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6:25
序論:在您撰寫漢語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從兒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從幼兒向兒童的時期過渡。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擅長于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另外,一年級新生的記憶效果與他們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即在高興時記憶效果好,反之較差。
依據(jù)一年級新生這樣的認知特點,我在拼音教學中重點開發(fā)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以達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的目的。讓兒童在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中積極愉快地度過小學學習的第一道難關──漢語拼音<br><b>大量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具,開發(fā)直觀性教學。
由于漢語拼音無法進行實物直觀,所以它的直觀性教學的開發(fā),其實就是開發(fā)課堂教具。因為與漢語拼音教學配套的教具不多,所以許多教具都得教師自己來制作。下面我介紹幾種教具制作的方法,以供。
(一)依葫蘆畫標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教具制作方法。主要用于第一課學習新聲母、新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jié)。把與新授拼音相對應的圖片,照教材上的樣子畫下來,貼于黑板一即可。這一方法一般都用拼音卡片代替,但拼音卡片有一個缺陷,它是圖片拼音同時出示的,而且色彩也不夠鮮艷,若教師自制圖片的話,就可避免這些缺陷。不過自制圖片需要一些時間,且較為麻煩,所以這一教學手段主要用于一些在字形或發(fā)音上較難掌握的拼音上。如:單韻母o、u;聲母b、d;f、t;p、q;復韻母等。
(二)活動激趣法
這類教具主要用于較難掌握的拼讀過程。把章節(jié)讀過程以活動教具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死的書本"動"起來,寓教于樂以達到激發(fā)學習興趣的目的。例1、在教學b-aba時,由于這是第一次接觸聲韻相拼,是個重難點。于是我準備了兩個大小適當?shù)募埡?。在第一個紙盒上的兩個面上分別寫上b和p,另一個紙盒的四面分別寫上a的四聲。教學時,先出示b,再出示a,兩個紙盒相碰撞,表示聲母b和韻母相拼,得出ba。這樣的出示方法簡明、有趣,學生也感興趣,而且制作十分簡便。例2、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guī)則是一個學生最難牢固掌握的內容之一。這個規(guī)則的講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小ü是學生,j、q、x是老師,學生見老師要脫帽行禮??衫媒叹哌M行表演。把小ü畫成一個小學生的樣子,戴一頂有兩個小絨球的帽子,j、q、x畫成老師的模樣。教師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手拿教具來表演。這樣,學生即有的聽,又有的看,很容易就把小ü的去點規(guī)則記住了。例3、為了訓練學生的直呼兩拼音節(jié)的速度,我還制作了一個"快樂大轉盤"。先剪一張長方形的紙板,在上面并列挖出兩個窗口。在紙板的反面釘一兩個圓形的紙板,分別寫上下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練贈直呼時,教師轉動兩個紙盤,聲韻隨機組合,學生快速直呼。如果要帶調訓練,還可以在韻母的窗口上方再挖一個小窗口,在紙板的反面再釘上一個小轉盤,寫上四聲即可。這個"快樂大轉盤"制作簡便,可反復使用,效果也很好。
大力開展趣味教學,營造愉快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處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貪玩好動的。單靠圖片和活動教具是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他們不僅好看、好聽、還要好玩。所以上課時讓他們動動手,做做知識性游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
(一)多開展動手練習
動手練習的形式很多,有動筆的,有模仿老師動作的,有擺放學具的等等。在這兒我想重點談談動手擺學具的練習。擺學具這一教學手段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得很多,在語文教學中就很少了,不過它十分適合拼音教學。前面我介紹的"快樂大轉盤"是教師擺出拼音,讓學生讀,而擺學具則是與之相反,是教師發(fā)音,學生用拼音片擺出相對應的拼音。練習之前,只需要讓學生準備好23個聲母和6個單韻母,再讓學生自制四個聲調。外加一個小圓點(擺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輕聲時用)。復韻母卡片不用。擺學具練習要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先練習找拼音,即:老師讀出一個聲母或韻母,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形,而后快速地找出對應的聲韻母。然后再練習拼復韻母,同上,用單韻母來組合。再練習擺帶調韻母。再練習擺二拼音節(jié),最后練習較難的三拼音節(jié)和帶調音節(jié)。在進行擺事實放練習時,可以同時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賽,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進行擺入表演或比賽。擺放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拼音知識,更可以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動手能力,是一項十分實用有效的綜合性教學手段。
(二)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的教學
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不過這個"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復韻母找朋友(如:an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整體認讀音節(jié)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jié)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形式多樣,靈活實用。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后面寫上音節(jié),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1、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zhi、chi、shi、ri……3、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每次不必一次做完,只要做一段即可。
(三)提前讀寫,鞏固拼音,初試寫話
通過幾十年的努力、研究和探索,我們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令世人矚目的成績。課堂上,我們能看到對外漢語教師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注重不同文化學生所帶來的教學差異,他們的身后,是越來越豐富的對外漢語教材的誕生。我們還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走進我們HSK的考場,走進我們設在國外的孔子學院。但是,我們對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看到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到今天,由于過度產(chǎn)業(yè)化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問題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一)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取得的成績
1.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語言教學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其復雜程度遠非走路能夠相比擬的,因此,我國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追求了教學法的多樣性。主要采取了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功能法、暗示教學法、全身反應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等方法教學。最近不少教學工作者,吸取對外漢語教學在幾十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的經(jīng)驗,博采眾長,吸收了外語教學各個流派、方法的優(yōu)點為我所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綜合教學法”。這種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是十分成功的,它代替了以往的單一教學法,改革了原有的課堂單調乏味的講解局面,取得了極大的教學效果。
2.更加注重文化差異及個體性
