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文

時間:2023-08-06 10:45:54

序論:在您撰寫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

第1篇

1評價原則

1.1現實性原則

社會科學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它自身的現實意義,整個人類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告訴我們,只有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需求的科學成果才能被人們理解、接受、掌握、應用,才能有生命力,因此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將社會科學發(fā)展目標與國家目標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國家亟須研究和解決的社會科學領域的重大現實問題能夠提出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議,或者為培養(yǎng)社會科學優(yōu)秀人才提出創(chuàng)新性方案和策略。

1.2價值性原則

(1)學術理論價值。社會科學就是在不斷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前進的,對較復雜的社會現象進行正確的解釋,找尋現象背后的本質和規(guī)律,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真諦,因此對基礎理論成果的評價,學術理論價值是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2)倫理道德價值。在人們的價值觀中,倫理道德價值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項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社會之中以后,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改變著人們之間的各種關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如果一項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違背了社會大眾普遍遵循的倫理道德原則,那么該項成果是很難被接受的。因此,一項成果所蘊含的倫理觀、價值觀是要與人們普遍認可的、經過歷史積淀的、已經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相一致,這樣才能適用,才有可能在社會生活中被廣泛推廣應用。

(3)社會經濟價值。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可以通過給相關機構或部門提供建議、方案、方法,解決實際社會生產、生活問題而產生經濟效益,也可以通過為人們提供知識、更新人們的觀念,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素質、思想道德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以及價值判斷能力,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對于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可以量化的部分,可用價值量的大小來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壞,難以量化的部分,則可以通過其影響面、宣傳面和貢獻大小加以評判。

(4)生態(tài)環(huán)境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社會、自然之間建立和諧關系的重要性,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與自然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可以通過影響組織機構的經濟行為來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可以通過改變人們的行為,進而影響到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積極的影響應該是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使人、社會、自然更加和諧相處。生態(tài)環(huán)境價值標準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一個評價標準。

1.3創(chuàng)新性原則

評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一項重要標準是創(chuàng)新程度。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總結出新的經驗、規(guī)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論、學說,提出新的方案、對策,為新的實踐及時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等。一項沒有創(chuàng)新力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復別人已經提出的觀點和方法,是毫無意義、沒有價值的。所以,不同范圍、層面、角度的創(chuàng)新對社會經濟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同,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我們應根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創(chuàng)新程度的大小來衡量其價值。

2評級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

評價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評價制度、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方法等。

2.1評價制度

制度最一般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許多情況下,制度也是某一領域的制度體系,如我們通常所說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制度最大的特點是規(guī)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對實現工作程序的規(guī)范化、崗位責任的法規(guī)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起著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須以有關政策、法律、法令為依據。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為人們的工作和活動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據。

評價制度就是評價工作應當共同遵守的評價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評價制度是保障評價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是評價工作科學、公正、客觀的基石。因此在評價系統(tǒng)中評價制度是最重要最關鍵的要素。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是評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它包括評價準則的制定,評價程序的規(guī)范和監(jiān)督體系的建立。評價準則就是要由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明確評價主體的職責和權利、規(guī)范評價程序和評價方法、建立嚴格的評價監(jiān)督體系。

評價程序就是涉及評價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點、工作步驟。從選擇評價專家、評價方法,以及使用何種評價體系等等多方面體現評價程序的科學、規(guī)范與可操作性。

建立嚴格的監(jiān)督體系。對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應建立嚴格的監(jiān)督體系。首先應明確監(jiān)督什么,即監(jiān)督的對象。在這里,我們認為包括對專家的監(jiān)督、對評價機構(包括政府評價機構和非政府評價機構)的監(jiān)督,對評價程序的監(jiān)督這三個方面。對專家的監(jiān)督應當包括在評價結束之后公開專家組名單,對專家評價意見予以匿名公開,目的是使評價結果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對專家評價的再評價,應建立如下監(jiān)督機制:一是保持評審記錄;二是對投票負責,正式簽署投票意見;三是向社會公開評價意見;四是應集中發(fā)表評優(yōu)成果;五是要充分重視專業(yè)協會、專業(yè)刊物的監(jiān)督作用。對機構評價的再評價,也應鼓勵評價機構的多元化與良性競爭,例如增加“學術聲望”評價,以彌補其它剛性指標的不足。

2.2評價主體

從哲學角度講,主體是指對客體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實踐的對象,為屬性所依附的實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主體就是實施評價行為的機構組織,包括政府,也包括非政府評價機構。也就是說,評價主體不是單一的,是多元化的。多元化可以杜絕行政壟斷現象的出現,有利于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但是多元化也可能造成學科之間各自為陣,各種評價層出不窮、口徑不一的局面。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產生,就需要對各種非政府評價機構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在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登記,予以統(tǒng)一管理;第二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對評價活動和評價專家通過專業(yè)協會、專業(yè)刊物和網絡的影響力予以監(jiān)督;第三鼓勵評價機構的多元化與良性競爭,例如增加“學術聲望”評價,以彌補其它剛性指標的不足。

2.3評價客體

客體是指存在于主體之外的客觀事物,是主體的認識對象和活動對象。那么哲學社會科學評價客體就是各類型研究成果。包括書、論文、調研報告等。為了評價方便,一般將其劃分成基礎類研究成果和應用類研究成果,基礎研究總體上是以主攻學科前沿的重大難題、探索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建新理論的理性追求為其目標,這也是學科主體性的根基所在。評價基礎類研究的主要標準主要是突出學術性和創(chuàng)新性;評價應用類研究成果的主要標準是研究成果能否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能否為決策層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咨詢等?;A研究常常耗時巨大,其價值也是潛在的;應用研究則常常是當下的,效益是顯在的。對這兩種性質迥然不同的研究,應設立不同的評價標準。

2.4評價方法

哲學社會科學的評價方法總體講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定性評價以同行評議為主,它是國內外學術界和行政管理部門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之所以廣泛使用,主要在于它與哲學社會科學的特點相適應,因為哲學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而社會發(fā)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表象都是與人的精神世界、價值觀、道德觀息息相關,因此評價一項社會科學成果質量的高低,內容的優(yōu)劣,需要由從事同一領域的專家進行評審,通過對成果的研讀,感悟成果背后作者的價值世界、精神世界,由此判斷成果真正蘊涵的學術性和思想性。然而同行評價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受評價者個體認識的局限,評價結果可能出現偏頗;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容易出現學術評價腐敗問題。為了彌補同行評議的不足,又紛紛出現了各種定量評價方法,如引文分析法、文摘法等,它們都是對同行評價的有益補充,目的是增加評價的量化成分,減少定性評價的不確定性。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要想做到評價結果科學、公正、客觀,就必須在同行評議的基礎上,輔以引文分析等定量評價方法,綜合使用定性與定量的評價方法,才能獲得比較客觀公正的效果。

3評價系統(tǒng)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第2篇

關鍵詞:體育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3612(2010)08-0001-03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portSocial Science

CAI Youzhi,WANG Huizhai,CHEN L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Evaluat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sport social science has a practic 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 ment of China’s sport social science and to enable it to have a better referenc e function to the decision-making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onents of the eva luation system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sport social science and the rela tions among them. It proposes a r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ubjec t, object, standard, objectives and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valuation.

