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課堂教育教學范文

時間:2023-06-04 09:37:54

序論:在您撰寫課堂教育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課堂教育教學

第1篇

 

到現(xiàn)在為止,班級學生已達到20人,這也是所有在校學生數(shù)。由于學生個體的特殊性,教師吃的苦,自然不必多說,學生打、罵、踢、咬老師的事兒更是屢見不鮮。教學中我擔班主任及生活語文這一課程。

 

起初,那根本不算課堂,只能說是一個特殊的“收容所”:多動癥學生滿教室、滿院子亂跑,推倒桌椅聽響聲,摔得越響,笑的越歡,稍不注意踩椅子、上桌子、上窗臺;自閉癥學生邊拍手邊笑,嘴里不停的哼哼唧唧;比較嚴重的帶有自殘傾向的自閉癥學生稍不順心便使勁兒咬自己的手指、手掌,嚎啕大哭,教師若上前安慰,不是被咬就是被踢……面對這樣一群特殊的學生我一邊彷徨、迷茫著,一邊像盲人般在黑暗的道路上,摸索、思考怎樣實施教學。

 

一、首先,也只能——從課堂紀律入手。

 

最初的課堂目標:時間2分鐘,要求:每個學生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安靜地坐2分鐘。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要求對腦癱,癲癇類兒童似乎不高,對于多動癥兒童就很難了。據(jù)我分析,坐不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注意力太差,于是我絞盡腦汁想吸引他們注意力的辦法。

 

有一天,一個家長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家長說:“聽話上學,媽媽給你買好吃的去?!睂ρ?,對于這種特殊情況的孩子,“好吃的”是最直接吸引他們的東西。當天下午,我從包里抓出五顏六色的糖塊,然后召集在院子里玩耍、班里亂跑的學生:“快來,看老師手里拿著什么?”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跑到我周圍喊著:“糖——糖——”,并伸手向我要。

 

我順勢問:“想吃嗎?”會說話的喊:“想吃”,不會說話的點頭,甚至好幾個孩子直接伸手搶。我順勢把糖果全部放進包里,拉上拉鏈,并大聲說:“聽老師的話,就給糖吃!很簡單,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師就給發(fā)糖?!庇谑?,在我的提醒下,十多分鐘的時間,孩子們基本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就這樣,第一次,孩子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相對安靜”的品著嘴里的糖果,當時的我,心里也像吃了糖一樣。

 

我個人認為,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課堂和普通教育有很大差別。如果要求我們特殊學生的課堂像小學生的課堂一樣,那是一分鐘也不會有的,至于傳授知識,在當時想都不敢想。那時的課堂標準仿佛就是看住這些孩子,不出事就行??晌蚁敫淖冞@種現(xiàn)狀,有所突破。

 

在這里,很明顯,如果采用“個化教學”“一對一”效果肯定會很好,可現(xiàn)實條件只能迫使老師們想辦法,動腦筋:在40分鐘課堂內(nèi),對學生分類,盡最大程度復式教學?,F(xiàn)在回想總結,孩子們對漢字的會認、會讀、會寫,完全歸功于美術在課堂上的應用。

 

二、美術教育在課堂中的應用

 

有時,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在開始時是無意的,也未預料到有如此大的效果。為了能讓孩子們拿著筆,穩(wěn)穩(wěn)地坐那兒,我課前準備了白紙,在每張紙上勾勒了一個蘋果,準備好了油畫棒。課堂上,我先示范:用紅色油畫棒一筆一筆涂出一個紅紅的蘋果,孩子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的效仿。

 

到后來,我又帶上食物“蘋果”“梨”“桔子”等進行教學。穿插對“大”“小”“顏色”、數(shù)字“1、2、3”的逐一認識。涂染后,再把水果獎勵給每個學生。學生們帶著自己的作品,讓我打了分,再領取一份水果,美美地分享著“酸”“甜”的味道,想必內(nèi)心不光是這些水果的味道,更多的是“大有成就”的喜悅!

