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8:54
序論:在您撰寫新課改理念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信念重建有效教學
一、教育改革呼喚重建教師新課程信念
當前,“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愈來愈成為人們認同的教育思想。這一理念可以展開為以下六個命題:學生的發(fā)展首先是為了能夠成為自己,成為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并進而成為自由社會的建設者;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學生的需要,高于學生已有水平并且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教育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fā)展;教育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中,自主發(fā)展是其核心和靈魂。一個自主發(fā)展的人,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認識、有積極的自我形象、悅納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確努力目標,有內在的學習需要與成長渴望的人;就是有良好的學習策略與學習習慣的人。因此,高品質的教育就是要促使所有學生的成功——造就自主發(fā)展的人。
為了造就自主發(fā)展的人,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有效教學。教師要讓學生過充實的精神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智力勞動的快樂;讓學生全副身心地卷入到學習活動之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自信建立在點點滴滴的成功的基礎上,這就是造就自主發(fā)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途徑。其次要切實推行發(fā)展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就是旨在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發(fā)展的教育評價。教育評價有診斷、反饋、導向、激勵、甄別等功能,而這些功能都可以服務于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發(fā)展。發(fā)展性評價的另一個原則即激勵性、期待性,以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形象。另外,在學生全部的生活之中,特別是在課堂生活中,教師要特別注重發(fā)展學生想象未來、憧憬未來、規(guī)劃未來、設計未來的能力:著力培養(yǎng)他們一個十分重要的品質:干什么都要有一個明確的追求;要經常和學生討論當下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的意義,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zhàn),讓學生感受到思考與探索的樂趣。最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思考策略始終應該作為教學目標來追求。
課程改革的意義在于兩點:一是課程改革有助于改造我們的國民性。這就必須改變每個人的人格定型期,即學校生活時期的生活方式.而學習方式就是學生的生活方式和發(fā)展方式。新課程強調學生主動地學習,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積極探究;倡導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表現空間:強調學習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更多地互動和合作交流:強調對問題的多角度的理解,鼓勵不同觀點之間的爭鳴與碰撞:提倡發(fā)展性評價,力圖帶給學生更多成功的體驗和美好的回憶。所有這些都將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樂觀、開朗、進取的個性,形成樂于分享、善于溝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擔、敢于創(chuàng)新的民主性格。二是課程改革有利于推動教師成為探索者。探索是教育的當然要素。探索意味著探索者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意味著探索者大膽嘗試、追求卓越,意味著探索者經驗的開放性和工作中豐富的動機。教師要成為研究者,不僅要研究教學內容,做課程的開發(fā)者,而且要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探索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氛圍,如何設計教學的活動.如何搭建師生、生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如何構筑研究性學習的支持系統(tǒng),如何評價學習的效果,等等。因為探索,使得課堂多一份靈動和飛揚,多一些朝氣與活力。教師的探索影響、引領和激勵著學生的探索,課堂生活因為探索而變得懸念迭起、趣味無窮.變得開放、幽深、鮮活和魅力十足。師生因為共同探索。而享有著更高品質的學校生活。
二、教育改革實施需要重建教師新課程信念
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一再強調:“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其為教育,而只是教學的技術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讓自己清楚當下的教育本質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的確,教育不能沒有虔敬之心,否則最多只是一種勸學的態(tài)度,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質?!苯逃拍畲_立的基石就是人們對于社會的理想和人生的理想。如果缺乏現代文化精神的價值指向,缺乏自由、民主、平等、人權這些核心的價值,這個“理想”就值得懷疑。這意味著教師應該成為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諳熟人類文明歷程、確立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的人,成為有思想、有靈魂的人。教育是一種基于信念的行為,也就意味著教師的行為更多的應該是自發(fā)的、真誠的、內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強制和純粹基于個人私利的;是高度自覺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基于生命的靈動與熱力的,而不是機械、麻木與冷漠的。它還意味著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不斷地捫心自問,不斷地眷注心靈,不斷地投人生活和不斷地成長。
三、重建教師新課程信念的應有內容
教師信念是指教師對于有關教與學現象的某種理論、觀點和見解的判斷,它影響著教育實踐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教師信念主要包括關于學生、關于學習和關于教師自身的三種信念。基礎教育新課程對教師的教師信念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輪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教師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只有逐步確立這些新課程教育教學的信念,并把各種信念相互接納,緊縮相連,形成一個具有個人意義的信念系統(tǒng),才能有堅強的意志去實現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對教育工作才能有一份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yè)心,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富有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性人才。
四、重建教師新課程信念與實現有效教學
新課改理念下,初中社會教學應該更好地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于社會生活實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不斷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結合相關社會現象了解社會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生活,感悟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譬如,面對危機,面對南海危機以及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挑釁,中國政府應該如何來應對,中國政府所作出的決策體現了中國睦鄰友好的態(tài)度,同時也表明國家神圣不可侵犯,維護國家和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搜集更多的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科技和現代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自然就會了解中國的偉大,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國人對社會的貢獻,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橫向相比,中國在計算機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也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輕武器,超級計算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國的高鐵從無到有到,成為世界上最成熟的、發(fā)展速度最快的高鐵。還有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感知中國的社會發(fā)展,不斷地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主動學習過程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組合
