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10:45
序論:在您撰寫科普知識小課堂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188-01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準備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yǎng)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過動作教兒童游泳?!彼裕W科學教育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小學科學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還原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了解、感悟、提高。下面就談談如何撲捉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把生活化的科學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一、抓住身邊的有用資源來充實科學教學內容
我們身邊的科學知識無處不在,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天天與鳥獸魚蟲為伍,日日與山河草木為伴,生活的內涵不比城里孩子遜色。在科學教學中,我們的教師應有意識地引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融入到大自然當中,體會大自然的奧妙,自覺充實教學內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根據時令季節(jié)的不同,可以改變教科書中有關教學內容的順序,力求做到因時而教,使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得更為緊密。將教學調整到更恰當的時間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農村的廣闊天地中,觀察各種各樣的動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奧妙,然后收集標本帶到課堂來觀察,采用多種實驗方法來豐富完整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和對科學知識的渴求。
二、利用生活實踐來擴展科學課堂活動時空
以前,我們上完課就結束了,可現在我們讓孩子把科學帶回家去,使他們將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希望通過孩子們的這些舉動去改變家長不正確的生活習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科學就在生活中,科學會給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如在學習《我們的營養(yǎng)》一課前,可先讓學生統(tǒng)計自己家庭一周內吃些什么;然后讓學生利用電腦、書籍等方式查閱你們家所飲用的食品的營養(yǎng)作用,并與父母共同討論,根據實際生活情況,制定出一份食譜。老師再次利用學生手中的食譜為活動材料,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讓每位學生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然后把這張食譜帶回家,再與父母共同討論修改,從營養(yǎng)學“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發(fā),根據自己家庭的具體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學營養(yǎng)的食譜,這張修改的食譜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動中放手讓學生去創(chuàng)新,更提高了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是為人服務的,現代人離不開科學。
三、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來進行探究學習
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這是實現學生科學探究過程的必要條件。小學科學課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觀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實物材料,如課本、圖冊、課外讀物、媒體信息、兒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熟悉的物品、周圍的環(huán)境、實驗儀器、電教媒體材料等等,提供給學生科學的實驗儀器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實驗室的儀器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學生課后繼續(xù)進行科學探究。
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樂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師進行科學探究實驗的好材料。比如教學《聲音的產生》的時候,不用專門的實驗器材DD音叉,而是提供給學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學生的塑料直尺、紙張等常見的材料,要求學生想各種辦法使它們發(fā)出聲音來,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使直尺等物體發(fā)出聲音來。又如,在教學“熱脹冷縮”實驗的時候,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實驗材料是鹽水瓶和學生喝牛奶用過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實驗室的燒瓶和玻璃管,實驗的效果同樣很理想。教學中如果一味地使用專門的實驗器材會制約學生課外的科學探究活動。提供學生隨處可見的生活化的實驗材料,有興趣的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作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了。
四、引導學生在觀察生活現象中滲透科學知識
【關鍵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實效性的核心問題是教學的效益。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所以本人說的“實效政治課堂”就是政治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實現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知識收益和思維的拓展,既讓學生學會做人之道,又能使學生的分析歸納和運用知識能力等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今年,即2013年,廣西全面推行高中課程改革。面對新課改,如何去上好每一堂政治課,使高中思想政治課更加有針對性,更富有效率?下面結合本人的實踐經驗,談談新課改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實效課堂我的幾點探討。
