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美術學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15:20:33

序論:在您撰寫美術學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美術學生論文

第1篇

美術教育沿襲傳統(tǒng)教學做法比較普遍,只是針對學生動手能力基本技法進行培養(yǎng),往往忽視學生的思想內質教育,忽視教育本職功能。特別是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挖掘不夠,造成教育的缺失。注重對教材文本文化教育因素的挖掘利用,學生在美術課堂學習中,在獲得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時,還能夠獲得精神教育和文化品質教育。學生在具體學習實踐中,還能夠了解美術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以及美術與各個社會領域的關系。中華民族有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時能夠領略民族文化的風采,接受文化教育的洗禮,這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使命和責任。美術教學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教育活動,內含豐富,外延深遠。美術教學中的文化元素呈現多元化和時代性,傳統(tǒng)文化領域的絲綢織染、陶藝等,還有現代文化中的造型藝術、工藝設計等,另外,像民間剪紙、剪貼等藝術形式,都體現著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挖掘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內質特征,用豐富的文化元素帶給學生更多營養(yǎng)。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并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教學方案,這就可以左右逢源了。新課程改革對美術教育進行資源優(yōu)化組合,把相關課程內容分為不同學習領域,可以給學生開辟良好學習渠道,像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都能夠將美術學習系統(tǒng)化。這些教學形式,都和美術文化有更多契合度。教師實施教學行為時,要根據教材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將美術教育與文化熏陶相結合,讓教育積極因子都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促進美術課堂教學的內質升華。如嶺南版美術教材八年級上冊的“獨具魅力的面具”一課,先復習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圖,然后把學生上次用16開紙臨摹的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圖作業(yè)一一分發(fā)下去,要求學生用手把作品上眼睛、鼻子、嘴巴和外輪廓線撕去并蓋在臉上,檢查作業(yè)比例是否標準。接著設問,“如果你必須戴上自己親手設計的面具參加一個盛大的化妝舞會,你會設計一個什么樣的面具?”然后展示多款色彩鮮艷的面具,學生看到、體會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的教法和教具,對激發(fā)學生強烈求知欲可以發(fā)揮重要促進作用?!昂弥卟蝗鐦分摺?,一旦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就可以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會主動去探尋思考,贏得教學主動權。

二、在美術教學中感受美術文化,塑造文化素質高塔

美術文化在自身數千年的形成演變、吐故納新的歷史中,產生了獨特的社會價值和人文魅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材文本的解讀,讓學生參與到美術作品的制作當中,并從具體操作中獲得文化熏陶。像制作陶器,就可以讓學生親手去實踐,從材料的準備到整個制作過程,教師要根據教材制作方法,讓學生感知原始制作和現代工業(yè)的差異,并從中獲得文化要素的影響。這些陶器中的制作工藝,包含厚重的歷史文化內質,每一個時代都有相關的制作方法,每一歷史時期,也都有講不完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滄桑巨變,當然都與文化緊密相連。在實踐中,學生感知的不僅是一種制作工藝的變遷,同時也能夠清晰地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搏。像“面與色的美感”這篇教材,就飽含許多現代立體構成藝術。這種現代抽象藝術如果僅僅讓學生欣賞,自然不能掌握其精髓內涵,如果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在制作實踐過程中,用不同感官接受美術文化信息,所獲得的藝術感染和思想教益,當然也是大不相同的。學生通過嘗試不同材料去表現面與色的構成,就可以制作成一幅美術作品。因為在具體操作中,通過不同組合不同拼搭,讓學生認知什么是組合的美,也體會到什么叫空間的美。這種美感是建立在學生思想認知的基礎之上。因此,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技術感覺,而應該是一種意識反應,是文化素質層面上的認知提升,因為學生從這些美術作品中,從親身體驗中,和美術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實現感知共鳴。這種共鳴使得學生能感悟到美術作品所傳遞的文化信息。

三、美術學科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歷練學生文化素養(yǎng)