由于對外漢語教學受者廣泛,有不同文化背景,必然有不同的文化差異,針對如此情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形成了差異化教學的方法。如在備課差異性方面,對外漢語教師在備課時針對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在充分了解學生,準確把握學生的情況,包括了解學生的入門水平、學生的已有知識、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學生的特點(如學習目標、學習動機、文化背景、學習方法等方面的特點)的基礎上,把著眼點放在全班大多數(shù)學生身上,統(tǒng)一要求,而且在強調統(tǒng)一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因材施教”,考慮了兩端學生的情況,多準備了一些問題,多設計了一些活動,多布置了一些任務,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有進步,感到愉快。在科學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指導下,這種在教學過程中很重視教學對象的文化差異及個體性的方法,使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下去。
3.漢語水平考試體系不斷發(fā)展
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它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國內少數(shù)民族人員)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考查考生在各種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運用漢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包括HSK(基礎)、HSK(初中等)和HSK(高等)三個部分。目前HSK考試已達到較高的科學化水平,實現(xiàn)了命題、施測、閱卷評分和分數(shù)解釋的標準化。實現(xiàn)了預測統(tǒng)計分析、試題等值、考試報名、評分和成績報告等的計算機化。并在此基礎上,將推出計算機化自適應性HSK考試,這種考試將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個性化,從而可以達到更高的可靠性(信度)和更高的有效性(效度)。由于隨著漢語水平考試(HSK)作為為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測試等級得到全球的普遍認可,HSK考試在對外漢語教學課堂中已得到對外漢語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很多對外漢語教師已把它作為對外漢語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4.對外漢語教學教材更加豐富
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對外漢語教材也越來越豐富,迄今為止,中國大陸編寫的對外漢語教材已有近千種,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內外對外漢語教學的需要。近幾年來,教材種類迅速增長,其中亦不乏有特色和有所創(chuàng)新的教材,少數(shù)還成為國內外廣為使用的優(yōu)秀教材。對外漢語教材的日漸豐富,教材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的增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熱情和興趣。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材的發(fā)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無論在數(shù)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了提高,由于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材起著紐帶的重要作用,沒有好的教材,就好比是無米之炊,再好的教師也不能上出好的課來,因此教材也可以看作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和學科發(fā)展的前沿陣地和突破口,對外漢語教材的發(fā)展也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fā)展的一大重要表現(xiàn)。
(二)對外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個體性重視還不夠
雖然目前很多對外漢語教師在處理課堂教學時都注意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但是對其個體性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從而對對外漢語教學帶來不良影響。
2.HSK日漸突出的應試問題
隨著參加HSK考試的人數(shù)逐年增加,HSK考試也越來越引起對外漢語教學相關人員的重視。有的城市還專門設立了HSK成績攻關補習班,有些教學單位甚至還出現(xiàn)了“教學為HSK服務”的教學局面。這不免會給人一種應試教育的感覺。這種局面的產(chǎn)生是由多方面引起的,最深層次的原因是各個高?;蛘呓虒W機構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對外漢語教學本身,這樣雖然能在短期內得到一定經(jīng)濟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必然使眾多留學生喪失學習漢語的興趣,受到損失的也必將是對外漢語教學這門學科。
3.由于過于產(chǎn)業(yè)化帶來的課堂管理松散
隨著漢語熱的升溫,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漢語橋”工程的確立、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建立以及中國本土對外漢語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都讓我們看到了對外漢語教學領域的廣闊發(fā)展前景。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盈利而輕理論總結和研究的問題,如部分學校出于經(jīng)濟方面的考慮,為了爭取更多的外國留學生生源,進行不正當?shù)母偁?。這樣做只能使對外漢語教學越來越產(chǎn)業(yè)化,對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幫助甚微。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部分院校顯然沒有把重心放在真正學生的語言水平提升上,過度商業(yè)化的運營模式和短時間內大量灌輸技巧方法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都普遍存在于各種各類對外漢語教育中,這種畸形的漢語教學方法對于在世界范圍內正處于上升期的漢語語言教學來說傷害尤其巨大。
4.教材需要更有針對性
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材已有近千種,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的需要。特別是近幾年來,教材種類迅速增長,其中不乏有特色和有所創(chuàng)新的教材,少數(shù)還成為國內外廣為使用的優(yōu)秀教材。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關于對外漢語的教材問題,在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界和海外的漢語教學中都存在十分嚴峻的情況,大家普遍感受到選不到各方面都比較合適的教材。當前市面上常見的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商主要是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從事一線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出版社,幾乎每年各出版社都有新的教材推出。市場上大部分的教材只是對一些經(jīng)典教材進行低水平的重復,缺乏對教材思想和體例的改進。另外,一些教材缺乏綜合性和彈性,不能滿足短期教學和自學的需要。
5.教師水平需再提高
對外漢語教師的數(shù)量與質量在對外漢語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尤其是當前世界各國對漢語學習需求高增長的現(xiàn)狀使得教師隊伍的擴大和提高成了這項工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據(jù)有關國際統(tǒng)計機構提供的資料,目前在國外使用和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已有1億人以上,有約100個國家在各級各類的教學機構內教授中文課程。相對于國外漢語教學的快速發(fā)展和學習漢語人數(shù)的急劇增加,各國漢語教師嚴重匱乏,許多國家紛紛向我國提出了派遣漢語教師的強烈要求。盡管國內教育部門努力做了許多相關工作,但師資缺口仍然很大。而與此同時,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的缺乏仍然是影響對外漢語教育學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隊伍水平不一,個別單位片面追求經(jīng)濟效益,不顧自己的實力,一再擴大招生,使得對外漢語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對外漢語教學狀況呈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混亂狀況。
二、解決現(xiàn)階段對外漢語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把語言考試(HSK)同日常教學結合