1. 樹立課堂教學使學生成人的理念,是普通高中實現實效課堂的前提
這里我說的成人是指講公德、遵紀守法、承擔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普通高中的生源都是重點示范高中錄取篩選后的學生。像縣城的一些普通高中,每年中考招生都是第三批的,他們所錄取的學生基本上是市級示范高中和縣城示范高中錄取之后所剩的學生。這些學生,他們的基礎較差。普通高中學校的教育根本不可能都使他們個個都能成才,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而思想品德教學開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素養(yǎng)。所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能使每個學生都能成人就是最大的實效,這也正適合思想政治教學的目標。而理念往往決定著人的行為,也決定著人的行為辦事態(tài)度。所以,實現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政治教師必須樹立課堂教學不能使學生都成才也要使學生都成人的理念。
2. 投學生所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是普通高中實現實效課堂的催化劑
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就時說:“成功秘訣在于興趣”。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先導,是會學的前提。只有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一種需要,一種享受,才會產生巨大的內驅力,激發(fā)起強烈的求知欲,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普通高中的學生基礎就差,對他們來說學習就是苦差,加之政治教材的內容乏味,所以上政治課有很多同學睡覺。所以普通高中政治教師實現課堂實效就必須投學生所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我們老師都知道:學生喜歡聽歌。那我們就投其所好。放歌給他們聽,但放的歌與教學內容有關系。像上思想政治1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我就先放了《房價之上》是《月亮之上》的改編歌。用歌詞中提到房價高跟政府商量來激發(fā)學生去探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3. 教師具備精深廣博的業(yè)務素質,是普通高中政治課堂取得實效的保障
政治課堂要做到堅持“以生為本”,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的話,確實其中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前,我們常說:“作為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該有一桶水?!爆F在我們應賦予它新的時代特色,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是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這就需要我們有精深廣博的業(yè)務素質,正確發(fā)揮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方面:
(1)政治教師必須了解鄉(xiāng)土資料,把鄉(xiāng)土氣息帶入課堂。
中學生一般是相對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內的,城市、農村都是如此對于自己生長的環(huán)境自然有一種親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認識它。而書本中的材料有時會離學生的生活很遠,用這些素材僅起到說明原理的作用。對學生們而言,很難產生共鳴。所以鄉(xiāng)土教育內容的引入正是迎合子學生的這一需要,從而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必須要實行“走出去”的戰(zhàn)略,積極應對,了解地方特色,通過網絡、實地考察等方式熟悉這一地方的風土人情,在教學的過程中,能恰到好處地運用這些資料。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時,我展示“廣西宜州特色文化”三月三對歌和來賓文化及本地武宣下蓮塘村將軍古建筑物風格等鄉(xiāng)土風情。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政治教師必須主動學習,敢于取舍教材內容并把新信息融入課堂。
從新課程的設計來看,它所體現的是課程的整體性、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等原則,各學科、各種課程相互滲透,相互聯系,內容相當寬泛;教師要是什么都講,那就沒法實現課堂的實效。這要教師敢于取舍教材內容。《高中思想政治課新程標準》要求政治教師把高中思想政治課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從學生的發(fā)展來看,他們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探究意識不斷增強,感興趣的領域愈來愈寬廣,超越了課堂,超越了教材,超越了學校,幾乎涵蓋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面對這種狀況,教師們狹隘和單薄的知識,已很難適應創(chuàng)新時代、新課程的需要。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教好書,必須功底深厚,知識淵博。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堅持讀書看報,收聽廣播,收看電視,關心國內外大事,及時了解黨的重大方針政策;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并把新知識新信息融入課堂,不斷探討、研究教育的藝術,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磁性”。教師的知識越豐富,就越能使課堂生動有趣,越能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只有自己是源頭活水,才能以豐富而又新鮮的知識滋潤學生,為思想政治課取得實效提供強大的保障。
4. 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普通高中實現實效政治課堂的關鍵