 

正是美術課程在課堂中的合理應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都能安靜的坐穩(wěn)了,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上進欲望,還爭快爭好。圖畫越涂越細致,手越來越靈巧,語言表達也有了很大提高,從一個個“無知嬰兒”變成了能說會道“相對聰明”的孩童。

 

三、音樂律動在課堂中的應用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又開始了新的嘗試。這些學生們的共同特征是記憶力特別差,動作很不協(xié)調(diào)。有一半口齒吐字不清,尤其是腦癱類學生,除了有一個女孩語言情況比較好外,另三個說話吐字很不清楚,而且一說話就流口水,但我發(fā)現(xiàn)都比剛來上學時有進步,于是我就想能不能進行嘴唇、舌頭等口部練習。拼音字母在特殊教育教學里是選學內(nèi)容,因為對于大部分學生,學拼音無異于更增加了認字的難度,不如直接記字效果好,但我覺得這些拼音字母對于鍛煉口型發(fā)音效果真的很好。

 

于是我在課堂上每天用三到五分鐘教一個發(fā)音,并且找相對應的漢字來輔助練習。學生口部唇、舌、牙齒相互配合,用力程度都做了相應的要求。過程中發(fā)現(xiàn),結合手指語教學效果更好,學習一個拼音,用手表示一個相應的指語,這樣手部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還發(fā)現(xiàn)這種口,手同步訓練,記憶效果明顯增強,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大有提高。

 

2013年,學校有了一臺電視,于是我充分利用這唯一的先進教學設備,我用U盤從網(wǎng)上下載很多簡單兒童舞蹈,配上孩子們能跳的簡單動作,動作有了音樂節(jié)拍,孩子們當然很喜歡,有了好聽的音樂,舞蹈動作協(xié)調(diào)了很多。我把歌詞抄在黑板上,先教孩子們把歌詞讀熟,再學唱歌,再邊唱邊跳。最終還會繼續(xù)學一到兩個歌詞里的生字,完成“生活語文”中生字的教學。

 

四、游戲體育在課堂中的應用

 

孩子們的共同特征是必須不斷的有新鮮的事物刺激到視覺、感覺、聽覺,才有興趣,才配合老師。所以,后我在課堂里又應用到體育課的內(nèi)容。如拍球,投球,傳球,跳繩,跳遠,跑步,在這里孩子們的相互配合協(xié)作能力有所提高。腦癱兒童大肢體粗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精細動作如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等有了明顯提升。團隊精神,榮譽感,互幫互助等情感認知、表達也有了提高。

 

綜合上述,通過三年半的教學實踐,把美術,音樂律動,游戲體育等因素巧妙的融入課堂。培植學生的認知能力,感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平衡和運動能力等都有了飛速的提升。為了孩子們將來能更好的自理、自立于社會,今后,我會繼續(xù)在特殊教育教學中探索、前行!

第2篇

一、我國高中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成效是衡量課程改革能否獲得實質性突破的一個重要標準。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重灌輸輕啟發(fā)”、“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這些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它與實踐中“應試教育”的價值導向,單一的、只重選拔甄別不重發(fā)展?jié)撡|的評價制度,相對固定化、封閉性的教學目標,長期游離于現(xiàn)實生活之外的舊的教學大綱、教科書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從更深層次看,則是由于教師教學觀念的實質性滯后以及由此帶來的對教學過程本質的認識偏差造成的。

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中外課堂教學的一個鮮明對比是:中國教師面對國外課堂上激烈的爭辯、活躍的氣氛、沒有結果的結尾,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課堂,能完成教學任務嗎?能教給學生完整的知識和正確的結論嗎?國外教師面對中國課堂上教師的談笑風生、學生的對答如流、縝密的過程設計和精確的時間分配,往往也是一臉的茫然――既然是學生都懂了的問題,還有必要教嗎?

對課堂教學的兩種不同取向,反映出了兩種不同的教學觀和評價觀。那么,怎樣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求得教學的有效性?這有賴于教師教育觀念的變革以及相應教育教學行為的轉變,即教師教育教學力的不斷提升。

1.消除教師教學觀與自身教學實踐的“二元背離”,實現(xiàn)教學價值觀的內(nèi)化

有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沒有行動的理念只是一場夢,沒有理念的行為是一種簡單的浪費,理念和行動加在一起就可以改變世界?!贝_立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僅僅是走向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因為觀念的變革與否、轉化程度如何尚有待于具體教育教學行為的檢驗。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教師雖然認同“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當由重結論的灌輸者轉變?yōu)橹剡^程的學習促進者、由傳統(tǒng)的知識‘搬運工’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研究者、由教學的‘權威’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觀點,但現(xiàn)實的教育教學過程卻與他們奉行的價值觀不一致,有時甚至相去甚遠,這一現(xiàn)象被稱之為教師教學觀認知與自身教學實踐的“二元背離”。這就提醒人們,在強調(diào)教師教育教學觀包括教學價值觀的轉變時,不能脫離教師的教學實踐,而應更多地關注教師在其具體教學實踐中是否真正實現(xiàn)了內(nèi)化。

