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7:27:45
序論:在您撰寫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43-02
1 人際交往的概念
人際交往是指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意見溝通、信息交流、情感與心理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它反映著人們?yōu)榱藵M足個人和團體的需要,所進行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聯(lián)系。[1]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人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自我實現(xiàn)感,滿足精神的需求,有益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際關系使人處于壓抑和緊張的狀態(tài),精神方面相對孤寂,會使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作為大學生群體的我們正處于渴求人際交往、渴求被理解和被認可的心理發(fā)展時期。
2 人際交往的心理發(fā)展階段
根據(jù)歐文阿特曼和達爾馬斯泰勒的社會滲透理論,從人際交往由淺入深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可以把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定向階段。即交往雙方由零接觸過渡到單向注意或雙向注意。在這個階段中,由開始時的零接觸狀態(tài),逐漸實現(xiàn)選擇性注意。這種選擇可以映射出交往者的興趣特征、心理特點和某種需要傾向。
第二,情感探索階段。即由注意逐漸向情感溝通和探索的輕度心理卷入階段發(fā)展。在這個階段中,交往雙方開始角色性的接觸,如打招呼、聊天、學習和生活上的互相幫助。
第三,情感交流階段。即由角色性的接觸,向建立在基本信任基礎上的較深情感的卷入。在此階段,雙方會談論一些私人性的問題,討論各自家中的情況,訴說煩惱和分享快樂。
第四,穩(wěn)定交往階段。即交往雙方由于逐漸接觸,彼此的情感聯(lián)系不斷加強,心理卷入程度不斷擴大,從而進入穩(wěn)定交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交往雙方的自我表露更深更廣,心理距離不斷縮小,情感愈發(fā)密切,在心理上逐漸形成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依戀。這標志著人際關系已經(jīng)發(fā)生實質(zhì)性的變化,表現(xiàn)為彼此關心增多,互相分享生活空間包括私人的情感和財物,并且兩人一旦分離或發(fā)生沖突,交往者會出現(xiàn)牽掛、焦慮和煩躁的情緒。
3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困惑
3.1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3.1.1 自主性強范圍廣泛
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隨著身心的發(fā)育成熟,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在人際交往中,不愿順從別人,希望獨立自主,喜歡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獨特的性格。隨著生活空間的擴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具有更加廣泛的特點。
3.1.2 注重內(nèi)容,注重形式
大學生校內(nèi)外生活和實踐豐富多彩,社團活動各具特色,人際交往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伴隨新媒體的不斷出現(xiàn),人際交往的手段日漸多元化。電話,短信,QQ、微信,郵箱、交往的形式越來越多,具有更多的開放和互動。
3.2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困惑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有羞怯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自傲心理等。
3.2.1 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大學生的羞怯心理包括兩個方面:害羞和膽怯。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在社交場合,尤其是在同陌生人或異性的交往中,常常表現(xiàn)為靦腆、動作不自然,嚴重者表現(xiàn)為臉色緋紅、手足冒汗、語無倫次等。有嚴重羞怯心理的大學生常常怯于交往,經(jīng)常宅在宿舍里,對交往采取回避態(tài)度。
3.2.2 猜疑心理
猜疑表現(xiàn)為總覺得周圍的事情與自己有關,對他人言行過于敏感,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猜疑經(jīng)常導致無中生有,甚至曲解他人善意的言行,從而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3.2.3 自卑心理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情緒低落,學習效率較低,在困難面前畏葸不前,自我效能感較低,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待人接物過于敏感。
3.2.4 嫉妒心理。
大學生產(chǎn)生嫉妒心理是因為將自己與其他同學比較后,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成績、能力特長、社交活躍程度或者家庭經(jīng)濟狀況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chǎn)生的一種由憤怒、怨恨、羨慕、羞愧等組成的復雜情緒。[2]
3.2.5 自傲心理
喜歡過高地估計自己,說話不注意分寸和方式,只從自我的角度出發(fā),容易引起他人的攻擊和反感。
4 大學生人際交往困惑的應對方法
人際交往是人類基本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塑造個體的人格,有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化。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困惑的應對方法如下:
4.1 克服羞怯心理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首先要培養(yǎng)自信,清除消極的自我暗示,學會肯定自己。其次不要過于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最后要學習必要的交往技巧,進行心理訓練和實踐鍛煉,提高自身能力。
4.2 克服猜疑心理
首先,要培養(yǎng)面對問題時理智處理的能力。其次,要學會客觀全面地認知他人和客觀事物,不要以短暫的交往經(jīng)驗就做出結論,避免以偏概全。再次,要拓寬胸懷,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誤會和隔閡是正?,F(xiàn)象,要學會主動與他人溝通。
4.3 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要自尊自愛,正確看待自己,評價自己,欣賞自己,不斷完善自我,增強人際吸引力;二是尋求他人幫助,如向心理咨
詢師傾訴求助,三是學會自我調(diào)控,積極參加活動和運動,逐步培養(yǎng)自信心。
4.4 克服嫉妒心理
一是正確認識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并相信這種情緒可以克服;二是改變認知,見賢思齊,讓自己的心胸逐步變得開闊;三是轉(zhuǎn)移注意力,化嫉妒為動力,努力提高自己;四是,學會自我宣泄,找他人開導。
4.5 克服自傲心理
首先,學會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被尊重;其次,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地自我覺察,不斷地自我反??;再次,去培養(yǎng)群體意識,在集體的活動中,在他人的交往中,不斷融合,不斷適應,克服自傲的心理。
總之,大學生想要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需要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以積極的態(tài)度與他人交往,同時注意提高自身人際魅力。
