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三年級語文課堂全解范文

時間:2023-08-12 09:05:26

序論:在您撰寫三年級語文課堂全解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第1篇

關鍵詞:學生;個性;見解;主動;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160-01

小學語文課堂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語言表達、觀察能力、基本詞匯掌握、語文素養(yǎng)等責任。其間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與表達,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能夠切合學情,更好把握學生表達的見解并加以不斷引導深入,讓學生由淺入深的進入每個問題的思考和初步考量,那么就能實現語文教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抓住學生個性見解更好培養(yǎng)主動思維”作初步探究,以期更好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維。例如,小學生在學習近義詞的時候,他們的回答往往出現“一詞”對應“多個近義詞”的情況,在學習古代詩詞的時候往往也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解釋詩文中字詞的意思。教師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習語文知識、掌握語文技能,如何把捏好哪些答案是對的,哪些答案是標準的,哪些答案是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都需要教師在其中給予培養(yǎng)和鼓勵。筆者認為,不論是“對的”、“標準的”還是“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以學生的“答案”尋找鼓勵的起點、理由,特別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閱讀情況給予的解讀或者詞語意思解釋,教師抓住這個“點”進行挖掘并加以肯定,繼而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圖書、網絡等進行綜合和鑒別,之后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給出諸多“個性的解釋”,此份師生努力持之以恒,那么語文教學必將迎來不一樣的學習效益。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一單元第二課,第6頁,《春日》,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朱熹的作品。

全詩文是:“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p>

三年級學生學習本詩,需要掌握的首先應該是字詞、熟讀以及掌握詩文意思。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時已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fā)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在學習第一句詩“勝日尋芳泗水濱”時,學生對“勝日”、“尋芳”、“泗水”和“濱”的理解可看法不盡相同。詩句理解的節(jié)點或曰“疑點”主要體現在對“濱”的意思解讀上。

學生1認為:“濱”的意思是“河提”。進一步挖掘時,她說:泗水既然是一條河,就會有和兩岸,如果詩人不在河堤上,那就會有被河水沖走的危險。

學生2認為:“濱”的意思是“流域”。進一步挖掘時,他的理由是:泗水流經山東曲阜一帶,古代的泗河為淮河的大支流,流經山東、安徽、江蘇三省,河長400余公里,流域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流向是由東往西,是全國最大的倒流河。作者詩文中的“濱”具體指“泗水濱”,那么,“濱”應當是“流域”。

學生3認為,“濱”的意思是“河邊”,他的看法和“學生1”的觀點相近,究其理由,是他說:“南宋時期戰(zhàn)亂不斷,國家有那么多的錢去修河堤嗎,所以他認為解釋為‘河邊’科學。”

作為教師,此時需加以挖掘學生的觀點和看法,并適時肯定和引申乃至教師適當補充。對3位學生對“濱”的意思解讀都不能直接點出誰更好,誰的“解釋”一般。因為作為山區(qū)的孩子,他們日??吹降暮恿髦饕菑那现菔赘紕蛄鹘涖y盤大橋的劍江河,之外,就是家鄉(xiāng)豐水期時的“奉合河”以及“合心河”。而且因為家庭經濟、父母文化情況以及父母居家創(chuàng)業(yè)看護孩子等諸多情況不同,學生的回答大體意思是對的,教師不能馬上給予“答案”高低水平的言語判斷。所以,筆者讓全體同學發(fā)表看法,看看大家對三個解釋的認同情況。有五分之一的同學認可“學生1”的理解重在“安全”的關注,五分之二的同學認可“學生3”,五分之二的同學認可“同學2”.通過他們的看法和支持情況,筆者提出建議:首先,認為這三位同學給出的解釋是對的,并說出對的理由,然后進一步提到“河邊”看法的分析的合理性以及對“河畔”分析的合理性,于是建議,根據大家的建議,我們可以在“河邊”或者“河畔”這兩個解釋中選擇其一。

