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47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理論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每一門學科的發(fā)展程度如何,可以從該學科的理論構建中直接得出,優(yōu)秀成熟的理論指導不但建立在該學科的實踐發(fā)展上,同時也指引著實踐的前進方向,對于會計來說更是如此。
首先,會計是一個細致、復雜、關系到企業(yè)經營和管理體系運行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關鍵崗位,其對職業(yè)技術能力和道德素質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完善健全的會計體系來指導會計工作。從經濟管理的發(fā)展角度來看,一個完整的會計體系,可以使會計工作更加全面和具體,在體系運行中有條不紊地進行經濟管理。從會計工作者各人角度來看,由于工作人員需要與各部門進行溝通和資金管理,因此,在繁重的工作面前,體系化的管理可以幫助會計按照體系要求逐條進行財務管理,減少工作量和工作失誤。
其次,在認識到構建會計體系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對于會計理論的發(fā)展和研究更應該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會計理論之于會計體系來說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從國際上認可的會計理論的目的來分析,一方面會計理論為會計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解釋,規(guī)范了會計工作的規(guī)則和方法;另一方面通過會計理論的運用可以預測日后的會計工作方向甚至是經濟工作運行走向。因此,會計理論的研究可以使財務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領域。
二、會計理論發(fā)展中的問題
盡管我國各種會計工作者和相關經濟專家,都在為不斷地豐富我國的會計理論基礎而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從長遠來看,我國的會計理論和體系構建仍然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其不足之處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
首先,會計理論研究中出現(xiàn)了很多理論性過強、實踐性不高的情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會計工作的內容和方式在不斷地改變和發(fā)展,諸如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等運用都融入到了會計工作中,但是傳統(tǒng)的會計理論對于這些方面的深度剖析和研究并沒有很好地跟上時代的潮流。很多理論基礎研究和培訓中依舊是過時老舊的相關理論,不利于指導會計從業(yè)者的工作。
其次,在針對基層財務工作者的理論基礎研究方面,理論重在考試,考試內容也基本上是會計書本上的內容背誦,并不能很好指導實踐。很多基層工作人員對于會計理論的學習也缺乏重視,更多的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而沒有認識到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最后,理論語言表述復雜也降低了會計工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有時會計理論的語言表達抽象而復雜,在從業(yè)者原本就缺乏重視度的基礎上又因為理解能力的限制削弱了研究理論的興趣。這樣,如何把會計理論發(fā)展得更加通俗易懂,但又不脫離現(xiàn)實和科學性,也是會計理論發(fā)展過程中的挑戰(zhàn)之一。
三、優(yōu)化會計理論和體系的冷靜思考
事物都是在向前不斷的發(fā)展變化,盡管會計理論的不完善雖然是一個突出的現(xiàn)實,但是在多方人員的努力下,會計理論仍然在不斷地適應我國的國情的基礎上,不僅能夠變得更加貼近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還能從更高的高度去指導著整個會計系統(tǒng)的構建。由此可見,不斷改進理論研究中的不足,才是會計理論研究的當務之急。
(一)從實踐中提取理論基礎,使會計理論靈活發(fā)展正
因為理論總是源于實踐,財務相關工作更是如此。在會計理論和會計體系的完善中,要注意到在會計體系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的同時,要不斷根據(jù)實際情況來作出理論上的修改,做到理論和實踐在不斷運動中達到統(tǒng)一,這既能體現(xiàn)會計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生命力,又能根據(jù)我國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理論研究,保證了我國的會計理論具有更強的適用性,對于會計體系的構建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理論研究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將理論融合到實踐之中
會計理論研究的最終意義是指導會計工作的進行,因此,理論研究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研究,要落實到財務工作者的切身工作中來,這也是構建完整會計體系的目的所在。所以,將“為了考理論而研究理論”轉化為“為了使用理論而研究理論”,這樣切合實際的理論研究會大大提高財務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三)簡化會計理論的語言描述,讓會計研究變得更明晰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是中職教育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根本方法。陶行知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學也不成學。”[1]
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在會計教學中的現(xiàn)實意義
中職會計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會計教育要面向就業(yè),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初、中級應用型會計人才。
(一)從學生情況看
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專業(yè)學生多來源于普通高中入學考試的落選者,文化基礎、知識層次、認知水平都相對較弱,學生心理反映各不相同。
(二)從學校情況看
從目前的教學效果看,中職學校培養(yǎng)出的人才在實踐技能方面與社會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體現(xiàn)在:1.中職的會計教學大部分仍基于傳統(tǒng)的學科體系教學模式中職會計大部分采用高教版教材,會計學科體系的教學方法采用的是:簡單地“傳遞一接受”的過程,較典型的“填鴨式”教學。2.理論與實踐分離,尚未融合有些中職學校先進行理論教學,后進行實踐教學,兩段分別進行。3.教師的基本技能與專業(yè)技能有待提高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是關鍵,中職會計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和特色決定了會計教師必須擁有“技師+教師”的雙師能力,既懂理論知識,又能實踐操作,既能上得講臺,也能下得企業(yè),具有開展實踐教學的能力。