參考文獻:
[1] 沈德立主.大學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2] 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中職生心理弱點心理調(diào)適師生關系一、中職生主要存在的影響和諧師生關系的心理弱點
1.情緒極不穩(wěn)定易出現(xiàn)無助感
情緒常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剛剛還是情緒高漲,夸夸其談,可一轉(zhuǎn)眼就心灰意冷,成了行動的矮子;一會兒還是十分的自信,可轉(zhuǎn)眼卻變得極度自卑,既容易急躁、焦慮,又容易抑郁、消沉和無助。
2.同學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猜疑心理作為學生的一種不良心理,在學生中廣泛存在,通過和同學們的廣泛接觸和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有猜疑心理的同學不能依據(jù)客觀事實明辨真?zhèn)魏褪欠牵遣恢呺H的瞎亂猜疑,很容易造成同學之間產(chǎn)生隔閡和沖突,嚴重破壞同學之間的感情。同時導致班內(nèi)活動不能正常開展,同學之間因擔心他人說自己的壞話而防著其他同學,不能坦誠對待同學。
3.逆反消極心理強烈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部分學生由于受家庭、社會、親友的影響,過多或早目睹社會陰暗面,內(nèi)心深處不自覺地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對學習與班規(guī)校紀抱有嚴重的逆反消極心理,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二、中職生心理弱點成因分析
1.新生活、新交際環(huán)境易引起情緒極不穩(wěn)定和猜疑心理
學生進入中職后,面對新的集體、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他們需要重新建構自己的人際關系,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出現(xiàn)兩種心理。一是渴望交際,但學生在認識、情感和個性方面尚不成熟,缺乏與人交往的經(jīng)驗,缺乏足夠的交際技巧,常常導致渴望與人交往的開放性與自身內(nèi)心的封閉性的矛盾,產(chǎn)生焦慮、煩躁不安、苦悶;二是猜疑心理,不少中職生都有主觀性、片面性心理弱點,生活中的小摩擦不能依據(jù)客觀事實明辨真?zhèn)魏褪欠?,而是不著邊際的瞎亂猜疑,很容易造成同學之間產(chǎn)生隔閡和沖突。
2.教師因素加劇逆反消極心理
(1)教師觀念滯后。師道尊嚴在中國根深蒂固。不少教師仍認為,教師之于學生,有無可辯駁的權威性,教師不可能與學生平等,學生服從教師是天經(jīng)地義的。因而壓抑了學生的發(fā)展,導致學生的被動性和消極態(tài)度,造成師生關系緊張。
(2)教師教育方法不當。近年來,很多中等職業(yè)學校都在擴大辦學規(guī)模,學生數(shù)量空前增加。但不少教師對學生的現(xiàn)狀沒有足夠的認識,在工作中容易主觀武斷,不能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一個學生,甚至會有冤枉學生的情況發(fā)生。同時,部分老師對學生漠不關心,不尊重學生的人格,甚至把對學生的諷刺挖苦當作教育手段。到一定程度后,學生產(chǎn)生逆反對立情緒或心理負擔增大,消極情緒與日俱增,師生關系緊張,甚至惡化。
3.青春期身心發(fā)育因素導致的情緒極不穩(wěn)定
進入青春期的學生身體上急劇變化,使他們非常敏感、不安、疑慮,遇到挫折和逆境時,他們的情緒顯得十分不穩(wěn)定,常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三、中職師生關系現(xiàn)狀
由于上述的學生心理弱點存在和教師現(xiàn)狀,通過調(diào)查,我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深感憂慮:和諧、溫馨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師生關系陌生、緊張,甚至扭曲。
1.師生關系陌生
一邊是崇尚“師道尊嚴”的教師,另一邊是思想活躍、價值取向多元化,處處講求平等的學生;一邊是有較強的逆反心理、有較愛貪玩的行為、有社會上超前的意識等的學生,另一邊是想方設法地想讓學生聽話的教師。師生之間好像有堵墻,缺乏有效溝通就不足為怪了。
2.師生關系緊張
師生間做著相反的運動,互不理解,互不信任,距離越拉越遠,導致師生關系日趨緊張,甚至產(chǎn)生敵視情緒。
四、教師踐行心理弱點調(diào)適促進中職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新做法
1.在各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調(diào)適
首先,組織老師觀看心理調(diào)適視頻資料,讓教師學會及時、有效地調(diào)適學生的心理情緒,化解和消除自鄙、孤傲、落后、消極、自私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弱點。其次,組織班主任考取心理咨詢師,切實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心理調(diào)適能力。很多教師都能把對學生的心理調(diào)適研究全面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到學生的課內(nèi)課外活動中,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徑,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調(diào)適的方法,如語文課通過抒情散文、詩歌等課文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運用情感宣泄與轉(zhuǎn)移法進行心理調(diào)適。
2.在班主任平時工作中重點要克服逆反心理
(1)教育學生學會去適應環(huán)境。人與環(huán)境存在著依賴的必要,又存在著矛盾的必然。對于環(huán)境的眾多因素,只有學會去適應它,絕大多數(shù)不會因適應不了而消失或改變。尤其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還很可能受知識和能力的局限出現(xiàn)判斷誤差。所以,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學生才會用平和的心態(tài)、冷靜的頭腦對待學校的苛求、老師的嚴厲、同學的摩擦和家長的挑剔,而非一味逆反。
(2)教育學生尋求指點。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矛盾就惱火,見了困難就心煩,這是不行的。應尋找認識和見解高于自己的任課教師給你指點,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如果我們諱疾忌醫(yī),怕批評、怕埋怨,瞞著關心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不但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害。因此,告訴學生如果有困難,就應主動去找自己信任的班主任老師,并開誠布公地說出心中的矛盾,從而尋求有效的指點,使自己盡早擺脫一味逆反的心理機制。
(3)指導學生練習冷態(tài)處理。冷態(tài)處理就是遇到矛盾時,學會控制情緒,從而主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避免產(chǎn)生情感沖動。中學生由于獨立意識初步形成,大多容易把事物理想化,加上好勝心切,常常表現(xiàn)為過于自信,性情倔強固執(zhí),行動唐突冒進,同時又缺乏韌性和毅力。一旦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困難,又表現(xiàn)得畏縮不前,毫無斗志。因此,在出現(xiàn)逆反心理時,冷態(tài)處理很有必要。
五、結束語
在全體參與心往理弱點調(diào)適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師生坦誠信任,民主理性,心理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使教育過程成為師生交、互動合作、共同進步的過程。但創(chuàng)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任重而道遠。我們堅信:只要重視中職生心理弱點調(diào)適,學生和教師心靈的距離必將進一步縮小,新型的和諧師生關系一定會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人民出版社,2002.