HSK雖然是檢驗漢語水平的考試,但它自身仍有一些不足,不能完全反映漢語水平。一些研究者已經(jīng)認識到,漢語水平考試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還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難度較大的口語測試和高級漢語水平考試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口語能力的測試基本上被排除在HSK考試之外。限于諸多原因,HSK考試測試并不完善,對外漢語教學的課程不能為了HSK考試而設立,而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漢語實際應用。這就要求那些與對外漢語教學相關的人員應該正確把握HSK與對外漢語教學課程之間的關系,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目標,合理安排課程設置,不能讓教學成為應試的手段。同時,我們也不能輕視HSK考試,同樣要借助考試檢驗我們的教學成果,HSK與教學之間應該相輔相成。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對外漢語教學與HSK考試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二者的共同發(fā)展與進步。我們可以從聽力課、口語課、閱讀課和綜合課這四種課型的改善來看一下如何把對外漢語教學與HSK考試結合起來。
1.聽力課
要改變聽力教材與漢語課教材同步的唯一局面,促進聽力教材的多樣化,在聽力課中增加內容,加大專題的訓練量,例如當學生學完數(shù)字和年月日后,可以在聽力上對其進行強化,加快他們的反應速度,還可以在教學中滲透關于地點、人物關系的詞語,為他們以后的考試打下基礎。對于學習漢語半年以上的留學生來說,可以在教學中增加新聞聽力和慣用語聽力,由易到難,為學生介紹新新聞體裁、新聞術語,同時可以在每節(jié)課上為學生介紹幾個常用的慣用語,既不讓學生感覺聽力課就是單純的聽,枯燥乏味,又能同HSK考試聯(lián)系起來。此外,還可以講授一些考試時的基本要點和技巧。由于把聽力課與HSK考試結合起來,又增加了生活的內容,學生對聽力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熱情高漲,這正是迎合他們的需要所取得的效果。
2.口語課
通常在系統(tǒng)學習半年的漢語后,留學生對口語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如起步階段了,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的口語進步太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要參加的HSK考試中沒有口語考試,因此他們對口語課的重視程度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適當調整口語課內容,在平時依據(jù)教材的條件下,適當穿插一些慣用語的講解。在考試前幾周可以圍繞考試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新聞、通訊類或評論類短文進行話題式口語教學,還可以集中給學生講一些在考試的聽力和閱讀的第一部分常出現(xiàn)的口語慣用語,這樣,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3.閱讀課
與綜合課配套的閱讀教材通常文章較長,對于僅學習半年漢語的留學生而言顯得有些陳舊。我們應該使用一些新穎的閱讀教材,涉及科學、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各方面,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水平的提高。而HSK考試規(guī)定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考試應能綜合運用漢語語言知識和閱讀技能來理解漢語書面材料,能閱讀各種題材(社會生活、人物傳記、科普、史地、政治、經(jīng)濟等)和體裁(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等)的文字材料,考生應能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用以闡述主旨的事實和有關細節(jié);既理解單句的意義,也理解上下句之間的邏輯;根據(jù)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和引申;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等等,這樣,這類教材就能很好地同HSK考試的閱讀接軌。
4.綜合課
綜合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有語言知識教學、語言技能教學的訓練、言語交際技能訓練和文化因素教學。留學生系統(tǒng)學習半年漢語之后,已經(jīng)由語音階段過渡到語法階段,這時他們有了參加HSK考試的要求,但他們的語法知識點還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綜合課教師應該在考試的前兩周系統(tǒng)復習學過的語法知識點,同時有選擇地講解一些沒有學到的考試常見的語法點。在講解過程中可以舉一些HSK考試的例題,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對外漢語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指導是關鍵。雖然新教學理念要求體現(xiàn)主體教育,它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對外漢語教師要一改以前的統(tǒng)治對外漢語課堂的局面,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但這并不等于要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的發(fā)揮。其實,教師適時、適度、恰到好處的指導,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我認為對外漢語課堂要想取得進展,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提高和加強:
1.提高素質,更新觀念。
對外漢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對外漢語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不僅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課堂標準中提出的各項要求,而且要置身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前沿,密切關注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的新動向,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不斷給課堂教學內容注入新觀點、新方法,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目標明確,全面具體。
明確、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質量重中之中。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課的小目標,然后完成好單元目標,從而達到最終完成總體目標。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從而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3.把握方法,新舊互補。
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采用適當、合理、有效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僅要服從多樣性的原則,也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這樣才能促進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
4.優(yōu)化時間,加快節(jié)奏。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另一個關鍵是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率,有效地處理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這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必要的說明解釋,爭取以最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5.結構嚴謹,環(huán)節(jié)緊湊。
保證教學結構的嚴謹性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緊湊性是提高對外漢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學結構嚴謹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連接要符合教學規(guī)律,教學活動與活動之間的切換要恰當合理。在轉換之間,教師的指令要清楚、明確。課堂教學過程要充滿變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緊扣,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不斷的期待。如果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難點的處理缺少層次,就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6.巧設活動,落到實處。
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教學效果。教學活動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制訂,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近,激發(fā)興趣的原則,使設置的活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這樣才能激發(fā)不同個體性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吸引力。
(三)提高對外漢語教材的研究
隨著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學科理論體系的逐漸完善,不論從教學的角度還是從學習的角度,都對教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為數(shù)眾多的教材不能滿足需要的現(xiàn)實,尤其是缺乏適應時代需求的、符合外國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全新的對外漢語教材的局面,我們更應當把漢語教材的編寫和推廣當作對外漢語教學在21世紀發(fā)展的一個最重要任務來對待。
