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翻轉課堂的思考范文

時間:2023-06-26 16:06:28

序論:在您撰寫翻轉課堂的思考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翻轉課堂的思考

第1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技術不斷應用于教育領域,不僅推動了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也給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翻轉課堂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改革模式,正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翻轉課堂,就是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的顛倒安排,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guī)劃的新型教學模式。[1]目前,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翻轉課堂應用到教學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 然而,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之際,也帶給我們更多地思考

一、翻轉課堂的界定

國內(nèi)外學者已經(jīng)對翻轉課堂進行了較深入研究,對翻轉課堂概念的定義更多的是從實施流程和學習本質(zhì)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的,大致可概括為:學習過程通常包括兩個階段――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3]翻轉課堂便是將這兩個階段進行了顛倒,課前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完成知識的傳授,課堂上學生通過各種教學形式,例如小組討論、作業(yè)、教師單獨輔導等,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4] 翻轉課堂中教師從講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設計者,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學生成為課堂的焦點。在完成知識傳授的前提下,教師可以自己制作學習視頻,也可以通過開放教育資源獲取,提供給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機會,提問學生在課前都學到了什么。此外,教師在提供學習資源的時候需要認真考慮如何照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向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教師在課堂中通過交流、探討的形式解決學生的疑問,可以根據(jù)自己對學習的理解,組織各種學習活動,使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

二、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1、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zhì)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實現(xiàn)學習目標。[5]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自主安排時間學習教學視頻。在觀看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放,而且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再次觀看視頻進行學習。翻轉課堂由于教師不在身邊,遇到問題學生需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自我學習意識會變得更強,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就逐漸培養(yǎng)起來了。

2、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教育過程中,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是教師進行因材施教的基礎,而要讓因材施教得以落實,就需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逃绞?。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已經(jīng)事先看過教學視頻,教師有更多時間去解決具體問題,關注每一個學生。

3、有利于知識的內(nèi)化吸收

一般來講,當所有學生都坐在同一個教室中聽教師講授同樣的內(nèi)容時,不同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是不盡相同的。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的顛倒安排,令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從而使大部分學生能夠完全理解和吸收新知識。在翻轉課堂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習機會,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學生可以借助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

三、翻轉課堂的核心

翻轉課堂顛倒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的順序,原來需要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提前到了課前,原來課后的知識內(nèi)化活動放到了課堂上進行,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活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

1、教學視頻的制作

翻轉課堂需要教師提前準備好教學用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在課前觀看。視頻設計與制作的好壞是翻轉課堂成功的前提,視頻可以是教師親手制作,也可以使用開放網(wǎng)絡的優(yōu)質(zhì)資源。教學視頻應短小精悍,突出教學目標和要求,同時富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2、課堂活動的開展

課堂活動的開展是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其目標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知識的內(nèi)化。課堂活動的設計要根據(jù)學科特點進行,涉及多學科背景知識,并且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這里的課堂活動不再是教師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灌輸,學生也不是被動地聆聽和接受。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互相溝通交流,教學相長的場所

3、教師的角色定位

翻轉課堂是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結合的產(chǎn)物,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學習。這種課堂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知識灌輸?shù)慕巧?,促使教師角色發(fā)生了實質(zhì)性的轉變。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角色定位,以適應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四、實施翻轉課堂的挑戰(zhàn)

1、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要完成教學視頻的制作工作,就需要掌握網(wǎng)絡視頻制作的相關技術。教師需要將教學內(nèi)容分割,借助網(wǎng)絡技術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數(shù)字化處理,并把資源上傳。而且必須將學科知識融入到技術中,這樣才有可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媒體資源來支持學生的學習。

2、家長支持程度的影響

對于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堂中需要使用移動學習設備,或者晚自習時需要看視頻,這些重要的硬件保障需要家長的支持。有很多家長認為讓多媒體電子設備介入學生的學習會影響孩子,他們擔心使用網(wǎng)絡視頻會增加孩子的學習時間,看屏幕的時間增加會影響視力,甚至擔心有些學生會跳過學習過程直接去看老師給出答案。所以,家長對翻轉課堂的了解與支持是翻轉課堂成功的重要保障。

3、學習時間的安排問題

實施翻轉課堂需要學生在課后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學習,學校在教學時間安排上應予以支持翻轉課堂。教師不應占有學生晚上學習時間,應該讓其有空觀看教學視頻。教師要嚴格控制作業(yè)量,讓學生在自習課完成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

4、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

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后,必須自己完成課后練習并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查找資料、總結問題,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學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基礎上的,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通過教學視頻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5、信息技術的支持

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無論從教學視頻的制作,還是學生觀看教學視頻,都需要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支持。此外,寬帶網(wǎng)絡速度也是制約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學校和家庭要通過各種途徑解決這一問題。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模式,要使這種新型模式能夠更好地在實踐中應用,還需要廣大一線教師不斷地探索與總結,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翻轉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第2篇

不光是表妹受益,全美數(shù)學成績需要家教的學生都可以免費觀看可汗的微電影數(shù)學視頻,數(shù)學成績都得到了提高。由于受到廣泛好評,相關影片觀看次數(shù)急速成長,受到鼓勵的可汗于2009年辭去工作,全職從事相關課程的錄制,并創(chuàng)辦自己的獨立網(wǎng)站,先后獲得微軟和谷歌的大力支持,可汗網(wǎng)站變成了“可汗學院”?!翱珊箤W院”的教學方法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被稱為“翻轉課堂”。從2009年開始,可汗老師“翻轉課堂”教學法風靡全美,2011年登陸中國,開始推廣。這便是“翻轉課堂”的由來。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在課堂上,教師精心講課,學生認真聽課?!胺D課堂”則顛了個個:學生在家通過老師的視頻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則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

“翻轉課堂”在美國廣受推崇,甚至被稱為大勢所趨的課堂革命:要上新課,先請學生在家看視頻,而老師上課的任務主要就是引領學生討論和解決問題。目前,美國很多學校已經(jīng)采用回家不做功課,看可汗學院影片代替上課,上學時則是做練習,再由老師或已經(jīng)懂得的同學去教導其他同學不懂的地方這樣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重新建構了學習流程,它把“課堂聽講-家里作業(yè)-家里復習-課堂考試”這種流程改變?yōu)椤凹依镒詫W-課堂互動-課堂練習-課堂考試”,這種教學模式與我們當下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引領者;學生把家中學習到的知識帶進課堂,在課堂上合作互動,實踐練習,利用自學來的知識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不懂的地方再由老師指導、點撥。教師不再像以往那樣給全體學生集體授課、集體講解,而是針對不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個性化的輔導。

這種模式實際上就是典型的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法。但洋思中學是在課堂上學文本,“翻轉課堂”是在家里看視頻,它把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的整合在一起,發(fā)揮了教育云平臺的優(yōu)勢,必然會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預習效率低下的毛病。特別是幾分鐘的微課視頻,短小精悍,目標明確,內(nèi)容具體,信息清晰,學生帶著任務,帶著問題,在家里可以反復觀看,直至完全弄懂弄清。

“翻轉課堂”還有一個優(yōu)勢是在“線上”(Online),學生和老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面對面地互動,還可以坐在家里,通過網(wǎng)絡與老師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去接受老師的指導。

