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1:11
序論:在您撰寫道德法律與人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論文摘要: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法律與道德相為表里,甚至融為一體。在今人看來純屬道德范疇的事情,恰恰正是傳統(tǒng)法律重點制約規(guī)范的對象。加強對傳統(tǒng)社會中道德法律化的研究,特別是對道德法律化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表現、歷史演變及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將有助于客觀評價傳統(tǒng)法律體系的歷史作用及對現實的影響。
一、道德法律化的內涵與特征分析
探究道德法律化的特征,必須先探究“德”或道德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內涵?!犊滴踝值洹芬墩崱费?“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蛇之稱也?!薄墩f文解字》釋“德”為“登”。段玉裁注“俗謂用力徙前曰德”??偨Y古人對“德”或道德的解釋,概括地說,“德”便是努力向善。道德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階層亦有不同的標準。由于道德內容十分豐富,所以道德法律化的內涵也十分復雜。道德法律化中的“德”,一是相對法律而言,德是目的。這一點在西周表現得尤為突出,周初統(tǒng)治者認為夏、商“不敬其德,乃早墜厥命”。鑒于夏、商的教訓,統(tǒng)治者認為為政必須以敬德保天命為目的。于是,用刑用法必須要合乎“敬德”的原則,這就是《尚書》中《康浩》與《多方》中屢次提到的“明德慎罰”??鬃蛹昂笫廊寮乙鄬⒌赖伦鳛樽非蟮哪康?。與戰(zhàn)國法家欲建立皆有法式的“法治”王國相比,孔子及后世儒家要建立的是道德的王國。在道德王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由善美的人情來維系,整個社會充滿了和諧;“父子有親,著臣有義,夫婦有另叮,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人人以仁待人是道德王國的特征。二是相對法律而言,道德是一種更高明的治國手段??鬃友?“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作為治國手段,“德”的高明之處在于可以預防犯罪,可以標本兼治,可以使人知恥而不為非。由于“德”同時具備目的與手段兩重性,所以以道德為原則的道德法律化勢在必行。道德法律化使中國傳統(tǒng)法律具有了以下顯著特征:
首先,“人情即法,情重于法”。中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于世。禮重家族、重親情。父子、兄弟、親朋、故舊、門生、故史方方面面的人際關系將人們置于“情網”之中,這個情網不僅泯滅了個人性格的發(fā)展,而且足以形成抗衡國法的力量,道德源于人情,道德法律化實質上是以道德為法律之靈魂。自漢代后,立法、司法是否能體現人情,成為人們評判君主、官吏及法律的標尺?!叭饲榧捶ā北憩F在法律中有諸多由體現人情的條義,如不孝、惡逆、存留養(yǎng)親、親親相隱等;“情重于法”則表現于司法實踐中對烈女、孝子、俠客等的開釋赦免上。“凡聽訟理獄,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權輕重之序,測淺深之量”(《公平》)。唐代魏征如此精辟地總結了中國古代法律的特色。
其次,“有其法尤貴有其人”(《刑制總論·唐》)。在中國古代社會,法的建設位居次位,“人”位居首位?!盾髯印ぞ馈分醒?“君子者,法之原也?!痹谥袊糯J為有君子則有良法。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人們對法律的評價,不只是看法律自身的完善與否,同時更要看執(zhí)法之人自身的道德品行。許多孝子、清官、循吏斷案不僅能使當事人口服心服,而且還能起到教育一方民眾的作用,原因在于其自律與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傳統(tǒng)社會中,君主、官吏的道德修養(yǎng)與素質遠遠重于設法立制,百姓對圣君、清官的信賴也遠遠超過對法律的信任。
再次,“法立而無犯,刑設而不用”(《刑法志》)。在中國古代社會,設法立制的最終目的不在實現“法治”,而在實現“德治”,這也正是道德法律化的動力。由于小農經濟及宗法社會結構的制約,中國古人的理想國中總是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以暴力為后循的法與刑只是有備無患的虛設之器。不僅孔子主張“勝殘去殺”(《子路》),“必也使無訟乎”(《顏淵》),就是道家、法家也無不將“去刑”作為追求的理想。消除人為法,是道家“大道既成”的標志之一,法家亦表明使用刑罰的目的在于消除刑罰:“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禁令》)“無訟”思想使訟事的多少成為社會治與亂、政治清明與昏暗的標志。量,道德源于人情,道德法律化實質上是以道德為法律之靈魂。自漢代后,立法、司法是否能體現人情,成為人們評判君主、官吏及法律的標尺?!叭饲榧捶ā北憩F在法律中有諸多由體現人情的條義,如不孝、惡逆、存留養(yǎng)親、親親相隱等;“情重于法”則表現于司法實踐中對烈女、孝子、俠客等的開釋赦免上。“凡聽訟理獄,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權輕重之序,測淺深之量”(《公平》)。唐代魏征如此精辟地總結了中國古代法律的特色。
其次,“有其法尤貴有其人”(《刑制總論·唐》)。在中國古代社會,法的建設位居次位,“人”位居首位?!盾髯印ぞ馈分醒?“君子者,法之原也?!痹谥袊糯J為有君子則有良法。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人們對法律的評價,不只是看法律自身的完善與否,同時更要看執(zhí)法之人自身的道德品行。許多孝子、清官、循吏斷案不僅能使當事人口服心服,而且還能起到教育一方民眾的作用,原因在于其自律與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傳統(tǒng)社會中,君主、官吏的道德修養(yǎng)與素質遠遠重于設法立制,百姓對圣君、清官的信賴也遠遠超過對法律的信任。
再次,“法立而無犯,刑設而不用”(《刑法志》)。在中國古代社會,設法立制的最終目的不在實現“法治”,而在實現“德治”,這也正是道德法律化的動力。由于小農經濟及宗法社會結構的制約,中國古人的理想國中總是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以暴力為后循的法與刑只是有備無患的虛設之器。不僅孔子主張“勝殘去殺”(《子路》),“必也使無訟乎”(《顏淵》),就是道家、法家也無不將“去刑”作為追求的理想。消除人為法,是道家“大道既成”的標志之一,法家亦表明使用刑罰的目的在于消除刑罰:“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禁令》)“無訟”思想使訟事的多少成為社會治與亂、政治清明與昏暗的標志。
最后,效法自然,維護社會整體和諧。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于“德”與天命、天道密切相關,道德法律化勢必使傳統(tǒng)法律更加注重效法上天?!疤臁痹谥袊糯軐W中具有“神明”、“自然”等多種解釋。由于效法自然,故爾有了“德主刑輔”的指導思想。董仲舒言:“天出陽,為暖以生之;地出陰,為清以成之。”“暖暑居百,而清寒居一。道教之于刑罰,猶此也。故圣人多其愛而少其嚴,厚其德而簡其刑,以此配天。”(《基義》)因為主張效法自然,所以傳統(tǒng)法律十分注重法律與社會的和諧,并注重將一切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的因素都盡量納入法律體系當中。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鴻所言:“中國的立法者們所做的尚不止此。他們把宗教、法律、風俗、禮儀都混在一起?!?/p>
二、道德法律化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表現
禮是中國傳統(tǒng)法的靈魂??梢哉f,“禮”的內容博大精深,表現形式復雜多樣。可以用“包羅萬象”來概括“禮”的這一特征: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往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蹲節(jié)退讓以明禮(《曲禮上》)。然而,盡管我們可以在現代法學理論中,在現代不同部門的法律中尋到“禮”的歷史痕跡,但是我們卻不能將兩者等同起來。我們不能說“禮是神權法”、“禮是自然法”、“禮是習慣法”,或“禮是憲法”、“禮是民法”等等。因為禮有其獨特的價值追求,有其獨特的有機體系,從這一角度來說,禮就是“禮”,它是無可更變的。禮的價值追求亦即中國傳統(tǒng)法的精神或靈魂,決定了中國傳統(tǒng)法的特色。簡單地說,禮所追求和提倡的是“人倫道德”,也就是直到今天乃至將來,中國人都無法完全割舍的“忠、孝、節(jié)、義”。
禮治、德治、人治優(yōu)于法治?!岸Y治”是后人總結的西周統(tǒng)治者的一種治國方式?!岸Y治”以宗法制為基礎,以禮制為表現形式,以“德”為核心。禮治在西周的基本內容是將孝、忠視為治國之本,以確保禮治的推行;禮治的特征是體現等級制的精神,這就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昭公七年》)。與“德治”相類似的古語主要有“德政”、“德化”和“德教”等等。用“德治”來歸納中國歷史上的“德政”、“德化”和“德教”,主要是因為“德治”所強調的兩個中心內容,即統(tǒng)治者的自律和以教育的方式引導人民向善,恰好總結了“德政”、“德化”、“德教”的內容。另外,禮治與德治兩者基本是一致的,但禮治偏重強調德政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德治偏重于德政的內涵。先秦儒學所主張的“人治”,是西周宗法貴族政體及附著于貴族政體的法律制度下的產物??鬃釉诳偨Y西周統(tǒng)治經驗時提出:“為政在人”,“君正則天下正”。孔子認為人與法相比,人的地位是首要的,荀子就法與人的關系提出了“有治人,無治法”的論斷。德禮之治優(yōu)于政刑之治,以禮服人的“王道”優(yōu)于以力服人的“霸道”。鑒于秦苛法暴刑而亡的教訓,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學被漢以后的統(tǒng)治者奉為圣賢之學。在法觀念由秦至漢的轉折中,漢儒確立了刑的輔助地位,“德主刑輔”成為中國傳統(tǒng)法的主要特色?!暗轮餍梯o” 強調“德”的主導地位,可以緩和古代法律的野蠻和殘酷;為了體現“德主刑輔”,統(tǒng)治者須存寬恕之心,不于法中求“罪”,而于法中求“仁”,道德成為法律的靈魂。關于人治與法治的爭論,自漢朝對成文法的完善及司法實踐中的“引經決獄”,開始了中國兩千余年“混合法”之先河,人治與法治之爭也由此出現了新局面,即在法律思想上逐漸形成“人法并重”的觀點,其表現形式是兼重“法”的威嚴性與“人”的靈活性,人治與法治的爭論得到了比較圓滿的解決,“混合法”由此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律傳統(tǒng)。
三、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原因及歷史演變
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儒家的“仁、義”思想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基礎。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居于統(tǒng)治地位,其對當時中國的法律發(fā)揮著重要影響?!叭V五?!钡热寮叶Y教是中國古代正統(tǒng)道德的一般原則。法律與道德發(fā)生沖突時,自漢唐始便以法律的讓步來解決:法律公然規(guī)定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壞了自己的尊嚴而開方便之門。這就是中國古代人的選擇。二是社會經濟狀況的發(fā)展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條件。經濟的發(fā)達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人類向更高文明邁進的前提。中國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經濟的興衰與法律的道德化直接相關。經濟發(fā)達時期,人們對社會的道德要求較高,同時自身也表現出較高的道德水準,因此這時的法律體現著更廣泛的道德。與此相反,經濟蕭條時期,人們的道德表現較之以前欠缺,社會總體道德水平也下降,這時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三是維護封建皇權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核心。不管法律與道德誰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維護封建皇權為其首要考慮,這也是階級社會道德與法律所不可逃脫的命運。四是權力階層的態(tài)度是道德法律化形成的關鍵。“出禮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須是符合權力階層意志的道德;重“禮”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須是權力階層內化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道德法律化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傳統(tǒng)法律起源之時。中國古代法律的起源有別于西方,西方法律主要產生于由物品交換而演繹出的習慣、規(guī)則與契約中,中國的法律則產生于祭祀與兵戎之中。法律產生于戰(zhàn)爭,古人早有論述,如《漢書·刑法志》言:“大刑用甲兵。”這種源于兵戎的法,是以刑為核心的,其在后世的發(fā)展中,大多演化為刑律,這僅為法律之一端。若要完整地論述中國古代法律的起源,則不能不論及到“禮”。禮,最初也包括了部落風俗,它源于部落中的祭祀活動,祭祀須有儀式與程序。禮,體現了人們對上天的崇拜與對祖先的懷念,因而具有極大的權威性。違禮必觸犯神靈,必遭天譴。禮借助神的威力而具有了法的性質。禮作為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為中國傳統(tǒng)法律打上了深深的倫理道德的烙印,為道德的法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夏、商、西周是“禮治”的全盛時代。后世所言的“法”(或“律”、“刑”)在三代僅為禮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西周的“禮治”可以分為兩部分。其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是“禮義”,即禮的宗旨、精神之所在。其以人情為基礎,以道德為核心。概括地說,人情即“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大傳》)。禮義的實施途徑主要是教化?!岸Y治’,的第二個方面的內容是“禮儀”,即禮的條文、規(guī)范。禮儀的實施主要依靠刑罰推行。據載西周時儀禮三千,五刑之屬三千,“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人刑,相為表里者也” (《陳寵傳》)。但在“禮治”的體系中,禮義與教化占據主導地位。三代的法律在“禮治”體系中不占據主導地位,但其與道德、制度、習俗皆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漢代之后道德法律化的長足發(fā)展提供了歷史的借鑒。
