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日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11:24:06

序論:在您撰寫中日文化差異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中日文化差異論文

第1篇

中日兩國都是父系家長制,但在家長權力上有所不同。中國的家長權力為終身制,只要家庭當中的父親活著,那么他就一直具有家長的權力和權威;而日本的家長權力為階段制,父親在年紀大了或生病不能繼續(xù)料理家業(yè)的時候,就要把家長的權力交給繼承人。一旦交出了家長的權力,就要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一樣,服從新家長的領導。

2繼承人的選擇

中日兩國在繼承人的選擇方法和制度上有很大差異。

2.1養(yǎng)子條件在中國,夫妻在沒有親生子女或者沒有親生兒子的情況下,會考慮收養(yǎng)他人的兒子做養(yǎng)子。收養(yǎng)對象通常為父系親屬的兒子,稱之為“過繼”;而日本的夫妻在親生兒子以及入贅的女婿不夠優(yōu)秀的情況下,會考慮收養(yǎng)他人的兒子做養(yǎng)子。收養(yǎng)對象可以沒有任何血緣關系,選擇范圍比較廣。

2.2贅婿要求在中國,夫妻在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會考慮招婿入贅。入贅的女婿一般不改姓、不能入族譜、不具有繼承權,而且生下的子女隨其母親姓;日本的夫妻在兒子不夠優(yōu)秀時,會考慮招婿入贅。入贅的女婿要改姓,成為婿養(yǎng)子,而且有家產(chǎn)繼承權。

3家族觀念

中國的家族主要是由血緣關系組成的集團。這個家族集團不但包括直系親屬,還包括旁系親屬。中國人對家族的延續(xù)非常注重血統(tǒng)的純正,在以“孝”為家族倫理核心的中國家族中,傳宗接代被看做是最大的孝順。俗語中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說法。日本的家族是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目的的地緣集團。比起血統(tǒng)的延續(xù),日本人更注重家業(yè)的傳承,從而保證作為生活共同體的“家”的長期興盛。日本人的親屬范圍比中國窄,一般僅限于直系親屬。家族成員不一定是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也可以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家仆、佃戶、雇員等。日本的家族倫理以“忠”為核心,只要對家族忠貞不貳,非血緣關系的家族成員也可以參與祭祀活動,死后也可以葬入家族墓地。

4家業(yè)管理及財產(chǎn)繼承

在中國的家庭中,家業(yè)由父親管理。除非父親過世,否則就一直擁有家業(yè)的管理權。在財產(chǎn)繼承方面,中國實行的是諸子均分制,即將家產(chǎn)平均分給所有兒子(有時也包括女兒),長子一般在分配中不具有特殊權利。在日本的家庭中,家業(yè)由父親和繼承人共同管理。在父親有能力管理的情況下,家業(yè)由父親管理。當父親年紀大了或因病沒有能力管理家業(yè)時,家業(yè)就交給繼承人管理,并且繼承人可以是入贅的女婿或者養(yǎng)子。日本的家庭財產(chǎn)實行長子繼承制,不分給其他子女。而且長子雖然在家庭中擁有特殊的身份與地位,但當長子的能力不足或身體上有缺陷而無法管理家業(yè)時,日本的家庭就會剝奪其長子地位而改立其他兒子為長子,或者另立有能力的養(yǎng)子、婿養(yǎng)子為家中的長子來繼承家產(chǎn)。

5結論

第2篇

關鍵詞: 茶文化 茶具 茶建筑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最早發(fā)現(xiàn)茶的用途,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思想的影響作用下,形成了中國茶文化。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兩國就在政治、經(jīng)濟、宗教、藝術、文化等各個方面有頻繁往來與交流。茶文化也不例外,隨禪學東渡日本,并不斷與日本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屬于自己的日本茶道文化。

1.中日茶具之異同

茶具的概念從廣義來說是包括種茶、采茶、制茶、炒茶、存茶、儲茶、泡茶、品茶等時候使用的各種工具,從狹義來說則主要指在泡茶、品茶時所使用的茶碗等器具。文中的茶具一詞屬于后者范疇。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睕]有一套茶具就無法進行茶事活動,更別說是品一杯好茶??梢姴杈咴陲嫴杌顒又芯哂袠O其重要的地位。古時的文人雅士在飲茶之時,不僅看重茶具的實際運用價值,更注重追求茶具的視覺美感,因此每一件茶具都是經(jīng)過工匠靜心設計、制造出來的藝術品。中國古代的茶具由于制造原料的不同,可以分為金銀茶具、瓷器茶具、紫砂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等。出身平民的明太祖朱元璋體諒茶農(nóng)的辛苦,下令禁止生產(chǎn)宋朝時一直作為貢茶的“龍鳳團茶”,而改為制造芽茶。因此,飲茶的方法也隨之由泡茶法代替了點茶法,飲茶的器具也以紫砂茶壺、青花茶壺代替了之前點茶時所用的茶碗、茶盞等器具。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為后世所推崇的具有中國茶文化代表性的“蓋碗”盛行于天下。當時出產(chǎn)的茶具制作精細,造型優(yōu)雅別致,釉色清麗,并多用喜慶、吉祥的符號作為圖案。

然而,日本茶具同中國茶具相比有很大不同。當然,此時與其說日本茶具,不如說是日本茶道具更準確。這是因為日本古代的茶會就是唐物鑒定會的延伸,茶會中人們并不是以飲茶、品茶、論茶作為茶會的主題,而是以欣賞、鑒定唐物為中心。因此,茶會中所使用的大多數(shù)器具都與泡茶、飲茶無關。然而,隨著日本茶道不斷與本土文化相融合,和式茶具不斷受到重視,并逐漸在日本茶會中為人們所推崇。和式茶具的種類很多,按照其功用不同可分為:炭斗、火箸、灰器等添炭用的茶道具;風爐、地爐、茶釜等燒水用的茶道具;掛軸、花瓶、香盒等布置壁龕用的茶道具;茶罐、茶碗、茶刷、茶勺等點茶用的茶道具。其中,不可不說的是點茶、飲茶時必不可少的器具――和式茶碗。

首先,日本茶道中使用的和式茶碗較之平時使用的茶碗,碗底更大、容積更深,以便于茶刷能自如地在碗中來回攪動,從而使點茶活動更自如。其次,日本茶人熱愛、尊重自然,并以此為宗旨,虛心體會每一種材料中蘊含的自然美感,并努力將其進一步發(fā)揮出來。在和式茶碗的設計上,日本茶人更追求古樸稚拙、自然脫俗、不勻稱、幽暗的風格。由此可知,在日本茶道中所使用的和式茶碗常常以姿勢不正、碗口歪斜、表面凸凹不平、花紋和陶釉不對稱者為宜。再次,作為茶道中使用的和式茶碗除了要達到上述要求外,還必須具備生命力。換而言之,每一件和式茶碗都會有其獨一無二的經(jīng)歷――它的名字是什么,是由誰將它創(chuàng)造出來的,曾被哪些知名的茶人青睞,并在哪些重大的茶會中出現(xiàn)過,等等。

2.中日茶建筑之異同

茶建筑主要是指人們舉辦茶會,通過飲茶、品茶放松身心的地方。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品茶的場所層出不窮且稱呼各不相同,比如茶鋪、茶肆、茶舍、茶坊、茶亭、茶居、茶樓、茶館等。其中,尤以茶館的影響最為深遠。歷史上茶館的種類很多,比如:有以品茶為次聽評書為主的書茶館,有為茶人提供下棋場所的棋茶館,有設在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秀麗的郊外的野茶館,以飲茶為媒介將美食、社交、娛樂集于一體的大茶館,等等。而且,茶館的風格也因南北地區(qū)風土人情的不同而各異。因此,對于茶館的建造和使用很難用一個固定的模式來表述。

