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共危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5:04:54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危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公共危機論文

第1篇

論文摘要:如何成功應對公共危機已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新聞媒體作為溝通政府與民眾的社會公器,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新聞媒體如何運用,以及對如何構建政府與媒體的良性互動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對政府公共危機管理有所幫助。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內涵和特點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內涵

公共危機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公共管理中應對危機狀態(tài)的一種形式。公共危機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機構通過建立危機應對機制,采取一索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機,恢復社會秩序,保障人們正常生產和生活的活動,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fā)展。公共危機管理的主體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除了常規(guī)管理之外,還需要居安思危,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公共危機。

(二)公共危機管理的特點

1、公共危機管理的目標是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公共危機管理以保持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提供公共產品為目標。

2、公共危機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是開放的、非競爭的。企業(yè)通常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環(huán)境之中,雖然有不同企業(yè)之間的聯合,但更多的時候它們是商業(yè)上的競爭對手,雖然有共贏的局面,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有限的市場中甲多占一份就意味著乙少占一份。

3、公共危機管理依法行政,強制力是其管理的基礎。公共危機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公共危機管理遵循的是公共管理的原則,依法行政。公共危機管理主要依靠行使公共權力進行公共危機的管理,而“公共權力的行使,常常是剛柔并濟,強制性和非強制性并行。

二、新聞媒體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

(一)新聞媒體的含義及在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作為一種公眾輿論的載體,新聞媒體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它所代表的某個階層或階級的觀念,還必須表達一定的公眾利益,具有一定的公眾立場,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信息的流動和溝通對社會和公眾的影響上。公共危機事件由于它的特殊性,必然會成為報道的焦點。

客觀上來說,新聞媒體對危機事件的充分介入,能夠在無形之中對政府危機管理產生很大幫助,其作用主要表現如下:1、幫助政府傳遞信息;2、協助政府進行危機預防、反應和恢復;3、提升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4、為政府提供外腦;5、幫助政府贏得社會支持。

三、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如何運用新聞媒體

一個以公共服務為基本理念的政府,必須對公眾充滿信任和保持敬畏,尊重包括知情權在內的所有公眾權利,把公眾欲知、應知、需知的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告知公眾。同時,政府又是新聞傳播的管理者,應引導、調控新聞媒體對事實加以解釋,支持媒體發(fā)揮其功能。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危機發(fā)生前,主要是政府對危機的減緩能力和預見能力;危機發(fā)生時,政府的反應能力與治理能力;危機發(fā)生后,政府的恢復能力。下面,我們將從這三方面分別探討新聞媒體在其中的運用。

(一)危機前

危機管理的關鍵不在于危機發(fā)生后的治理,而在于減緩與預防危機的發(fā)生。政府設立監(jiān)督與預警機制,預見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發(fā)生率,攤薄不善的資源管理,能夠較好地縮減危機的發(fā)生及其沖擊力。而提高政府預見能力的前提條件是獲取充分的信息。政府雖然有收集信息的專門通道,然而由于一些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導致信息的不充分或誤導,而新聞媒體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新聞媒體在守望環(huán)境中,可以及時反映可能危害社會的征兆,為決策層提供預警。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對某種危險傾向存在的合理推測,向社會和決策層發(fā)出警告。我國社會的主流是穩(wěn)定和平的,但社會在任何時候都可能伴隨著危機的發(fā)生,社會總是在一個一個危機的解決之后向前推進,因而我國的媒體不能只報喜而不報憂,應當對政府的政策以支持為主基調,以批評作陪襯,小罵大幫忙。通過批評,可以讓政府認清自身的不足,進而改進政策,消除矛盾,減少危機發(fā)生的可能。

(二)危機發(fā)生時

當危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時,政府的媒體政策就是要主動尋求與作為信息傳播載體的媒體的合作,通過媒體這一中介和載體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傳導,使危機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誘發(fā)潛在危機,同時避免過度強調危機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和不可回避性,加強作為危機管理主體的政府和社會公眾的溝通。

1、爭取輿論主動權,及時地通過媒體向公眾最新消息

危機一旦發(fā)生,政府就必須及時冷靜地應對各種突發(fā)性與不確定性狀況,快速地采取措施控制或抑制各種不利因素的發(fā)展和擴散,掌握主動權,力求短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扭轉不利局勢,促使事件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2、通過媒體權威性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穩(wěn)定公眾心理

政府要本著誠信透明的原則,真實的信息,以避免公眾由于信息的封鎖而獲取小道消息,從而對事件進行臆斷與主觀猜測,而夸大事件的危機度,降低對政府的信任感,使政府處于被動的不利地位。

3、通過媒體聽取公眾的意見,征求與調整治理措施

政府在危機發(fā)生后,通過媒體向公眾信息,不僅可以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通過公眾的討論,集思廣益,可以尋求較好的解決方法,也容易為公眾所接受。

(三)危機發(fā)生后

這里講危機發(fā)生后,是指單件的危機事件得到治理以后,非指實際意義上的結束,因為還有一個恢復力的問題。在危機治理后,政府需要重新恢復社會穩(wěn)定,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這就要媒體對危機處理的后續(xù)工作進行持續(xù)不間斷的報道。正是通過對后續(xù)事件的報道才能真正體現政府的辦事能力。

四、努力構建政府與新聞媒介的良性互動

在非常態(tài)的危機之中,媒體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和制約,政府在對媒體有所約束的情況下,又充分加以利用。這種良性的互動關系格外重要,它不但是政府和媒體成熟、理性的體現,也是整個社會成熟、理性的體現,更是妥善解決危機的劑。因此構建政府與新聞媒介的良性互動要著手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轉變觀念,樹立對新聞媒體的正確認識