三、在會計教學中貫徹“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實際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實踐,老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共同的做是一個統(tǒng)一的完整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都在實習單位完成:對教師而言,做中有教,教中有做;對學生而言,學中有做,做中有學,教學是統(tǒng)一在一起的,這就要求在實踐中要學用一致,推行手腦一致,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2]
(一)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積極進行課程改革
會計教學貫徹“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首先要堅持以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指導思想,在課程設置上遵循“按事施教”的原則,即課程以每一個工作過程所必須的理論和技能為出發(fā)點和基本內容,堅持以能力為核心,從會計職業(yè)能力要求入手,根據(jù)“崗位技術能力課程”的思路,確定教學計劃,設置相應的課程,使教學與生產、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1.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確定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目標,構建項目課程體系?!敖虒W做合一”教育思想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該項目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業(yè)特色:項目導向法體現(xiàn)在“教”中,課程設計是以9個項目為中心,以13項工作任務引導“教”;任務驅動法體現(xiàn)在“學”中,以13項工作任務驅動崗位知識的“學”;理論與實踐相互交融在各個項目的課堂教學“做”中,集中體現(xiàn)了“教學做”合一,做到“理論—實踐”嵌入式教學,項目課程融合式在會計教學中。[3]2.精心策劃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授課方式會計教學是枯燥、無味的,這是大部分教師、學生的一個共識?!敖虒W做合一”教育思想下的會計的教學方法由注重“教法”轉變?yōu)樽⒅亍皩W法”。為此,在會計教學中采用了項目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3.制定精細教學計劃,分階段到企業(yè)進行業(yè)務實踐陶行知所說“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學游泳,就須在水里學。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讀游泳的書籍,做游泳的動作,縱然學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時候,還是要沉下去的?!盵4]可見,“教學做合一”最終落腳點在“做”上,即要“做中學,做中教”。
(二)加強教材建設,開發(fā)、借鑒理實一體化的教材
教材是教師完成教學和學生學習必備的教學媒介。隨著會計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的轉變,需要開發(fā)、借鑒適合理實一體化的會計配套教材。會計的理論教學上要有明確的職業(yè)定向性,要圍繞職業(yè)崗位的要求,根據(jù)崗位的實際需要對理論進行刪繁就簡,調整重組;實踐中用得上的就教,用不上的就不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的應用形態(tài),不追求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嚴密性;強調“知其然,用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5]
(三)創(chuàng)造條件,堅持師資隊伍的“內培、外引”
“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最終實施,依靠的是一批理論與實踐兼?zhèn)涞摹半p師型”教師。對于會計課程教師,學??梢圆扇《喾N手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1.是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及教師六個月企業(yè)實踐培訓計劃,利用國家資源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2.是鼓勵教師參加在職學習,在政策和資金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建立教師聯(lián)系行業(yè)實踐的機制,通過對實習學生的管理來實現(xiàn)教師與行業(yè)的互動。3.中職學校加大力度引進行業(yè)、企業(yè)專家和能工巧匠作兼職教師。堅持“內培、外引”一起上,“名師、雙師”一起抓。打造了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后,前面所談到的教學內容的重構和一體化教材的開發(fā)就可以輕易做到。
四、結語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讓老師通過剖析會計案例,把復雜枯燥的理論通俗、形象地表達出來,然后根據(jù)所學的基本理論進行詳細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渴望,對知識學習的記憶更牢靠。同時,通過對案例情節(jié)的分析,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進入案例事件中,并對案例事件中每一個“角色”進行分析,提出看法并設法解決它,從中找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根源。因而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教師“講”、學生“聽”注入式教學的不足。會計教學由于去本身知識點比較分散,涉及到的知識點都和現(xiàn)實案例結合緊密。因此,在會計教學上采用案例教學法,在教學應用上具有優(yōu)勢。
二、案例教學法案例選擇
教師選用或自行設計的教學案例,一般應符合以下特征。
1.目標性明確
案例教學是實現(xiàn)預期目的的手段,它本身不是教學的目的。因此,不能為了舉例而舉例。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著案例運用得越多越好,這樣會把會計課上成“故事會”課,學生會迷失方向,只顧聽案例而忽視了案例所反映的會計基礎知識。因此,教學中所引的案例應有的放矢,應該與知識點緊密結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事例的簡單堆砌上,要讓學生在對案例的分析討論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2.注重方向性