“翻轉課堂”微課視頻還可以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長處,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必然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這樣的“翻轉”,學習效果必然會大大提高。然而,問題也來了。

其一,“翻轉”條件具備嗎?當今社會已經(jīng)進入了大數(shù)據(jù)時代,科技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必然給教育教學帶來深深的變革,特別是教育云平臺公共服務資源,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使得“翻轉課堂”,課前、課后都離不開高科技支撐。當然,隨著國家教育均衡發(fā)展,廣大農(nóng)村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和辦學條件大大改善,可以說每個教室都裝備有基本的電子白板教學系統(tǒng),但是,是否都能連上互聯(lián)網(wǎng),共同享用教育云平臺資源呢?學生在家里自學,是否每個學生家里都有電腦、都能上網(wǎng)呢?如果說手機普及了,不用電腦上網(wǎng)了,但學生有條件用手機上網(wǎng)嗎?每個月多少流量、多少費用?又有幾個學校能投入大量資金,為每一個學生裝備一個電子書包呢?中國的國情和美國不一樣,“翻轉課堂”需要在家里看微課視頻,需要在線上完成作業(yè)和測試,單拿襄陽市的學校來說,都具備“翻轉”的條件了嗎?老師們是否能做到時時刻刻與自己的學生線上交流呢?

其二,“翻轉”能顛覆“教”與“學”嗎?西漢戴圣《禮記》有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學相長”、“學學半”,深刻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的辯證關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胺D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去使用特定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課堂和老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看看美國學生給可汗老師的留言:“我剛想放棄物理課,是你救了我”、“你簡直就是數(shù)學上帝”……”。看看可汗老師的學院定位:“我希望我所成立的是一個獨立的虛擬學校,所有人只要想學習,就可以來到這個平臺,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不斷前進。他們可以在這里得到反饋、評價和訓練。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學習,而老師更像是教練?!笨珊箤W院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既無現(xiàn)場感,也無課堂感:教師講課時學生不在現(xiàn)場,學生學習時教師不在現(xiàn)場,“教”和“學”完全是脫節(jié)的,可汗老師強調(diào)更多的是“虛擬”和“自學”。但是十個指頭有長短,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一刀切,片面地強調(diào)“自學”,忽視課堂上教師滿腔愛心面向全體學生“傳道”、“授業(yè)”和“解惑”,削弱教師“教”的作用,是否顧及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層次性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呢?

其三,視頻資源夠用嗎?“視頻”是“翻轉課堂”的關鍵詞,可以說,沒有“視頻”就沒有“翻轉課堂”!可汗老師從2004年起陸續(xù)制作了2300多段視頻輔導材料,內(nèi)容從數(shù)學到越南戰(zhàn)爭,無所不包。有統(tǒng)計顯示,已有5600萬人次觀看他的“教學錄像”。典型案例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新生妮科爾?尼西姆被三角幾何學困住時,她沒有去請教老師或同學,而是在YouTube網(wǎng)站上找了一段“可汗老師”講解三角幾何學的視頻,反復看了幾遍,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整個過程既方便又快捷,而且沒花她一分錢??墒敲绹灿腥速|(zhì)疑:邁阿密大學教育學教授沃爾特?斯卡達認為,可汗老師的教學方式存在“過度簡化”的缺陷,“他總是利用特定例子來解釋概念,如果人們遇到其他例子時,可能會糊涂……這表面上看是個小問題,卻可能為以后的學習埋下隱患”。中國的學生,跋涉書山、遨游學海,考一個好高中、考一個好大學,六年下來,“刷”的試卷絕對有兩層樓高,語數(shù)英理化生政史地體音美,還有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學好全部功課需要多少微課視頻?誰來做?有限的幾個視頻又能否適應知識和能力不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不同的學生呢?這也是幾年來,“翻轉課堂”不能在中國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其四,教學需要藝術嗎?中國武術享譽世界,少林派、武當派、峨眉派、青城派、華山派、崆峒派,或者古墓派……還有少林拳、武當拳、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八卦掌,或者九陰白骨爪……不管是藝術真實還是生活真實,各個武學派別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都有自己的掌門人。教學也是如此,不然哪有“教育家”這個名詞呢?從、梁啟超、、、王國維、陶行知到于漪、錢夢龍、魏書生、李鎮(zhèn)西、程紅兵、竇桂梅……,哪一個不是滿腔熱情、滿懷愛心,哪一個不是才華橫溢、技藝精湛,哪一個不是妙語連珠,風格獨特?在課堂上,他們有的深入淺出,條理清楚;有的論證嚴密,結構嚴謹;有的親切自然,樸素無華;有的娓娓道來,循循誘導;有的慷慨激昂,扣人心弦;有的生動形象,幽默詼諧;有的信手拈來,春風化雨;他們的教育思想、個性特點、教育技巧在“課堂上”獨特的、和諧的結合并表現(xiàn)出來,形成了各自的教學風格,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的藝術性,給他們當學生是幸福的!但是,假如讓他們面對機器,面對電腦、攝像機、錄音機,而不是面對活生生的學生,不是面對一張張求知若渴的青春朝氣的笑臉,他們還有這樣的教學激情嗎?還能成為教育家嗎?“翻轉課堂”,教師給機器講課,機器給學生講課,失去了傳統(tǒng)課堂上精彩的導入、激情的講讀、巧妙的預設、機智的生成,學習變成了工廠傳送零件的流水線,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得不到教師的言傳身教,怎樣有利于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道德和情操的逐漸升華?

第3篇

一、翻轉課堂的內(nèi)涵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chuàng)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yè)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tài)。這是一種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的顛倒安排,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guī)劃,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

二、翻轉課堂對傳統(tǒng)課堂的修正

傳統(tǒng)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nèi)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yè)、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在翻轉課堂上,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nèi)化則在課堂中經(jīng)教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xié)助而完成,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隨著教學過程的顛倒,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那么,翻轉課堂對傳統(tǒng)教學做了哪些修正?筆者認為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從知識傳授變成學習的促進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實行班級授課制,在教室里為學生解惑釋疑,當學生有疑問時,通過課堂教學或課后交流解決。而“翻轉課堂”改變了這種模式,教師在課前把視頻資料發(fā)給學生,學生利用自己的時間在課外學習這些資料,課堂成了大家一起交流的場所。課堂上教師不再重復這些知識,而是在學生已經(jīng)習得的基礎上在課堂中作業(yè),交流探討其中的問題。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完全顛覆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從傳統(tǒng)課堂中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

(二)從千人一面走向了個性化的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可謂千人一面。學生基礎層次不同、心理素質(zhì)不同。但是,教師都是以詮釋教材為己任,學生以全盤“吃進”為滿足。這種教學方法拋棄了作為教學中起主體作用的學生,扼殺了學生勇于思考、敢于探索的積極性,學生喪失了勤學好問的權力。而翻轉課堂,將原先課堂講授的內(nèi)容轉移到了課下,教育者可以利用wikis、blogs等技術工具高效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也可以在網(wǎng)絡資源中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在技術支持下的個性化學習中,學生成為自定步調(diào)的學習者,他們可以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可以控制學習內(nèi)容、學習量。

(三)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游{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如何教”,是一種“填鴨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以相同的問題聚集起來講解或演示。教師在學生看完課前教學視頻后,在學生基本了解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與學生溝通、講解,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理解、吸收課堂內(nèi)容,且能在解決學生的困惑時,讓學生更深入理解、掌握教學內(nèi)容。