日本茶道建筑以茶室和茶庭為主。首先,“草庵茶室”在日本茶室建造中最具有代表性。它以天然的泥土、沙石、竹木、麥秸為材料修葺而成,茶室大小以四個半榻榻米為標準,并在屋頂上鋪上厚厚的枯草,從而更多地體現(xiàn)了茶室自然、簡素、脫俗、靜寂的美感。同時,千利休還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待庵”茶室。這個象征日本茶道最高境界的茶室,不僅面積縮減成了兩個榻榻米大小,而且入口處變成了只有半人高、必須躬身進出的小入口。其次,在日本茶道中將茶庭稱為“露地”,意指茶人們在進入茶庭之后,就必須將世俗中的苦惱與私欲一并忘記,洗凈心中的污垢,露出原本的佛心。因此,茶庭并不是人們嬉戲、游玩的庭院,而是一個供茶人們修行的地方。茶庭里為了保持樹木、沙石的天然色調(diào),一般只是種植常綠植物,對于色彩鮮艷、花朵大的花是不會栽種的。此外,茶庭還設有小茅棚、石制洗手缽、石燈籠、碎石路等,無論哪一處都是由主人精心布置而成的,因此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綜上所述,茶文化是一門藝術。人們在飲茶過程中往往是以茶具、茶室及其周邊的環(huán)境作為文化載體,將茶文化從物質生活范疇延伸到精神文化領域。

參考文獻:

[1]騰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

[2]王玲.中國茶文化學[M].九州出版社,2009.

[3][日]岡倉天心.說茶[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4]陳斌藩.中國茶文化經(jīng)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第3篇

[關鍵詞]茶藝;茶道;中日茶文化;發(fā)展方向

On China's Tea Art as well as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Tea Culture.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Abstract: Early in Tang dynasty, the trend of tea drinking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word Chadao(茶道) came forth, which disappeared later, and the book "Tea Classics" wrote by Lu Yu and other books on tea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art of enjoying tea (which is called Tea Art). Oppositely, Japan, after in- troducing tea drinking from China, has developed Chadao(茶道) under the thick religious sense.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ve led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Chi- nese scholars developed tea drinking as an art in life, while Japanese monks and priests regarded it as Buddha regulations.

Key words: tea art; Chadao;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culture;developing direction

“茶藝”一詞是20世紀70年代由臺灣茶文化界首先創(chuàng)造出來的,用以概括品茶藝術的內(nèi)涵。但是品茶本身卻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過程中生發(fā)出茶道精神。在中國茶文化發(fā)展歷史進程中,茶藝與茶道無疑占據(jù)核心地位。不過與脫胎于中國母體的日本茶道相比較,中國的茶道似乎顯得薄弱些,這很讓一些愛國心特重的國人覺得尷尬,盡管底氣不足,還是要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辯解。但是歷史是客觀存在,用不著回避,感情用事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本文擬對這一問題進行嘗試性探討,不足之處,權當拋磚引玉,請大家指正。

一、中日兩國茶道觀念的反差及其原因

所謂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嘗的藝術。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藝為主體,因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談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藝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品嘗,泡茶就成了無的放矢,泡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過品嘗過程中的各種感受和遐想,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才有可能進入詩化的境界,達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華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和體現(xiàn)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它經(jīng)常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成為茶人們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要求。故中國古代也將茶道精神稱作茶德,如唐代的劉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逼渲小袄Y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屬于茶道精神范疇。劉貞亮所說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飲茶可以有助于社會道德風尚的培育,明確地以理性語言將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層次,可視為中國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

中國的茶道精神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晉杜育的《?賦》,但是直到唐代中期才出現(xiàn)“茶道”概念,最早見于詩僧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描寫了飲茶的三個層次:“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二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逼涞谌龑哟尉褪秋嫴璧淖罡邔哟?,即品茶悟道,達此境界一切煩惱苦愁自然煙消云散,心中毫無芥蒂。該詩的最后兩句是“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币馑际鞘郎嫌姓l能真正全面地了解茶道的真諦呢?看來只有仙人丹丘才能做到這一點。這是茶文化史上首次出現(xiàn)的“茶道”概念,其內(nèi)涵與詩中的“三飲便得道”相呼應,也與現(xiàn)代對“茶道”的界定較為接近,在中國乃至世界茶道發(fā)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自此之后,在中國古代茶書中卻不見“茶道”一詞,直至明代張源的《茶錄》才提到“茶道: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茶道盡矣?!钡@里的“茶道”僅是一些技術要求,并無品茗悟道等精神層面的東西,既與皎然的“茶道”也與現(xiàn)代的“茶道”精神相去甚遠。在張源之后數(shù)百年間的明清茶書中,又不見“茶道”一詞。個中原因實在耐人尋味。在我看來,恐怕與茶圣陸羽的影響有關。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茶人和詩僧,也是陸羽的摯友。他大陸羽13歲,是忘年之交。他對茶道的理念陸羽定然了解。但是盡管陸羽的《茶經(jīng)》中涉及(或者說流露)了一點茶道精神的內(nèi)容,但卻沒有出現(xiàn)“茶道”一詞,也沒有正面敘述茶道精神的段落或詞句。顯然,陸羽沒有接受皎然“茶道”的觀念,他在《茶經(jīng)》中重點闡述的是煮茶技藝(茶藝)和對茶湯的觀賞,對茶具的實用性和藝術美非常重視,但沒有從“形而上”角度來考慮茶道問題。茶圣的《茶經(jīng)》不談茶道,后來的茶書也不談茶道問題。如與陸羽同時的裴汶在《茶述》中就已經(jīng)提到茶的功能“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這已涉及到茶道的基本精神,但是就是沒有歸納為“茶道”一詞。又如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中也涉及到茶道精神:“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笨梢哉f,“致清導和”、“韻高致靜”是對中國茶道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顯然,趙佶繼承、發(fā)展了裴汶的觀點,然而書中也沒有出現(xiàn)“茶道”一詞,可見,他也沒有接受皎然的理念。既然號稱茶圣陸羽的《茶經(jīng)》和作為皇帝趙佶的《大觀茶論》都不提“茶道”,往后的茶書作者大多是官僚地主出身,都是一些保守成性的儒生,只會蕭規(guī)曹隨,更不會獨辟蹊徑去探討什么茶道問題。

中國文人真正接近于揭示茶道實質的是明末清初的杜浚,他在《茶喜》一詩的序言中曾經(jīng)指出:“夫予論茶四妙:曰湛、曰幽、曰靈、曰遠。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聞見,導吾杳冥?!雹?/p>

所謂茶之四妙,是說茶藝具有四個美妙的特性。“湛”是指深湛、清湛;“幽”是指幽靜、幽深;“靈”是指靈性、靈透;“遠”是指深遠、悠遠。都是與飲茶時生理上的需求無關,而是品茶意境上的不同層面,是對茶道精神的一種概括。所謂“澡吾根器”是說品茶可以使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更高尚?!懊牢嶂且狻笔钦f可以使自己的學識智慧更完美?!案奈崧勔姟笔钦f可以開闊和提高自己的視野?!皩徼泌ぁ眲t是使自己徹悟人生真諦進入一個空靈的仙境。這正是現(xiàn)代茶人們所要追求的茶道精神和最高境界。可以說杜浚已經(jīng)碰撞到了茶道的大門,可惜的是他也未能跨過這道門檻,因為他也沒有接受“茶道”的概念,他所概括的“論茶四妙”也未得到后人的重視和弘揚,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縱觀中國古代茶學史,出現(xiàn)了眾多的茶書,其書名有《茶經(jīng)》、《茶述》、《茶譜》、《茶錄》、《茶論》、《茶說》、《茶考》、《茶話》、《茶疏》、《茶解》、《茶董》、《茶集》、《茶乘》、《茶譚》、《茶箋》等等,就是沒有一本叫《茶道》,也沒有一本茶書中有專門談論“茶道”的章節(jié)。反觀此時的日本,茶道已經(jīng)發(fā)展到很成熟的地步。至少到了16世紀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規(guī):和、敬、清、寂,一直沿襲至今,奉為圭桌。兩相對照,確實反差很大。茶道的源頭的確在中國,“茶道”一詞也是最早誕生于中國,然而自唐代以后,中國歷史上的茶道觀念并不發(fā)達,至少在近代以前是如此。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應該有勇氣承認這一點。