春秋戰(zhàn)國至秦是“禮治”逐步崩潰,“法治”迅速確立的時代。而儒家思想為道德法律化提供了理論指導。儒家對傳統(tǒng)的“禮治”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法律在儒家的理論體系中,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道德才是裁決一切的最終標準。正因如此,孔子才提倡“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子路》)。儒法之爭以秦王朝統(tǒng)一六國,法家勝利而告一段落。道德法律化的進程在這一時期放慢了速度,但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卻在儒家的整理和發(fā)掘下得以系統(tǒng)化、理論化,儒家學說由此而成為中國漢代之后道德法律化的理論指導。
秦的夭折使人們重新認識到了道德的價值。漢初賈誼言:“德之所以生陰陽、天地、人與萬物也。固所為生者,法也。(《新書·道德說》)在漢儒看來,法律失卻了道德的精神,就等于失去了靈魂。道德法律化在漢代,一是立法時以儒家思想為指導,以道德倫理為基礎,使法律盡量與道德保持一致。如董仲舒所言:“刑反德而順于德。(《陽尊陰卑》);二是在司法實踐中不獨以法律為依據,而是引經決獄,將孔子在《春秋》中所體現的“微言大義”作為量刑定罪的最高標準,并逐漸演變?yōu)榉伞H缍偈嬉浴啊洞呵铩分x,父為之隱”為由,認為養(yǎng)父包庇犯罪的養(yǎng)子而“不當坐”(《禮·卷二十九))。自漢中期以后,道德法律化的進程隨著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確立而進人了一個新階段,《春秋》決獄使道德在法律體系中重新占據了主導地位,許多道德的戒律逐漸演化成法律的條文。漢之后,隨著道德的法律化,道德的權威遠遠高于法律,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大法”。勞乃宣將清末沈家本等人修訂的法律在實踐中無法實施的原因歸結為“離法律與道德教化而二之”(《刑法一》),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法律化在中國社會已是根深蒂固。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9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執(zhí)教者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問題;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即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堅持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tài)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zhí)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jié)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yǎng)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yǎng)人們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guī)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guī)范轉變成法律規(guī)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區(qū)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tǒng)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fā)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jié)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guī)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jié)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調節(jié)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fā)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jié)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與中小學強調養(yǎng)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yǎng)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fā)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可見,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梢?,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fā),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yè)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統(tǒng)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出發(fā)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wěn)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yōu)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guī)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fā)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tài)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wěn)定地調節(jié)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fā)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tài)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huán)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guī)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tǒng)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tǒng)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guī)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wěn)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于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并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于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并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運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礎。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征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fā)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并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qū)別于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也區(qū)別于在特定外部壓力下的被動服從。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9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執(zhí)教者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內容結構,表現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問題;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即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堅持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意識形態(tài)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整合為一門新的課程。因此,如何處理好這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問題,是值得執(zhí)教者關注與探討的問題。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關系
1.1“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聯系
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內涵和實質來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都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制約,同時又反映和作用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它們都是在指導下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它們都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都是調節(jié)人與人之問相互關系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它們都是為了確認和維護對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務;它們的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也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律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設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標。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精神,培養(yǎng)人們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培養(yǎng)人們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責任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規(guī)時,必然要考慮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現狀和內容,把某些道德規(guī)范轉變成法律規(guī)范。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人們自覺遵紀守法,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區(qū)別