教無定法,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很好地培養(yǎng)。尤其是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穿插運用,防止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學無定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基礎,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比如在通過主持人法、放風箏法、捉迷藏法、參賽法等具體學習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增強學生探究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四、靈活組織教學形式,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社會教學過程中應該打破單一、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模式,完全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章節(jié)編寫和年級進度,也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制以及班級授課制,引導學生結合社會生活現實,通過社會實踐和調研,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分組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結合基礎逐步提升能力,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學習“當代社會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糧食等問題”這一章,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從一些身邊的瑣事談起,幫助學生在辯論中更好地加深認識社會,通過社會實踐和調研的形式夠更好地去從社會中認識知識,走出教室,走向社會,讓社會成為課堂,讓群眾成為老師。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讓學生的綜合理論得到很好的鍛煉,也讓學生成為我們社會主義良好風氣的宣傳大使。
三、結語
比如,在進行“Whatcanyoudo?”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點、學習目標,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聽說教學。學生接到學習任務后,在課余時間,主要是在家里進行網絡學習,上網搜索相關學習資源,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聽讀學習。其中有一個學生查詢的網站———習網就是很好的教學互動平臺,學生在這里可以聽到標準的英文材料,在聽的過程中,還可以進行跟讀訓練,或者通過電腦的錄音功能,將自己的試讀錄音,再與標準發(fā)音對比,從而進行有效的矯正,大大提高聽讀學習效果。這樣學生準確掌握了“Whatcanyoudo?Icansweepthefloor.”等重要句型,為課上的交流與問題解答打好基礎。同時,學生通過對“Whatcanyoudo?”的學習,培養(yǎng)了熱愛做家務的習慣,全面地落實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
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自主學習,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高效課堂教學,落實新課改理念
小學英語課程聯系生活實際很多,從知識點、練習題的設置上都能體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時,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提倡運用生活課程資源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對生活課程資源的體驗,感知英語基礎知識,提高理解和應用水平,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比如,在進行“Mybody”的教學時,教師課前利用數碼相機拍攝學生的“head,foot,finger,arm,leg”的照片,利用計算機制作PPT課件,在學生的相應圖片的旁邊標注英文名稱。上課時,學生看著自己的頭像或各個部位的圖片,很是興奮,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主動跟著教學節(jié)奏,參與到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單詞的拓展學習,如dentist,keephealthy,bother等,有效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What’sthematter?I’msorrytohearthat.Let’sgotothedoctor.”句型,讓學生結成小組進行對話訓練。這些生活中的語言素材,有效刺激了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高效教學。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落實“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教師;教學話語設計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轉變教師角色。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課堂活動也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新標準、新要求、新方法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對教師話語產生影響。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改進教師話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師話語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師話語(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以及師生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憑借,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良好的語言應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必備的素質和修養(yǎng)。
“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教學工作的成功與否。只有生動感人、通俗易懂的語言才能開啟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他們的思維,啟迪、引導他們掌握知識,從而激感,影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和品德。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成敗。一名合格的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教師話語,把握教學語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影響,才能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二、中學教師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
筆者對中學教師話語做過長期、大量的觀察與研究,發(fā)現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語言不規(guī)范。教師的發(fā)音不準確,吐字不清晰,普通話不標準。第二,語言不鮮明。一些教師用詞不通俗,長句子太多,條理不清,令人費解等。第三,語言不生動。教師語言空洞、抽象,缺乏語言技巧。語言沒有抑揚頓挫、高低起伏;不能聲情并茂,沒有節(jié)奏感。此外。還有語速過快,課堂話語多直白式、命令式、機械式、灌輸式、評判式,評價語單一,缺乏商榷式、引導式、互動式、多元化的語言,提問語封閉、死板不當,話語量過多等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不一定同時存在于同一位教師的課堂語言中。一位教師可能會存在上面問題中的一個、兩個或多個。
三、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師話語的措施
針對中學教師話語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改進教師話語呢?