三、翻轉課堂的積極意義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思維模式,我們會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使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了極大釋放,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自,學生能根據(jù)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不再是在講臺上的“圣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教練,課堂成為了學生展示、報告學習成果的場所,成為了學生發(fā)表觀點的樂園;翻轉課堂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學生會自發(fā)形成自己的協(xié)作學習小組,學生們彼此幫助,相互學習和借鑒,而不是依靠教師作為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學習的課堂,是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的課堂。山西省新絳中學以及國內(nèi)其他學校的成功實驗告訴我們,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國一樣可以落地生根。

四、翻轉課堂帶來的啟示

“翻轉課堂”的出場,無異于使傳統(tǒng)教學“如沐新生”。那么,“翻轉課堂”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一)從形式走向?qū)嵸|(zhì)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一個永恒的戰(zhàn)略主題,我們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追尋、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但是,我們看到了很多是在“方法時尚化、手段媒體化、結構模式化、過程程式化、教師表演化”上大做文章,形成表面上課堂教學研究轟轟烈烈,實質(zhì)上課堂教學效果空空洞洞。因此,要有效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們需要深層次思考的是如何從形式走向?qū)嵸|(zhì)。

(二)學會大膽地放手

一直以來,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似乎存在著這樣的錯誤想法,學生只要接觸電腦、手機……就會上黃色網(wǎng)站、就會玩游戲,似乎導致學生不愛學習的根源是現(xiàn)代的移動工具。于是,變得謹小慎微,企圖阻撓學生與新事物的接觸,想方設法去束縛學生的行為、左右學生的思想。其實,技術是把“雙刃劍”,只要我們正確地利用它,就會起到積極的作用。翻轉課堂也讓我們看到,學生手中的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成了他們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教師,面對獨立性強,善于接受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科技產(chǎn)品,學會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找快樂的天地。

第4篇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語文課堂 翻轉課堂 思變 堅守 微視頻 預習案 生成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06-01

近年來,“翻轉課堂“在世界各地以燎原之勢席卷而來。翻轉課堂,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聽講知識、課后完成作業(yè)的學習形態(tài)而言的。在翻轉的模式下,學生課前先自學基于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制作的教學微視頻,完成進階作業(yè)。課堂上,師生一起共同完成作業(yè),解決疑難,創(chuàng)造探究的學習形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是一種先學后教的模式,是自主性,互動性,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1 思變:翻轉,彰顯“生本”特色

被媒體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翻轉課堂”,相較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其優(yōu)勢除了表現(xiàn)在信息技術方面,更在于它“以生為本”的理念貫徹,翻轉了教師的課堂中心地位,將教師由講授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領者。西南財經(jīng)大學王遠均教授認為,“翻轉課堂”的核心不在于信息技術,而在課堂上師生的提問與互動;福建教育學院林藩教授提出,課堂變成“問學堂”,才真正實現(xiàn)了翻轉。此次執(zhí)教《阿里山紀行》,為了踐行翻轉課堂的“生本”理念,筆者采用了“問中學,學中問”的方式,結合信息技術,將“講課堂”翻轉為“問學堂”,在交互式的問中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首先,筆者根據(jù)任務驅(qū)動、問題導向的原則設計了“預學案”,制作了相應的教學視頻(微課),把它作為課前作業(yè),指導學生自主預學。學生在課前觀看與“預習案”相配套的“微課”,進行大約20分鐘的課前自主預學:(1)學生瀏覽學習目標:①學會賞析散文語言題目的解決策略。②學會賞析散文語言的角度。③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領略阿里山的美麗風光。讓學生明確要完成怎樣的學習目標。(2)學生邊觀看視頻邊完成預學任務二――我的收獲。視頻一收獲:賞析散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解決策略是什么?采用的答題格式是什么?視頻二收獲:①賞析散文語言的角度有哪些?②賞析句子的切入點應該從哪三方面入手?③從語言表達上看句子,看哪三方面?(3)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三――“吾欲小試”。請你賞析下面的這句話:①秋天,他結下了沉甸甸的種子,便毅然跳進了峽谷的懷抱,獻身于那沒有陽光的“地下”。②海水瘋狂地洶涌著,吞沒了遠近大小的島嶼。(4)學生思考并總結預學的內(nèi)容,提出自己在預學過程中的疑難,并書寫在任務四――我的疑難問題這一部分。整個預習案,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清楚,使學生在問中學,學中問,為課堂的生成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2 堅守:翻轉,不改“語文”本色

對語文教學而言,不論是傳統(tǒng)課堂,還是翻轉課堂,本質(zhì)還是“語文”二字。語文教學歷經(jīng)一次次的革新,萬變中蘊含不變的恒常之道,便是其語文本色。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楊再隋教授認為:“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課,是學生學習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是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課,是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課。說到底就是學生學習說語文、講語文、讀語文、寫語文、用語文的課?!狈D,讓我們在課堂上騰出時間、空間,游刃有余地進行語文本色教學。因而,理想的翻轉課堂,學科味多于技術味,語文味多于技術味。

朗讀,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2011年版新課標明確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闭Z文教師應樹立起現(xiàn)代化、民族化的科學閱讀理念,在農(nóng)村初中語文翻轉課堂中,必須要讓朗讀煥發(fā)活力。本課教學設置三個板塊為“讀優(yōu)美語句,賞阿里山如畫風光”“讀優(yōu)美語句,感悟文中美好意境”“讀優(yōu)美語句,體味作者真摯情感”,以讀貫穿教學全過程。第一板塊“讀優(yōu)美語句,賞阿里山如畫風光”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通讀全文,巧妙地利用學生課前所掌握的賞析語言的方法,整合了字、詞、句、段、篇的初讀。第二板塊“讀優(yōu)美語句,感悟文中美好意境”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在沉思中靜讀散文,以句串篇,感悟此文語句中所展示的美好意境。最后是“讀優(yōu)美語句,體味作者真摯情感”,讓學生通過自學問題及其解答盡情分享自己讀此文的所感所想,在朗讀與默讀中不斷地讓學生以聲傳情并獲取信息,催生思考。正因為讀得充分,讀得扎實,課堂翻轉了,學生自讀自悟出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情節(jié)中蘊含著的美好――景美,情美,人更美。讀味十足的翻轉,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還收獲了閱讀樂趣,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

第5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職語文教學;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5-0437-02

2015年1月5日至11日,我校近50名教師在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專職教師資綜合能力提升一期研修班培訓學習。聽了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朱桂平的"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講座,"翻轉課堂"這個名詞,雖不是第一次聽說,但其意義和價值卻是初次領略,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

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 ),又翻譯為"反轉課堂"或"顛倒教室",一般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本以"教師講課"為主的課上教學活動和以"學生作業(yè)"為主的課下學習活動互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ヂ?lián)網(wǎng)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xiàn)實。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去使用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和老師的角色則發(fā)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它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帶給我強烈震撼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

1.中職語文教學中"翻轉課堂"是否適用?實施"課堂翻轉"對老師的要求是什么?

在聽課中,我注意到:朱教授提到 "翻轉課堂"時舉的大多是大學工科教學中運用該教學模式的例子,那么,在語文學科,尤其是中職語文教學中"翻轉課堂"是否適用?

