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 10:10:39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政治哲學矛盾知識點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包含極為復雜的理論知識和基于實踐的經(jīng)驗的總結,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學課堂中,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的哲學素養(yǎng),就必須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學知識中的重難點,科學地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加強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夠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生活中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一、深度剖析哲學中的重難點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難點知識,這些知識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反復的講解,進行深度的解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導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時,首先,應該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哲學知識理論體系,即哲學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別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并對三者的關系有準確的認識,其中唯物論和認識論相對于辯證法的知識來說是比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學知識的重難點就集中在辯證法這一大塊知識點上,這一知識點包含有聯(lián)系的原理、發(fā)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原理以及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原理以及內(nèi)因與外因這幾大知識點。在這一階段,重難點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這一哲學知識點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對矛盾這一知識點進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原理。在了解這些原理的基礎上,教師要著重對引導學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導學生從內(nèi)涵上進行區(qū)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復雜事務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兩面;其次,從作用來看,在事物發(fā)展進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決定事物性質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認清辦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問題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學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哲學知識是來源于實踐的,因此,學習哲學知識的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學的哲學知識指導實踐,在課堂中,教師就要積極地將哲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以選用生活中的小故事進行講解,也可以選用一些寓言故事進行相關理論的分析,或者是聯(lián)系形勢與政策中相關的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哲學理論知識點。如教師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質學報刊載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紹到的我國科研人員首先在自然界中發(fā)現(xiàn)金屬鈾,這一發(fā)現(xiàn)對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在自然界沒有金屬鈾,最新一項研究打破了這一慣常認識,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時政信息,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認識論知識。此外,還可以結合我國提出的要打造中國制造2025,實現(xiàn)制造業(yè)由大到強的轉變,創(chuàng)新是關鍵,質量是根基。這一時政新聞讓學生掌握要用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問題。同時,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哲學知識,如,古時候有一位父親,買了一只貓來解決鼠患,但是鼠患緩解的同時,貓也偷吃了雞,他的兒子很生氣,父親告訴他,沒有雞我們不會挨餓受凍但是沒有貓卻會,他的兒子就不再抱怨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理解矛盾的相關知識。
三、引導學生用哲學的觀點解決問題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學知識不是學習哲學最為重要的目的,學習哲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學到的哲學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能夠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政治哲學課堂中進行多角度的引導,讓學生樹立起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同時要不斷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尤其是要以分析論述題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對材料或者問題用哲學的觀點進行科學地分析,同時運用正確的方法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際的訓練,如鼓勵學生觀察學校的布局,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設置,學校整體的管理制度等這些生活中的事物,對這些事物進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與不合理的地方,說出理由,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結語:總之,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的高效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深度的講解,同時要注意講解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靈活地運用。要明白,哲學是來源于生活又能夠指導生活的,只有能夠在生活中進行合理地運用,才是真正高效課堂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滿頓.政治哲學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1,18:46-47.
[2]郭強.以哲學思想引領高中政治體驗式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12:5-8.
[3]陳維.淺談高中政治復習中如何突破哲學重難點[J].群文天地,2012,09:196.