思想道德與法律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tǒng)治階級(或人民)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和發(fā)展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而道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的,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來調節(jié)控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非強制性社會規(guī)范的總和。從社會主義法律表現形式上看,法律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或國家認可的習慣;而道德則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觀念的東西,存在于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之中。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內在結構關系法律調節(jié)的層面來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個體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問題;法律主要涉及人們行為層面的問題。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調節(jié)方式來看,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主要依據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個體內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種“軟調控”;法律是通過強制性的外在控制發(fā)生作用,是一種“硬控制”。從思想道德與法律作用的范圍來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圍更為廣泛,相對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圍較為具體,十分明確。從思想道德與法律調節(jié)控制的結果來看,思想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與高尚;而法律則著重要求人們外部行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兩者存在著明顯的界線,具有不同的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關系
2.1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而不囿于知識
當前,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傾向是突出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而忽視了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從而淡化了思想理論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經由知識教育,知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與中小學強調養(yǎng)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高校思想理論教育要進行相應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解決思想理論認識問題,培養(yǎng)大學生理論意識的自覺性。同時,大學生處于思想意識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一般具有自己的審視行事標準。因此,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視思想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思想理論教育始于知識卻不囿于知識。思想理論教育課不是單純的知識課,它是具有價值傾向的思想理論課。思想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導教育對象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發(fā)展知識,它需要通過教育對象個體對相應知識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證明,淡化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會弱化思想理論教育的功能和任務?!梢?,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
2.2思想理論知識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從更根本的意義上說,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求。新世紀,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而且要具有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獻身于所從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質,是保民族之本,揚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可見,高校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教育的目的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目標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性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開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高層次人才素質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在堅持思想理論教育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時,應注意兩種傾向:一是一講學科建設,就把它朝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上靠,把思想理論教育課程當作一般的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知識課程;二是一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就把它等同于傳達黨的現行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視角不同,高校德育確實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強調學科德育,從純粹理論的角度建設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學術色彩;有人主張生活德育,努力體現一種與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強調心理學德育,從價值中立和無批評原則對德育的借鑒出發(fā),使德育詮釋在心理學的模式之中;也有人從文化德育的角度,從古今中外歷史與現實中的文化和道德的關系中詮釋德育,政治德育則由于凸現德育的政治功能成為特定年代的標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為學術問題,各種研究實驗和設計都應當鼓勵,但是德育教育教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應當回避價值觀問題,不能淡化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在中國高等教育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大學畢業(yè)生將來勢必會在國家重要的崗位上擔當責任,或者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者、管理者、建設者和勞動者。探討思想理論課程的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統(tǒng)一是理論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一學科主要研究整體性、中國化、黨的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現實問題和大學生理想的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等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而所有這些問題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強課程、教材和隊伍建設的學理支撐,又是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手段必須圍繞的根本。不加強學科建設,只是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出發(fā)來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其師資隊伍也難以得到穩(wěn)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借助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yōu)勢,又要潛心于自己的學科建設,開拓學科的研究空間。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兼顧黨的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和大學生成才需求,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育人為本,貼近學生;要兼顧理論性和生活性,既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的屬性,又貼近生活,以此選擇教學內容和構建教學體系。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實踐教學
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學生對社會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規(guī)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完全依靠理論教學是難以奏效的。因為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這類課程的實效性,必須在教學方法和途徑上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與實驗。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知識點,通過開展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包括課堂的實踐教學、社會實踐和有關德育活動等。
