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6 16:03:09
序論:在您撰寫六五普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經過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有了明顯的增強,農村民主法治建設成效顯著,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在新的形勢下,搞好農村普法教育工作,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法治保障。如何搞好農村普法教育工作,我應當著重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相關部門要通力協(xié)作、齊抓共管。黨委宣傳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民政部門、農業(yè)等部門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作用,通力協(xié)作,共同做好農村普法教育工作,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合力推進的新局面。
二是積極開展“法律六進”和“民主法治村”創(chuàng)建活動。深入推進農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和村務、財務公開,實現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促進農村民主法治建設。要依法修訂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guī)民約,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組織依法行使職權,健全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要結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等工作,及時化解農村各種矛盾和糾紛,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三是加強農村“兩委”干部法律知識培訓。要采取集中培訓和以會代訓等形式,積極組織農村“兩委”干部開展法律知識輪訓工作,年度集中學法時間不少于天。重點學習與農村生產生活、民主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使其成為農民學法用法的帶頭人和農村民主法治建設的實施者。“六五”普法期間,要努力在每個行政村“兩委”干部中培養(yǎng)一名熟悉法律知識的兼職法制干部。
四是加大對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力度。要結合農民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教育,培養(yǎng)農民工遵紀守法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營造尊重和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良好氛圍。要建立健全政府、企業(yè)、社會各方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網絡,及時掌握農民工學法用法需求和依法維權情況。定期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五是加強農村法制宣傳員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法制宣傳員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法律業(yè)務水平和宣傳演講水平。積極組織專業(yè)文藝團體、法制宣傳志愿者,深入農村田間地頭,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法律知識。要進一步發(fā)揮基層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定期開展針對農民群眾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活動。要加強農村基層人民調解員在處理農村矛盾糾紛、促進農民學法用法中的作用。
六是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要加大農村法制宣傳陣地建設的投入,提高現有陣地的利用程度,為農民學習法律知識、獲取法律服務提供穩(wěn)定的便利場所。力爭在“六五”普法期間,每個鄉(xiāng)鎮(zhèn)建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為每個村民小組或者自然村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每個農民家庭培養(yǎng)一名法律明白人??h級以上電視臺、農村廣播網、農民夜校要開辟學法專欄,結合農村實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法制宣傳教育,向農民群眾普法法律知識,力爭推出一批農村法制宣傳精品節(jié)目與欄目。
一、薄弱環(huán)節(jié)制約著普法教育的質量
我國的普法教育通過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監(jiān)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普法教育滲透到全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經濟轉型、企業(yè)轉制、各種利益關系重新調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為各種利益調整的主要特征,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開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難適應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形勢,因而在實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現了對一些重點對象抓而不緊、對工作難點缺少辦法和對盲點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環(huán)節(jié)。其表現:
一是領導干部學法抓而不緊。領導干部是社會管理的決策者。他們的法律素質和學法質量直接關系到一個地區(qū)、一個部門和一個單位的學法熱情,關系到所屬地區(qū)和部門的法治化建設水平。因此,我們在推進“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領導干部學法用法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區(qū)和部門的領導存在著重經濟工作輕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基層普法輕自身學法的問題。會上要求多,會下落實少,對下要求多,對己要求少的現象較為普遍。由于一些領導干部對普法教育認識上的偏差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一些地區(qū)的普法教育發(fā)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應該說,在“四五”普法中,各級政府對青少年法制教育較為重視,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構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組織網絡體系,確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規(guī)范運作。但是在工作運作中還存在著一些諸如法制副校長素質不高,講課內容缺乏針對性,且講課形式單一。簡單枯燥,導致有的學校法制副校長沒有切實發(fā)揮好應有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一些學校和學生學法的積極性。
三是流動人員法制教育難落實。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口流動已成為一大趨勢。拜泉縣目前就有外來流動人口1萬多人,占本地人口六十分之一。他們一方面為本縣的經濟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也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壓力。
四是中小私營企業(yè)法制教育存在盲點。由于這部分企業(yè)規(guī)模較小且分布面廣,一些業(yè)主本身素質不高和急于發(fā)展經濟的心理,因而對自身的法律學習和對員工的法制教育難以落實,勞動合同糾紛、勞資糾紛、非法用工等問題時有發(fā)生。實行政企分開后,政府又缺乏對中小私營企業(yè)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難以滲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營企業(yè)中存在盲點。
五是農村法制教育工作還不到位。多年來,在推進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級政府一直將農民的普法作為重點來全力推進。特別是各地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開展“綜合示范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創(chuàng)建活動為契機,使普法教育在農村得到了有效推進。但由于農村人口眾多,基礎設施薄弱,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緊缺和政府投入不夠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難落實到位。