人際交往對于軍校學員來說非常重要,但是有些學員存在或多或少的人際交往障礙,如自我中心、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孤獨心理、猜疑心理、羞怯心理。論文將探討如何克服這些不良心理狀態(tài),使軍校學員能夠更好的開展人際交往活動。
關鍵詞:人際交往障礙調(diào)試
目前,大多數(shù)軍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成長環(huán)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個性有差異,每天都在一起難免出現(xiàn)交往問題。在相互交往中,心理狀態(tài)不健康者,往往得不到和諧、友好和可信任的人際關系,在與人打交道時,不僅不能得到快樂和滿足,也無法給予別人幫助,甚至在交往中陷入停滯,形成惡性循環(huán)。我們應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這一方面,盡可能地改善不良的習慣和心理。軍校學員人際交往中有哪些常見障礙,它們的表現(xiàn)是什么?如何克服調(diào)試?讓我們一一來看。
一、軍校學員常見人際交往障礙
1、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具體表現(xiàn)在相處時,許多學員都感到自己是主人,不能,只要求別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只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與人交往時不想吃虧,做事首先想是否對自己有利;認為誰也不能侵犯我,不能忍受一點委屈和挫折;更有些學員眼睛只盯著別人的缺點,當發(fā)現(xiàn)一個學員有缺點時,不是誠意幫助對方解決問題,而是群起而攻之。
自我中心也反映在班級活動中,有學員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有沖突時,不愿意犧牲個人利益;不服從大多數(shù)人的集體意見,而要求從自己的意見出發(fā);當他們的個人利益應該服從集體利益時就不快樂;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但要求集體照顧自己的興趣;當集體有困難時,認為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總是想逃避。
2、自卑心理
自卑表現(xiàn)在交往活動中就是缺乏自信,輕視或看不起自己,過低地估計自己,內(nèi)心想象失敗的體驗多。自卑是人際交往的絆腳石,它直接阻礙了一個人去與其他人交往。如自卑的學員在社交活動開始之前,就給自己一種“我很難成功”的消極自我暗示,結果抑制了自己能力的正常發(fā)揮,導致了社交的失敗。過于自卑的人會害怕與別人打交道,別人同他打交道時也常常感到壓抑、沉悶。再如有的自卑的學員性格內(nèi)向、多愁善感、見人便害羞、語塞,看到別人善于交際,更是自慚形穢。學員的自卑心理―旦形成,不但會嚴重地阻礙他們的交往活動,使他們孤立、離群,還會抑制他們的榮譽感和自信心的發(fā)展,不利于他們能力的發(fā)揮和潛能的挖掘。
3、嫉妒心理
人總有―種想要成功的愿望,有一種比別人更強的沖動,這是社會所希望的。但是,有些人在無法成功或無法超過的時候,往往產(chǎn)生一種由憤怒、羞愧、怨恨等組成的復雜情感,這就是嫉妒。按照許多心理學家的分析,嫉妒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你看待它、對待它的方式不同,結果也會不一樣。輕微的嫉妒會讓人感受到一種壓力,產(chǎn)生一種向卓越者學習并趕上他的動力,促使人去奮進、拼搏。這時,嫉妒的消極心理被轉(zhuǎn)化為競爭的積極心理,你會把不服氣的心理升華為積極的競爭心理,可能會以自己的優(yōu)勢勝過對方的劣勢。但是,如果嫉妒帶來強烈的焦慮和敵意,你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從對立的立場上尋找對方的不足,那就是消極的心理了。如A生因成績優(yōu)秀獲得獎學金,B生當面表示了祝賀,但內(nèi)心挺不服氣,認為自己成績也很好,于是背地里四處散布:“c生沒得獎學金太虧了?”“聽說A生考試時帶紙條“等。面對嫉妒心理,我們需要做的是調(diào)整自己,反省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奮起直追,否則,我們不但自己很難受,還與卓越者差距越來越大。
4、孤獨心理
孤獨心理在青年學員中比較常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的學員覺得自己心中有許多不想輕易告訴別人的秘密,于是產(chǎn)生了一種閉鎖的孤獨。有的學員渴望別人能了解自己,能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然而尋找不到這樣的“知音”時,便會陷入苦惱和惆悵之中,產(chǎn)生孤獨的心理。有的學員由于憤世嫉俗、自傲、追求理想,表現(xiàn)得在現(xiàn)實中不適應,于是產(chǎn)生孤獨心理。還有些學員由于個性原因也會形成孤獨,如因為自卑而把自己封閉起來;由于自怨自艾、多愁善感等使自己陷入孤獨的心理。
5、猜疑心理
這是軍校學員交往中的另一種消極心理,反映了學員不同程度的自私狹隘。如有的學員被隊干部批評了,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懷疑誰向干部打了小報告,懷疑自己的競爭對手使絆子,懷疑是與自己有過節(jié)的人伺機報復等,甚至有人稍微對自己表現(xiàn)出一絲異常,就懷疑人家是對自己有成見,就像“鄰人偷斧”一樣。猜疑心理是和諧人際關系的大忌,也是人際關系中的蛀蟲。一個人若是掉進了無端猜疑的漩渦,肯定是心生疑竇,事事捕風捉影,處處神經(jīng)過敏,喪失對戰(zhàn)友的信任,這樣不但損害正常的人際交往,還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
6、羞怯心理
羞怯也是學員人際交往中較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在新生、女生、偏遠山區(qū)農(nóng)村來的學生和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中表現(xiàn)較為突出。有羞怯心理的學員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為:緊張不自然,未說話就先臉紅,心跳加快語音低,在訓練學習中遇到問題,寧可自己心里憋著,也不好意思開口向教員或其他隊友請教。羞怯常使學員在與人溝通中大大約束自己的言行,難以清楚地、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情,甚至造成自己的不被理解或誤解,因此妨礙了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二、常見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調(diào)試
在與其他學員相處過程中,我們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常見的心理障礙可以有以下的調(diào)試方法。