1.準確把握教材編制特點。
新一代對外漢語教材必須建立在體現(xiàn)新世紀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思維模式的基礎上,即基于網(wǎng)絡和網(wǎng)絡概念的對外漢語教材,這種總體創(chuàng)新的教材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由專家系統(tǒng)控制的網(wǎng)絡智能環(huán)境;(2)基于網(wǎng)絡信息資源數(shù)據(jù)庫的篩選與編寫方案;(3)適合教師引導課程(teacher-ledcourse)編寫原則;(4)突出個體化教學的特點;(5)基于網(wǎng)絡的訓練方案。
2.加強教材編制突破創(chuàng)新。
要提高對外漢語教材實用性,關鍵是要不斷突破與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更新觀念,不斷吸收漢語理論研究、教學法理論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要遵循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的原則和規(guī)律,把握對外漢語教材發(fā)展的方向,不能隨心所欲地“出新招”“出怪招”。可以從下面幾項工作入手:(1)加強對外漢語教學與教材發(fā)展史的研究;(2)對現(xiàn)行教材進行科學的調查與評估;(3)針對構成教材的各種要素進行嚴密的科學試驗,為教材編寫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4)更新觀念,引進漢語理論研究、教學法理論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3.明確教材編制發(fā)展趨勢。
為了使對外漢語教材發(fā)展之路走得更好更穩(wěn),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1)選擇作者群體。國家在資金、政策投入的同時,也要制訂統(tǒng)一的編寫、出版計劃,組織一批結構合理的編寫隊伍,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施,做好國內外市場的調研工作,積極開發(fā)國際市場。(2)選擇教材內容。對外漢語教材的內容要新穎、科學、規(guī)范和實用。同時要緊密針對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要求選擇課文內容,要根據(jù)讀者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心理、不同習俗、不同年齡等方面的因素,仔細推敲,切實編寫出多層次、多元化的應用型教材。(3)選擇編輯。編輯要有語言文字的專業(yè)知識、對外漢語教學的經(jīng)歷,以及較強的編輯能力,如此才能使教材具有吸引力和應用能力。(4)作者、專家、編輯相結合。教材的編寫、出版和研究要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保障教材出版工作的順利進行。教材制作是一個團體合作的過程,無論哪一方出現(xiàn)問題,都可能影響教材的出版質量。
(四)提高對外漢語教師水平
提高對外漢語教師水平,加快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建設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漢語最主要的學習渠道是教師的傳授,教師肩負著在短時間內把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使之能把語言知識轉變?yōu)檎Z言技能從而運用于日常交際的重任。要搞好對外漢語教學,必須先抓好教師,建立一支素質高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而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的狀況遠不能適應新世紀對外漢語教學的需要,這給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而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開拓、發(fā)展對外漢語事業(yè)。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對對外漢語教師的培養(yǎng)和培訓,使對外漢語教師隊伍逐漸壯大,從而滿足國內外對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
在數(shù)量增長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教師的素質,促進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共同發(fā)展。可以說,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對對外漢語教師來說是一個終身的過程。
2.改變以往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中以定性研究為主的局面,增加更多的量化研究,從而使我們的研究更加科學化,更有說服力。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資格證書考試或能力證書考試的結果,來了解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工作的實際需求,進而研究考試大綱和培訓大綱的制訂。
3.在當今漢語國際推廣的大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工作也要向國際化發(fā)展
加強面向漢語教學志愿者的培訓、面向海外中小學漢語教師的培訓、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漢語教師培訓,同時,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水平、不同國別的漢語教師,要制訂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同時又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
1、學生對專業(yè)實習的動機不足,態(tài)度不夠端正
根據(jù)訪談了解很多同學尤其是校外實習生認為專業(yè)實習相當于放假,是放松休閑的好機會,沒有意識到專業(yè)實習對他們專業(yè)提高的重要性,對于實習持有無所謂的態(tài)度,不能認真對待實習中安排的留學生教學和管理任務,總是被動的完成,不能積極主動的去對外各項教學管理工作。
2、對留學生教育的認知差異
對外漢語專業(yè)是針對留學生漢語教育設置的專業(yè),為了培養(yǎng)漢語傳播和中華文化交流的多功能人才,不僅要進行留學生教學還要進行留學生管理。對于一些實習生他們認為聽聽課就可以做好留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可卻忽視了留學生的特殊性。新疆各高校的留學生大多以中亞國家為主,他們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語言背景、不同的文化等,很多同學沒有意識到留學生教育的特殊性和復雜性。
3、在留學生教育中缺乏責任心和自信心
在對外漢語專業(yè)實習中除了提高中國學生的留學生教學和管理能力,很重要的一點是讓他們在實習中感受留學生教育管理的特點、氛圍及存在問題。有些同學在實習中缺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沒有真正融入留學生的大家庭。由于認為自己準備不充分,能力不足,不敢站在講臺面對留學生,缺少能夠征服學生的信心。
4、專業(yè)實習評價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專業(yè)實習實行師生互評的管理體系,利用評價考核體系加強實習期間的學生管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并不夠完善。一是對實習生實習成績的評定沒有形成規(guī)范、合理的體系。主要通過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價去評定學生的成績,缺少對學生實習評定的說服力,沒有系統(tǒng)的考核標準,為評定優(yōu)秀實習生形成了一定的困擾。二是對實習指導老師的評定不夠全面,從學院、教研室及學生組長角度去評定有一定的片面性,應該更多的綜合學生的意見。
二、新疆高校對外漢語專業(yè)實習思想教育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1、加強領導重視,狠抓落實
新疆各高校將對外漢語專業(yè)實習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應研究探討專業(yè)實力思想教育方案、管理舉措,部署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針對新疆情況制定保證學生思想教育管理的相關體系,認真貫徹實施,建立更系統(tǒng)、全面的專業(yè)實習工作考評機制,并要求各指導老師進行思想教育引導,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將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明確責任、落實到每一名實習生。實行指導教師實行崗位責任制。在實習全過程中,指導教師必須始終堅守崗位,與實習學校密切配合對實習的每個階段嚴格把關,認真實施我院專業(yè)實習中所規(guī)定的各項任務。各實習點是實習的基本單位,其指導老師在抓教學和班主任實習工作外,關心、負責實習生的思想、生活和團結等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幫助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困難。
2、明確專業(yè)實習目標,加強實習指導和思想教育管理