首先要認清新聞媒體的功能與作用,大眾傳媒既不是政府的附庸,也不應當強調絕對的自由,而是在應當堅持黨的領導,政府的管理之下,保障一定的新聞自由。

(二)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生產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新聞媒體的發(fā)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基礎上的,良好的政治秩序與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帶來大眾傳媒的更加繁榮。人們素質的提高,對媒體信息鑒別能力的增強也有利于主流媒體的發(fā)展。

(三)健全法律體系,規(guī)范與保護新聞媒體

健全法律體系,通過法律保護與鼓勵這種自由權利,有利于新聞媒體更好地為政府服務,實踐其監(jiān)督的權利。

(四)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提高透明度

信息的管理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樣,宜采用“疏導”的方式,而不是“堵截”的方式。為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一種讓媒體公正介入危機事件的秩序,為媒體提供充分的信息資源,利用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反映民眾的意見與呼聲,才能真正體現媒體的群眾觀念,才有利于推進民主進程,有利于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公共危機防治體系。

參考文獻:

[1][美]諾曼·R·奧古斯丁.危機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宋鴿.反思政府危機管理中新聞媒體的積極干預[J].行政與法,2004(6)

[3]袁勇.新聞信息傳播與政府危機管理的互動關系[J].新聞愛好者,2003(10)

[4]李萍.特殊傳播——防范與化解危機的使者[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1.

[5]劉光清.危機與出路[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12

[6][18]周敏.媒體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的角色[J].世紀中國,2003.6.

[7]高世屹.危機管理,媒體無法缺席,博客中國,2003.06.[4]許文惠,張成福.危機狀態(tài)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8]龔維斌.公共危機管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9][澳]羅伯特·希斯危機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9.

第2篇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體系

在相關立法,我國缺乏很多跟政府危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這就導致了我國政府采取的大部分緊急的對抗措施一般都無法律依據,容易造成合理不合法的事件形成。雖然我國已經制定了《防洪法》、《法》、《防災減震法》、《傳染病防治法》等,但這些僅有的單行的法律只能適用于一系列的非常的緊急狀態(tài),覆蓋面十分狹小。另外,在政府處理公共危機過程中,和在公民權利受到侵害的防止執(zhí)法監(jiān)督的方面,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尚是空白的。在執(zhí)法的方面還存在著執(zhí)行不到位、執(zhí)行并不科學的情況,依法行政尚待加強。

(二)我國不側重于專業(yè),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機構

我國公共部門能夠管理公共危機的部門林立,光國務院下屬的就有國家安全監(jiān)督管理局等等,這些機構都可以對于公共危機進行緊急的處理,但我國卻沒有設立專門的、專業(yè)的管理部門,設立的幾個部門又可以相互的推脫,導致了對于危機管理的真空部分,這比危機本身還可怕。

(三)對于危機管理的研究和應用研究尚有很多的不足

我國還沒有形成非常系統(tǒng)的危機管理理論,現在對于危機管理理論的研究基本上還停留在介紹西方專著和引進理論的階段;現有學術資源沒有很及時變成政府的決策進行相關的管理。很多學者的研究與實際參與者、實踐者之間的經驗沒有很好地進行配合,然后在一起用到實際的危機管理當中去;也有不少的文獻資料只是對國內、國際的危機和危機管理進行泛泛而談,不去做深入研究,使我國的危機與危機管理策略能夠盡早的與國際水平達成共識跟上國際的標準,但這些研究缺乏對這些策略的深入分析,大都停留在“是什么”的階段,雖然在近兩年在這方面有明顯增多的趨勢,但還是遠遠不夠。

二、積極應對危機的有效措施

(一)危機應對公關,信息透明化

公關是組織或者是政府,為了達到其特定目的而處理相關關系的一種手段,其對于政府的工作是否有效,評定的標準是能否改善并且增強國家的形象,危機有其輿論的關注性,在公共危機面前,政府只有做好危機公關,不斷的與國內社會和國際社會建立良好的關系,對于危機的信息不遮不掩,做到誠實守信,才能在災難中取信于民,降低危機的危害性。

(二)發(fā)展科技、加強資源整合

公共危機治理的技術資源整合就是要做到跨域公共危機應急系統(tǒng)、支持系統(tǒng)和保障系統(tǒng)的整合。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強對公共危機治理軟件系統(tǒng)開發(fā)與建設的技術,同時加強公共危機治理硬件設施建設的技術。只有如此才能將公共危機治理中被分布于各個區(qū)域內的技術資源充分整合起來。另外,還要加大資金投入,使公共危機應急系統(tǒng)、支持系統(tǒng)和保障系統(tǒng)的建設更近一步,相互之間才能更好地協同與整合。

(三)意識強化、與人為本

中國政府在所面臨的公共危機上,與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應該被根本確立,在確立的同時還要將其作為政府危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標,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這就要求政府在進行危機管理工作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從工作的理念以及實際行動上充分認識到公共危機強大的破壞性,謹記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財產,在在災難中發(fā)揮廣大群眾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四)充分利用我國政治優(yōu)勢

我國政府在處理危機時,有一種政治優(yōu)勢,就是以黨為核心,、多黨合作的權力指揮中心,它能夠有效地調配使用各種、各級的資源,為政府危機公關掃清很多的障礙,在政府危機管理中,很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形成一個統(tǒng)一指揮、協作的體系,以保證政令能夠暢通的行使;我國實行、多黨合作的原則,沒有黨派權力之爭和國家立法、行政權力由于從屬不同而導致的分權制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危機管理的及時有效的行使。