關鍵詞:高中政治;哲學知識;高效課堂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包含極為復雜的理論知識和基于實踐的經(jīng)驗的總結,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學課堂中,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的哲學素養(yǎng),就必須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學知識中的重難點,科學地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加強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夠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生活中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一、深度剖析哲學中的重難點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難點知識,這些知識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反復的講解,進行深度的解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導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時,首先,應該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哲學知識理論體系,即哲學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別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并對三者的關系有準確的認識,其中唯物論和認識論相對于辯證法的知識來說是比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學知識的重難點就集中在辯證法這一大塊知識點上,這一知識點包含有聯(lián)系的原理、發(fā)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原理以及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原理以及內(nèi)因與外因這幾大知識點。在這一階段,重難點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這一哲學知識點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對矛盾這一知識點進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原理。在了解這些原理的基礎上,教師要著重對引導學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導學生從內(nèi)涵上進行區(qū)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復雜事務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兩面;其次,從作用來看,在事物發(fā)展進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決定事物性質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認清辦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問題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學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哲學知識是來源于實踐的,因此,學習哲學知識的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學的哲學知識指導實踐,在課堂中,教師就要積極地將哲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以選用生活中的小故事進行講解,也可以選用一些寓言故事進行相關理論的分析,或者是聯(lián)系形勢與政策中相關的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哲學理論知識點。如教師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質學報刊載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紹到的我國科研人員首先在自然界中發(fā)現(xiàn)金屬鈾,這一發(fā)現(xiàn)對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在自然界沒有金屬鈾,最新一項研究打破了這一慣常認識,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時政信息,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認識論知識。此外,還可以結合我國提出的要打造中國制造2025,實現(xiàn)制造業(yè)由大到強的轉變,創(chuàng)新是關鍵,質量是根基。這一時政新聞讓學生掌握要用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問題。同時,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哲學知識,如,古時候有一位父親,買了一只貓來解決鼠患,但是鼠患緩解的同時,貓也偷吃了雞,他的兒子很生氣,父親告訴他,沒有雞我們不會挨餓受凍但是沒有貓卻會,他的兒子就不再抱怨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理解矛盾的相關知識。
三、引導學生用哲學的觀點解決問題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學知識不是學習哲學最為重要的目的,學習哲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學到的哲學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能夠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政治哲學課堂中進行多角度的引導,讓學生樹立起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同時要不斷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尤其是要以分析論述題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對材料或者問題用哲學的觀點進行科學地分析,同時運用正確的方法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際的訓練,如鼓勵學生觀察學校的布局,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設置,學校整體的管理制度等這些生活中的事物,對這些事物進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與不合理的地方,說出理由,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高中政治哲學課堂的高效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深度的講解,同時要注意講解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靈活地運用。要明白,哲學是來源于生活又能夠指導生活的,只有能夠在生活中進行合理地運用,才是真正高效課堂的體現(xiàn)。
作者:寶力高 單位: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學
參考文獻:
[1]張滿頓.政治哲學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1,18:46-47.
[2]郭強.以哲學思想引領高中政治體驗式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12:5-8.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教學