在組織對外漢語專業(yè)實習中要引導學生明確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根本目標是為我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對外漢語教師,為漢語的國際化傳播,為國家培養(yǎng)跨語言跨文化的人才做出貢獻。學校應在新生入學期間加強對外漢語專業(yè)特點和目標教育,通過對外漢語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疑問解答座談會、實習指導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對外漢語專業(yè)認識和實習目標認知以及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教育。同時加強了在留學生教育管理技巧和實習觀念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實習生及時了解實習特點和要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實習觀念,提高實習動機,端正態(tài)度。
3、加強綜合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對外漢語專業(yè)主要以培養(yǎng)對外漢語教師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個性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性培養(yǎng),提高其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其自信心,并加強責任心培養(yǎng)。一是加強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保障教學質量和效果,并且突出俄語能力培養(yǎng),從而提高中國文化交流與傳播能力;二是加強中華才藝技能的培養(yǎng),設置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課程,加強學生中華才藝的培養(yǎng);三是加強涉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重點突出涉外能力、外交禮儀、政治素養(yǎng)等方面;四是加強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安排自信心、責任感、感恩等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克服缺乏信心的膽怯心態(tài)和盲目樂觀的輕視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做到認認真真?zhèn)湔n,輕輕松松上臺講課;五是在專業(yè)實習期間加強對留學生教育的認知教育,讓他們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同時,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
4、完善專業(yè)實習工作的評價管理體系,加強思想教育管理的多元化和信息化建設。
在研究方面,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首先,學科具有了初步的理論基礎。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存在、發(fā)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觀規(guī)律之上的。它的學科理論是建立在語言學習研究、應用語言學研究、語言教學法研究和跨文化交際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其次,明確了教學研究對象。就是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教學,其實就是研究外國人如何學習漢語和習得漢語的教學規(guī)律。另外,研究方法有了獨到的見解。在所謂難點方面,側重漢語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點,在詞匯、語法、語音等方法上更注重了“習慣用法”和“例外現(xiàn)象”的研究。再有,學科正在拓寬研究領域。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決定了不同語言間的學習存在著嚴重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會對學習第二語言產(chǎn)生很大的障礙。在語言學習中注入文化因素應考慮到外國學生的母語和漢語在文化上的異同,不要把語言課講成文化課。在教學方面,同樣也取得了很多的進步,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教學方面,對“結構———功能———文化”達成了一致;其次,明確了在教學中的四大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涉及到的多種語言技能訓練,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論知識,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明確了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教學目的。為了達到使用語言交流的目的,對教材內容的選擇和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都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基礎,通過教學活動來掌握語言技能。在教學中強調運用以培養(yǎng)技能為主的教學手段。在語言教學中,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的培養(yǎng)始終是貫穿在各種教學活動當中的。只有強化這些語言技能,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達到交流的無障礙。另外,語言教學和文化相結合的模式在教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對外漢語教學本身不是單一的學科,是一門綜合的跨文化交際的學科,它的教學過程也是一個跨文化的語言學習過程。語言教學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當中,才會讓學生在語境中了解語用,對語言的把握更加全面,到位。目前國內已有將近三十多所大學設立了這一專業(yè)。向世界各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大學生成為了中國文化在國外傳播的主力軍。即使是這樣,漢語教師的資源仍然無法滿足國際推廣的需求。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國或者準備出國,那么以他們?yōu)橹髁Φ脑谛4髮W生和來自其他各行各業(yè)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為向世界推廣和傳播漢語的有生力量,從中培養(yǎng)漢語師資和漢語國際推廣志愿者。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關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定位問題。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對學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專家把對外漢語定位為現(xiàn)代漢語下面的一個分支,屬語言文學類;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由于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對外漢語教學離不開文化的滲透,應該是屬于語言學類下面的二語習得專業(yè)等。其次是關于研究的方向和視角。在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文章中,探討教學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討漢語語言具體要素的文章顯得尤為少數(shù)。同樣在探討學習方法中,有價值的教學實驗和各種調查報告缺乏一定的數(shù)據(jù)。所以,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應該從多方面、多視角、有側重的進行科學的研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學習漢語從開始就是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反映在教學中就是太多的強調聽、說、讀、寫,課程目標非常的單一。其實,在漢語學習中應該重視漢語的思維和語言意識的培養(yǎng),只有增強文化交流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內涵。
第二,教學中需要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對不同對象的學生應具有他們本國特色的教材和教學輔助資源,貼近教學對象的思想、習慣和生活,創(chuàng)造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通過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視頻節(jié)目,參與中國的文化節(jié)日活動等以達到不同的學習目的;另外,制作的學習資源力求淺顯易懂,結合視聽教學,滲透中國文化。