三、小結

第3篇

(一)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社會必要性

非政府組織作為介于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第三部門,具有非營利性、公益性等特點。這與政府公共機構的公共價值目標相同。兩者在為社會提供高質量、多樣化、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方面,是不沖突的。突發(fā)公共事件的管理,具有非常明顯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屬于典型的公共產品。市場在提供公共產品時會出現“市場失靈”的問題,因此,公共產品主要提供者應該是政府。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失靈”,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時可能出現低效與尋租的情況。所以,在公共危機治理的過程中,政府、市場與公民社會可以進行互動合作,實現政府危機治理能力的提高。非政府組織的生存空間正是以市場缺陷和政府失靈的存在為前提。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fā)事件過程中,非政府組織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同時還能極大減輕社會管理的成本。

(二)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特有優(yōu)勢

1.行動靈活。當出現公共危機時,政府組織往往由于嚴格的層級體系或某些政治原因、價值因素使得其反應緩慢。與政府體系相比,非政府組織作為一種社會自治機制,決策是分散而獨立的,它可以即時作出反應,迅速滲入事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根據各種既定的條件來確定自己的戰(zhàn)略、策略和計劃,靈活調整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

2.專業(yè)性。雖然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現在專業(yè)性還很不足,但是非政府組織的專業(yè)性是它的一個特點。大多數非政府組織在成立之初就將自己的目標定得非常具體明確。例如,關注某類社會問題或救助某些弱勢群體,然后根據自己的目標設定標準來吸納組織成員,最后形成了專業(yè)特色鮮明的人員組合,并長期從事社會或科研最前沿的工作。

3.民間性。政府在處置一些危機事件時,往往是從自上而下的角度作為外部角色去對待,而非政府組織是以水平的角度、平等的眼光在與群眾的交融中去對待,其工作手法特別注重通過有效溝通來引導社會公眾的參與,與社會成員打成一片從而為問題的解決做好鋪墊。它們上接政府,下聯基層群眾,社會觸角和成員基礎十分廣泛,具有很強的民間性[1]。

二、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現實困境

(一)非政府組織官辦色彩較濃

現實中,中國大多數的非政府組織是由政府的職能部門轉變過來的,或者是由政府部門直接建立的,它們在組織、職能、人事、活動方式和管理體制等多方面嚴重依賴政府,甚至仍然作為政府的附屬機構發(fā)揮作用。非政府組織對政府的過分依賴,一方面助長了政府對非政府組織的直接干預,削弱了組織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嚴重束縛了非政府組織的活力,妨礙了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治理中優(yōu)勢的發(fā)揮。

(二)有關非政府組織的法律體系不健全

一是有關非政府組織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目前中國還沒有一部統(tǒng)一的、完整的有關非政府組織的法律,非政府組織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明確法律規(guī)定。二是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權利和途徑尚未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定。據統(tǒng)計,中國目前已經制定涉及突發(fā)危機事件主要是針對整個國家應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步對應急管理體系進行了完善。但是在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和各級應急預案中對突發(fā)事件中非政府組織權責的規(guī)定并不明確,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規(guī)定。

(三)非政府組織的社會公信力不夠

據統(tǒng)計,目前中國非政府組織中的職員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專職工作人員;二是兼職工作人員;三是志愿者。其中,專職工作人員的規(guī)模一般都不是很大,相當多的組織雇傭兼職人員,較少使用志愿人員。缺乏志愿者大概是中國非政府組織與發(fā)達國家非政府組織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最大差異。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缺乏廣泛、深層次的社會認同,社會公信力不夠。這就使得非政府組織在組織群眾應對危機時,很多工作都無法順利進行。

(四)非政府組織與政府缺乏溝通協調機制

長期以來,“全能政府”的管理理念使政府幾乎包攬公共危機事件所有階段的全部工作,表現在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時主要依靠的力量還是政府部門及事業(yè)單位、部隊和相關的組織工作人員,在整個應對過程中與非政府組織的溝通協調機制基本沒有建立起來。一方面,在公共危機事件應對過程中,政府部門與非政府組織之間或是疏于聯系,或是政府部門僅以傳統(tǒng)行政命令的方式傳達其決策,彼此之間缺乏互動溝通;另一方面,在公共危機事件治理中,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分別應該承擔哪些職責、具體負責哪部分工作,或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一起又應該承擔哪部分工作等情況,在中國的公共危機治理體系中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

(五)非政府組織自身發(fā)展受限

一是資金不足?,F階段的非政府組織正處于一種從政府領域向公眾領域的過渡時期,一方面政府提供的撥款數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政府也鼓勵非政府組織財政上爭取獨立和自負盈虧。物質資源和財政資源是危機管理的基礎,而目前非政府組織在資金籌措和運作能力上普遍能力不足,以至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后的救助捉襟見肘。二是人才不足。這使得中國非政府組織在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時所應該具備的技術和專業(yè)能力,包括應對公共危機事件中的組織架構的設定,管理機制、運行機制的確立,社會資源的整合,專業(yè)資源的挖掘,自身形象的塑造等各方面,還有在善后處理中對非政府組織自身的監(jiān)督,績效的自我評估等能力,都顯得明顯不足。