第2篇

關 鍵 詞:中學生 美術 興趣培養(yǎng)

興趣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果學生對某門課毫無興趣,而強迫其學習的話,最后不但教學效果很差,而且會使學生更加厭煩這門課。所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當代中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遠不如小學生,尤其是接受普通美術教育的中學生,他們對待美術課并不是很熱情,這也是許多學校搞不好美術教育的重要原因。

美術作為空間藝術,它主要是通過色彩和形體等視覺因素來傳遞給人,所以具有直觀性,這比起數理化、語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學科更容易激發(fā)人的學習興趣,并且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美術,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術都發(fā)揮著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個社會人不可能也不應該對美術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么為什么許多中學生對美術提不起興趣呢?我們又該怎樣去改變這一狀況,培養(yǎng)中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我們應該找出中學生對美術缺乏興趣的原因,在這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種:

1.社會原因

社會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這主要表現在整個社會對美術及其教育的重視程度上。最近幾年,盡管美術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學美術教育在廣大地區(qū)仍然處于一種副科之副科的地位,甚至是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并未實現其真正意義上的普及。WwW.133229.CoM

美術應該是一種全民都應具備的素質,而不應只屬于少數人。我們應該認識到,如果美術教育的這種副科地位得不到改變的話,就永遠無法受到真正的重視,從而實現全民性的美術教育普及。盡管美術教育有時以課外活動小組的形式出現,但是這與普通美術教育的全民性是不相符的,只能有一小部分的學生受到美術教育。

美術作為非中考、高考科目,給非美術專業(yè)的中學生造成了“美術不重要”的思想,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他們又怎么會對美術這一副科提起興趣呢?

這種社會原因是受經濟影響的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必要的經濟支持。目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經濟正在飛速發(fā)展,但比起發(fā)達國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也同樣反應在美術教育的發(fā)展上。美術同樣會對經濟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美國每年為了棉布藝術性的設計花掉大量的美金,日本僅動漫藝術的市場就達到4萬億日元??梢娒佬g對經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投資在美術教育上是絕對能夠實現其價值的。而現實是作為所謂“素質教育”的美術學科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2.學校的原因

學校往往會受到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這個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主要是校方和教師。

對于校方來說,通常以“升學率”為重,美術課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退居二線了,所以美術課在課時安排、教學設施及工具、教師待遇等方面遠不如其他學科。這些前提條件都沒有搞好,很難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高質量美術教育。就算學生對美術很感興趣,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又怎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呢?

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美術教師的自身素質及其授課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是極其重要的。有些教師的授課方式或內容極為枯燥,連成年人都無法忍受,更不用說青少年了,這無疑使本來就對美術提不起興趣的學生更加厭煩,從而致使一節(jié)美術課變成學生“放松和娛樂”的時間,而不是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時間。

3.學生自身的原因

有些中學生對美術缺乏興趣是受其自身能力的影響,他們往往是那些被稱為在美術方面毫無“天賦”的學生。這也是由于多年來我國美術教育中注重技法培養(yǎng)所造成的后果。他們的努力總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中不被承認,收獲很小,所以就形成了挫敗心理,自然就不會有太大興趣。其實,普通美術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它是對人的素質的培養(yǎng),而不是將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美術專家。

另外,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已從少兒時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進入了抽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加上各方面的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停留在理性思維較強的學科。再加上中學生學習美術的動機并不明確,所以學習熱情就不那么高,而學習困難則相應比較大,這些困難反過來又會降低學習興趣,挫敗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各種困難而放棄或忽略對青少年美術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美術是人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因此應當及早地,至少在少年時期就開始加以培養(yǎng),而不是當作一種可以隨意處置的游戲一般的東西來對待。所以對中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yǎng),首先要將美術教育重視起來,在教學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要做到位。