3.1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施加影響,使其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內在心理要素發(fā)生變化,通過內化和外化的動態(tài)過程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大學生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需要經過道德法律意識與行為實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反復內化和外化的運行、發(fā)展過程。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體的體現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會輿論,加上學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體知、情、信、意等內在心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心理機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體所接受和認同,并通過實踐體驗和感悟內化為其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即精神力量。外化過程是指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將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轉化為行為實踐,相對穩(wěn)定地調節(jié)主體外顯的行為。這一過程是道德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要素不斷運動、發(fā)展、變化,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量變到質變,從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的動態(tài)過程。受教育者主體的道德法律行為作用于外部環(huán)境,往往會產生某種社會評價,即人們在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過程中依據社會道德法律的準則和基本要求,對其行為實踐所作的價值判斷。其功能是以善惡和法律規(guī)定為標準,形成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的正確價值觀。其實質是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和法律行為的動機、效果和價值的判斷,是人們道德和法律行為選擇和堅持正確行為習慣的外在力量。
3.2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
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飛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激勵、促進受教育者主體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內化和外化兩大飛躍。受教育者主體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的內在心理要素,包括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屬于意識或精神的范疇,在它沒有客觀化、外在化時,還不能構成完整意義的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是內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勵要素的統(tǒng)一,是觀念、意識和行為實踐的統(tǒng)一。它需要經過兩個飛躍:一是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的社會道德法律原則、規(guī)范、基本要求等內化為道德和法律意識,從而實現從社會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飛躍;二是實現從受教育者主體的內在力量到客觀化、外在化的行為實踐的飛躍。實現這兩個飛躍離不開人們的行為實踐。受教育者主體只有通過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與發(fā)展的內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實現上述兩個飛躍,從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為的相x,-t穩(wěn)定的特質和傾向。
上述兩個飛躍并不是一次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反復多次,分層次、分階段的實施才能夠實現。其中,認同、信奉是重要的層次與階段。
認同,即受教育者主體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體驗,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法律意識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為主體在認知、情感上,對外在于主體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的實施價值、意義的認識趨同,并指導自身自覺行為的一種心理傾向。認同階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體將外在于自身的社會道德法律意識和社會需要內化為自身意識、自身需要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并轉化為其自身內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該階段是確定更深層次內化的基礎,是完成內化和外化運行過程,實現道德品質和法律素質形成發(fā)展兩大飛躍的動力源泉和心理基礎。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征是實施道德法律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即受教育者主體實施道德或法律行為的主觀動機發(fā)自其個體的自我需要,并使這種自我需要與社會需要、社會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趨同,它區(qū)別于特定情勢下的盲從,也區(qū)別于在特定外部壓力下的被動服從。超級秘書網
[論文摘要〕高速、便捷的互聯網正以其銳不可檔之勢沖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及的變化。其中大學校園已經成為信息化程度最高、發(fā)展最快的地方,網絡在給辛蘋學子帶來豐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道德問題。文章就網絡道德問題,論述了網絡道德的內灑,并從大學生網絡道德存在的失范現象,分析了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的原因,從而提出了一些加強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道德的措施。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正以其異常迅猛的速度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網絡的出現,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環(huán)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002年6月的調查數據表示,大學生上網率為84%,并且數據也是在逐年上升。
網絡的出現對社會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增長了人的知識和智能,發(fā)揮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擴大了人際交往的范圍,但是它在給人們提供豐富信息、開闊眼界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負面的影響。比如,網絡在提供豐富信息的同時,大量良芬不齊的冗余信息在干擾著人們對信息的正常吸收,在擴大人際交往的同時,網絡虛擬世界特有的人際交往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信任危機,使人們對現實社會產生隔閡。既然如此,那么作為網絡沖浪主力軍的大學生,他們上網行為是否健康,也必然會對他們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思維方式產生種種的影響。因此,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網絡道德,使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網民,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一、網絡道德概述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式之一,是一定社會條件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當然,這種規(guī)范不是永恒不變的,它是一個歷史范疇,是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而變化、發(fā)展的。任何一種道德規(guī)范,都有其自身的發(fā)展過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應用,引發(fā)了社會從根本上發(fā)生變革,形成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應的網絡“虛擬社會”。在“虛擬社會”里,人們的社會角色和道德責任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一種新型的道德規(guī)范即網絡道德便應運而生。所謂的網絡道德就是一種依靠網際公民的輿論和其內心信念來規(guī)范、調整的道德規(guī)范,是人們在網絡道德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現實社會及網絡社會對網絡行為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網絡道德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在網絡使用與網絡生活中產生和形成的,是健康的網絡道德關系及其本質的集中概括。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的出現,開創(chuàng)了以計算機高新技術應用為核心的信息網絡道路,中國自從進入互聯網以來,上網的人數每半年都以超過50%的比率在增長。然而,正如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發(fā)生必然給人類帶來深遠的影響一樣,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fā)展造就了一個“虛擬社會”,也帶來了現有社會道德難以應付的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網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網絡道德的發(fā)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網絡道德建設的意義已經不僅僅在于維護正常的網絡秩序,更在于使科技的發(fā)展與道德的進步相一致。
新一代的大學生是網絡世界中的重要公民,他們把“上網”作為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他們在吸取網絡營養(yǎng)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網絡不健康、不道德的內容的影響。并且,在網絡的世界中,少了道德規(guī)范的青年學生必然會出現種種網絡道德失范現象。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缺失現狀
(一)網絡言行隨愈放縱
網絡本身具有的匿名性特點,使人們對網絡言行失去了監(jiān)督。平時,在網上我們常常會遇到招人辱罵的情況。在一些大學校園網的BBS帖子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其中有很多的內容是粗俗下流、惡濁不堪的,甚至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些大學生還針對個別教師進行惡毒謾罵和人身攻擊。
根據一份網絡調查發(fā)現,有18. 8%的學生在網上聊天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時使用過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有61. 8%的學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論壇中曾遇過其他網友使用臟話或帶有人身攻擊的語言。也有人對大學生為什么會使用不文明語進行調查,發(fā)現多數大學生在使用不文明用語時,都有著類似的心態(tài),認為“只要不爽,就可以用,他也不知道我是誰;是他先攻擊我的,為什么要忍受……”等。由這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網絡言行是放縱的。
(二)網絡情感缺乏
根據《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上網聊天是大學生上網的一個普遍現象。多數大學生都有著5個以上的陌生網友,有20%的大學生的陌生網友個數多于20個,并且65%以上為異性。QQ ( O1CQ)則是大學生網民最主要的網聊工具,使用者達74%,使用聊天室、BBS和其他網聊工具的分別為40%,40%和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關信息是網聊的經常性話題,分別占到63%和53 %同時存在胡扯和對罵的現象23%對于網戀,77%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網戀不應提倡也不應反對,其中12%的調查對象有過網戀經歷。
對于這個調查,我們可以發(fā)現,大學生在上網時情感是比較缺乏的。在現實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受物理空間的限制,具有直接性、現實性。而網絡社會則將主體的交往置于“虛擬共同體”中,是一種建立在“人一機一符號一符號一機一人”的交往,存在著機器的阻隔,它改變了人際交往的物理空間環(huán)境。網絡將人與人之間現實的直接交往機會大為減少,這就極有可能導致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疏遠,導致個人產生緊張、孤僻的道德心理障礙,產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現象。