選用案例應以嚴格按照會計教學大綱進行編排,不能隨意將案例拿來用,不同的案例所反映的知識點都不同,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應該放置合適的案例,這樣才能讓學生更有方向性的對案例進行分析。學生也能夠采取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對所遇到的會計案例進行分析。
3.要有實效性和啟發(fā)性
案例選擇必須具有時效性,會計準則,尤其是國際上剛出的會計案列,才能夠更貼近教學,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會計案例教學的步驟
1.準備案例
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筆者認為案例的選擇,既要典型又要貼近生產實際。尤其是新會計準則下的典型會計案例,應該不斷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教師在前一階段的課程,將所需要的知識點,盡可能的教授給學生,然后再講準備好的案例告知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先去了解案例內容,并準備必要的資料
2.講解討論案例
討論案例是案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設法調動學員的主動性,引導學員緊緊圍繞案例展開討論,可以是全班一起討論,也可以劃分成小組討論??梢赃m當?shù)貞靡恍┳钚碌囊曨l播放和展示技術,讓學生更加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在會計基本準則學習中,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仿真模擬會計事故發(fā)生的經過,給學員還原事件,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3.總結案例
【關鍵詞】管理會計;案例教學;學生素質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的公報指出: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訓練學生即將畢業(yè)時即已成為一個專業(yè)人士,而是在于培養(yǎng)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yè)人員應有的素質。我國目前高等會計教育的教學方式仍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重理論、輕實務”,“重記憶、輕理解”,不能適應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社會,也無法在競爭激烈、淘汰率極高的社會中開拓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空間。針對這種情況,很多院校都作了積極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學法(case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學院的MBA教學中采用的,在近一個世紀的案例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出了無數(shù)個高級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學者。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學法,近年來也被我國MBA教學廣泛采用。而在管理會計學科則運用較少,尤其在本(專)科教學中的應用更少。管理會計是以現(xiàn)代管理科學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術、方法為手段,對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規(guī)劃和控制的信息處理系統(tǒng)。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yè)中的生產經營活動,其內容表現(xiàn)出很強的實踐性,這就決定了管理會計學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在管理會計學教學方法及手段的設計上,應盡量體現(xiàn)其實踐性特征,符合管理會計學的教學規(guī)律與特點。
一、管理會計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改善教學效果
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使教師既注重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管理會計案例情節(jié)為線索,可使學生自覺進入工作“現(xiàn)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的實踐經歷,促使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舉一反三,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索、主動實踐的過程。實踐證明,這種實用、有效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明顯地提高了教學的實際效果。比如,筆者在講授資本投資決策時運用了美國安達公司的案例,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投資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價,各抒己見,效果相當好。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目前,許多畢業(yè)生反映,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出的學生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案例教學,可將企業(yè)的管理場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以當事人的身份,探尋企業(yè)成敗得失的經驗和教訓,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比如,筆者在講授變動成本法時運用了“格蘭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講授責任會計時,運用了“海爾的SBU戰(zhàn)略”,分析其成功的經驗;講授流動資金管理時,運用了“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危機”案例,分析長虹衰敗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有些學生會主動尋找案例進行分析,和老師、同學進行探討,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強。
(三)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個性化發(fā)展