新課改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改的重點在于探討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探究、善于合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該努力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探討出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身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體系,是現(xiàn)在教學中所倡導的。師生之間要及時相互溝通,相互合作,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相關知識,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政治課上有的知識比較抽象,在教學中容易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沒有真正學懂知識的內(nèi)在含義,不能靈活掌握。所以,針對這種狀況,就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同時,在指導中,教師也需要在指導中不斷完善自己,增長教學水平。教師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1)教師應該分析研究教材,找出重點難點,分析知識本質,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有效教學。(2)教師在授課前要進行精心準備,對于經(jīng)濟原理、哲學原理,政治常識的講解,可以把報紙、電視等時政報道引入教學,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和了解,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留心觀察,政治學習生動有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既有現(xiàn)實意義。
二、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課前預習階段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周邊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渴望自己去探索,去求實。所以,應該充分利用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設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對所要掌握的知識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對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記,這樣,就能更有針對性的汲取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更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
(二)課堂教學階段
1.生活教學法
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牢記“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這一主題,把抽象理論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比如:在講授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時,課本上給出的是這樣的定義:在許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的地位,起次要作用。在一對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導的決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處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主要矛盾的例子:我國社會主義階段的矛盾有許多,民族之間的問題,國際的問題,等等,但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問題,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問題,它由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性質等等決定,制約了其他一切矛盾的解決,其他的矛盾解決以它的發(fā)展和解決為條件。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內(nèi)部矛盾,群眾之間有種種利益上的差異和取向上的分歧,人民內(nèi)涵的不同群體或集團間有相對獨立的利益追求,總之在公有經(jīng)濟基礎上有種種局部的暫時的利益沖突,但是公共利益是全局的長遠的,決定了人民內(nèi)部矛盾最終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和平的溫和的手段來解決。這樣,對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定性用的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2.小組學習法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設立一個相關負責人,并且,在每一次進行小組活動時,負責人會發(fā)生變化,這樣,可以鍛煉每一個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與領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使命感。在安排小組活動時,可以運用辯論、演說、交流經(jīng)驗等方式,促進學生間的有效溝通,使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消除疑惑,對知識點更加明確。在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并形成文字報告,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強化知識的深入學習。
3.案例分析法
高中政治是文科中的一項重要科目,設計到經(jīng)濟學、哲學、政治學等基本知識領域,由成千上萬知識點組成,而且每一個知識點都存在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所以,傳統(tǒng)的老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不能保證學生能完全掌握相關知識,也不能把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把握知識本質,不能全面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抽絲剝繭,引入相關典型案例,針對不同的社會背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相關分析,把每一個案例中所包含的政治學問題讀懂講透,從經(jīng)濟學、哲學、政治學相關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解答。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課后溫習階段
在高中的學習中,課后溫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學習中,有很多知識點是互相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在記憶上容易出現(xiàn)混淆,導致學生對知識點把握不準確,在考核過程中失分。因此,要注重課后的溫習,認真理解上課時老師講授的內(nèi)容,對上課中的疑問,要及時與老師或者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更好地把握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身邊政治的關注,把所學知識和實踐聯(lián)系起來,比如:引導學生對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經(jīng)濟半小時等節(jié)目的關注,激發(fā)起學生對社會與政治的興趣點,從而更深入、更有效、更準確地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本質與內(nèi)在聯(lián)系。