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體現和重視學科知識的特點,遵循思想政治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要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和自學能力;要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fā)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而學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為未來的社會實踐作好充分準備。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三會”: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作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fā)言。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這樣,合作學習就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點綴,而是一種具有實際意義的扎實、有效的學習方式。
總之,實現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實效課堂勢必要廣大政治教師全力積極探討,并付出行動。新課改下,廣大政治教師尤其是普通高中政治教師實現政治實效課堂才有出路。
參考文獻
[1] 周雙玲. 論新課程下政治課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途徑和方法[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13)
一、“胸中有丘壑”,心中有學生
熟悉文本,與文本對話,首先教師做到“胸中有丘壑”,也即“心中有數”,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價值取向,又要挖掘教材蘊藏的資源,使得教學內容豐韻起來。我在教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到民間采風去》時,課前就讓學生搜集有關他們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等資料,使學生感受家鄉(xiāng)之美何在;為了開拓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還帶他們到野外野炊,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組織他們觀摩鄉(xiāng)村的各種傳統(tǒng)集會活動,了解民俗風情,探尋日常生活背后的“大學問”……再者,課上“以生為本”,就要求教師真正做到“心中有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從學生的學習出發(fā)。在《到民間采風去》的教學設計中,我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思考他們想學到什么,會怎么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幫助解決。深入學生學習實際,用心探究,逐一引導,當好學生的“向導”。
二、創(chuàng)設情境,生感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必須上得有情有感。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學生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師要善于把握文本內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觀景,啟發(fā)學生想象,步入情境。我在教學吳均《與朱元思書》時,就這樣啟發(fā)學生設身處地想象與聯想:吳均的出游應該是選擇一個“風煙俱凈”的日子,還雇小舟出行;在船行波濤駭浪之中時,吳均有啥感受呢?他一定是覺得小舟從浪尖一閃而過的驚險就如“猛浪若奔”,兩岸連山夾道迎送,山貌還“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化靜為動,這樣的美景,簡直只應天上有,難怪吳均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想要當一名隱士了。從而喚起學生對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淀,啟動情感。這時,學生大都會心一笑,個別還躍躍欲試,與周圍同學交談感悟心得。教師只要充分利用文章優(yōu)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誦讀,讓語句所蘊含的情感溢出紙面。
三、熟讀精思,遨游體悟
要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須引領學生經歷與課文“對話”的過程。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認真指導學生讀通課文,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其次,熟讀精思,領悟話題,領悟作者之意。引領學生步步深入,由表及里,求其精微。選擇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精彩語段等有價值的話題作為對話的主題。通過設身處地品讀體驗,含英咀華,自主領悟話題的外延和內涵,產生個性化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置身于文本的海洋中遨游領悟,慢慢誘導學生,開啟學生心智。如春雨滋潤萬物,悄然無聲。再次,研讀探究,多元解讀。語文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使學生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化、轉換,進而運用個性的言語表達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進入物我兩完、莊生夢蝶的境地,達到我在課文中、課文也在我心中的境界。
構建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不僅僅需要一線教師準確把握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加強對各學科教學規(guī)律和特點的研究,探索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面向全體,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一、高效語文課堂,應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fā)展的主體,現代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在探求新知過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獲取,在探究中發(fā)展”。因此教學要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1.體驗快樂,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期待