六是對行政區(qū)劃調整中的法制教育滯后。在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中,農村向城市聚集已成為必然趨勢。特別是近年來,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設力度,村委變社區(qū),農民變市民。但是,城市擴建也對失地農民帶來了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問題。而法制宣傳教育不能適應城市建設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使城市建設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生活保障等一度成為熱點問題。
二、用法制提升 普法教育質量
普法教育質量不高有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有相關部門責任不明的問題,也有主管部門工作不到位的問題等等,但是從根本上說還是缺乏應有的法制保障。因此,在推進“六五”普法中,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質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們認為,應構建以下四個保障機制:
一要構建普法教育組織保障機制。首先要從法律制度上確立組織保障機制。不僅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都要建立普法組織機構,而且還要賦予其相應的職能和權限,不能讓普法機構成為擺設。目前,絕大多數單位都有普法的組織機構,但一些單位的普法機構作用不大,工作推進不力,普法教育的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確立普法組織機構的職能和權限,讓它們真正在全民普法中發(fā)揮服務和保障作用。
二要構建普法教育責任機制。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要全社會來共同參與。這一方面需要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明確各自的責任,否則共同責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必須要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構建地區(qū)、部門、單位和個人的責任體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這樣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提高。
三要構建普法教育資源整合機制。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擁有的資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不溝通、開展工作單打一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必須樹立“大普法”觀念,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整合資源,這樣,普法教育才能與其他教育互為侵透,協(xié)調發(fā)展,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夠提高。
四要構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評機制。在普法教育的實踐中,絕大多數單位都建立了考評機制,但一些單位考評的效果不是很好,影響了普法質量。因此,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普法教育的考評機制予以確認,同時從政府的角度解決部門考核、多頭考核和重復考核等問題,把一切考核納人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軌道上來,增強考核的權威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普法教育與其它工作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促進普法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創(chuàng)新為確保普法教育質量提供動力
“六五”普法既要開拓創(chuàng)新,又要加強基礎性工作;既要求發(fā)展,又要繼承過去的優(yōu)秀成果及其成功經驗。
一要把握“三個理念”,努力實現理論創(chuàng)新。一是要堅持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變革中的和諧社會,是發(fā)展中的和諧社會,是維護公平和公正的和諧社會,是正確反映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和諧社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xié)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而這一切都需要努力通過法治的手段去實現。二是要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茖W發(fā)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把人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制定“六五”普法規(guī)劃時,要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普法依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標,加強發(fā)展經濟、公民權利義務和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加強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依法治理,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堅持增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理念。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體現者基本上都是國家各級機關、各部門、各行業(yè)的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法律素質的高低,能否依法辦事和公正執(zhí)法,直接影響著法律的實施,影響著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體現,也影響著依法治國的進程。因此,在制定“六五”普法規(guī)時,強調提高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的法律素質,強調提高其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關鍵。
治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提高全社會法治化進
程,實現依法治國方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一部適應社會形勢需要的普法規(guī)劃。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普法工作經歷,就”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談談看法。?
一是要強化組織領導保障機制。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全民性工作,涉及面廣,因此建立一個
具有指揮全局的權威性的領導機制,是實現普法目標向更高層次邁進的關鍵所在。前些年,通過各級普法機構的努力,基本保證了普法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隨著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工作機構不協(xié)調、不適應的問題更為突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形成更加科學的、統(tǒng)一的、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運行機制??山梃b湖北、遼
寧、安徽等省制定普法宣傳教育地方性法規(guī)的做法,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事機構的名稱、編制、經費、人員、職責、職權等作出統(tǒng)一規(guī)范。名稱可定為“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可與本級司法行政部門合署辦公,但應作為常設機構設置,
配備一名同級副職為專職副主任和3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單獨列編。?
二是要強化剛性保障機制。我國已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這一基本治國方
略載入憲法,有些地方也在嘗試立法。但僅限于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規(guī)范,依法治理工作則很少涉及,致使法制建設工作長期處于無法可依,甚至出現用傳統(tǒng)行政手段抓法制建設的現象。因此,國家應盡快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立法,以法律法規(guī)的形式確定其組織、機構、職能、責任、義務等,以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權威地位。”六五”普法期間,還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責任制度、考試考核制度、監(jiān)督檢查制度、評比獎勵制度等各項制度,并用法律規(guī)范加以確定,以規(guī)范和結普束法依法治理工作。?