【參考文獻】
[1]鄒林德,劉麗.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1(28):92.
關鍵詞:“點、線、面”思維;高考;高中政治
G633.2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主要包含經(jīng)濟、政治、文化、哲學四部分內(nèi)容,分布在四本教材中,即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和必修4《生活與哲學》。由于政治信息量大、知識點多、理論性、抽象性和靈活性都比較強,有的內(nèi)容比較枯燥、乏味,依靠硬性的死記硬背來記憶或理解這些內(nèi)容,不科學也不現(xiàn)實。點線面思維學習方法對于政治課程的學習可以說是一種值得嘗試的較為科學的方法。
一、“點、線、面”思維的概念
“點、線、面”思維是一種既具單向性又具全面性的思維形式,是一種系統(tǒng)化的訓練,其強調(diào)的是理性思維和理性實踐。“點、線、面”思維是通過從點到線再到面的方式和步驟,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結構,并以此為基礎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的思維方法和過程。這種方法從形象思維的點、線、面開始,經(jīng)邏輯思維的推理和深化,使該方法的運用者將知識內(nèi)化。
所謂“點”就是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是構成政治課教學內(nèi)容的基本要素。以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為例,這部分包括的“點”:貨幣、價格、消費、生產(chǎn)與經(jīng)濟制度、企業(yè)與勞動者、投資與融資、個人收入的分配、國家收入的分配、征稅與納稅、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科學發(fā)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jīng)濟建設、經(jīng)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等。
所謂“線”是指將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這些知識點依據(jù)一定的邏輯貫穿起來的線索。仍然以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為例,“企業(yè)與勞動者”是屬于經(jīng)濟范疇的概念,要理解企業(yè)與勞動者的關系問題,必須將其放入到經(jīng)濟環(huán)境之中,而經(jīng)濟本身又是指在一定的生產(chǎn)資料所有制的基礎上進行的生產(chǎn)、分配、交換、消費等活動,以及在這些活動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捌髽I(yè)與勞動者在生產(chǎn)、分配、交換、消費活動中的具體關系有哪些,是怎樣形成了”就是學習和貫穿本專題的一個重要線索。
所謂“面”是知識的范圍。“點”分散于各自獨立的章節(jié),由“點”帶動對某個課題的系統(tǒng)論述,這又組成了“線”。就是這樣,“點”形成“線”,諸多“點”與“線”逐步構成“面”,最后“面”與“面”構成一個整體。政治課程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學生完全可以依據(jù)現(xiàn)有的知識進行教材探索,并對其中的相關知識點和點與點之間的線索進行組合,形成知識框架,也就是我們在本文中所說的“面”。
二、點線面思維具體運用
高中政治教材課與課的遵循相應的內(nèi)在邏輯,組合成一個整體。把“點、線、面”思維運用到高中政治學習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點”的思維學習方法
教材中存在很多的“點”,每個“點”下面又有很多個小“點”,共同組成政治高考200多個考點,這種多數(shù)以概念呈現(xiàn)的知識“點”是高中政治的基礎。在運用“點”的思維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全面尋找、聯(lián)系整合和對比區(qū)分和理解諸知識點。首先是要用全面的觀點尋找“點”。聯(lián)系教材內(nèi)部邏輯結構、聯(lián)系課程標準、聯(lián)系考綱等進行相應的“點”的捕捉。其次是用聯(lián)系的觀點整合“點”。通俗地講,就是要把點串起來。使學生對點的掌握不是孤立的機械的,而是前后呼應的靈活的。如《文化生活》中“文化創(chuàng)新”與《生活與哲學》中的“社會實踐”可以通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進行整合。第三、最后是用比對的方法區(qū)分“點”。很多基礎概念存在相似性,這需要我們對這些“點”進行歸納、比對,并加以區(qū)分。如必修一《經(jīng)濟生活》中的“價值”與“價格”這一組概念,其中“價值”指的是商品的社會屬性,衡量的是包含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量的多少,而“價格”則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2.“線”的思維學習方法
“線”的思維學習方法的運用,要從邏輯思路、呈現(xiàn)方式這兩個方面進行把握。首先,要注重“線”的邏輯思路,就要從教材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中,找出“點”與“點”的邏輯關系,學會理清線索。如《生活與哲學》中,講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q證關系”時,雖然重點是在理解好兩者的關系,但切忌將必須作為鋪墊的一些基本內(nèi)容草率帶過,如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必須層層分解,步步推進,最后強調(diào)重點,才能使學生從總脈絡中不光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其次,要注重“線”的呈現(xiàn)方式,可以借助一些圖表形式等把內(nèi)在“線”的邏輯表述出來。
3.“面”的思維學習方法
“面”是“點、線”的進一步,“面”的構建,是高中政冶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帶有很強的歸納性。對各個章節(jié)、模塊的學習,最后均需要呈現(xiàn)在“面”上即對教材內(nèi)容結構的掌握和對各知識點的準確綜合運用。要處理好“面”的問題,要注意兩點:一、用“面”的思維搭建框架。教材中的各單元、各模塊,“點”與“點”、“線”與“線”以及“點”與“線”之間必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但“點”“線”均不能脫離“面”的范圍。二、用“面”的思維進行內(nèi)容填充。遵循課-章-單元-模塊的思路對知識點準確理解,并明確其所在的“面”。
三、“點、線、面”思維在政治學習中的效果評價
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如果把握得好,就能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觸類旁通的能力學習。學習《經(jīng)濟生活》,先定一個“點”,如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方方面面,推及至《政治生活》中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這條“線”,由點擴展到面,這樣就可以對制度的各個方面的優(yōu)越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很有裨益。除此之外,長期運用“點線面”思維,能形成以點帶面,以面論點,舉一反三的發(fā)散能力。
科技的發(fā)展、綜合國力的提升,均以國民素質的提高為前提。高中生是國家建設的未來力量,不但要有豐富的理論儲備,更要有快速獲取知識的能力。“點、線、面”思維學習方法,既可以使同學們學到知識,還可以提升自己獲取知識并進行創(chuàng)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麗.微課程教學法:創(chuàng)新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設計模式――以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為例[J].高考(綜合版).2015(05).