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首先要看學生是否喜歡和期待上這一節(jié)課。作為學生,有權選擇是否喜歡上你的課,當然某些時候學生會在教師的強壓之下去做“填鴨式”的被動學習。我曾對我班最喜歡上音樂、美術課的學生作過原因調查:有90%以上的學生認為這兩門功課沒有壓力,具有趣味性??梢姡p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能給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能有效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效率。作為教師,必須要認識到“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就是上帝”,學生只有在課堂上體驗到語文的魅力與學習的快樂時,他才會對課堂有所期待。
2.多種情境,讓學生有所回味
每節(jié)課都應該讓學生有快樂的回味。這些快樂的回味,可以是一則小故事,通過教師講授、學生上臺演講、學生自己讀書等多種方式呈現;可以是一次針鋒相對的交流和辯論,如在學習《小柳樹和小棗樹》這樣的課文時,就可以采用交流和辯論的方式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一場有趣的情景表演,如低年級的《比尾巴》就可以讓學生模仿各種小動物進行表演;還可以是一次詩歌朗誦比賽,讓學生評選出朗誦詩歌最流暢、最有感情的學生。
3.開放課堂,讓學生多一些互動
學生往往比老師更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問題所在,所以有些課與其按照老師既定的內容去教,不如讓學生自發(fā)地來問。還有些課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來,聽取他們的建議,就更能切合學生所需,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第一,尊重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在語文實踐中豐富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第二,注重學生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交流、合作,相互取長補短,使知識更加豐富,學生能力更加全面。第三,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學習就是要求善于質疑問難,深入研究并解決問題。語文的探究性學習,也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比如現場觀察、采訪人物、體驗學習、課堂討論等等。這些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學習。
二、高效課堂,要發(fā)揮教師引導的作用
1.教師應努力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給學生一碗水,自己應當有一桶水?!苯處煈哂懈嗟闹R容量。語文教師的多閱讀、多積累、多思考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因為只有教師擁有更高的語文素養(yǎng),才可能對教材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才能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形成直接的或潛移默化的影響。
2.簡化教學過程
簡化教學,就是要簡約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對重點內容反復強化。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簡便教學方法,不搞花架子。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簡簡單單教語文,其中一點要做到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簡化,而環(huán)節(jié)的簡化,最重要的體現在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逼鋵嵨覀兊慕虒W對象小學生,他們適合簡單、直觀的教學。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簡化,可以讓老師在簡單中教,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學生學得快樂,老師教得輕松,實現課堂的高效。
3.扎實學習方法
扎實,就是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底子,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要教給學生掌握學習生字的方法,學生只有認識字才能把這些字聯系起來成句、成段、成文章,才能感受語句的內在感情和外在形式。
(1)教會學生在預習中讀準字音
預習是專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的,讓學生學會自學。在上新課前,要求學生預習生字。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把生字找出來,注上音,自己識記。然后學生之間互相認讀生字,并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這樣,通過預習,學生獲得了學習生字的主動權。
(2)教會學生運用多種感官記住字形
眼,要注意看教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耳,要善于發(fā)現老師指出的重點,如老師說“雷”字上面是“雨字頭”,“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鉤,不要寫成橫折或橫折鉤。腦,要牢記字的讀音、字義、字形。手,通過動手寫,把看到的筆順、聽到的內容、記住的重點在練習本上反復訓練,加以鞏固。
(3)教會學生自我復習鞏固生字
記憶的東西在保持中會發(fā)生遺忘。因此,復習鞏固生字很重要。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說默寫、聽寫等。
4.注意“講練”結合
傳統(tǒng)的教學是“填鴨式”的,教師滿堂灌,學生一直在聽講?,F在流行的教學強調師生互動,教師少講,學生多說。但是,無論是傳統(tǒng)還是現在流行的教學都缺少一個必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堂的訓練。部分教師喜歡把訓練的時間安排在課后,布置大量的作業(yè),致使學生課余大量的時間埋在大量的作業(yè)中不能自拔,教師課余的大量時間消耗在作業(yè)的批閱上,精神疲憊。學生和教師就在這樣惡性的循環(huán)中失去了學與教的興趣。其實,課堂是最佳的訓練時間。每節(jié)語文課都應當在讀讀、議議、練練中完成,這是高效課堂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 合作學習理論 粵西高職院校 普通話學習