1.課時安排

作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必須具備美術方面的知識,但是美術課在普通中學的地位處于嚴重失調的狀態(tài)。美術課程在中學的安排一般是一周一節(jié),這已經很少了,而有些學校的美術課根本就是形同虛設,只作為其他科目的補習課出現。這就要求課時量的增加,而不應作為可有可無的科目給其他課讓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系統(tǒng)地、全面地學習美術,這也使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美術興趣的培養(yǎng)。

2.教學設施及工具

除了課程安排,學校的硬件設施也應提高,讓學生在美術課上擺脫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應配備專門的美術教室,教室里的布置應活潑自由,符合美術課的學習特點。

教具的運用也是必要的,一塊黑板、幾支粉筆,是無法使美術的特點得以發(fā)揮的。應適當引入高科技,美術主要靠視覺傳達給人,所以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如美術欣賞課,可運用幻燈片或放映美術記錄短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要忘記精彩的講解。

3.室外美術課

美術課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讓他們認識和發(fā)現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美術形式。這在一些比較落后的鄉(xiāng)村學校更為適用,這些學校的教學設施及工具比不上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所以應更充分地運用校外的美術資源。比如,在當地自然風光較優(yōu)美的地方進行戶外寫生,或者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民間美術等等。

在欣賞課上,如果有條件應帶學生去博物館或參觀藝術展覽。在引導學生走進文化遺產和美術作品時,不要將我們固有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和意見,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討論,避免積極性地壓制,這直接影響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4.教師的重要作用

美術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起著直接的、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學生主要靠教師的授課來學習美術,這是一個關鍵因素。下面是筆者關于教師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建議:

首先,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美術課根據其自身特點來說,本來就是一個自由度較廣的學科,它沒有過于嚴格的評判標準和范圍準則,這也給了美術教師個人以更多的發(fā)揮空間。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放寬評價的標準,從各個方面入手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其次,技法在普通美術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美術教育認識到美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以及運用美術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還可以促進其發(fā)展,這可以從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中得以體現。還有就是通過美術活動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學生成為品格高尚、全面發(fā)展的人。

再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偏愛和弱點。美術是強調個性化原則的,它不像科學那樣追求絕對性和一元性。對于進行普通美術教育的中學生來說,應尊重和提倡他們在美術課上表現出來的個性和差異,同時也不能強迫他們學習美術的某一種類。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允許他們的興趣轉移,廣泛地涉獵各美術領域。

最后,美術作為一門用途非常廣泛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或多或少地有一定聯(lián)系,并且美術自身的彈性很強,教師可以嘗試將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打破學科界限,使學生在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會貫通中學習美術知識。從多個面學習美術,使美術變得更立體,使學生真正擺脫“美術無用”的錯誤思想,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但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其他學科只是起輔助作用,要以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主,不要喧賓奪主,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3篇

一、趣動,以趣激思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操作同觀察、思考、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操作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部“動”起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說一說、畫一畫等方式,讓他們的眼、手、耳、口等多種感官都參與活動,并留足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想象、探索等,讓學生在“動”中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以動激情,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取新知。如,《三原色與三間色》一課的內容是認識三原色、三間色,學習色彩基本知識并進行調色練習。為了把枯燥單純的色彩練習變得有趣,教師可以利用色與色相加會變成另一種顏色這一實際操作作為激趣點。在授課前,可以用小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拿出三個裝有紅、黃、藍顏色水的玻璃杯,用剪成小塊的白色布分別在三個杯中染一些顏色,這些白布漸漸變成五顏六色的彩布。學生看著用紅、黃、藍顏色像變魔術般地調配出各種不同的色彩,都很興奮,迫切地想探知其中的奧秘。趁著學生興趣盎然,教師就可以邊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提示的色彩,邊講授三原色的有關知識。這樣,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課堂氣氛中積極主動地探知色彩基本知識,進行色彩的練習,無形中掌握了色彩知識,知道大自然中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三原色演變而來的。這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應用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樂中求實。

二、趣練,以趣促創(chuàng)