那么,中日兩國在茶道方面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見,是由于兩國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諸多原因造成的。至少有三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將中國的飲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僧人(遣唐僧),他們是在中國的佛教寺廟中將佛門茶事學回去的,并且將它們作為佛門清規(guī)的組成部分一直在佛門嚴格的傳承下來。日本歷史上的茶道大師都是聲名卓著的大德高僧,不但賦于日本茶道以濃郁的佛教色彩,也增強了日本茶道的權威性,特別是自千利休之后,形成了嫡子繼承的“家元制”,使其權威性更為穩(wěn)固持久。

二是日僧來中國留學之時,中國的飲茶方式已經(jīng)相當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為一種高級文化形態(tài)首先在皇室貴族之間流傳,長期為統(tǒng)治階級所專享,后來才逐漸傳播到民間,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飲茶方式和清規(guī)戒律也為民間所全盤接受,形成社會共識。

三是日本統(tǒng)治階級對茶道的重視利用,加強了茶道與權力的關系。如15世紀的幕府第將軍足利義正,讓高僧村田珠光撰寫茶湯法則《心之文》和其他茶故事,在寺廟中推行村田珠光所提倡的禪院式茶禮,竭力以飲茶方式來改善人際關系,并且祈禱天下太平。后來的統(tǒng)治者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更將茶道作為一種新型文化來擴大自己的影響,企圖在群雄爭霸的戰(zhàn)國時代一統(tǒng)天下。因此他任命千利休為專職茶頭,要他繼續(xù)制定和完善茶道的儀式和規(guī)則。豐臣秀吉還常在重大政治活動前后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茶會,進一步擴大了茶道的社會影響。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茶道成為日本統(tǒng)治者駕馭民眾的一種思想武器。茶道在日本社會中能產(chǎn)生巨大影響就不足為奇了。

————————————————

① 杜浚:《變雅堂集》詩卷3。

但是,這種現(xiàn)象在中國不存在.中國的茶文化是在民間土壤上發(fā)育起來,逐步成熟。在中國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來才被統(tǒng)治階級所接受,形成宮廷貴族茶文化。民間的飲茶風習之盛已達到“茶為食物,無異米鹽”、“遠近同俗”、“難舍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甚”(《舊唐書·李玨傳》)的程度,這是任何統(tǒng)治者都不可能剝奪的。茶葉已成為百姓們?nèi)粘I睢伴_門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以茶提神解乏,以茶養(yǎng)生,以茶自娛,以茶敬客,以茶贈友,以茶定親,以茶祭祀等等,均早已形成風俗習慣,無需教導,無需勸說,人們自然而然會遵守。整日里為生活忙碌奔波的勞苦大眾,不可能有更高層次的文化追求,不會自覺地去追求什么茶道精神。

有很高文化修養(yǎng)的文人雅士們則醉心于品茗技藝的探研,他們都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品茶時追求詩意的審美境界,很少人會從社會學和哲學的角度去考慮茶道精神問題。古代的官吏們都是典型的儒家子弟,歷來遵循儒家的處世原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仕途得意時忙于政務,自然無暇來過問茗飲瑣事,倒霉失意時則隱退山林不問政事,只以茶來排憂解悶,尋求解脫,不會過問社會道德教化問題。而中國的佛門僧侶向來不干預寺外塵俗世界的事務,他們出來參加茶事活動,也都是以文人的身份出現(xiàn),除了個別像皎然那樣的大德高僧之外,很少有人會去考慮茶道問題。

至于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皇帝們,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要賦于茶事活動以崇高使命,雖然他們也經(jīng)常以茶宴、賜茶的方式來招待群臣,但僅是作為宣揚皇威籠絡臣下的宮廷禮儀而已,并未具有太多的道德教化色彩。在他們看來,有博大精深的儒家學說足以成為統(tǒng)一全國民眾思想的強大武器,區(qū)區(qū)茶道,實在是無足掛齒。這是豐臣秀吉們統(tǒng)治的日本所不可能具備的。儒道大于茶道,這可能就是中國茶道觀念不發(fā)達的最重要原因。

二、中國茶藝的發(fā)展歷程

對于中國的茶人來說,飲茶是一門生活藝術,著重追求品茶時的藝術情趣,而不是缺乏詩意的清規(guī)戒律。即使是講究“禪茶一味”,也是側重以禪意來提升品茶的詩化境界,并不強化宗教色彩。

中國人飲茶飲了幾千年,開始是將茶作為食物,然后作為藥物,后來成為飲料,至遲從西晉開始,就將飲茶發(fā)展為一門生活藝術。作為飲料的茶湯,主要的功用是解渴、提神、解乏、保健,基本上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理上的需要。但是西晉詩人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中有“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區(qū)”詩句,已經(jīng)在描寫茶葉的芳香和滋味,可見當時人們飲茶開始講究欣賞香味,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了。杜育的《拜賦》除了描寫茶葉生長環(huán)境、采摘情況之外,還涉及用水、茶具、茶湯泡沫以及飲茶功效等,可以看出當時飲茶已經(jīng)有了一套技術要求。特別是其中描寫茶湯泡沫的幾句:“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嘩如春藪?!币馑际莿偧妩c的茶湯,茶末下沉,泡沫上浮,其光彩白如積雪,亮麗像春天的花卉。如此重視欣賞茶湯泡沫的色彩和形狀,則當時必有培育茶湯泡沫的技術,據(jù)關劍平先生的研究,南北朝時期就已經(jīng)采用茶筅攪打茶湯使之產(chǎn)生泡沫。[1](p306)而對茶湯泡沫的欣賞則完全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飲茶就具有藝術性了。至于《?賦》的最后兩句:“調(diào)神和內(nèi),倦解慵除?!泵鑼戯嫴璧墓π?,可視為中國茶道精神的萌芽。

中國茶藝的成熟是在唐代。這是因為有一大批文人介入茶事活動,撰寫了眾多的茶詩,提升了飲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為一種藝術享受。其中如孟浩然、王昌齡、李白、皎然、盧仝、白居易、元稹、杜牧、齊己、劉禹錫、皮日休、陸龜蒙等人,都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茶詩,對唐代品茶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唐代詩人們品茶,已經(jīng)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滿足,著重從審美的角度來品賞茶湯的色、香、味、形,強調(diào)心靈感受,追求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從他們的眾多茶詩中可以得到印證。[2](P252—254)除了前述皎然茶詩的“三飲”之外,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描寫的“七碗茶”也很典型:“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边@樣的品茶已經(jīng)不再把茶湯當做是一種飲料,而是成為藝術欣賞的對象或者是詩人們審美活動的一種載體??梢姡覈钠奋囆g至少在唐代中期已進入成熟的時期。因此,陸羽的《茶經(jīng)》對此進行了全面總結。

陸羽將唐代的煮茶技藝總結為:“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茶經(jīng)·六之飲》),就是茶葉采造、鑒別、茶具、用火、用水、炙茶、碾末、煮茶、飲用等九個方面。唐代盛行煮茶法,據(jù)《茶經(jīng)·五之煮》記載是先將茶餅放在炭火上烘炙,兩面都要烘到起小泡如蛤蟆背狀,然后趁熱用紙囊包起來,不讓精華之氣散失。等茶餅冷卻后將它碾磨成茶末,再篩成茶粉。等水燒到冒起如魚眼大小的水珠同時微微發(fā)出聲響,稱為一沸,要放點食鹽進去調(diào)味。等水燒到鍋邊如涌泉連珠時為二沸,先舀出一瓢滾水備用,再用竹笑環(huán)擊湯心,然后將茶粉從中間倒下去。過一會兒鍋里的水翻滾為三沸,將就剛才舀出的那瓢水倒下去,此時鍋里的茶湯會產(chǎn)生美麗的泡沫,稱為“湯華”。這時茶湯就算煮好,分別舀人茶碗中敬奉賓客。