三是要強化考核評估保障機制?!绷濉逼辗ㄒ?guī)劃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一種權威
性的長效評估機制,明確創(chuàng)建目標,制定工作標準,定期檢查驗收,公開評比結果。普法主管部門每年應根據工作安排,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對各部門、各單位實行百分制考核評議。對連續(xù)兩年取得考核優(yōu)秀等級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表彰獎勵;對考核不合格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其評先樹優(yōu)資格,單位掛牌整改,主要負責人引咎辭職或由普法主管部門建議同級黨委、政府予以免職。要建立領導干部法律知識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考試考核、領導干部法律素質考察、領導干部法律知識任職資格考核等制度。規(guī)定領導干部年度普法考試不合格,其法律知識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考核不得評為合格以上等級。法律知識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考試考核連續(xù)兩年未達到合格以上等次的,不得提拔重用。在提升職務或跨區(qū)域、跨行業(yè)轉任新職務時,還必須在任前接受法律知識任職資格考試考核。凡考試考核不合格的,暫緩任命并進行補考。兩次考試不合格的不予任命或不再提請任命,以督促各單位及其主要領導認真履行職責,重視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是要強化監(jiān)督激勵保障機制。檢查監(jiān)督是落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要
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監(jiān)督、司法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新聞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等為主要內容的監(jiān)督機制。同時,認真開展執(zhí)法檢查,對查處的違法問題,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嚴肅處理,并提出整改意見,限期糾正,以保證普法任務的落實。特別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使國家權力,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要通過建立執(zhí)法責任制,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要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三個文明”建設的各種獎項之中,廣泛表彰學法、守法、依法辦事、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先進集體(個人)。尤其要注重對從事普法教育工作的先進典型的表彰獎勵,逐步改變五年表彰一次的慣例。同時,對司法和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違法行為勇于揭發(fā)者也要予以表彰獎勵,以弘揚正氣。?
五是要強化隊伍建設保障機制。普法隊伍建設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
。但是,就目前隊伍建設狀況來看,仍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拿我們地區(qū)來說,縣(市、區(qū))級專職普法人員為1-3人(編制在司法局),基層單位多數是兼職人員且年齡偏高,這根本不能滿足日常普法工作需要。”六五”普法期間,一方面可通過單獨列編定編的形式,徹底解決普法人員不足、不專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制新聞隊伍、法制文藝宣傳隊伍、法制宣講團隊伍、法律服務志愿宣傳隊伍、退休老干部法律宣傳隊伍“五支隊伍”的建設力度,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中堅作 用。同時加強執(zhí)法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堅決清除那些違法違紀人員,促進執(zhí)法狀況的全面改善,以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學法、守法和依法辦事。?
六是要強化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目前,大部分地區(qū)都存在普法經費數額不足、不能到位、不
能??顚S玫默F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響了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六五”普法期間,可借鑒科普法和一些地方黨委、政府關于加大普法經費投入的做法,由司法行政、財政等部門研究出臺具體的保障辦法,明確提出建立普法依法治理最低經費保障機制,將普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適時增加。同時,要加快硬件建設,對普法必用的車輛、微機、攝像機等基本設施,及時更新?lián)Q代。?
“六五”普法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研究征文:載體與方法研究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宣傳手段、宣傳對象、人們生活方式均不同程度地發(fā)生了改變。不可否認,經過二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傳統(tǒng)普法方式、普法經驗可圈可點,普法效果有目共睹。但是面臨新情況,傳統(tǒng)普法也存在宣傳形式單調、宣傳陣地單一和對現代宣傳手段研究不夠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制宣傳的質量,本文試圖從現代傳媒手段研究新一輪普法教育,進一步推進“六五”普法工作。
已歷25載的普法教育,順應時勢地承擔了為民眾提供法律知識的社會責任,在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方面成效卓著。如今,在依法治國新形勢下,在社會高度信息化時代,新一輪普法教育如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更有效承擔社會法律教育功能,迫切需要針對新情況、研究新載體、探討新形式。
一、“六五”普法面臨新情況
(一)新型傳媒體技術迅速崛起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傳播方式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僅僅依靠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tǒng)媒體已不能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的要求。手機“平民化”悄然到來,據工信部12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移動電話用戶達到7.38億戶,使用范圍逐漸從城市向鄉(xiāng)村延伸,手機體積越來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多,手機短信、彩信、上網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與此同時,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推進,網絡已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等三大媒體之后的“第四大媒體”,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1月15日的《第2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達到3.84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進一步提升,達到28.9%,繼續(xù)領跑全球互聯(lián)網,而且我國手機網民一年增加1.2億,手機上網已經成為我國互聯(lián)網用戶的新增長點。