關鍵詞:高中哲學;學科素養(yǎng);高中政治
如何在《哲學》課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其次掌握學科知識也很重要,最后要樹立正確的德育價值取向。
一、教給方法,培養(yǎng)學科思維能力
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是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關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短短的45分鐘時間里,教師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方法。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學習,知識與技能總是易于掌握,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才是重點關注的對象。只背會答案,考試時問題稍微變一下就不會做了,也不懂得如何將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去,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政治教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更要使學生掌握方法,提高各科學習效率。
例如,在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本課知識點概括為兩大點:哲學的產(chǎn)生、哲學的意義、哲學的定義。在大框架的指導下,學生填充具體內(nèi)容:哲學智慧產(chǎn)生與人類的社會實踐,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學生不斷細分框架結構,在填充過程中回顧本次課所學知識,在腦海中建立知識體系,深化對本課知識點的理解。
第一課在教材上有9頁之多,但對內(nèi)容進行概括,其實就是三大知識點:一個主題(哲學的起源)。將如此之多的內(nèi)容概括為幾句簡練的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重,語文、歷史、英語、地理等學科知識容量大,學生每天在這些學科上付出很多背誦時間,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原因就是沒有掌握方法。教師利用列框架的方法,使學生掌握背誦訣竅,能有效提高學生提煉、概括、記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不僅僅在政治課堂上,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樣可借用這些方法,優(yōu)化學習過程,使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受益。
二、辯證統(tǒng)一觀點,理性認識學科知識
辯證統(tǒng)一觀點是整本《哲學》教材的核心內(nèi)容,通過《哲學》的教學,學生應當學會用矛盾、對立、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全面提升思維廣度與深度。很多時候,學生背會了辯證統(tǒng)一規(guī)律和方法論知識,卻沒有將其應用到生活中去。高中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圖象的解題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疏忽對函數(shù)定義域的討論,答題時丟三落四,導致失分,這都是辯證統(tǒng)一思想沒有掌握的體現(xiàn)。
在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課本上的事例,引導學生將目光轉向生活,轉向其他學科,培養(yǎng)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意識。例如,在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的授課過程中,教材上列舉了太陽風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這一事例,案例后面留有思考題: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出一兩個事物相互聯(lián)系的事例。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適時組織學生思考,比如商品供需影響價格、函數(shù)定義域對絕對值的影響、“蝴蝶效應”、季風的形成等事例。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聯(lián)系生活、數(shù)學、地理等其他學科展開探究,不僅深刻理解了“聯(lián)系的普遍性”這一知識,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的觀察與思考。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用正確的觀點指導學科活動。辯證統(tǒng)一思想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深度與廣度,拓展學習空間,激發(fā)探究欲望,學會使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學會用矛盾、對立、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哲學思維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開展其他學科活動,學會更科學的生活。
三、滲透德育理念,樹立價值導向
高中政治本應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典范,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大部分高中政治課堂都置身于應試教育霧霾下,“呼吸苦難”。高中政治課堂成了考試的工具,缺乏人文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高中政治學科教研改革應當重拾素質教育理念,滲透德育教學理念,為學生指引正確價值取向,為社會培育出思想道德健全、學科素質扎實的綜合型人才。
第四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正是教師德育教學的絕佳時機,在講到“實現(xiàn)人的價值”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延伸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談一談你所崇拜的偶像,你認為他們對社會做出了哪些貢獻,你應如何向他們學習?
