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學生勞動實踐范文

時間:2023-08-06 10:45:49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勞動實踐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小學生勞動實踐

第1篇

關鍵詞:家庭勞動;服務自我;激勵實踐

勞動實踐活動是對小學生優(yōu)良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一種基本途徑。目前以學校為主體的小學生勞動實踐活動已廣泛開展,學校的勞動技術課也參與其中。但是實際中的家庭勞動實踐卻未被引起足夠重視。

現(xiàn)在家庭獨生子女較之上代人有相當?shù)膬?yōu)越性,有的不是獨生子女的也是留守兒童,家庭大多成為小學生成長的“溫床”,長期以來,他們嬌生慣養(yǎng),勞動觀念差,動手能力弱,勞動意識淡薄,勞動技能低下,有不珍惜勞動成果的不良傾向,使學校勞動教育在家庭中喪失功能。因而就必須徹底治理家庭勞動實踐這一死角,進行家庭勞動實踐可以從以下方面去做。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

在家庭勞動中要讓學生自我服務和自我保護,從這種自我服務中加強勞動鍛煉,對小學生進行生活自理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勞動習慣,老師找家長要通過這種教育進行評比、分析,隨時加以指導。

二、學習家庭勞動技能

家庭勞動的技能,首先要教給小學生一定的家庭勞動基礎知識,如編織、做飯洗衣、房間打掃、室內布置等;再者學校組織學生學習,要選定學習內容,上好專門的勞動輔導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勞動環(huán)境,讓學生自己動手。

三、給學生勞動時間

學生在家不要像小皇帝那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方面,要讓學生能在勞動中有空間,家長與學校要為這些孩子制造點兒難題,面臨難題時讓學生自己獨立去處理,讓學生自己在勞動空間里學習到技能,以不斷來完善自我,養(yǎng)成家庭的事情爭著做的好行為;另一方面,腦力勞動為家長提供財政開支,如房子的布置、家庭動物養(yǎng)殖,家長給予一定的支持,這樣既能使孩子有一個愛勞動的習慣,同時也為家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四、激勵學生的家庭勞動行為

鞏固家庭勞動效果的有益方式必須采用學校與家長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以克服學生嬌生慣養(yǎng)的不良現(xiàn)象。(1)給孩子一種獎勵。在家做得好的學生,學校評出“孝心孩子”,授予稱號或獎品。對在家沒有完成任務的或者做得不好的學生進行批評。(2)組織學生分組到家進行比較評比,對不學或消極參與家庭勞動的學生適當?shù)亟o以批評,以糾正勞動行為的偏差,警惕學生的懶惰行為。

第2篇

關鍵詞:勞動實踐;綜合能力

我校占地面積約10畝,校園里樹木蔥郁,綠草如茵,大橋相伴,古樟輝映,校園面積寬闊,環(huán)境舒適優(yōu)雅。2009年,我校被確定為桂林市、資源縣教育局勞動實踐基地,學校通過基地實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從而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育人之路。

一、以基地為依托,為師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搭建舞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變革,它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育職能的變化和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使教育教學從片面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筆者結合實際,確立了《開辟勞動實踐基地,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研究》這一研究課題,旨在通過勞動實踐基地,指導教師合理組織并采用多種活動方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一)采取分級管理模式,突出課題研究的針對性

基地菜園18塊菜地都分配到每個班級,每個班分為4個小組,輪流管理。為了使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真正發(fā)揮育人作用,基地的打理、翻耕、播種、澆水、除草等都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完成,要求學生每次勞動后都要寫日記,并做好觀察、記錄蔬菜生長過程,及時總結經(jīng)驗。

(二)開展行動研究,上好研究課

我嚴格做到:在教學中開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學,認真聽取學生意見,積極進行總結并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概括出研究結果,形成教學反思,引發(fā)新的問題,使研究具有動態(tài)性,突出指導性。從沙地整理的要求、栽種時要成線、對稱、品種種植成片、完工后工具收集擺放等方面加以引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方面,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組織學生進行探討。一次菜地負責人在幾次噴藥后發(fā)現(xiàn)沒有效果,蔬菜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知道后,隨即組織學生觀察、探索,終于弄清是蝸牛在作怪,于是學生就去找消滅蝸牛的藥劑。雖有但很難買到,于是又另想他法,最后根據(jù)蝸牛的生活習性,利用早晚的時間捉了幾天,使蔬菜長勢逐漸好轉。

