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10:32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實踐的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實踐;職業(yè)規(guī)劃;創(chuàng)業(yè)
大學生社會實踐主要是指大學生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參加各種具體的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活動,如社會調查研究、實習實訓、志愿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的目的是使大學生在活動中達到“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目的。事實證明,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展開職業(yè)規(guī)劃,發(fā)展社會協(xié)調能力,完善個人修養(yǎng),養(yǎng)成踏踏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
社會實踐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以高度的實踐性、普遍的認同性、廣泛的參與性,推進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
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大學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有利于磨礪大學生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面對困難不屈不撓、愈挫愈奮的執(zhí)著精神;有助于大學生養(yǎng)成言行一致、腳踏實地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人的道德品質只有通過行動才能體現出來,大學生只有積極參加實踐,認識社會,在社會大舞臺中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培養(yǎng)大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良學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知行統(tǒng)一,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大學生在學校以接受課堂教育為主線,在課堂學習中大學生所獲得的知識主要是抽象的、間接的書本理論。理論知識對于大學生來講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缺少實踐訓練,許多理論知識無法轉化為能夠實際運用的技能,難以直接用于現實生活中,在生活中的諸多難題往往也不是依靠單一的理論知識就能解決的。社會實踐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通過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模式,可以達到抽象的理論知識外化為實用的專業(yè)技能的目的。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既可以加強學校與社會的信息交流,通過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鞏固和強化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又可以把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與生產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服務開發(fā),真正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三、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
社會化是指個體由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并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經由這一過程,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xù),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fā)展,人的個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會化并不局限于童年,而是一個不斷自我定向的過程。大學生的社會化是在初級社會化基礎上繼續(xù)社會化的一個關鍵時期,大學生社會化的結果對社會發(fā)展、文化傳承和人格塑造都具有特殊的意義。由于大學生群體的內在特性和社會影響的原因,許多學生在剛步入大學時出現了學習適應不良、人際交往障礙等情況,這也反映了處于“心理斷乳期”的大學生在社會化中產生的諸多困惑。
作為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有助于大學生迅速、順利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可以深入社會,學會客觀、正確地評價自我,發(fā)現“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實際差距,通過調整角色期望值、確立適當的成就動機,不斷完善自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大學生健康社會化,從而逐步實現生活技能的社會化、職業(yè)技能的社會化、行為規(guī)范的社會化、生活目標的社會化。
四、引領大學生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
大學生只有正確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并順利就業(yè)才能真正實現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對于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來說,必須基于對社會需要與所學專業(yè)一定的認識,大學生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正是實現這種認識的快捷途徑。而作為身處“象牙塔”中的大學生,生活環(huán)境相對封閉,缺乏對外界的了解,往往存在脫離現實的傾向性,喜歡仰望星空,缺乏腳踏實地;喜歡夢想,缺乏實干;空有知識,缺少能力等,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檢驗專業(yè)知識學習的一個優(yōu)良平臺。大學生在真實的職場情境中,能夠增強對職業(yè)、行業(yè)、企業(yè)的了解,認識并深刻體驗到學校人才評價標準與職場人才評價標準的差異,判定自身的能力傾向與興趣等,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tǒng)觀念,主動調整學習態(tài)度,盡早設計好適合自身發(fā)展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五、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
當前全社會關注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熱潮撲面而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要求提升大學生各方面的技能,對大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素質、事業(yè)心、開拓精神等都有較高要求。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特點進行選題,自主選擇活動方式、控制活動過程,許多富有專業(yè)特色的社會實踐還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在實踐過程中檢驗、考察專業(yè)所學,體現學有所用、服務社會的價值。如果大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專業(yè)特點,選擇與專業(yè)聯(lián)系緊密,在各自領域里知名的高新技術企業(yè)進行社會實踐,從中了解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成果,就會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對專業(yè)特色與科研水平的認識,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興趣,調動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明確自己的就業(yè)方向,主動積累相關實踐經驗,轉變就業(yè)期望和觀念,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海霞,高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途徑研究[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6):32-34.