小學生最喜歡的事莫過于玩了,玩自己親手做的東西就更有興趣,并且在做做玩玩中,他們樂于學習新知識。為此,教師可以在美術課堂教學的表現形式上突出選擇性,讓每位小學生都能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現方式,在表現中都能突出自己的閃光點。如,在上《秋風瑟瑟》一課時,為了啟發(fā)學生回憶見過的秋天景象,增進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火紅的楓葉隨風舞動的場景,屏幕上映出了累累的果實、湛藍的天空、嬉戲的小動物、小朋友秋游的景象等,學生就會被這迷人的秋景感染。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把秋天的美景中自己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內容畫出來。學生在選擇中有了興趣,在選擇中有了自信,也就有了表現的欲望。小學生要“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動,愉快地成長”。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是一種樂趣,使他們能主動學習。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繪畫的興趣,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美術素質。

作者:韓翠翠單位:江蘇蘇州市姑香苑小學

第4篇

(一)美術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研究表明,美術課開的早晚、是否全面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為美術課不單單是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還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歷史上,蘇聯(lián)在科技方面遠遠領先于美國,就在于蘇聯(lián)在小學階段就開設了美術課,并一直延續(xù)到大學,而美國在初中階段才開始美術課程。這就充分證明了美術課在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可陶冶學生情操

美術作品凝聚著作者的個性和想象力。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學生可以喚起自己的審美意識和想象力,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陶冶情操。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或展覽名家名作,或張貼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會鑒賞,提高審美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有效結合其他學科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使其思維有一定的拓展和提升。

(三)美術教學可培養(yǎng)學生善于實踐的優(yōu)秀品質

學習貴在實踐。書本知識的真正吸收,主要體現在運用和實踐上面,美術課程的學習同樣如此。無論是思想上的感悟、精神上的理解,還是心理上的認識都不能單單依靠文字表達出來,還可以依靠畫筆、工藝等美術手段表現出來,從而體現美術情趣和美術意境。學生學習中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往往和美術知識、美術作品的展現是息息相關的,當然也會對學生的生活和將來從事的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美術教學對中職學生身心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中職學校的美術教育,并不是讓學生在美術上必須有一定的造詣,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對美術的學習,培養(yǎng)各種能力,陶冶情操,能夠借助美術來認識生活和社會中的各種美。鑒于美術范圍較廣,分為工藝美術、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做出選擇,了解其不同特點和藝術作品的感染力。這種發(fā)自內心的感悟和體驗,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課程大多是一些抽象的知識,而美術課程可以讓學生觸碰到實際存在的事物和具體可感的環(huán)境,這對發(fā)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是十分有益的。久而久之,必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三、美術教學能幫助學生心智發(fā)展趨向于成熟

美術教育的功效不僅限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還能幫助學生的心智發(fā)展趨向于成熟。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勞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21世紀新型人才。如果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欠失了美術教育,就會或多或少地造成精神和行動能力的差異,使個體人格和性格普遍化,使生產勞動者的感官意識和審美功能不協(xié)調,從而妨礙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如果重視美術教育,可以使中職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和才能,積極展現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實際上,現行的應試教育已經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學手段,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挖掘學生內在的美術潛能,讓學生掌握一些美術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相對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中發(fā)現美、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為其心智的健康發(fā)展添磚加瓦。

四、美術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會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美術教學同樣如此。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自己去感知,自己去判斷,這樣學生從中獲得的體驗和認識才會更加深刻。為了在美術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我讓學生自己組成合作小組,要求他們通過相互合作完成一種以生活廢品為原料的工藝品制作。作業(yè)布置下去后,學生興趣高漲,紛紛商討、構思。有的用布的下腳料做成了“奧運娃娃”,有的用易拉罐做成了“樹”型的工藝品,有的用各種顏色的廢紙粘貼成了一條“大鯉魚”……通過學生的動手合作,不但練習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對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懂得了美術的實踐意義。中職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也是思想的叛逆時期,無論是意志還是興趣,都還缺乏一定的穩(wěn)定性,對生活中的善惡、是非也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極易表面化、膚淺化。因此,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著眼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想方設法地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有意識地讓學生多參與美術活動,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意識,升華審美情趣。