二、加強過程指導,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提供熔爐

小學新課程標準在實施意見中指出:“不要把學生束縛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里,教室外才是小學生能大有作為的更廣闊的天地。不要把上課下課當作教學的起點和終點,小學生探究科學的活動不是一節(jié)課所能完成的。不要拘泥于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孩子眼中的科學世界永遠是妙趣橫生的?!眲趧訉嵺`基地的創(chuàng)建,更便于學生在種植、觀察、體驗、交流中體驗勞動的樂趣,在蔬菜基地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勞動習慣,對開發(fā)智力、增強體質、陶冶情操、健康成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等都起著重要作用,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利用基地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勞動教育活動,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觀察、動手、動腦的能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讓每個學生都當“菜農”,種植各種花卉、蔬菜、果樹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播種、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花期管理、種子收藏等生長全過程的栽培管理技術。教師可組織學生從播種、發(fā)芽、開花到結果長達5個月的親歷種植、觀察過程,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將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延伸到勞動實踐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品味勞動成果的喜悅,使“勞技”教學真正擁有自己的一片實踐空間,實現(xiàn)教學資源互補之目的。

例如,在進行地瓜“翻秧”的教學實踐時,開始學生們爭論不休,因為有的學生說不用翻秧,有的說必須翻秧,否則就會影響產量。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我讓學生多咨詢農民再下結論。幾天后,學生進行交流后才知道:原來在水分充足的情況,莖節(jié)處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從而造成紅薯產量低,在這種情況下,紅薯藤蔓就要經(jīng)常翻動。而在干旱缺水的情況下,要少翻動或不翻動紅薯藤蔓,讓莖節(jié)處的次生根生成,為植株的生長提供更多的水分和養(yǎng)分,這有利于植株生長和生存。學生在了解到正確的知識后,在教師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開始了翻秧實踐。

(二)形成良好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第3篇

關鍵詞 勞動實踐 綜合能力一、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述評、選題意義

(一)研究現(xiàn)狀述評

資源縣瓜里鄉(xiāng)大田完小2009年被正式確定為桂林市、資源縣教育局勞動實踐基地。勞動實踐基地面積共有3畝,開辟了蔬菜種植區(qū)、育秧大棚區(qū)、苗木區(qū)、稻田、魚塘、瓜架鵬區(qū)。今年又擬擴建花卉種植區(qū),并增設蔬菜噴灌系統(tǒng)。其中魚塘養(yǎng)殖草魚、鯉魚、泥鰍;稻田種水稻,套養(yǎng)禾花魚;蔬菜種植區(qū)種植季節(jié)蔬菜;育秧大棚區(qū)培育菜種。勞動實踐基地中的菜地主要按班分塊管理,學生自帶勞動工具,學校提供種子,肥料,魚塘、大棚由學校具體管理??h教育局勤工辦和中心校主管人員分類指導,學校領導和教師具體主抓,基地收入一部分用于基地擴建,一部分用于該校寄宿生生活補貼,花木用于美化環(huán)境,基地集中向小學生普及現(xiàn)代農業(yè)科學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與感觸農業(yè)生產與科研概況,對拓展小學生知識面,開拓視野起到積極作用。

(二)選題意義

勞動是創(chuàng)造人類財富的有效途徑,是推進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把鑰匙。勞動能力是每一個現(xiàn)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行為習慣。日本規(guī)定小學生每天參加勞動24分鐘,英國為36分鐘,美國是1.15小時,而我國不足12分鐘。勞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人生教育的根本,是中小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途徑。盧梭曾說:“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勞動訓練,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不愛勞動,不愛惜勞動成果,勞動技能和綜合能力差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今農村小學生中還普遍存在。家長對獨生子女的過度呵護,造成學生勞動上的依賴。嚴重的重智輕勞傾向,學生的勞動機會在減少,勞動能力在削弱。我們學校的學生雖然都是農村孩子,但由于家長的呵護,缺乏必要的勞動機會。為此,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

二、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主要觀點

(一)研究目標

1.開展各種花卉、蔬菜、果樹等種植,讓學生了解一些勞動工具的簡單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植物栽培技術。

2.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教育,在勞動中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3.開發(fā)勞動實踐校本教材,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二)研究內容