[2]高琳.大學生社會實踐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結合問題探析[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5):100-102.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對大學生自身的影響
1、社會實踐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獲得的基本途徑。社會責任認知、社會責任感受和社會責任適應的過程。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形成良好的勞動觀念,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美國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影響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因素主要有兩種:一是自我意識障礙;二是與家庭、學校、社區(qū)疏遠。因此,要積極倡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近距離接觸社會,真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
2、社會實踐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創(chuàng)新的靈感植根于實踐。社會實踐活動沒有固定的模式、場地、對象,學生是主動的參與者,只有投身實踐,才能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社會實踐創(chuàng)造了各種平臺為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形成與完善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社會實踐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功能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信念,養(yǎng)成優(yōu)良的人格品質品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成熟的心態(tài),激發(fā)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育大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支教團成員深入貧困地區(qū)進行義務支教期間,他們近距離接觸貧困學生,總會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一些新奇的教育實踐方案,使支教效果大大提高。因此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將影響其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和未來個人事業(yè)的發(fā)展。
3、社會實踐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就業(yè)能力
大學相對于社會而言是單純和封閉的,這有利于大學生安心學習文化知識,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但是,長期脫離社會,會使大學生對于社會現實缺乏應有的認識,對社會報有幻想,給大學生融入社會帶來困難從而導致大學生對社會缺乏認同感,因此要積極鼓勵大學生走出校0園了解社會、參與社會。有效的社會實踐是大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重要渠道。通過實踐,大學生能更好地實現自我認知,理性調整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正確尋找到與自己的知識水平、興趣、性格和能力素質相匹配的職業(yè)。通過社會實踐的經驗,大學生在全面參與社會工作中體驗、了解到就業(yè)環(huán)境、國家政策和社會人才需求狀況,了解勞動力市場乃至行業(yè)現狀,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和目標職業(yè)準人條件,近距離感受工作環(huán)境對目標職業(yè)的工作職責、能力要求。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對社會的影響
1、社會實踐有助于加強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高校社會實踐是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學校與社會以“雙向受益、互惠互利”為基本原則進行交流,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校社會實踐運行機制的不斷完善,有利于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開展。有助于應逐步實現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提高社會實踐的效益,使社會實踐具有更強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高校與社會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式為契機,通過招標洽談、簽定合同等多種形式確定活動項目和利益分配,形成完善的運作機制,積極推進社會實踐活動平穩(wěn)有序進行,實現社會實踐社會服務有償化。更好地調動學校和社會兩方面的積極性,推動社會實踐和經濟建設緊密結合。
2、社會實踐有助于加強社會與地方的文化交流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本身帶有學校的符號,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學校氣息帶入社會,在影響社會的同時,大學生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社會文化的熏陶,這也進一步加速了學校與社會的文化交流,促進了學校與社會的共同進步。以“生命之光”支教團為例,大學生通過西部支教,將在大學所學的相關知識帶到了貧困山區(qū),開擴了山區(qū)孩子的視野,給他們帶去了新的希望。這無疑推進了當地文化的進步,而當地淳樸的民風,也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對學校有關方面的影響
1、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有助于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工程
學校整體及大學生個人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通過培養(yǎng)學生價值取向,行為取向將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成才欲轉化成具體的奮斗目標、信念和行為準則,形成學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引導大學生在為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達到自身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促進了良好的校園文化的建立。,從而使學生與學校真正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學校產生認同感使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促進了學校文化的發(fā)展,引導校園文化建設走向輝煌。
關鍵詞:深化 社會實踐 意義 方法
社會實踐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促進他們對社會的了解,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更好的由學校走入社會。
一、深化高校社會實踐的意義
1、促進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近年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內容從單一到多維,活動主體由被動參與到主動。當前,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多數學生的自覺行動。利用課余時間,學生們走出校園,下農村、下廠礦、到學校、訪軍營、進商店,以社會為課堂,以實踐為教材,全身心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接受教育和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社會實踐活動正日益受到學生們的高度重視。