一、問卷調查基礎上的粵西高職院校學生普通話學習情況
我校地處粵西地區(qū),師范類各專業(yè)根據職業(yè)崗位要求和學生需要開設普通話課程,普通話課程對提高學生普通話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過級率。筆者鑒于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和制約學生普通話水平提高的因素,在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期對五年制英語教育三年級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共收回了48份有效問卷(年齡在17―21歲之間,男生2人,均為廣東生源),占學生人數的88.89%。根據調查,只有6.9%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普通話,31.03%的學生對自己學好普通話沒有信心,僅37.93%的學生不認為學習普通話是件很難的事情,97.54%的學生認為在以往的學習中“語言環(huán)境”是影響普通話學習的外部因素,44.83%的學生認為沒能持之以恒是影響學習的自身因素,89.65%的學生選擇“與他人的言語交流”對普通話水平提高幫助最大。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通話學習環(huán)境主要集中在課堂上,很難做到向課外延伸;沒有一個較好的普通話用語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不能持之以恒;學習策略方面,在人際言語交流中學習效果最好。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深切地體會到:學院地處粵西欠發(fā)達地區(qū),學生生源高度集中,沒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普通話的外部環(huán)境,普通話學習僅靠每周一次的普通話課,嚴重制約了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差異較大,課堂上很難兼顧所有學生,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相互幫助對普通話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班學生在學習普通話中的各種表現,在我校都極有典型性。
由此看出,普通話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突破粵西地區(qū)強勢方言用語占統(tǒng)治地位的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但由于普通話這門語言課程本身的特點,語言水平的提高又離不開日常使用環(huán)境。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我們積極引進合作學習理論(Cooperative Learning),充分調動學生這一人力資源,在班級成立合作學習小組,試圖在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之間搭建一個具有延伸性和自主性的學習平臺,促進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提高。
二、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理論簡介
合作學習的思想源遠流長,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在教育領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中期的美國,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引入我國并進行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特別是實施新課改后,得到大范圍推廣。
合作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的羅伯特?斯萊文(Robert Slave)、約翰遜兄弟(David W.Johnson,Roger T.Johnson)和斯賓塞?卡甘(Spencer Kagan)。不同的合作學習理論者研究合作學習不同的方面,主要有動機理論(包括社會凝聚力理論和動機理論)、認知理論(包括認知發(fā)展理論和認知精致化理論)和社會互賴理論。動機理論強調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目標結構、獎勵結構和小組凝聚力,強調學習的動機;認知理論認為,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為完成某學習任務的互相交流、互相探討會促進他們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社會互賴理論是指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間通過建立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來促進學習成績的一種理念。
國內學者王坦(2004)認為:合作學習指的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異質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教學各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合作為動力資源,以團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囊环N教學活動和策略體系”①?!霸诮逃I域,合作學習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動機的激發(fā)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對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產生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因而,合作學習既是一種適合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是一種適合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fā)現的教學策略,更是一種促進學生在認知、態(tài)度和情感上積極發(fā)展的學習方式。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普通話課程上的實踐
在合作學習理論的啟發(fā)下,筆者在本班普通話課上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情況如下:
1.分組情況
由于學生之間已經相處兩年,彼此都很熟悉,筆者只需事先向學生說明分組學習目的、原則和大致的學習內容,學生根據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學習能力、性格特征開展學習等因素來自主成組,自由民主選出小組長,小組長負責課外學習活動的組織工作,教師在學生需要時參與分組調配。最后形成4―6人組成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10個。