2.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重構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的實質不是教師向學生單向地灌輸知識,而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一種感受和理解的過程,一種特殊的生命體驗過程。教學過程中片面性與局限性的存在,緣自對教學過程本質的認識偏頗。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課堂教學,必須致力于:(1)使課堂成為生命發(fā)展、理解探究之地。惟有那些充滿想象力的、能夠切入并豐富學生經(jīng)驗系統(tǒng)的、給予學生足夠自主發(fā)展空間和積極活動機會的教學,才能使課堂真正蘊涵并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2)在交往、互動、對話中獲得事物意義的積極建構。對課堂教學而言,交往即意味著對話、參與;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彰顯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教學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知識。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維度去促進學生個體的全方位發(fā)展。(3)讓教學走進日常生活。當課程核心從靜態(tài)的知識型轉向動態(tài)的生命型,即從教科書、教學計劃和大綱轉向師生對課程進展的真切體驗、感受、領悟,也就為學生日趨回歸生命、回歸自我、回歸心靈創(chuàng)設了重要前提。而欲真正實現(xiàn)這一回歸,重要的一點仍在于教師能夠善于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社會生活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

3.培養(yǎng)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兼具多元文化的敏銳視角

關注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已成為當今世界教師教育培訓與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主要包括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情意三個方面,而未來課堂上的知識將由教科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chǎn)生的新知識這三個方面組成,能否有效地激活學生包括教師自身的知識,進而提高師生互動所產(chǎn)生的新知識的質與量的水準,首先取決于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程度。倘若教師缺乏必要的知識面和宏觀、多維的教育觀,那么面對學生一系列的質疑、爭論,教師將難以真正發(fā)揮指導者與促進者的作用。

應當指出的是,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并非僅就本學科知識而言。新課程改革呼喚綜合型教師,要求教師能夠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不斷改善自身知識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更值得強調(diào)的是,三者之中教師專業(yè)情意的培養(yǎng),包括專業(yè)理想、專業(yè)情操、專業(yè)性向、專業(yè)自我四方面。紐曼(Newmann)和威爾治(Wehalage)在對美國1500所學校進行調(diào)查研究后曾得出這樣的結論:高質量和成功的教育不依賴于技術、實踐或者設備,而是依賴于基本的人性和社會的資源???明格也曾說過:“教師是什么樣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為重要?!币虼?,教師不僅要強化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更要注重專業(yè)情意的培養(yǎng)。

此外,身處教育的全球化、國際化時代,隨著國際間、地區(qū)間教育交流的日益頻繁,教學的文化敏感性對教師的文化意識和文化敏感程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既是基于與學生交往的需要,更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教育的現(xiàn)實要求。對此,費奧斯坦和費爾普斯在其《教師新概念――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指出,多元文化的敏銳視角意味著:(1)為了決定學校教學的最好方法,教師需要知道本國對多樣性是如何闡釋的;(2)處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師,應該把握一些相關術語及詞匯;(3)教師必須了解班上的每一種文化和他們的不同特征;(4)教師應該學會與不同于自身文化的人建立一種工作聯(lián)系或朋友關系。當然,美國作為一個具有眾多移民的國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我們不能因此拒絕作出必要的、適度的選擇。

第3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提高

引言

“軍用車輛構造”是我校汽車士官教育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性必修課程,大多數(shù)學員有駕駛經(jīng)驗,對車輛有初步了解,對于構造課程的學習有較大的學習興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難度的加大,部分學員的興趣逐漸減弱。隨著教育教學不斷改革,傳統(tǒng)枯燥的軍用車輛構造課程已激發(fā)不了學員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員必須創(chuàng)新?!胺D課堂”借助媒體為載體,使學員從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參與課堂互動轉變,激發(fā)學員主動思考、探索、動手,使得學員真正將課堂所學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它不僅能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員間相互交流,互相學習,能有效解決不同層次學員學習差距的問題?,F(xiàn)以蚌埠汽車士官學校專業(yè)課教材《軍用車輛構造》及《實習指導書》的《噴油泵》實習拆裝一課為例,探討“翻轉課堂”在汽車士官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1.本次課以柴油機直列柱塞式噴油泵的拆裝為教學內(nèi)容。