(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文化知識是教師通過教學向學生傳授的主要內容。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的目的是培養(yǎng)新型的適應社會、生產、科技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推動社會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博覽群書,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教師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主要包括廣博的普通科學文化知識(如:較為系統(tǒng)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等)、精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包括專業(yè)基礎知識、專業(yè)主體知識和專業(yè)前沿知識)和系統(tǒng)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改革及教育科研等)。
(二)加強語言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水平
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直接影響到他對詞句的選擇、語段的構成、語境的適應以及表述時的語音、語調、語氣、語速等,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表達水平和表達效果,決定著教學語言的質量。葉圣陶強調: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地要學好語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也就是說,教育的成敗,不僅取決于教師知識的多寡,同樣也取決于教師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師首先必須樹立科學的語言觀,具有較強的語言規(guī)范意識,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語言,加強語言學理論修養(yǎng)。
(三)加強語言技能訓練,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表達技巧
教學語言技巧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而使用的語言表達手段,是教師教育教學技能體系中首要的基本技能,是衡量教師業(yè)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據。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訓練包括語音、吐詞、音量、語速、語調、節(jié)奏、詞匯和語法訓練等。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表達技巧,正確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語言,就必須加強實踐訓練。教師可以通過發(fā)音用聲訓練、朗讀訓練、聽說訓練、模仿訓練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表達技巧。
四、教師教學語言設計
基本素養(yǎng)有了,語言表達技巧有了,教師還要對教學語言進行設計。
(一)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輸入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詞一定要規(guī)范,詞語的選擇和搭配要恰當,平時要注重詞語和課堂用語的積累。教師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詞語、口語化的詞語,將口語和書面語結合起來使用;要盡量使用長短適中的句子,并在課堂上常常變換句式,以免過于單調;避免使用長句或結構復雜的句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和學生的理解水平,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輸入。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讓學生聽懂教師在課堂上說的話,理解教師的意思。否則,就談不上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二)注意把握語速
課堂上教師對語速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語速過快,就不能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輸入,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教師講授的內容作出有效反應。教師語速過慢,上課沒有激情,不能激起學生聽課的興趣。所以,語速過快或過慢都會導致低效或無效課堂教學。當然,在特殊情況下,為了特定的目的或表達的需要,教師會有意加快或放慢語速,使語言抑揚頓挫,更富有節(jié)奏性,以渲染語言的表達效果,是完全可以的。
(三)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讓學生在低憂慮的背景下聽課
新課標不僅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也更加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在課堂上,如果學生在憂慮的狀態(tài)下,或者說帶著不愉快的情緒聽課,他們就不愿意聽或很難聽進教師說的話,還能談得上理解教師話語嗎?所以,課堂上必須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濃厚的學習興趣,師生之間才能有良好的交流互動,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注意問題設計
問題是學生思維的開端和求知的起點,提問是互動語言最為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使用教學語言進行互動就要注意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多提開放式問題、發(fā)散式問題,鼓勵學生自己作出回答,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問題要明了、具體,為回答者提供清晰的回答模式;問題能引發(fā)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課堂對話;有效問題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概括、解釋,給學生提供加深對學習材料理解的機會;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回答的時間。
(五)重視課堂反饋語的設計
教師的反饋用語通常分為肯定的反饋和否定反饋兩大類。教師應該清楚,評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掌握在教師手里的一種教育工具。它應當激發(fā)兒童的學習愿望,而不能成為對于不愿學習的一種懲罰。因此教師應多給予學生表揚。學生即使回答不對或不完全對,教師也應用婉轉的語氣給予評判。例如:當一個學生問題回答錯了,教師可以這樣說:“不要緊,你能說出錯誤的答案,表明你是有勇氣的。仔細考慮,你會找到正確答案的?!狈穸ǖ姆答佂箤W生感到羞愧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所以,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否定反饋。
(六)恰當運用幽默的語言
幽默是情感、思想、學識、靈感的結晶,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幽默詼諧、風趣高雅的語言可以密切關系、拉近距離、活躍氣氛、點燃激情、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可以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妙趣橫生。若要言之有趣,教師要樹立和強化幽默意識,善于向書本學習。博覽群書,潛心閱讀,積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學習,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發(fā)現、積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儲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吃透教材,認真準備,根據實際靈活地設計幽默情節(jié),生動地介紹、描述、評論課文內容,機敏地穿插使用幽默的格言、警句、故事等,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飛白等修辭方法,輔以幽默的動作、表情,開發(fā)利用好幽默資源,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實現師生思維共振。
(七)運用適當的課堂身勢語