1、克服自我中心
關鍵是要改變自己的認識。首先,要直面社會現(xiàn)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且也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矛盾,不可能每個人都如愿。這就要求每個人都要面對現(xiàn)實,學會互惠,在必要時做出一些讓步。當然應該盡量滿足自己的權利和愿望,但也不能只顧自己,忽視別人的存在。如果每個人都只有自我的想法,那么,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會有好日子過的。第二,跳出自己的圈子,多從別人的角度想想,以了解別人。并學會尊重、關心、幫助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回報,從中也可以體驗到快樂和幸福。不要貶低別人的人格,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喜歡你。你滿足了別人的精神需求,別人才會滿足你的精神需要。最后,加強自我修養(yǎng),學會控制自我的言行和欲望。把自我利益的滿足建立在合理、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做照顧別人的人,從而更好的照顧自己。
2、克服自卑心理
要克服自卑情結,首先要提高自我期望。自卑者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就,并進一步放大優(yōu)勢。一個人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和他們進行正確的社會比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以克服自卑感。第二,積極參與溝通活動,增加溝通的成功經(jīng)驗。主動和陌生人進行溝通,去提高成功的溝通的概率,去享受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的喜悅,這對從來沒有贏得交往成功的自卑者來說,再小的成功也可以鼓舞人。隨著成功經(jīng)驗的不斷增加,自卑感會被削弱甚至消失。
3、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會吞噬人的理性,影響正常的思維,導致人格的扭曲,也使人不敢與之交往。有嫉妒心的人,應該多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多注意自己的優(yōu)點,積極升華自己的劣勢為優(yōu)勢,采取合法、正當和理智的手段來消除這一心理。一是追求崇高的目標,豐富自己的生活,使原來不能滿足的愿望獲得補償;第二是學習正確的比較方法,辯證看待自己和他人,以求心理平衡;三是克服封閉和狹隘的意識,以對抗自己的私心雜念。
4、克服孤獨心理
擺脫孤獨的基本途徑是:第一,開放自己。人際交往不僅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也是一個互利的過程。要把真正的自我展現(xiàn)在朋友、學員面前,不要隱藏自己的弱點,缺點,別人也一定會了解你,接受你。因此,主動關心他人,幫助別人,親近別人,一定能擺脫孤獨的情緒干擾。第二,開闊生活空間。一個人在緊張而充實的生活中,是無暇顧及寂寞的,只有當無所事事時才能感到空虛和孤獨。因此,積極從事各種有意義和有吸引力的活動,以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來轉(zhuǎn)移可能的孤獨感。第三,多參與集體活動。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學員有很多和人親近、談心的機會,學員可熱情幫助他人,盡情享受和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友誼,從而有效地消除情緒上的“隔膜”,消除內(nèi)心的孤獨。
5、克服猜疑心理
猜疑之心是種不信任別人的心理,對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都有著非常的破壞性。因此,克服猜疑之心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維護的重要內(nèi)容。一是要注重理性意識的培養(yǎng)。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猜疑戳穿了是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消極的自我暗示心理作祟,會覺得事情合乎邏輯?!班徣送蹈笔且粋€很典型的例子。所以,保持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觀察、分析和思考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找?guī)讉€人談,克服“當局者迷”的認知誤區(qū),是消除懷疑的重要途徑。二是以信任作為交換的前提。同志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可以在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從而有效消除誤解和疑慮。三是優(yōu)化人格素質(zhì)。狹隘和自私的壞性格會使個體將消極的態(tài)度投射到被觀察的對象,從而產(chǎn)生違反實際的主觀猜想和想象。因此,要加強個性品質(zhì)的改造,消除不健康的人格品質(zhì)可能帶來的錯誤的投射傾向。
6、克服害羞心理
一是培養(yǎng)溝通的信心。自信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如果總認為自己缺乏溝通能力,口才不如別人,氣質(zhì)風度比別人差,見世面比別人少,在集體活動中就會膽怯,言語行為優(yōu)柔寡斷,羞于開口研究和討論,使自身能力得不到有效發(fā)揮,影響同志間正常的交往。發(fā)展自信,就是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不必為自己的一些弱點慚愧,相信自己身上總有吸引別人之處。二是豐富知識。擁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掌握了熟練的溝通技巧,在溝通時自然會應對自如。知識可以豐富人的底蘊,增加人的風度,提高人的氣質(zhì),也能克服心理上的羞怯。所以要努力學習,努力拓寬知識,掌握一定的社會知識和技能。通過積累知識,增強溝通的勇氣。三是加強溝通技能的培訓。軍人在軍營中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不多,溝通的范圍很小,溝通能力的發(fā)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機會,積極鍛煉自己,如在各種場合大膽的講話,敢于發(fā)言。
[參考文獻]
[1]樂樂.軍人人際交往中不良心理的克服.人人健康,2014年14期.
[2]王華,吳含粉.人際關系的相關理論與調(diào)節(jié)技巧.科教文匯,2007年7期
[3]曾偉,李艷萍.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技巧.南昌高專學報,2005年2期.