1.1 課前準備

1.1.1 教員制作教學課件PPT、準備好攝像頭、拆裝注意事項明細表

根據(jù)理論課所講理論知識準備好教學課件PPT,內(nèi)容包含本次課任務、目標、三維拆裝動畫、實操視頻、拆裝注意事項。并將拆裝步驟及注意事項明細印發(fā)紙質,每個學員人手一份,力求安全操作。由于學員較多,實習場地有限,當教員示范操作時,可以通過攝像頭將操作過程實時傳送到屏幕,使每一個學員都能清楚觀看到教員的示范過程。

紙質明細:直列柱塞式噴油泵拆裝注意事項及步驟

一、拆裝準備

準備好拆裝直列式柱塞泵所需工具:專用拆裝架、扳手、鑷子、鯉魚鉗、螺絲刀等。

二、拆裝注意事項

(1)拆裝噴油泵前必須熟悉其結構及各部分的功用;

(2)必須按照順序進行拆裝。注意使用專用和通用工具,不予許用鐵錘敲打,以免造成零件變形或損傷;

(3)分解前應放出噴油泵中的燃油、油;

(4)分解前應將噴油泵外部清洗干凈;

(5)拆裝噴油泵必須有一個清潔的工作場所,所有零件在安裝前必須經(jīng)過清洗;

(6)柱塞偶件和出油閥偶件必須成對使用,不得互換;

(7)裝入柱塞偶件時,柱塞套肩位上的安裝記號應該對著窗口;

(8)出油閥接頭的擰緊力矩為25∽35N?M。過緊可能引起泵體開裂、柱塞咬死、齒桿阻滯等弊??;

(9)安裝結束后,齒桿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滑動自如;

(10)凸輪軸的軸向間隙應在0.05∽0.10mm之間。

三、拆裝步驟

(1)拆下噴油泵側蓋;

(2)拆下彈簧下座;

(3)拆下高壓油管接頭

(4)取出減容體、出油閥彈簧、出油閥偶件、柱塞偶件;

(5)取出油量調(diào)節(jié)齒圈、柱塞彈簧;

(6)取出滾輪挺桿。

裝復步驟與拆卸步驟順序相反。

說明:具體操作對照實習指導書。

1.1.2 學員課前學習

課前教員將制作的課件上傳到校園網(wǎng)網(wǎng)盤,學員可以根據(jù)自己時間選擇去圖書館網(wǎng)站觀看學習上傳內(nèi)容,將不懂得內(nèi)容記錄下來,上傳到網(wǎng)盤,教員整理后在課堂上和學員一起探討。

學員課前復習噴油泵理論課內(nèi)容,了解噴油泵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預習實習指導書,本次課實習內(nèi)容,熟悉噴油泵拆裝流程及工具的使用。在學習過程中有疑問可以將問題記錄下來上傳到網(wǎng)盤課堂討論。

1.2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地點在汽車技術中心構造車間,以班為單位,小班化教學,每班8人,每個輔講教員負責一個班。主講教員制定好課堂計劃,課堂教學分三個部分進行。第一部分,主講教員對整個區(qū)隊學員進行集中示范操作,輔講教員輔助操作,通過攝像頭將操作過程實時傳送到屏幕,以便學員 更清楚的看到操作內(nèi)容。第二部分,區(qū)隊整隊散開分成班,每個班8人就疑難問題與輔講教員及同班學員進行交流探討,消化本堂課所學知識。同時,根據(jù)主講教員制定的課堂計劃找到拆裝噴油泵所需的工具,在輔講教員的指導下,小班成員討論決策出具體的操作流程,小班內(nèi)成員明確各自的分工,包括工具的提供、部件的拆裝、流程的記錄等。在操作過程中,學員有任何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及時向輔講教員提問。第三部分,小班合成區(qū)隊,主講教員對本堂課噴油泵拆裝內(nèi)容進行總結,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對本堂課學員的表現(xiàn)進行講評并布置本堂課的課后實習作業(yè),實習報告上有關噴油泵的拆裝步驟及拆裝注意事項。

1.3 課后小結

本堂課以學員自主學習和互動交流為主,教員輔助輔導為輔的模式讓學員獨立探索、相互合作完成噴油泵的拆裝這一實習內(nèi)容,實習完成后每個小班之間可以通過實驗所拆噴油泵的工作情況對比,找出不足之處加以完善。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員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專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同時,課前將教學課件上傳網(wǎng)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攝像頭的運用、課后通過網(wǎng)盤交流所學知識等手段的運用都對教學效果有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封素敏等,《軍用車輛構造》[M].安徽:蚌埠汽車士官學校出版社,2015.