挖掘和探討的過程,三個學生的看法得到合理的肯定,同時也讓學生之間不斷滋生互相學習和提高的空間和更好的心理準備。

實際上,當今信息發(fā)達的社會,對“濱”理解也不盡相同。

《新華字典》第11版33頁對“濱”的解釋為:①水邊;②靠近

網友解釋:“濱”水邊,全句釋義是“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第10頁,對“濱”的解釋也是“水邊”,本句的意思是“――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但是在詩句的翻譯中《教師教學用書》對濱的解釋為“流域”。水邊與流域的解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第10頁,有認同情況。

武漢出版社配人教版教材《英才教程》對“勝日尋芳泗水濱”中的“濱”解釋是:“水邊”,本句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第2篇

關鍵詞:三年級學生 寫作能力 詞句片段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9-262-01

一、問題的提出

三年級學生初入作文課堂,在學會說話寫話的基礎上剛開始練習寫作文,存在許多問題,總的來說還是主要歸于“不知道怎么寫,寫些什么”。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集中反映,也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訓練學生運用書面語言表達內心感情的手段。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思考的問題。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教學強調用詞造句的規(guī)范性、謀篇布局的合理性,這是作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寫作的基礎。

二、詞句是文章的必備建材

1、重視詞語的理解與運用。三年級學生已擁有一定的詞匯量,若新的詞語沒理解就進入學生的詞語庫,很容易與已學詞語發(fā)生混淆,出現寫作時亂用詞語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遇到難以理解或詞義容易混淆的詞語時,教師一定要深入淺出,形象具體地將詞語講清楚,經常運用,才能鞏固消化。練習運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用辨析比較的方法理解詞義、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利用工具書理解詞義、通過歸類,積累詞語等。鞏固詞語的方法也很多:選詞填空,詞語搭配,口語書面造句式練習,給定詞語,練寫短文等。

2、重視句子教學。訓練學生語言連貫的表達能力,是句子教學的重要方面。針對這一問題,經常做的練習:出示一段打亂句子順序的話,學生根據理解,整理通順后讀一讀;運用文中的重點詞造句;模仿一定的句式寫句子等等。

標點能幫助我們確切地表達書面語言的意思,在教學句子的同時,讓學生正確掌握基本標點符號的運用,養(yǎng)成加標點的習慣。

三、學會觀察,為寫作提供感官材料

1、有序觀察,使寫作更有條理。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沒有頭緒,導致寫作無從下手。這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將觀察進行分解,讓學生懂得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再進行綜合,從而得出完整的事物形象。例如:在學《我們的民族小學》時,適時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位順序觀察插圖。操場上,樹枝搖曳,小鳥歌唱,蝴蝶飛舞,猴子嬉戲;教室里,孩子們在快樂地學習,傳出朗朗書聲,一幅快樂和諧的畫面。學生通過有序的觀察,思維得以展開,寫作條理性也會得到提高。

2、重點觀察,使寫作更加周到。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教學設計必須符合其發(fā)展狀況,對需要有一定深度的觀察內容應抓住重點,由淺入深。如在一次聽音作文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聽到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及背景音樂進行聯想寫一則故事。如果只讓學生泛泛而聽,很可能難以寫出動人的故事。所以教師分三遍給學生聽,每次聽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遍,只要求辨別錄音里的各種聲音;第二遍,尋找這些不同聲音之間的聯系,發(fā)揮相象;第三遍,想象一個故事,根據這些聲音安排故事重點,并確定故事基本結構。聽音作文的設計使學生思維更周到,對學生接下來融入音樂、創(chuàng)作故事產生了極大的幫助。