1.編寫出一套既有學校特色,又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綠色蔬菜栽培技術》校本教材,激發(fā)學生勞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

2.利用學校勞動實踐學生開展季節(jié)性蔬菜的種植研究。如青菜、黃豆、南瓜、黃瓜、蘿卜、大豆、油菜等,讓學生了解農作物的生長規(guī)律,學會一些蔬菜栽培的方法,培養(yǎng)勞動技能。

3.探索勞技教學新形式。實現(xiàn)傳統(tǒng)種植與創(chuàng)新種植相結合;勞技教材與校本教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環(huán)境保護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

(三)主要觀點

1.結合學生自身興趣,掌握種植花苗、蔬菜、樹木的一些基本知識,從生活中主動獲取勞動知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品質。

2.以“勞動實踐基地”為依托,讓學生們在菜地里付出勞動的同時,積累知識,增長見識,體驗到勞動生活的樂趣,提升適應能力。

3.通過“勞動實踐基地”種植活動,營造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掌握簡單的種菜方法,親身感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樂于幫助別人、尊重別人、與人合作的交往能力。

三、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1.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理念,重視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傳授栽培、種植技術,學做結合,掌握除草、澆水、避免損傷植物的根、莖、葉的正確方法。

2.以“勞動創(chuàng)造美”為主題。通過觀看勞技錄像、現(xiàn)場種植、菜地觀察等形式,讓學生初步接觸栽培技術,感悟勞動之美。

3.以“勞動體驗快樂”為主題。帶領學生種植蔬菜、栽種樹苗,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勞動實踐,體驗快樂,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研究方法

1.實踐法: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學生自身的勞動實踐,收集信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2.個案法:通過研究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踐案例,激發(fā)學生勞動意識的形成。

3.總結法:通過各階段成果研究,及時總結,提煉栽培技術,為編寫校本教材提供依據(jù)。參考文獻:

第4篇

一、勞動實踐基地建立的緣起。

今天的小學生承載著明天的希望,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然而,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加,家長對孩子的寵愛之風日益盛行?!八捏w不勤,五谷不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學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們農村也屢見不鮮。如此現(xiàn)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警惕。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達,我們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舊式農民的翻版了,但是中華民族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品質,卻是我們生活的精髓,不能隨意丟棄。xx是著名的“銀杏之鄉(xiāng)”,銀杏是xx的名片,是學生最熟悉的樹種。為了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養(yǎng),真正將新課程的理念全面貫徹落實,讓延續(xù)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文明歷史得以發(fā)揚光大。我校建立了以“銀杏園”為勞動實踐基地,以“銀杏的栽培”為校本課程的勞動實踐活動。

二、指導思想。

“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最終讓學生熱愛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笔俏倚Un外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學生的素質不僅是基礎文化素質,而且還應包括各種體力、能力和知識面,包括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只有全面地進行教育教學行為,才會讓學生形成堅韌不拔、吃苦耐勞、樂觀向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風貌,才會形成客觀看世界主觀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之間相互溝聯(lián),缺一不可。知識與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與過程是血脈筋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靈魂思想,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除了認真學習書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課外的社會資源的大量補充,才能有機地結合社會理解課文,理解社會,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三、組織管理及實施。

為了更好地領導開展學校勞動實踐活動,開發(fā)課程資源,讓學生有全面發(fā)展的機會,學校組織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勞動實踐基地領導小組。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計劃,并選派沈軍、常勇、劉國兵三位老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老師。老師學生一起干,全員參與,分工合作,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互幫互學,教學相長,營造勞動實踐氛圍,讓大家在勞動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四、收獲和成果。

第5篇

關鍵詞:《快樂飲食ABC》;勞動實踐能力;實踐能力

我們在調查中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占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為數(shù)不少的家長認為目前孩子最關鍵的事是讀書學習,那些買菜、做飯的事,“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確,這些生活技能,以后或出于本能,或出于模仿是可以掌握的,但是恰恰缺失和錯過了孩子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培養(yǎng)的養(yǎng)成期。那么在學校如何來培養(yǎng)呢?我覺得我校的校本教材《快樂飲食ABC》叢書是分層培養(yǎng)學生勞動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

一、從編寫結構體系可以看出它是分層培養(yǎng)學生勞動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