Key words: sport social science;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在體育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今天,要實現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的高效化、獎勵的合理化、管理 的科學化,必須以建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科學評價體系為前提條件和基本依據??梢哉f ,體育社會科學評價活動是體育社會科學研究、獎勵、管理活動的基礎,科學合理的評價是 保障體育社會科學系統(tǒng)有效運行及推動體育社會科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1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實踐與現實意義

近些年來,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數量激增,成果質量良莠不齊。如何科學、客觀 、公正地評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如何在體育學科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建立與完善我國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機制、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已成為當前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發(fā) 展中刻不容緩、必須要解決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開展體育社會科學 研究成果的評價無疑對提高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以及促進體育社會 科學更好地為決策服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首先,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調動體育科研人員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促進體育社會 科學人才成長的重要措施。對于科研人員而言,科學研究的真正意義在于對其首創(chuàng)精神和創(chuàng) 新成果的認同。體育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大小與其研究工作和成果能否得到承認、 相應待遇和榮譽有關。只有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合理的評價,才能造就一個公正競 爭的環(huán)境,才能充分調動體育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其次,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體育科研項目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方面,通過建立 相對公平的成果評價標準,有利于增加科研項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可實施性,并對項目承擔者 、申報者產生激勵效應;另一方面,在評價指標體系可衡量和可公開的條件下,會對體育科 研項目承擔者產生直接約束效應,從而達到提高科研項目完成質量,實現科研項目研究目標 的目的。

再次,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可以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者樹立良好學術道德規(guī)范提 供導向。當前體育學學術界存在著一些學術失范問題,而科學的“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序的 實施必將有助于改變這一現狀。

最后,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能為體育社會科學宏觀管理提供重要依據。只有通過 全面系統(tǒng)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掌握當代體育社會科學的發(fā)展現狀和趨勢,發(fā)現不 同研究人員、機構和地區(qū)的體育社會科學能力、水平、優(yōu)勢和不足,才能依據評價結論制定 出相應的政策和規(guī)劃,以引導或指導體育社會科學活動,減少決策的主觀性與盲目性,實現 體育社會科學管理的科學化。可見,加強體育社會科學評價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建立完善的 體育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對于優(yōu)化我國體育社會科學宏觀管理、推動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的發(fā) 展尤其重要。

2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一個多目標、多層次、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涉及評價的主 體、評價的對象、評價的標準和評價的目標體系等等。

2.1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構成要素及基本結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項目評價體系的構成要素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 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構成了有機的評價體系。對評價體系的組成及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分 析,是評價設計階段的核心內容,也關系到評價活動能否順利實施以及能否取得準確、科學 ,并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和理論研究意義的評價結果[1]。

體育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基本構成要素包括:主體、客體、標準、目標、方法和技術。其 中評價目標是由決策主體和評價主體所確定的,在評價過程中所希望做出判斷的主觀價值或 客觀價值的類型;評價標準是評價活動做出價值判斷的基準,可以是歷次評價活動結論的總 結,也可以是評價主體價值觀或主觀效用的體現;評價目標經過與評價客體屬性和評價客體 外部環(huán)境屬性相結合,形成了評價指標體系。而評價主體通過評價指標體系對評價客體的屬 性和對評價客體產生影響的外部環(huán)境特性進行分析,形成評價結論。成果評價系統(tǒng)基本結構 如圖1所示。

從認識論的視野出發(fā),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需要由評價主體對評價對象的屬性或 特征進行認識,并與事先選定的評價標準進行比較和判斷。評價對象的屬性是否能夠被評價 主體認識,不僅取決于評價對象屬性的隱蔽性,還取決于評價主體的認識能力。評價主體進 行評價時依據其主觀評價目的確定評價標準,即從評價對象屬性中選擇部分屬性判斷其是否 符合客觀價值標準和主觀價值標準。

2.2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主體評價是主體對客體價值的認識活動。按照價值論觀點,價值是客觀的,但評價不同于對 客體的認識,而是對主體需要及其與客觀屬性關系的反映[2]。因此在評價中,評 價主體及其需求的確定將直接影響到評價的目的及對客體屬性的認識和判斷。

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隱含著一個基本的假設,即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活動能 夠滿足一定主體的需求,即在主體與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活動中存在著一定的價值關系。在這 種價值關系中,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活動成為價值客體,而與其對應的主體就是價值主體。在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評價的內容是判斷價值客體符合主觀規(guī)律和客觀規(guī)律的程度 ,因此評價主體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的特點與關系,還要考慮對價值客體 符合規(guī)律的認識需求。

2.3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客體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評價主體對評價客體屬性的認識和對客體屬性滿足價值主 體需求程度的判斷過程。評價的客體是體育社會科學成果及體育社會科學成果與價值主體之 間的價值關系。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為: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結果;具有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的;用科學方法產生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可以界定為:科研人員運用科學方法,收集 、加工、研究與體育社會科學有關的信息而生產出的具有新的價值的認識結果[3] 。

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是一種高度對象化的活動。體育社會科學成果不同于體育自然 科學成果的形式、性質和特點,在于它既作為對象性前提,也作為評價主體賴以生存和活動 的文化背景,而規(guī)定、制約和影響著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活動。從價值論和評價論的高 度來把握體育社會科學成果基本對象性特征,對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具有關鍵性意義。2.4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標準問題是評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前提和基礎。評價標準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 果評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是實現科研成果評價客觀性與公正性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對成 果的評價、對科研人員及其機構的科研活動以及對學科的發(fā)展具有“引導和定向功能”。為 了客觀、科學、公正地評價成果價值,必須厘清標準問題,從而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本評價標準涉及價值標準和驗證標準。其中價值標準是體育 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標準體系的核心內容。依據價值標準評價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現實的或可 能的意義或功能,就能對成果中所包含的價值和意義作出合理的評判,這是體育社會科學成 果評價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它通常通過評價主體對成果的一定態(tài)度表現出來,表達著評 價主體對于成果的肯定或否定、贊賞或厭惡的情感和思想傾向??傮w上講,價值標準包含著 理論價值標準和社會價值標準。

科學的社會科學理論應是對于社會存在及其本質的科學反映。因此,體育社會科學成果 評價必須堅持真理性評價這一原則。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惟一標準,也是檢驗體育社 會科學成果的真理性的根本標準。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存在著一定的客觀性基礎,由此可 以得出,其驗證標準包含兩個方面的內涵:以事實作為驗證的根本依據;以邏輯作為驗證的 重要準則。

2.5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目標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目標的確定是評價設計的關鍵內容,根據評價目標確立評價 問題,并進而設置指標體系是評價的基礎工作。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活動中,首先 就應有明確的評價目標,清楚地認識為什么而評,評什么。然后再以此為依據選用可行的科 研評價方法、制定合理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目標是整個評價活 動中最關鍵的因素,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一總目標展開。

2.6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評價指標是評價體系總體目標的具體標志。要對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必須 確定對各個組成要素和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衡量的統(tǒng)一尺度,即構建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 價指標體系。評價的依據和標準應當深植于評價指標體系之中。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 應是全面、系統(tǒng)、明確,并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評價依據和評價標準。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 果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和依據,它通過一系列科學、完整、系 統(tǒng)的指標衡量成果的實際情況,對評價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有很大影響,是體育社會科學 研究成果評價體系中最受關注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部分。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提出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它一般要包括信 息搜集、目標分析、指標體系結構的確定、指標的分析與篩選、指標的內涵與標度設計、指 標權重分析、指標體系的確定等步驟。特別指出的是,確定的指標體系還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方能在實際評價活動中運用。本項目在專家調查的基礎上,為將繁雜的指標概化為少數關 鍵性指標,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嘗試應用因子分析方法,根據各因子載荷,抽取特征根大 于1的公因子,共抽取出五個公因子。分別命名為:社會價值、學術價值、檢索、社會認同 、文獻參考因子。各因子含義分別為:

因子1:在該因子中,成果轉引率、成果影響廣度、資料收集處理難度等指標的載荷較大, 這幾項指標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是對科研項目的客觀評價,能夠收集到具體的數字作為論據 ,通過他們可以間接而客觀地驗證科研項目的重要程度,因而將因子1定義為檢索因子。

因子2:該因子中,研究成果獲獎等級、項目研究的社會價值、等級、項目來 源等載荷較大,這些指標的共性是:他們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是映本項目對對該成果認可度, 因而定義為社會認同因子。

因子3:該因子中,文獻引證規(guī)范性、資料收集處理難度、項目研究的惟一性的載荷較 大,定義為文獻參考因子。

因子4:該因子中,項目的社會價值等指標的載荷較大,定義為社會價值因子。

因子5:該因子中,項目的學術價值等指標的載荷較大,定義為學術價值因子。

2.7 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方法與技術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評價方法、定量評價方法和綜合評價方法 。定性評價方法主要是同行評議方法,定量評價方法主要是計量評價方法。此外,在評價過 程中還需要結合專家評價法、層次分析法等其他評價方法。但需要強調的是,每一種評價方 法,包括量化方法,都有其方法所限定的內在目標,只有充分認識了這些內在目標才能更好 的建構評價體系。下面主要分析同行評價方法和計量評價方法。

2.7.1 同行評價方法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描述性、模糊性等特點使得它難以通過精確的計算、反復的科學實 驗加以驗證,也無法用某些數據或指標作簡單的測定。同時,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對體育事業(yè) 發(fā)展具有長期或者間接的作用和影響,因此,目前對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大多采用同行 評價的方法來進行。

2.7.2 計量評價方法為了使體育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結論盡可能地符合客觀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一些 體育社會科學管理部門和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借助科學計量分析指標來評價體育社會科學成果 。計量評價方法是一種定量的評價方法,主要是把體育社會科學評價中的一些內容指標化、 數量化、數值化,然后根據一定的權重計算出分值,通過分值的比較來衡量體育社會科學的 價值。

3 結 語

一個成熟的評價體系不是理論思辨的結果,而是在實踐的互動中誕生的,其中評價主體 、評價對象、評價目標與評價方法的互動是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事實上,方法的局限就是評價 的局限,不深入分析所采用方法的不足,就很難確實了解評價的真正內涵和指向[4] 。因 此,本文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方面的探索只是一次嘗試,還有待于在今后的實 踐中不斷完善和深化。

參考文獻:

[1] 連燕華,馬曉光.評價要素系統(tǒng)結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J].研究與發(fā)展 管理,2000,12(4):17-20.

[2] 李連科.哲學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83.

[3] 蔡有志,等.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標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 ,30(12).

[4] 劉大椿.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若干問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2).

[5] 吳平.社會科學評價程序與方法運用[J].情報科學, 2006(6): 814-818.

[6] 陳力丹.關于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標準的幾點意見[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院學報,2003(1):56-59.

第3篇

關鍵詞:平衡計分卡原理 會計科研成果 評價體系 層次分析法

一、引言

目前,我國關于會計科研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評價過于注重形式;評價內容過于注重對數量的評價,不注重對科研質量的評價;所取得的課題、基金等數量越多,評價分數越高,而忽略了科研成果對現實社會或經濟的影響程度。2012年在廈門召開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會計學會原會長金蓮淑就指出,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會計科研成果評價機制。提高科研成果實效的關鍵是三個方面:開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重視數量,更重視質量;合理確定考評周期。目前,我國會計科研成果的評價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富有成效的評價體系。2014年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技創(chuàng)新鏈條更加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產業(yè)更新換代不斷加快”;“面對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趨勢……我們不能在這場科技創(chuàng)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惫P者認為,在科研成果評價方面應把好質量關,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和科研成果質量水平的評價,對于浪費科研經費、沒有任何意義的科研項目,應該拒絕通過,只有這樣才能督促科研人員申請一些對經濟、對社會發(fā)展有意義的科研項目。而平衡計分卡原理體現了四個維度的平衡關系,不顧此失彼,基于此,本文設計了與平衡計分卡原理類似的會計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二、平衡計分卡原理下的指標體系構建

各指標之間的平衡是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思想,針對目前會計科研成果評價多注重學術價值方面的評價(比如發(fā)了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專著等),筆者認為還應注重會計科研成果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評價,因此本文設計了四個維度的一級指標,強調會計科研成果的優(yōu)劣并不是只由某一個方面所決定,而是四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四個維度的一級指標可以反映出科研團隊或科研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長期生命力,一級指標(四個維度指標)和二級指標的設計具體如下:

(一)四個維度指標設計

1.經濟價值(X1)。我國每年投入科研經費超萬億,比如我國34所985高校每年平均科研經費為12億元,相當于美國大學聯合會所屬高校的校均水平,也相當于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的校均水平,可見我國在科研經費方面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那么這就要求科研成果能夠創(chuàng)造一定的社會經濟價值。會計科研成果應該符合當今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實用性。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會計科研成果應該能夠幫助我國企事業(yè)單位解決目前較為重大的現實問題,能夠針對企事業(yè)單位所面臨的棘手的賬務處理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從而促進經濟繁榮,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社會效益(X2)??蒲性核透咝J菚嬁蒲谢顒娱_展的主陣地,它們作為非營利性組織,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投入、企業(yè)投入和社會捐贈,因而可以說政府、企業(yè)以及社會就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人(或者客戶)。站在這個角度,會計科研成果應該能夠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得到政府、企業(yè)或社會的認可。只有提高了客戶滿意度,科研院所或高校才能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3.學術價值(X3)。學術價值一直以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評價指標,會計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論文、專著以及專利的數量和質量上??蒲姓撐暮椭鞯臄盗靠梢苑从吵隹蒲谢顒拥膹V度、寬度。但是,更要注重科研論文及著作的質量,質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動的深度,以及被社會同行或專家認可的程度??蒲姓撐募爸魇菚嬁蒲谐晒軌蚩焖俦簧鐣獣缘淖罴淹緩健@軌蝮w現科研團隊的實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性的科研成果應該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盡早實現智力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4.人才培養(yǎng)(X4)。科研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科研成果的優(yōu)劣,好的科研項目除了能夠為社會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還要能夠帶動一大批科研人員的成長與提高。比如通過科研活動,為科研人員創(chuàng)造參與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的機會;通過科研活動,培養(yǎng)科研人員撰寫高水平論文和著作的能力;通過科研活動,讓科研人員獲得社會聲譽或專業(yè)職稱的提升等??梢?,科研項目所培養(yǎng)人才數量的多少也間接反映了科研項目的優(yōu)劣。