陸羽提倡的這套煮茶程序是:炙茶、碾茶、羅(篩)茶、燒水、一沸時加鹽、二沸時舀水、環(huán)擊湯心、倒人茶粉、三沸點水、分茶人碗、敬奉賓客。整套程序是相當完整的,其技術要求也是頗為明確、具體。陸羽特別重視煮茶時要培育出美麗的“沫餑”。稱之為“湯之華”,華者花也。指的是茶湯表面上浮泛的一層細密均勻的白色泡沫:“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于環(huán)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墮于尊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賦》所謂‘煥如積雪,曄若春藪,有之’?!标懹鹩昧藯椈?、青萍、鱗云、綠錢、菊英、積雪、春藪等一連串美麗的名詞來形容茶湯的泡沫,可見他對此是何等的重視。其實,唐代的詩人們也都很欣賞湯華的,常常用乳、花等美好字眼來形容:“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白居易《睡后茶興憶楊同洲》)、“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元稹《一字至七字詩·茶》)、“白云滿碗花徘徊”(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白花浮光凝碗面”、“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曹鄴《故人寄茶》)、“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鄭遨《茶詩》)……總之,唐代煮茶并不是只煮出一鍋普通的茶水,而是十分講究培育茶湯面上的沫餑(湯華)??梢韵胂笠幌?,唐代流行用青綠色的秘色瓷茶碗,茶湯是金黃色(杜牧《茶山詩》:“泉嫩黃金涌”;元稹《一字至七字詩》:“銚煎黃蕊色”),湯華又是“煥如積雪”的白色,一碗在手,真是令人賞心悅目,難怪詩人們會產(chǎn)生那么多美麗的聯(lián)想。

不過,在唐代茶藝發(fā)展進程中,除了陸羽等人之外還有一位茶人的貢獻值得注意,這就是臨淮縣(今江蘇洪澤縣西)的常伯熊。據(jù)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6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淮縣館?;蜓圆苌撇枵?,李公為請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左右刮目。茶熟,李公為啜兩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鴻漸能茶者,李公復請之。鴻漸身衣野服,隨茶具而人。既坐,教攤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茶博士。”

從這條史料可以看出:(1)早在唐代,茶藝的基本程式已經(jīng)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進行表演。(2)常伯熊在表演茶藝時已經(jīng)有一定的服飾、程式、講解,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成為一項藝術形式。(3)茶藝的基本程式雖然是陸羽制定的,但卻是經(jīng)過常伯熊“廣潤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即進行很大(“廣”)加工(“潤色”)之后才在社會上流行起來。(4)陸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故“李公心鄙之”。(5)既然陸羽的表演是“教攤如伯熊故事”,可見陸羽自己也接受了常伯熊已經(jīng)“廣潤色之”后的茶藝程式,那么,現(xiàn)在看到的《茶經(jīng)·五之煮》中有關煮茶的記載,應該是陸羽參考常伯熊的“潤色”而修訂過的。因此,應該承認常伯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茶藝表演藝術家,是現(xiàn)代茶藝師的祖師爺。

唐代茶人們對“湯華”的追求對宋代的影響很大,宋代的點茶法的最大特點正是對泡沫(湯華)的追求。斗茶時是以泡沫越多越白而取勝的,即所謂“斗浮斗色傾夷華”(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當宋代的茶人們發(fā)現(xiàn)將茶粉直接放在茶盞中沖點擊拂會產(chǎn)生更多、更美的泡沫時,自然就會放棄唐代的煮茶方式。而是將早已存在民間的“閹茶法”加以改進發(fā)揚。早在三國時,張揖《廣雅》就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边@與《茶經(jīng)》所提倡的煮茶法并不相同,是將搗碎后的茶葉粉末放入瓷器中再用開水沖泡,《茶經(jīng)·六之飲》中稱之為“癱茶”:“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于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癱茶。”宋代的點茶法則是將“瓶缶”改為茶盞,將茶粉放人茶盞中用少量開水調(diào)勻后再沖點開水,然后用茶筅擊拂使之產(chǎn)生泡沫。顯然,用茶筅擊拂產(chǎn)生的泡沫肯定比煮茶法要多也更美觀。而茶筅是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發(fā)明。由此可見宋代的點茶法并非突然憑空冒出來的,而是有悠久的歷史軌跡可尋。

從宋代的《茶錄》、《大觀茶論》等茶書記載中,可以了解到宋代點茶法的點茶技藝是:炙茶、碾茶、羅(篩)茶、候湯(燒水)、?菡?烘茶盞)、調(diào)膏、注水、擊拂、奉茶。

宋代茶人們除了追求美麗的茶湯泡沫外,也講究茶湯的真味。陸羽在《茶經(jīng)》中雖然反對民間傳統(tǒng)煮茶加進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但是他還是保留了加鹽的習慣。宋代的點茶則連鹽也不用,單純品嘗茶葉的芳香和滋味。宋代的詩人們也寫了大量歌頌茶湯色、香、味的詩句,經(jīng)常三者并提,如“味觸色香當幾塵”(黃庭堅《送張子列茶》)、“色香味觸映眼來”(黃庭堅《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煮茶》)、“色味新香各十分”(葛勝仲《謝通判惠茶用前韻》)、“色香味觸未離塵”(劉才邵《方景南出示館中諸公唱和分茶詩次韻》)。而且還將三者稱為“三絕”:“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蘇軾《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戲作一詩為謝》)。

宋代的茶書就將色香味列為三大標準。如蔡襄《茶錄》指出:“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茶有真香……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茶味主于甘滑”。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則將“味”擺到第一位:“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

但是,宋代點茶所使用的茶葉仍與唐代一樣,是用蒸青餅茶,即茶葉采摘后要蒸熟、搗碎、榨汁、壓模、烘干成團狀或餅狀的茶餅,特別是斗茶講究茶湯泡沫貴白,盡量將茶葉中的汁液榨干,“蒸芽必熟,去膏必盡”(宋子安《東溪試茶錄》)。致使茶葉的色、香、味都受到很大損失,有時會加進一些香料作為彌補,結果又使茶失去真香真味。而民間飲用的散茶,卻有不用蒸青而直接烘焙,其香氣和滋味自然勝過餅茶,于是逐漸傳播開來。明代謝肇涮《五雜俎》引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龍團舊法。散者則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焙笳f:“始知南渡之后,茶漸以不蒸為貴矣?!闭缑鞔S次紓《茶疏》所指出:“名北苑試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挎之值至四十萬錢,僅供數(shù)盂之啜,何其貴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名香,益奪其氣,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時制法,旋摘旋焙,色香俱全,尤蘊真味?!碧貏e是明明了炒青、揉捻技術之后,增強了茶葉的香氣滋味。張源《茶錄》記載:“候鍋極熱,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緩,待熟方退火,徹人篩中,輕團數(shù)遍,復下鍋中,漸漸減火,焙干為度……火候均停,色香全美。”茶青炒后復加烘焙,更加芳香,葉色青綠可愛,經(jīng)過揉捻滲出茶汁,易于溶解,滋味更加醇厚,人們就直接采用開水沖泡,以品嘗茶葉的真香真味,于是在宋元時期就已在民間流傳的散茶沖泡法迅速發(fā)展起來,特別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廢除餅茶改進貢芽茶之后,宋代的點茶法就被瀹茶法(散茶沖泡法)所淘汰了。自此之后直到今天,瀹茶法一直占據(jù)中國飲茶方式的主導地位。