1、低段以簡單的動手勞動為主。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差,隨意注意占優(yōu)勢,適宜于勞動時間短、強度小、安全保障系數(shù)高的簡單易行勞動。如第二課《海帶作用大無比》實踐篇中的幫媽媽泡干海帶,第三課《樣樣都吃身體好》實踐篇中的剝煮熟的蛋,第十一課《豆類家族,健康之友》實踐篇中的折四季豆,第十六課《米粥營養(yǎng)易消化》實踐篇中的洗百合等。這些課程的開設,不光讓學生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識,還明白了,家長為了孩子的成長在不斷付出,應該懂得感恩父母。

2、中段以稍加復雜的動手勞動為主,并了解及開展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勞動。

通過低段簡單動手勞動的有益展開,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動手能力增強,到了三、四年級,我們應將重點放在稍加復雜的動手勞動方面。如第四課《皮蛋豆腐有營養(yǎng)》實踐篇中的做皮蛋豆腐,第六課《清涼可口脆黃瓜》實踐篇中的做涼拌黃瓜,第十課《維C之王西紅柿》實踐篇中的做糖拌西紅柿,不僅如此還激發(fā)學生了解了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勞動,第十六課《端午時節(jié)話粽子》實踐篇中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在了解了制作粽子很不容易后,懂得愛惜糧食。在了解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勞動基礎上再向課外延伸,動員學生參與尋訪家鄉(xiāng)“老字號”食品,通過上網(wǎng)查找資料,走訪調查,查閱書籍等途徑讓學生尋訪家鄉(xiāng)“老字號”食品,了解“老字號”食品聞名遐邇的原因,認識老字號食品的價值,傳承家鄉(xiāng)傳統(tǒng)飲食文化,樹立勞動光榮意識。

3、高段以復雜的動手勞動為主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并使學生產生勞動需要。如第二課《香脆可口的腌蘿卜》實踐篇中的做醋腌蘿卜,第六課《水果拼盤 形神俱佳》實踐篇中的做水果拼盤,學生通過切、割、補、拼,一盤盤造型別致,色彩鮮艷的水果拼盤在學生的手中誕生了,學生好不喜歡。第十二課《學做艾餃祭祖先》實踐篇中的做艾餃,不僅如此還動員學生親近大自然,做“大字號”食品,通過在課外延伸開展“我愛春天的野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野菜,學做野菜食品,親近大自然,提高生存能力。

二、從編寫內容可以看出它是分層培養(yǎng)學生勞動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

1.激發(fā)勞動興趣,使學生愛勞動。

(1)、插圖直觀導入。直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直觀,即是在教學媒體作用下調動學生的直覺興趣、給學生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我校的校本教材《快樂飲食ABC》叢書每一課都有精美的插圖適時呈現(xiàn)給學生,通過直觀的“美味”和“新奇”的刺激,使學生產生想動手做的欲望,再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老師的引導啟發(fā),和制作步驟的高度概括,學生的動腦、動手欲望必將激起。

(2)、結合實際、滿足生存自理需要。滿足學生生存自理需要,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也是調動學生勞動欲望的原始動力。而我校的校本教材《快樂飲食ABC》叢書的編寫內容中的飲食教育,都是和學生生存息息相關的基本勞動實踐能力,做小吃,學做菜,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常識,在家里已經(jīng)學不到了。學校編了這些教材,既給了學生實踐的平臺,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今后的生活鋪墊了幸福之路。

2、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鞏固勞動實踐能力。

我校的校本教材《快樂飲食ABC》叢書中的每一課實踐篇中的勞動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學生可在家就可實踐操作的,便于學生鞏固已有的勞動實踐能力。不僅如此做為校本教材的延伸,我校還開展一系列與培養(yǎng)學生勞動實踐能力有關的實踐活動,如讓學生學做“小字號”自制食品,鍛煉他們的勞動能力;讓學生還學做“大字號”的野菜食品,讓學生提高勞動能力。就拿去年我校舉行了“紅領巾健康飲食博覽會”,來說,各社團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活。通過學生在現(xiàn)場進行實踐勞動操作,不但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還讓他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從編寫后的實施課堂內外教學上可以看出它是分層培養(yǎng)學生勞動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