《三)網絡價值觀念模糊
在對大學生調查“你認為在網上最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質”時,有66.1%的學生沒有選擇“誠實守信”,有55. 1%的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對方,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而不能傷害別人”,甚至有13. 2%的學生認為“網上聊天誰也看不見,互相欺騙是很正常的”。對于不文明語言,有22. 4%的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但是現實中不可以使用”,有10. 6%的學生認為“網上和現實中都可以使用”。有35. 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復制、抄襲文章是不道德的行為,有16. 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私自使用別人的帳號是不道德的。
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對于網絡都沒有誠信。他們在網絡空間中漸漸喪失了中國人應該具備的誠實、優(yōu)良的品質。
(四)杜會資任意識淡薄
《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還顯示,16%的大學生對網上的傳聞和性內容感興趣;29%的人對網絡黑客表示崇拜,40%多的人表示有機會想試一下黑客行為;網絡文明工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一年多了,但仍有1/4左右的人對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認為此舉可有可無。
另一方面,由于網絡是一種新生事物,還沒有形成完備的道德法律規(guī)范,而且現實中對網上道德失范行為也沒有相應的制裁措施。即使有制裁,也因網民的匿名使之有逃離懲罰的可能。因而,網絡道德有賴于上網者的道德自律。青年學生正處于心理、行為上的漸成熟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較差,如果過分沉涸于網絡社會,盲目追求絕對的自由與民主,則有可能使個人主義抬頭,淡化應有的道德責任意識。
(五)人格沖突嚴重
調查顯示45. 6%的中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成為“和現實中不一樣的人”,認為去上網就是為了放松自己,尋求新鮮、自由、刺激。希望可以在網絡上表現自己不同的一面。
這份調查表明:當前大學生還沒能夠協(xié)調好網上和網下的關系,他們對自己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的道德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實行的是雙重的道德標準,扮演的是雙重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個文雅的“好學生”,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他們卻是隨意使用各種不文明語言,甚至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破譯他人密碼,傳播各種病毒,各種虛假信息等,扮演的是一個于現實社會不同的角色。如果這種行為得以長期強化,那么將會對他們人格的健全產生很大的障礙。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是引發(fā)網絡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學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發(fā)展期,也是人生一個最為脆弱和危險的時期。大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還沒有正確學會選擇網絡中雜亂的信息。他們的道德觀念正處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發(fā)展階段,他律的道德規(guī)范與自律的道德原則都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教育。而網絡則是一片沒有國界、沒有傳統(tǒng)藩籬、沒有師長管束、崇尚自我的地方,大學生獨特的道德發(fā)展階段,使大學生若稍有差錯,就有可能失去對非道德誘惑的自控能力,最終成為“網絡”的俘虜。
(二)網絡自身的特點是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土壤”
網絡自身的開放性、隱蔽性、虛擬性等特點對于自我監(jiān)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大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是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環(huán)境因素。
首先,在互聯網上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傳統(tǒng)、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沖突十分激烈。目前我國在網上要獲得信息的高效服務必須求助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數據庫,這樣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意識形態(tài)以及黃色的、不健康的內容就得以大量輸人。網絡具有的共享性和匿名性,將大學生充斥在一個沒人管制的多元世界,他們極易受到西方文化、黃色信息的熏陶,使大學生固有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遭到破壞,使其陷人泥潭而不能自拔,從而產生種種失范行為。
其次,由于在網絡中人們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人機對話或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大學階段是人們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網絡交往與傳統(tǒng)的具有親和感的人際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難以形成真實可信和安全的人際關系,這使沉迷于網絡的大學生缺乏感情,使其人際交往趨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會化,使他們對現實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會發(fā)展漠不關心。甚至,當他們在網絡交往中上當受騙時,就容易對現實產生懷疑、悲觀和敵意的態(tài)度,并且在網絡的交往當中表現出來,從而產生失范行為。
再次,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網,并在網上瀏覽信息、下載和利用網絡資源,甚至在網上發(fā)表任何越軌的言論而很少受到懲罰。這種情況使網絡世界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現實世界而成為“虛擬空間”。同時,由于網絡法規(guī)建設的滯后,網絡世界的無序狀態(tài)促使大學生對自己的網絡言行放縱。
(三)網絡立法的落后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提供了條件
在現實社會中,道德的維系主要是依靠傳統(tǒng)的習慣、社會的輿論和個人內心的信念,同時有時是以國家法律作為最后的保障,體現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結合。網絡社會貫徹著自由和信息共享的觀念,互聯網是沒有擁有最高權力的中央控制機構,沒有中心,沒有所有者,任何人、任何結構甚至任何國家都無法控制互聯網。因此,網絡社會中將更多地依靠網民的內心信念,僅靠自律自覺精神來維系網絡道德,這遠遠是不夠的,少了法律的制約,人的行為就會隨意放縱。大學生網絡道德少了他人的制約,他們的網絡行為就有可能失范。
四、培養(yǎng)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對策
高校作為大學生接受教育最為集中的場所,成為大學生網絡道德培養(yǎng)這一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高等學校首先應當確立起終身德育的教育理念,從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加強大學生民主與法制意識,引導大學生學會正確選擇網絡信息等方面去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修養(yǎng)。
(一)確立終身德育理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替周期越來越短,單純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知識經濟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經過時,為了適應終生教育的發(fā)展,高校德育也應樹立終生德育理念。我們知道,高校德育的主題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這一德育目標的培養(yǎng)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小學、中學、大學德育相銜接,直至終身。所以,高校在德育上要確立終身德育的理念,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
此外,我們還要拓展高校德育的內容。當今,高校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密切,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在德育課堂中除了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作用的同時,我們必須將品德教育向社會延伸,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這樣,大學生才能在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學會道德交往與實踐,在責任承擔中樹立起真正的責任意識。
(二)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
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
針對網絡文化多元信息流的沖擊,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對網絡保持高度的關注,做到了解、知情、監(jiān)控。要依靠技術手段切實加強對因特網的控制力和對各種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保護民族文化。高校還要開設一系列關于文化素質的選修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文、史、哲、體、美等方面的修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上,高校教師應該大量引人人文知識;在教學方法上,要采取座談式、辯論式、專題報告、專題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校園里多舉辦文化素質教育講座和播放文化素質教育電視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引導大學生開展以人文素質培養(yǎng)為中心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各種征文、書畫、攝影、藝術展覽及各種社團活動。
(三)提商大學生的法制意識
網絡的社會是不分對象的社會,只要是真實合理的,就會得到承認和接受。網絡信息的多向傳播不是單一地灌輸,而是將真善美、假惡丑一同展示在學生面前,由他們自己去判斷、甄別。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必將使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參與精神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決定了在網上交流的過程中,沖突必將頻繁發(fā)生。為了避免引起沖突,能夠在網絡空間中繼續(xù)存活下去,就必須遵守“游戲規(guī)則”,尊重他人的權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和大學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的樂趣的同時,應當注重提高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道德法制意識。
網絡社會的發(fā)展是以秒計時的,網絡立法雖然很重要,但其滯后的特點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但是只要在人們心里樹立起一種網絡道德意識,那么,人們就會自覺地去維持網絡秩序、遵守網絡法律。因而,高校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的網絡責任意識、政治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良的網絡道德。