瀹茶法是用條形散茶直接沖泡,杯中的茶湯就沒有“乳花”之類可欣賞,因此品嘗時更看重茶湯的滋味和香氣,對茶湯的顏色也從宋代的以白為貴變成以綠為貴。明代的茶書也開始論述瀹茶法的品嘗問題。如陸樹聲《茶寮記》的“煎茶七類”條目中首次設有“嘗茶”一則,談到品嘗茶湯的具體步驟:“茶入口,先灌漱,須徐咽。俟甘津潮舌,則得真味。雜他果,則香味俱奪?!币蟛铚丝谙裙嗍紫?,再慢慢下咽,讓舌上的味蕾充分接觸茶湯,感受茶中的各種滋味,此時會出現(xiàn)滿口甘津,齒頰生香,才算嘗到茶的真味。品茶時不要雜以其他有香味的水果和點心,因為它們會奪掉茶的香味。羅廩的《茶解》也專門談到品嘗問題:“茶須徐啜,若一吸而盡,連進數(shù)杯,全不辨味,何異傭作。盧仝七碗,亦興到之言,未是事實。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戰(zhàn),儼聽松濤,傾瀉人甌,云光縹渺,一段幽趣,故難與俗人言?!敝鲝埰穱L茶湯要徐徐啜咽,細細品味,不能一飲而盡,連灌數(shù)杯,毫不辨別滋味如何,等于是傭人勞作牛飲解渴。真正的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親自動手,觀水火相戰(zhàn)之狀,聽壺中沸水發(fā)出像松濤一般的聲音,香茗人杯,茶煙裊裊,恍若置身于云光縹渺之仙境,這樣的幽人雅趣是難以和俗人講清楚的。明代的屠隆在《考??馀事》卷3“茶箋”中強調(diào)要識趣:“茶之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得法,不時廢而或興,能熟習而深味,神融心醉,覺與醍醐甘露抗衡,斯善鑒者矣。使佳茗而飲非其人,猶汲泉以灌蒿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識其趣,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大焉?!逼凡柚v究“幽趣”,是明清文人在品茗活動中所追求的藝術情趣,也是中國茶藝的一大特色。

這樣的品茶最適合用小壺小杯來品啜,許次紓《茶疏》“飲啜”就主張:“一壺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巡意欲盡矣?!薄八圆枳⒂?,小則再巡已終。寧使馀芬剩馥尚留葉中,猶堪飯后啜漱之用?!瘪T可賓的《?舨杓恪芬倉髡龐瞇『?薟瑁骸安韜?孕∥?蟆C懇豢停??話眩?紋渥哉遄砸??轎?萌?。何?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的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庇谑蔷椭饾u形成了功夫茶藝。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清初袁枚的《隨園食單·茶》:“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馀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边@是典型的小壺小杯沖泡法,是今天功夫茶藝的原型,至清代晚期,功夫茶藝就已經(jīng)很成熟了。

據(jù)寄泉《蝶階外史·功夫茶》記載,其具體沖泡程式如下:“壺皆宜興沙質。龔春、時大彬不一式。每茶一壺,需爐銚三候湯。初沸蟹眼,再沸魚眼,至連珠沸則熟矣。水生湯嫩,過熟湯老,恰到好處頗不易。故謂天上一輪好月,人間中火候一甌。好茶亦關緣法,不可幸致也。第一銚水熟,注空壺中蕩之潑去;第二銚水已熟,預用器置茗葉分兩若干立下壺中,注水,覆以蓋,置壺銅盤內(nèi);第三銚水又熟,從壺頂灌之周四面,則茶香發(fā)矣。甌如黃酒卮,客至每人一甌,含其涓滴而玩味之。若一鼓而牛飲,即以為不知味,肅客出矣?!?/p>

第4篇

【關鍵詞】 日語閱讀 閱讀能力 閱讀基礎 閱讀技巧

引言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 “讀”、“寫”四個方面。而“讀”又是四個方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日語學習者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模棱兩可,不能全面掌握。因此,如何盡快掌握日語文章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就成為了日語學習者所關注的問題。

提高日語閱讀能力的要素

1. 閱讀基礎

要想提高日語閱讀能力,就要具備一定的閱讀基礎。廣義上,閱讀基礎是指除閱讀技巧外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本文主要從詞匯量、句型結構和中日文化差異等幾個方面進行簡要概括。

1.1詞匯量 詞匯是閱讀理解基礎中的基礎,詞匯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詞匯量達到一定程度,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語法上的不足。因此,掌握的詞匯越多,對文章的理解才會越深。這就要求日語學習者在日常學習中首先要掌握大量的單詞。有時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一句話中,單詞都認識,卻不知道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這是因為對單詞的把握和理解不夠,因為一個單詞常常會有多個意思,每句話根據(jù)不同的語境會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熟練地掌握每個單詞的每個用法,并根據(jù)上下文、上下句加以猜測。

1.2句型結構 謂語放在句末是日語的一大特征,這一點和漢語不同。對于中國的日語學習者來說,很容易只讀到一半就完了,以致于將前半句的意思理解為整個句子的意思,或者先入為主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推測而造成對句意的誤解。因此,我們要適應這種結構,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先看句尾的習慣,快速找出句子主干,把握全句含義。

1.3中日文化差異 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知方式。不同的認知方式又會造成人們對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舉個例子來說,法律之外的很多事情,中國人以道德為準繩,這件事違背了道德觀念,所以是錯的。而日本人則以做這件事的人數(shù)的多少為準繩,因為大家都做了,所以沒有錯。再舉個飲食文化上的例子。在吃面這件事上,中國人認為發(fā)出聲音是很不禮貌的,而日本人則認為發(fā)出聲音代表面好吃,是對主人的一種贊美。因此,要想提高日語閱讀能力,在加強詞匯、語法等基本技能之外,還必須了解包括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和文化藝術等的日本文化,以日本文化為立足點,有助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把握,理解一些文章中沒有表達出的內(nèi)容,避免一些因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的誤解,才能更好的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 閱讀技巧

想要提高日語閱讀能力,除掌握詞匯、語法及中日文化差異外,掌握閱讀技巧也是必備的條件之一。閱讀技巧也是“仁者見仁”。下面就從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簡單說明,以求幫助學習者更好的理解文章。

2.1說明文 說明文是運用說明的方式,客觀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及其形狀、構造、性質、成因、功能、特點的文章。閱讀這類文章首先要弄清楚作者在文章里想要向讀者解說的是什么樣的事物或事理。再從局部到整體的把握全文意思。這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準確把握句與句的關系。句子間的關系可以分為并列、轉折、遞進、選擇、因果、條件、假設等關系。二是要把握段落大意,即找出說明文中的關鍵句,以便了解作者最想說的事。三是理清段與段的相互關系。而段與段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并列、轉折、因果、承上啟下等關系。弄清楚這些,全文的脈絡和大意也就一目了然了。在這從局部到整體的把握中,還要注意理解指示詞所指示的具體內(nèi)容(そ、あ系列指前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內(nèi)容,こ系列指將要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和分清文章中哪些是作者羅列出的客觀事實,哪些是作者的看法或者感想。另外,還要注意文章所使用的修辭手法。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說明的事物和事理,說明文在修辭手法上運用比喻句比較多。弄清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及比喻的具體對象,對進一步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幫助。

2.2小說 小說是描寫人或事的文學性文章。小說同我們所熟識的記敘文一樣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因此,閱讀小說時,首先要弄清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出現(xiàn)的人物以及事件的具體情況。其次,通過小說中對人物的表情、態(tài)度、動作、情景描寫等,正確理解人物的心理;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面部表情、處世態(tài)度來把握人物的形象,理清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留意作者的語言技巧。特別注意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應用,以便更好的體會文章所表現(xiàn)的感彩。最后,通過作者所描繪的生活背景和塑造的藝術形象,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

2.3評論文 評論文主要考的是對文章中重點句的理解,句與句或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以及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等。因此,解讀評論文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搞清楚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要揭示的問題是什么。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在短時間內(nèi),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在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尋找文章的主題。在明確文章主題之后,圍繞主題,仔細閱讀各自然段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同時,注意抓住作者的觀點。

結語

以上主要針對不同體裁的文章在閱讀時所要掌握的基本要領做了簡單的分析和總結。在日常學習中,僅作為一種參考。閱讀技巧是在一定的閱讀基礎上才能開始考慮的問題。否則,空有技巧,連最基本的文章意思都讀不懂,何談運用閱讀技巧去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文章的主旨呢??傊?,學習外語沒有捷徑,主要還是多看多記,多讀多查,多做閱讀,這樣對提高閱讀能力是十分有幫助的。只要長期堅持閱讀,閱讀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成崗;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干擾[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8年01期.

[2] 張安德;張翔,論外語教學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與文化導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06期.