案例教學法的精髓不在于讓學生強記內容,而是迫使學生開動腦筋,鍛煉學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確定的條件下獨立思考、獨立決策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采用的每一個案例都是工商企業(yè)所遇到的真實問題,案例的最后總是問學生:你說,該怎么辦?不經過認真、周密的獨立思考,僅僅通過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分析技術得到的答案是不現(xiàn)實的。案例教學法不是要求學生尋找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或錯,依據(jù)的只是個人對企業(yè)經營狀況的理解和判斷。由于案例教學法不重視能否得到正確答案,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斷培養(yǎng)、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因其倡導多向性、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應,從而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采用案例教學法能促使教師深入到管理會計工作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搜集的實務資料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據(jù)管理會計實際活動的發(fā)展變化,及時進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會不斷得到提高。與此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剖析管理會計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教師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會隨之進一步提高。
二、管理會計案例教學的實施
管理會計案例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必須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確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實施,以保證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實施。
(一)選取適宜的案例
案例的實質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學內容選擇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案例教學的效果。管理會計教學案例應具有以下特點:1.多樣性。涉及各行各業(yè),以適應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2.適應性。所選案例應使學生易于接受和認同,教師自己也能夠把握。3.啟發(fā)性。教學案例設計的問題應該顯而不露,留待學生去挖掘。設計的問題并不在多,關鍵是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4.針對性。教學案例的選擇要針對教學目標的需要,具有對已有理論知識和技術的涵蓋性,以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5.案例應具有歷史的經典性和鮮明的時代性。6.生動性。案例必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便開展深入討論。
(二)案例討論前的準備
準備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案例一旦選中,教師就要進行周密的教學準備,熟悉案例的內容和相關背景信息,并設計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管理會計案例表現(xiàn)為多種形式:一種是評價型案例,它用來描述系統(tǒng)特征與決策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何時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風格是有效的;另一種案例是決策型案例,它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像企業(yè)決策者一樣進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評價和決策聯(lián)系起來,要求學生不但要分析情況,還要給出行動方案。教師應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并想象在討論中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提前查閱資料以便應對。為了引導學生做好準備,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學案》,在《學案》中,可采取列條式或連續(xù)提問式,大概描述此案例應討論的問題及方向。學生在課前應仔細閱讀案例和相關的參考文獻,并根據(jù)教師發(fā)放的《學案》搜集相關資料,撰寫案例分析發(fā)言提綱,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在課堂上發(fā)言、討論。
(三)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討論可分組進行,討論結束后,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在這一程序,教師的任務是組織與引導。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huán)境,并設法使學生成為討論的主角。教師在討論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以免學生產生依賴心理。若學生之間觀點不一致,可使其展開討論;若學生分析判斷有錯誤,可采取故意提問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問題所在,自覺加以修正。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權威性的評價結論。學生一方面應珍視難得的發(fā)言機會,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及掌握理論知識并靈活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學中,學生需具備一定的團隊組織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發(fā)言結束后,要善于聽取別人的見解,汲取他人的新觀點。我國本科院校的學生在這兩方面是非常需要鍛煉的。
(四)案例討論后的總結
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給予總結。總結并不是說出某個案例的標準答案,況且很多案例沒有標準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運用的理論知識、討論難點、重點,需要深入思考之處,并指出本次討論不足之處與成功之處,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加以評價,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同時,應根據(jù)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xiàn),在成績登記表中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一階段是案例教學整個程序的點睛階段。
(五)案例報告的撰寫