2、促進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社會實踐通過使學生了解國情,有助于他們加深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使學生接觸人民群眾,有助于他們加深對人民群眾的了解,同人民群眾建立感情,樹立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通過使學生了解社會對知識和人才的需求,增強勤奮學習、奮發(fā)成才的責任感;通過了解改革和建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緒,增強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自覺性。
3、促進學生業(yè)務素質的提高
社會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的檢驗,看到了課堂教學和自身知識、能力結構的缺陷,主動調整知識和能力結構,培養(yǎng)學生不斷追求新知識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使學生把知識運用于生產實踐,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鍛煉實際動手的能力。
4、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社會化貫穿于人的整個生命歷程,是每個人必須面對和經歷的。大學生社會化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成才與發(fā)展,甚至關系到他們一生的命運。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社會角色的轉變,強化其角色類型的分辨能力,角色扮演心態(tài)的健全能力,角色的適應能力;社會實踐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如心理承受能力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應變創(chuàng)新能力等;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是他們消除心理誤區(qū),尋找到社會與自身發(fā)展的最佳結合點。
5、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
通過社會實踐,加強了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有利于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強和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梢酝ㄟ^社會實踐,找到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思想鄭州工作的新路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生機和活力。通過社會實踐,能夠使學校深入了解學生素質、課程設置、教學與管理等方面與社會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主動推行改革,有利于學校進一步端正辦學方向,在與社會實際的緊密結合中,尋求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與突破。通過社會實踐,架起了學校與社會溝通的橋梁,使教育走出封閉式的學院,走向廣闊的社會舞臺,有利于形成教學、科研、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新型教育體制。
6、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一方面接受教育,鍛煉才干;另一方面,運用所掌握的理論、黨的方針政策和科學文化知識為地方和活動接受單位做貢獻,對“兩個文明”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了解社會實踐的具體作用,有助于我們對社會實踐進行科學的評估。我們應當以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否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是否促進了“兩個文明”的建設,作為衡量社會實踐成效的主要尺度。
二、深化高校社會實踐的方法
1、學校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學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的宣傳,號召學生積極響應、認真落實。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建立社會實踐專項經費,并組成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展開,并把社會實踐列入教學計劃,形成制度加以保證。使廣大學生自覺把社會實踐作為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煉才干的重要渠道,積極深入生產第一線,體驗生活。
2、加強隊伍建設,使社會實踐專業(yè)化
大學生社會實踐要想做得更加深入,就必須建立一支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業(yè)務精、能力強、勤思考、善研究的隊伍。在精心組織、認真督導、全面總結的基礎上,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隨時調整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適應時代要求,靈活應變,使社會實踐常做常新。
3、要建立實踐基地,使社會實踐陣地化
社會實踐要發(fā)揮他的教育功能,達到知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校內和校外的結合,陣地建設是很重要的。要廣泛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逐漸建立一系列穩(wěn)定的德育教育基地、生產實習基地、課外科研基地和社會活動基地,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新領域。
摘要: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各大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大W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石油類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內容豐富,不僅設置了有關素質教育的社會實踐主題,還設置了與石油專業(yè)息息相關的主題。本文以我校社會實踐內容為例進行研究,探討石油類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義,以期完善石油類院校社會實踐體系,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更全面的石油人才。
關鍵詞:石油類院校;社會實踐;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4-0023-02
一、引言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為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努力奮斗的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石油類院校學生所學知識專業(yè)性強,知識面廣,所學專業(yè)涉及到了地質學、數學、力學、結構學、材料學、測量學等多種專業(yè)學科,這不僅要求學生們有強大的學習認知能力,還要求學生們能及時融會貫通,真正的理解所學內容。因此,我校在設置社會實踐主題時,不止設置了“中國精神學習宣講行動”、“聚焦農村精準扶貧行動”、“創(chuàng)新驅動經濟轉型體驗行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發(fā)展行動”這類關注學生素質教育的活動,更根據學校特色,增加了“中國夢,石油行”這一專業(yè)專屬主題活動。此活動要求組織青年深入石油企業(yè),參觀生產一線,感受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壯大以及我校對中國石油工業(yè)發(fā)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將自身的成長與石油行業(yè)命運緊密相連。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加對石油企業(yè)的深入了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此外,學校聯(lián)系時事,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行動,為學生們的社會實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本文以以這些活動為例進行研究,探討石油類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義,完善現有的社會實踐體系。
二、社會實踐對學生能力的影響