三、充分發(fā)揮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治理中作用的建議

(一)從政府層次,應重視和加強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

第一,政府要積極培育和發(fā)展非政府組織。不能簡單地把非政府組織作為其管理和執(zhí)政的助手,要充分認識到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的重要性和長遠意義。要將培育和促進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作為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一項重要任務,尊重非政府組織,努力在平等的基礎上同非政府組織進行溝通、協調和合作。第二,要健全對非政府組織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一是根據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情況,適時制定《非政府組織法》,完善非政府組織管理模式,同時要在非政府組織法律框架中明確規(guī)定非政府組織的法律地位,為其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二是要在有關公共危機管理法規(guī)中明確非政府組織的責任,同時對非政府組織的運營實行必要的法律規(guī)制,在法律上對非政府組織處理危機事件的行為加以保障和規(guī)范。第三,要加大對非政府組織的資金支持力度。我國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治理中普遍資金匱乏,盡管有些非政府組織有一定的收入,但經費的來源通常是其成員交納的會費或提供的服務性收入。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當撥付一定的款項作為資金支持,并通過制定優(yōu)惠的稅收政策或是項目引導等方式創(chuàng)造條件,為非政府組織提供資金和物質基礎。第四,構建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互助的公共危機應對機制。首先要成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組織協調機構,由政府部門官員和非政府組織的領導、骨干組成,工作人員以兼職方式任職,平時不在位,危機時刻則立即組合到位,具體負責統(tǒng)一調度指揮分散的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為危機解決提供組織保障。其次,要搭建兩者之間強有力的危機溝通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電子政務建設,通過應急平臺等方式,建立二者之間實時聯動的危機信息溝通渠道。再次,政府在常態(tài)管理中要加強對非政府組織危機管理工作的指導、協調,使它們的工作安排與政府的各級應急計劃相互銜接,避免出現脫節(jié)漏洞或職責不清[2]。

(二)從自身角度,非政府組織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

首先要加強理念建設。對于一個非政府組織,理念或使命是其存在和發(fā)展的靈魂,代表組織的目標和方向,也是它取得社會資源的基本依據。確立非政府組織的使命,實際上就是確立它的社會理想和社會責任,為它的未來發(fā)展定位。其次,要提高專業(yè)素質。一方面要借鑒國外的經驗,開展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組織操作,建立“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監(jiān)督機構”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另一方面要引進專家和學者,積極開展有關非政府組織在應對公共危機時的運行模式、發(fā)揮作用的程度、與政府的關系以及績效評估等公共危機理論與政策的研究,從而不斷提高非政府組織的專業(yè)化素質[3]。再次,要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危機處理的基本程序,明確相關人員的責權范圍,利用各種手段來完善自身的運行機制等內容,對其微觀行為進行規(guī)范。

(三)從社會層次講,提高非政府組織的社會認同度

從社會層次上推進非政府組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作用的完善主要是加強公民文化建設,提升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外在合法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培養(yǎng)公民的參與意識。公民應具備良好的參與意識,積極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作為公民社會的主體,公民還必須充分明了自己的權利與責任,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積極地承擔監(jiān)督和參政的責任。第二,培養(yǎng)公民的志愿精神。非政府組織“志愿性為公”的性質,決定了人們參與其中的激勵依靠是人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由于應對公共危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種超然物外的激勵與權力、金錢相比就顯得較為脆弱。所以,培養(yǎng)社會的獨立性、自主性的同時培養(yǎng)社會的公德心、使命感就顯得格外必要。

參考文獻:

[1]沈榮華.非政府組織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J].新視野,2005,(5).

[2]石奎.危機管理中非政府組織的作用[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2):15.

[3]趙語慧.公共危機管理中的非政府組織參與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6.

第4篇

論文摘要:如何成功應對公共危機已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新聞媒體作為溝通政府與民眾的社會公器,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新聞媒體如何運用,以及對如何構建政府與媒體的良性互動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對政府公共危機管理有所幫助。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內涵和特點

(一)公共危機管理的內涵

公共危機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公共管理中應對危機狀態(tài)的一種形式。公共危機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機構通過建立危機應對機制,采取一索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機,恢復社會秩序,保障人們正常生產和生活的活動,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fā)展。公共危機管理的主體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除了常規(guī)管理之外,還需要居安思危,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公共危機。

(二)公共危機管理的特點

1、公共危機管理的目標是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公共危機管理以保持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提供公共產品為目標。

2、公共危機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是開放的、非競爭的。企業(yè)通常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環(huán)境之中,雖然有不同企業(yè)之間的聯合,但更多的時候它們是商業(yè)上的競爭對手,雖然有共贏的局面,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有限的市場中甲多占一份就意味著乙少占一份。

3、公共危機管理依法行政,強制力是其管理的基礎。公共危機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公共危機管理遵循的是公共管理的原則,依法行政。公共危機管理主要依靠行使公共權力進行公共危機的管理,而“公共權力的行使,常常是剛柔并濟,強制性和非強制性并行。

二、新聞媒體與政府公共危機管理

(一)新聞媒體的含義及在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作為一種公眾輿論的載體,新聞媒體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它所代表的某個階層或階級的觀念,還必須表達一定的公眾利益,具有一定的公眾立場,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信息的流動和溝通對社會和公眾的影響上。公共危機事件由于它的特殊性,必然會成為報道的焦點。

客觀上來說,新聞媒體對危機事件的充分介入,能夠在無形之中對政府危機管理產生很大幫助,其作用主要表現如下:1、幫助政府傳遞信息;2、協助政府進行危機預防、反應和恢復;3、提升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4、為政府提供外腦;5、幫助政府贏得社會支持。

三、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如何運用新聞媒體

一個以公共服務為基本理念的政府,必須對公眾充滿信任和保持敬畏,尊重包括知情權在內的所有公眾權利,把公眾欲知、應知、需知的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告知公眾。同時,政府又是新聞傳播的管理者,應引導、調控新聞媒體對事實加以解釋,支持媒體發(fā)揮其功能。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危機發(fā)生前,主要是政府對危機的減緩能力和預見能力;危機發(fā)生時,政府的反應能力與治理能力;危機發(fā)生后,政府的恢復能力。下面,我們將從這三方面分別探討新聞媒體在其中的運用。