[3] 武曉燕;影響大學生外語閱讀的因素及教學對策[J];衡水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張愛;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對微命題結構的探討[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003年03期.

第5篇

關鍵詞 司馬相如 卓文君 中日文化差異 《十訓抄》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1 先行研究及論文問題的提起

1.1 先行研究

《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約公元前3000年)時代,下至漢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列傳》出自《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此文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傳記。作者采用“以文傳人”的寫法,簡練地記述了司馬相如一生游粱、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幾件事,并全文收錄了與此有關的文和賦?!斑B篇累牘,不厭其繁”,文字之多,遠超司馬遷自己的記述,足見作者“特愛其文賦”,“心折長卿之至”。后來該故事又被收入到班固的《漢書》,《西京雜記》中又增添了“茂陵女”和“白頭吟”的情節(jié)。由于這個故事產(chǎn)生的時間很早,且主人公形象又具有典型性,因此在后世一直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就連日本的古書《十訓抄》中也有收入。

《十訓抄》共3卷,編者不詳,成書于1252年,是日本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集。該書針對青少年,以“教訓”為主題,將印度、中國和日本的傳說故事按“朋友”、“思慮”、“忍耐”等列為10項,佛教色彩濃厚。①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被收入在該書的第五項——“朋友”中。

1.2 問題的提出

在中國,對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司馬遷采用的是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進行記述。盡管后世對該故事有不同的解讀,但基本上也無外乎兩種:一種認為,相如和文君的愛情折射出女子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另一種則認為,所謂的“鳳求凰”實際上是劫財劫色的騙局。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實際上是體現(xiàn)了后人對愛情故事主人公或褒譽或貶斥不同態(tài)度和評價,也反映出讀者背后的文化心態(tài)。

與《史記》不同,日本古書《十訓抄》中引入該故事卻引用了惟喬親王的詩句來評述:“相如昔挑文君得,莫使簾中子細聽”,②以此教育讀者夫妻關系平等的道理,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夫妻關系對于維護家庭的穩(wěn)定與和諧的重要性。

本文擬以《史記》和《十訓抄》為例,從中日文化差異的角度對比中日兩國對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愛情故事的不同解讀,并分析導致不同解讀的原因。

2 《史記》中的解讀及其原因

2.1 故事的解讀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取材于司馬相如《自敘》,司馬遷采用“以文傳人”的寫法,簡練地記述了相如一生游粱、娶文君、通西南夷等幾件事,而將與此有關的文和賦卻全文收錄。相如、文君的故事不但是《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也是整個《史記》中文學性最強的部分。從史書的記載可以看出故事梗概是:卓王孫慕相如名聲,將他與縣令請到家中做客,相如彈琴(以琴聲文君),卓文君偷聽偷看,“心悅而好之”,便與相如私奔至成都。

司馬遷著史的目的,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琴挑”、“夜奔”乃兒女情事,非關社稷。但司馬遷卻以極大的文學興趣來敘述這一故事,并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使用倒敘、插敘、曲筆等手法,把“托喻鳳凰”、“曲傳心聲”、“以琴為媒”等韻事,寫得引人入勝。并在其描述之中流露出對此故事所持的欣賞與肯定的態(tài)度。

2.2 原因分析

中國文學的基本功能和觀念是載道、治世、教化、諷喻,注重文學的社會功利性。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指出:“在以儒學占據(jù)主要統(tǒng)治地位的傳統(tǒng)思想中,由于從一開始就具有宗教性因素與政治性因素的交融合一,使‘修身’與‘治平’、‘ 正心誠意’與‘齊家治國’、‘內(nèi)圣’與‘外王’呈現(xiàn)出兩極化的歧義關系?!雹鄱浴皟?nèi)圣外王”思想、憂患意識和積極進取精神為重要內(nèi)容的儒家文化精神作用在文學上,使得中國文學表現(xiàn)出鮮明而強烈的社會性和政治性?!熬刻烊酥H,通古今之變”作為司馬遷著《史記》的目的,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學注重社會功利性的特點。

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記載的司馬相如事跡有三:一是他仕于武帝前的經(jīng)歷,二是通西南夷,三是其文賦創(chuàng)作于作品。仕前經(jīng)歷才主要寫相如與文君的婚姻,生動地描畫了相如落拓不羈的才子性格。但這并不是司馬遷為相如立傳的主要原因,相如的辭賦創(chuàng)作才是立傳的基點所在,這一點不僅《太史公自序》中有明確的說明,從傳中所載相如作品之多,所占篇幅之大,以及文中議論都可表明司馬遷的著眼所在。實際上司馬遷是借傳主之文來反映自己的思想,相如文賦的思想都是司馬遷贊成的,對相如及其文賦的評價,皆寓于相如的文章之中。他肯定《子虛賦》、《上林賦》倡言節(jié)儉的主旨,高度評價相如作品的諷諫作用與《詩經(jīng)》無異,反映了作者重視作品教化作用的文學觀念。正所謂“驅相如之文以為己文,而不露其痕跡”。④由此可見,用文學改造社會、啟蒙民眾是中國作家的自覺意識,從而使文學與政治保持著較為緊密的關系。這也就成為《史記》中對司馬相如持褒賞態(tài)度的主要原因。

3 《十訓抄》中的解讀及其原因

第6篇

論文關鍵詞:聽力障礙;文化導入;原則;方法 

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區(qū)域性,不同民族、區(qū)域的文化迥然不同,這一差異以語言為載體,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言語系統(tǒng)的不同層次上。任何言語都是其生存區(qū)域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細節(jié)等的表征,因此,外語學習不僅是言語學習,而且應該包括理解承載該語言的文化。日語在其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日本文化起著先導和制約作用。在日語教學中加強對日本社會文化信息的了解,對于日語課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一方面可以通過語言來認識一種文化;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對文化的了解來促進語言的學習。 

一、文化障礙分析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文化自古以來表現(xiàn)出許多與中國文化相近的東方特色。但,日本緣其獨特的民族性格、歷史成因、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特征。中日文化的差異明顯地反映在語言上,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對某些文化知識的缺乏,由此而帶來的聽力理解中的障礙,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語意的差異 

詞是語言的一個基本單位,它能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日語聽力過程中,對詞語文化內(nèi)涵的準確把握尤為重要。由于日文在詞匯方面和漢語之間存在相互借用、相互影響的情況,中國學生很容易掌握“漢字詞”的意思,但日語中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漢字詞”在意義和用法上與漢語詞匯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學生往往傾向于按漢語字面意思去生搬硬套,容易產(chǎn)生誤解。以下對此情況分三類進行探討。 

(1)找不到一一對應詞匯。中文中的“臭老九”、“農(nóng)轉非”、“希望工程”、“農(nóng)民工”、“洗腳城”等,是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的,含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由于日本沒有相應的歷史時期與事件,故日本人不能直接理解這些單詞的意義。同樣,日文中的中文中沒有這些單詞,更不用講通過漢字符號理解其意。 

(2)字符一致,意義不同。日語中“果”(行政單位)與中文的“縣”意義完全不同。日文中的“縣”級行政單位對應中文的“省”級行政單位;“規(guī)友”不是指親戚朋友,而是要好的朋友。此外還有“新陰、事情、覺悟、愛人、秤判”等等,這樣的詞語不勝枚舉,都不等同于中文的詞意。又如:“端午節(jié)”和“七夕”這兩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雖都已傳人日本,但其內(nèi)容及文化聯(lián)想大相徑庭。眾所周知,在中國“端午節(jié)”是吃粽子、賽龍舟,使人聯(lián)想到愛國詩人屈原;“七夕”則讓人想起了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日本的這兩個節(jié)日都與孩子們有關,前者是男孩節(jié),家家戶戶插菖蒲、掛鯉魚旗;后者是乞巧節(jié),孩子們將寫著心愿的紙條掛在竹子樹上,據(jù)說這樣能使愿望成真。 

(3)慣用語。慣用語是由一個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錘煉而成,歷史淵源復雜,在此略舉兩例: 

