科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特別是一些歷史事件、優(yōu)秀詩詞句、諺語俗語等都包含著地理學科知識。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能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加強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理課堂的吸引力。例如,在講述“世界人種分布”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質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xiāng),而美洲又怎么會有黑人的分布呢?這一點教師完全可以結合歷史知識進一步引導學生加以理解――由于歐洲的奴隸販子從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貿易”,才導致了美洲黑人的出現(xiàn),因此,美洲黑人屬于外來人種。再如,對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牽涉初二物理中熱力差異這部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點到這一點,學生就不難理解這種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當然,做好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也是對地理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豐富課堂活動,提升地理課堂吸引力
傳統(tǒng)課堂通常采用“師問生答”單一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形式很難提升課堂吸引力。為此,新課程提倡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形式,合理活化課堂教學,豐富教與學的過程。對于初中地理課教學,同樣需要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廣泛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提升課堂教學吸引力。如在學習“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這部分內容時,我把全班學生分為三組,即非洲組、歐洲組、亞洲組,讓學生分別圍繞本洲人種的體態(tài)特征、語言和宗教習慣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對哪個地方是什么人種、說哪種語言就一清二楚了。再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我國的降水”這部分知識時,我采用這樣一個故事引導學生們開展學習:一位外國朋友來我國旅游。七月中旬在北京一下飛機,就遇到了一場大雨,他便趕緊買了一把雨傘。一周后,他來到新疆,被新特的民俗風情所深深吸引,玩了整整一個月也沒有遇到一滴雨,雨傘自然也沒派到用場。后來,他離開新疆來到廣州,又是一場大雨,可憐的他氣憤地說:“我怎么這么倒霉?”故事講完后,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閱讀我國降水量分布圖,分析我國降水的分布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致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從而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地理教學讀圖能力技巧強化
一、培養(yǎng)讀圖習慣
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更蘊含于地圖之中。學生要善于從地圖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guī)律。但是,初中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其他學科知識層次和思維方式的影響。普遍存在注重文字知識而忽視圖表知識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使學生改變過去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左書右圖,圖文并茂”的讀圖、用圖習慣教師可以從教材人手。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拿到一幅圖,做到“讀圖四步走”:一讀圖名,即這是幅什么圖?二讀圖例和注記,即圖中的符號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則要看清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么?四讀取圖表中表達了哪些地理信息?“讀圖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這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
在用圖習慣培養(yǎng)方面。教師則可以采用地理圖像導學法教學。即以圖像為媒介。提出一系列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圖像,積極思維、自覺探索問題,從而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能力、智力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組織開展一些小游戲,如每課的“課前小導游”,讓學生在游戲中讀圖。效果也很明顯。教師還可以采用填圖法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的習慣,即在每課堂結束前留幾分鐘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先熟悉課本原圖。再合上課本,完成練習冊中的讀圖題。讓學生多讀圖,結合地圖進行教學,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長期堅持下去,學生自然就會養(yǎng)成讀圖、用圖的習慣,甚至把地圖印在腦子里,并在圖上再現(xiàn),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圖中有網,文字和圖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二、掌握讀圖技巧
讀圖是指從地圖上獲取各種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圍、分布,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狀、方向等信息。教師一定要強調讀圖的順序,讓學生嚴格按讀圖名、讀圖例、讀正圖的先后順序閱讀地圖。因為圖名代表著一幅圖的主題和要點。先讀圖名有著開門見山、排除干擾、直奔主題的指導意義:閱讀圖例是輕松獲取圖中信息的基礎;以上兩步完成了,我們再來讀圖就會輕松自如。讀圖時我們一般要根據(jù)地圖本身所提示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師要教會學生圖表分類,包括日照圖、統(tǒng)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漫畫圖、數(shù)據(jù)圖、結構圖、等值線圖等。例如:讀河流圖時,一般要按河流的流向來讀,也就是按上游、中游、下游的順序閱讀。又如:讀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圖時,既要在圖中找出其國家或地區(qū)的經度、緯度位置。又要找出其海陸位置,還要知道其所在半球的位置特點。
