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6 09:30:37
序論:在您撰寫急診患者心理護理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 急救 中毒 外傷 腹痛 心理護理
急診患者由于發(fā)病急,變化快,生命危在旦夕,所以醫(yī)務人員往往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對患者生命的搶救上,而忽略了重要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心理護理[1]。此時患者面臨生命威脅或身體的痛苦,心理正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如果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就會緩和其緊張情緒,有助于轉危為安。同時,醫(yī)護人員應考慮到患者身體和心理的感受,通過自己的言行,有意識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或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和異常行為,有利身體康復。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齡21~64歲,平均43歲。其中中毒患者10例,外傷患者10例,腹痛患者6例。通過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滿足患者生理、社會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使患者早日達到健康的目的[2]。
護 理
中毒患者:服毒是目前較常見的一種急診現(xiàn)象,患者多是因為受到嚴重不良刺激強度超過個體心理承受力,一時失去自我調(diào)整和控制能力而采取的解脫方式。此時若做不好心理護理,很難取得患者配合,搶救就很難奏效,甚至因此失去有利搶救時間,造成死亡。醫(yī)護人員對患者要熱情、主動,使患者感到欣慰,減輕患者緊張、憂慮、恐懼心理,針對不同原因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了解心理需求,給予患者體貼關懷動作與神情,使患者重拾生命的勇氣,以振作精神,喚醒求生的欲望和信心,以安慰、勸解、疏導等精神療法,使積郁已久的思想苦悶得到改善、釋放,樹立再生信心,積極配合治療,達到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外傷患者:外傷急救多因突發(fā)創(chuàng)傷導致軀體骨骼損傷,病情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再加上創(chuàng)傷引起的疼痛、出血及功能障礙,面對突如其來的傷害造成患者恐懼不安。醫(yī)護人員主動與患者交談,囑咐患者不要直視傷口,減輕其恐懼心理,安定患者情緒,用簡單語言介紹病情及疾病的可治性,用敏捷動作,及時準確的操作技術,迅速靜滴、清創(chuàng)、止血,使患者產(chǎn)生親切感,取得患者信任與配合,滿足患者合理要求,使其對疼痛不在恐懼,增強戰(zhàn)勝疾病信心,給予患者生命的希望。
急腹癥時患者腹痛劇烈,多有迫切要求止痛的心理,如果不用止痛藥就有煩躁、不信任的心理。在疼痛原因未明確疼痛診斷之前,不能隨意使用任何止痛藥物,以免掩蓋癥狀,延誤病情[3]。對此類患者應耐心解釋不用止痛藥的道理,應以同情,安慰和鼓勵的態(tài)度支持患者,采取深呼吸,松弛療法,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痛苦,并盡快明確診斷解除患者原因。
討 論
通過多年的臨床護理經(jīng)驗積累,護理人員對每位急診患者快速評估病情,果斷決策,因人、因時、因病不同,采取有效搶救方案來挽救患者生命,在迅速準確配合醫(yī)生進行診治的同時應巧妙地把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加以結合,用自己的言行去改變護理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促使其身心康復。護理人員要充滿同情心,耐心勸導,待患者如親人,充分調(diào)動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積極因素,幫助其樹立信心,從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參考文獻
1 胡佩成.護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2:162-246.