(二)二級指標設計

本文盡可能選用容易量化的二級指標,經濟價值(X1)一級指標下設置了兩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科研成果轉化率(X11),用以衡量科研項目已經轉化為生產能力的情況;預期潛在產業(yè)化收入的現值與經費投入的比例(X12),用以衡量科研項目未來可能創(chuàng)造收入的情況。社會效益(X2)一級指標下設置了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教學合格率(X21),用以評價會計科研成果對財會專業(yè)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科研成果獲獎數(X22),用以評價會計科研成果得到行業(yè)或專家認可的程度;對外提供咨詢服務數(X23),用以評價會計科研成果對行業(yè)或企業(yè)的幫助情況。學術價值(X3)一級指標下設置了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數量(X31),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成果的影響程度;著作數量(X32),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成果的完整性或系統(tǒng)性;專利數量(X33),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成果在理論或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X4)一級指標下設置了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國際合作與交流次數(X41),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活動為科研人員創(chuàng)造國際合作和交流機會的情況;國內學術研討會次數(X42),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活動為科研人員創(chuàng)造參與國內學術研討會機會的情況;科研項目帶動的人員數量(X43),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活動所培養(yǎng)人才規(guī)模的大小。

三、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層次指標的權重

由于指標的選擇無法做到完全定量化,因而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各個層次的指標權重,通過問卷調查法和專家咨詢法來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為了使每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量化,本文引用如表1所示的矩陣判斷標度。在調查和咨詢對象的選擇上,選擇了來自云南、河北、北京、江蘇、四川等不同省市的財會知名專家學者,確保指標之間比較結果的準確性。各層次指標權重確定的具體步驟如下。

(一)四個維度指標(一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1.構造判斷矩陣。通過問卷調查法和專家咨詢法,得出四個維度指標之間兩兩比較的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中的數據,構造判斷矩陣P1。

2.對矩陣P1進行一致性檢驗。對于判斷矩陣P1,計算滿足P1?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求得特征根λmax=4.1431,特征向量W=(0.3889,0.2995,0.1881,0.1235)T。

根據n=4,通過表3,查得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89。根據公式CR=(CI)n/(RI)n,求得CR=0.053

(二)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同樣采用層次分析法。具體操作步驟同一級指標,因此,本文不再過多闡述,具體結果如下:

1.經濟價值下的兩個二級指標科研成果轉化率(X11),預期潛在產業(yè)化收入的現值與經費投入的比例(X12)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2。

求得特征向量W=(0.833,0.167)T,用W11表示科研成果轉化率這一指標的權重,則W11=83.3%,用W21表示預期潛在產業(yè)化收入與經費投入比例這一指標的權重,則W12=16.7%。

2.社會效益下的三個二級指標教學合格率(X21)、科研成果獲獎數(X22)、對外提供咨詢服務數(X23)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3。

求得特征向量W=(0.1095,0.5816,0.3089)T,CR=0.004

3.學術價值下的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的數量(X31)、著作數量(X32)、專利數量(X33),三個二級指標間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4。

求得特征向量W=(0.3196,0.5584,0.1220)T,CR=0.0176

4.人才培養(yǎng)下的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國際合作與交流次數(X41)、參與國內學術研討會次數(X42)、科研項目帶動的人員數量(X43),三個二級指標間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5。

求得特征向量W=(0.2318,0.184,0.5842)T,CR=0.0516

綜上所述,假設用Y表示會計科研成果總評分,則Y=(X11?W11+X12?W12)×W1+(X21?W21+X22?W22+X23?W23)×W2+(X31?W31+X32?W32+X33?W33)×W3+(X41?W41+X42?W42+X43?W43)×W4。

四、結束語

科研活動是一個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源泉,是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動力,而科研成果的評價是科研活動質量的保障,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會計科研活動的經驗,認為目前會計科研成果的評價主要局限于或出版著作的數量上,而忽略了會計科研成果產生的經濟價值、社會效益以及人才培養(yǎng)情況。本文借鑒了平衡計分卡原理,構建了一套平衡各指標關系的會計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期望能夠為會計科研成果評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本文強調會計科研成果的實用性,因而設計的四個維度指標分別是經濟價值、社會效益、學術價值以及人才培養(yǎng),這四個指標兼顧了財務性評價與非財務性評價。為了使評價指標量化,本文參考了英國RAE評價法,設計了二級指標評分標準。在指標權重的確定上,為了避免評價中的主觀隨意性,采用了層次分析法(AHP),既很好地運用了專家、學者的智慧及經驗,又將定量方法融入了其中。由于時間和篇幅所限,本文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所構建的評價體系具有普遍適用性,未針對不同情況做分類處理。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 人文學科 成果評價制度 存在問題 完善制度

科學、系統(tǒng)、客觀、公正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科研成果評價制度是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是推動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進的根本動力。制定社科類科研成果評價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客觀、公正地評價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鼓勵、引導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務于國家的經濟建設、文化繁榮。

目前,高校社科類成果評價標準均由各高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自主制定,且圍繞著“提高科研水平,促進產出高質量科研成果”的基本指導思想開展工作。為了通過完善科研成果評價制度,提高社科類科研成果質量,教育部曾于2006年文件《教育部關于大力提高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質量的意見》(教社科[2006]5號),明確了指導思想。各高校在諸如“科研成果評價制度”、“科研獎勵辦法”等管理文件中也都對高水平科研成果給予政策傾斜和加大扶持力度。這些對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生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是,隨著國家科研經費投入增加、各高校對科學研究工作重視程度提高,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數量不斷增加,出現了一些創(chuàng)新性差、水平低的科研成果。這類成果對推動學術發(fā)展無任何意義,只會鼓勵善于鉆營的人在科學研究中投機取巧,而對真正潛心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一種變相壓制,是科研發(fā)展的阻力。如何通過制定科學、公正客觀、系統(tǒng)的科研成果評價制度,引導并激勵科研人員產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避免科研成果“泡沫”的產生,是科研管理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科研成果評價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分析和研究部分高校人社科類科研成果評價制度,總結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對如何完善科研成果評價制度,提高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質量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議、意見,以期對有關制度的完善有所幫助。

一、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評價制度分析

目前,在科研成果評價制度方面,許多高??蒲泄芾聿块T采用定量分析的評價方法制定政策。具體程序包括:確定評價指標,對不同級別的論文、著作、項目標定不同的權重分值,建立評價體系;將科研成果按規(guī)定折合分值,多項成果分值累加,得出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量并以此為依據給予獎勵。

在論文成果評價方面,通常分為普通期刊論、論文集論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ISSHP(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會議索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論文、CSSCI(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論文、《國外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總覽》期刊論文、本校認定的權威學術期刊、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A&HCI(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檢索論文等幾個等級。著作一般分為學術著作、學術譯著(中譯外)、學術譯著(外譯中)、詞典工具書等級別。權威學術期刊由本校專家依據本校具體情況研究確定,一般從大家公認的學術價值較高、影響力較大的期刊中產生。著作成果的分值標準依據著作級別、獲獎級別來確定。

在科研項目方面,縱向項目依照項目來源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校級等幾個級別,級別不同,每萬元科研項目經費折合的科研工作量的標準不同。國家級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一般項目,省部級項目包括中央、國務院各部門批準立項項目、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批準的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等。橫向項目單獨分類,依據項目經費的數額折合工作量。

相關政策的優(yōu)點在于政策的實施可以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評價方法簡單明確、易于操作、相對客觀。從相關政策條例實施的情況來看,效果明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提高了學校的科研水平。從激勵的角度分析,對達到預期目標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人文社科成果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論文成果質量鑒定不嚴格