手機、網絡已經成為今天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迅速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面對悄然來臨的信息時代,普法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運用新型傳媒技術將普法工作做深、做透。
(二)普法環(huán)境面臨新形勢
一是新生代迅速成為社會頂梁柱。中國已步入老齡社會,“80后”、“90后”等將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他們是普法工作的重點,與60、70年代人不同的是,新生代接受新事物較快,不喜歡純粹說教,而且個個喜歡玩弄手機,更鐘情于網絡。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化人群,傳統(tǒng)的法制宣傳教育手段顯然力不從心。必須充分發(fā)揮青少年喜好現代傳媒技術的積極作用,讓傳統(tǒng)的法制宣傳手段融入現代、時尚的元素,使人們在熟悉簡便、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把普法新形勢變成普法工作新優(yōu)勢,使現代傳媒技術成為普法工作的又一重要陣地。二是人們生活壓力加大、工作節(jié)奏加快。飲食快餐已經影響到了文化領域,“文化快餐”將成為一種趨勢,利用大塊時間坐下來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奢侈,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必須考慮運用現代傳媒技術優(yōu)勢,將法制宣傳教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從而提高普法效率。
二、“六五”普法新載體
為進一步適應新時期普法工作的特點,加大法制宣傳工作力度,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迫切需要嘗試運用新載體。
(一)運用手機載體
1.手機載體普法特點
手機載體普法就是將法制宣傳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臺將短信或彩信(以下統(tǒng)稱手機短信息)發(fā)送到用戶的手機上,使用戶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閱讀到相關法律知識。
手機普法最大的特點在于快速和便捷,其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即時性。能夠實現瞬間傳遞,傳統(tǒng)的電視、廣播需要特殊的技術條件,最低也需要一天的工作周期,才能將信息傳送出去。而這種傳遞在手機短信息中一秒鐘就可實現,可以說是無時間周期、無距離的快捷傳遞。
(2)方便性。手機短信息不像打電話和上網聊天,必須要求接收方同時在另一端。信息完全可以存儲在短信平臺服務器上,一旦對方開機,信息就會自動發(fā)送,接受信息的一方既可以實時回應,也可以延遲回應,信息保存在手機中,方便隨時查閱。
(3)互動性。手機宣傳在互動性方面也有著傳統(tǒng)媒體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傳統(tǒng)大眾傳媒的重要特點之一傳播單向性,這一特點導致受眾對媒介信息的反饋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時的,缺乏即時性和直接性。而手機不僅可以給用戶發(fā)送他所需要的法律知識,更可達到及時跟蹤、讀者調查、反饋意見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更廣泛、更迅速的互動。
(4)針對性??梢苑珠T別類、針對性普法,直接宣傳到本人,實現法制宣傳服務個性化。如針對公務員宣傳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針對流動人口宣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
2.手機載體普法方式
(1)手機短信。以文字表現形式的法律知識用短信方式發(fā)送受眾對象。
(2)手機彩信。以圖片、聲音、動畫、
“六五”普法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研究征文:載體與方法研究第2頁
視頻等表現形式的法律內容用彩信方式發(fā)送受眾對象。
(3)手機彩鈴。法律順口溜、法律宣傳標語、法律歌曲等以彩鈴方式發(fā)送受眾對象或者可以上網下載。
(4)手機上網。制作包含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內容法律手機報,手機通過上網可以訪問、下載其全部法律內容。
今后發(fā)展成熟的手機電視也將是普法的又一手段。
(二)開拓網絡新載體
網絡媒體具有傳播快、影響廣、表現力強等諸多優(yōu)勢。目前,全國已有普法網站近200家,政府網站、新聞網站、各大門戶網站都開辦了法治網頁、頻道、專欄、專題,網絡法制宣傳教育蓬勃發(fā)展,法制宣傳覆蓋面大大提高。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網絡許多新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使其成為普法工作的新陣地。
1.qq。新華社《騰訊qq同時在線用戶數首次突破1億的解讀》中指出,3月5日,騰訊qq同時在線用戶數首次突破1億,qq注冊用戶已經超過10億。面對如此集中、龐大的資源,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有關法制宣傳內容群發(fā)qq用戶、qq郵件和qq群。
2.博客。一是建立法制宣傳博客,明確專職人員負責審核、上傳法律方面的博文,時時關注網民評論,并對網民的疑惑及時給予反饋解答,提高人氣量。二是向博客用戶發(fā)送相關法制宣傳內容。
3.電子郵件用戶。虛擬世界里電子郵件威力無窮,許多商家往往運用電子郵件進行促銷。普法是否可以創(chuàng)新思維,運用這一載體,針對性、周期性地向有關用戶宣傳法律法規(guī)。
4.各大論壇。一是明確普法對象,集中進入進入某一類論壇開展法制宣傳。二是創(chuàng)作發(fā)帖內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貼、視頻帖或者綜合貼。
5.各大搜索引擎。一是優(yōu)化已經建成的法制網站程序,使其訪問更快捷、內容更豐富、趣味性更高、吸引力更強。二是優(yōu)化法制網站關鍵詞,容易被各大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等)搜索。
6.人氣量大的網站。關注地方人氣量較大的網站,借助網站人氣開展法制宣傳。一方面可以將有關法制宣傳內容置于網站首頁宣傳;另一方面可以進行中文鏈接。
7.游戲用戶。網絡游戲正隨著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而快速普及,用戶規(guī)模日益龐大。另外,網絡游戲玩家正呈現年輕化、低齡化趨勢,這正是普法工作必須關注的特殊群體。法制宣傳內容無論是深度植入游戲,還是出現在玩家的必經之地,普法效果都將帶來質的突破。
三、“六五”普法方法