第6篇

一、組織學生進行勞動項目競賽,激發(fā)學生勞動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勞動情感小學生最初參加勞動實踐時,勞動興趣帶有暫時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整個勞動活動,并不是勞動的具體內容。因此在組織小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時,一定要具有集體活動的色彩,只有將不同的集體活動形式同具體的勞動內容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穩(wěn)定學生的勞動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自覺性。由于勞動條件和內容的不同,集體活動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其中比較常用的就是開展勞動競賽,使勞動實踐過程帶有適當?shù)母傎愐蛩兀约て饘W生在勞動中獲得愉快的情感。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上進心較強,他們的主導性勞動動機是取得優(yōu)秀成績,爭戴小紅花,爭當優(yōu)秀生,以博得老師、家長的贊揚和同學們的尊重。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傾向、可以在中低年級學生的勞動實踐中、適當安排一些小競賽活動、給優(yōu)勝者以適當?shù)谋頁P與獎勵,使學生的勞動興趣和動機始終處于極佳處況,一定會增強教學效果。

二、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促進學生對勞動技能的掌握在勞動課教學中,學生是勞動實踐的主體。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相協(xié)作,乃是組織學生更好地實踐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師應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協(xié)作環(huán)境,引導他們互相幫助,彼此取長補短,共同協(xié)作完成任務。這樣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勞動實踐中,組織學生互相協(xié)作的形式較多,常用的大體有這樣幾種:分工性協(xié)作。幾個人或一些人共同完成一個任務,每個人負責勞動實踐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每個學生在勞動實踐時,就會體會到自己同他人,同整個集體之間的關系,考慮到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別人或整個勞動過程,影響到整個任務的完成。小學生普遍具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要強心理,在勞動實踐中,恰當?shù)亟M織好學生的分工協(xié)作,會極大地調動他們的積極勞動動機,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刷書包》和《洗襯衣》等課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在勞動實踐時,?教師可以將每個學生安排在整個勞動過程的某種環(huán)節(jié)中。如每組的1號同學打水泡書包或襯衣;2號同學打肥皂,揉搓書包或襯衣;3號同學進行漂洗。

輔協(xié)作。在勞動課教學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情形:教師講解演示得十分細致清楚,但總有那么一部分學生就是學不會,掌握不了,但往往經(jīng)過同學的指點幫助后,他們很快就掌握了所學勞動技能的要領。例如一次某校上《學針織》一課,在學起頭技巧時,盡管教師講解,演示的很清楚,甚至配上幻燈錄像增大了演示的可視度,但仍有一些同學掌握不了一手挽線,一手挑線的技巧,但經(jīng)周圍同學稍一指點,他們“頓開茅塞”,很快掌握了起頭的技巧。

互協(xié)作。有些勞動課的實踐內容較為復雜,環(huán)節(jié)較多。由于小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差,加之缺乏鍛煉,在從事勞動實踐時,有時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情形。在進行這方面的實踐時,應讓學生結成對子或分成小組。當一人實踐時,他人可以在旁提供幫助或照顧,以保證勞動實踐有條不紊地進行。

三、以集體形式組織勞動實踐,提高學生勞動技能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在勞動實踐中,不同的勞動組織形式,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影響也有區(qū)別。不同的勞動情境和條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學生個人單獨實踐的形式,可以鍛煉其獨立的品質,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精神。但也容易產生單純計較個人實踐效果,炫耀自我思想傾向。而以集體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勞動中學生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每個人在勞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發(fā)生了變化,這就需要他們能靈活地運用勞動技巧,又能協(xié)調動作,搞好配合。同時,這種勞動集體本身就是一 個有力的教育因素,學生在集體勞動中,會更多地想到集體的勞動效果,集體的榮譽,看到集體的力量。一般來說,小學生都比較向往集體活動,有較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所以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材的要求,組織好集體形式的勞動實踐,通過它促進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形成。轉貼于

教材中的《建立校外服務站》和《幫助軍烈屬和殘疾人》等課,如果以集體形式組織學生勞動實踐,每個同學都要發(fā)揮其作用,還要注意協(xié)調一致,互相配合。比如會修自行車的主動去修車;會洗衣服同學認真洗衣服,即使勞動技能較差的學生,也會努力尋求動手操作的機會,發(fā)揮作用。這時學生的主導性勞動動機就是怎樣提高集體的勞動效果,怎樣為集體爭取榮譽。實踐證明,這種集體形式的勞動,對學生的勞動技能和集體責任感的形成,都有較好的作用。