(四)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
網絡與傳統(tǒng)教育載體的重要區(qū)別在于它的開放性和主體的選擇性。面對網絡帶來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是高校德育工作所要面臨的一個難題。
首先,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自我教育。在網絡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道德教育必須盡快跟上,這需要家庭、社會的支持配合,致力于網上道德建設,以教育、宣傳、監(jiān)督、規(guī)勸、輿論壓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學生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學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
其次,針對大學生沉迷電腦、網絡的現象,教育的著眼點應當是教育他們學會選擇。一是要讓大學生懂得選擇什么;二是要大學生知道如何選擇。人在網絡,有時常常是身不由己地受網絡虛擬世界的規(guī)則、情感所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斷。但人總要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所謂“有利有害”都應當以社會實踐為標準。所以,讓大學生認識到與網絡的虛擬世界保持一定距離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當今大學生學習、生活特點建立健全的學校規(guī)章制度。通過紀律,使大學生認識到,在網絡面前必須自行作出選擇,并承擔選擇的責任。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才是滿足社會的需要,經得住市場競爭的考驗。
(五)重視校園BBS站的輿論引導
目前,許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面往往粘貼著一些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愿說、不敢說的意見,甚至還出現有人身攻擊或某些內容不健康的文章。對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除了要加強對校園BBS的監(jiān)管外,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關注,正確引導。對此,筆者覺得應該需要堅持三條原則。第一,及時性原則。對現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BBS站上的焦點輿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能及時作出反饋,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第二,正面性原則。對BBS站上的提問,盡可能予以解決、回答,而不是回避。第三,柔和性原則。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一種寬松的態(tài)度、柔和的手段和大學生進行交流,既要作到理直氣壯地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讓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校園BBS的功能,建立起一個道德教育的網絡平臺。
(六)開設網絡道德課程
大學生是民族的精英和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yǎng)是網絡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那么,高校就應該把大學生網民教育納入到正規(guī)教育軌道上來,開設相關系列課程。目前,高校開設的網絡課程都是一些有關網絡技術的課程,這是不夠的。要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網絡公民,構建大學生網絡道德觀,必須開設一些以網絡資源利用為主題的諸如《網絡交際》、《網絡倫理與道德》、《網絡行為校園規(guī)章》、《網絡文化素質培養(yǎng)與網絡人格塑造》等之類的課程。
關鍵詞:大學生 學風 成才 立業(yè) 根本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9-102-02
學風反映著一所學校的歷史積淀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反映著一所學校的辦學能力與管理水平。優(yōu)良的學風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精神。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堅實基礎,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和社會聲譽,也關系到學生成才立業(yè)的美好前程。目前,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必然趨勢,日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呼喚著學生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當代大學生如何形成治學、讀書和做人的良好學風,干出一番事業(yè),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是值得大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論界深入探研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大學生成才立業(yè)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學風
學風既指學校的治學精神、治學態(tài)度、治學方法和治學能力,也指學生的行為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行為方式,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從具體的層面看,學風也特指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紀律和學習風氣。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深刻認識學風的內涵及重要性,且能將良好學風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動力,是成才立業(yè)的前提和根本。
1.良好學風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優(yōu)良學習品質。大學是學生成長成才的殿堂和重要階段。在小學、中學階段,良好的學風主要靠一系列的行為約束培養(yǎng)和促成,呈現出一定的起伏性;而步入大學階段后,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和學生生理心理的成熟,良好的學風則主要靠學生內心的自覺而形成,因而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這種持續(xù)穩(wěn)定的良好學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為國家學習、為民族成才、為社會貢獻的學習品質。這種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將會內化為崇高的學習精神、轉化為勤奮的學習動力。使大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良好學風有利于大學生奠定雄厚專業(yè)基礎。扎實雄厚的專業(yè)基礎是學生走向社會、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資本。在大學階段,學生由中學時的基礎知識學習轉向專業(yè)知識學習,在某一專業(yè)領域打基礎、強能力、出成果,逐步將自己打造成為專業(yè)化的人才。事實證明,大凡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的人才,均與大學時期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和淵博的知識儲備有關。這種雄厚的專業(yè)基礎得益于學生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學風好了學生才會穩(wěn)定專業(yè)思想,重視專業(yè)學習,如饑似渴地在課堂上獲取知識、在作業(yè)上鞏固知識、在生活中積累知識、在課外學習中拓展知識,成為擁有一定專業(yè)技能的優(yōu)秀大學生。
3.良好學風有利于大學生實現成才立業(yè)夢想。每個大學生都有一生奮斗的理想設計,也有成才立業(yè)的美好夢想,如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一份豐厚的薪酬、一個溫馨的環(huán)境、一個干事的舞臺,等等。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夢想的實現不在于好高騖遠的遐想,而在于腳踏實地的行動。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加快,我國已從學歷社會、身份社會走向能力社會。學生走向社會從事工作,不僅應有淵博的知識積累,而且應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諧的人際關系、開拓進取的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這些素質和能力,都是學風養(yǎng)成的題中之意。大學生如果缺少了這些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即使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很難成就一番事業(yè)。所以,大學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學風,才會使自己業(yè)務過硬、素質全面、夢想成真。
二、大學生學風養(yǎng)成中存在的問題值得重視
應當充分肯定,當代大學生學風的主流是朝氣蓬勃、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積極向上的。事實已經證明,有理想、有抱負、有創(chuàng)新、有作為是當代大學生的鮮明特點,很值得社會、家庭和學校為之驕傲。但在激烈的社會變革時期,由于受社會、學校、家庭及個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的學風尚存在一些問題,應給予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迷茫,學習目標不很明確。當學生從管理嚴格、高度緊張的高中階段跨入大學校園后,生活環(huán)境變優(yōu)越了,交往環(huán)境變頻繁了,學習環(huán)境變寬松了,這既會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成就感,又會有一種自由感、迷茫感。應該怎樣規(guī)劃自己大學的學習生涯,確定一個合乎自身的奮斗目標,不少學生感到莫衷一是,精神上萎靡不振,學習上得過且過,生活上邋里邋遢,不少寶貴的時光在腳下溜過。當畢業(yè)離校靜思回想的時候,才恍然醒悟,但悔之晚矣。有的學生甚至畢業(yè)時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懵懵懂懂地步入社會。
2.動力不足,刻苦精神有所減弱。思想上的迷茫、心理上的滿足,使部分學生考上大學后進取心減弱,存在“高考后先歇歇”的思想,學習的動力明顯不足,刻苦精神較之高中階段相去甚遠。表現在:對課堂學習重視不夠,遲到早退、缺席曠課、不做筆記等;對課后作業(yè)敷衍了事、照操照搬、相互抄襲,甚至不予完成;對畢業(yè)論文應付差事、抄襲嚴重、資料陳舊、格式不規(guī)范;對各種實習不夠重視,走過場,收獲甚微。
3.方法欠缺,掌握知識效果欠佳。不少學生在學習中仍沿用中學時形成的學習方法,缺少“問題意識”,事倍功半,效果不佳。課堂上滿足于聽講,缺少積極的思考和互動;完成作業(yè)限于在課本上找答案,不能進行深入分析;課外學習局限于專業(yè)知識,人文知識欠缺,科學思維的空間較窄,發(fā)表研究論文者較少。這樣造成的問題是學生的實際能力欠缺。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4.心理脆弱,應對挫折缺少勇氣。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大學生,面對眾多壓力,心理素質較差,經不起打擊和挫折,缺少自信。學習上成績下滑,不是總結經驗、奮力追趕,而是心灰意冷、任其自然;經濟上遇到困難,不是積極面對、想方克服,而是心情沉重、愧不如人;與同學交往上不夠融洽,不是冷靜反思、加強交流,而是怨天尤人、唯我獨尊等;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上,不是看其主流、抓住本質,而是一葉障目、心灰意冷。諸多的心理問題,使一些大學生在挫折面前心理脆弱,以至于發(fā)生自殺等嚴重事件。
5.輕視實踐。知識應用能力不強。大學教學中安排有社會實踐、專業(yè)實習、課程實習等,這對檢驗、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具體的實踐實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卻不夠重視,有的借故自找單位實習而干了其他事情,有的去實習單位后中途卻隨意離開,有的雖然參與了實習過程,但沒有按計劃完成好實習任務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給將來工作造成困難。