1.學生的素質可以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得到提高。國民素質是現代化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素質培養(yǎng)刻不容緩。我校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的素質提高提供了平臺。如我校今年開展的“中國精神學習宣講行動”、“關注民生志愿公益行動”、“美麗中國環(huán)保科普行動”等活動,要求學生深入到農村鄉(xiāng)鎮(zhèn)、城市社區(qū)、工礦企業(yè)和部隊軍營,開展科普知識宣講、社會調查研究、發(fā)展建言獻策等形式各異的活動。實踐活動進行中,學生要親身體驗各個階層人民的生活,他們的身份從學生變成了農民,變成了工人,變成了老師。他們不再是信息的接收端,更變成了信息的傳輸端,信息的產生端。很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會明白其中的內涵,而這些經歷也會變成養(yǎng)料,為學生們素質的提升提供養(yǎng)分。
2.學生的交流能力可以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得到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社會積極向前發(fā)展的保證。作為石油類院校的學生,畢業(yè)后一般都會進入到與石油有關的企業(yè)進行工作。這些企業(yè)專業(yè)性強,渴望招收的是“高精尖”的人才。企業(yè)在招聘時,不會只看學生簡歷,更要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由此可見,交流能力直接影響了以后工作的前景。我校安排的這些社會實踐活動,都要求學生自己去聯(lián)系實踐單位,而不是靠學校提供實踐機會。學生們在聯(lián)系實踐單位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與實踐單位的主管領導進行交流,清晰明了的介紹自己的實踐目的、實踐時間以及實踐要求等。在平時,學生接觸到的人主要是同學和老師,這些人接觸起來的比較熟悉,因此沒有距離感。但與領導的接觸交流則需要學生拿出更多的尊敬和謹慎,不犯言語上的錯誤。這個過程可以極大地鍛煉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在社會實踐結束后,各個社會實踐團隊還要進行結題答辯。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對自己團隊參與的社會實踐項目進行介紹和總結,這考察了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經過整個社會實踐流程,相信學生的交流能力會更上一層樓,也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助力。
3.學生的處事能力可以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得到培養(yǎng)。處事能力是一個人價值的重要體現,當今的大學生在應試教育系統(tǒng)下,沒有足夠的機會去鍛煉自己的處事能力,畢業(yè)后馬上進入社會,會有一階段的不適應期,而社會實踐則給了學生們一個機會來提升自己的處事能力。我校現有的社會實踐主題均為籠統(tǒng)的概念,學生可以在這些主題下選擇一個精確的方向進行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我校要求整個社會實踐活動都要自己規(guī)劃,從實踐人員、實踐地點到實踐內容、實踐目的,這些都需要學生自己進行策劃。如果策劃的不完整,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各類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學生鍛煉自己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校期間,學生如果可以多多參與此類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說他們的自主處理事情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這也符合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
4.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得到培養(yǎng)。正式文本寫作一直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到一個調查報告,大到畢業(yè)論文,都是在考察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步入社會,在工作崗位中時時都要用到公文寫作,這是當代學生不可逃避的一項能力培養(yǎng)。因此,我校的社會實踐也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社會實踐結束后,各個實踐團隊都要撰寫社會實踐報告,綜述自己團隊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報告是社會實踐成果展示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團隊要通過數十頁的文字與圖片,向他人展示整個社會實踐進行的過程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影響。實踐報告寫不好,就無法完全展示實踐成果,可以說社會實踐活動就失去了色彩。正因如此,社會實踐通過要求學生寫總結報告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也是一種極好的辦法。
5.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可以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得到鞏固。大學生社會實踐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石油類院校最突出的主題便是“石油”。隨著國際油價的走低,石油類院校畢業(yè)生面臨嚴峻的考驗,這就要求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只有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在未來競聘中收獲自己想要的工作崗位。根據調查,我校每年都會設置活動,實踐團隊會深入各個石油企業(yè)一線,參觀石油相關企業(yè),了解石油行業(yè)最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與往屆校友進行走訪交流。學生平時在學校學到的都是書本上枯燥的知識,參觀石油一線會讓所學知識與所見到的相互印證,鞏固所學知識。參觀的過程也能夠讓實踐團隊成員體驗石油精神,鼓舞學生為石油行業(yè)奉獻自己的力量。
三、建立更完善的社會實踐體系
1.加強日常教育,使社會實踐普及性更高。我校如今的社會實踐活動,參與者主要是各班班級干部以及思想先進分子,很大一部分的普通同學沒有興趣參與此項活動。學??梢栽趯W期間增加日常的社會實踐教育,向學生宣講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同時,將已經結束的社會實踐團隊的時間成果進行展示,如制作宣傳板、粘貼宣傳海報、播放活動視頻等,讓學生們對社會實踐有初步的了解和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舞大家投身到社會實踐的活動中來。
2.完善活動后續(xù)總結過程,加深社會實踐的活動意義。我校如今在每年的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都會開展學校優(yōu)秀社會實踐團隊評比活動,并對優(yōu)秀團隊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筆者認為在這種制度實施的情況下,學校還可以把團隊的實踐成果進行總結,同時收集其他高校社會實踐成果,將兩者進行對比,發(fā)現我校社會實踐的優(yōu)缺點,爭取把下一次的社會實踐做的更完美。社會實踐結束后,學??梢匝埻鶎脙?yōu)秀社會實踐團隊做有關社會實踐的報告,分享自己的社會實踐故事,將社會實踐成果具體化,深遠化,加深社會實踐對學生的影響。
四、結語
石油類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覆蓋面廣,專業(yè)特色強,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同時也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堅持不懈的將社會實踐活動做下去,及時根據當前時事設置適合學生的主題,是提高學生個人素質及專業(yè)能力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學校教育水平及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yè),社會實踐