四、努力創(chuàng)設愉悅的情境,增添勞動實踐的樂趣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小學勞動教學也同樣是如此。如果單純地讓學生機械的模仿、操作,課堂氣氛就會枯燥乏味,從而會使學生感到煩燥、厭倦、勞累。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和興趣的不穩(wěn)定性,運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勞動環(huán)境,使學生的勞動情感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在一種美的藝術享受中來學習掌握技能技巧。在這方面通常有這樣一些做法:角色游戲。例如在指導學生實踐“擺放收拾餐具”、“泡茶”等,教師可找?guī)讉€學生分別扮作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客人,然后讓學生按一定要求模擬擺放餐具或端茶敬客。再讓同學們檢查評論。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會感到生動有趣,樂意參加。

現(xiàn)場實踐。經(jīng)驗證明,小學生比較喜歡新鮮的場景和新奇的活動內容?,F(xiàn)場勞動實踐,身臨其境,會使參加勞動的學生經(jīng)常處于一種高度積極、主動、興奮的精神狀態(tài),教學效果較好。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好這種形式的勞動實踐。

例如,教學《給小樹澆水》和《小樹的養(yǎng)護》等課,一定要到實地進行具體勞動實踐,而不要在課堂上搞模擬實踐,紙上談兵。

實地參觀。有些教學內容,由于勞動實踐的局限性,課堂上只能指導學生做部分實踐。如學《滅鼠害》一課,消滅老鼠的方法很多,課堂上只能做幾種滅鼠工具的模似操作,在課堂上根本不能捉到老鼠。對于這一類教學內容,教師如能領學生親自到糧庫、倉庫等地去參觀,請有關人員介紹實際滅鼠情況,學生會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更會加深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音像配合。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無疑會大大提高勞動課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勞動課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都在這方面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比如用幻燈、錄相演示勞動技能的操作過程,或在學生動手實踐時播放一些符合勞動氣氛的音樂等。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及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在充滿美感的環(huán)境里得到緞煉,受到熏陶。

五、注意對學生進行安全衛(wèi)生教育,使其養(yǎng)成規(guī)范性的良好的勞動習慣安全衛(wèi)生教育是小學勞動課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生愛熱鬧,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差,考慮事情不周全。如果教師在安全問題上,不事先說明,不把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事故因素都交代清楚,一 時的疏忽大事,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而衛(wèi)生教育直接關系到學生良好品質和習慣的培養(yǎng),從嚴要求是有益的。如果放任不管,不負責任,將會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丟三拉四,顧首不顧尾的壞毛病,而且不易改變。因此,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安全衛(wèi)生的教育,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把它作為一個重要部分加以考慮和處理,以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第7篇

關鍵詞:在校大學生 兼職 勞動法適用

1、在校大學生兼職的現(xiàn)狀及成因

當今社會在校大學生兼職以及在兼職過程中與相對方發(fā)生糾紛的頻率與日俱增。但在法制層面的尷尬是在校大學生是否能作為勞動者,適用勞動法仍存在爭議,使得在校大學生的很多權益處于法律保護的盲區(qū)。在校大學生兼職期間權益受到侵害并且無法獲得良好的充分的救濟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諸如在校大學生兼職期間的報酬嚴重偏低甚至被比較隨意的扣減,在求職的過程中被迫接受很多不合理要求,工作條件環(huán)境惡劣,時間長強度大等,以及與用人單位發(fā)生糾紛或者人身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很難受到充分的保護等等。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立法不夠完備。1995年勞動部出臺的《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guī)定在校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該《意見》對在校大學生的勞動者地位進行了直接否認,使得在校大學生兼職無法適用勞動法。更加遺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也沒有明確承認在校大學生的勞動者地位。還有就是在校大學生普遍缺乏相關法律知識和維權能力。他們在兼職過程中幾乎很少簽訂合同,更別說在合同中有隊自己權益保護的有利條款。在權益在此過程中受到侵害以后也很少選擇司法救濟,據(jù)調查發(fā)生糾紛后維權的大概只有10%,這就更加降低了相關用人單位壓榨在校大學生的法律成本,使得在校大學生兼職期間的權益更加岌岌可危。當然這也與相關主管部門和高校在這些方面的介入和管理缺失有些關系。