6.行為失范,道德法律觀念淡漠。近幾年來,由于多種原因,有些大學生的道德水準有所下降,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發(fā)生扭曲,違紀違法
現象時有發(fā)生。從盜竊犯罪看,呈現出上升趨勢,據有關機構調查。盜竊犯罪約占大學生犯罪總數的50%左右。另外,打架斗毆等人身傷害的犯罪也時有發(fā)生。雖然這些違紀違法行為發(fā)生在個別大學生身上,但其負面影響較大,對社會的危害很大。
三、大學生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貴在身體力行
高校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涉及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涉及文化理念、人文特色和素質教育;也涉及許多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的影響等。就大學生個人而言。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貴在內生自覺、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
1.牢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個航標、一種追求、一種潛在的動力。是激發(fā)大學生發(fā)奮學習的精神支柱。人一旦失去了理想信念,就會迷茫、消極、沉淪。大學生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fā)起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努力學習的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設祖國、服務社會的本領。崇高理想信念的樹立,必須有許多元素來支撐:一是要有明確遠大的學習志向。以學習成就自己的夢想;二是要有不懈追求的學習精神,將學習看作是永無止境的過程;三是要有頑強拼搏的學習勇氣。克服困難,堅定地超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2.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名科學家牛頓從小酷愛讀書,喜歡沉思,做科學小試驗。愛因斯坦對牛頓評價到:“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為永恒真理而斗爭的舞臺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大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應珍惜學習機會,樹立強烈的學習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把讀書變成一種需要;勤奮學習、善于思考,認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探索學習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努力拓寬專業(yè)口徑,增加知識容量。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與專業(yè)實習,奠定未來工作的實際才能;其有科學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善于發(fā)現問題、思考和研究問題,培養(yǎng)自己的學術興趣和發(fā)展?jié)撡|,爭取早出成果。
論文摘要:管理倫理作為現代管理理論研究中的一個新興課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在中職校實行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建設也已是大勢所趨。本文從轉變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提高中職校管理者倫理素養(yǎng)、加強教師道德修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分析了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建設這一課題。
所謂中職校人力資源是指中職校中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方面工作的教職員工全體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中職校人力資源的主要成分是教師。由于教師受教育程度較高,追求尊重、自由、平等、自我實現的愿望較強烈,因此,只有抓好中職校的人力資源倫理化管理,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實現中職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
1轉變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1.1管理模式上德法兼治
傳統(tǒng)人事管理模式中,中職校大都實行依法治校,對教職員工的崗位職責都有明文規(guī)定,一旦違反會有相應獎懲措施。這些規(guī)章制度能規(guī)范教職工行為,提高其工作效率,但有時卻顯得不盡人情,忽視了大家的情感需求,不能有效地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因此,中職校人力資源要轉變管理模式:實行德法兼治,即一方面以制度建設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各項政策舉措,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推進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另一方面選擇和實施具有人性化、能激發(fā)教職員工工作熱情的管理模式,盡量滿足教職員工對尊重、信任、友誼、支持、理解、感情等精神需要,突出道德對人的教育作用和倫理的管理職能,以良好的倫理道德來激發(fā)教職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從而實現管理職能。
1.2管理思想上以人為本
傳統(tǒng)觀念中,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才為本,把“才”作為提高效率、實現效益的生產工具,而把“人”看作是工作手段。這是一種片面的管理思想。人是萬物之靈,中職校教師不會單純地把工作作為謀生手段,他們更需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施展才華、實現自我價值。因此,我們應該提倡以人為本的倫理化管理理念,將資源中的人回歸本真,充分尊重教師的個人尊嚴和自我價值實現需要,精神需求等等,讓管理活動圍繞著相信人、培育人、愛護人、關心人、尊重人而展開,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真正要旨。
1.3管理思維上非效果論
效果論與非效果論是不同的倫理思維方式。效果論是依據行為的結果來判斷行為的對錯,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則,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是功利主義。非效果論是指不以能夠帶來最好結果的方式來判斷對錯,而是選擇更符合平等尊重每個人的原則為標準,要求我們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看作自由的、理性的、有責任的道德行動者,人與人之間,不論差異有多大,作為道德行為者,都具有同等的價值。實踐證明,在管理中應實行非效果論,注入人文關懷,關心愛護教師,在平等尊重每個人的原則基礎上達到利益最大化。
2提高中職校管理者倫理素養(yǎng)
2.1作風民主
中職校管理者應改變一貫的作風,改變那種從“管理者”需要的角度而不是從“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發(fā)去考慮問題的思想;要認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是一種分工合作關系,在工作程序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是鼓勵全體員工都對工作進行策略思考,視工作質量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要充分認識教師既是管理對象,又是管理主體,給教職工參與管理的機會、發(fā)表意見的渠道,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保護教職工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2.2處事公平
中職校管理者應該秉公辦事、不謀私利、平等待人,以公平理念為尺碼,公正評價、教職員工的工作成績和做出的貢獻給予獎勵,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求對教師沒有差別對待的普遍競爭規(guī)則,同時要求普遍的規(guī)則能夠在現實中得到公正地執(zhí)行。
2.3關注教師
關注教師是中職校管理者理應具備的最重要的倫理思想。管理者一定要從教師的切身利益入手,把解決教師的困難當作工作的第一要求,真心真意為教師辦實事。定期深入到廣大教師中開展調研活動,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和呼聲,多渠道地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切實關心教師的疾苦,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重視,真正把溫暖送到教師心中。要根據教師類型、個性、成長規(guī)律和特點、成長的道路不同,用其所長,做到對謀略者委以重任,使懷才者用當其所,使平庸者各得其宜。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教師穩(wěn)定思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2.4嚴于自律
嚴于自律是管理者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道德素質。嚴謹自律的具體表現是政治上清醒堅定、思想上謙虛謹慎、工作上不驕不躁、為人上坦誠磊落,勇于負責、謙虛謹慎、淡泊名利??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管理者應堅持率先垂范,加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樹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3加強教師道德修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
3.1提高道德認知水平
中職校要用正確的先進的思想武裝教師的頭腦,堅定他們的信念,明確他們的道德奮斗方向;從工作實際以及教師的思想實際出發(f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主動地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幫助廣大教師了解和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黨和政府采取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3.2培養(yǎng)內省慎獨能力
中職校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是一項特殊的職業(yè),教師所從事的勞動既有相互協(xié)作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既有教育目標和任務的客觀規(guī)定性,又具有教師自己選擇教育教學行為方式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內省與慎獨對于為人師表的教師來說,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內省是推動道德從他律過度到自律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推動個體道德發(fā)展較快地進入自覺乃至自由的階段。內省這種互動性的自我教育能調動個體對教師角色的認識,進而使之對道德有較全面、客觀、深入的認同,使道德作用顯著增強。慎獨是在沒有他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自覺用教師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指導自己的行為,在無人聽見、看見時也防微杜漸,自覺進行修養(yǎng)。慎獨不僅是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一種功夫,更是一種道德境界。
3.3加強教師道德實踐
道德的學習和科學知識的學習具有不同的機制。道德學習很難通過封閉的授受方式完成,它要求激發(fā)和調動內在的經驗,由內而外地去感悟、體驗;道德具有極強的情境性,它不能離開生活情境以概念學習的方式抽象地學習。所以,加強道德實踐是提高教職工個人修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王建生.以人為本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J].科學之友(B版),2008(07).