教師要在案例討論結束后,布置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要及時歸納、總結,重點是評價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得當、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導學生由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達的重要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學生可理性地對所討論的案例進行思考、總結;教師應對案例報告寫出評語并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同時,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提高了學生的文字表達水平,可為經濟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三、管理會計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轉變觀念,正確看待案例教學,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
有觀點認為,案例教學不過是對前面已學課程的“炒冷飯”,不需教師投入過多精力;也有觀點認為,案例教學不是提倡學生參與、討論嗎?布置兩道題,讓他們自己準備、討論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學。基于這些錯誤認識,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學工作量時就曾發(fā)生案例教學工作量被“打折”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應對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師給予適當?shù)恼n時補貼,將對案例收集、整理、編寫計入科研工作量;可組織全院師生進行案例教學的優(yōu)質課比賽活動,對評出的優(yōu)質課和優(yōu)秀教師給予適當?shù)奈镔|和精神上的獎勵。同時,要在案例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yōu)勝劣汰,由學生自主選擇任課教師,給教師以壓力和動力,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案例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促使新的實用案例不斷推向課堂,案例不斷推陳出新。
(二)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講授教學的關系
案例教學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教師對一門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適當講授,是教學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利用講授法,讓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為案例教學打好理論基礎。課堂講授應當是誘導啟發(fā)式的,應該與問題討論、案例教學結合起來,只有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
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能力、增長學生知識的教學手段很多,如,到企事業(yè)單位進行業(yè)務實習、進行管理會計模擬試驗、進行必要的測驗和考試、撰寫小論文等。這是案例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確把握教師與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不能像傳統(tǒng)教學法那樣自己扮演課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結論代替學生的分析討論,而是以課堂教學組織者的身份積極為學生服務,在必要時,給學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導。老師的評論要簡短,不進行判斷,沒有導向性,而且通常應以提問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使學生繼續(xù)討論。
在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趨于一體化,市場環(huán)境在發(fā)生劇烈變動,管理會計的內容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運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案例的講解使管理會計的有關知識、概念得到闡述、解釋,可使學生在豐富的案例里面學到實用的知識,學習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將對管理會計教學的改革及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yè)的運用產生重要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賀穎奇,陳佳俊.管理會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1.課前準備階段⑴教師教師需要做的最主要的準備工作就是案例的選擇,在案例選擇的過程中要充分把握以下三個原則:第一、針對性原則。教師在選擇案例前要明確想要重點講解的知識,也就是明確教學目的,根據(jù)教學目的有針對性的選擇案例;第二、典型性原則。一般同一個會計問題在實際案例中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為了方便學生的理解案例的要選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第三、實用性原則。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在案例的選擇過程中應盡量選擇較為基礎的、貼近學生實際接觸范圍的案例。除了要做好案例的選擇之外,教師應該事先對所選案例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便應對課堂上學生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⑵學生認真閱讀教師課前給的教學案例,并進行思考,同時還可以再課前就進行小組討論,找出不明白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加以解決。
2.課堂教學階段⑴教師在課堂中教師首先要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并詳細的進行案例的介紹。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認真傾聽并記錄學生找出的問題、解決思路以及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期間可以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單獨的指導,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引導。并在討論結束后進行總結歸納,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解決其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要注意相似聯(lián)想法與對比聯(lián)想法的結合應用,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⑵學生針對案例材料進行認真的思考,在討論的過程中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疑問,積極的參與到案例的討論中去。要積極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對于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問題積極尋求老師的指導。認真聽取教師對案例的分析與總結歸納。