在定量評價的成果評價制度中,依據的刊物級別,分為普通期刊論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CSSCI或CSCD期刊論文、幾大國際檢索論文(SCI、SSCI、EI)等幾個等級,這種分級評價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級清楚、標準統(tǒng)一、論文容易歸類、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級,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論文都能體現其內在水平。原因有二:

其一,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據期刊所載論文被引次數的多少評價論文質量,引文法測定的核心期刊雖然能夠反映該學科的內容和水平,但文獻被引頻次要有一個時間跨度才能反映出來,即當前核心期刊的學術價值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代表當前所價值。此外,論文是否被引用不僅與論文質量有關,也與該論文選題是否為當前研究熱點、學科發(fā)展趨勢及該領域研究人員數量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應用性的學術期刊被引用的頻率低于理論性期刊。

其二,受利益驅使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部分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質量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有些期刊主辦單位為了經濟利益收取高額的版面費或礙于人情關系,從而降低了所刊發(fā)論文的質量標準。這些論文看似發(fā)表在級別較高的刊物上,實則是花錢買來的,或是依靠人情關系刊發(fā)的,論文質量并不高。因此學術期刊級別不能完全體現論文質量。

(二)圖書類成果質量鑒定不科學

圖書著作形式可分為專著、編著、編等幾類,其中專著的獨創(chuàng)性最高,產生的是原創(chuàng)作品,其學術價值最高;編的獨創(chuàng)性最低,產生的是演繹作品。科研人員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圖書認定為著作,如今圖書出版社大多為企業(yè)化管理,重視經濟效益,對所出版書籍,只要沒有違法行為,沒有版權糾紛,能夠提供足夠的出版資金,可在圖書著作形式認定方面、學術價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圖書成果分類界定標準不統(tǒng)一。對高??蒲泄芾碚叨?,只要是公開出版物,若非相關專業(yè)的權威人士,對出版物的學術水平高低難以界定。

(三)研究報告類研究成果要求不規(guī)范

一些立項項目以研究報告作為結題成果形式,而用來結題的研究報告的應用價值只是一些單位出具的證明作為報告實際價值依據。由項目負責人本人找單位出具相應證明比較容易,并不具有說服力,一個項目批復的資金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最終的結項成果如不嚴格鑒定實則是對資金的巨大浪費。

(四)科研項目級別界定不規(guī)范

一些縱向項目級別界定明確,也得到多數高校的認可,但一些隨機立項項目,學(協)會類項目、各類項目子課題、自籌經費項目、各類橫向項目,項目來源規(guī)范性不強,真實學術水平有待嚴格甄別。通常立項項目級別依據項目來源單位級別來確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即為省部級項目,這類項目屬于常規(guī)項目,每年固定時間統(tǒng)一申報,有一定規(guī)律性。一些隨機申報項目,項目來源單位級別界定不明確,申報時間無規(guī)律,因此項目級別界定缺乏規(guī)范性。如一些學(協)會類項目,各高校對學(協)會項目來源級別認定不統(tǒng)一。在子課題級別的認定方面,各高校也標準不一,認定標準嚴格的高校要求在獲批的總課題立項書中明示該子課題的名稱及子課題的負責人,才能認定該子課題成立,相應級別按低于總課題一個級別確定。認定標準寬松一些的高校則只需總課題負責人出具該子課題立項證明即對該子課題予以認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評價制度的方法與途徑

(一)制定科學、客觀、公正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

科學、客觀、公正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是產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礎,沒有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就失去了評價的意義。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指出:“一個人的公平感來自于對自己勞動貢獻與報酬比與別人的勞動貢獻與報酬比的比較和評價”。如果人們對評價過程或評價結果感到不公平就會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積極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應,這會對整個高校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評價政策時要以推動學校科研水平為出發(fā)點,真正立足于提升學校學術水平,制定科學、公正、客觀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高校各級領導往往既是科研帶頭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評價制度制定過程中難免會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傾斜,特別是在我國官本位意識嚴重的環(huán)境中,權威期刊的認定經常由領導的意見決定。即使采用由學校各學院、系、部教師推薦的方式,推薦主體也經常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選出自己容易發(fā)表又相對學術性不是明顯較弱的核心刊物。這種方式確定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難言權威性、公正性,往往成為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不利于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生。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學校領導應該認識到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對學校發(fā)展,對科研人員科研的重要意義,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進學校學術、科研發(fā)展的角度,公開、公正、公平地研究確定科研成果評價標準。

(二)注重評價體系的長效性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論文和科研成果,需要教師沉下心來,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和積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tài)。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評價政策時要改變重短期目標輕長期目標,重數量輕質量,重立項輕管理,重結果輕積累、重科研經費輕項目級別的科研管理觀念和輿論導向,鼓勵“慢工出細活”,減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過調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獎勵、職稱評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勵教師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營造學術氣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評價方法多樣性與合理性

1.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價值的體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在評價過程中單純地依靠定量評價或定性評價都不能完全客觀、準確地對成果本身作出評定,只有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準確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定量評價是將科研成果依據刊物級別、被引用次數等標準折合成分值,再根據分值確定科研成果的價值。定性評價最常用的是同行評議法,其中包括實行公開評議與匿名評議。在科研成果評價中,如果單純采用同行評議的定性評議方法,受成果價值的潛在性、模糊性,評議專家知識結構、學術視野、學術偏好、人情關系等因素的干擾,容易導致評價標準的自由度過大,給主評人人為地拔高或貶低某一成果帶來方便,而導致評價失去科學性。同時,科研成果評價是一種主觀評價,如果只通過成果發(fā)表的刊物級別、是否是專著,還是編著等簡單劃分來確定成果的價值,也不夠科學。因此采用定量評估和定性評估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分解價值的指標并量化,設定可比的分項指標量、詳細的定量標準,消除或削弱評價中的主觀因素的干擾,使同行評議能在更規(guī)范、更清晰的條件下運作,可以盡量減少評估誤差,促使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更科學、客觀、準確。

2.同類相比原則。

科研成果價值的多樣性決定了對特殊的知識內容、價值、功能,用同一標準判斷很難確認其特殊價值,因此,對科研成果的評價必須分類進行。可按學科內容、形式、研究方向分類,對同類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這樣才會相對公平,分類越細,可比性就越強,標準越易確定,評價結果越準確、公正。

3.排除偏見,容許異議。

在評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因主評人的學術道德、學派、與被評人之間的恩怨而導致的偏見,可能造成對成果價值的放大、縮小、虛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機構在組織評審專家時必須關注的問題。由于評價的復雜性、主觀性、主評人所處環(huán)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擾,為避免偏差,應允許在一定時間內對評價結果提出異議,當出現異議時要重視異議,這樣有利于增強評價的準確性、科學性,克服評價的主觀偏向性。

(四)抓好項目申報評審工作

項目研究是產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條件,沒有項目經費的支持與資助,大量的實地調研與資料查詢研究很難開展,高水平的成果亦很難產生。因此,在立項支持方面要盡量評出優(yōu)秀的項目申請書,選出優(yōu)秀的項目研究人員,將有限的資源配置給最優(yōu)秀的項目,這樣才能為以后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礎。一些限額申報的項目,經常要經過層層評審,在層層評審過程中排序結果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嚴重,尤其是在標準模糊的情況下,某人與學校學術委員會的成員或領導關系好,或者評審人員本身就是項目申請人,評審排序自然靠前,這樣的排序不是依靠項目的研究意義取得的,自然不能選出優(yōu)秀的項目立項。因此,在項目書評審中應采用匿名評審的形式,盡量減少非學術因素對項目評審的干擾,真正讓高水平項目脫穎而出。很多高校在成果認定中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匿名評審產生的項目給予較高的評價,就是因為評審相對公平,評出的項目不是靠人為因素產生的,而是靠項目申報書自身的質量取得的。

參考文獻:

[1]任全娥.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主體研究[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9(2).