以上兩組慣用語日文與中文意義大致相同,表現(xiàn)形式完全相異,歷史成因完全不同。日文 

和中文“磨洋工”的意思都為磨磨蹭蹭地工作,et文中的源自過去日本賣發(fā)油的商人為了使女性顧客買他的發(fā)油,羅羅嗦嗦地和她們拉話匣子攬生意,后來以此形容慢慢騰騰、磨磨蹭蹭工作。中文的“磨洋工”原來是指建筑工的一類,“磨工”是用器具磨墻使建筑物的墻體光滑。磨墻的工作細致復雜,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后來引申為慢慢騰騰、磨磨蹭蹭工作的意思。這說明無論是中國、日本或他國,在現(xiàn)實的社會工作生活中都存在慢慢騰騰、磨磨蹭蹭這種行為。學生們要提高聽解能力,就需要理解記憶在不 

同語境下,表示這一行為現(xiàn)象的音聲符號。從而,在日語聽解的過程中即使不知道  

 (音符)的意思,不知道與之對應的中文慣用語,只要知道該音聲符號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背景,也能很好地理解該詞在文中的意義與功效。 

2.表達習慣與行為方式的差異 

說到日語的特征,不能不提到曖昧表達。日語的句式簡潔,語意曖昧,表達婉轉,留有余地,這種特點在et常會話的聽力題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舉例來說: 

這段話對于日語初學者來說,感覺沒有說完,不知所云。確實這種表達方式省略了部分內(nèi)容,但對話雙方能夠完全領會。日本人喜歡使用語氣委婉、謹慎的表達,而避免直白、尖銳的表達方式,說話給對方留有一定空間。 

另外,中日兩國在社會環(huán)境、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也是不得不關注的文化現(xiàn)象。例如:在日本,垃圾要分類倒,且不是每天都可以倒垃圾,而在中國卻沒有這樣的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因此以本國的文化習慣來推測日文有關“倒垃圾”的聽解文,肯定是匪夷所思所以學生要對諸如“單身赴任、殘柴、漫畫、日本料理、掃祭i)”等各種有濃郁日本獨特文化特色的相關詞匯有所了解。

3.意識和價值觀的差異

日本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培養(yǎng)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性格。中國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傳到日本后,日本人經(jīng)過多年的洗練、改造形成了今天以“禮”為核心的日本儒家思想,這一日本儒家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日本文化中的以“和”為貴及日語中獨特的“敬語”特色上。

度”出發(fā),即崇尚以“和”為貴的思想。另一方面,日本地處島國,國土狹窄、資源有限、地質環(huán)境不穩(wěn)定,遠古時日本人需要集體共同狩獵才能果腹,惡劣的地質災害也需要日本人群策群力、同生死共憂患。在不定感和無常感的雙重壓力下,日本民族形成了強勁的民族、集體意識,日本人的團隊觀念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這種團隊精神理念下,日本各行各業(yè)下級對上級絕對地服從,上下級之間使用嚴格的敬語。敬語表現(xiàn)了日本文化的獨有特色,也是讓日語專業(yè)學生們感到最難以掌握的語言表達方式。關于敬語在此不再舉例贅敘。很顯然不能將日語中覆蓋面廣的敬語語言形式與中文中覆蓋面非常狹笮的敬稱形式對等;而且日語中的敬語形式也不符合我國“官”、“民”平等的文化理念。

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如同一張紙的正反兩面,語言是正面一部分,文化則是承載語言的紙張反面。日語的聽解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上述三個方面來積累文化知識,掌握語言心理,增進理解,排除母語干擾。這也是學好日語、提高聽力水平的前提和保障。同時,利用文化背景知識作線索來預測接下來的信息,推斷主題,填補未知信息,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將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二、聽力課程中文化導入應遵循的原則與方法

日語聽力課程中的文化導人應遵循實用性原則、適度性原則、階段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講授與誘導學生提高自學能力相結合的原則。實用原則是指聽力課程中文化導入的知識必須與學生用日語進行日常生活會話的內(nèi)容緊密結合,即指言語傳授的實用性。適度性原則指文化導入的內(nèi)容量不能過多,類不能過雜,范圍不能過廣。例如,不能因為要在聽力課程需要進行文化導人就廣泛地牽涉到宗教、哲學、音樂、歷史等,要傳授學生關心并易于、樂于接受的某些方面的知識,如:飲食、社會、科技等。關于階段性原則,賈玉新認為學習者對文化差別的敏感度分四個階段:1)對他國表現(xiàn)的文化特征表示新奇,認為是異國情調(diào);2)對與本國相異的他國文化不信任,并排斥;3)對異國文化分析,并開始接受;4)站在對方的立場,運用異國文化。以上四點談到的是學生在接受異國文化循序漸進的心理接受過程。從教師的立場來講,在對學生進行文化導入時應由簡及繁、由易及難。文化導入的方法可以采用比較法、解說法、展示法等,本篇暫不贅敘。

第7篇

關鍵詞 翻譯 文字詞匯 思維習慣 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12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Japanese in Japanese Translation

LI Yan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To do a good job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not only to grasp the text, vocabulary and grammar, but also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thinking expression have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f only rote lexical meaning, Chinese thinking habit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will be affected, so the translatio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nterference Chinese to Japanese factors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translation; word vocabulary; thinking habits; national culture

日本與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在語言文字方面,日語充分吸收的漢語文字精華,兩種語言有著跟其他語言無法比擬的相處之處,但漢語與日語的語言特征又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漢語屬于孤立語,依靠詞序和虛詞來表示語法關系,語序相對固定。而日語屬于粘著語,通過助詞確定句子成分、句子含義,語序相對靈活。在翻譯中,漢語對日語有大的影響,有好的影響同時也有壞的影響,本文從文字詞匯、思維習慣、民族文化等方面淺談在翻譯中漢語對日語的影響。

1 漢語文字、詞匯對日語翻譯的影響

1.1 日語文字由來

據(jù)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前日本沒有文字,直到我國漢字傳入日本,日本才有了文字。漢字傳入日本后,不僅成為了記錄史實的文字,也是一般學者用以寫作的文字,成為當時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豆攀掠洝肥侨毡竟糯谝徊渴窌?,書中有1507個漢字,《日本書紀》是日本第二部史書,書中有3513 個漢字,[1]根據(jù)《古事記》、《日本書紀》等記載,于應神天皇十六年,《論語》、《千字文》等漢文書籍,伴隨著冶金、紡織、農(nóng)耕等漢文化傳播到日本,由此形成了一個連續(xù)的漢字文化區(qū)。經(jīng)過幾世紀的發(fā)展、完善直到7 世紀漢字才正式成為日本的文字。漢字傳入日本后,不僅促進了日本古代文化的進步,同時也促成了日本人借用漢字草體創(chuàng)造了平假名和借用漢字楷體的偏旁部首創(chuàng)造了片假名。雖在1866年,一些日本文字改革者主張廢除漢字,但至今近150年漢字仍未在日文中廢除,日本政府還規(guī)定了1945字為常用漢字。因此可見,漢語對日語文字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1.2 漢語文字、詞匯對日語學習正遷移

當漢語的某些特征與日語的某些特征相似或者完全一致時,就會產(chǎn)生正遷移的積極作用。因為漢字傳人日本是在漢朝以后,所以可以說日本人最早接觸到的漢字字體大部分是c現(xiàn)代漢字字體同形。日文里很多的詞匯與漢語詞匯是同形同義詞的,如:

(1)描述自然現(xiàn)象的名詞:春、夏、秋、冬、天氣、風、雨、雪、霜、雷、梅雨、臺風;(2)描述事物的名詞:山、水、溫泉、公園、學校、食堂、銀行、船、廣告、音樂;(3)方位名詞:東、西、南、北、中、前、后、左、右;(4)地點專有名詞:中國、日本、北京、東京、上海、西安、廣島、京都、名古屋、奈良;(5)動植物名稱:虎、犬、魚、貓、鳥、松、梅、竹、花;(6)家庭稱謂名詞:父、母、兄、弟、姐、妹;(7)固有名詞:京劇、故宮、太極拳、歌舞伎、富士山、柔道、相撲;(8)生活物品名詞:電話、雜志、椅子、眼鏡、傘、車、壽司、茶、紅茶、綠茶;(9)身體部位詞匯:目、鼻、耳、齒、舌、手、口、肩、胸、腹、唇、發(fā)、腰等這些詞匯對日語學習產(chǎn)生了正遷移作用,給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優(yōu)勢??梢哉f漢語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著日語的學習,所以在翻譯中要積極發(fā)揮母語優(yōu)勢,提高其對日語漢字詞匯的理解和運用。