四、模仿讓作文不再是難事

1、局部模仿范文――點仿。點仿比較適合在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思維廣度和思維周到性還不完善,要進行全篇仿寫是比較困難的,局部模仿適于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局部模仿,主要包括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想等。有些課文中的片斷,或是總起分述,或是分述總結,或是空間敘述清楚,或是細節(jié)描寫形象。像這樣在寫法上獨具特點的片段,就可以作為模仿的“點”進行訓練。仿寫時,教師必須細致告訴學生這種片段在寫法上的規(guī)律,使學生有規(guī)可徇,有例可仿。比如,要訓練學生用總分方式寫話,其規(guī)律是:①總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間的關系大都是并列的或連貫的。三年級課本中,除了總分段式外,還有并列、因果、方位順序、時間順序等方式。教師應及時抓住各種典型段落分層次、按計劃地進行模仿訓練。

2、整體模仿范文――全仿。全仿比較適合四年級學生。在三年級點仿那么多片斷的基礎上,學生已積累不少技巧,這時可以將這些技巧融合在一起進行整篇文章的模仿。如寫《我愛故鄉(xiāng)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以總分總的構段方式來安排全文,按一定順序觀察和描寫每一個觀察點的景物,在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同時展開聯想、抒發(fā)感情,在句式表達上要求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第3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朗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7-233-01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崩首x不同于一般的讀,它必須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進行情感的抒發(fā)和體驗,是一種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在朗讀中,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了有聲的口頭語言,充分調動了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情感體驗。因此,反復的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好詞佳句,為今后讀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我認為,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范讀,創(chuàng)造情境,感染學生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很重要。教師的全文范讀可以創(chuàng)造情境,營造氣氛,有利于學生在“聽文”中想象的發(fā)揮和思維的再創(chuàng)造。教師對重點段落的范讀,可以提高學生對好詞佳句的欣賞水平,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如《十里長街送總理》和《再見了,親人》這兩篇都是感彩很濃的文章,教師可以交待有關歷史背景,作課文情感的鋪墊,而對于文章內容無須作過多講解。然后,通過教師的范讀來營造氣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受到語言的感染,得到情感體驗。如果教師范讀平淡,就無法引導學生進入“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悲痛場景,無法體驗人民永遠懷念總理的無限深情,更難以理解朝鮮人民與志愿軍戰(zhàn)士依依惜別的深情,更無法想象中朝人民那“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因此,教師想讓學生朗讀得有聲有色、充滿感情,就必須自己讀得聲情并茂。只有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受到感動。

二、讀之而喜,讀之而悲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各個“階段目標”都寫著“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每個年級每篇精讀課的第一題練習題也寫著這同樣的話。由此可見,朗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體現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的地方。就聽說讀寫之間的關系來說,聽和讀都是學習的輸入,說和寫才是學習的輸出。輸出效果如何,輸入的攝取量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首先要加強聽與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認真聽和深入閱讀中成長起來、發(fā)展起來、壯大起來。

1、跟讀模仿,激發(fā)興趣

我們不難發(fā)現,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各種各樣的朗讀始終進行得很好。朗讀的花樣也層出不窮,如教師范讀、聽錄音讀、跟老師讀、全班齊讀、小組賽讀、指名朗讀、自由朗讀……每天,學生們在這種“口讀耳聽,口耳并用”的良好讀書氛圍當中成長起來、發(fā)展起來。因為書讀得朗朗上口,對語文學習就有著濃厚的興趣,很多低年級的學生都能把所學過的課文背誦下來,討得家長和老師的歡心,換來了高效的學習質量。因為他們的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學校舉行文藝表演,老師們大多喜歡在二、三年級學生中挑選節(jié)目主持人。

人的學習,大多是從模仿開始的。要把漢字寫好,一般都要經過刻苦臨摹練習。習字的“描──摹──臨──寫”循序漸進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值得我們語文朗讀教學學習的。如果把習字的過程變?yōu)槔首x學習的話,那就是“跟(讀)──模(仿)──誦(讀)──創(chuàng)(新)”。開始進行朗讀訓練時,我們要盡可能讓學生跟著“錄音帶”或教師的標準范讀去練習,讓他們從跟讀模仿開始,到逐漸放開,最后達到“將讀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讀物中去”的效果。

2、句讀停頓,讀通讀暢

朗讀從模仿開始,到“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這需要經過系列的輔導。在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時,老師們都會非常注重標點符號的朗讀指導的,而所忽視的恰好就是以詞語或短語為單位去進行句讀停頓的指導。舉些例子說說吧!