第4篇

隨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步伐的加快,傳統(tǒng)的法學本科教學已不能滿足社會對于法律專業(yè)人才的需要,同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對法律職業(yè)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改革傳統(tǒng)的法學課堂教學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對探究式教學法在法學課堂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期探究出一條適合新時期法學課堂教育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法;法學本科教學;情境教學

一探究式教學法基本概述

探究式教學法是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fā)展而得以演化的,在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多種教育教學理論的影響,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探究式教學法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在社會整體文化的影響中進行的,是學生在其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之上,主觀能動的對知識或者信息的重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呈現(xiàn)的是主動的、積極的層面。新知識是在對原有知識的批判、實踐、論證中產(chǎn)生的,知識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對社會現(xiàn)象的抽象概括,是多元的網(wǎng)絡結構知識,可能在某種條件下是正確的,在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這種可能亦存在向不可能或者錯誤方向演變。學生是信息的承載著、檢驗者,教師是對學生知識建構的引領者,教學不能背離或者忽視學生原有的知識架構,教師也不是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權威解讀者,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不同的學科知識條件下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知識釋放的情景,讓社會組織中的學習素材與教材、問題相融合,讓學生在自我探尋中學習知識、檢驗知識、求得真知識。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然屬性,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潛在力量決定的,學習者的學習是個體自由意志的自我投入,人的行為、個性等因素在學習中起到重要作用,教育教學的中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我個性及其潛能,變被動的學習為積極的學習,使其本人能夠主動的、愉悅的、有想法的學習,成為心理健康的完整的人。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以自由,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調(diào)控下自我學習,在學習中感知學習的成功、樂趣,教師對學生的自我學習進行引導、關注,尊重學生的學習,相信學生通過自身潛能的開發(fā),達到自我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探究式教學法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也得到了多數(shù)專家學者的認可,其中JohnDewey、Richard•Suchman兩位學者對探究式教學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JohnDewey教授認為脫離學生實際情況或者忽略學生特點的教學行為是不科學的,雖然實現(xiàn)了灌輸知識的目的,但得到的效果確實不明顯的甚至是相反的??茖W的教學活動應當是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考慮學生是課堂主體的實際,通過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設定科學合理的問題、解決方案的制定等方式或者方法,實現(xiàn)教與學的融合。Richard•Suchman教授對實踐性教學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將教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分為過程性的探究與實踐結果評價兩個部分,課堂學習應當采用一定的科學的活動方式進行。探究學習方式能夠很好的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在傳統(tǒng)課堂向高效課堂的轉變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能夠使使學生真正的得以解放,從而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探究中學會學習、獲得知識、獲得學習興趣。[1]探究教學法既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圍繞教師的發(fā)問,以合作探究的模式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此基礎之上歸納總結的教學活動。法學教育教學的本身也就是使學生圍繞問題的提出、過程的檢驗,通過自身主動的參與來分析、發(fā)現(xiàn)、探究科學結論的過程。