第5篇

【關鍵詞】科研成果 層次分析法 評價體系

一、問題的提出

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的評價主要定性方法,如同行評議法、定量分析法。由于定性指標中存在太多主觀性,評價結果易偏離公正性:定量指標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SCI數據庫有限及該數據庫嚴重的語言偏見問題,使得評價結果有失合理性。同時,社會科學領域,由于各種新興交叉學科不斷產生,社會科學研究范圍日益擴大,影響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來愈復雜,成果價值的標準除要考慮其學術價值外,還要考慮社會價值、經濟社會效益,以及其他相關的外圍因素。定性評價方法愈來愈不能滿足成果評價要求,單獨使用定量評價的難度比較大,應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使成果評價有更多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這里使用最廣泛的主要是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因素決策分析方法,對一些較為復雜、較為模糊的問題做出決策的簡易方法,它特別適用于那些難于完全定量分析的問題,如科研成果評價。這種方法將決策者的經驗判斷給予數量化,在目標因素結構復雜且缺乏必要數據的情況下使用更為方便,因而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其應用范圍已遍及經濟計劃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為科學、軍事指揮、運輸、農業(yè)、教育、人才、醫(yī)療和環(huán)境等領域。但是目前將層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評價的運用并不多見,本文探討了層次分析法在建立科研成果評價體系的具體應用。

二、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

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于本世紀70年代初,在為美國國防部研究“根據各個工業(yè)部門對國家福利的貢獻大小而進行電力分配”課題時,應用網絡系統(tǒng)理論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的決策方法。尤其適合于對決策結果難于直接準確計量的場合。

在現實世界中,往往會遇到決策的問題,在決策者做出最后的決定以前,他必須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斷準則,最終通過這些準則做出選擇。這些因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這樣的復雜系統(tǒng)稱為一個決策系統(tǒng)。這些決策系統(tǒng)中很多因素之間的比較往往無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時需要將半定性、半定量的問題轉化為定量計算問題。層次分析法是解決這類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層次分析法將復雜的決策系統(tǒng)層次化,通過逐層比較各種關聯因素的重要性來為分析、決策提供定量的依據。

層次分析的四個基本步驟:(1)在確定決策的目標后,對影響目標決策的因素進行分類,建立一個多層次結構;(2)比較同一層次中各因素關于上一層次的同一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構造成對比較矩陣;(3)通過計算,檢驗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必要時對成對比較矩陣進行修改,以達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4)在符合一致性檢驗的前提下,計算與成對比較矩陣最大特征值相對應的特征向量,確定每個因素對上一層次該因素的權重;計算各因素對于系統(tǒng)目標的總排序權重并決策。

運用層次分析法有很多優(yōu)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簡單明了。層次分析法不僅適用于存在不確定性和主觀信息的情況,還允許以合乎邏輯的方式運用經驗、洞察力和直覺。也許層次分析法最大的優(yōu)點是提出了層次本身,它使得買方能夠認真地考慮和衡量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將問題包含的因素分層:最高層(解決問題的目的);中間層(實現總目標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必須考慮的準則等。也可稱策略層、約束層、準則層等);最低層(用于解決問題的各種措施、方案等)。把各種所要考慮的因素放在適當的層次內,用層次結構圖清晰地表達這些因素的關系。

三、層次分析法與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科研成果的不斷產生,運用層次分析法評價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有利于克服在評價過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觀臆斷;有利于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科技事業(yè)的進步和科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應用和推廣。

假設用三個指標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學術效益來評價科研成果,并假設在三個科研成果A、B和C中進行考慮,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如圖1所示:

這個模式分為了三個層次,分別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目標層即為從三個備選科研成果中選出一個獲獎項目,準則層設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學術效益三個指標。經濟效益一般是通過經濟活動中勞動消耗同適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的比較來衡量的,在科研成果中,主要是指科研項目的產出同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社會效益主要是指科研項目的創(chuàng)新程度和先進程度,對整個科研所處學科的帶動性和示范性,以及項目對社會的外部效益以及社會對該項目的反饋情況等。學術效益主要指該科研成果在本領域與其他科研成果比較所處的位置,對科技發(fā)展的作用。每個準則層下面還可以包括一些子指標,如學術效益準則層下,可再列出論文被引指數、學術界對科研成果的評價、科研團隊的建設和培養(yǎng)等等。

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后,上下層次的隸屬關系已經確立,上一層元素支配下一層元素。現在需要對各層元素相對上層準則的相對重要性賦予相應的權重。層次分析主要通過構造判斷矩陣導出權重,對指標間兩兩重要性進行比較和分析判斷。每個判斷矩陣是同層次各元素對上一層單一準則的兩兩比較,因此,需要構造4個判斷矩陣。首先是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學術效益這三個準則的重要性程度進行賦值。賦值過程中要注意重要性之間的連續(xù)。這里如表1所示。

在本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學術效益的權重分別為0.539、0.297、0.164。因此,經濟效益的權重是社會效益的1.8倍(0.539:0.297),是學術效益的3.3倍(0.539:0.164);社會效益的權重是學術效益的1.8倍(0.297:0.164)。

再接下來就是對A、B和C三個科研成果就每個指標進行比較,這個過程與建立指標的兩兩比較矩陣的步驟是一樣的。唯一的區(qū)別在于對每一個指標都有相應的比較矩陣。評價主體,首先就經濟效益對科研成果進行兩兩比較,然后再對其他兩個指標社會效益和學術效益重復上述過程。由于每個評價主體兩兩比較的結果不盡相同,這里不再詳細列示三個科研成果兩兩比較的結果。

最后再將每個科研成果的四種指標排序與指標的權重進行總排序,即可得出最終結果,假設根據排序總分,三個科研成果次序分別為:A>C>B;也就是說科研成果A是三個成果中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學術效益三個準則,進行權重設置后,得分最高的。

四、層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評價中的發(fā)展方向

層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評價中應用的意義在于,在難以對科研成果的目標進行整體定性或定量評價的情況下,采用對目標系統(tǒng)中的多指標逐級進行兩兩判斷,判斷結果具有相對強的可信度。在層次分析法的實際運用中,可借助計算機進行輔助運算,從而有助于評價工作更加準確、快捷。層次分析法擅長多目標、多層次的綜合評價,科研成果的評價本身就是個多目標的問題。科研成果評價對全社會、科研管理機構以及科研人員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能對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還會在全社會樹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正確導向,充分發(fā)揮其指揮棒的功能。評價是資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員認識其工作質量和績效的一種機制。通過評價,可以提供成功與失敗的有關證據,分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向人們揭示成功與失敗的過程,同時也可以促進研究人員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評價框架內確定的質量標準,從而影響研究人員的行為。