當一幅地圖,學生覺得紛亂繁雜、抓不住重點時,教師就要讓學生有意識地劃出較為重要的地理事物并掌握它們的地理位置。如教學“中國金屬礦產地的分布”時,應該指導學生從讀圖名開始,了解這張圖展示的是金屬礦產的分布情況:其次熟悉金屬礦產的圖例,如鐵、金、銅、鋁土、稀土等金屬礦產的圖例;最后讀正圖。礦產地那么多,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掌握每個礦產地,所以我們引導學生找出幾個比較著名的礦產地即可,如海南石碌的鐵礦和遼寧本溪、鞍山,內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礦。山東招遠的金礦,江西德興銅礦和大余鎢礦,水口山鉛鋅礦和湖南錫礦山銻礦等。其中湖南和江西的兩個礦產地還要結合位置來記:湖南省錫礦山在北,水口山在南;江西德興在北,大余在南。
三、提高析圖能力
地理圖表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同一內容,可以有多種的圖表形式。而同一地理圖表,蘊含多方面的地理信息。可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進行分析、理解、延伸。因此,學生掌握了正確讀圖的方法后。還要提高析圖能力,學會怎樣析圖。析圖的目的是尋找地理差異的原因和了解其中蘊含的基本原理。
教師指導學生析圖可以從幫助學生建立圖表與圖表之間的聯(lián)系人手,讓學生從數(shù)量上分析、過程上分析和關系上分析等?!斑^程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過程類型進行分析:轉動過程分析、循環(huán)過程分析、擴散過程分析等?!瓣P系分析”又可以指導學生從“因果關系分析”和“輸出輸入關系分析”進行分析。如讀某河河流流量曲線圖中的極值及其出現(xiàn)的月份,可歸納流量特點,分析成因,判斷補給類型屬于“數(shù)量分析”,“地球公轉產生了哪些現(xiàn)象”就屬于轉動過程分析等。
六、加強填圖、繪圖訓練
簡單來說,填圖是一種建立在記憶和想象基礎上的模仿。我們需要根據(jù)地理語言和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根據(jù)各異的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語言去想象。舉例而言,在講到“七大洲四火洋”這一節(jié)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先對地圖進行觀察,然后再讓學生憑借記憶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草圖,并分別標注名稱,如此一來,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記憶自然就會很深刻,會在大腦中自發(fā)地留下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情況。在加強讀圖訓練上,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可以從教材中的地圖出發(fā),設計或衍生出疑問,讓學生開動腦筋,主動思考,從而觀察和分析地圖。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填圖、繪圖。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加以耐心指導,從空問想象和地理邏輯方面加強對于學生的訓練,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吸收和鞏固。
只有學生的讀圖能力得以提高,他們才能夠進一步地學習和探索地理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學生的讀圖能力給予一定的培養(yǎng),在日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多看地圖、多分析地圖、多掌握地圖的含義,加強填圖、繪圖訓練,培養(yǎng)學生用圖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更容易學習地理知識,進而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要: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它涵蓋了很多的地理信息,它的作用很大。那對于初中生來說,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關鍵詞:如何; 培養(yǎng); 初中生;
地理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離開了地圖教學,地理也就失去了學科特色。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強化地圖教學,科學有效地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和用圖習慣,學會一些科學有效的記圖方法,教會學生懂得從地圖或者地理圖表中提取地理信息,從而去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強化地圖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優(yōu)化復習效果,對初中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科學指圖,給學生良好的示范性
不少地理教師都知道地圖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地圖和地理圖表的使用,不僅自己示范指圖,也經常讓學生讀圖或者到臺上指出圖中的地理事物。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科學指圖,給學生良好的示范性。因為如果教師指圖不科學,不規(guī)范,就會導致學生指圖的不科學不規(guī)范。久而久之,學生不規(guī)范的指圖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改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看到有許多地理教師指圖不規(guī)范,太隨意。主要體現(xiàn)在指圖的位置不準確,方法不科學。有的老師無論是哪一種地理事物,也無論是點狀、面狀還是線狀的地理事物都是在圖上隨手一指,輕輕一點。如有的老師在上“非洲”這節(jié)時,把“維多利亞湖”的位置指到了“剛果盆地”的位置;把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索馬里半島這些面狀的地理事物指成點狀。再如,尼羅河是線狀的地理事物,有的老師也是拿著教鞭在河流旁“點”一下,這樣的指圖方法也是極不規(guī)范不科學的。河流是線狀的地理事物,對于象河流這樣呈線狀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指圖方法應該是從源頭開始沿著河流的干流從上游指到下游,整個指圖的線路是呈線形的。另外,指公路、鐵路線也是如此,有的老師也是隨便一點,而不是沿著公路線指圖。教師的不規(guī)范指圖,勢必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地理教師在指圖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準確、規(guī)范和科學,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空間觀念,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養(yǎng)成讀圖的良好習慣,促進讀圖能力的形成