二法學本科課堂需要教育教學模式的革新

法學學科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包含了法學理論知識、法學實踐性知識以及邏輯思維推導知識。法學理論知識層面,全面系統(tǒng)的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基本要求,只有系統(tǒng)的了解和掌握了法學理論知識,才能涉及法學應用的層面;法學實踐性知識層面,在全面理解把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的法律實踐,即全面的、客觀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法學發(fā)展過程中對于法學專業(yè)學生的應然性要求,與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嚴謹?shù)恼Z言表達能力、嫻熟的法律應用能力等一同構筑法學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元素。正如王澤鑒教授說的“法學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法律人能夠認識法律,具有法律思維、解決爭議的能力”。[2]國家或者社會對于法科學生的期望最終是服務于全體人民,如何更好的為社會提供服務,受益于人民大眾,法律實踐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法科學生作為法律職業(yè)的代表者,在某種程度上表明著“法律職業(yè)者具備高超的社會經(jīng)驗和判斷力,是法學專業(yè)和其他專業(yè)的最大不同”;[3]邏輯思維推導知識層面。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促使法律更新變化,特別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式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我國的法治發(fā)展道路指明了方向。這就為新時期法學專業(yè)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學教學必須立足于本科學生的法律思維方法培養(yǎng),以及對于法律思維方法的具體應用。而不僅在于使學生學了多少本理論書籍,也不在于使學生背誦了多少部具體法律法規(guī)。只有充分的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還課堂于學生,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最終使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得以鍛煉,更好的服務社會主義社會。“法律教育之所以成為可能,只是因為法是變動不居的條文以外的其他東西所構成。對于法學家的培養(yǎng),主要的事情不是詳盡地背誦今天有效的條文,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安排條文的框架和范圍,條文所用詞句的意義以及確定條文意義與使條文之間協(xié)調(diào)所用的方法。”[4]傳統(tǒng)的法學課堂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不是學生,課堂以老師為中心,老師以教材為中心,學生以教材為中心。老師講到哪里,學生聽到哪里,課程講完了,學生的任務就完成了,缺少甚至是沒有與學生的互動,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漠視了學生的自我存在感,于是上課打瞌睡、玩手機、逃課等現(xiàn)象與課堂教學并行為課堂現(xiàn)象。此種被動教學模式之下,縱然灌輸給了學生部分知識,但是,大部分知識不能轉化為學生的自有知識,對于法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無從談起,對于學生法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無絲毫影響,創(chuàng)新性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顯得更為遙遠。傳統(tǒng)法學本科教學以法學純理論為主,人為割裂了法學與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講法律就是講教材,講法律就是講法條,純粹的機械灌輸,使得法學的應用性學科身份成為空中樓閣。縱然培養(yǎng)出了記憶大量法學理論知識的學生,在司法實踐的過程中,顯得不知何為,忽視了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法學專業(yè)學生至關重要的必備能力。有些老師注重法條,講法律就是講法條,關于法條為什么這樣制定,法條如何理解,法條如何運用,法條背后蘊涵的法律精神什么,法條制定的背景是什么,法條的具體適用與事實如何關聯(lián)等則很少涉及。這與社會對于法律人才的需求是不對稱的。[5]

三探究式教學法在法學本科教學中的運用

探究式教學法在法學本科教學中主要采取四個程序步驟:問題情境建構,學生自我探究,有序協(xié)作、得出結論,教師點評,自我反思。通過四個程序的有機組合達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問題情境建構。教師圍繞法學教學大綱,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具體課程教學的性質等元素構建“問題情境”,結合法學教育教學規(guī)律以及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問題情境”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生運用其本人包括其他同學的智慧、教材、輔助材料、信息技術等發(fā)現(xiàn)問題存在的原因,運用什么樣的法律思維,采取什么樣的法律方法,如何解決解決現(xiàn)有的問題。讓其主動知悉課堂缺少他們則不存在,他們就是課堂的主體。諸多問題的衍生,其中包含矛盾的問題等等,讓其產(chǎn)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自我探究。在第一個階段,使學生有了學的欲望,在這個階段,轉變教師的傳統(tǒng)觀念,即不在于教學,而在于引導教學,學生通過知識的儲備、團隊間的協(xié)作等,產(chǎn)生諸多的問題及其相應的問題解決方案,這種經(jīng)過學生主動思索、積極分析、深入探究、精心加工的探索學習過程,深化了學生對于法學基本知識的了解,提高了學生對具體法律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決和運用能力,通過自我探究不斷提升學生的法律邏輯能力。有序協(xié)作、得出結論。通過教師有目的、有秩序的引導和組織,讓學生彼此之間相互交流、溝通探討,即加強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拓展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協(xié)作學習學生將搜集到的大量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并對其進行分析、推理驗證,如果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矛盾等情況,則由學生進行自我修正,并最終形成確定的結論。確定結論的形成過程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充分展現(xiàn)學生自我價值的過程。法學教育本身就是教會學生獲得自我探究法律的過程。教師點評,自我反思。教師在結論的形成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參與進行充分的肯定,引導學生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梳理,歸納總結在整個探究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思路及方法、結論得出的啟示等等。