【關鍵詞】
急診心理護理;護理效果;影響
作者單位:463000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
急診是醫(yī)院面向社會的一個窗口,也是搶救危重患者的前哨陣地,在這個無聲的戰(zhàn)場上。急診患者是指那些發(fā)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緊急搶救的患者。在影響健康與疾病的條件中,除了生物因素外,還有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急診患者由于疾病較急往往表現(xiàn)為焦慮恐懼、緊張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時的搶救,心理活動是復雜的,多種多樣的心理異常?;颊叩牟环€(wěn)定情緒可使應激能力降低,意志減弱,對疾病的耐受性和抗病能力降低,不利疾病的康復,嚴重者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1]。一般認為急診患者病情危重,醫(yī)護人員的任務就是以最佳的技術和最快的速度搶救患者,無需實施心理護理,隨著護理要求及護理技術的發(fā)展,掌握就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情緒變化、性格特點等因素對疾病的救治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就急診心理護理對急診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進行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急診科有護理人員13名,高級職稱1名,中級職稱4名,初級職稱8名;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3.8歲;中專8名,大專4名,本科1名。
1.2 方法 對急診患者進行心理分析,制定詳細的心理護理措施,對采取急診心理護理前后急診心理護理后患者滿意度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并進行對比。
1.2.1 急診患者心理分析 恐懼心理:疾病急性發(fā)作或突發(fā)事件入院,瞬間超常的緊張情緒會引發(fā)患者的恐懼心理。對于陌生的就醫(yī)環(huán)境、急救設施及操作方法。如等急救措施、醫(yī)護人員的緊張情緒都是患者恐懼的誘因。焦慮心理:對疾病現(xiàn)狀和發(fā)展程度的擔心,常出現(xiàn)焦慮、緊張情緒。緊張焦慮與恐懼情緒的程度與患者的年齡、文化層次、性格與個體經(jīng)歷有關。過激心理:就診時情緒往往在外界刺激下產(chǎn)生過激反應,表現(xiàn)為不配合搶救等行為。孤獨心理:患者住院后離開了家庭和單位,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加之醫(yī)院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的限制,使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孤獨的心理感覺。他們特別希齷自己的親人或朋友能經(jīng)常陪伴在身邊,以消除疾病的折磨。
1.2.2 急診心理護理措施
舒適環(huán)境: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整潔、安靜、安全、舒適的急診室環(huán)境,是進行治療護理的基礎。首先環(huán)境布置不要過于肅穆,可減輕患者恐懼,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感。盡量減少噪聲,以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
1.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由于急診患者的特殊性。多數(shù)情況下第一個迎接患者的是護士,護士應儀表端莊,舉止大方穩(wěn)重,態(tài)度和藹,護士應積極主動、熱情的接待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和諧的護患關系,形成良好的氛圍。
1.2.3 建立充分的信任 急診心理護理中語言的交流在護理過程中非常,護士給予肯定性的保證、支持和鼓勵,解答問題語音要恰當,給患者講明緊張患者對病情的不利影響,簡明扼要地講明患者目前的病情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使患者和家屬心理上建立充分的信任;給予精神安慰,提高耐受疾病的能力在搶救的同時給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調(diào)動患者的積極性和潛在的力量,提高應激能力,使患者身心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2]。機體對缺血缺氧、疼痛等耐受力就會增強,這對爭取搶救時間是十分重要的。
1.2.4 建立充分的安全感 醫(yī)護人員的醫(yī)德和技術是患者獲得安全感的基礎,這就需要醫(yī)護人員要樹立崇高的醫(yī)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了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減輕精神痛旨,醫(yī)護人員應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對急診患者無論預后如何,原則上都應給予肯定性的保證、支持和鼓勵。盡量避免消極暗示,使患者能夠身心放松,感到有安全感[3]。
1.2.5 制定心理護理 因人制宜,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由于患者病情、年齡、性格、文化層次、社會背景、經(jīng)濟條件不同,不同類型的患者具有不同的心理類型特點,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病情和心理進行反復評估,隨時掌握患者不同階段的動態(tài)心理變化,從多個角度給予關懷和安慰,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式[4],對搶救成功至關重要。
1.3 觀察內(nèi)容 觀察實施心理護理措施前318例急診患者與心理護理措施后318急診患者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并進行比較。
2 結果
對實施心理護理措施前318例急診患者與心理護理措施后318急診患者進行護理質(zhì)量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對急診護理的滿意程度,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并對總滿意度進行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急診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例,%)
心理護理措施前(n=318)心理護理措施后(n=318)
滿意108(33.96)196(61.64)
基本滿意165(51.89)119(37.42)
不滿意45(14.15)3(0.94)
總滿意率273(85.85)315(99.06)
注: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心理護理措施前與心理護理措施后總滿意率比較P
3 結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單憑先進的儀器、急診人員單純熟練的操作技能已不能體現(xiàn)“ 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急救意識,護士必須提高自身整體護理素質(zhì)和知識內(nèi)涵[5],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和急救預案,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因人、因病進行心理分析和心理護理,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急診工作醫(yī)療需要[6]。心理護理對提高護理工作質(zhì)量的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良好而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促進急診患者康復以及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趙華琴,王旭華.急診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3(5):424.