(一)根據不同對象,灌輸不同內容。一是普通民眾。法律知識浩如煙海,僅從法律體系角度看,其博大精深、義理精微,即使是法律專業(yè)人員,窮盡白首不能盡一經之感。因此,對于普通民眾,應從法律意識層面上下功夫,向其灌輸憲法、刑法等與個人密切相關的基本法律,提升民眾的法律心理和認知。二是行政執(zhí)法人員。依法行政是人民當家作主題應有之義,也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行政執(zhí)法人員作為執(zhí)法主體,必須學習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并熟練掌握和運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做秉公執(zhí)法的表率。要重點學習《憲法》、《刑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三是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向其重點宣傳《公司法》、《勞動合同法》、《合同法》、《個人所得稅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知識,提高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依法經營能力。四是青少年。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點,要通過學習《憲法》、《國旗法》、《國徽法》、《義務教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培養(yǎng)青少年的法律意識,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身的日常行為,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五是流動人口。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明顯增多,針對流動人口管理難度大、違法犯罪率高的特點,應加強流動人口普法工作。要通過各種渠道向流動人口宣傳《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關法律知識。六是宗教人士。繼續(xù)深入推進“法律進寺廟、法律進宗教場所”活動,向宗教人士宣傳《憲法》、《刑法》、《國家法》、《民族區(qū)域自治法》、《集會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七是外國人。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外國人到中國學習、經商、居住、交流日益頻繁,有必要運用多種語言版本向境內外國人宣傳中國《憲法》、《刑法》、《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外國人在中國就業(yè)管理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
(二)根據時代特點,采用多種方式。一是與現代傳媒技術相結合,開展以法律為主題的“博客人氣競賽”、“動畫比賽”、“視頻競賽”、“短信競賽”、“短信有獎競猜”、“網絡游戲競賽”、“圖片比賽”、“征文比賽”、“知識競賽”等多種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形式普法;有效利用qq、博客、電子郵件、論壇、搜索引擎、網絡游戲等宣傳載體。二是與文藝宣傳相結合,創(chuàng)作法律宣傳歌曲,制作法律知識彩鈴,編寫法律順口溜、快板、相聲、鑼鼓詞、表演唱、小品等,組織拍攝法制專題片、法制電影片等。尤其是流動人口聚居區(qū)域,業(yè)余文化生活相對貧乏,要通過文藝宣傳形式擴大教育面,更好地發(fā)揮普法效果。三是與文化廣場相結合。廣場是百姓日常生活聚集之地,開展法制文化廣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進法治文化建設,除表演節(jié)目外,可發(fā)放宣傳資料,提供現場免費法律咨詢,當場為群眾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從而達到普法效果。
(三)根據不同時段,開展法制宣傳。一是針對發(fā)生的社會熱點,尤其是當地發(fā)生的、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法制宣傳,如就企業(yè)改制、征地拆遷、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保險、環(huán)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開展專題法制宣傳教育,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fā)生,為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wěn)定服務。二是結合重大活動、節(jié)假日開展法制宣傳,根據需要結合奧運、博覽會、“兩會”、“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法定節(jié)假日等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做到重點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擴大普法效果。三是針對新法出臺時機開展法制宣傳。每一部新法出臺都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系公民的生產生活利益。要利用新法不多、關注程度較高的特點,抓住時機宣傳、學習新法,做到出一部法律普一部法律,逐步完善普法內容。
當然,嘗試運用新型傳媒技術,進一步推進普法工作,目前思考是初步的、淺顯的,相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實踐的探索,一定會有更多、更好、更新的法制宣傳形式、法制宣傳方法面世,普法工作一定會迎來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春天。
主要參考資料
1.全國普法辦公室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長張?zhí)K軍《在全國法制宣傳處長會議上的講話》,1月22日
2.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司長肖義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在全國法制宣傳處長會議上的工作報告》,1月21日
3.揚州司法行政網儀征市司法局《創(chuàng)新普法載體,打造儀征特色的法治文化》,1月21日
4.黃東升《用網絡載體整合傳統(tǒng)宣傳教育手段的思考與實踐》,《武鋼工會》第2期
5.蘭州市人口委《創(chuàng)新宣傳載體,豐富宣傳內容,拓寬宣傳渠道—城關區(qū)雁南街道天慶嘉園社區(qū)示范基地創(chuàng)建情況》,7月22日
作為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務的法制宣傳教育,如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新型公民,這是新形勢下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貞涍^去,我們對廣大公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無疑取得明顯成效,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表現在法制宣傳教育的目標上,“一般高”,講遠近不夠;教育對象上,“一鍋煮”,分彼此不夠;教育內容上,“一陣風”,抓經常不夠;教育方法上,“一副樣”,出生動不夠;教育推進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夠。這些問題,既是我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們對廣大公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著力點。必須在內容、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特別要在增強針對性、趣味性、實效性上下功夫。