第三,在漢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誤區(qū)。首先,有些人認為不會寫就相當于沒學會。在漢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能熟練寫出來的字比能認識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尷尬、蹊蹺、痙攣、貔貅”等詞語。像這類很多人不能正確地寫出來的漢字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但我們在日常的讀書、看報、交談中,我們能夠運用自如,因此不能說不會寫就等于沒掌握,完全不會。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層次含義就等于沒學會。在我們平常使用的語言文字中,很多字詞是很難有明確解釋的。比如“既然”兩字,有誰能一下子解釋清楚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這個詞組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語句中呢?搞清楚這兩個問題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響我們熟練地使用它。同樣,“所以、即使、但是”等等這樣的詞匯用法也很多,我們在掌握了他們的基本含義后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應用它們來進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師認為聽、說、讀、寫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誠然,這四項技能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技能,能同時掌握固然好。但是,聽、說、讀、寫,音、形、字、義全面推進的教學理念是傳統(tǒng)教學要求的,這對于成人來說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孩子對筆畫多的字反而比筆畫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們要結合漢語特點,對不同學習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們不認為“隨課文識字”是唯一的教學思路。對外漢語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課文、字詞、練習等傳統(tǒng)教法。其實,“隨課文識字”即分散識字的優(yōu)點是可以閱讀課文來學習文字,其缺點是認識生字的效率極低。在針對海外兒童的漢語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法,往往生字生詞太多和孩子們想通過閱讀來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現(xiàn)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們因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閱讀與其年齡匹配的讀物。
三、國際漢語教師將成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主力軍
作為國際漢語教師,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國的地理、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然后分類介紹;在講授漢語知識時還需要要把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到課堂教學當中。當前有關介紹中國文化的教材也逐漸增多,教學中可選擇的教材范圍也比過去多很多,在選用教材時應該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在視聽說課里把相關文化知識直觀地、動態(tài)地表現(xiàn)出來,讓外國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到地道的文化。當然,要讓外國學生多體驗到生動的中國文化在漢語學習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根據(jù)學生需求特點,開設多種讓學生感興趣的文化課供學生選修;可根據(jù)不同階段開設比如像書法,繪畫,中國古典音樂欣賞等課程,力求多樣性;在選修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在文化語境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所學知識,加深知識印象。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把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傳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國際漢語教師作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這項事業(yè)。讓他們不斷的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法,走出國門,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四、遠程教育對外漢語教學的思考
對外漢語教學經(jīng)過20多年的發(fā)展,從學歷教育到非學歷教育,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大量的人才。他們正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走向世界各地。面對目前對外漢語教師和學習漢語者比例嚴重不足的現(xiàn)狀(1:10),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充分發(fā)揮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辦學優(yōu)勢,制定文化視角下的教學目標,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合理使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對外漢語教學在遠程教育中進一步發(fā)展。以下就對外漢語教學在遠程教育環(huán)境下所開設的課程來進行分析:以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來看,主干課程有基礎英語(精讀、泛讀、聽說)、英語寫作、英漢翻譯、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語言與應用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西方文化與禮儀、國外漢學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和教育實習等。遠程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對課程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借鑒學歷教育的經(jīng)驗的同時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將課程教學任務貫穿到遠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梢钥闯?,這些課程設置涵蓋了現(xiàn)代漢語和英語兩個專業(yè)的大部分課程。而現(xiàn)代漢語和英語是電大辦學初期就建設的很有經(jīng)驗的學科,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具有規(guī)范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具有更加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和豐富的辦學條件。在分析了開設了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校中,外語類在總課時比例,基本都占到了全部課時50%。所以,加大外語課應該是對外漢語專業(yè)的一個特色,是符合對外漢語交流和本學科發(fā)展所需要的。另外,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專業(yè)教師必須具備本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才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針對以上這些課程,開放大學具有多年從事本專業(yè)的教學工作,有著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專職教師,并且他們依托開放大學的平臺,都具備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作為開放大學區(qū)別于其它院校,有著廣闊的媒體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還有專業(yè)的技術團隊和先進的技術支持,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有特色的、適合不同特點學習使用的多種媒體課件資源來輔助教學,使對外漢語課程實行真正的開放式教學,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學習平臺,打造具有開放大學特色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活動,針對前面提到的面對面教學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教學誤區(qū)還可以制作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供學生反復學習和隨時隨地復習。還有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所必需的教學輔助人員,他們在多年的遠程教學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jīng)驗,從學生入校到整個學習過程,做論文到考試等全程提供幫助、全程指導和監(jiān)督每一位學員,使得學生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全部學習任務。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聽力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息息相關。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聽力是交際的最關鍵一環(huán),聽力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而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局限于教材和教學工具,形成了“教師放錄音———學生聽錄音———訂正答案———教師放錄音”的死循環(huán)。傳統(tǒng)的對外漢語聽力教學太過專注聽,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根據(jù)建構主義心理學,邁耶的多媒體學習理論以及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的假說,聽力教學中可以運用情景圖示和影音材料輔助學生學習,因此也應適當關注視覺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其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F(xiàn)代教育技術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一難題,改善了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的輔助作用