我是教語文的,如果這么先進的理念不適合語文教學,那多可惜!在講座中,朱教授展示了很多"翻轉課堂"微視頻,但沒有語文的,可見,語文學科實施"翻轉課堂"確實有難度。我想,朱教授肯定不是教語文的,所以他沒有深究這個問題。站在朱教授的角度,確實可以理解,但對于語文老師就不一樣了,自己的問題不能指望別的學科幫你解決,必須要找出原因,且要去解決這個問題。其實說白了,就一句話,語文學科的特點跟別的學科不一樣,《大綱》中對其它學科要學哪些知識點作了明確規(guī)定,而唯獨對語文學科只作了模糊的能力要求,也就是說《大綱》也覺得語文確實很特殊。語文的特殊性,決定了給語文細化分解目標不容易。語文學科不能分割成具體的知識點,所以要在3至5分鐘的微視頻中完成語文的閱讀、寫作等知識點的教學,比其他學科就難。所以要想讓語文學科也能用上"翻轉課堂",這對一個語文老師的挑戰(zhàn)是不言而喻的。具體來講,就是:

1.1預備教學資源。資源包括微課和其他提供給學生閱讀的材料。盡管微課在國內(nèi)很火,但適用的微課并不多,尤其是適用于自己學生的微課不多,基本上要靠教師自己制作。加之教師本身對微課的理解還有一個過程,包括選點、設計和錄制都需要逐步完善,因此錄一節(jié)三五分鐘的微課花幾個小時也屬正常,這是目前占用教師時間較多的一塊工作。其他一些學習材料也與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不同,是提供給學生看并直接支撐學生學習過程的,因此往往需要教師對現(xiàn)存的資源進行加工和改造,才能變成適用于學生的資源。

1.2設計學習指導。"翻轉課堂"的前置學習不是簡單地看微課,教師若只提供幾節(jié)微課給學生看,學生是無法順利完成學習的。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特點,設計出合理、有趣的任務,并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學習資源(包括教材、微課和其他資源),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任務,同時達成學習目標。這種學習指導的設計是很多教師不擅長的,甚至可以說,很多教師還不會寫學習指導,因為他們常常把給學生看的學習指導寫成給教師看的教案。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很無趣,不足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是許多教師所不擅長的。

1.3設計練習。"翻轉課堂"中的練習不僅要完成傳統(tǒng)練習的任務,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教師分析和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因此,練習的設計,需要更多的考慮和安排。例如選擇題,每個備選項都應是學生學習中容易犯的錯誤,并且能反映出一定的認知偏差。只有這樣的習題,教師拿到統(tǒng)計結果后,才能判斷出哪些學生在哪些問題上出了錯,這些錯誤又是由于怎樣的認知偏差所導致的,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出課堂討論的話題和流程,并有效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2.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翻轉課堂"學習?

國外"翻轉課堂"的做法,基本上是學生在家觀看微課和學習資源,但對中國的家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家里未必都有電腦,二是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上網(wǎng)都持警惕態(tài)度。在我們中職學校中,學生大多是住宿生,學校還未實現(xiàn)公寓全網(wǎng)覆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差,在硬件設施和軟實力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存在三種操作方法,可適用于不同的情境。

2.1"家校翻",即和國外的做法一樣,學生在家看微課、做練習,到課堂上討論。不同的是,教師把微課和學習資源發(fā)給家長,由家長放給孩子看。

2.2"校內(nèi)翻",即前置學習和課堂討論都在學校內(nèi)完成,只不過分成兩次課來做。第一次課在機房看微課和學習資源,第二次課回到教室進行討論(這里說的兩次課可以不連堂)。這是我們首推的做法,適用面較廣。

2.3"課內(nèi)翻",即前半節(jié)課看微課和做練習,后半節(jié)課討論。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操作比較便利,教師自己就可以掌控。不過這種做法比較適用于有較好軟硬件平臺支撐的經(jīng)驗型教師。

第6篇

關鍵詞:翻轉課堂;解讀;對比;優(yōu)勢特點;誤區(qū);困難;挑戰(zhàn)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2-0034-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10

一、關于“翻轉課堂”的解讀

“翻轉課堂”也稱為“反轉課堂”,是以“學生在家利用微課等視頻自主學習,課堂上老師答疑解惑”的“以生為本”的新型教學模式。

在這些年層出不窮的教育教學模式中,為何“翻轉課堂”一枝獨秀,被大家所認同和接受。筆者認為主要在于其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以及應用技術革新去改變教育現(xiàn)狀的努力。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普及,今天的我們甚至可以坐在家里觀看大洋彼岸老師講課的視頻,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不再單純依賴老師去獲取知識,老師更大的責任在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引導學生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老師悄然從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變成了一個提供“指導和幫助的人”,顯然,這和我國師道尊嚴的文化背景不太符合。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最先應該做的是轉變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也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

二、“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的比較

與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應在家自主完成新知識的學習,課堂上再來解決自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因此課堂變成了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和互動的場地,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進而獲得個性化教育[1]。

“翻轉課堂”最大的特點在于,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nèi)化過程, 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知識的傳授過程與基本的學習過程發(fā)生在課堂之外,知識的深化與理解運用發(fā)生在課堂內(nèi)。

三、“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和特點

1. 重建師生關系

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精制的教學資源, 不再單一地依賴老師傳授知識,并“重構”了師生關系,使得老師由以前課堂上的“演T”轉變?yōu)檎n堂的“導演”,并對學習流程進行了重構。

2. 教學視頻目的明確

絕大多數(shù)的視頻只有幾分鐘,每個視頻都針對特定的問題,有針對性。同時,視頻的長度因為嚴格的控制,符合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的特征規(guī)律。 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視頻,具有暫停、重播等功能,學生可以自己掌控學習進度。

3. 教學信息清晰明了

傳統(tǒng)的講課視頻中包含元素太多, 如老師的影像、教室的物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況下,多余事物很容易吸引走學生的注意力。在“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中,我們唯一能夠看見的就是老師的一雙手不斷地書寫一些教學所需要的符號,內(nèi)容不斷地填滿整個視頻,并配合他講解的畫外音。這種方式像是學生和老師一起坐在一張桌上,一起學習,并把內(nèi)容呈現(xiàn)在一張紙上,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四、“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和實施誤區(qū)

“翻轉課堂”的實質(zhì)其實是“重自學輕講授”的,即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 老師講解為輔的學習模式,這是一種包含多種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囊括如“以生為本”“建構主義學習觀”“問題教學法”等理念,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以生為本”的理念。

目前在我國開辟的“翻轉課堂”試驗區(qū),有重慶市聚奎中學和廣州珠海區(qū)第五中學,在傳統(tǒng)教育方式占據(jù)大背景的情況下,新型的教育模式的興起,必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這條路還任重而道遠[2]。根據(jù)同行經(jīng)驗,“翻轉課堂”一般有如下幾個步驟:

1. 創(chuàng)建教學視頻

首先,應掌握好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其次,收集和視頻創(chuàng)建,并以視頻方式將重難點呈現(xiàn)出來,這方面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同時在制作視頻的時候還要兼顧不同層次班級的差異,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層次。