2.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與安排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安排在課后,小組成員靈活安排活動時間、地點和學習內容(結合課堂內容和小組成員普通話的情況),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組員發(fā)揮各自的認知特點和優(yōu)勢,相互幫助、相互提示、相互探討,在這種和同伴緊密協(xié)作中逐漸形成對普通話發(fā)音動作、發(fā)音方法和朗讀技巧的理解和頓悟。
3.小組合作學習的監(jiān)控機制與反饋機制
筆者每周課上收集小組活動計劃與學習周記,課堂上隨機檢查各個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予以適當的評價。教師研究小組的學習周記,追蹤各組的學習開展情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
4.實踐成果
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實現了課堂學習和課后練習的銜接,構建了較好的小型的課后普通話練習環(huán)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普通話表達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自主性,顯著提高了學生普通話表達的準確度和流暢度。同時發(fā)展了學生個體的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個體之間的溝通能力、包容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自信心,構建了良好的人際交互環(huán)境和人際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有效的多樣的學習策略。
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由于筆者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教學策略,經驗不足,駕馭還顯得很生澀,有很多需要總結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分組原則還有待細化。雖然事先和學生交待過分組的目的與原則,但要達到小組成員搭配的合理,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高職院校任課老師對學生情況熟識度不高,無法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而學生自由組合的原則性不強,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計劃還處于自發(fā)型階段,不夠科學,學習目標還應更明確,學習內容安排應更合理,還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學習過程。
第三,課后學習監(jiān)控和反饋機制還不完善。教師還是僅僅依靠小組學習周記和課堂上不全面的檢查監(jiān)控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很明顯是不夠的,很容易被學生的文字材料糊弄過去,樹立造假之風,還應加強組間的討論和過程監(jiān)控,引進組間競爭機制和獎勵機制。
第四,教師對小組課后合作學習的指導不夠,針對性不強,投入不夠,更多的情況下是依靠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導致小組間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
第五,目前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在課后進行,而課堂上則主要是檢查小組學習情況和講授新知識,尚未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進一步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筆者實踐了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其他教學方式無法獲得的效果,這一學習方式符合高職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中的交流溝通,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傊?合作學習理論對于當前的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有相當的啟示作用。
注釋:
①劉吉林,王坦.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一).人民教育,2004.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林君芬,張文蘭.教學系統(tǒng)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郭德俊,李原.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3).
[3]李如密,馬忠興.合作學習及其教學策略的構建.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6).
[4]秦國林.合作學習的基本理論及其借鑒意義.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9).
一、透析當前職高生的實習現狀
目前,職高生普通機床實習的現狀表現為以下幾點:(1)對實習不重視,敷衍了事。具體表現為課前不預習,示范動作不看,實習步驟不聽,摸一摸,動一動,站一站,得過且過;操作速度慢,工件不交。(2)實習不認真,操作欠規(guī)范。具體表現為未看清圖紙就去操作,結果工件經常報廢;工量具混放,導致量具精度下降;不停車,就去測量工件尺寸,導致量具磨損很快;裝夾不平衡就加工,導致工件報廢。(3)心理素質差,害怕出危險而只當觀眾,不當演員。具體表現為開機、操作由其他學生代替,自己測量工件,有的連刀具都不會裝。(4)質量觀念淡薄。具體表現為有的學生只做不量,最后僅僅做出了一個形狀,有的裝模作樣地用量具量一下,大致接近精度要求就算完成,結果處處不符合精度要求。(5)環(huán)境意識差,衛(wèi)生習慣不好。具體表現為亂丟廢料、余料,機床不打掃干凈,工量具用完不擦干凈,亂倒鐵屑。
二、提升普通機床實習課教學實效性策略
針對普通機床實習課的特點和目前職高生的實習現狀,為了使學生有興趣學機床加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認為實習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采用常規(guī)教學教會學生機床的基本操作;第二階段采用項目教學法,由學生自己設計產品、加工路線、成本核算。
(一)常規(guī)教學必須做到四到位
講解到位車工實習操作依據的是教師給的圖紙,雖然實習前學生已經學過機械制圖,但是必須把圖上的所有尺寸、形位公差的含義講解清楚。除了講解圖樣外,還要講解清楚車工操作的工藝過程。