首先是教學設施及聽力材料的革新。CD光盤盒計算機的普及,打破了“錄音機———磁帶”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的不便。在計算機上操作,更加方便重復多次聽錄音材料,也方便學生課下的自學。另外,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對外漢語聽力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使聽力課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靈活地插入一些影音片段,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幫助學生理解聽力材料,有效的提高漢語聽力課堂效率。其次,PPT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展示生詞和給出語境時,PPT比單純的語言描述更直觀易懂,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尤其是對初級班的聽力詞匯教學來說,非常關鍵。使用并不等于濫用。對比分析了傳統(tǒng)聽力教學與多媒體聽力教學,我們在肯定多媒體教學的上述優(yōu)勢的同時,也提倡秉承多媒體課件設計的規(guī)范有效性、實用性、趣味性等三原則。此外,對PPT、WORD及電子期刊等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還引起了無紙化教育的新觀念。學生利用便攜式設備將課件等拷貝到自己的電腦上,方便快捷。鑒于教材上有很多寫漢字的練習,本人并不建議摒棄紙質聽力教材。第三,基于漢語聽力教學特點,許多高校都致力于聽力教學網(wǎng)絡資源建設,提倡建立對外漢語聽網(wǎng)絡資源并探討其管理的實現(xiàn)形式,輔助聽力教學和研究。央青(2008)提出建立語言實驗室。更好地利用多媒體,在視聽結合、聽說結合的多維教學方法上下功夫,使聽力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本人認為,多媒體輔助下的對外漢語聽力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大有裨益。但是,對多媒體的利用對教師備課要求會相對增加,還需要教師合理把握使用時機,避免過度依賴,延誤教學計劃。同時,對于多媒體應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分心,或者偏離課堂主題,從而對漢語聽力課堂教學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三、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下關于聽力教學的新思路
缺乏趣味性一直是漢語聽力教學的一大難題。由于聽力課以教材的錄音材料為主要的學習材料,各年級的漢語聽力材料雖然是多以口語對話為主,仍然缺乏一個真切的說話環(huán)境。對于剛開始接觸這門課的留學生而言,難度很大。因此,學生聽材料的過程更像是一個被動的聽、接收信息的過程,稍顯枯燥無趣,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很難得到發(fā)揮甚至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因而不喜歡這門課。近幾年,不少高校開設視聽說課程。即通過觀看和學習影視資料,接觸最接近于中國人現(xiàn)實生活的語料,通過可視的影視鑒賞,進行漢語聽力教學。當然,這一建議,要求學習者具有豐富的詞匯量和很高的漢語水平。而且對于應是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建立的語料庫和資源庫,能有效的收集和篩選相關的材料,方便教師進行選擇。同時,對于水平較低的學生,不少研究者建議,用中文歌曲進行聽力教學。許多研究者通過選取中文歌曲并對其歌詞進行難度梯度排列,選擇出具有難度梯度的歌曲,刻錄CD并將歌詞編成系列教材供教師和學習者使用。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下,以中文歌曲和中文影視作品鑒賞為主要內容的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為聽力教學的改革提供突破點和新方向。雖然其可行性有待驗證,但寓教于樂也不失為提高漢語聽力教學趣味性的新思路。
一、解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通過教育使學生感受和領悟到生命的有限、唯一和不可逆轉,思考生命價值的存在意義,在人生中體現(xiàn)其生命價值。具體來說,對于學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生命珍貴的教育。生命對于每一個人只有一次,是短暫的,一旦失去就無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鮮活的生命有可能頃刻間就劃上句號?,F(xiàn)實中,人總會碰到各種磨難、痛苦、失意和挫折,或是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等的壓力。這時,如果能夠正確對待,把種種壓力看作生命必須經(jīng)歷的,那么,消極的因素也許能轉變成積極的東西;但許多學生缺少耐挫力,所以,當他們抱怨“累”“無聊”時,其實就存在消極、懈怠心理。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學生能找到無數(shù)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選擇的念頭一個個打消,要讓學生真正感悟到生命的珍貴,教育他們要懷有自愛之心,要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
(二)生命價值的教育。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前途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期許,面對與自己一樣優(yōu)秀甚至更出色的同學,他們很可能只是普通一員,這種普通一般的狀態(tài)會使他們不禁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另外,受錯誤思想和不良社會風氣的熏染,有的學生把生命的價值視為賺大錢,住大別墅,做大官等。這是把生命的意義視為物欲、權欲的滿足和虛榮的表現(xiàn)。生命教育就是要矯正這些認識,引導學生認識到,上學不只是為進入社會之前的人生準備,還要懷抱遠大理想,也要腳踏實地,應該學會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三)生命安全的教育。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生命的價值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礎上才能完善和提升生命的價值。教育領域中,學校要關心學生知識的獲得、精神的成長,還要防止可能傷害生命的行為發(fā)生和出現(xiàn),教會學生保護好自己的生命。事實上,大中小學生傷害生命和生命被傷害的事件經(jīng)常有發(fā)生。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使他們有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他們保護自己的生命不等于自私,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生命安全觀。
二、漢語教材中蘊含豐富的生命教育因素
無論是小學漢語教材還是中學漢語教材,都有關于生命教育題材的語言材料。我們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材(雙語班使用)做了較為細致的統(tǒng)計,如表1展示的內容,系小學教材中生命教育篇目,教師在確定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時就可以結合生命教育去完成。漢語老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這些承載著人類生命智慧的語言材料融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中,進而轉化為其精神世界的—部分,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意識,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材料時去體驗生命內容,感悟生命的珍貴、生命的價值、安全的重要,幫助學生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
三、建議將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到漢語教學中
目前對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不僅僅是德育課程的任務,也是我們各學科教師的任務之一,漢語教材中擁有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因此,漢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這個問題上責任重大。然而,提高漢語教師的生命教育意識和指導教育能力是實施生命教育的關鍵,漢語教師要有強烈的生命教育意識和相應的理論素養(yǎng),要在每位教師的言傳身教中進行生命教育,發(fā)揮模范作用,還要具有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素養(yǎng)。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說教,要以情動人、以境育人、以榜樣服人。“生命教育”追求的教學境界是:“以知識的傳授為載體,賦予每一項教學活動以意義,實現(xiàn)思想與思想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溝通,生命與生命的對話!”