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都能充分發(fā)揮,才能促進學生地理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在圖像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讀圖方法的引導,打好扎實的讀圖基礎:有序讀圖是獲取地理知識,建立空間概念的重要一環(huán)。讀圖一般步驟是:(1)讀圖名,識別圖像類型,讀出一幅圖的主題和要點;(2)識圖例,輕松獲知圖中地理事物信息;(3)研究正圖:按地理事象的一定順序讀圖(4)讀內容,用語言表達讀圖結果。析圖是在上述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圖中的顯性信息去分析挖掘出隱性信息,培養(yǎng)學生較高層次的讀圖能力。一般來說,析圖可從兩個層面來進行:一是挖掘圖中信息,逐步引導學生善于利用地圖中的顯性信息,即位置、地形地勢、河流、資源能源、交通線路等分析挖掘隱性信息如:氣候、植被、水文、農業(yè)生產的方式和特點、工業(yè)生產布局和特點、人口分布和流動等。二是提煉信息,把對解答本題的信息提取出來,回答問題,通過對上述自然、經濟要素的分析,懂得各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讓學生理解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形成的整體性以及存在的地域差異。
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時間和過程,教學中要通過典型案例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認知結構,要多采用講練結合、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達到舉一反三,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此外,地理讀圖能力的提高也不可忽略地理知識的學習,圖、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扎實的地理基礎,豐富的課外知識面,對正確獲取和解讀圖上信息有很大幫助。
三、通過讀圖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讀圖、運用圖的能力
當學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戰(zhàn)時,他們學得最好;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索創(chuàng)新時,他們學得最好。初中生具有爭強好勝、好表現(xiàn)自我,個人集體榮譽感比較強,喜歡學習效果和行為表現(xiàn)得到老師肯定的年齡。根據(jù)這一特點,我經常引入競爭機制,采用分組競答或個人搶答等形式來完成讀圖教學任務。如在學生大致學習完“全國主要鐵路干線”一課內容后,如何讓學生通過“全國主要鐵路干線”圖來熟練掌握主要鐵路干線,重要的鐵路樞紐名稱,以及沿途經過的主要城市呢?我提出“走鐵路”的競賽活動。在分成的6個小組中,每組準備題目,分搶答題、必答題和小組互答題三種。在活動中,強調每一個答題者必須邊走鐵路邊回答。在大操場的比賽場地,同學們在畫好的全國主要鐵路干線圖上邊思考邊走鐵路邊回答,個個情緒高漲。來自四川的同學出題讓同學走一躺從四川來廈門的近便鐵路,并說出沿途經過的主要城市;而喜歡旅游的同學想去看秦始皇兵馬俑、北京故宮和哈爾濱的冰雕,則請其他同學幫她設計一條近便鐵路干線。比賽結束了,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得到了表揚,使他們嘗到了甜頭,產生成功感,學生會為自己取得成功而自豪,而受榮譽感的驅使,他們會更積極參與地圖的學習。
通過讀圖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地圖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表達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各種信息的相互能力,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通過讀圖競賽活動,凸顯出會讀圖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同時,還能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無定法,教必須有法。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種:描圖法,畫圖或填圖法,運用多媒體,養(yǎng)成用圖習慣等。學生通過描黃河的干流形狀象“幾”字形;描中南半島的主要河流后觀察到中南半島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描圖能幫學生輕松地判讀有關圖形、繪圖,促進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技能。運用多媒體輔助讀圖,加強直觀效果。如將鋒面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演繹成通俗易懂的卡通故事。突破了鋒面雨帶時空的分布,能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直觀、形象。利用多媒體輔助讀圖,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而且可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地理課本中的地圖和地圖冊在地理學習時要經常用,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用圖習慣。俗話說:“熟能生巧?!睂W生自己在讀圖用圖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讀圖方法,那是最為寶貴的。
參考文獻
1.提升課堂效率
初中地理由于學科自身的屬性,所涉及的內容多而雜,如果一味的按照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教師不對課本內容進行梳理,恐怕學生理解起來會出現(xiàn)困難,課堂效率過低。因此提升課堂效率是值得每位教師思考的問題,課堂時間有限,如果教師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而弄不清一節(jié)課程當中學生需要掌握的難點及要點所在,往往一堂課下來,學生只顧忙于探究,盲目探究,而無法掌握正確的研究地理方法及地理知識,便失去了教學的目的。因此,打造精品地理教學課堂,務必以提升課堂效率目標,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之中,領略到地理學科的精髓。