示范到位實習指導教師自己必須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就是說應該是“雙師型”教師。如果教師只能從理論到理論、紙上談兵,教出來的學生最多也只是一個理論家。如果每一個動作教師能演示一遍,學生可以模仿,可以提高教師的形象。教師應該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做到教師嘴到,學生眼到、心到,手到。
分析到位實習目的是練好基本功,制造出高質量的工件。車工要制造出高質量的工件必須邊加工邊測量邊修整,測量是檢查工件是否合格。教師測量學生工件時最好當面測量,具體分析工件哪些地方比較好,哪些地方需要修整。分析到位就是教會學生以后碰到類似問題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決。如,深孔、細長孔加工方法:打中心孔―鉆孔―擴孔―鉸孔
先指導學生對深孔加工時,實現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原理再進行加工實踐。明確孔深與直徑之比L/d≥5的孔。現代對深孔的加工,主要采用專用的設備和特制輔助工裝來加工。其特點是效率高、質量好、勞動強度低。但對于一些中小型的加工企業(yè)及個體加工戶一般都不具備上述設備,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因陋而簡,在普通機床上,采用簡易的工裝對深細長孔進行加工。加工一尺寸精度為 ,圓柱度為: 長度為115mm的細長孔,因孔壁較薄,直接用 或 的鉆頭鉆孔,一次切削產生的熱量大,沒有足夠的時間消除熱變形帶來的加工誤差及鉆削后留在孔壁表層上殘余應力產生的加工誤差,一次鉆削加工出來的孔壁粗糙度也較大,不宜直接用來進行精鉸孔加工。因此,為了減少熱變形和殘余應力對精加工的影響,指導學生采取多次擴孔加充分澆注冷卻液的方法減少粗加工留下的加工誤差,以提高后續(xù)加工精度。
點撥到位、講解到位、示范到位、分析到位都是在講解操作,實習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實習,也就是說教師要在學生實習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糾正學生的動作。
(二)用項目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經過第一階段的常規(guī)教學后,學生對機床的面板、操縱按鈕、性能已經有所掌握。但是由于接受知識的程度不一樣,已經出現了知識層次、動手能力層次的差別。在教學過程中,對全班學生習慣于統(tǒng)一要求,而每個學生接受、理解、分析、運用能力不同,仍會出現一些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生“吃不了”的情況,容易使學生產生更大差異。這就違背了因材施教原則。第二階段應采用項目教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具體操作:
明確任務項目教學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建構活動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小組集體討論,確定一個項目,也就是想加工什么零件(部件、機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置項目。
產品設計明確任務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置項目,但是這個項目的加工必須在機床上完成,有些項目可能思路很好但是加工無法實現,所以零件(部件、機構)的結構最好是回轉體。例如,臺燈最好設計成圓形,下底面不能為平面,應該中間凹,擺放時比較平穩(wěn);上表面最好設計成曲線。結構、工藝路線設計零件結構設計的好壞影響加工的難易與零件的制造成本。臺燈底座上表面最好設計成曲線,但是這曲線不要求拋物線,只要是一般的圓弧就可以了,整個結構要比例對稱、美觀大方。工藝就是操作者的指南,就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工藝路線的制定會影響到設計效果與產品質量。
Abstract: The buil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qualification goal in colleges PE education can make students form good learning habit, positive thinking quality, and healthy emo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quality.
關鍵詞: 普通高校;教學;目標;實施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goals;implementation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4-0220-02
0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到來,社會信息量的日益增大,現代教育思想也隨之迅猛發(fā)展,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陳舊的體育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嚴重影響和制約了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致使“素質教育”的思想難以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得到真正落實。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21世紀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們交往和合作的領域將更加廣泛,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已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結合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未來一代人才的決策力、競爭力、應變力及生活情趣、生活質量。因此,注重體育課堂教學素質化的實踐與研究,有利于促進跨世紀一代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
1體育課堂教學素質化目標的構建與基本特征
學校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把傳統(tǒng)體育轉向終身體育的素質教育軌道,我們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為切入點,就學校體育中如何更好地貫徹實施素質教育進入較為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探索、設計并實踐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策略,有計劃、有目的地發(fā)掘學科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學價值,并對課堂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最優(yōu)化設計,使學生主主體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思給品質、健康的思想情感,促使全體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個性健康發(fā)展,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是體育課堂教學素質化實踐與研究構建的理論依據,在實踐運作過程中反映出如下基本特征。