(一)危機前

危機管理的關鍵不在于危機發(fā)生后的治理,而在于減緩與預防危機的發(fā)生。政府設立監(jiān)督與預警機制,預見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發(fā)生率,攤薄不善的資源管理,能夠較好地縮減危機的發(fā)生及其沖擊力。而提高政府預見能力的前提條件是獲取充分的信息。政府雖然有收集信息的專門通道,然而由于一些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導致信息的不充分或誤導,而新聞媒體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新聞媒體在守望環(huán)境中,可以及時反映可能危害社會的征兆,為決策層提供預警。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對某種危險傾向存在的合理推測,向社會和決策層發(fā)出警告。我國社會的主流是穩(wěn)定和平的,但社會在任何時候都可能伴隨著危機的發(fā)生,社會總是在一個一個危機的解決之后向前推進,因而我國的媒體不能只報喜而不報憂,應當對政府的政策以支持為主基調,以批評作陪襯,小罵大幫忙。通過批評,可以讓政府認清自身的不足,進而改進政策,消除矛盾,減少危機發(fā)生的可能。

(二)危機發(fā)生時

當危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時,政府的媒體政策就是要主動尋求與作為信息傳播載體的媒體的合作,通過媒體這一中介和載體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傳導,使危機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誘發(fā)潛在危機,同時避免過度強調危機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和不可回避性,加強作為危機管理主體的政府和社會公眾的溝通。

1、爭取輿論主動權,及時地通過媒體向公眾最新消息

危機一旦發(fā)生,政府就必須及時冷靜地應對各種突發(fā)性與不確定性狀況,快速地采取措施控制或抑制各種不利因素的發(fā)展和擴散,掌握主動權,力求短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扭轉不利局勢,促使事件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2、通過媒體權威性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穩(wěn)定公眾心理

政府要本著誠信透明的原則,真實的信息,以避免公眾由于信息的封鎖而獲取小道消息,從而對事件進行臆斷與主觀猜測,而夸大事件的危機度,降低對政府的信任感,使政府處于被動的不利地位。

3、通過媒體聽取公眾的意見,征求與調整治理措施

政府在危機發(fā)生后,通過媒體向公眾信息,不僅可以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通過公眾的討論,集思廣益,可以尋求較好的解決方法,也容易為公眾所接受。

(三)危機發(fā)生后

這里講危機發(fā)生后,是指單件的危機事件得到治理以后,非指實際意義上的結束,因為還有一個恢復力的問題。在危機治理后,政府需要重新恢復社會穩(wěn)定,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這就要媒體對危機處理的后續(xù)工作進行持續(xù)不間斷的報道。正是通過對后續(xù)事件的報道才能真正體現政府的辦事能力。

四、努力構建政府與新聞媒介的良性互動

在非常態(tài)的危機之中,媒體對政府進行監(jiān)督和制約,政府在對媒體有所約束的情況下,又充分加以利用。這種良性的互動關系格外重要,它不但是政府和媒體成熟、理性的體現,也是整個社會成熟、理性的體現,更是妥善解決危機的劑。因此構建政府與新聞媒介的良性互動要著手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轉變觀念,樹立對新聞媒體的正確認識

首先要認清新聞媒體的功能與作用,大眾傳媒既不是政府的附庸,也不應當強調絕對的自由,而是在應當堅持黨的領導,政府的管理之下,保障一定的新聞自由。

(二)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生產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新聞媒體的發(fā)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基礎上的,良好的政治秩序與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帶來大眾傳媒的更加繁榮。人們素質的提高,對媒體信息鑒別能力的增強也有利于主流媒體的發(fā)展。

(三)健全法律體系,規(guī)范與保護新聞媒體

健全法律體系,通過法律保護與鼓勵這種自由權利,有利于新聞媒體更好地為政府服務,實踐其監(jiān)督的權利。

(四)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提高透明度

信息的管理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樣,宜采用“疏導”的方式,而不是“堵截”的方式。為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一種讓媒體公正介入危機事件的秩序,為媒體提供充分的信息資源,利用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反映民眾的意見與呼聲,才能真正體現媒體的群眾觀念,才有利于推進民主進程,有利于建立一整套良好的公共危機防治體系。

參考文獻:

[1][美]諾曼·R·奧古斯丁.危機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宋鴿.反思政府危機管理中新聞媒體的積極干預[J].行政與法,2004(6)

[3]袁勇.新聞信息傳播與政府危機管理的互動關系[J].新聞愛好者,2003(10)

[4]李萍.特殊傳播——防范與化解危機的使者[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1.

[5]劉光清.危機與出路[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12

[6][18]周敏.媒體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的角色[J].世紀中國,2003.6.

[7]高世屹.危機管理,媒體無法缺席,博客中國,2003.06.[4]許文惠,張成福.危機狀態(tài)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8]龔維斌.公共危機管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9][澳]羅伯特·希斯危機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9.

第5篇

我國政府公共關系的管理起步較晚,隨著改革的深入愈來愈面臨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與挑戰(zhàn)。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方面。

1.政府危機公關的認知誤區(qū)

政府公關關系的主體是政府,目前各級政府尚未充分認識到政府危機公關的重要性。具體表現為:一是不夠重視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及公眾對于公共服務的滿意度,缺乏回應性;二是政府缺乏公共服務的熱情以及動員公眾參與的意識;三是政府缺乏對于大眾媒體的合理引導,抱有排斥畏懼心理,過于謹小慎微,單純依靠政府單方收集信息。

2.公關客體的復雜化

社會公眾是政府公關的客體,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日益分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公眾的利益訴求多樣化,政府面對的社會公眾是以一定利益關系為基礎的利益集團,這些團體的利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別性。隨著我國公民社會的逐步發(fā)展,公眾參政議政積極性的提高,社會公眾對政府公共管理活動更為敏感,對政府的要求和期望進一步加強。