[4]孔素然.淺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卷宗,2013年11期.
[5]卓娜.小議應用人際交往心理學知識培養(yǎng)主動真誠交往的態(tài)度.神州,2012年3期.
[6]孫琦,李慶華.試論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自我調(diào)適.世紀橋,2012年5期.
關鍵詞 大學生 人際交往 心理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無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和學習中,人際交往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不可能脫離這個社會而獨自存在。既然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無法避免與這個社會的其他人之間產(chǎn)生競爭、合作等一系列的關系,每個人都會依據(jù)自己所需要的利益與不同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際關系,而且,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為了達到自己的需要,會在與別人的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心理情緒。有些人產(chǎn)生的心理情緒是健康的,而有些人產(chǎn)生的心理情緒則是不健康的。
大學生是青年群體的一個分支。在社會中,青年人處于一個相對尷尬而又特殊的地位,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一方面,青年人已經(jīng)不能夠享受來自父母的保護,他們不能像兒童一樣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為社會賦予了青年人一份社會責任;然而,另一方面,這些青年人并沒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收入,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也與成年人之間有一定的差距,他們無法跟成年人一樣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所以,這些只是身體上成熟而心理上還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在面對人際關系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不健康的心理情緒。大學生是青年人的一個特殊的分支,無論是他們的交往對象,還是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心理情緒的特殊性。我們分析研究他們的心理情緒對他們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根據(jù)我們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人際交往中,大學生的不健康的心理情緒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大學生交往中幾種不健康的心理情緒及表現(xiàn)
1.1自卑心理
所謂的自卑感就是指大學生在和其他人比較之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差距甚遠,時常會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比如,有些男孩子不敢與喜歡的女孩子表白自己的心意。還有一些人非常不合群,格外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也是一種自卑的表現(xiàn)。這樣的局面會使大學生的自卑心理逐漸向兩個方面發(fā)展,一方面就是造成學生產(chǎn)生羞怯心理;另一方面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虛榮心和嫉妒心理。
1.2羞怯心理
這里所說的羞怯心理并不是指的是我們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之后壓抑自己的情緒,指的是我們處于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中,但是還是會抑制自己的表現(xiàn)欲。這種心理在大學生中也非常常見,很多大學生不敢在班會或者全班的學生面前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1.3虛榮
虛榮與驕傲是不一樣的,驕傲指的是一個人過高地評價自己,但是虛榮指的是尋求別人的肯定。驕傲一般會與自信聯(lián)系在一起,過度的自信導致驕傲,但是虛榮一般會與自卑結合在一起,由于內(nèi)心深深地自卑感導致產(chǎn)生虛榮心。虛榮就是會極度掩飾自己的不足和劣勢。舉個例子,很多大學生愛慕虛榮,寧可吃得少,也要穿得好。這無疑就是大學生的虛榮心在作怪。
1.4猜疑
其實猜疑心理也是由于大學生的自卑心理演化而來,一般情況下,猜疑心理都會與虛榮心理緊密結合在一起。因為一個人要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認同,他們格外在乎別人的看法,如果別人的看法與自己的看法不同,那么這些學生就會產(chǎn)生猜疑心理。要注意,猜疑不是懷疑,因為懷疑是一個理性的過程,而猜疑是一個非理性過程,大學生只會根據(jù)自己的感覺做出判斷,一旦不信任就會產(chǎn)生嫉妒,那么這時候就產(chǎn)生了猜疑心理。
1.5嫉妒
嫉妒指的是對其他人在某個比自己強的方面產(chǎn)生的一種怨恨和不安的心理。嫉妒心理普遍存在在大學生的心理情緒中,這種嫉妒心理一般是由于大學生的虛榮心理或者他們的驕傲的情緒而產(chǎn)生的。因為大學生總是會把嫉妒心指向使自己的虛榮心不能滿足的人。所以,嫉妒是伴隨著比較產(chǎn)生的。例如,一般乞丐不會對皇帝產(chǎn)生嫉妒心理,但是阿Q就會嫉妒阿胡。通常情況下,嫉妒者會隱藏起自己的心理情緒。
2大學生中幾種不健康心態(tài)的成因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多種多樣的心理情緒,一個人不可能只有虛榮心,一個人也不可能只有嫉妒心,就算是表現(xiàn)出一定的外在行為,那么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也不會完全一樣。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人的物質(zhì)性中探討心理的成因。
人的物質(zhì)性指的是每個人都會追名逐利,每個人都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每個人都想要達到自己的需求,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然而,我們是沒有辦法做到的,所以,人與人之間就產(chǎn)生了物質(zhì)支配的差別,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就要與其他人進行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比較,比較一旦出現(xiàn),就會出現(xiàn)得與失,有了得失,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情緒。
從高中生成為大學生,他們面臨的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很多學生在高中的時候成績非常優(yōu)異,成績就是衡量他們的唯一標準,但是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的成績再也不是衡量他們的唯一標準了,他們喪失了自己的優(yōu)勢,這種情況下這些學生就會有一種缺憾。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這個問題,從根本原因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 季好.網(wǎng)絡時代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6).