1.1 目標的整體性素質教育把人的發(fā)展視為整體性,它不僅關注到了一些外顯性比較強的素質,而且關注到了很難測查評估的內隱性的心理素質。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具性,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讓學生在大量的體育活動中,把知識的學習、技術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與意識品質的培養(yǎng)、心理需求的滿足、情感的體驗相協(xié)調。
1.2 活動的主體性素質教育要求求教師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設計和組織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有較大的選擇權;其次,要正確處理好體育活動中的師生關系。一是要強調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主,教師的指導為輔;二是在人格建立一種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打破被動的教學格局,讓學生學會互相評價和鼓勵、互教互學、創(chuàng)設既有競爭又有協(xié)同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體驗到集體中人際關系和諧的滿足與溫暖。
2體育課堂教育素質的實施途徑與措施
2.1 巧妙導課,使學生想學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上課伊始,學生往往還未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精心設計引言,要有“纏”住學生的魅力,進而產生“非聽不能”、“非做不罷”的動感。設計優(yōu)化的導人環(huán)節(jié),能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體育教學中導人的方法很多,有運動式、示范式、逆反式、趣味式等。如本堂課是講中長跑的途中跑技術,教師只要安排一個“自由跑”(變速路、追趕跑),讓學生先跑個夠,達到相應量后,再從“跑”切入本課要點,層層深入進行講解。當五彩繽紛的毽子出現在操場時,學生們頓時歡呼雀躍,當每人擁有一個漂亮的毽子時,活動場面是那么的令人驚喜。巧設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是課堂教學成功的第一步。
2.2 優(yōu)選教法,使學生會學“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是教學策略的生動體現。但因班級人數多,學生差異性大,再加上場地器材有限,教學中既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教學中要處好這兩者關系,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針對以上現象,優(yōu)選教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2.2.1 分組教學法按學生基本身體素質、技能水平混合分組,以好帶差,全面提高。其目的: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的小教師作用,困難生能得到更多幫助和指導。通過練習密度的調控,避免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分組教學中倡導人與人之間頻繁交往對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主要實施途徑與操作要點:一是以點帶面,由小組長具體實施小組練習計劃(練習次數、練習時間等)。二是模仿練習:由小組長做示范動作,要求困難生跟著反復練習。三是督促學習:小組長對困難生的幫助要耐心,盡量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嚴要求。最后反饋信息:小組長向教師反饋困難生的練習情況,以便教師做強化性輔導。
2.2.2 發(fā)現式教學法發(fā)現式教學法是以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目標,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結構化教材為內容,以再發(fā)現為學習方法的一種教學過程。如在短跑教學中,先對學生進行速度跑的教學診斷,然后幾學生提出影響跑的速度因素在哪些?有的學生回答:“步長”。教師請這位學生用加大步長的方法試一次,其運動成績不如教學診斷成績。又有學生答道:“步頻更重要”。教師就請這位同學來試一試,其運動成績也不如教學診斷成績。最后教師正確示范,請同學們在加快步頻的同時適當加大步長,經嘗試,學生的成績比以前有進步了。通過現場討論、分析使學生主動參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2.3 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確定教學目標,采取“分層施教、異步達標”,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的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內部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如:教授女子籃球罰球投籃時,可以上學生站近一些,提夠命中率,讓學生在練習中能充分表現自己,評價自己。對一些膽怯、自卑感較強的學生,則應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教師要多用激勵語言,多進行技術指導,幫助他們取得成功。
2.3 培養(yǎng)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呢?如何判斷每一節(jié)課教受學生的喜愛呢?由于體育教學中并存著“明白道理、掌握技能和愉悅身心”的作用和目標,教師必須重視“懂、會、樂”這三個要素。只注重“懂”的教學,是“光說不練”。只注重“會”的教學,容易產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形成。而只重視上面兩者不重視“樂”的教學,也會導致學生內在動力的不足和感情的失落,使體育課失去原有的意義和魅力。
參考文獻:
[1]巨瑛梅,劉旭東編著.當代國外教學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沈玉順主編.現代教育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