3.課后思考階段⑴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評價,客觀的分析案例教學的教學成果是否達到預期教學目的。在總結歸納的基礎上對下一節(jié)課的案例進行合理的調整。⑵學生回顧課前準備階段的問題與課堂討論的結果,記錄自己在本次案例教學中所學到的觀點和思想。
二、如何完善基礎會計案例教學
1.設立相關部門進行教學案例的選擇與編寫工作由基礎會計教學案例的選擇原則可以看出案例的選擇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單單依靠任課教師很難保證案例的數(shù)量和質量。學校可以組織專門的人員通過幫助企業(yè)開展會計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積累大量的案例資料。同時要對不同的案例進行分類以方便案例的選擇使用,通??梢詫⑵浞譃閷I(yè)綜合案例、專業(yè)部分案例、相關綜合案例三大類。
2.協(xié)調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正確處理傳統(tǒng)理論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的關系,不并能完全否定理論教學。而是要以案例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代替教師發(fā)揮課堂知識學習的主導作用。
三、結語
1.1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分別立足不同的角度,旨在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教學方式各不相同,但目標卻是相同的,兩者間的關系是相互統(tǒng)一,互為互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講理論知識,而不講案例,但只會讓學生認為理論知識過于生硬和空洞,這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沒有任何區(qū)別。與之相反,如果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只是為了案例而說案例,而不是將案例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理論知識作為案例的切入點,那么,這樣的教學就像無水之源,缺乏基本的理論支持。因此,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之間的關系,從而確保二者間能夠緊密結合,互相配合,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在今后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會計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快速提高實務操作技能,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下面筆者以“存貨崗位核算”項目中的“存貨的確認”為例來說明如何具體運用案例教學法.第一步:案例準備。教師根據(jù)案例提問:李強考察后,下列哪些項目是家具廠的存貨?為什么?案例分析李強在紅星家具廠實習,他想知道家具廠的存貨情況,在經過實地考察后,總結出家具廠材料、產品等存放情況如下:第二步:組織分析和辯論。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討論案例中哪些項目構成家具廠的存貨?同時,教師要營造出寬松、自由的討論氛圍,鼓勵學生敢于闡述自己的觀點,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第三步:進行案例總結。學生討論發(fā)言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及時進行評價總結??偨Y并不是一味強調案例的答案,而是要讓學生了解答案背后的理論依據(jù)。此外,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進一步提出問題,如總結出企業(yè)存貨有哪些特征,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過程中,明確存貨確認的主要條件是什么。
1.2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緊密結合
案例教學法適合會計專業(yè)的教育教學,但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會計專業(y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自始至終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既不能整堂課都采用填鴨式的講授法,也不能整個課程全部采用案例教學法。簡而言之,會計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的講授都適合使用案例教學法。會計專業(yè)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揚長避短,靈活運用,避免出現(xiàn)生搬硬套的情況。否則,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投入再多的精力,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1.3正確定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在會計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案例教學的主角,教師只是整個案例教學法的組織者或主持人。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給出意見和建議的方法,引導學生開拓思路,能夠認真思考和積極發(fā)言。教師要采取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主動參與課堂辯論。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好主持人的角色,掌握好案例討論的主流方向,確保學生的討論不會偏離主題。特別是在組織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討論的時間和節(jié)奏,能夠保證絕大部分學生可以各抒己見,闡明自己的觀點,盡量避免隨意打斷或反駁學生的觀點。即使學生的討論或者觀點已經脫離主題,也要在其發(fā)言后給予適當?shù)目隙ā?/p>
1.4正確處理不同層次學生的關系
案例教學中學生間的協(xié)作關系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關鍵所在。教師在開展教學前,首先要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性格特長等方面的差異,合理分組,使得每一個小組都能夠順利開展案例討論,從而保證學生可以配合案例進行討論和學習。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聽取教師的講解和解答,將案例討論作為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方法。