2.拓展知識內容
初中生們認識世界與了解世界的途徑有限,而地理學科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國家的大好河山、生活中的自然變化,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而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課堂,教師往往以課本內容為主,忽視了學生自身個性化的發(fā)展,學生的眼界得不到提高。地理知識作為一門活學活用的知識,如果學生的眼界狹隘,缺少將地理知識運用于生活當中的能力,便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精品的地理教學課堂,教師教學時不應該拘泥于教材中的內容,而應該盡量的擴展外界知識,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xiàn)象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們綜合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就如學習到“世界上的宗教”這個地理知識時,教師不應該僅用教材中的材料來向同學們進行介紹,而應該著眼于全球,向同學們講述當今世界上一些比較著名的宗教,以讓學生養(yǎng)成大局觀念,具備一個地理研究者需要的基本素養(yǎng)。打造地理精品課堂的目的便在于提升地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當中領略到地理學科的魅力。
二、如何打造初中地理精品課堂
1.版圖教學法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研究地理知識,離不開對圖像的分析與判斷。學生從剛接觸到地理這門學科之時,學習的便是地圖的概念,地圖將一直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地理學習生涯。各種氣象圖、區(qū)域圖、示意圖會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想要掌握地理知識,能正確分析各種地理圖像是關鍵。而板圖教學法則能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系統(tǒng)化的整合零星的知識內容。在地理教學之中,版圖教學法能讓版圖和教材中的地理知識緊密關聯(lián),使內容不單具體,而且概念深刻,能夠有效的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到“行政區(qū)的區(qū)域劃分”這一地理知識時,教師可以以板書的形式或利用行政區(qū)拼圖軟件,在學生們面前直觀的呈現(xiàn)中國的版圖,讓學生們標出行政區(qū)的省會簡稱以及位置輪廓,最后利用區(qū)域輪廓的特征讓學生們產生聯(lián)想,比如“廣東像伸進海洋的一只象鼻,東北三省像是雄雞的頭顱”,從而讓學生們正確的理解知識要點。這個方法把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而具體化,加深了同學們的理解,也讓地理知識更加有趣生動,不失為幫助同學們正確理解圖像的好方法。
2.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對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尤為重要,他關系到學生是否能正確理解課文材料,從而進一步分析材料,明白閱讀材料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由此可見,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地理知識得以鞏固的前提。而打造精品地理教學課堂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便應當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應該有著良好的時間觀念,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頭等大事,盡量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閱讀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搜索或者查閱的方式引進一些閱讀材料,來讓學生們自主研讀,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并且在閱讀過后考察學生們總結歸納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有所體會、有所思考。就如當學生們學習到“世界海陸的分布”這個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一些關于世界的最大洋的閱讀材料,讓他們在閱讀之中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知識面也能得以延伸,便能達到打造初中地理精品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圖;應用;策略
一、地圖的重要作用
1.內容豐富,便于學生記憶和分辨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材中蘊含著大量復雜繁瑣的地理專業(yè)名詞,如氣象圖標、山川地名、河流大洋等,對于這些大量需要記憶的專業(yè)知識點,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學習困難,尤其是對于一些記憶力能力較差的學生,想要在短時間內記憶和分辨類似的地理知識更是“難于上青天”,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
地圖作為地理教學的輔助工具,不是單純字詞的展現(xiàn),各種地理知識都有自己專屬的立體空間畫面形式的地圖。地圖的出現(xiàn)可以將平面化的地理知識空間化,更豐富形象地展現(xiàn)各種抽象難懂的知識點。通過地圖教學方式來認知地理知識,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在學生腦海中構建永久性的記憶模塊,幫助他們記憶和分辨地理知識。
2.空間立體,便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隨著多元化教學手段的不斷深入,當代初中地理課程中很多教學要點都可以使用各種手段來進行平面或者立體的地圖展示,如多媒體、沙盤立體模型等。以多媒體展示地圖為例,這種富有空間變化的地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能力,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轉化為立體的影像進入大腦皮層,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層面的了解。各種空間感的建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知識的想象和思維能力。借助于空間思維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通過對地圖視覺上的觀察分析將地理知識與現(xiàn)象結合在一起,發(fā)現(xiàn)其中隱藏的各種地理規(guī)律。深入學習的過程可以給學生的情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探索欲望的驅使下,他們會更愿意積極面對各種地理知識難點。