關鍵詞: 認知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實踐性
所謂教學難點就是教學中的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知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恰當處理教學難點對教師來說能順利展開教學,實現(xiàn)有效教學;對學生來說能順利接受新知識,提升對知識價值的理解能力,引感、價值觀的共鳴,實現(xiàn)健康成長??梢哉f如何突破教學難點是高效課堂的永恒追求,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在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突破教學難點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適時適度補充和調(diào)整相關知識――突破知識銜接之“難”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識與經(jīng)驗的基礎上更新或重建知識體系的過程,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碰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問題,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邏輯的意義觀念或相關背景觀念,不能將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發(fā)生意義關聯(lián),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知識銜接之“難”。應該說這種情形在所有學科教學中都會出現(xiàn),在政治學科教學中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因為缺乏必要的學科知識點的關聯(lián)而出現(xiàn)知識銜接之難。
知識的銜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如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不當,直接影響以后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質量,所以一定要在教學中適時適度補充和調(diào)整必要的知識點,即在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架設好橋梁,幫助學生突破知識銜接之難。高中政治學科教材由于篇幅有限等原因,很多理論只是點到為止,學生學起來確實會產(chǎn)生不少困難,如《經(jīng)濟生活》教材在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時,對于我國長期以來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基本沒有提及,我認為要講清市場經(jīng)濟使學生理解我國發(fā)展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首先必須對計劃經(jīng)濟有個簡要的交代,所以我通過課堂教學中先展示搜集到的我國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各種票證激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與我國目前經(jīng)濟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比較,同時補充計劃經(jīng)濟的相關知識,從而增進學生對市場經(jīng)濟的了解。再如,高中政治教材必修共有四個模塊。其中必修三和必修四的聯(lián)系較多,必修三的很多概念和原理的把握需要必修四中一定的哲學知識,可以說沒有一定的哲學基礎必修三的教學任務就很難順利完成。高二學生第一學期還沒學過《生活與哲學》,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diào)整必修三和四的教學順序,這樣能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探索新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順利銜接。由此可見,通過補充必要的知識和教學順序的小微調(diào)就會帶來大改變,幫助學生突破知識銜接之難,真正實現(xiàn)便教利學。
當然在政治學科課堂教學中補充必要的知識點要有一定的針對性,也要有一定的度,即要適時適度補充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以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縮小學生擁有的知識和所學新知識之間的差距,以此突破知識銜接之難。
二、合理巧妙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突破知識理解之“難”
知識的理解是掌握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涉及知識對象的本質與意義。知識的理解是指了解傳遞知識的媒體的含義,使語言文字等各種符號在頭腦中喚起相應認知內(nèi)容,從而對事物獲得間接認識的過程。簡而言之,理解就是“言之”,理解就是“懂”。高中政治學科中如《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中有些概念、觀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并不是十分緊密,而《生活與哲學》具有高度的系統(tǒng)性、概括性與抽象性,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憑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加以認知有一定難度,難免出現(xiàn)知識的理解之“難”。
認知沖突就是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與所學新知識之間的矛盾。通俗講認知沖突是一個人已建立的認知結構與當前面臨的學習情境之間暫時的矛盾與沖突,是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與新知識之間存在某種差距而導致的認知不平衡。認知心理學認為,最有利于激發(fā)內(nèi)在動機的方法,是將學習者放入一個舊知和新知之間產(chǎn)生沖突的情境之中?,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設置認知沖突,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背景,模擬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如果教師過多地為學生鋪設臺階,使學習道路過于平緩,學生對所學知識就不會有深刻體驗,所學知識容易遺忘,就難以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因此在政治學科教學中教師可巧妙地設置認知沖突,甚至尋找契機制造一些矛盾突破知識理解之難。