為此,兩年來,課題組就我校師生之間溝通存在的障礙進行調(diào)查了解,并研究相應的化解對策,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一、 師生產(chǎn)生隔閡的原因及溝通存在的心理障礙
1. 師生之間隔閡的主要原因
經(jīng)過大量調(diào)查與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引起我校師生之間關系緊張、矛盾沖突的原因,主要有:① 教師不滿意學生,造成隔閡;② 教師不尊重學生,造成隔閡;③ 教師未全面了解學生,造成隔閡;④ 學生對老師的失禮頂撞,造成隔閡;⑤ 家校配合不力,互不理解,造成隔閡。
2. 師生溝通中所表現(xiàn)出的心理障礙
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師生溝通中,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存在著某些心理或其它方面的障礙。針對這種現(xiàn)象,這個問題,課題組通過研究,分別從學生與教師層面,總結分析了我校師生溝通存在的主要障礙。
學生在溝通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主要障礙有:羞怯心理;失望心理;猜疑心理;叛逆心理;無所謂的心理。
教師在溝通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主要障礙有:跟學生接觸少,對學生關心體貼不夠;不善將心比心,不能對學生寬宏大量;做人不實在,講話不注意;缺乏興趣愛好,做事敷衍塞責;待生不公平,心有偏私。
二、 總結了師生溝通的有效策略,實現(xiàn)了“師生偕進”
1. 立足于學生層面,總結了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策略
要想與學生進行有效地溝通,就要對學生非常了解,不能只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而應該立足于學生層面,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為此,課題組結合對我校學生與老師溝通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了解,針對學生在與老師溝通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心理與人格障礙,總結出了以下一些溝通技巧:
策略一:交流方式多種多樣,克服學生的羞怯心理
學生的羞怯心理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老師在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時,不宜操之過急,可以多種方式走進這類學生的心靈。比如,在其作業(yè)本中尋找閃光點,在作業(yè)本上夸夸他(她),鼓勵鼓勵他(她);在課堂上叫他(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表揚一下,培養(yǎng)其自信;找一個開朗的學生幫助他(她),幫其克服羞怯心理;……。我們認為,只要老師真正愿意與學生溝通,總能找到一種方法幫學生克服羞怯心理,從而打開這一類學生的心扉。
策略二:及時充電提高自己,消除學生的失望心理
求學是沒有止境的,作為老師,也不可能是全才,但對自己的專業(yè)要有一股“鉆”的精神,對于自己的專業(yè),我們可以暫時不懂,但不能總是無知。當學生是因自己的專業(yè)表現(xiàn)而產(chǎn)生失望心理時,教師就應及時地充電提高自己;當學生是因自己的其它負面行為而產(chǎn)生失望心理時,更應及時糾正。絕不能為了維護所謂的“師道尊嚴”,而讓學生的失望心理愈演愈烈。古人所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及“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兩句話,學生也是能夠體會的,只要老師能正視,就能消除學生的失望心理,實現(xiàn)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策略三:及時有效地開導,消除學生的猜疑心理
人們之間一旦有了誤會、猜疑,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了。學??傆幸恍﹥?nèi)向的學生,因各種原因總會對學校的一些人和事產(chǎn)生猜疑的心理,這種心理加劇了他們的沉默與痛苦。作為老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fā)現(xiàn)這種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多種方式的嘗試,找出他(她)最能接受的一種方式,與之談心,幫其剖析他(她)猜疑的人和事,條件成熟時,把他(她)帶到他(她)所猜疑的人和事面前,當面解開心結,消除他(她)的猜疑心理。如能做到這樣,與這類學生的溝通就順暢了。
策略四:借助學校心理咨詢室,淡化學生的叛逆心理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的豐富,他們對人生產(chǎn)生了懵懂的認識,因環(huán)境、個人心理因素等的影響,對周圍的事情他們不能每次都做到完美無缺而因此感到無可奈何,有種挫折感,繼而煩躁、多愁善感、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頂撞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要以種種罪名對孩子橫加指責,甚至對孩子做出一些過激行為,其實孩子的叛逆是青春期的一個階段性特點,并不是孩子不懂事了、學壞了,只要我們正確的對待孩子特殊時期心理的變化,并多和孩子交流,用理智的心態(tài)去寬容孩子、容納孩子,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只不過是個做錯事情的孩子。
策略五:借助活動重樹理想與信念,改變學生的無所謂心理
學生整天囿于學校,忙于課堂,生活比較單調(diào)乏味,學習就難免缺乏動力,學習起來多為應付老師、家長,挨批評多了也就變麻木了,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無所謂的心理。
作為教師,這時就應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結合實際創(chuàng)設外部條件,以多種活動來激發(fā)學生,重樹學生的理想與信念,比如,班會課時結合“神七”載人飛天,“嫦娥探月”計劃的實施,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倪h景性學習目的教育。
2. 立足于教師層面,總結了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策略
通過大量的調(diào)查與分析,在總結了我校師生溝通障礙的原因后,課題組進行了相關個案的研究,立足于教師這一層面,就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師生“零距離”溝通,總結了如下幾點做法:
策略一:提高教師素質(zhì),展現(xiàn)人格魅力
人格集中表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職業(yè)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睂W生接納、喜愛某個教師往往是從對這位教師的敬佩開始的。教師擁有高尚的道德,才能熏陶學生高尚;教師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教會學生聰明,教師應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學生心理的健康。
策略二:與學生心靈互動,做學生的知音
一個班的學生是復雜的,有的內(nèi)向膽怯,有的猜疑叛逆,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是多面手,善于打進學生內(nèi)心,與學生心靈互動。當然,要與學生有效情感溝通,一要努力與學生尋找共同語言,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做學生的知情人;二要與學生共進退,學生喜歡的、愛好的,教師也盡可能地去接受,喜愛,做學生的知音。
策略三:學會寬容,懂得諒解
教育要不要懲罰?我們認為:懲罰是教育,寬容也是教育。但往往寬容比處罰更有效果。當學生犯了錯誤或做了錯事,學生已夠內(nèi)疚了,這時,教師要體諒學生的心情,坐下來與學生交談,而不要輕易地采取懲罰手段,無謂的懲罰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因為沒有給他以期望。相反,內(nèi)疚和不安使學生更容易清醒地看到自己的錯誤,并急于想改正錯誤,并多方求助,希望獲得諒解。
策略四:學會坦誠相待,將心比心
我們知道:尊重和理解是雙向的。教師要擺脫舊的觀念,特別是“師道尊嚴”的思想,不要高高在上,要充分認識到,在課堂上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不論是成績好的,聽話的還是調(diào)皮的,每個人都有可愛之處,要把學生當成是具有思想和感情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需要和愿望,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特別是一些后進生,渴望受到公正的對待。對于教師來說,熱愛學生是其天職,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而尊重學生,與學生坦誠相待是熱愛學生的突出表現(xiàn)。俗話說:“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要知道,那些冷酷刻薄的話語常會摧毀學生的自尊心,受創(chuàng)傷的孩子會在滿腦子報復思想中成長。