二、 地圖應用的具體策略
1.以圖激趣,強化學生地理學習自主性
興趣是一種富有積極感彩的心理活動,可以使人的大腦皮層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進而演變?yōu)榱己玫膶W習動機。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育正處于一個急速成長的階段,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往往更感興趣。針對現(xiàn)階段大部分學生覺得地理教學枯燥的現(xiàn)狀,教師可以借助地圖的優(yōu)勢,以圖激趣,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自主性。
結合這一學習特性,教師可以在課時教學中采用地圖的形象性特點抓住學生眼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順利導入新課。如在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水資源”學習中,可以展示一些水資源分布的地圖、水資源需求地圖以及與水有關的中國地區(qū)彩圖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很自然地將中國南方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北方干旱廣袤的沙漠景象等與中國水資源分布的地圖結合起來。通過圖片導入以及鮮明對比,將中國水資源的分布現(xiàn)狀、分布特點、需求特點一目了然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直觀簡約的展示形式更便于學生總結出中國水資源的特點,如總量不少但是人均低、南北方分布不均衡等。
2.索象于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地圖,作為書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圖的存在不僅可以簡化書本的文字描述,還能起到“索象于圖、以圖析文”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圖作為形象直觀的教學工具,更便于學生理解復雜的地理知識,擴大學生視野,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人口”的學習中,關于世界人口的特點,可以讓學生觀察“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區(qū)與世界人口稀疏區(qū)”、“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三幅對比性地圖。讓學生明白世界人口的分布呈現(xiàn)一個不均衡的狀態(tài),如面積廣袤的美洲人口數(shù)量不是最多,但是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小面積區(qū)域中人口密度反而過大。再通過觀察“世界人口稠密^與世界人口稀疏區(qū)”地圖,總結出世界上主要人口的分布地帶,通過引導學生研讀這些地帶的地形、氣候、溫度、經濟、社會發(fā)展等因素,總結歸納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原因”的概括性地圖。從這些總結性的地區(qū)分布上,學生可以很明顯看出地區(qū)所屬的國家范圍,如中國、印度等,在這個基礎上研讀人口過多帶來的問題困擾就顯得輕松許多,更容易明確人口過多導致的貧窮、住房緊張、資源破壞等帶來的消極影響。利用以圖析文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人口問題的治理,學生通過分析思考給出諸如“人口多的國家如印度可以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少的國家如歐美等可以采取鼓勵生育的措施”等解決辦法。
3.引入板圖,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板圖屬于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一種簡化形式,相對于豐富翔盡的地圖而言,板圖更直觀、形象、重點化地展示地理要點,更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借助板圖的優(yōu)勢來突破教學重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中國的地形”教學中,教材中涉及到中國山脈走向的知識,通過常規(guī)地圖也可以觀察到山脈的走向特點,但是總體感覺較為混亂,不利于學生分門別類地掌握山脈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先畫出中國的輪廓圖,利用中國山脈所處地理位置的特點依次進行勾畫,如從東西走向,在黑板上描畫出: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用其它顏色的彩色粉筆進行文字標注。再依次按照南北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畫出所屬山脈形狀和名稱。這種每勾畫一組搭配一組山脈知識點講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形象地認識中國每一條山脈的走向、特點,加深山脈差異性的記憶。同時,在結合對應山脈圖片欣賞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圖作為當代新課標改革后的重要教學輔助工具,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質量、培養(yǎng)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只要好好利用地圖,最大化地發(fā)揮地圖的教學優(yōu)勢,看似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學習也可以變得津津有味。因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要學會發(fā)現(xiàn)地圖教學的好處,懂得活用地圖的技巧,將地理知識與地圖完美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在看圖、用圖的過程中輕松掌握各種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 王向陽.地圖教學三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
[2] 厲斯亮.最近發(fā)展區(qū)與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綜合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