第5篇

高中美術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美術學知識,為學生以后更好地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美術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要和學生的審美特征以及認知習慣相適應,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學生好學、樂學。美術教材上的內容雖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學生接觸的太多,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活動。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教學過程

新課改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產生過程,以讓學生體驗真實感。比如,可以根據美術作品的產生過程編排相應的故事或情景劇,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情感,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加深了對美術知識和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激發(fā)了求知欲。另外可以組織學生到真實的場景寫生,如讓學生觀察下雨時大自然的景象、下雪時的雪中美景等。通過讓學生體驗真實的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創(chuàng)作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情趣。新課改提倡體驗式教學方式,但這種體驗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觀察,而是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在體驗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和體驗,增加教學過程的針對性,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對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有益探索,讓學生在通過體驗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趣。

3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一般是教師先對上堂課的內容進行提問以鞏固舊知識,然后講解新知識,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最后布置課后作業(y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這種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與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不相適應。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欣賞、討論、講解和訓練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困難。欣賞美術作品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鼓勵學生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對學生存在的疑問要進行有針對性地解答,同時要加強課堂練習,并把課堂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通過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投入到美術學習中來,從而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4提高教師的美術專業(yè)用語水平

第6篇

美術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中學美術應當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性的情況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美術的教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有效地認識文化與藝術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得到美的啟發(fā)。美術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應當需要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的重要性。審美情感即是學生在學習或生活環(huán)境中所表現出一種善于發(fā)現美、欣賞美的素養(yǎng)?,F今對于學生的教育應當做到全面,而美術的教育就是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一部分。同時,美術作為一門可以通過感知美好的事物給人帶來愉快高興的一門課,可以讓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之外,減緩壓力。對于學生的審美情感,應當是全身心的審美情感,是對一部好的作品所感覺到的一種美的體驗和情感升華。學生的審美情感需是一種愉快及開心的享受。如果學生感到愉悅,那么他就會本能地喜歡上美術課,他會很自然地表現出情感的需要。美術教師在將學生置身于特定的藝術情境中時,應當使學生感覺到有一種收獲的享受。該情感體驗是塑造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感,學生將在體驗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審美情感,并日益豐富自己的這種情感。學生能夠通過樹立良好的審美情感來自己逐步提高及完善。

二、審美情感培養(yǎng)在現階段課堂中的情況

(一)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態(tài)度

由于目前的課程的發(fā)展,初中的課程較小學課程來說多了許多。而學生面對中考的壓力使他們將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必考的課程上。隨之而來的是,美術課程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注意,學生覺得美術這門課程可有可無。而美術課作為一門能夠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課程,其重要性雖不如主要課程,可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門課。想要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必須要從本質上改變學生、家長對于美術課程的輕視態(tài)度。

(二)內容與時間的安排不嚴謹

只要是教過美術課程的老師都會發(fā)現,如果想根據整本美術教材來進行教學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美術教育的課程多,任務繁重,但是教學的時間很少,所以教師只能揀一些較為重點的課程來教。這樣會導致美術的教學任務得不到全面地完成,學生們學習到的知識也是殘缺不全。在美術的課程設計安排上就有不妥,這些存在的問題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從而無法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

三、培養(yǎng)審美情感的幾種方法

目前,學生對于美術課的態(tài)度以及美術課程自身的缺陷是美術課一直以來無法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一些原來對美術十分感興趣的學生也漸漸失去了在美術上發(fā)展的機會。作為教育者,學校和教師應當知道,美術課并非可有可無,相反它是一門極具意義的課程?,F今社會正在高速發(fā)展,具有優(yōu)秀的美術鑒賞能力的人是目前各行業(yè)所追求的人才特性之一。若想成為這樣的人才,需進行系統(tǒng)專業(yè)的美術學習。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建立學生的審美情感,并提升他們的藝術品位及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美術審美情感不僅能有利于學生的美術課程的進行,而且為學生學習別的文化知識打下了基礎。美術課程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實行。