2、在校大學生兼職適用勞動法的法律依據(jù)分析

由于時間和工作經(jīng)驗的限制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形態(tài)多為商品促銷、餐飲類服務、散發(fā)廣告單、家教等。其中家教也就是在校大學生被自然人雇請教授其子女相關的課業(yè)。這種法律關系從性質上說屬于雇傭關系,應該屬于合同法的管轄范圍。但其他的兼職形態(tài)用人單位為非自然人,實質上是符合勞動法調整對象的范疇的,應該適用勞動法。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并未明確排除大學生兼職行為的適用?!秳趧雍贤▽嵤l例》中也沒有相關的禁止性規(guī)定限制大學生的勞動關系主體身份。再者在校大學生兼職行為也符合勞動法理論上適格勞動者的四標準,也就是年齡、體力、智力、行為自由。其次勞動部95《意見》中的規(guī)定有它特定的背景,當時的大學生就業(yè)包分配政策仍存在,如果把在校大學生的兼職被視為就業(yè)的話,學校就可以不分配工作了,就造成了就業(yè)權利的不公,可見初衷是旨在保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并且《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五類不適用勞動法的主體有國家公務員、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農村勞動者、現(xiàn)役軍人還有家庭保姆,但在校大學生并未在此之列。再者憲法規(guī)定了公民平等的勞動權,在校大學生作為公民的一個群體自然不應例外。最后其實《勞動合同法》第一條就已經(jīng)開宗明義,要 “構建和發(fā)展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而將在校大學生排除在勞動者的門外,在校大學生的兼職行為也不適用勞動法的做法恰恰與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的立法宗旨相悖。在校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法律關系中,誰處于弱勢地位再明顯不過,因此將在校大學生納入勞動法的調整保護范圍也正符保護弱者的基本法理。

3、在校大學生兼職適用勞動法的可行性建議

將在校大學生一并納入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可以增加用人單位的侵權成本,從而減少在校大學生兼職期間權利侵害的可能性。明確在校大學生兼職行為中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可以說在勞動法律關系中至關重要。也是在校大學生兼職過程中自我保護的法律武器和重要憑證和依據(jù)。立法還應對違反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之法律責任做出具體化規(guī)定,明確雙方的救濟途徑和程序。這樣可為大學生提供更為便捷有效有利的權益保護途徑。和司法途徑相比,勞動仲裁在解決勞動糾紛方面具有快速、經(jīng)濟等特點。一旦用人單位發(fā)生拖欠、克扣工資等侵權行為,大學生可以通過向當?shù)氐膭趧又俨梦瘑T會申請仲裁,而不至于被勞動仲裁委員會以大學生兼職不屬于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加以拒絕。同時立法的完善還有利于強化相關部門對大學生勞動權益的保護。要將在校大學生兼職行為納入勞動監(jiān)察部門和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工作范圍,使得在校大學生的權益受到更加全面的保護。與此同時,加強對中介市場的規(guī)范和管理甚至進行相關的立法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對在校大學生兼職行為的保護也是重要一環(huán)。

事實上《勞動合同法》中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規(guī)定,實現(xiàn)了在校大學生兼職行為適用勞動法的類別定性。非全日制用工,也就是以小時計酬的,在同一個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的特殊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口頭協(xié)議有效。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只要后訂立的勞動合同未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實際履行即可。雙方當事人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非全日制用工。終止非全日用工,用人單位不用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jīng)濟補償。上述的這些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特性其實和在校大學生的兼職行為幾乎天衣無縫的完成了對接。

當然由于大學生兼職勞動身份確實有其特殊性,對應其特殊性在勞動法的適用上也應該有特殊的規(guī)定。比如在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方面,大可不必嚴格以普通勞動者的標準按照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辦理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及女職工生育保險等。但是實踐中各大高校幾乎無一例外都會依法為學生購買了相關醫(yī)療保險,而且大學生兼職多半是短期的而且有其不確定性。因此,除辦理必要的工傷保險外,其余險種完全可由雙方協(xié)商確定,大可不必一刀切的強行規(guī)定,這也將減輕用人單位的經(jīng)濟負擔同時也將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兼職機會。

總之,將在校大學生兼職的行為納入到勞動法調整的范圍內其合法權益才能得到切實根本的保障,大學生才能通過課外兼職獲取更多的實踐技能和工作經(jīng)驗,這與新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模式也是完全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