2. 組織實施課堂活動

因“翻轉課堂”的特點是要求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通過視頻和網(wǎng)絡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以后,課堂就需要更高質(zhì)量內(nèi)容和互動,這需要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應對課上的發(fā)散性和把控上。

五、“翻轉課堂”區(qū)域性實施的困難和突破

“翻轉課堂”的實質(zhì)不僅改變了學生與老師的角色,轉變教育教學模式以外,還在于增加了學生和教師互動和個性化的溝通方法,可以讓那些因病或者其他原因缺課的學生課程不會被落下,同時視頻內(nèi)容永久保存可隨時查閱,使得參與其中的學生都獲得個性化教育。

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 學生在家自學看視頻的效率如何把握,“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由“教-學”模式變成了“學-教”模式,這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占據(jù)主流的中國來說,可謂“顛倒”了。因此,也有不少觀點認為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能力千差萬別,老師又如何監(jiān)督呢?學生做作業(yè)可以有書面顯示,教師能夠把握學習情況,而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看視頻的效果又該如何把控呢?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在國外有許多的教育教學機構都在進行相應的研究,比較知名的“可汗學院”就專門開發(fā)了針對在線課程檢測的一些軟件,隨著技術的革新這些問題都能夠加以解決。

再者,大量的視頻制作又尤其是制作精良又有針對性的視頻,是非??简灲處煹哪芰Φ?,因此,針對中西部不發(fā)達地區(qū)的老師務必開展相對應的培訓課程。還有老師質(zhì)疑這種課堂模式是不是降低了老師的作用。筆者認為,這種課堂模式,老師的作用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重要性愈發(fā)明顯,畢竟老師引領的討論和帶有解惑性質(zhì)的課堂對話,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之下是解決學生自學遇到問題的有效途徑??茖W研究表明,只要刺激到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很強的。

其實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興起都絕對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家校聯(lián)合,家長、學生、老師都要參與其中,這樣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確實也引起了筆者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又在中西部這些教育不發(fā)達的省、市、縣區(qū),要開展“翻轉課堂”的難度可想而知。

目前“翻轉課堂”的實施主要在于條件上有差異,有的地方實施困難不大,有的地區(qū)則無異于逆水行舟,作為一種新興的課堂模式, 筆者認為首要的應該是形成一種學習文化。 讓學生將每一天的學習任務內(nèi)化為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的目標。因此,教師要想辦法把視頻做得更有吸引力以及將課程變成有意義的活動[3]。

考慮我國的實際教育背景,中西部地區(qū)因為條件的限制,全面推行“翻轉課堂”不太現(xiàn)實,筆者認為有成效的“翻轉課堂”必定是為知識點掌握的效率而服務的,可以在知識傳遞的效度上下功夫,如筆者做了一份關于近三年化學高考的雙向細目表,對高考考查的知識板塊、知識點做了解讀,利用手中的雙向細目表將高考??贾R點進行歸類,整合之后再借助“翻轉課堂”模式將每一個常考知識點以微n方式進行解讀,這樣既有針對性又有效率的實施方式必然能在短時間內(nèi)吸引同行的注意。中西部地區(qū)實施“翻轉課堂”的困難,本質(zhì)上不在于條件上,而在于部分老師認為,如此多的時間花費在視頻或者微課的制作上,稍顯麻煩,效率亦不高,還不如自己講??扇魧ⅰ胺D課堂”教學模式與高考考點有機結合起來,這便成了一勞永逸的事情了,當然任何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肯定都是為高考而服務的,只有抓住這個關鍵點,才有可能在西部地區(qū)大范圍推行“翻轉課堂”理念,關于這種課程的實施應該更多一些理性和務實的思考,而非為了熱度而盲目跟上, 當然由于目前優(yōu)質(zhì)教學視頻資源的欠缺,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其背后的“以學生為本”教學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它也不僅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簡單“翻轉”,而是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角度所推行的根本革新。 當然,這種變革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新定位教學角色、精制教學視頻、重新建立有效的課堂對話模式才是思考“翻轉課堂”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zhì)看“翻轉課堂”在我國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第7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課堂教學; 反思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盧強(1981—),男,山東臨沂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教育技術基本理論與新技術應用研究。E-mail:。

“學生在家通過視頻學習新知識,到學校消化鞏固和融會貫通”的“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國內(nèi)也有其他學者譯為“顛倒課堂”或“反轉教學”)逐漸風靡全球。國內(nèi)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對翻轉課堂的介紹、教學模式的探究等方面,還沒有看到從實證的角度對翻轉課堂進行研究的案例。為此,筆者于2012年秋對信陽師范學院開設的“非線性編輯”課程進行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以期掌握有效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方法與注意事項,促進課堂教學變革。

一、翻轉課堂的教學準備與實施

(一)教學準備

“非線性編輯”課程是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教育影視技能培養(yǎng)的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且偏重實踐性的課程,該課程的內(nèi)容與“電視教材編導與制作”、“攝像技術”等課程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如“視頻剪切與鏡頭組接”、“視頻合成”等內(nèi)容均以前期的課程內(nèi)容為基礎。也就是說,“非線性編輯”課程表面上是培養(yǎng)學生的軟件操作實踐技能,實則是注重視頻前期拍攝與后期制作相融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并重的綜合性實踐課程。它不僅要傳授概念、原理、規(guī)則等理論知識和程序性操作知識,同時還肩負著對“如何應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如何將程序性操作知識與具體實踐問題相結合,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原理、規(guī)則等解決具體問題”的隱性知識的授導,[1]這些知識難以通過傳統(tǒng)的授受方式習得,必須經(jīng)過一些特殊的方式(如討論、情境任務、師徒傳授等)生成。因此,我們利用“翻轉課堂”對課程教學進行了革新?;凇胺D課堂”教學的具體形式,考慮到“非線性編輯”課程的實際要求,我們從教學視頻和實踐活動兩方面對課程教學進行了準備。

1. “翻轉課堂”視頻錄制與準備

依據(jù)“非線性編輯”課程教材,結合前期基礎課程教學,我們將課程內(nèi)容分為“非線性編輯概述”,“素材采集、導入與管理”,“視頻剪切與鏡頭組接”,“視頻特效”, “視頻動畫”,“字幕掌握”,“視頻合成”,“音頻制作”等模塊。同時,為了便于學生觀看和對知識點進行充分講解,又將各模塊細化為“知識點組”,并針對“知識點組”進行課前教學視頻錄制,如在“素材采集、導入與管理”模塊中,我們又將其細化為“模擬攝錄一體機視頻采集”、“數(shù)碼攝錄一體機視頻采集”和“素材導入與管理”等三個“知識點組”,并針對各“知識點組”錄制教學視頻,這樣不僅方便了視頻錄制工作,還減縮了單個視頻的長度(單個視頻長度控制在5~15分鐘),使得單個視頻針對性更強,便于學生觀看。教師自行錄制教學視頻不僅能夠完全與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相吻合,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講解,并可根據(jù)不同班級學生的差異性錄制多種版本的教學視頻,[2]有針對地進行教學。當然,自制教學視頻對教師的教學技術和時間提出了挑戰(zhàn)。因此,為提供更為全面的視頻材料,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我們還搜集、整理了與課程相關的視頻資料,以備學生選擇。