大學生就業(yè)是一件關系千家萬戶的大事,大學生就業(yè)難也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之一。引起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原因很多,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其在求職時缺乏競爭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說的社會實踐,指大學生在學校課堂之外的一切實踐活動。包括假期實習、專業(yè)實習、社會調查和考察、社團活動、科技文化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活動,勤工助學、兼職工作、創(chuàng)業(yè)活動,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師所說,成功就業(yè)是教育和經驗的均衡。大學生在追求知識和學歷的同時,增加個人的社會實踐是提高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核心解決方案。
一、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遭遇的一些難題
筆者在日常就業(yè)指導教學和就業(yè)心理咨詢中發(fā)現畢業(yè)生在求職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現將部分問題分類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學生對招聘單位、具體崗位、所在城市和行業(yè)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獲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層化社會實踐論文,過于依賴學校和老師等。調查顯示,50.2%的畢業(yè)生認為學校應該提供準確的就業(yè)信息。“就業(yè)崗位信息不足”是畢業(yè)生求職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比如一些同學經常會問:這個崗位好嗎?會有發(fā)展嗎?工資能養(yǎng)否活自己?您能給我說說各大銀行的崗位情況和相應的待遇嗎?一些北方的同學很少關注南方企業(yè),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沒有出省的經歷。
2、簡歷內容不充實
簡歷是用人單位篩選應聘者的第一道關口,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生活和學習經歷的濃縮,直接關系到能否參加面試。有些同學的簡歷比較豐富,參加了校內外的諸多活動、擔任了一定的職務、獲得了一些榮譽和獎勵、取得了若干資格證書、具有突出的愛好和特長。但這部分學生在大學生整體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數同學都屬于簡歷內容比較匱乏:無社團活動經歷、無兼職經驗、無獲獎和證書,專業(yè)成績平平,愛好特長就是上網、看書、聽音樂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有些同學除了基本信息就無話可說。
3、綜合素質與就業(yè)能力不強
“工作經驗和就業(yè)能力缺乏”是畢業(yè)生求職面臨的主要問題中位列第三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欠缺的問題也比較常見。有些單位會在面試中問求職大學生一些專業(yè)與社會熱點相結合的問題,學生的回答難以令考官滿意。某銀行、某藥業(yè)公司和某財務集團在招聘現場考察學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軟件的能力,學生的表現均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會實踐經歷豐富的同學普遍反映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堅持、忍耐,學會了重新審視自我,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提高了具體操作能力、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對求職中的困難。
4、職業(yè)決策困難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電話營銷崗位的面試中,筆者遇到兩位同學,一位同學興高采烈說:老師,我這次面試成功真是太高興了。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中聽您講在大學期間最好做份兼職,我就在商場做了段銷售,我特別喜歡那種顧客接受你的感覺,能接受你推薦的產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這時另外一個女同學則緊鎖眉頭、愁容滿面,“我也被錄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會實踐論文,我也沒做過營銷類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還有些同學面臨升學或就業(yè),考公務員還是去企業(yè),接到幾家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二、社會實踐是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有效途徑
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徹底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和畢業(yè)生本人的努力與配合。但正確認識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價值,創(chuàng)造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和營造積極參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的氛圍,對提高的學生的求職能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社會實踐是實現大學生社會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自然人轉化為一個能夠適應一定的社會文化、參與社會生活、履行一定社會角色、有著健康人格的社會人的過程。很多學生在初入大學時出現了適應不良的情況,這是“兒童我”向“社會我”轉變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廣泛了解和深入社會,全面地、恰當地評價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與實際中的我差距。調整角色期望值,不斷完善自我,積極鍛煉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促進大學生健康社會化。
2、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職業(yè)化的有效途徑。大學期間完成了“兒童我”向“社會我”轉變以后,大學生求職時面臨著從“社會我”向“職業(yè)我”的轉變。高考的評價標準和職場的評價標準截然相反:我國的教育體系大量依靠記憶,分數幾乎成為高考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但職場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說寫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的畢業(yè)生,個體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成為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標準。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積累工作經驗,大學生能認識并深刻體驗到評價標準的變化,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觀念,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生活以獲得平衡的職業(yè)生涯。
3、社會實踐有利于形成教學、科研、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教育體系。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社會需求往往是具體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對接社會實踐論文,需通過社會實踐鍛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以用促學的目標。社會實踐能讓學生了解本專業(yè)領域發(fā)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學校與社會的橋梁,學校也可根據社會的需要適當調整專業(yè)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
三、構建完善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來促進大學生就業(yè)