課堂身勢語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表達意圖、交流感情、闡述觀點、示范操作時所呈現的動作。它包括教師的表情、姿勢和形體動作等。課堂上,教師需要一面講課,一面與學生交流情感,溝通思想。適當的表情動作往往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容易跟上教師的講課思路。課堂身勢語和有聲語言相互配合,能使講課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提高上課的效率。所以,教師上課前不僅要設計好有聲的課堂話語,還要為自己設計好一堂課的手勢、動作及表情,從而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更容易理解上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富有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課堂身勢語必須適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才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不能隨心所欲,胡亂表現。教師的身勢語要適度協調,才能產生良好效果。動作過多、表情過于夸張反而使學生眼花繚亂,主次不分,影響效果。
(八)增加學生話語量,減少教師話語量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一直在進行填鴨式教學,大搞一言堂,甚至是一堂課從頭講到底,教師主宰課堂,幾乎“壟斷”課堂語言。新課標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評估者和協調者。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是支配課堂的主人翁,教師就像一個導演。這些理念反映在教師課堂話語上,就迫切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減少自己的說話時間,增加學生的說話時間,即:減少教師的話語量,增加學生課堂話語的量。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題,多參與討論,多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九)采用行動研究法,分析教師話語
教師行動研究是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法。與行動研究密切相關聯的是“教師即研究者”理念。它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采用實踐——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模式,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同樣可以運用行動研究法,對教師的課堂話語進行分析研究。首先,要制訂計劃,確定行動研究的周期(如:以一周、一個月或一學期為一個周期),列出行動研究的步驟,選擇操作方法。然后,確定研究對象,按計劃實施研究。一開始。教師可以選擇一個課型,不要對自己的課堂話語進行設計,按照自己平時的、一般的語言進行授課,課堂上留意觀察,課后SBT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情緒狀態(tài)和反應。隨后,選擇和前面同樣課型的一節(jié)課,進行研究。課前對自己的課堂話語精心設計,課堂上邊上課,邊觀察學生的聽課情緒變化。課后,對學生進行訪談、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本堂課教師話語的感覺和看法以及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可以請同行聽自己的課,觀察、記錄自己本堂課的課堂話語及學生的課堂聽課情緒和反應。并請他們對本堂課的教師話語做客觀的分析評價。提出改進意見,以使自己揚長避短。如果要繼續(xù)研究,便可進入下一個研究周期重復以上步驟。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一定要貫徹新課標精神,認識到教師話語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加強科學文化知識修養(yǎng)和語言修養(yǎng),加強語言技能訓練;尤其要認真對待課前的語言設計,在課堂實踐中反復探索并仔細分析自己的課堂語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質和語言表達技巧,逐步改進教師話語,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尊.應重視中小學教師的語言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1-08-23(2).
1、由單向、靜態(tài)的評價走向多向、動態(tài)的評價。生成式理念下的課堂閱讀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對閱讀教學的評價必定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單向、靜態(tài)的評價走向多向、動態(tài)的評價。這突現了語文教學的評價并非只是單一的評、教師的“教”,也并非只評學生的“學”,而是進行多向的師生互動評價,注重將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相結合。這就改變了以往的評價只有教師參與的傾向,確立了“學生也是課堂教學評價主體”的地位。
2、教師的評價要有導向性與中肯性。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不應是簡單的肯定或表揚,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機智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對知識的求真的熱情和渴望。在那一句句簡單的話語中,我們應該看到教師潛在的良苦用心——對學生潛力的發(fā)掘,對學生學習信心的激發(fā)并為學生的正確閱讀指明方向。記得我曾經聽過一節(jié)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序》公開課,在“拓展延伸”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應該是怎樣的?這時有學生大膽的說:“勝者為王敗者賊,成功的人就是英雄……”對于這個在今天看來很有市場的觀點,如果教師不作正確引導,就會造成學生思想的混亂和價值判斷的庸俗。因為教師的責任除了教書而外,育人是更其重要的責任。尤其語文課,更擔負著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的責任。
3、教師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語文課的人文性。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關注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恰如其分的給學生作出客觀公允的評價外,也要關注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只有真正關注學生心靈的課堂,才會充滿靈動的生命的色彩。
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使其實現主要的教學目標和能力。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能力和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教育,成為廣大教師比較關注的問題,同時,也能使學生逐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和思想情感??梢姡楦薪逃诔踔姓Z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促進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語文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和興趣,來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創(chuàng)造一種比較輕松的氛圍和環(huán)境,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教師要能和學生不斷進行交流和溝通,使他們能在尊重彼此個性的基礎上進行了解和互動,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情感的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主要是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出發(fā),并在該階段的教學教材中發(fā)揮影響,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尤其隨著新課改的要求,初中語文的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維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因為,從學生方面來說,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是較為情緒激動,自尊心很強,這樣情感教育的根本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一)情感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了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它的主要目標除了要進行一定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之外,還有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而語文知識的積累,這不光是要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更重要的是要能夠針對生活中的實際和真正地體驗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起到相當重要的影響和引導作用,進而能幫助學生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梢哉f,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和語文有著相關的作用,不但是從內容上,還會包括內容的各個方面,這樣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完全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進行課堂上的知識獲取,更好地體驗情感在語文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在初中語文的整個過程中,通過情感教學的實踐能真正地體驗學生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如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得到了較大的應用。