策略五:角色互換 多為學生著想
很多牢騷、抱怨、猜疑、誤會的產(chǎn)生,都是因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倘若能換位思考,或許這些都將不復存在。作為教師,更應該經(jīng)常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眼里的世界原來與自己不一樣,也就能更好地學會理解并寬容學生。而不能總是從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去看學生,總是對學生提出各種各樣過分的要求,遇事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多為學生著想。
策略六:共同參與,共享成功
[關鍵詞] 職業(yè)學校 單親 教育問題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或其他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疾病等)的原因而發(fā)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無一個完整穩(wěn)固的家庭的學生,其心理的發(fā)展容易產(chǎn)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作為教育者應更多地去了解,去關愛這些單親學生。使他們重新找回自我。
一、單親家庭學生學校生活基本心理特征
在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其心理發(fā)展有較明顯的差異性:在學校生活中,在與老師同學的接觸交往中,攻擊性強,持久性差,消極情緒等特征表現(xiàn)明顯。[1]職業(yè)學校時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階段,學生生的心理不穩(wěn)定,容易產(chǎn)生煩惱,而單親家庭學生比雙親家庭學生更容易迸發(fā)不良情緒,產(chǎn)生不良行為習慣。
1.攻擊性強
這與其性格孤僻、心靈壓抑所導致的逆反心理密切相關。由此而造成了聽不進批評,本能地敵意,為一點小事而情不自禁發(fā)脾氣,最后發(fā)展為沖突、頂撞甚至攻擊的偏激行為。
2.持久性差
單親家庭學生普遍不能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情。職校學習較為輕松,作業(yè)量較少,但單親家庭學生卻經(jīng)常有作業(yè)不完成的情況。單親家庭學生由于在家庭破損過程中受到過一定的心理傷害,又由于家庭教育的殘缺,容易造成不良學習習慣。
3.消極情緒明顯
青少年心理學指出:人一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便會增強。單親家庭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已經(jīng)對自我主體性產(chǎn)生了自覺意識,一方面他們試圖采取自主獨立的行動傾向,另一方面也會動輒就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健全,感到自卑苦惱。
二、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不適主要表現(xiàn)
1.自卑抑郁心理
有自卑感的學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郁郁寡歡,對未來缺乏信心,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整個生活似乎都彌漫著灰暗的色調(diào)。[2]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自卑抑郁情結”的形成,進而在自我評價中經(jīng)常伴隨著消極的情緒體驗。
2.嫉妒猜疑心理
嫉妒猜疑心理則多半是單親家庭學生在自己社會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而產(chǎn)生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單親家庭學生就有可能嫉妒他人,常常會無端懷疑他人看不起自己甚至作弄自己,有時還會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在與人相處時就不會那么熱情,嚴重妨礙他們與人交往。
3.孤獨冷漠心理
消極的自我情緒體驗使他們形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也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由于懷疑別人看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缺乏積極從事交往的勇氣,不愿溝通與他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他們對人對事就會無動于衷,缺乏高漲的熱情,有時甚至還會對人懷有敵意。
三、對單親家庭學生嘗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發(fā)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心理社會發(fā)展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對由自我與社會期望之間的沖突構成的矛盾或危機。[3]心理的發(fā)展始終存在兩種可能性,或者是解決矛盾,形成積極的個性品質(zhì);或者是解決不了矛盾,形成消極的個性品質(zhì)。作為班主任,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因家庭破碎而帶來的不良影響,使他們擁有與其他同齡孩子相同的健康心理特征,順利完成學業(yè),并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我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育。
1.引導學生正視人生的挫折和不幸,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的情緒的靈魂,情緒情感的變化受個人世界觀的制約。單親家庭職校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時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過程將直接影響他們情緒情感發(fā)展的方向和深度。只有幫助單親家庭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使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不喪失信心,在困難的逆境里不絕望,才能使他們的心理獲得健康的發(fā)展。[4]
因此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事實。人的生活道路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時常會遇到坎坷,遭受挫折。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走向成功的過程。家庭的變故只是人生挫折的一部分。用事實說明不幸是對人生的考驗和磨礪,偉人之所以能成為偉人,就是他們在不幸和挫折面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只有經(jīng)受不幸的磨練,才能使人的意志更堅,在克服苦難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和自我價值。
2.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去關愛單親家庭學生
學校是以師生關系為主軸而構成的社會群體。教師不僅影響著學生的智力、感情、意志品質(zhì)的發(fā)展,也影響著他們的性格的形成。單親家庭的學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愛,教師的“愛”可以填補學生心理的“真空”,能夠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的動作,一次誠懇的表揚,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在他們心里激起層層浪花。[5]同時要教育其他學生不要對他們歧視,不要嘲諷和挖苦,更不能對他們有成見,而應該主動接近他們,與他們交朋友,一起活動、一起學習,使他們忘記不幸的家庭背景,走出自我封閉的心態(tài)。
3.將對學生的關心和教育同對家長的勸說結合起來