①文言文的朗讀停頓舉要,如《楊氏之子》的句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庇秩纭恫澜^弦》的句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②現代文的朗讀停頓舉要,如《桂林山水》的句讀: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覺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輕聲重音,突出關鍵

我們知道,不同的輕重音也能表達不同的語法意義。例如,“我已經吃過了。”(“過”重讀,表示完成態(tài))“北京我以前去過?!保ā斑^”輕讀,表示經歷態(tài))《桂林山水》有這么一句話:“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來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痹谌粘5慕逃虒W工作(包括一些研討課)中,我身邊很多老師不注意輕重音的朗讀指導,往往沒有把“看見過”“玩賞過”“沒看見過”等的“過”字輕讀,體會不到作者曾經游歷過祖國大好河山的那種心情。又如,老舍先生的《養(yǎng)花》寫道:“我可還沒成為養(yǎng)花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句中“工夫”的“夫”應讀輕聲而不讀陰平調。如此輕重音讀法的例子不一而足。

說過輕聲的朗讀問題,我們再來看看重音的朗讀指導與訓練。如,我們指導學生朗讀《荷花》中有關荷花的各種優(yōu)美姿態(tài)這一段時,就要注意從語氣高低輕重的不同,去強調荷花長勢的不同。下面加點的字要讀得重一些:“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p>

4、讀之而喜,讀之而悲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中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基本要求。在這個基礎上,語文的閱讀教學,如果能達到如古人所說的效果,當今的小學語文將會一片輝煌:“讀之而喜,拍案叫絕,起舞旋走;讀之而悲,涔涔淚落,脈脈欲訴。斯時不知古人為我,我為古人,但覺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p>

1、 朗讀默讀,相得益彰

第4篇

三年級的時候也不錯,雖然是用鋼筆寫字,但是,可以用修正液。說起修正液,我還真有點懷念。寫錯字之后,只需拿起修正液晃動兩下,在往出錯的地方涂一下即可。可謂是“白雪無痕”??墒牵拚阂膊皇且粋€十全十美的改錯字的人,因為此人有毒。

三年級第二學期,同學們又普遍用起了修正帶。不幸的是:沒過多久,便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于是,修正帶也淘汰出局。

四年級的一天,我們在做作業(yè),老師嚴肅的說:“其實,說句實話,用單面膠是改錯字的最佳選擇。下一周回來,同學們都得帶一卷單面膠過來?!庇谑?,我們翻來覆去的選擇還是單面膠。

在四年級的整整兩個學期里,你知道是什么嗎?說出來,肯定嚇你一大跳。告訴你吧:我們最流行的是將粘過錯字的單面膠卷成一個大圓球。還比賽誰做的大,誰做的硬呢!我們都叫它“知識球”,因為在球中的全是字,也可以理解為“知識”。

其實,我討厭單面膠也就是討厭他的不方便和他的粘性太強,容易撕破紙的缺點。有一次聽寫的時候,由于寫錯了一個筆畫而沒有聽到很多詞語。為什么會以小失大呢?這都是因為這個小而可惡的單面膠。

英語考試比較爽快。寫錯了以后,大筆一劃就可以了。這個行為老師不但不批評我們不整潔,反而表揚用這種方法的同學聰明,善于利用時間。

第5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實施新課程理念,立足于三年級教學情況的實際,以課堂教學為重點,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展開聽課、說課、評課一體化的教研活動,加強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改革,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突出學生綜合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組織組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以標準為標準實施教學。