四探究式教學法在法學本科教學中應當把握的要點

探究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注重教師對于問題的設計。問題設置的過于簡單,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設置的過難,則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不能有效的發(fā)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適當?shù)膯栴}設置是課堂教學的開始,是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的前提,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學大綱、社會組織、信息技術等綜合材料精心設計法律案例。學生在問題中進入學習,在學習中探究問題,圍繞問題激發(fā)潛能,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有知識體系及邏輯思維習慣,通過對自有知識的分析,搜尋材料,產(chǎn)生觀點,在觀點的碰撞中質疑知識,引發(fā)新一輪的知識學習。探究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注重教師的引導。在法學本科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替代,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是學生自我分析、探究學習、獲取新知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從論證、實踐知識到再論證、再實踐知識的過程,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法學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不間斷的,教師引導的越成功,學生自我探究的積極性就越大,對知識的求知欲就越強,課堂獲得的效果就越佳。

作者:劉小甫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新聯(lián)學院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現(xiàn)代教學論發(fā)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年.

[2]王澤鑒.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1.

[3]黃月華.法學本科教育培養(yǎng)目標及教學方法探析[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4).

第5篇

1.1該專業(yè)的主要教學特點

高職院校是我國輸出人才的重要部門之一,高職教育的英語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從而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發(fā)展需求??偟膩碚f,當代高職英語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以及科研能力。所以在專業(yè)課堂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終身能力培養(yǎng),強化高職英語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1.2高職英語教育專業(yè)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專業(yè)學生課堂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中,必須重視學生目標的建立。只有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樹立合理、正確的目標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來講,培養(yǎng)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較高的課堂操作技巧以及實踐教學英語組織能力的人才,才是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

2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專業(yè)學生課堂教學技能在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專業(yè)是高職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面對日益增加的學生數(shù)量,高校在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逐漸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直接對高職院校英語人才課堂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阻礙,影響了最終的教學質量,導致學生以及社會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以及相關的教學方法頗有說辭。以下將針對高職院校在英語教育教學中專業(yè)學生課堂教學技能培養(yǎng)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2.1專業(yè)課程在設置時存在不合理性

在課程設置方面,高職教育課程設置方式研習了傳統(tǒng)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針,導致了重視理論授課,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忽略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工作。高校沿襲教育學、心理學、科學教學、實踐教學四步走的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無法為學生培養(yǎng)更好的實踐技能,致使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2.2忽略了技能的重要性與校方考核單一的問題

當代職校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課堂教學技能并不重要,他們認為只要會說話、寫字,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就算是大功告成。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建立上,僅重視了技能的分析,未能做好實踐訓練工作,導致學生理論與實踐技能的脫軌,使得學生“光會說,不會做”。其次,學生能力考核標準僅為書面筆答測試與模擬說課的方式進行評分,使學生的成績評價過于片面,導致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過于重視理論從而忽略了實踐。

2.3實踐教學活動存在欠缺

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過程中,往往與各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工作稍有不足,對學生的實習工作缺乏重視,相關導師較少去實習地點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指導,學生只能自己摸索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尋找合適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組織中出現(xiàn)問題,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使用教學語言與英語教學手段及方法,加之學生實踐教學經(jīng)驗尚淺,一旦出現(xiàn)突發(fā)課堂狀況,往往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課程的調(diào)整,容易按部就班地完成課堂教學工作,導致教學效果欠佳。

3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專業(yè)學生課堂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對策

高職英語教育教學專業(yè)在進行人才的培養(yǎng)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實際上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制約以及體制的影響造成的,如果不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必然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學不到真正的課堂教學技能,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未來發(fā)展中受到阻礙。以下本文將提出一系列的培養(yǎng)對策。

3.1調(diào)整課程設置方案

當代社會對小學及幼兒園教師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在課程設置中要充分結合社會發(fā)展需求。因此結合培養(yǎng)小學及幼兒英語的方向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十分重要。在基于教育學、心理學等傳統(tǒng)課程安排的基礎上,引入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十分有必要,例如,舞蹈表演課、禮儀課等,都應該添加在職業(yè)技能教育的課程體系中。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需要采用理論與實踐雙結合的方式,將模擬與真實課堂授課情景結合在一起,實行校內(nèi)外實訓互補方式。針對社會發(fā)展對教師所需要的技能進行選擇性傳授,并根據(jù)教育部下發(fā)的教育教學崗位要求,及時對教學內(nèi)容及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確保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工作達到一致。