法制宣傳教育本身是一門面向人的應用科學。人民對法制宣傳教育認識總是有一個由低到高的發(fā)展過程,同時又是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認識和對待它,克服“走過場”和“教條主義”,注重抓好法制宣傳教育系統(tǒng)性建設。所謂系統(tǒng)性建設,就是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將法制宣傳教育看作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強調依據“以人為本”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順應新形勢發(fā)展要求,針對不同教育對象特點,開展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內容層層遞進,方法包羅萬象的法制宣傳教育,逐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相適應的公民法制宣傳教育的新體系。
一、目標上的遠近配套。目標是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歸宿和起點,在整個法制宣傳教育系統(tǒng)中處于指導和支配地位,對于確定公民法制宣傳教育的任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按照目標的實現時間、可能程度,可以分為根本目標和具體目標、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等等。改進法制宣傳教育,首先就是要分層次設置目標,要從公民各自不同的特點開始,根據培養(yǎng)廣大公民“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總目標。設計出切合不同群體的分目標,由近及遠、階梯式、連貫性將公民法制宣傳教育導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在不同群體的分目標下,各群體中的教育對象又分別有不同的具體目標,有的要著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有的要提高公正執(zhí)法能力,有的要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有的要提高法律素質,有的要著力培養(yǎng)法制觀念等等。所有這些分支目標、近期目標,都是對總目標、長遠目標的分解和具體化,他們都是最終指向總目標和長遠目標并成為其基礎。我們在確定目標時,就應該做到既立足現實找對策,突出針對性;又把握未來求發(fā)展,看到遠近目標之間的連貫性,使二者上下相接,互相配套。
二、對象上的分層有序。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多層面的復合體,包括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是普法教育對象。按每一輪五年普法工作綜合情況考察,可分為重點普法對象和一般普法對象。重點普法對象類別可分為領導干部、公務員、司法人員、青少年、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村級組織領導。領導干部還可分為地(廳)級、縣(處)級、科級;公務員還可分為行政執(zhí)法人員、無執(zhí)法職能的公務員;司法人員還可分為法官、檢察官、司法行政干警;青少年還可分為青少年學生、社會青少年;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還可分為企業(yè)經營管理者、企業(yè)員工;村級組織領導還可分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般普法對象類別可分為工人、農(牧、漁)民、城鎮(zhèn)街道居民、個體工商業(yè)者、常住外來人口。這些類別和層次既有共性,又有個性。表現在公民作為社會成員上,他們有共同的基本需求和行為規(guī)范;表現在公民作為獨立個體上,他們又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成功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就是要抓住公民的共同規(guī)律,把握整體性的同時,仔細分析公民不同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對癥下藥,因人施教。
三、內容上的系統(tǒng)銜接。法制宣傳教育內容的確定,很大程度是受教育對象不同特點的制約和影響。具體到公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就是一方面要適應社會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和“法治社會”的需要,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另一方面要著眼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公民,為公民的健康成長服務。根據這兩個方面的要求,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既要鮮明地體現時代特色,緊跟形勢的發(fā)展,又要從實際出發(fā),保持一種動態(tài)的穩(wěn)定性和連貫性。就法制宣傳教育內容的總體框架而言,可以概括為四個大方面:一是要深入學習《憲法》?!稇椃ā肥菄业母敬蠓ǎ侵螄舶畹目傉鲁?。要將學習宣傳《憲法》,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基礎性和根本性工作擺上日程,努力提高廣大公民的《憲法》意識。要學習宣傳國家基本法律,進一步培養(yǎng)公民法制觀念、愛國意識和國家安全統(tǒng)一意識。二是要深入學習宣傳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學習宣傳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guī),引導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營和管理,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積極開展人口、資源、環(huán)境、公共衛(wèi)生和文化,體育等方面法律法規(guī)宣傳教育,推進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建設,推進文化和體育 事業(yè)發(fā)展。三是要深入學習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安全生產,勞動和社會保障,社會救助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法律法規(guī)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樹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觀念。同時,在城鎮(zhèn)建設、新農村建設、農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轉、國有企業(yè)改制等工作中也要加強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努力預防和解決社會矛盾。四是要深入開展“一學三講”為主要內容的公民法制宣傳教育。即:“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加強對公民守法和依法維權觀念的培養(yǎng),引導公民依法表達自己利益訴求、依法解決各種矛盾糾紛,進一步提高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自覺用法律規(guī)范行為的能力,促進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辦事等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應該看到,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要素根據它本身所要解決的問題,又表現出等級有序的層次性。比如,同屬法制教育對象的領導干部和農民教育就是兩個不同的層次,領導干部是提高依行政的能力,農民是提高法律素質的問題,領導干部教育層次要高于農民教育層次。法制宣傳教育的全過程就是一個有序遞進的運動過程,它立足于公民不同特點的實際,有的放矢;又根據人的認識規(guī)律,循序漸進。