如在《生活與哲學》中,教學“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一框中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設置認知沖突來突破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哲學上講的矛盾是不是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矛盾,如同學之間的矛盾呢?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進而教師點撥歸納。通過設置概念的沖突和差異,學生懂得哲學上的矛盾與生活領域的矛盾是不同的,哲學矛盾是對生活領域矛盾的概括和抽象,二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梢哉f教師只要設計的沖突是在學生原有基礎上引發(fā)的,就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環(huán)境,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跳一跳,摘桃子”的目標。再如在學習《文化生活》“文化與經(jīng)濟政治的關系”時,也可以通過設置認知沖突的方式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課前了解美國電影《功夫熊貓》的相關資料,在課堂教學中設置這樣的問題:有專家學者認為《功夫熊貓》在中國的熱映是文化入侵,你認為是文化交流還是文化入侵?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原有認知已經(jīng)不能全面地回答這一問題,認知沖突已經(jīng)形成,通過交流討論,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認識到應辯證看待這一文化現(xiàn)象,學習外國的優(yōu)勢與長處,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打造中國的“功夫熊貓”,進一步明確文化與經(jīng)濟、政治的關系及我國應有的正確態(tài)度。
當然,認知沖突的設置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智慧,需要教師對教材有細致解讀,精心預設,以及對學情的精確分析。實踐證明,巧妙設置認知沖突,是突破知識理解之難的有效途徑。
三、多維度設置情境體驗――突破情感體驗之“難”
情感與價值觀同處于個體意識最深層,與前面所談的知識理解相比,情感體驗屬于較高層級的學習領域??梢哉f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是傳承和培育文化傳統(tǒng)、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的過程。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實現(xiàn)教育的后一個功能為主要任務的。政治學科課程標準設定的三維教學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位于三維目標之首。2014政治學科《考試說明》命題指導思想提出堅持知識考查、能力考查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考查的有機統(tǒng)一。對于學生而言,情感體驗之難常發(fā)生于正向價值觀的迷失。高中政治教材中的部分圖片、數(shù)字、事例等有時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又由于我們今天處在一個開放的價值多元化的日新月異的時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對教材知識產(chǎn)生情感體驗之難在所難免。
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者在一定的認識情境中,經(jīng)歷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與發(fā)展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胡云琬先生說:“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深入心靈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輸,也不可獨立傳授。情感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感知――內(nèi)化――升華――實踐復雜的過程,必須采用科學的情感教育方法予以滲透和熏陶?!币虼耍咧姓握n堂若要突破情感體驗之難,可行的方法是通過多維度解決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沖突,從而實現(xiàn)學生正能量的情感體驗?!渡钆c哲學》作為引導中學生成長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其教學質量對中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學習《價值和價值觀》一課時,如單從知識和理論角度講,無需作深入的挖掘或邏輯的推演,但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因而難以讓學生信服,更難以讓學生付諸實踐。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相關的情境體驗和價值沖突突破學生的情感體驗之難。在教學中我先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最美人物的視頻和照片,如白芳禮老人騎三輪車的畫面,并配有相關文字,文字是畫面本身的描述和網(wǎng)友給白芳禮老人寫的頒獎詞等。展示情境材料后,設置相應的思考題,如思考題一:從白芳禮老人等的壯舉和社會給他們的榮譽,談談人生價值的含義和評價標準。思考題二:愛往往意味著付出,甚至犧牲,那么是什么在支撐著像白芳禮這樣的人的壯舉?當畫面上老人那瘦弱的身軀費力地踏上三輪車,我看到學生肅然起敬與感動之情,我想這時學生對人生價值在于奉獻和人性之美有更深刻的感悟,比起知識的講解,這種情感對哲理的理解感悟更有效,情感體驗之難也就迎刃而解。
當然,通過設置情境進行教學不能追求形式上的熱鬧或新穎,教師選擇設置的問題情境一定要具有生活性,是學生在現(xiàn)實中看到、聽到甚至是親身經(jīng)歷過的,做到從生活邏輯出發(fā),讓學生獲得體驗的歷程,在體驗中感悟,獲取不斷進取的人格力量和價值取向,從而實現(xiàn)真、善、美的統(tǒng)一,真正突破情感體驗之難。
總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老師授課的核心,也是突破教學難點的正確選擇。在教學中老師對認知規(guī)律的尊重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是對學生茁壯成長及真正成才的最大關懷,應該成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袁維新.認知建構論[M].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179-182.