2. “翻轉課堂”實踐活動設計與任務

“非線性編輯”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并偏重實踐性的課程,其課程教學只有實現(xiàn)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有機融合,才能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達到“知”與“行”的和諧統(tǒng)一。為此,我們以“課程內(nèi)容體系為中心,聯(lián)系社會需要,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真實性實踐任務”為原則,設計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具體設計中,我們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設計不同的實踐活動任務(如:本體類知識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化實踐活動任務;認知類知識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性任務或面向真實世界、真實問題的假設性任務;現(xiàn)象類知識可以創(chuàng)設交流性、分享類或協(xié)作類任務[3]),并在難度上將它們分為知識鞏固和技能拓展兩類實踐活動。其中,知識鞏固類實踐活動是針對視頻講解而設計的具體操作練習式的實踐活動任務,是必做項目,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或技能;技能拓展類實踐活動是指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或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任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還要求學生能根據(jù)實踐情境,綜合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實際問題,是選做項目,此類任務主要是為了促進知識與技能的升華。

(二)“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

在借鑒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克林頓戴爾(Clintondale)高中的翻轉課堂實踐和Robert Talbert研究的基礎上,[4]結合“非線性編輯”課程特點和大學生學習特征,設計了包括“課前自學、課中內(nèi)化討論和課后升華”三個階段的翻轉課堂實施過程(見圖1)。

1. 課前自學階段

翻轉課堂中,知識的傳授一般由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來完成。[5]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初步完成知識、技能等的接受、理解,也就是說學生通過自行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教學視頻,學習知識點和操作技巧。在“非線性編輯”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將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視頻共享到網(wǎng)絡硬盤,并在前一節(jié)課布置下一周應學習的視頻內(nèi)容以及實踐活動任務。其次,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知識點或操作技巧,并通過完成技能鞏固類實踐活動任務來檢查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如遇到問題,可以通過面對面交談、網(wǎng)絡交流(如QQ、飛信、微信等)等方式向教師請教或與同學討論來解決。最后,記錄討論之后遺留的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通過交流平臺提交給教師,以便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專題講解或組織討論。

2. 課中內(nèi)化階段

翻轉課堂中,課堂應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是質(zhì)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求真理的地方。[6]要使課堂真正成為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域,必然需要教師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這里的課堂活動不是傳統(tǒng)的“授受主義”的單一的教師講授,也不是僅僅重視課堂教學表面“活躍”的教學活動,而是重視知識、技能與個體生命的深度擁抱,是師生在互動中內(nèi)化技能、創(chuàng)生知識的過程。這必然要求教師能根據(jù)具體的課程內(nèi)容和學習實際,合理謀劃,精心組織,適時施引,從而真正使課堂成為學生質(zhì)疑問難、解決問題、內(nèi)化知識的場所。在“非線性編輯”課程的翻轉教學中,我們根據(jù)課下收集、整理的問題的性質(zhì)決定是組織“以實踐活動任務為主線的探究式課堂”,還是“以問題研討為主體的討論式課堂”。如果問題是操作性的、過程性的或通過教師講解即可解決的,則按照探究式課堂組織;如果教師所搜集的問題是爭議性的、理論性較強的問題,教師通過5~10分鐘的講解很難說清楚,則組織討論式課堂活動。

在探究式課堂中,首先教師對學生所遇到的操作性問題或疑難點進行講解,演示操作過程。接著,向?qū)W生拋出具體的實踐活動任務,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或協(xié)作學習,教師從旁觀察學生的探究進度,并在適宜的時候進行指導或輔導,引導學生的探究方向,防止探究流于形式、學習流于表面化和膚淺化。探究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成果交流和自評(或由教師總結或反饋),即通過有指導的任務探究、成果展示、交流與自評,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組織討論式課堂時,首先也是對問題的講解。只是問題的性質(zhì)不同,這里的問題不再是程序性或操作性的問題,而是理論知識的難點或有爭議的問題。教師的講解是對問題的概述與說明,之后教師拋出經(jīng)過設計和加工的更具討論性質(zhì)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對所講解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與爭鳴。教師此時要注意引導好討論方向,以免討論偏離主題。討論結束后,教師則對討論過程進行梳理與總結,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翻轉課堂活動組織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中敏感地意識到多數(shù)學生的困惑,及時形成解決方案并給予引導。在課堂上,學生會提出各種問題或假設,有些問題或假設教師可能從來沒遇到過。因此,任課教師既要有扎實的本學科知識、廣博的跨學科知識儲備,又要有敏銳的思維能力。[7]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課堂討論組織技巧和引導能力,從而有效地引領課堂討論活動。這對一些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3. 課后升華階段

通過課前自學、課中內(nèi)化,學生基本已經(jīng)理解并掌握了該章節(jié)的知識內(nèi)容,然而它們?nèi)匀皇枪铝⒌摹⑴c現(xiàn)實相分離的、不具現(xiàn)實效用的惰性知識,[8]要把這些知識內(nèi)化為自身的素質(zhì),不僅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習得操作技能,還要求能內(nèi)化為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無意識的“利器”。這不僅要求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掌握怎樣用、怎樣用得更有效、更藝術。因為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是,更應在這些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批判性地學習新的思想,并把它們?nèi)谌朐械恼J知結構中,能在眾多的思想結構間進行聯(lián)系,并能夠?qū)⒁延械闹R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決策并解決問題,[9]這不僅需要練習、反思,也需要在實際問題情境中的鍛煉。因此,在“非線性編輯”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針對每一“知識點組”設計了技能拓展類實踐任務,在課堂活動后布置下去,給學生提供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同時輔以反思活動,促使學生課后自主探究與反思,促進知識、技能的進一步內(nèi)化、拓展與升華。

二、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系統(tǒng)完整的教學效果評價包括對教學系統(tǒng)中各個要素進行具體評價,如對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評價、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對課程或教學內(nèi)容的評價、對教學媒介手段的評價等。[10]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先使用視頻自學,再組織課堂討論或問題講解,進行知識內(nèi)化的”、將傳統(tǒng)的教學與學習進行翻轉處理的新型教學形式,知識學習在課前通過視頻自學完成,而課堂活動主要是為了知識的內(nèi)化與深化。因此,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重點理應放在改變或推動教學改革的內(nèi)容上,如:教學媒介材料的優(yōu)劣,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是否處理得當,教學形式是否普遍被學生接受,以及是否有效促進了學生知識、技能的發(fā)展等方面。為此,我們按照教學視頻資源、課堂活動組織、交流與溝通和學習成效等四個維度設計并制作了“非線性編輯”課程教學效果調(diào)查問卷。同時對授課對象——2010級教育技術學班的65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65份,回收65份,其中有效問卷64份,有效率98.5%;然后將獲得的數(shù)據(jù)輸入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一)教學視頻資源效果分析