2、認真貫徹《教學常規(guī)》,督促組內開展集體備課,督促教師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提高備課質量。

3、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研究活動,組織有效的聽課、評課活動。

4、定期開展教學情況分析、交流研討活動,做到經驗分享,取長補短,集思廣益。

5、三年級作為承上啟下的中年級段,要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新的課程標準帶給我們的新要求,在明確總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弄清本年級段的具體教學要求,熟悉、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各部分教材積極推行課程改革,根據三年級語文教材特點,加強口語交際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大面積地采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有效教學的課堂研究。

(二)重視常規(guī),提高質量。

1、以教材為憑借,嘗試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掌握中段教學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教會學生默讀、品讀、研讀,努力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抓好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段作文教學,扎實教學,夯實基礎。

重視寫字教學,指導學生寫好字;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仔細聽,邊聽邊記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多讀、認真讀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說話完整、清楚的習慣;讓寫作成為學生的一種興趣,為以后的篇章作文打好基礎。

2、作業(yè)要求全批全改,教師批改規(guī)范,重視學生作業(yè)訂正輔導工作,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3、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發(fā)揮班級的圖書角和圖書館圖書借閱的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從讀書中收獲知識、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讓讀書成為每一位學生終身學習的自覺行為,從而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4、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關注學困生,不讓一位學生掉隊,做到共同發(fā)展、進步。

(三)加強研討,共同進步。

1、教研組每位教師均應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充分利用周三教研活動時間,教師間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及時溝通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解決難題,使教研活動能真正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促進教師教研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形成更為濃厚的教研風氣;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課后教師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及時地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

四、具體安排:

九月:(1)制定三年級組語文教學計劃,做好開學工作。

(2)規(guī)范教學常規(guī),正常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制定語文教學計劃。

(3)組織學習研討三年級教材特點、目標。

(4)研究和學習新教材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教學特點和相關策略。

(5)優(yōu)秀老師開一節(jié)先行課,組織年級組的各位老師聽課和評課。

十月:(1)教學常規(guī)檢查、反饋。

(2)根據進度進行說課活動。

(3)研究和學習新教材第三單元和第四單元的教學特點和相關策略。

(4)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學研討活動:開展語文教學的研討課。

十一月(1)繼續(xù)組織學習《山東省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本年級部分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及相關的教學建議。

(2)研究和學習新教材第五單元和第六單元的教學特點和相關策略。

(3)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其他教研活動。

(4)期中能力自測。做好相關的質量分析.

(5)抽查備課。

十二月:(1)研討展示課。

(2)根據進度進行說課活動。

(3)繼續(xù)研究和學習新教材第七單元和第八單元的教學特點和相關策略。

(4)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

(5)針對期中自測中出現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

一月:(1)研究制定期末復習計劃。

(2)期末能力診斷(要求同期中)。

(3)年級組工作總結。

第6篇

“讀”中仿“寫”,激發(fā)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來源,同樣,閱讀也可以是寫作的來源。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還是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尋找寫作的素材,讓學生慢慢從讀繼而到寫。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火燒云》的第一自然段給學生出示了一個寫人的范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句式描寫其他的事物。開始時,讓學生照葫蘆畫瓢,按照例句仿寫,后面可以逐漸靈活處理,學生越寫越自然。因此,學生閱讀的時候先要認真思考,觀察和尋找文章這一自然段作者主要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通過比較、分析,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句式描寫出來的事物和場景感人,并且效果逼真。

比如,《火燒云》中作者就連用了七個“ 變成 了”,用這個變化的句式,將一副動態(tài)的景象呈現了出來。到這里,老師進一步使用文本資源,在課件中出示如下句式: (什么時候) (什么景物)變成 (什么樣)了。讓學生思考,試著把這個句子填寫完整。通過這樣的句式練習,有的學生寫道:秋天到了,蘋果變成紅的了,梨變成黃的了,柿子也變成紅的了等等。接下來老師如何相機點撥:如果是夏天呢?冬天呢?春天呢?大地的哪些景物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了,這時寫作就有了生活這一巨大的源頭活水。