[2]江蘇《考試說明》.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二政治的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的學習方法準確理解基本概念
現(xiàn)在的考試政治試題,更加注重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著重加強思維能力的考查。于是在部分師生中產(chǎn)生了一種誤解,以為基礎知識不重要了。其實,知識和能力兩者是統(tǒng)一的,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運用。忽視基本知識片面強調(diào)能力,能力將成為一座沙丘之塔。相對于高一年《經(jīng)濟常識》來說,高二年《哲學常識》的概念、原理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對這些概念、原理要特別注意記憶、比較、理解,如第一課中的物質和意識,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主觀和客觀等概念,如第三課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原理,對這些易混的概念、原理都要認真比較、理解和記憶、知識掌握要準確,回答問題時要符合要求,有些關鍵字、詞要與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隨意搞錯,如物質概念中的"客觀存在",規(guī)律概念中的"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等。如果學生能準確把握,考試時就能避免很多失誤。
循環(huán)復習,多做練習
政治和歷史、地理一樣都是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科。根據(jù)記憶遺忘規(guī)律,學生除了課前預習,認真聽講之外,課后還要懂得循環(huán)復習??砂呀滩姆譃閹讉€階段或部分,在與教師同步學習到一定階段后,又適時地回到第一階段按照自己的計劃復習。循環(huán)復習有利于記憶,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練習,規(guī)范答題?;卮鹫沃饔^題要做到分點、分段,條理清楚,規(guī)范學科用語,原理同材料相結合。為此,學生除了認真聽講、記憶理解外,還要多做練習,正所謂熟能生巧,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好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這是政治課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政治考題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學習《哲學常識》,應該把抽象的哲學原理同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做的話,既能進一步深刻理解哲學原理,又能運用原理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考試分析能力。如國家的宏觀調(diào)控問題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問題,哲學常識的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量變和質變的關系等原理都可以加以結合。教學實踐證明,若能將熱點問題賀教材原理巧妙對接賀正確運用,就能使學生學有所長,適應高考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高二政治治主觀題得分套路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圖表類
高中政治主觀題中有這樣的試題,會給出指示圖(表格、柱狀圖、坐標或者是曲線圖)。往往這類答題所給出的信息量比較大。各位同學在做這類試題時要注意對比橫軸與縱軸所指示的信息。并且在回答時要結合材料與圖標做答,不要根據(jù)自己的猜想進行回答,離開材料與圖表。圖表還會給出一些注釋,這也是各位同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認識評價類
高中政治主觀題在問題中會出現(xiàn)然各位同學評價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試題。各位同學在回答時首先要判斷這類題是哪一類,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然后在進行做答。做答時除了需要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判斷評估以外,還要在最后加上各位同學自己的態(tài)度和做法。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數(shù)。
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意義類
意義類主觀題是高中政治常出現(xiàn)的主觀類試題。各位同學在思考答案時要注意限定詞語的要求,循序漸進的進行回答,條理要清晰,思路要明確。并且應該分兩方面進行做答,即積極的一方面和消極的一方面。
高中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分析類
這類主觀試題是比較好回答的,各位同學可以從多方面展開答題思路,但是要注意的是將材料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回答全面,所以在答題時并不一定只運用一種方法,有可能是多種方法相結合。
高二政治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高中政治的學習要注重預習和上課聽講,因為預習會讓你對所學的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哪里沒看懂,就要在課堂的學習中,著重聽講,那些懂了的,就不用那么費心聽,這樣在我們聽課的時候也有個主次。同時很好的培養(yǎng)自學能力,課前預習使學生減少了對老師的依賴,增強了獨立性,能夠鍛煉培養(yǎng)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
有意識地自己動手整理知識體系。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先從課題或節(jié)題(中心)入手,逐漸細化知識點,認真思考本課或本節(jié)為什么包含這些知識,它們分別是從什么角度對本課或本節(jié)知識進行闡述的,把能夠準確反映知識間關系的內(nèi)容用盡可能簡短的詞句甚至用一個詞概括出來,用不同方向的箭頭將知識連接起來,這樣你就可以自己繪制一個知識體系圖,這種知識體系能夠將知識間的橫向、縱向和隱性聯(lián)系較為科學準確地挖掘出來。如果能經(jīng)常進行上述工作,就會提高構建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擴而廣之,你可以對整冊書包含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概括,對一個學科的知識形成一個宏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