3.2提高學生對技能的重視度,改善傳統(tǒng)評價方式

首先,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讓學生尊重并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其次,強化學生的課堂教學專業(yè)技能訓練。通過模擬真實課堂結合授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有機會對自己的教學技能與職業(yè)技能進行磨練,從而培養(yǎng)健全的實踐能力,讓他們在真實的教學授課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與方法的運用,從而為適應社會的要求,提前奠定基礎。再次,教師在進行教學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夠總是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及方法,應該積極嘗試新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學習模式,采用案例教學、活動探究、專題研討等社會上較為流行的新式教學方法,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課堂教學技能學習的好奇心,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的競爭實力。最后,應該將學生能力評價的方式多樣化,形成日常與期末成績評價、導師與實踐單位評價、理論與實踐評價、學生自主評價多樣化結合的方式,將公正、公平、公開、合理、全面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出來,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教師轉變成教練的角色之后,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者與主角,將教學活動的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

3.3重視實踐教學

在對高職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時,不能單單只訓練其授課技能和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更應保證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只有他們真正地將自己所學到的方法應用到實際中,才能夠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技能的價值。所以在此過程中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加大實踐課程的課時和實踐教學的比例。一般來說,可以為學生在每個學期的期限之內(nèi)提供實踐授課的機會三次左右,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經(jīng)驗。其次,學生導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了解課堂,引導學生合理地運用教學知識、使用教學手段及方法,通過聽課的方式,及時有效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授課中存在的錯誤,并對其進行指正、提出相關的指導建議。學生實踐調(diào)研結束之后,應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報告撰寫,使學生更加深層次地認識實踐教學技能的重要性,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為其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提供保障,從而使學生真正獲得實踐感悟與知識的內(nèi)涵,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重生后真正成為一位綜合型技能素質過硬的實用性人才。

4結語

第6篇

關鍵詞: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素質教育

新形勢下,地理教師要轉變觀念,在教育教學中,應注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切實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教師可以抓住以下四方面進行課堂教育教學改革。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爭做學習型教師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學生被動地聽講,機械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應是師生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應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在互動中引導、啟發(fā)學生質疑。教師應由傳授者變?yōu)榇龠M者,由管理者變?yōu)轭I導者,由居高臨下,轉為平等中的首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觀念,做學習型教師。

二、在地理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

目前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對初中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習驅動力之一。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怎么會學好地理呢?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在地理教學中要有“情境”引入

長期以來地理課堂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種是“講”法,即“同學們,今天我們講……”這樣把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另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這樣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書畫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而教學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師應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

四、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地圖化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nèi)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需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又是學具。學好地圖,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第7篇

由于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一些學歷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往往不愿意去中職院校任教,導致中職院校的老師英語水平不斷降低。除此之外,一些英語教師雖然在教學上負責認真,但是他們不能跟上時展的潮流,時代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變換。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進步,用先進的知識武裝自己,才能給予學生最新最好的教學內(nèi)容。

二、中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對策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符合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潮流和趨勢。目前來看,占絕大比例的學校在英語教學中過于重視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沒有將理論與實際充分聯(lián)系起來,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我國各大學校需要根據(jù)現(xiàn)狀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教學方案,技能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同時也能充分鍛煉學生的身心,迎合素質教育的理念。教師要保證體育教學的幽默和活躍性,不能死板教學,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增進與學生的心與心的交流,雙方的情感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同時為教與學創(chuàng)造了輕松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與教師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教和學,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2.英語課堂多與學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無論是英語課堂還是其他學科,在課堂上都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情景,鞏固和學習理論課程。一些教師上課一味地專注講課,沒有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應提倡合作創(chuàng)新,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學習和鞏固英語知識能力。例如,在課堂上通過英語對話表演,給同學們和老師做展示,或者以小品的形式來呈現(xiàn),都可以增加學生的印象,從而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認知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同桌一組或者三人一組再或者小團隊一組進行討論和突破,眾人力量大不過人數(shù)過多反而不利,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能更有效地使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各抒己見,由小組或團隊來決定如何表演和如何分角色。再次,每節(jié)英語課上都會有上臺發(fā)言者,輪流進行,題目不限,可以是描繪人物的,也可以是講述事情的。最后,還可以結合學生所學專業(yè),進行專業(yè)情境英語對話練習。本文來自于《校園英語》雜志。校園英語雜志簡介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