(一)關注生命教育理念,將漢語教學的教育目標與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的目標和諧統(tǒng)一起來。中小學漢語新課程目標中將情感與態(tài)度作為教育的主題之一,就意味著教師在漢語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增強漢語學科知識中情感態(tài)度等相關內容的教育意識。中小學漢語新課程標準是基于漢語課程目標的教學,即先制定漢語教學目標,一切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實施都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而設定。而情感領域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則是基于過程的目標,即通過對漢語課程教學內容、學生背景情況的分析,在知識內容、教學過程與情感目標之間建立起直接的、必然的聯(lián)系,是將教學目標類別化、層次化、具體化的過程。在漢語教學中,漢語教師可以通過感知、感悟、感想、感受(簡稱“四感”)等方式,讓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生命教育中的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關愛生命教育、保護環(huán)境教育等有深入的了解,通過“四感”的制定和實施,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和訓練漢語技能的同時,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做到漢語學習目標與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
在研究方面,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首先,學科具有了初步的理論基礎。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存在、發(fā)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觀規(guī)律之上的。它的學科理論是建立在語言學習研究、應用語言學研究、語言教學法研究和跨文化交際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其次,明確了教學研究對象。就是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教學,其實就是研究外國人如何學習漢語和習得漢語的教學規(guī)律。另外,研究方法有了獨到的見解。在所謂難點方面,側重漢語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點,在詞匯、語法、語音等方法上更注重了“習慣用法”和“例外現(xiàn)象”的研究。再有,學科正在拓寬研究領域。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決定了不同語言間的學習存在著嚴重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會對學習第二語言產(chǎn)生很大的障礙。在語言學習中注入文化因素應考慮到外國學生的母語和漢語在文化上的異同,不要把語言課講成文化課。在教學方面,同樣也取得了很多的進步,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教學方面,對“結構———功能———文化”達成了一致;其次,明確了在教學中的四大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涉及到的多種語言技能訓練,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論知識,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明確了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教學目的。為了達到使用語言交流的目的,對教材內容的選擇和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都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基礎,通過教學活動來掌握語言技能。在教學中強調運用以培養(yǎng)技能為主的教學手段。在語言教學中,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的培養(yǎng)始終是貫穿在各種教學活動當中的。只有強化這些語言技能,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達到交流的無障礙。另外,語言教學和文化相結合的模式在教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對外漢語教學本身不是單一的學科,是一門綜合的跨文化交際的學科,它的教學過程也是一個跨文化的語言學習過程。語言教學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當中,才會讓學生在語境中了解語用,對語言的把握更加全面,到位。目前國內已有將近三十多所大學設立了這一專業(yè)。向世界各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大學生成為了中國文化在國外傳播的主力軍。即使是這樣,漢語教師的資源仍然無法滿足國際推廣的需求。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國或者準備出國,那么以他們?yōu)橹髁Φ脑谛4髮W生和來自其他各行各業(yè)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為向世界推廣和傳播漢語的有生力量,從中培養(yǎng)漢語師資和漢語國際推廣志愿者。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關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定位問題。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對學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專家把對外漢語定位為現(xiàn)代漢語下面的一個分支,屬語言文學類;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由于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對外漢語教學離不開文化的滲透,應該是屬于語言學類下面的二語習得專業(yè)等。其次是關于研究的方向和視角。在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文章中,探討教學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討漢語語言具體要素的文章顯得尤為少數(shù)。同樣在探討學習方法中,有價值的教學實驗和各種調查報告缺乏一定的數(shù)據(jù)。所以,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應該從多方面、多視角、有側重的進行科學的研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第一,學習漢語從開始就是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反映在教學中就是太多的強調聽、說、讀、寫,課程目標非常的單一。其實,在漢語學習中應該重視漢語的思維和語言意識的培養(yǎng),只有增強文化交流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內涵。第二,教學中需要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對不同對象的學生應具有他們本國特色的教材和教學輔助資源,貼近教學對象的思想、習慣和生活,創(chuàng)造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通過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視頻節(jié)目,參與中國的文化節(jié)日活動等以達到不同的學習目的;另外,制作的學習資源力求淺顯易懂,結合視聽教學,滲透中國文化。第三,在漢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誤區(qū)。首先,有些人認為不會寫就相當于沒學會。在漢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能熟練寫出來的字比能認識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尷尬、蹊蹺、痙攣、貔貅”等詞語。像這類很多人不能正確地寫出來的漢字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但我們在日常的讀書、看報、交談中,我們能夠運用自如,因此不能說不會寫就等于沒掌握,完全不會。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層次含義就等于沒學會。在我們平常使用的語言文字中,很多字詞是很難有明確解釋的。比如“既然”兩字,有誰能一下子解釋清楚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這個詞組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語句中呢?搞清楚這兩個問題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響我們熟練地使用它。同樣,“所以、即使、但是”等等這樣的詞匯用法也很多,我們在掌握了他們的基本含義后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應用它們來進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師認為聽、說、讀、寫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誠然,這四項技能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技能,能同時掌握固然好。但是,聽、說、讀、寫,音、形、字、義全面推進的教學理念是傳統(tǒng)教學要求的,這對于成人來說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孩子對筆畫多的字反而比筆畫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們要結合漢語特點,對不同學習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們不認為“隨課文識字”是唯一的教學思路。對外漢語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課文、字詞、練習等傳統(tǒng)教法。其實,“隨課文識字”即分散識字的優(yōu)點是可以閱讀課文來學習文字,其缺點是認識生字的效率極低。在針對海外兒童的漢語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法,往往生字生詞太多和孩子們想通過閱讀來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現(xiàn)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們因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閱讀與其年齡匹配的讀物。
三、國際漢語教師將成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主力軍
作為國際漢語教師,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國的地理、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然后分類介紹;在講授漢語知識時還需要要把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到課堂教學當中。當前有關介紹中國文化的教材也逐漸增多,教學中可選擇的教材范圍也比過去多很多,在選用教材時應該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在視聽說課里把相關文化知識直觀地、動態(tài)地表現(xiàn)出來,讓外國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到地道的文化。當然,要讓外國學生多體驗到生動的中國文化在漢語學習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根據(jù)學生需求特點,開設多種讓學生感興趣的文化課供學生選修;可根據(jù)不同階段開設比如像書法,繪畫,中國古典音樂欣賞等課程,力求多樣性;在選修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在文化語境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所學知識,加深知識印象。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把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傳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國際漢語教師作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這項事業(yè)。讓他們不斷的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法,走出國門,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四、遠程教育對外漢語教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