傳統(tǒng)的科研評價易采用統(tǒng)一的客觀評價指標,如運用科學計量學方法,看成果完成人在國際國內著名學術雜志上發(fā)表相關論文以及論文被引用的情況。采用的計量學指標主要有期刊的影響因子(論文論著的公開發(fā)表與出版及出版物等級);學術論著的傳播與反響程度(被轉載、摘錄,被權威檢索工具收錄情況);引文分析(學術論著被引用的頻次)。而由于現在科研成果的多樣性,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也需要適時改進,需要新的評價方法來解決科研成果評價中出現的多目標、多層次綜合評價問題。

層次分析法結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的優(yōu)點,能將復雜問題分解不同要素,再按性質分為不同層次,對各要素的定性關系進行兩兩比較,使之定量化,避免了單純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缺陷,當然,層次分析法決策的正確程度判斷矩陣的構造和準則的選擇和評分;但是,層次分析法適用的領域也還不十分廣泛,而且這種方法又是一種高度公式化的方法,而科研成果又帶有很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不是僅用數學公式就能計算出結果的。因而,科研成果中還有許多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任何一種指標體系都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出科研成果的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應考慮其它非理性因素的影響,盡可能使決策做到既科學又合理。此外,盡管這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摒棄了人的主觀性,但無論是判斷矩陣的建立,還是各準則的選擇和評分,都是人通過分析,主觀確定,從最終的決策結果來看,結果是否正確,取決于判斷矩陣的構造和準則的選擇與評分,這些都是層次分析法有待完善和補充的,也有待于我們更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彭本紅,孫紹榮,吳曉偉.面向知識創(chuàng)新的科研成果評價研究[J].軟科學,2004,(4):33-37.

[2]陳黨生.關于高校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02):389-340.

[3]付靜,楊小平.道德激勵在高校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02):190-192.

[4]馬健.科研組織的委托—分析:現狀及其問題[J].科學管理研究,2005,(06):49-52.

[5]任全娥.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評價比較研究[J].國外社會科學工作者,2007,(3):1-8.

第6篇

關鍵詞:高?!】蒲谐晒≡u價 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教師系統(tǒng)的科研工作,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及技術后盾。對高校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技術價值和應用前景進行確認和評定,能夠更好地弄清高校當前科研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高??蒲匈Y源的優(yōu)化配置,改進高??蒲谐晒D化率,提高科研項目的成功率,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這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科研發(fā)展目標,而且影響到科研的健康發(fā)展,對樹立正確的學術風氣準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目前我國各高校過于注重對科研成果的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進行評價,缺乏對科研成果實際應用水平的評價,尤其是對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產業(yè)化后取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沒有明確的要求。教師的工作考核、職稱評定等,依然強調著作的數量、級別等。這一方面導致了個別教師在名利驅使下,出現了造假、抄襲等不良學術行為;另一方面,抑制了教師在科研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許多人選擇急功近利的研究課題,而放棄成功風險大,卻有可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研方向,進而造成了科研成果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因此,有必要對高??蒲谐晒u價做進一步地探究。

1 高??蒲谐晒u價的內涵

1.1 高??蒲谐晒u價的概念

“科研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形成的涉及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速記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認為,科研成果,當然也包括高校的科研成果,核心是一種創(chuàng)新技術,這種技術可能是基礎技術和共性技術,也可能是專有技術,而專利、登記軟件等應該是該技術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技術的載體。

“評價”是指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根據價值標準對事物及其屬性做出的價值判斷。其是以事實信息為主要參考,又不完全依賴于事實,是在下結論的過程中伴隨著評價者個人的許多觀察和思考,是一個分析和比較的過程。

我們認為,“高??蒲谐晒u價”是指評價人員根據一定的評價目的,制定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并據此對高??萍既藛T形成的科研成果進行分析、比較和認定的過程。當前,我國高??蒲谐晒u價的目的不應該單單停留在對科研人員或學校進行績效考核的階段,而應該向發(fā)現問題、改進問題,并促進科研成果產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即從評價的鑒定功能轉向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

1.2 高校科研成果的通用評價方式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引用評價、鑒定評價和專利評價三種科研成果評價方式。理論研究成果以論文或著作的形式公開發(fā)表后,常采用引用評價;應用技術成果常采用鑒定評價或專利評價。

引用評價是自發(fā)的、不帶有主觀性,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強,弊端是評價的絕對化和簡單化易導致的數量性方面的壓力。鑒定評價其特點是時間短,見效快,成果鑒定通過率很高。有利于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弊端是鑒定的申請人為了保證鑒定結論符合主觀意愿,經常自選鑒定專家名單,拔高評價結論,難以保證結論的公正、科學、客觀。專利評價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最大,具有相當強的科學性和公平性。弊端是審查周期長,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科研人員的獎勵申報、年度考核等。

2 高??蒲谐晒u價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蒲锌冃Э荚u體系中,所列指標因素和考評標準應該盡可能是可量化的,以便能用最終的評價分值來反映不同類型成果的業(yè)績狀況。同時,由于科研成果評價自身存在著模糊性,很多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確切測量的,因此,需要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評價方法。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為科學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實用性原則、可比性原則、指導性原則。

3 高校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現階段,我國高等科研成果評價缺少客觀、科學、量化、直觀的標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蒲谐晒u價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應該包括科研課題難易程度、科研成果轉移、科研成果經濟效益、科研成果市場需求性、科研成果內在價值、科研成果環(huán)境效益、科研成果社會效益八個維度。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在課題難易程度這一維度上,課題越難,該評價得分應該越高;在課題難易程度這一維度上,投入越少,這一維度上的評價得分越高。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與自然科學科研成果評價都可以使用上述指標體系,但在不同的指標上側重點不同,需要在評價標準設置上與結果處理上區(qū)別對待。同樣,不同學科、不同院校也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與結果處理方式。

此外,為了使該評價體系更具有操作性,還需要為各評價指標設置具體的權重、具體的測評點和評價標準,并且要針對不同的評價指標開發(fā)不同的評價方法,編制一定的評價工具。例如問卷、訪談提綱、量表等,這些還有待于有識之士作進一步地探討。

4 高??蒲谐晒u價的實施策略

4.1 評價時機

評價時機上應鼓勵延時評價??蒲谐晒膬r值體現在認識世界的廣度、深度及改造世界的效用上。前者可用成果的真理性標準檢驗,后者可用成果的效益性標準檢驗。由于成果研究出來以后其成果經實踐檢驗還需要時間,其效用不能立即顯現。因此,對成果價值宜采取延時評價,即在成果發(fā)表后一定時期或驗證后進行,這樣可以避免過早評價而出現的誤差。

4.2 評價人員

評價人員應該包括:同行評價,從對研究成果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來看,除作者之外,對成果的內容、意義理解力、認識力最強的就是學科同行;專家評價,由若干名(5~7或更多)專家組成評議小組綜合評議,專家評議法可以充分發(fā)揮專家的智慧和才能,也便于理論上的溝通;科研評價中介機構評價,具體負責學術成果的鑒定、評獎、成果價值評估等;科研工作者自評,充分聽取研究者個人的意見。

4.3 評價結果

4.3.1 評價結果的統(tǒng)計

通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最終要形成綜合判斷,從總體上做出綜合意見,對評價對象做出優(yōu)良區(qū)分或者其是否達到應有標準的結論。其次,還要進行分析診斷,對評價過程得到的信息進行細致的分析,以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4.3.2 評價結果的反饋