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課件的播放,來使學生能夠對教材有著比較直觀和清楚的認識,進而掌握整篇文章的脈絡和情感要素。初中課本中,有一些寓言故事。如果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上,教師就會按照課本的內容口頭闡述文章的內容,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聽得迷迷糊糊,新知識不能很好理解,這樣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而在多媒體的運用下,學生就可以在抽象的環(huán)境中學習更多知識。將文章中的主要內容,放入圖片或者是加入音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注意力也會集中起來。同時,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表演,這樣讓學生融入到角色中,也能加深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還能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注重課文朗讀,激發(fā)學生情感
一個好的課堂,是能夠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的。學生的回答和教師的問題都能成為評價整個課堂好壞的標準,如果學生能夠得到教師的言語上的獎勵,學生能夠變得更加優(yōu)秀和積極。一般來說,課堂上比較能引起學生的情感交流的是就是在對課文文章的朗讀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朗讀比較有感情的詩句,通過整個畫面的交流,學生就會感受作者的情感,或者是懷才不遇,或者是背井離鄉(xiāng),揮著是惆悵絞斷的情懷和感受。從而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三、結束語
在傳統(tǒng)的中學教育活動中,學校過分強調中考、高考的應試教育目標,而不太重視學生人文素質和情感素質的培養(yǎng),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語文的教育功能,加上有些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很難激發(fā)出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熱情。中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推行,提倡和鼓勵快樂教學法的應用,其教學宗旨就是要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切實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價值和魅力。因此,中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語文教學資料中的快樂因素,立足于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特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等形式,都可以豐富語文教學的方式與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熱情,帶給學生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快樂體驗。
二、豐富語文快樂教學的方式與方法
語文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場所。要想營造出輕松愉悅、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除了要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展現、演繹語文教材中的快樂內容,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外,還要豐富自身快樂教學的方式與方法,營造出快樂的語文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掌握更多快樂學習的技能,鼓勵學生在語文課堂內外積極探究,獲取快樂體驗,進而激發(fā)出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例如,中學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快樂體驗,可以在教室后面建立“閱讀超市”,分別設立人物專柜、社會專柜、景物專柜、課件專柜、報紙專柜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閱讀材料,并定期開展快樂語文欣賞課、快樂學習方法大比拼等活動,讓學生在和諧、快樂、團結的氛圍下實現共同進步。
三、營造快樂化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
語文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組織者和設計者,無疑是決定學生學習體驗的最關鍵因素,所以每一位成功的語文老師,都會認真地對待每個語文學習個體的學習需求,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樹立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出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鑒于此,中學語文的快樂教學,需要語文教師積極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盡快的進入學習“角色”,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雨巷》這首詩歌時,教學的觀念是要學生走進作者戴望舒的感情世界,所以教師可以搜集有代表性的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然后配上背景音樂,幫助學生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喚起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感情,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學生閱讀審美能力的提升。
四、留給學生更多互動探求與快樂學習的空間
在新課改理念下,要求語文教師留給學生更多互動學習與探究學習的空間,這不僅是學為中心教育理念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贏得快樂學習機會的必然選擇。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充分顧及到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學齡特征以及語文學習的情感需求,留給學生更多互動探求與快樂學習的空間,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投入個人情感,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力度,進而獲取更加豐富的快樂學習體驗。
五、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評價理念
傳統(tǒng)的中學語文教學評價主要是為應試教育服務的,學生通常處于被動評價的地位,而且通常以終結性的評價方式為主,對學生的考核缺乏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大大影響了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參與熱情。新課改理念下的中學語文快樂教學,要求語文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結合“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和快樂教育理念,重視學生語文情感和人文素質的發(fā)展,增加過程評價的比重以及學生自主評價的比重。例如,在中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就作文寫作情況進行相互評價,讓學生自己尋找優(yōu)點、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減少教師的單向灌輸和批判指正,這樣更有助于語文快樂教學目標的實現。
六、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