構建“政府重視、社會參與、學校組織、家庭支持、個人踐行”的社會實踐網絡體系來促進大學生就業(yè),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改變我國大學生就業(yè)的嚴峻形勢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1、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保障體系。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在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guī)的形式予以引導,保障大學生社會實踐必要的人力和經費投入;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呼吁用人單位提供更多的實踐崗位和多層次的職位;政府出面整合社會、高校各方面的力量,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相關問題研究,提高社會各界對開展大學生實踐的責任意識,推動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的建設。
2、高校重視和參與,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課程體系。高等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guī)劃和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時和學分,提供必要經費,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yè)就業(yè)相結合、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應針對不同專業(yè)、年級、層次的學生特點,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提供師資指導和后續(xù)輔導,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學生投入,完善大學生自我發(fā)展體系。傳統(tǒng)觀念認為學生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家長一般不太鼓勵學生在大學期間獲得兼職、志愿者等經驗。“一個好工作靠的是關系”之類的想法,也影響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但到求職時社會實踐論文,“實習經歷”被專科生認為是就業(yè)中最具競爭力的個人因素。有超過2/3的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把“提升個人素質,促進自身成長”作為出發(fā)點和主要目的。大學生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方向,有選擇參加適合自己的實踐,在各種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會經驗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學生就業(yè)影響著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影響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成功就業(yè)是文化基礎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平衡,個體職業(yè)生涯的持續(xù)發(fā)展是多種角色平衡的結果,因此社會實踐在大學生成長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yè)指導中心.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yè)首選調查報告[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趙海娟,王晶晶.對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思考[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樹.論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的建立[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狀況的調查分析.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5] 劉同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與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注:本文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大學生專業(yè)學習動力與高中生報考目標群前置的關系研究》(課題編號:06AIL0210196.)的子課題《高校就業(yè)指導課程后續(xù)指導必要性與實現路徑探究》(項目編號:D203022)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實際 意義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1-0254-01
社會實踐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課堂教育是大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增長才干、健康成長的重要部分,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自身素質、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從2004年開始從事學生工作,8年的工作經歷使得本人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和開展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認知,整理出來望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大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過硬的政治素質,社會實踐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可以使大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去。有助于提高學生道德修養(yǎng),明事理、知榮辱、關愛他人、回報社會;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加深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社會實踐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社會實踐是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益延伸和補充,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把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鍛煉和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闊視野,學習新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使學生發(fā)現自身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的不足之處,主動調整知識結構,不斷挖掘自身潛在的能力,優(yōu)質成才、全面成才。
(三)社會實踐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順利就業(yè)
大學生只有就業(yè)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價值。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相對封閉,缺乏對外界的了解。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展現大學生的個人能力,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和綜合能力。在實際的職場情境中,增加對企業(yè)、行業(yè)、職業(yè)的了解,明晰了自身的能力傾向、興趣、性格等,盡早做出適合自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合理安排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四)社會實踐促進了高校和社會的發(fā)展