(一)加強學生的藝術文化審美

若想培養(yǎng)中學生的審美情感,應當先以提升學生的文化審美為基礎。教師需要讓學生開拓視野,讓他們接觸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著名作品并欣賞,從而實現精神層面的享受。例如,在進行欣賞世界名畫的課程時,可以讓學生們去欣賞西方著名的作品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莫奈的《睡蓮》、丟勒的素描《手》。讓學生們在賞析古今中外的著名畫作時,得到精神層次的陶冶。當初次感受這些著名作品時,學生只會是感覺驚訝好奇。這時,教師就應當有意識的去引導和幫助學生去了解、感受畫家的生平作為、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同時根據畫家的信息來正確地認知、分析他的美術作品,深入感受畫家的創(chuàng)作目的以及作品本身的美感及內涵。當學生真正地可以獨立賞析美術作品時,才做到了真正的審美感情的提升。

(二)認識到學生對于藝術的興趣積累的重要性

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藝術的變現形式也不僅僅在于紙上,而是通過網絡、影視變得多姿多彩。相對而言,多媒體的表現形式更加適合天性好奇的中學生,學生也會因此而對學習更加感興趣。合理適當地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使美術的欣賞課更加的豐富,有“錦上添花”的感覺。同時,教師應當注意的是,需要給學生留下可以發(fā)展的空間,從而促進學生欣賞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審美情感會從一定方面影響到學生的審美情感。教師對于學生的審美情感會一直起到啟發(f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對于藝術作品注入自己的審美情感,從而會散發(fā)出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這樣做對于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第7篇

簡單來講,審美就是對美的事物進行欣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元素,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美的元素,會豐富小學生的審美活動。在生活中,人們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教師可以從這雙重身份出發(fā),讓小學生更多地觀察與欣賞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美的形式不同,自然景色具有原始美,植物、動物的形象都是學生審美的對象;人們所創(chuàng)造的社會具有物質美,建筑物的形態(tài)、人類的禮貌行為都蘊含著美的元素。讓小學生投入到生活中,發(fā)現生活中的美術,生活中的美,對于小學生審美興趣的激發(fā)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課堂中,讓小學生意識到原來生活如此豐富多嬌,如此值得欣賞,給小學生開辟一條審美能力發(fā)展的道路。比如學習《動物朋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寵物”這一主題入手,讓小學生討論與分享自己家或者自己見過的寵物。在討論中,小學生需要對某一寵物的外形進行描述,表達其對于該寵物的看法,這其實就是小學生審美的過程。當小學生通過討論與分享融入到美術課堂中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更多的寵物。像蜥蜴、寵物豬、茶杯犬等,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小學生的眼界,讓小學生的討論更加熱烈,進一步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在欣賞這些寵物時,美術教師可以向小學生傳遞愛護動物的觀點,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注重美術作品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審美能力

創(chuàng)造美是審美的最高境界,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美,是學生審美能力得以形成的重要表現。創(chuàng)造能力與審美能力是兩個難以分離的部分,共同作用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當代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通過作品創(chuàng)造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審美情境,促進小學生感受美術之美。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繪畫,做美術工藝品,都是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的活動。當自己創(chuàng)造了美術作品,小學生心里會油然而生一種美術學習成就感,促進學生審美能力提高。比如在講解《印花布》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一些民國時期的印花布、當代的印花布,發(fā)現印花布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當學生瀏覽了一些印花布之后,教師可以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讓學生將自己想象為一名染布技師,利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勾勒自己頭腦中完美的線條,涂上匹配的色彩。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其審美的過程,也是彰顯學生審美結果與審美能力的過程。學生利用線條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利用色彩搭配來彰顯自己的色彩愛好,顯示自己在美術方面的靈敏嗅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標準創(chuàng)造出個性化的美術作品,證明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進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進行激發(fā),讓創(chuàng)作過程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讓審美能力的提高服務于學生順利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