四、方法上的生動多樣。法制宣傳教育的方法,就當前而言,我們要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為主線,以靈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原則,力求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載體,把抽象的法律條文形象化、生動化。具體至少要落實五項宣傳教育載體:一是“法律廣場”。在城鎮(zhèn)人群密集地設立固定“法律廣場”,如:休閑廣場,影劇院露天廣場等分別設立法律宣傳處,定期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法律宣傳及法律咨詢解答活動。二是“法制文藝”。要與文化、劇團等部門共同創(chuàng)作編排一臺高水平高質量的法制文藝節(jié)目,在城、鄉(xiāng)、村、屯巡回演出,擴大法制宣傳教育輻射面,推動“法律六進”活動有效開展。三是“普法專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開辟“普法專欄”,采取銀幕字幕、宣傳口號、法律條文、法律講座、以案說法等形式,通過電視等覆蓋面,把法律知識傳送到千家萬戶,達到“家家戶戶是課堂,隨時隨地學法律”,以此解決人員難集中和死角盲區(qū)的問題。四是“法律大集”。在農村鄉(xiāng)(鎮(zhèn))集貿市場設立“法律大集”宣傳處,以各鄉(xiāng)(鎮(zhèn))集貿市場日定為“法律大集”活動日,縣依法治縣辦統(tǒng)一制作一整套關于“法律大集”活動的形式,力求圖文并茂、形式多樣、通俗易懂,到各鄉(xiāng)(鎮(zhèn))巡回宣傳。五是“法律櫥窗”。充分利用鄉(xiāng)村公開欄,開設鄉(xiāng)村“法律櫥窗”,鄉(xiāng)(鎮(zhèn))每周一期并輪換一次內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輪換一次內容,廣泛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推動法律進鄉(xiāng)村活動有效開展。不僅僅如此,還有很多方法,但各種方法的運用都應該與內容相適應,符合廣大公民的認識規(guī)律和心里活動規(guī)律、要適時、適度、不能脫離實際,或千人一面,或生搬硬套。同時,由于廣大公民特點不同和復雜性,也決定了方法運用的多樣綜合性,既要針對不同對象,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又要多路出擊,優(yōu)勢互補,以實現法制宣傳教育的總目標。
“六五”普法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研究征文:法制宣傳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法治的宣傳教育,法治的宣傳教育與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是否存在著一個關聯(lián)關系呢?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對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會產生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找出它們之間的影響,對我們科學地制定“六五”普法規(guī)劃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對之進行研究,這一點正是本文的指導思想。
首先,我們知道一個社會的法律制度是該社會的上層建筑,是其經濟等的集中反映,并為其服務;那么該社會的經濟等是其經濟基礎,是決定該社會上層建筑的基礎;這是經典作家的經典理論,根據這一經典理論,社會的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是一對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體。法治的宣傳教育是為法律制度服務的,所以這種行為也是社會的上層建筑的范圍;社會的經濟發(fā)展,社會本身的發(fā)展都是社會的實體內容,是經濟基礎的范圍;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經典作家的理論知道,法制宣傳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是一個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關系。但是在我們國家,由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作為上層建筑的法律制度和產生它的經濟基礎雖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體,作為它們的主體都是人民,所以兩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兩者的價值取向是同構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對社會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本身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反過來也一樣,我們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越是發(fā)展的好對我們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會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礎性保障;當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礎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傳教育也就會更有物質基礎,也就會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法制宣傳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存在著一種矛盾統(tǒng)一關系,它們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所以我們應當明白做好法制的宣傳教育雖然相對于經濟發(fā)展來說是一種務虛性的工作,但它同樣重要,也是對社會的經濟發(fā)展的一種促進;同樣道理,做好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是我們的現實需要,對不斷地完善社會的上層建筑是一種物質前提,兩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們認為,法制的宣傳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實執(zhí)行的觀念實現途徑。也就是說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內容,只有向全社會廣泛地宣傳和教育,才會在全社會中產生對該法的了解,知曉,才會在人們的觀念中樹立起該法的觀念,才會在人們的意識中以之為規(guī)范,從而去自覺自為的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個過程我們看到它其實就是法的執(zhí)行和落實的一個觀念上的實現過程。當然法律一旦經過合法程序產生,并不以社會某些成員是否了解其內容為其生效的前提條件;也不以某些成員不了解該法的內容而對該成員不產生拘束力;但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們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來維護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們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懲罰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觀念實現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我們的法律以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觀念上實現為最高境界。