3.現代傳媒對政府危機公關的沖擊

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以及先進移動終端塑造了一個人人皆媒體的傳播環(huán)境,社會公眾信息獲取傳播能力大大增強。新的傳播媒介使得傳統(tǒng)的政府公關手段效用逐漸減輕,傳統(tǒng)上政府在信息上的不對稱優(yōu)勢也進一步喪失。

4.危機公關體制機制的缺失

由于我國政府公關主體意識的缺位,各級政府鮮有將公關活動定位于持續(xù)深入構筑與社會公眾平等和諧關系的一個過程。因此無論部門機構的設置還是制度設計上都沒有就政府公關做出專門的安排。具有公關性質的機構分散于政府的宣傳、調研、民政、等部門,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協調溝通機制。

二、公共危機下政府公共關系的重塑

1.轉變管理理念培養(yǎng)

政府公務人員的危機公關意識與能力第一,政府工作人員應樹立全員公關思想,把政府公關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和管理哲學應用于政府公共管理活動中。政府公共關系的成功有賴于組織各部門和全體工作人員的協同努力。因此,政府公務人員是國家和人民之間關系維系的紐帶,代表著政府和國家,其言行舉止都影響到政府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應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系、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爭取公眾的理解和認同。第二,政府機關營造組織內部濃厚的公關文化。文化作為意識形態(tài)內化的最高形態(tài),是政府公關有效進行的內在動力。公關文化作為一種內生機制能夠促使政府轉變管理理念,更加關注政府的外部形象和聲譽,更加注重于公眾的溝通和交流,從根本上增強政府危機公關能力。第三,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危機公關能力?,F代政府公關作為一門管理科學,具有更強的專業(yè)性和規(guī)范性。這就特別需要推進相關培訓工作,加強典型案例教學和情景模擬演練,增強每個公務人員的危機應對能力。此外應合理安排政府公關人員,根據公關人員的知識、年齡以及性別結構層次進行合理分工,提升整體公關能力。

2.公關客體的培育和組織

我國目前已經是一個高度分化的社會,人們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不同群體、階層的利益也呈現出差異化的特征。在一個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公民的個體意識和參與意識逐漸增強,我國的公民社會發(fā)展迅速,社會階層結構日趨多樣。民間組織在利益表達、權利維護、政治參與、協調互動等方面作用更加明顯。有限政府的價值取向使得政府不再是危機治理中的唯一主體,政府需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在決策執(zhí)行過程中努力擴大公民參與。政府應該認識到民間組織是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平臺。假如沒有一個組織化的參與,可能形成的就是公意、公憤或等,這些很容易造成秩序的混亂。在公民社會發(fā)展、參與性日益增強的環(huán)境下,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的功能作用有利于廣泛調動社會資源共同應對危機帶來的危害。政府危機公關主要發(fā)揮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危機過程中促使利益表達的規(guī)范化,推動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一是充分調動各類社會力量如非政府組織、企業(yè)等共同治理公共危機。政府開展危機公關一方面培養(yǎng)群眾的政治參與知識和能力,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引導公眾有序參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非政府組織作為切入點,通過非政府組織積極介入凝聚和提煉公眾的利益訴求進而與政府進行有效的對話加快問題的解決。在危機治理過程中,由于非政府組織獨特的自身定位以及專業(yè)化的職能,使其能夠對危機做出快速反應,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實現對社會資源的高效整合。

3.現代政府公關媒介的運用

首先,以新聞發(fā)言制度為中心,全面整合傳統(tǒng)的政務信息渠道,完善危機信息機制,確保信息的準確請、真實性和時效性。目前我國的新聞發(fā)言制度并沒有作為一種通暢社情民意的常態(tài)化途徑而存在,而且常常出現部門間口徑不一的現象。文章認為應將新聞發(fā)言制度與傳統(tǒng)信息渠道有選擇的進行整合,同時加強內部協調和管理使其成為政府與社會進行信息交流反饋、政策咨詢、政務公開、問計于民的常規(guī)化平臺。此外還應健全新聞發(fā)言制度的監(jiān)督職能和權限設置,明確其法律效力和責任以保證信息的權威性有效性,加強政府內部以及大眾傳媒之間的上下溝通與反饋,特別是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促使各部門通力合作提高效率。其次,提升政府網絡公關能力。網絡高效的促進了信息資源的充分交流與整合,大量網絡虛擬社區(qū)如微博、微信、博客等為公眾構建了新的溝通平臺。面對網絡社會的沖擊,政府應主動出擊,積極利用網絡與社會公眾進行廣泛溝通交流,把握信息的主動權,及時準確權威信息遏制流言的滋生和傳播,增強政府活動信息的輻射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合理引導網絡輿論導向,疏導公眾情緒理解其利益訴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引領公眾參與決策,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新型傳媒網絡,公眾將有更多的機會和渠道參與政府的危機管理,因而政府應以積極的姿態(tài),有效引導公眾參與危機決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網絡普及使得信息的透明度、傳播力大大增強,政府積極開展網絡公關能夠進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及時發(fā)現不穩(wěn)定因素充分利用網絡的先導作用進行疏導和解決。

4.加強政府危機公關的體制

第6篇

1.作為政權合法性來源的基礎。民眾對政府的支持與信任,是任何政權合法性來源的重要基礎,當然也是任何政體順利運作的重要保障。當政治權威的能力以及操守得到民眾相當程度的信任時,民眾就會相信權威當局會了解其需要,能夠為其謀福利并且依法行政而無之事。

2.促進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轉。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最重要的就是信譽或信任(張維迎,2001)。目前中國的經濟還是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公眾對政府信任度的高低對經濟的發(fā)展也就有著較大的影響。信任作為市場經濟的劑,其運作效果如何,與政府的誠信直接相關。