論文摘要:管理倫理作為現代管理理論研究中的一個新興課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在中職校實行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建設也已是大勢所趨。本文從轉變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提高中職校管理者倫理素養(yǎng)、加強教師道德修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分析了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建設這一課題。
所謂中職校人力資源是指中職校中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方面工作的教職員工全體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中職校人力資源的主要成分是教師。由于教師受教育程度較高,追求尊重、自由、平等、自我實現的愿望較強烈,因此,只有抓好中職校的人力資源倫理化管理,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實現中職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
1轉變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1.1管理模式上德法兼治
傳統(tǒng)人事管理模式中,中職校大都實行依法治校,對教職員工的崗位職責都有明文規(guī)定,一旦違反會有相應獎懲措施。這些規(guī)章制度能規(guī)范教職工行為,提高其工作效率,但有時卻顯得不盡人情,忽視了大家的情感需求,不能有效地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因此,中職校人力資源要轉變管理模式:實行德法兼治,即一方面以制度建設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各項政策舉措,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推進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另一方面選擇和實施具有人性化、能激發(fā)教職員工工作熱情的管理模式,盡量滿足教職員工對尊重、信任、友誼、支持、理解、感情等精神需要,突出道德對人的教育作用和倫理的管理職能,以良好的倫理道德來激發(fā)教職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從而實現管理職能。
1.2管理思想上以人為本
傳統(tǒng)觀念中,中職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才為本,把“才”作為提高效率、實現效益的生產工具,而把“人”看作是工作手段。這是一種片面的管理思想。人是萬物之靈,中職校教師不會單純地把工作作為謀生手段,他們更需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施展才華、實現自我價值。因此,我們應該提倡以人為本的倫理化管理理念,將資源中的人回歸本真,充分尊重教師的個人尊嚴和自我價值實現需要,精神需求等等,讓管理活動圍繞著相信人、培育人、愛護人、關心人、尊重人而展開,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真正要旨。
1.3管理思維上非效果論
效果論與非效果論是不同的倫理思維方式。效果論是依據行為的結果來判斷行為的對錯,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則,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是功利主義。非效果論是指不以能夠帶來最好結果的方式來判斷對錯,而是選擇更符合平等尊重每個人的原則為標準,要求我們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看作自由的、理性的、有責任的道德行動者,人與人之間,不論差異有多大,作為道德行為者,都具有同等的價值。實踐證明,在管理中應實行非效果論,注入人文關懷,關心愛護教師,在平等尊重每個人的原則基礎上達到利益最大化。
2提高中職校管理者倫理素養(yǎng)
2.1作風民主
中職校管理者應改變一貫的官僚主義作風,改變那種從“管理者”需要的角度而不是從“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發(fā)去考慮問題的思想;要認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是一種分工合作關系,在工作程序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是鼓勵全體員工都對工作進行策略思考,視工作質量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要充分認識教師既是管理對象,又是管理主體,給教職工參與管理的機會、發(fā)表意見的渠道,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保護教職工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2.2處事公平
中職校管理者應該秉公辦事、不謀私利、平等待人,以公平理念為尺碼,公正評價、教職員工的工作成績和做出的貢獻給予獎勵,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求對教師沒有差別對待的普遍競爭規(guī)則,同時要求普遍的規(guī)則能夠在現實中得到公正地執(zhí)行。 轉貼于
2.3關注教師
關注教師是中職校管理者理應具備的最重要的倫理思想。管理者一定要從教師的切身利益入手,把解決教師的困難當作工作的第一要求,真心真意為教師辦實事。定期深入到廣大教師中開展調研活動,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和呼聲,多渠道地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切實關心教師的疾苦,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重視,真正把溫暖送到教師心中。要根據教師類型、個性、成長規(guī)律和特點、成長的道路不同,用其所長,做到對謀略者委以重任,使懷才者用當其所,使平庸者各得其宜。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教師穩(wěn)定思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2.4嚴于自律
嚴于自律是管理者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道德素質。嚴謹自律的具體表現是政治上清醒堅定、思想上謙虛謹慎、工作上不驕不躁、為人上坦誠磊落,勇于負責、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管理者應堅持率先垂范,加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樹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3加強教師道德修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
3.1提高道德認知水平
中職校要用正確的先進的思想武裝教師的頭腦,堅定他們的信念,明確他們的道德奮斗方向;從工作實際以及教師的思想實際出發(f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主動地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幫助廣大教師了解和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黨和政府采取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3.2培養(yǎng)內省慎獨能力
中職校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是一項特殊的職業(yè),教師所從事的勞動既有相互協(xié)作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既有教育目標和任務的客觀規(guī)定性,又具有教師自己選擇教育教學行為方式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內省與慎獨對于為人師表的教師來說,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內省是推動道德從他律過度到自律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推動個體道德發(fā)展較快地進入自覺乃至自由的階段。內省這種互動性的自我教育能調動個體對教師角色的認識,進而使之對道德有較全面、客觀、深入的認同,使道德作用顯著增強。慎獨是在沒有他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自覺用教師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指導自己的行為,在無人聽見、看見時也防微杜漸,自覺進行修養(yǎng)。慎獨不僅是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一種功夫,更是一種道德境界。
3.3加強教師道德實踐
道德的學習和科學知識的學習具有不同的機制。道德學習很難通過封閉的授受方式完成,它要求激發(fā)和調動內在的經驗,由內而外地去感悟、體驗;道德具有極強的情境性,它不能離開生活情境以概念學習的方式抽象地學習。所以,加強道德實踐是提高教職工個人修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王建生.以人為本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J].科學之友(B版),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