法律在觀念上的實現,是在社會成員中形成自覺自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會秩序規(guī)范成員的行為。所以法制的宣傳教育是實現法制觀念實現的有效途徑和手段;社會更多成員自覺自為的守法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內在積極因素;社會更多成員的自覺自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是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保障性條件;所以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構成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環(huán)境動力,具有積極的意義。比如,我們的行政執(zhí)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種被動性的執(zhí)法,也就是當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產生以后才去給與懲罰的,但是這種懲罰(來源:文秘站 )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同類違法現象,為什么呢?就是這些行政相對人并不是人人都從觀念上形成了一種自覺自為的守法意識,從而沒有內在的拘束力,當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對人根本就不知道相關法律的內容,當然也就不知道他們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所以被動執(zhí)法的結果是:同樣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執(zhí)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顯。我們的行政執(zhí)法體系,對象多,領域廣,具有源頭性,如果在這里使我們的對象能夠自覺自為的去守法,那么社會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本身的發(fā)展都會大有改觀的。
法制的宣傳教育是強化社會法制環(huán)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國不僅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執(zhí)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法制環(huán)境;因為不管是執(zhí)法,還是司法,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從而使之具有被動性;但是全社會形成一種濃厚的法制環(huán)境后,這種環(huán)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對社會成員具有矯正力。我們做好法制的宣傳教育工作的同時,不僅使社會成員樹立起法制意識,還會在這種宣傳教育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人們的法制意識,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濃厚的法制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人們的言行就會受到環(huán)境的制約,同時這種環(huán)境的強化還會推動社會的法治進程,這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說無疑是一種推動力量。我們知道,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沒有一個很好的法制環(huán)境,沒有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場經濟高效有序地運行就是一種不可能,所以我們做好法制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擺在我們普法人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們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進行了必要的審視與思考,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
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思想必須與時俱進
全民普法二十多年來,人民法律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國家民主與法治進程取得了巨大進步。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必須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思想,做到與時俱進。一是樹立正確的普法觀念。普法工作是一項功在千秋,利在當代的偉大事業(yè),其長期性、艱巨性和漸進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們這樣長期浸透在封建歷史長河中的國家,更是如此。要牢固樹立長期作戰(zhàn)、吃苦耐勞、默默無聞、堅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觀情緒,把功夫下在對廣大群眾的潛移默化和潤物細無聲上。二是樹立科學的普法理念。要從側重普及(來源:文秘站 )法律知識,轉到培養(yǎng)公民的法律意識、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上來;要從側重履行法律義務方面教育,轉到增強公民積極的法律意識上來,尤其是要用現代法治理念教育引導公民的權利意識和義務觀念;要從側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轉到強化公民自覺自愿參加法治實踐活動上來。
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形式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
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規(guī)律要求我們必須將普法活動有機地融入到公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使普法的單向灌輸關系變?yōu)殡p向互動關系,因此,我們必須突破慣性思維,進一步創(chuàng)新法制宣傳教育的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一是加大法制文藝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充分挖掘城市街道、社區(qū)民間文化資源,鼓勵支持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各具特色的法制文藝節(jié)目,讓群眾在日常文化活動中實實在在感受法律的存在。二是加強與現代媒體聯(lián)手。法制宣傳教育主管部門要全力利用影視、報刊、網絡和廣告載體等資源,以法制主題詞句、動漫圖片等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活動,還可以嘗試市場化運做的方式,組建法制文化藝術傳媒公司,編寫拍攝播出法制文化藝術影視作品和組織舞臺演出活動,編導有關法律與政治、法律與民生、法律與文化、法制史與社會發(fā)展等專題電視記錄片,著力解決法制文化節(jié)的社會性、參與性。好的影視作品既可以產生社會效益,也可以產生經濟效益,有了經濟和社會效益,就可以使法制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作活動產生良性循環(huán),就可以產生更多的有影響力的法制藝術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