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課前觀看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習得知識、操作技能。視頻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著課堂活動的組織,關系著后續(xù)學習活動的進行。也就是說,一個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習的視頻是翻轉課堂實施的前提和保障。對“非線性編輯”課程的教學視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本課程的教學視頻資源的視覺效果較好,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學視頻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且認為本課程的教學視頻長度比較適中,便于觀看。同時普遍認為教師能及時提供視頻的重難點講解手冊,幫助學生學習。然而對教學視頻的互動性評價較差,普遍認為該課程的教學視頻沒有有效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不利于學習動機的維持和學習的持續(xù)(相關數(shù)據(jù)見表1)。同時,對視頻教學資源長度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5%的被調(diào)查者認為1分鐘比較適合, 53.1%的認為5~10分鐘比較合適,23.4%的認為2~5分鐘比較合適,18.8%的認為10~20分鐘比較合適,3.2%的認為需要大于20分鐘??梢姡曨l教學資源長度最好控制在2~20分鐘。當然,教學視頻的長度還要考慮教學內(nèi)容的復雜性,如果知識點組比較復雜、難以理解,可以適當延長視頻長度,若相反可適當縮短長度。當問及何種形式的視頻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時,“講解生動形象,條理清晰的”(60.3%)、“結構合理,有針對性的”(41.3%)最受歡迎,然后才考慮時間長度、畫面質(zhì)量、聲音質(zhì)量(本題項為復選題)。可見,教學視頻是否具備吸引力的關鍵在于主講教師對知識處理是否合理、有序,對知識結構分析是否清晰、明了,對知識內(nèi)涵講解是否深徹、有啟發(fā)性。

注:表中各題的答案按照李克特五等級選項進行編制,表中數(shù)字從1到5代表了認同的五級,數(shù)字越大,表示被調(diào)查者越認同題目所陳述的內(nèi)容。

(二)課堂活動效果分析

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課堂是知識傳遞的場所,而翻轉課堂的課堂,是質(zhì)疑問難、知識相遇、思想碰撞的場域,是對學習問題的探討,是師生的互動交流。對課堂教學活動情況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認為課堂講解組織得較多,而頭腦風暴、小組討論等形式的課堂討論組織得較少。因此,對課堂發(fā)言頻率的自我評價相對較低,普遍認為自己在課堂討論中的發(fā)言較少或幾乎沒有有價值的發(fā)言(以上內(nèi)容的相關數(shù)據(jù)見表2),由此造成課堂活躍程度評價較差(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僅有28.6%的學生認為比較活躍)。同時,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不能僅僅歸結為教師沒能引起討論(4.7%的學生認為教師能非常好地提出問題,激發(fā)討論;34.4%的認為比較好;42.2%的認為一般;其余的認為比較不能或非常不能),同時還應考慮課堂討論文化不足造成的影響,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害怕在課堂上,特別是在集體面前發(fā)言(一點也不害怕或比較不害怕的僅占25%),所以課堂的活躍程度也就不是特別好。因此,要組織好課堂討論,不僅要求教師做好引導組織工作,還要求在日常教學中營造討論分享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我的能力和習慣。

在“非線性編輯”課程翻轉課堂教學中,探究活動不僅是課堂內(nèi)化知識、深化理論的重要手段,還是貫通課前自學、課中內(nèi)化、課后升華等三個階段的策略和工具,也是課堂組織的一種方式。因此,探究活動設計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影響著翻轉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非線性編輯”課程翻轉課堂的探究活動組織得比較多(非常多17.2%,比較多50%,一般18.8%,其余的為比較少或非常少),難度比較適中(非常適中6.3%,比較適中70.3%,一般18.8%,其余的為不適中或非常不適中)。學生普遍認為針對性強(30.5%)、有創(chuàng)造性(30.5%)、自由發(fā)揮較強(29.3%)的探究型任務比較受歡迎,而“依葫蘆畫瓢”式的機械性操作(4.9%)普遍受到抵制。因此,要保障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必然要依據(jù)課程內(nèi)容,設計并實施有針對性、能發(fā)揮學生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任務。

(三)交流與溝通效果分析

“非線性編輯”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且偏重實踐性的課程,其知識、技能不免會具有較強的情境依賴性、內(nèi)隱性等特征,強調(diào)學生在實踐中的參與、體驗以及實踐之后的反思和共享等對知識習得的作用,[11]也就是知識在體驗中生成、在反思中發(fā)展、在共享中增值。溝通、交流與分享不僅是解決疑問的方法,還是生成智慧、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融合的有效路徑。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雖然大部分學生認為交流互動非常重要(53.1%的認為非常重要,42.2%的認為比較重要,認為一般及其以下的僅占4.7%),但課下通過面對面或網(wǎng)絡手段(如QQ、飛信、微信等)進行交流的頻率較低,與同學進行合作或協(xié)作探究的頻率也較低,與教師的交流則更少(見表3)。可見,學生雖能意識到交流和溝通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卻由于害羞或原有習慣而使實際學習過程中交流、合作較少。打破原有習慣,克服害羞心理,努力實現(xiàn)學習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達成群體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徑。

(四)學習結果分析

站在教的立場上,預期的學習結果稱為教學目標,而站在學的立場上,它被稱為學習結果。無論從教的立場還是學的立場,在課程教學評價中,學習結果是指通過一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的總和,是評價一門課程教學成功與否的主要依據(jù)。為有效確定翻轉課堂的效果,我們從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學生自評方面,學生普遍認為比較好地(非常熟練的7.8%,比較熟練的42.2%,一般的40.6%,僅有9.4%的認為掌握的比較不熟練或幾乎不會)掌握了非線性編輯技術,具備利用所學軟件剪輯視頻的能力。教師評價方面,我們依據(jù)歷年該課程評價的方式——以“非線性編輯”課程作品評價量規(guī)為工具,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與往屆學生相比,學生對非線性編輯的技能并沒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三、反思與審視

通過“非線性編輯”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施和教學效果分析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并沒有明顯地提升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習得水平。分析其原因發(fā)現(xiàn),我們雖在“形”上實施了翻轉課堂,卻沒有做到“神”似。雖錄制了視頻,但互動性、交互性不盡如人意;雖組織了課堂討論,但沒能有效激發(fā)興趣,激起討論;雖進行了課堂探究活動,但操作性任務比重高,難以培養(yǎng)高級思維與技能;雖重視交流溝通,但由于氛圍營造不足,造成溝通流于形式。若想從形似走向神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轉變。

(一)師生角色重定位:翻轉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

1. 教師角色重定位:實現(xiàn)翻轉的“基”

傳統(tǒng)的“教師—書本—課堂”式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的講授以及黑板粉筆的應用,系統(tǒng)地把書本知識傳遞或灌輸給學生。[12]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受教者。而“視頻—課堂—教師”式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將學生看成是具有較強能動性和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習者,教師則通過制作視頻、組織課堂、課后輔導來促進學生的學,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對教學的不同理解,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得教師角色正經(jīng)歷著一次新的建構。

(1)教學視頻的研發(fā)者與建構者

翻轉課堂首先要求教師是教學視頻的研發(fā)者與建構者。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視頻不僅可以替代教師的課堂講授,傳遞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保證學習的持續(xù),還是翻轉課堂進行的物質(zhì)前提。因此,翻轉課堂要求教師能根據(jù)課程教學的具體要求,自行設計、錄制教學視頻。不僅要求教師會錄、能錄,還要求錄制的視頻結構合理、條理清楚、聲畫清晰、互動性強、有吸引力。同時,要為視頻提供引導性強、結構清晰的視頻副本,供學生在觀看視頻前了解主要內(nèi)容,促使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能集中精力在視頻內(nèi)容上,并幫助學生課后進行復習??傊?,教學視頻研發(fā)者與建構者的角色不僅對教師的視頻錄制技能、教學設計技能、教學知識處理能力、知識講解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還對教師工作的時間提出了挑戰(zhàn)。