由于科研成果評價是為了提高高??蒲泄ぷ髡叩目蒲兴刭|,并為高校和政府今后實施科研改革提供參考,因此。評價獲得的信息需要向三個方面進行報告:向科研工作者進行反饋,目的是使他們今后能有針對性地改進自身的不足:向學??蒲刑巿蟾妫@樣有利于與教師的獎懲、晉級等掛鉤。也為學校今后采取措施提高本??蒲兴教峁┝艘罁合蛘鞴懿块T報告,這樣有利于他們制定相關的政策和制度,為他們發(fā)放科研基金提供參考依據。

第7篇

關鍵詞:科研成果管理 管道科研項目 建議和對策

管道科研項目申報立項是科研前的準備工作,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guī),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科研成果,是否符合社會需求,這些方面影響著項目申報成功的可能性。而科研成果管理是科學技術應用于社會發(fā)展和經濟開發(fā)的重要方式,加強科研成果管理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知識質量作為評價科研成果的重要技術指標,能從根本的科學層次上提高科研成果的管理,而隨著經濟不斷發(fā)展,雖然我國科研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當前對科研成果的管理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漏洞和缺陷,未能按照知識質量的概念對科研管理進行評價,并使其在諸多領域未能有效與實際生產相結合,造成科研成果的浪費。因此,實現科研成果的科學管理已顯得迫在眉睫。

一、科研成果管理的評價指標和目的

1.科研成果的評價指標

科研成果管理對于管道科研項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促進管道科研項目的質量必須要提高承擔單位的科研成果管理水平。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效果評價和水平分析,需要從知識質量方面著手,一個是科研成果對管道工程領域中,在同級別橫向比較中所提供的知識增長(對概念理論的創(chuàng)新改進、證偽或總結完善),和縱向比較中的知識增長(對不同領域或在不同層次,綜合運用相關學科或原理,提出理論創(chuàng)新或技術創(chuàng)新)這兩種;一個是科研成果對社會發(fā)展和科學領域所作的貢獻,例如拓寬科學領域的覆蓋范圍,影響科學領域的研究深度,提高經濟領域的發(fā)展效益,以及轉變意識形態(tài)的思想觀念等;另一個是對科研成果的研究難度進行評價,判斷研究者的付出程度,對科研水平進行解析,以此來肯定研究者的價值[1]??蒲谐晒闹R質量評價從本質上來說,也就是創(chuàng)新程度、貢獻程度和研究難度三方面綜合評估。

2.科研成果管理目標

科研成果管理對管道科研項目起到導向作用,該工作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行之有效的評估選擇制度,依據市場需求變化,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準確把握科研成果的市場需求,推進科研人員對有實際價值的科研成果進行研制開發(fā),減少缺乏實際意義而耗資過多的科研項目,保證科研成果與管道科研項目的有效結合,為項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進行提供有力支持,從而更好的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幫助??蒲谐晒芾硪彩翘岣咝б娴挠辛ξ淦鳎ㄟ^收集整理科研成果相關論文的期刊收錄數據和被轉載引用的數量等相關信息,準確對科研成果的實際效益進行評價,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學術價值的客觀指標和重要體現,從而有效加強科研成果與技術需求的結合,對促進科研成果的產業(yè)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現狀

1.科研管理流程

首先是進行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在立項時應注意避免出現重復立項研究,在合同立項后簽訂合同,項目的主要內容和人員一經確定后不能進行變更,若確需調整應提前遞交申請,科研項目開始后應對項目執(zhí)行情況向項目主管部門匯報,提交進展報告,在項目到期前一個月進行自驗收,并準備好驗收材料,對科研成果按照前面所述評價指標進行評估,確定其適用范圍和實際價值,經科委會開會驗收,在驗收合格后及時對科研成果進行統(tǒng)計、存檔工作,最后在網上做成果登記。通過規(guī)范控制好科研成果管理流程可有效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推廣度,為科研經費的有效利用和宏觀科技的正確決策提供服務。

2.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問題

2.1科研成果推廣工作方向有偏差。管道科研成果推廣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依照實用有效的原則,引導該科研項目的研究方向。但目前科研成果推廣部門無法完全使其轉化為實際生產效益,于是產生科研成果浪費現象。有關人員對科研成果只從自身利益出發(fā),不是以實際效益和生產價值為導向,而是以職稱評定為導向,導致科研人員以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獎項為目標開展研究,偏重于理論性,忽略實踐性[2]。除此之外,還缺少對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鼓勵措施,無法將相關有價值成果運用到實際當中。

2.2科研成果獎勵利益分配不均。當前有些科研成果進行報獎時,不同的獲獎等級允許填報的人員數目不同,甚至僅限于項目負責人及前幾位研發(fā)人員,而其他科研人員未能同享殊榮。盡管負責人在科研中所貢獻的作用理應受到褒獎,但在科研過程中還有許多參與輔助工作的人員,他們同樣對科研成果的取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在評審時卻忽略他們的功勞,沒有進行相應的獎勵,影響他們的科研積極性。

3.提高科研成果管理質量的措施

3.1以市場導向為原則。針對當前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問題,首先應調整科研立項的目標導向,從沒有實際價值的理論研究轉變成以市場為導向,樹立以市場機制相適應的理念,以促進經濟發(fā)展和實際效益為出發(fā)點,在立項前充分了解項目研發(fā)動態(tài),準確評估發(fā)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在掌握核心技術前提下,挖掘該領域的熱點項目和空白部分,選擇正確的研發(fā)方向,避免出現重復研發(fā)現象[3]。并且加強對科研成果的專利保護,強化科研成果的效益轉化力度,建立與效益相關的科研成果評審制度,增強科研成果的實際價值。

3.2完善激勵機制。根據目前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問題,科研成果管理部門首先應構建完善的激勵制度,令科研人員的主動性更強,積極研發(fā)能夠直接應用于實踐生產的科研項目,并使得科研人員能挖掘自身潛能,不斷研制出具有創(chuàng)新理念的科研成果,以將所投入的科研經費轉化成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基礎[4]。然后通過對科研成果的實踐性加以評審鑒定,設置團隊獎對全體研究人員進行獎勵,不但對主要研究人員實行獎勵,還要提高對相關輔助科研人員的獎勵水平,激發(fā)科研人員的研究熱情,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

4.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的措施

建立科研成果效能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環(huán)境,秉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從目標管理、時間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角度入手,引入有效的物質、精神動力機制,在保障科研人員的基本社會生活前提下,運用科學可行的目標管理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競爭機制,培養(yǎng)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隊伍,并加強實踐管理措施對落后人員實行壓力淘汰制,保證科研人員的奮斗精神和科研水平的進步,以制度規(guī)范和人本關懷實現對科研人員的強制約束,并形成無形的自我約束。

5.結語

科研成果管理工作應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趨勢,把握科研最新動態(tài),針對當前科研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進行全方面改進,采用創(chuàng)新機制,以人為本,對所有科研人員一視同仁,建立起公平有效的激勵制度和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發(fā)揮科研管理工作對科研項目的導向作用,研發(fā)出更具實用性和市場價值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小龍.從國外典型實踐看政府科研計劃項目立項評估[J].中國科技論壇,2009(05):27-32.

[2]黃寶中,李蓮靖,吳向東,等.發(fā)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經驗及其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10(08):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