抓住“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是上好寫作課的關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讀”自然地走向“寫”,重點就在“自然”這個詞上,教師的引導很重要,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文章“讀”的感悟是根本,只有學生有了要表達的思想,有話要說了,才能將“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領悟閱讀,產生情感共鳴

語文教學中,教師從課文的文本內容挖掘出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讓學生認真閱讀,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讓學生說一說是從哪幾個詞,哪一句話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呢?即讓學生從“寫”返回到“讀”中,加深和提升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趙州橋》這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一個總分段式,作者對于欄板上圖案的描寫非常生動細致!描寫各圖案的句子間運用的一個新的標點符號“;”分號,學生第一次認識這樣的符號。因此,筆者設計了一個片斷描寫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仿照這一自然段的寫法,自己也寫一寫趙州橋。要求用上總分句式和分號。有的學生這樣寫到:“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一條張牙舞爪、騰云駕霧的龍,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有的刻著幾朵牡丹,它們各有各的模樣,有一朵還是花骨朵,有一朵開了兩、三片花瓣,有一朵全展開啦;有的刻著一只美麗的孔雀,它正站在山頂,昂起頭,展開斑斕的尾屏,好象要和別人比美呢!這些雕刻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這樣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表達范式,如總分段式、分號的使用等等,給予學生切實有效的寫作方法指導,又使學生從具體的寫作中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這就是廣受大家關注的情感閱讀,即通過自己的寫真實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提升閱讀的情感體驗,這是“讀”與“寫”關系的進一步結合。

讀寫結合,提升寫作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讀”與“寫”的有機結合,讓閱讀的過程變成學生寫作方法的學習過程;同時在學生的“讀”與“寫”的練習中,不僅是從“讀”到“寫”,還要從“寫”再回到“讀”,在這個來回中,促成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第7篇

1.主辦單位:中國語文報刊協會 葉圣陶研究會

《語文世界》雜志社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編輯部

《語文學習》編輯部 《語文月刊》編輯部

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課堂教學分會

2.承辦單位:《語文世界》雜志社北京80中

3.時 間:2008年10月10日~12日

4.地 點:北京80中

5.會議主要內容

(1)中心議題:探究語文教學模式,培養(yǎng)新型語文教師。

(2)專家報告:溫儒敏(北大中文系主任、教授,“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負責人)

錢夢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

(3)第三屆“四方杯”語文課堂教學能力展示大賽

參賽選手及課題

初中組:李志龍 陜西西安高新一中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劉衛(wèi)東 河北保定育德中學 《木蘭詩》

陳愛民 湖南長沙六中 《傅雷家書兩則》

李爽 福建廈門雙十中學 “電影人物賞析”

姜露 貴州雙口縣三中 《觀舞記》

曹文靜 安徽馬鞍山十六中 《老王》

陳峰 河南南陽十三中 《囚綠記》

赫飛虎 云南紅河州開遠五中 《金色花》

王立鵬 北京101中學 《夏》

黃穗遠 廣東廣州二中 “課外閱讀指導”

劉爽 北京80中 《我的叔叔于勒》

高中組:王豐松 湖北荊州中學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張一鵬 山西陽泉一中 《我與地壇》

于揚 江蘇揚州中學 《想北平》

陳雙黑 黑龍江哈爾濱一中 《燭之武退秦師》

薛善忠 山東濟北中學 《米洛斯的維納斯》

鐘群 四川成都樹德中學 《我若為王》

焦忠民 海南海口雙島中學 《蘭亭集序》

吉林長春二中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余偉 浙江溫州四中 《聽聽那冷雨》

陶紅艷 北京56中 “寫作指導(辯證分析)”

賈小林 北京80中 《記念劉和珍君》

初中組評課專家:蘇立康(北京教育學院教授,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市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