高校以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為目的,社會實踐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拓寬了高校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有利于促進高校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培養(yǎng)方案、管理辦法中與社會需求相脫節(jié)的地方,為高校工作注入生機和活力。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充分發(fā)揮知識和智力優(yōu)勢,服務于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需求,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傳播了社會新風尚,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深入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高校領導要認識到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人員、經費上予以充分的保證,確保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社會實踐要不斷創(chuàng)新,長期堅持開展,切忌“上面緊一緊下面動一動”。完善自上而下的組織機構,以學校團委為領導,組織各基層單位開展實踐活動,必須明確各自的職責、權限、利益,并建立健全相應的考核、監(jiān)督和獎懲制度。及時總結經驗和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做好大學生社會實踐這一系統(tǒng)工程。
(二)加大宣傳力度
部分學生對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熱情不夠,這與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在認識上不足有直接的關系。對此我們應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參與面,對效果好、學生和實踐單位都滿意的活動要堅持長期開展,并對活動取得效果及時進行宣傳報道,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三)豐富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的內容
應根據“90后”大學生的特點,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廣開渠道,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樂于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提高同學們的參與興趣和熱情,在實踐活動中不要忽視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愛黨、愛國教育以及和平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按照“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開展社會急需、學生可為的實踐服務活動,增強實踐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的形式
實踐活動應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例如大一、大二的學生活動內容要豐富,側重于綜合能力的提高,對于大三的學生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自己想從事的行業(yè)、企業(yè)、職業(yè)中尋找實習鍛煉機會,在實踐中了解職業(yè)人應具備的素質,找出自身差距和不足,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與自己理想職業(yè)相適應的能力。可以把大學生實踐與教師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選拔優(yōu)秀教師參加、指導社會實踐,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專業(yè)知識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劉德宇.關于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建設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1):17-19.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學生;社會實踐;意義;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190-02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高校一種以實踐方式實現高等學校教育目標的教育形式之一,是學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過程中,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深入現實社會,讓在校生參與具體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以了解社會,增長知識技能、養(yǎng)成正確的社會意識和人生觀的活動過程。面對這樣的一個群體,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我們能依托社會實踐平臺,建立一系列的考評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提升學生的思考性,對于我們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fā)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保ā缎旅裰髦髁x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保ā秾嵺`論》)辯證唯物主義論的認知論把實踐放在第一位,可見,人的認識一點都離不開實踐,參加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而現代廣大學生,在高中時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在大學里面臨著步入社會和繼續(xù)深造的壓力,他們大多是在校園里的書本知識中成長起來的,由于受個人活動的影響,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面對社會的復雜程度,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可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而不是僅憑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上幾次網,看幾條新聞就能了解的。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引路人,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在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一方面,有助于大學生在與社會的互動中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學會做人做事,提高道德修養(yǎng),明事理、知榮辱、關愛他人、回報社會,最終實現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內化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加深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過硬的政治素質,學生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勞動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大學校園畢竟不是完全的社會化,而實踐則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現象的契機。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引導大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規(guī)劃大學生活,鞏固和深化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掌握新的知識,鍛煉和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現自身知識水平局限性,主動調整知識結構,不斷挖掘自身潛在的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等。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鍛煉發(fā)展其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個人素養(yǎng),完善個性品質,有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和社會需要之間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較客觀地去重新認識、評價自我,逐漸擺正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人民群眾的位置,產生一種緊迫感和危機感,使其能夠潛心思考自身的發(fā)展問題,不斷地去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因崗位和工種的不同,大學生要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學會如何恰當地處理人際關系,融洽與他人相處,這將有利于鍛煉大學生的犧牲精神和堅強的品質,有利于大學生畢業(yè)后以最少的時間適應職員身份、社會角色,也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為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將推進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的建構