3.降低行政過程的交易成本。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信任的經濟意義在于它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合作的雙方必須相互信任,否則達成合作協議及監(jiān)督合作協議實施的交易成本太高,合作行動就難以發(fā)生。合作者之間是否相互信任以及相互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合作效率的高低。

二、中國政府信任問題的現狀

1.社會政策缺乏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當前中國個別地區(qū)的政策制定卻缺乏嚴肅性和連續(xù)性,導致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陷入混亂的狀態(tài),減損既得利益者現有的合法利益,也對政策的目標群體心理產生許多不良影響。

2.個別官員缺乏基本的行政道德。個別官員的這種行為不僅導致干群關系緊張,而且惡化了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導致民眾對政府不滿,加劇了政府的信任危機。

3.地方保護主義仍然存在。個別地區(qū)政府官員從本地和本人之私出發(fā),對國家制定的宏觀調控政策扭曲執(zhí)行,變相處理,影響了地方經濟健康發(fā)展,敗壞了政府信譽。

4.人浮于事,在其位不謀其政。當前中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而且在其位不謀其政,嚴重背離了公務員應有的職責。

5.法律意識淡薄,權大于法。法律法規(guī)具有普遍性、強制性和權威性,當前中國部分地區(qū)政府卻無視這一準則,權大于法,目無法紀。

另外,和上訪活動的增加也是公眾對政府信任缺失的突出表現。往往事發(fā)突然,演變迅速。當弱勢群體訴求壓抑已久,在極端情況下不滿情緒被引發(fā)時,由于信息不公開,促成了群眾與基層政府的對抗,最終失控,產生巨大的社會危害。與增多相隨的是上訪的大量增加。政府危機處理機制的匱乏,以及在處理危機過程中缺乏誠信和封鎖信息的行為,使公眾對政府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對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中國政府信任問題產生的原因探析

1.社會轉型所引起的各種矛盾是產生政府信任問題的社會背景。中國目前處于轉型的特定歷史時期,由于新舊體制的摩擦沖突,社會利益分化,價值取向多元化和外來文化沖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公民民主法制意識提高,對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政府行政能力和決策水平與社會和公眾的價值期待產生了一定的差距。

2.官僚作風和行政權力缺乏制約是產生政府信任問題的根本原因。官僚制是一種縱向管理、等級森嚴的官本位行政體制,層級過多、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是其主要特點。在官僚體制下,根深蒂固的封建專制思想自覺不自覺的影響某些官員,最終造成在公共政策決策和執(zhí)行中出現不道德行為,也直接影響了政策的有效執(zhí)行,導致政府形象受損、公信力下降。

3.行政道德匱乏和行政文化缺失,是產生政府信任問題的直接原因。行政道德是指國家公務員行使公共權利、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它不僅直接影響行政效率,還直接影響著政府形象和威信。另外,各級行政組織和行政人員在履行國家職能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個構建以政府信任為核心的行政文化氛圍的問題。政府往往由于忽視了行政文化氛圍的構筑,行政組織及其成員的信用觀念在非信用的行政文化氛圍里難以確立,無疑就成為構建政府信任的瓶頸。

4.決策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不強是產生政府信任問題的重要原因。在傳統(tǒng)體制中,政府決策往往表現為“家長制”和個人專斷,很少考慮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標。尤其是缺乏前瞻性構想和預防能力,政府決策朝令夕改,缺乏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決策的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過多。政府行政效能與社會和經濟發(fā)展要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行政機構內部約束機制不健全,外部制約機制缺乏力度,行敗、行政侵權和非法行政現象普遍存在,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成為必然。

5.誠信立法不足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機的關鍵原因。守法是建立政府信用的前提。中國雖然已經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但有關政權機構彼此之間以及政府與公眾之間確保誠信的法律制度安排,存在許多空缺,政府誠信還沒有成為法律所認可和保障的道德規(guī)則。

四、重塑中國政府信任的路徑

(一)明確定位政府角色

有效政府與有限政府是新世紀政府改革的基本觀念與模式,這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機的基本前提。因此,首先要科學界定各級政府職權,理性確立其管理幅度和層次,繼續(xù)轉變政府管理職能。避免直接干預,精簡行政審批,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其次減少政府的交易活動特別是贏利易行為。

(二)構建信任互動關系

從公共關系的角度看,良好的政府信任關系的構建過程是一個倫理互動的過程[3]。根據正確的原則去構建政府與公民信任互動關系,對于增進政府信任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則。就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權利過程中要堅持公民利益至上,公民在參與社會事務活動時也應考慮到政府所代表的長遠利益和個局利益。第二,客觀求實原則。必須是建立在對事實真實把握的基礎上,在組織決策時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自身政策和價值取向。第三,公開性原則。包括行政決策活動及其過程公開;有關文件、資料、信息情報公開。第四,整體性原則。強調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團結、合作、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使兩者能相互信任、共同發(fā)展。

(三)建立積極回應機制

這是有效溝通、形成政府信任的重要手段。積極的回應機制能夠促進政府與公民的有效溝通、相互信任。建立政府的積極回應機制,包含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從制度的角度要求政府必須定期公開有關信息,打破政府對信息資源的壟斷,盡可能實現公民

與政府的信息資源對等,使公眾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運作和功能,從而在政府與公眾之間形成良性的溝通。

2.擴大公民參與,完善政府決策機制。決策參與制度主要就是要參與或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必須體現最優(yōu)化原則,具有穩(wěn)定性、長效性、連續(xù)性特點。只有通過完善參與機制,讓廣大公民參與其中,才能有利于公共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增強公民對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參與理論的先驅SherryR.Arnstein也認為“公民參與是一種公民權力的運用,是一種權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經濟等活動中無法掌握權力的公眾,其意見在未來能有機會被列入考量?!盙arson和Williams則提出,“公民參與”是在方案的執(zhí)行和管理方面,政府提供更多施政反饋渠道來回應民意,并使公眾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參與公共事務,接觸服務公眾的公務機關的行動。