單親家庭中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發(fā)展特別受到嚴重的阻遏,其直接原因就是夫妻離異使得美滿幸福和諧友愛的家庭解體。所以只對家庭離異學生進行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時伴之以對家長的說服。家庭的不良影響對學校的教育具有抵制作用,會產(chǎn)生負效應。教師應多家訪,和父母談心,申明其利弊,使家長明白,作為父母,無論婚姻是否存在,都應該承擔起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離婚絕不能以傷害和犧牲孩子為前提和結果,應盡量使孩子的生存環(huán)境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與此同時,社會也要高度重視家庭業(yè)已破碎的單親家庭子女問題,整個社會只有積極地協(xié)調(diào)把多方面的教育因素結合起來解決單親家庭子女的有關心理問題,才能使單親家庭學生擺脫陰影,走出心理的誤區(qū),重新樹立對生活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傅安球. 離異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謝弗(Shaffer,D.R)著,鄒泓等譯,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陳琦. 劉儒德主編. 當代教育心理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職校; 人際交往; 問題;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法: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12-142-001
人際交往是個體的基本需要,職校的學生要想適應現(xiàn)代社會而生存,在學校里就必須努力使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學習為自己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青少年感到心情舒暢,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人際交往不良,就有可能會引發(fā)各種問題。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際交往“是指在社會活動中,人們運用語言符號系統(tǒng)或非語言符號系統(tǒng)相互之間交流信息,溝通感情的過程。”[1]職校學生的人際交往主要是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往。
一、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在職業(yè)學校里,有些班級的男女生數(shù)量比較懸殊,這對職校生的人際交往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職校學生的交往問題還表現(xiàn)在一些學生對老師的不信任,不愿意與老師交往。
職校的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交往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存在著較深的“代溝”。很少有學生把父母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很多學生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父母。
職校學生的交往問題還表現(xiàn)在結交網(wǎng)友上。網(wǎng)絡聊天這種形式的出現(xiàn),給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一個能夠找到自我的場所,在這個亦幻亦真的世界里,不少職校學生自認為找到了“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于是,職校的許多學生經(jīng)常沉浸于這種虛幻的網(wǎng)絡世界中。
二、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原因分析
職業(yè)學校的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是專業(yè)的設置能與社會需要較好地適應,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然而,由于社會上很多人對職業(yè)的偏見(如:廚師比較適合由男性來擔任,而從事財會工作的最好是女性等),這必然導致職業(yè)學校的不少班級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diào),正是這個原因,在男生占絕大多數(shù)的班級里,同學之間的攻擊行為就相對較多,而在女生占大多數(shù)的班級里,同學之間也出現(xiàn)了較多的交往問題。
心理學研究認為,在影響人的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投射作用”,所謂投射作用是指一個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緒傾向,將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別人身上的現(xiàn)象。投射作用使人們把自己具有的東西看成是別人也具有的,學生們在人際交往中的偏差,有一些也是受到了投射作用的影響,如對同學進行無端猜疑等情況。當然,產(chǎn)生猜疑心理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自信,學生在懷疑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懷疑,職業(yè)學校不少學生自信心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過去經(jīng)常遭遇挫折與失敗的經(jīng)歷引起的。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往偏差主要是由于學生的認知錯誤造成的,心理學研究認為,人會產(chǎn)生許多認知錯誤,如暈輪效應,這是一種以點概面、以偏概全的評價傾向,如果一位學生認為老師的某些教育方法不對,由于暈輪效應的作用,很可能會對老師進行全盤否定,甚至不再愿意與老師交往。
應該說,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都有一點“叛逆”,這是由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階段的特點所決定的,但為什么“代溝”在職校生的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呢?這很可能與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很多職校生成績較差不是在一兩個月內(nèi)形成的,而是由于多年不努力學習造成的,在這么多年里,家長也采取過各種手段鼓勵孩子學習,但孩子還是沒能完全滿足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孩子的學習現(xiàn)狀和父母的理想產(chǎn)生了距離,在父母和子女之間都產(chǎn)生了較強的不信任,“代溝”就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
三、解決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對策
要解決職業(yè)學校的一些班級因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diào)而引發(fā)的人際交往問題,比較現(xiàn)實的做法是職業(yè)學校在招生時對那些預測男生一定會占絕大多數(shù)的專業(yè),對選擇該專業(yè)的女生進行適當?shù)恼邇A斜,如減免學費,提供優(yōu)厚獎助學金等,這種政策對于女生數(shù)量占統(tǒng)治地位的專業(yè)中的男生也同樣適用。
按照弗洛伊德對侵犯的本能論的解釋,侵犯沖動的能量必須得到表現(xiàn),侵犯可以以某種社會許可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如:體育運動就是很好的侵犯沖動的釋放途徑之一,所以,職業(yè)學校可以嘗試著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以減少學生中攻擊的發(fā)生。同時,也能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更為順利地進行。
克服猜疑心理的一個有效方法是重建自信,要充分發(fā)揮職業(yè)高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解決學生和老師的人際交往問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可以進行很多方面的嘗試:首先是贏得學生的信任,讓每一位學生都相信,不管老師采取什么教育措施,對我都是公平的,老師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我做得更好!克服人際交往中暈輪效應的最好方法是對交往對象有較全面的了解,為此,老師更需要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接觸,這樣,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也不會停留在表面上,這樣就能比較有效地克服暈輪效應。
針對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代溝”問題,家長也應進行反思,孩子上職校并不是沒有出息,只要努力,同樣會有成就的,不要再對孩子進行一味的埋怨,數(shù)落。作為學生,也要對家長多一些理解,在職業(yè)高中里努力學習,不讓家長們失望。
由于結交網(wǎng)友對職校生會產(chǎn)生許多負面的影響,而且,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大都未滿18周歲,按照國家的法律,平時是不允許進營業(yè)性網(wǎng)吧的,但許多時候與網(wǎng)友交流都是在網(wǎng)吧進行的,所以,職業(yè)學校應明令禁止學生進網(wǎng)吧、結交網(wǎng)友。
參考文獻:
[1]時蓉華主編.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