(2)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與參與者

如果說學生自行觀看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的前提與基礎的話,那么互動交流則是翻轉課堂之所以能夠顛覆傳統(tǒng)的授受主義教學方式的緣由。然而實踐表明,翻轉課堂僅僅為師生、生生提供更加充裕的互動時間是不夠的,還應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主動加強師生、生生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使課堂在探索、討論中成為質(zhì)疑問難、交流思想、內(nèi)化知識的場所。這些均要求教師從灌輸、控制的角色中擺脫出來,改變過去以知識講授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認知、情感需要,[13]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好探究活動,組織好課堂探究和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在對話、交流和合作中發(fā)展自我。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從“控制”、“對立”走向“交往”、“對話”。教師成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對話者。教師通過對話,使自己融入課堂討論,在討論中發(fā)表觀點,適時質(zhì)疑,及時引導,使課堂真正成為激蕩智慧、促進發(fā)展的場域。

(3)課后學習的輔導者

課前視頻是課堂翻轉的基礎,課中探究討論是課堂翻轉的靈魂,課后探究則是知識深化、技能提升的過程。此時,教師不再是課前的研發(fā)者,也不再是課中的設計者、組織者與參與者,而變成學生課后探究活動的輔導者、促進者。教師逐漸隱退為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中遇到困難時的幫手,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拉學生一把,幫助學生渡過難關;隱退為學生學習反思的促進者,引導學生在學習之后及時反思,記錄所思,外化所思,促進知識升華。

2. 學生角色重定位:課堂翻轉的“本”

“顛倒的教室”不是學生毫無組織的、自由的、隨意的學習,[14]而是在精心設計的課堂探究活動或討論活動引導下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翻轉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即在課前能夠自覺學習視頻,課中能積極探究、參與討論,課后能克服困難、深入探究、總結經(jīng)驗、升華知識??梢姡D課堂是一個建構深度知識的課堂,學生是這個課堂的主角,[15]學生只有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學習者,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探究,才能成為翻轉課堂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達到教學最優(yōu)化。

(二)精制課程教學視頻:翻轉課堂教學的基石

觀看課程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如果學生不能按時學習完課前教學視頻,就沒有辦法參與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活動,易使翻轉課堂流于形式。因此,精心設計、錄制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教學視頻是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的基石。反思課程教學實踐,分析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課程教學視頻的質(zhì)量。首先教學視頻應精細設計且有針對性。所謂精細設計是指要合理細化課程的知識點,并形成涵蓋所有知識點的“知識點組”體系。當然“知識點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將其講透徹、講明了;太小易造成知識碎片化,不利于學生對知識整體的把握。所謂有針對性是指每個教學視頻均要對應特定的“知識點組”,從而利于學生查找、觀看與學習。這就要求在視頻錄制前,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細化課程知識,形成精細的課程“知識點組”體系。同時,針對各“知識點組”設計視頻錄制方案和視頻講解方案,并按設計精心錄制視頻。這均對教師處理課程知識內(nèi)容的能力與教學視頻設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特別是針對單個“知識點組”設計并錄制微視頻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教學視頻應力爭結構合理、條理清晰、生動形象,有較強的互動性。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結構合理、條理清晰、講解生動形象、互動性強的教學視頻受到普遍的歡迎。視頻做得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固然不難,然而要做到生動形象、互動性強卻著實不易。必然要求在具體的教學視頻錄制中,注意用語,巧用案例,以例言知。同時,視頻不同于課堂教學,教師在視頻錄制時不能及時感知學生的疑問。因此,在視頻錄制中,可巧用等待技巧,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給予學生思維參與的機會,提高視頻的互動性?!爸處煾]桂梅在教《秋天的懷念》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切體會‘母親的愛與忍’這一文章主題,向?qū)W生提問‘母親忍住的還有什么’?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她的一句‘繼續(xù)談,我可不評價’,表現(xiàn)出了她耐心的等待和深切的期待。在等待和期待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能夠體驗到安全的氣氛。在這樣的安全感及成功的體驗中,學生能夠揚起自信的風帆,養(yǎng)成樂于嘗試、不怕困難的學習品質(zhì)?!盵16]當然,等待還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實現(xiàn)學生學習思維與教師思維的碰撞,增強了視頻的互動性。最后,教學視頻要畫面清晰、音質(zhì)良好、時間長度適中,從而使視頻能看、易看。

(三)重建“對話”:翻轉課堂教學組織的靈魂

相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最大的變化是知識傳授在課下通過信息技術的幫助來完成,而課堂成為師生對話、達成理解的場所。對話“不僅是教育交往的方式,而且也是教育情境。在對話中,教師和學生都為教育活動所吸引,他們共同參與、合作、投入和創(chuàng)造相互交往活動,因此對話不僅僅是指二者之間的狹隘的語言的談話……這種對話更多的是指相互接納和共同分享,指雙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領”。[17]課堂只有成為師生對話、互動與交流的場所,才能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才能促進“意義溪流”在教師、學生之間的流動,才能實現(xiàn)“在群體中萌生新的理解與共識”。[18]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的課堂活動組織中,應堅持“尊重彼此的觀點,尊重彼此的傳統(tǒng)習俗或‘經(jīng)歷’,言論、信仰和行動的自由,共同決定對話的形式和內(nèi)容,關心具體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具體行動(實踐)驗證”等原則,重建課堂“對話”。[19]也就是說,首先應營造一個尊重、自由、平等的課堂氛圍;其次,結合課前學習與課程教學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對話空間;最后要精心組織課堂對話活動,實現(xiàn)“意義溪流”的自由流動。同時,在組織課堂對話活動時,要避免簡單的“獨白型教學對話”,恰當使用“技術型教學對話”,力爭做到“生命型教學對話”。[20]這樣,才能使課堂真正成為知識碰撞、生命相遇的場域。

總之,翻轉課堂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簡單翻轉,而且是從尊重人、尊重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對課程教學結構的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進行師生角色重定位、精制課程教學視頻、重建課堂對話是真正實現(xiàn)翻轉課堂的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 [11] 盧強. 基于e-Portfolio 高校實踐性課程評價模式的重構[J].中國遠程教育,2012,(5):46~50.

[2] [5] [15]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3] 盧強. 課程學習活動設計重審:活動理論視域[J].電化教育研究,2012,(7):95~101.

[4] Robert Talbert. 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DB/OL].[2013-01-20]. http:///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6] 胡弼成,陳小偉. 對話—理解:大學教育的本真意蘊[J].教育研究,2010,(8):49~52.

[7] [14] 王長江,李衛(wèi)東. “顛倒的教室”:美國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54~59.

[8] 馮銳. 基于故事的深度學習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26~32.

[9] 何玲,黎加厚.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計算機教與學,2005,(5):29.

[10] 宋彩萍,王江紅. 教師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2):28~31.

[12] 劉麗平. 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教師角色定位 [J].電化教育研究,2012,(4):62~66.

[13] 俞紅珍. 教材“二次開發(fā)”的教師角色期待[J].中國教育學刊,2010,(1):82~84.

[16] 李如密,王冬黎. 課堂教學等待藝術探微[J].教育科學研究,2011,(8):46~49.

[17] 金生鈜. 理解與教育——走向哲學解釋學的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130.

[18] [英]戴維·伯姆. 論對話[M].王松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