社會實踐、社會經驗是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yè)的重要條件之一,高等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各類高級人才,然而,目前大多數大學生缺乏自我認識,對未來的就業(yè)方向感到迷茫與彷徨,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yè)認識不足,就業(yè)意識比較被動,且有相當部分大學生認為就業(yè)前景不容樂觀,對職業(yè)規(guī)劃缺乏了解,對自己職業(yè)定位、職業(yè)分析等缺乏了解和應有的準備,畢業(yè)時不能順利適應社會角色,這與高等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目標不符。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從大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入手,積極引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在實際的職場情境中,增加對企業(yè)、行業(yè)、職業(yè)的了解、明朗了自身的能力傾向、興趣、性格等,盡早做出適合自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合理安排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將有助于深化大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意識,為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立足于實踐終極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實踐觀
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人格和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根據社會實踐工作的總體要求,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細的培養(yǎng)目標和內容,突出思想素質教育的重點,并結合大學生所學專業(yè)、行業(yè)和崗位的特點,對每個同學量身定制,確定需要提升思想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和綜合素質打好基礎。
1.引導新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走好職業(yè)規(guī)劃的第一步。大學生活對于剛經過一翻刻苦拼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新生來說,大部分同學雖早已明白大學并不像高中老師說的是“樂園”,但卻常因對新環(huán)境以及專業(yè)化的要求而感到各種不適,以至于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焦慮,而這些不適應如得不到及時調節(jié),將會影響他們的學業(yè),甚至影響身心健康,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在這關鍵時刻引導新生參加社會實踐,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將來從事職業(yè)添磚加瓦。
2.引導在校生樹立正確的實踐觀,盡可能地做好實踐與職業(yè)的銜接工作。目前,仍有一部分大學生把參加社會實踐當成掙錢的機會,注重報酬。根據筆者對243個在校生的調查結果顯示,75%學生對于實踐活動能否給自己帶來經濟利益相對重視,如在同一時間段,一份報酬高,但與本專業(yè)無關的工作和一份報酬低,甚至無報酬,但能給學生帶來理論與實踐較大提高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結合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要解決的問題,即學與生存的問題;從實踐客體的商業(yè)性和實踐主體的個人傾向性出發(fā),區(qū)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并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尋找發(fā)展的機會。
有些學生一開始表現出對社會實踐很熱情,也很感興趣,期望著實踐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但面對復雜的實踐環(huán)境,有些學生很快就顯得很沮喪,受挫能力、應變能力差,持久性低,這時,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引導大學生做好吃苦,承受壓力的準備,積極主動參加團隊建設,在實踐中克服急躁心理,鍛煉自身的忍耐性,從基層做起,通過沉淀與積累社會經驗,不盲目跟隨前人的做法,思考系統(tǒng)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在實踐中真正錘煉意志品格,為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角色意識,能力基礎。
(二)利用“示范效應”的感染力,激勵在校生投身社會實踐
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立場、高尚的思想覺悟、堅定的理想信念給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加了不少感染力和說服力。而在具體實施社會實踐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關注他的行進,及時給予激勵、鼓舞和喚醒,幫助他一步步地接近理想的目標,將最大化地利用學生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學生特長,加快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鍛煉實際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精神,豐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內容,增強社會實踐的整體功能。
(三)建立社會實踐管理體系,形成持續(xù)改進社會實踐管理長效機制
為營造良好的社會實踐氛圍,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保證社會實踐目標的最終實現,學校各級領導要認識到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建立社會實踐科學的內容體系,通過廣泛吸取社會資源,組織人員保障,經費支持,加大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進一步規(guī)范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管理、考核評價機制。
各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從工作角度出發(fā),堅持全程、全面參與,利用主題班會、講座、課堂、團學工作等各類陣地熱情推動,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塑造學生良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品格,培養(yǎng)大學生誠實守信、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形成嚴謹的學習和學術風氣,形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良好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趙俠.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蘇高教,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