1.3 漢語文字、詞匯對日語學習負遷移

當漢語與日語的差異微妙時,而學習者仍舊依賴母語的特征來做出錯誤的判斷時,往往產(chǎn)生負遷移作用。如:“娘 、丈夫、人參、手紙、汽車、看病、親友、兄弟”這些詞與漢語的意思大相徑庭,若不加以重視,直接套用漢語思維,在翻譯時很可能曲解作者的原意,如日語中的“丈夫”,對于漢語為母語的日語學習者,第一反應就是中文里“妻稱夫為丈夫”的意思,但日文里是“堅固、結實、健壯、健康”的意思,兩者一對比就發(fā)現(xiàn)意思迥然不同,若平日里不夠重視,很容易出現(xiàn)笑話。

例:「k明王エジソンは小學校に3ヶ月しか行っていない。自分もM學しないでヘドロを研究しようとQ心し、^に通って勉し、何十Nものa品をそろえ、舛趣冉Mみ合わせを浹à勝ら木材のかすやヘドロに混ぜる研究に沒^した。[2]

有漢字的地方,對于以漢語為母語的日語學習者,基本上可以很輕松翻譯出來,但有兩處會被漢語誤導,吃閉門羹,第一處是“勉”,從漢語的角度來看,是“難為情”的意思,可日語里是“學習”的意思;第二處是“沒^”,漢語字面意思是“沒有腦袋”,正確的日文意思是“埋頭苦干”。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有些詞匯形同但意思天壤之別。所以以漢語為母語的日語學習者在學習日語時,要刻苦專研、嚴謹篤學,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漢語思維習慣對日語翻譯的影響

2.1 語序的困擾

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更是一種思維轉換活動。在翻譯中,若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日語表達,會發(fā)現(xiàn)翻譯出來的句子不通順,難以理解中心意思。最明顯的差異是漢語里句子主干順序是“主謂賓”,而日語是“主賓謂”的順序,因此在翻譯時,不能受母語定勢思維,要靈活調(diào)整語序,以符合漢語表達習慣,清晰轉達語言內(nèi)涵。

例:私は日本Zを勉しています。

這句話的正確翻譯是:我正在學習日語。若按照中文思維表達方式,直接按字面語序翻譯就會出現(xiàn):“我日語學習正在?!狈g后,完全不知所云,沒有達到翻譯的最終效果。

再例:何をしますか。

抗戰(zhàn)片里常有這么一句滑稽幽默的臺詞:“你什么的干活?”經(jīng)常有人有聲有色地模仿,并樂在其中,沒學過日語的人,一笑而過。學過日語的人,知道這是個病句,只因日語的語言思維表達與漢語表達有區(qū)別,日語是“主賓謂”結構,而主語很多時候又會省略掉,所以根據(jù)漢語的思維邏輯,正確翻譯是:“你是干什么的?”

2.2 助詞的困擾

日語是粘著語,依靠助詞或助動詞的粘著來表示每個單詞在句中的意思,因此要想學好日語,掌握助詞和助動詞的用法是極其重要的。日語常見助詞有:“は、を、か、の、で、も、と、へ、に、が、から、まで”,每一個助詞都有各自的用途,且每一個助詞有好幾種甚至十多種用途。

如:“に”的用法就有十六種之多:(1)表存在的場所:機の下に貓がいます;(2)表動作的時間:今朝7rに起きました;(3)表動作的到達點:自榆に荷物をdせる;(4)表變化的結果:轆解けて水になる;(5)表動作的目的:晝ごを食べに行く;(6)表動作的對象:IHにを欷堡耄唬7)表比例、分配的基準:Lに1回デパ`トへ行く; (8)表比較評價的基準:私の大學はkに近いです;(9)表原因:家屋がいLに倒れた;(10)表理由:お土bに衣をIった;(11)表并列、添加:いつも青い上著に赤いネクタイという格好をしている;(12)構成主語、表示對主語的敬意、或對主語有某項能力:私にはこの本がgだ;(13)表示被動句中施動者:子供が犬に咬まれた;(14)表使役對象:學生に本をiませる;(15)表對動作的強調(diào)(動詞連用型+に+同一動詞):待ちに待った夏休みがやっと來た;(16)表語氣緩和(用言+に+同一用言):痛いには痛いが、我慢するしかない。

由此可見,日語助詞的用法是豐富的、靈活的,日語語言思維跟漢語語言思維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翻譯時切記不能忽略助詞的意義,或只單純記憶一種用途而忽略其他的意義用途,而憑漢語獨立語思維去猜測、揣摩句子意思。助詞是日語區(qū)別漢語的一個顯著特征,所以助詞的用法和意義的掌握是學習日語的重中之重。

2.3 曖昧語的困擾

日本人說話含蓄、委婉、t和,喜歡繞圈子;而中國人說話直爽,清晰表明態(tài)度。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 日語表達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曖昧。曖昧的語言反映了日本人崇尚“和諧之美、不完全之美、朦朧曖昧余韻之美”。[3]日本人不論說話還是寫文章,甚至在正式的場合、文件當中,都使用讓人模糊、似是而非的曖昧表達。對以漢語為母語的日語學習者,在翻譯時很困擾,拿捏不了尺寸,很難翻譯出日本人的內(nèi)心情感。這種曖昧表達與歷史、社會文化、人文情懷、審美觀念等息息相關,日本人很重視這種曖昧表達方式,被認為是最美的最優(yōu)秀的語言。日本人甚至在學術論文中也用「であろう等推量、不確定的表達口吻,雖備受國際爭議,但日本人仍然堅持著這樣的表達方式,足以顯示曖昧語的魅力,可以說曖昧語是國民文化,根深蒂固,所以在翻譯日語時,要特別重視這樣的語言表達思維差異,同時也要尊重對方的語言表達特征。

例:(1)あした、雨が降るかもしれません;(2)あの人は教授でしょう;(3)もう八時になったから、先生もまもなく來るだろう。

句子中“かもしれません、でしょう、だろう”是最典型的曖昧語,用推斷的、不確定的語言表達方式來避免武斷,有尊重他人之意,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日本人使用這種曖昧的表達方式是為了避免傷害他人。

3 民族文化對日語翻譯的影響

語言不僅是符號,也是文化載體,受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響與制約,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中日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異,時常出現(xiàn)一些誤解甚至沖突。不同的民族孕育不同的文化,中日兩國就是在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日本是一個典型的海洋文化和島國文化國家。很多詞匯與海洋和魚類相關。而中國屬于大陸文化,很多詞匯都有著大陸文化的印記。

如中國人用“揮金如土”這個成語來形容“人花錢慷慨或揮霍無度”,而日本人會說“をんでみたいな”,大致翻譯出中文就是說“像喝水似的”。如腳掌或腳趾上角質層增生而形成的肉刺,中國人形象地稱為“雞眼”,這是因為大陸文化以農(nóng)牧為主;而日本是海洋文化,接觸魚較多,故稱之為「魚目。[4]不同國度由于歷史、地理環(huán)境、等不同,所孕育的文化、語言也有差異,在翻譯時,要注意中日文化差異,提高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從事翻譯工作。

4 結語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翻譯發(fā)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作為譯者,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技能,還應深入了解語言文化的方方面面,克服文化障礙與差異,以達到兩種語言更好的交流。

基金項目:右江民族醫(yī)學院2016年度校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yy2016sk012)

參考文獻

[1] 王力.漢語對日語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Vol.21(5):3-28.

[2] 李虹.小議日漢翻譯中的幾個難點[J].文教資料,2011(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