2結語
1.學歷教育方面。雖然從表面上看目前國內法務會計教育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實際上我國法務會計學歷教育剛剛起步,各高校對于法務會計的學科歸屬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不同的學校對于在法學專業(yè)還是會計學專業(yè)開設法務會計方向有不同的見解。而且,高校在具體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方案上各自為陣,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以課程體系為例,各高校的課程設置五花八門,大多是法學課程和會計、審計課程的簡單相加,在法務會計的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上沒有形成相對統(tǒng)一的意見,而且大部分高校不重視法務會計的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極大地影響了法會會計學歷教育的發(fā)展。
2.非學歷教育方面。目前我國法務會計非學歷教育僅有中國政法大學面向法務會計人員提供的培訓課程以及與國際注冊法務會計師資格考試有關的培訓,數(shù)量少、規(guī)模小、影響力不足,很難適應法務會計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二、我國法務會計發(fā)展的對策
(一)加強法務會計理論研究
在法務會計的發(fā)展中,理論研究舉足輕重,不僅可以為相關學科的發(fā)展注入新的內容,而且可以給法務會計的實踐做出理論指引,推動法務會計實踐的發(fā)展。當前,應當著重抓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成立研究組織。就全國范圍而言,可以成立全國性的法務會計學會,積極開展具有影響力的全國性的學術研討和交流,形成相對固定和不斷擴大的法務會計學術研究隊伍,提高法務會計的影響力。在高校或科研機構中,設立法務會計研究中心或研究小組,增加法務會計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第二,深化研究內容。在法務會計的研究內容上,必須改變目前大量研究浮于表面的情況,全面深入地對法務會計的內涵、外延及技術方法進行研究。充分借鑒國外法務會計研究的成果和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和規(guī)范體系。
(二)發(fā)展法務會計教育
培養(yǎng)法務會計專門人才是推動法務會計發(fā)展的基本途徑。發(fā)展法務會計教育應當從學歷教育和在職教育兩方面入手。
1.學歷教育。法務會計人才培養(yǎng)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話題,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應借鑒國際法務會計教育的經驗,瞄準國際法務會計的前沿,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多層次的、復合型的法務會計人才。
(1)本科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精通法務會計理論知識、熟悉法務會計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他們將成為法務會計的生力軍??茖W可行的本科生教育可分為三種形式:一是設置法務會計專業(yè)。目前,法務會計專業(yè)并未被國家教育部列入國民教育專業(yè)目錄,這一方面會讓學生感到困惑,影響其對未來職業(yè)發(fā)展前景的判斷,另一方面,不利于形成相對統(tǒng)一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也難以形成相對統(tǒng)一的模式。因此,囿于法學和會計學的單純學科局限性,亟待開辟由法學與會計學學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的專業(yè)來培養(yǎng)法務會計專門人才,設置法務會計專業(yè)乃大勢所趨。二是法務會計創(chuàng)新實驗班。目前法學本科(法務會計方向)模式和會計學本科或財務管理本科(法務會計方向)模式進行專業(yè)招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往往在法律、會計兩方面的知識都有所涉獵,但都只學到皮毛,難以深入掌握法務會計的精髓,不能勝任法務會計職業(yè)的要求。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未設置法務會計專業(yè)的背景下,較為可行的是開設法務會計創(chuàng)新實驗班,法務會計創(chuàng)新實驗班是復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驗區(qū),是學校開展教學改革和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徑,應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展試點,開發(fā)法務會計特色課程,加強師資力量及教材、實踐基地等配套設施建設,真正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法務會計人才。三是雙學位教育。學生主修法學或者會計學專業(yè)的同時,輔修第二專業(yè)(輔修會計學或法學),畢業(yè)時授予法學和管理學兩個學位。
(2)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他們將來主要從事法務會計理論研究工作。當本科教育達到一定規(guī)模,法務會計學科體系、課程設置等較為完善時,應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展研究生教育。
2.在職教育。由于法務會計應用的廣泛性,單靠學歷教育培養(yǎng)法務會計人才是不夠的,還應當通過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培訓來培養(yǎng)法務會計人才。我國可以大力開展面向注冊會計師、審計師、律師、法官、檢察官以及企事業(yè)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等在職人員的法務會計培訓,根據(jù)不同職業(yè)現(xiàn)有知識結構的特點,選取其他不為他們所熟悉的領域作為培訓重點,以形成符合法務會計職業(yè)需求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提高他們法務會計方面的職業(yè)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設
推動法務會計發(fā)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作為保障。雖然我國目前有《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審計法》、《審計準則》等,但是有關法務會計的專門制度仍是空白。為了促進法務會計健康有序地發(fā)展,必須完善相關立法,并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建立起一套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如法務會計職業(yè)資格認證制度、法務會計行業(yè)管理制度、法務會計的工作程序和技術標準制度、法務會計人員參與訴訟的制度等。
(四)推進法務會計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