3.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監(jiān)督機制。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立法和司法的監(jiān)督與制約,以確保行政責任的忠實履行,具體可從四方面著手:一是黨政監(jiān)督。主要監(jiān)督政府誠信制度的合法與合理性。二是司法監(jiān)督。司法監(jiān)督包括事前通過法律手段對政府失信的運行程序展開合法性監(jiān)督和事后的懲罰性監(jiān)督,對違法行為、尤其是造成重大后果的政府失信行為予以法律追究。三是群眾監(jiān)督。健全群眾監(jiān)督機制,保證群眾的監(jiān)督權力,強化政府信用。四是媒體監(jiān)督。新聞媒體具有廣泛、高效、經濟的監(jiān)督優(yōu)勢,實施有效的媒體監(jiān)督能夠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充分發(fā)揮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非政府組織(NGO)是介于市民(公民)、市場、國家(政府)之間的社會自治組織。它主要關注的是公民、社會團體、政府三者關系,應成為公民與政府之間的傳話筒,避免公民與政府的沖突,協調兩者關系,培育兩者互信的因素和氛圍,積極構筑社會信任體系。

(四)保證政府誠信制度供給

政府信任關系的建構最終還是要依靠制度,因為,對于公眾來說,所能信任的只能是制度[3]。從中國當前的現實來看,化解政府信任危機,建構和保障政府信任關系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一是建設誠信法律責任制度。政府的權力運行應納入法制軌道,將道德誠信變?yōu)橹贫日\信。弗里德曼指出,“感到程序上的合法性最終導致實質上的贊同規(guī)則和我們所謂的信任”[4]。二是完善公務員管理。公務員是政府行為實施的主體,建立公務員守信規(guī)則,有利于維護政府誠信。

參考文獻:

[1]Nicholson,N.eds.,EncyclopedicDictionaryofOrganizationalBehavior.Malden:BlackwellPublishersInc.1998:584.

[2]何顯明.信用政府的邏輯——轉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現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8.

[3]張康之,李傳軍.行政倫理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407-414.

[4][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134.

第7篇

從專業(yè)角度來說,公共危機是社會生活中突然發(fā)生,對社會秩序產生嚴重影響,給社會造成嚴重損失的事件。政府與社會的常態(tài)化管理,并沒有將公共危機囊括在內,針對此,需要政府與社會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通常情況下,公共危機被分為兩類,即自然災害與人為因素引起的事件和人類社會生活產生的沖突和災難。公共危機有以下幾項特點:第一,突發(fā)性,在短時間內出其不意地發(fā)生;第二,危害性,直接造成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嚴重情況下還會影響社會發(fā)展;第三,不確定性,公共危機的發(fā)生并不是常態(tài),且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第四,緊迫性,在公共危機發(fā)生時,政府需要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如果延遲,將會造成嚴重損失;第五,雙從性的結果,一旦發(fā)生公共危機,不僅會給社會發(fā)展帶來一定影響,還會增加不安定因素。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相應的體制,將有利于完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fā)展。在我國,普遍將公共危機信息管理看作在特定情況下,運用信息管理理論、技術、方法及手段,收集、分析、組織公共危機信息,為危機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實行危機信息管理,必須在全過程獲取信息的基礎上,處理并利用好取得的信息,以提高危機管理效率與決策的準確性。危機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建立,可以為社會公共管理部門提供準確、快速、經過科學分析的信息。因此,公共危機信息管理在社會和諧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機信息管理要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機管理為基本原則,從中可以看出,危機信息管理開始從危機管理與信息管理中分離出來,逐步發(fā)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并逐步成為危機管理核心。

2加強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的措施

目前,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還存在較多不足,如缺乏信息預警機制,政府信息法制建設落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

2.1完善信息預警機制

當前,我國各級信息機構危機信息監(jiān)測、信息收集能力與預警能力相對而言較為薄弱。這主要是因為危機信息監(jiān)測、預警與收集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監(jiān)測技術和方法相對落后。針對此種情況,需要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首先,要建立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強化政府部門服務人民的意識;其次,開發(fā)新技術和信息預警方法;最后,提高信息人員鑒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ΑM晟菩畔㈩A警機制,有利于在危機信息處理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注危機信息源頭,做好調查與訪問工作。

2.2擴大政府信息公開途徑

政府是危機信息管理的主體,要加強危機信息管理,應當擴大信息公開途徑。首先,在應用傳統(tǒng)形式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將兩者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把傳統(tǒng)公開方式與現代化技術手段,如互聯網、電子郵件等相結合,保證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新聞發(fā)言人制度。政府部門要逐步建立新聞發(fā)言人與相關部門和地區(qū)的責任問責制度。如果新聞發(fā)言人在發(fā)言時公布不準確的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信息,相關部門要追究其法律責任,以保障信息公開透明化。最后,充分發(fā)揮第三部門的作用。從目前發(fā)展形勢來看,第三部門對政府部門與社會的影響逐步擴大。因此,在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揮第三部門的優(yōu)勢。

2.3建立健全國際化信息溝通與合作機制

在社會形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的過程中,國家化形式也發(fā)生改變。目前,任何一次大型公共危機都有可能演變?yōu)槿蛐詾碾y。在社會關系越來越緊密的過程中,各方依賴性進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門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公共危機,與國際組織在危機信息管理方面進行擴展合作。在危機管理過程中,積極爭取國際性與區(qū)域性組織在人員、教育與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強與國際組織間的溝通,通過協商建立合作機制。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