[2] 王愛玲,李春紅,張新連.急診危重病人的心理特點及護理.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5,32(4):411.
[3] 熊秀蓮.基層醫(yī)院急診護理的管理體會.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6):122123.
[4] 高雪梅,張姊.對急診病人進行心理護理的重要性.臨床肺科雜志.2008,13(8):1101.
急診患者由于發(fā)病急、變化快,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緩解癥狀,維持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急診患者心理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此時如果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就會緩和緊張情緒,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消除各種心理障礙,大大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死亡率和傷殘率。助于轉危為安;否則,在患者心理高度緊張之時加上搶救時的各種監(jiān)護儀器發(fā)出的聲音,極易加重病情,影響搶救效果和愈合。因此,作為急診護士,不但應具有熟練的搶救技術,還要了解各種患者的心理特點。根據(jù)不同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就診時有安全感,增加滿意度,從而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2]。
1 急診患者的突出心理狀態(tài)
1.1 恐懼心理 在臨床中的100%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多數(shù)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傷害,缺乏思想準備,表現(xiàn)為驚慌失措、恐懼萬分,迫切要求盡快得到最佳治療護理。對入院進行的各項檢查治療缺乏知識,還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1.2 焦慮、焦急 急診科面臨的大多數(shù)患者是那些突發(fā)性疾病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腦出血等,發(fā)病驟然自覺癥狀明顯(劇烈疼痛、發(fā)熱、呼吸困難)。由于疾病來得突然,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因而產(chǎn)生焦急心理上,希望盡快得到診治。有的因在單位或家庭中擔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負擔而顯得顧慮重重,焦慮不安。
1.3 急躁易怒 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或病情惡化的急診患者。因長期病痛的折磨,使患者產(chǎn)生敏感、多慮,易激惹等心理特征。酗酒的患者往往失去理智,處于極度興奮狀態(tài),有的還伴有有外傷,不待簡要了解受傷過程和部位就發(fā)怒,誤認為沒有及時處置,或認為醫(yī)護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不好。因而出現(xiàn)暴躁行為,甚至有辱罵,毆打醫(yī)護人員的過激行為;還有些患者因考慮到藥費、治療費與自身經(jīng)濟實力的矛盾,往往會認為收費過高,或因就就診過程中醫(yī)療程序的繁瑣不合理,導致心煩或因劃價、交費服務不熱情而“積怨在心”在這種情況下,急診護士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患者的過激言行[3]。
2 心理護理的實施
2.1 在急診患者中,大多數(shù)是各種原因所致的外傷,且多有大的傷口伴出血,使患者感到不安焦慮,甚至驚恐,這種心理可能加重患者病情。遇到這類患者時,護士首先要沉著、冷靜,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囑患者不要直視傷口,以免增加患者的恐懼心理,迅速用無菌敷料遮蓋傷口,在配合醫(yī)生搶救時,要注意用詞恰當,使患者在搶救室有一種安全感,遇到一般外傷患者,那就要求在工作中,神態(tài)自若,忙而不亂,操作準確無誤,主動與患者交談。一是分散患者注意力;二是使患者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一旦取得了患者的信任,也就取得了患者配合。
2.2 急診患者應安置在搶救室并立即組織搶救,使患者感到治療護理工作及時準確,對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極為重要。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具有應急能力強,搶救技術熟練,工作效率高,思維敏捷,善于溝通的良好素質(zhì)。
2.3 急診患者發(fā)病多突然,患者及家屬無準備。對暫時未帶錢或經(jīng)濟條件差的患者應先進行積極搶救治療,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督促家屬補交各種醫(yī)療費用,絕不能在患者面前談論“你不交錢就停止搶救與治療”等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及與患者發(fā)生沖突,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將搶救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告之家屬,使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并要告訴他們在患者面前要保持冷靜態(tài)度,不能因為家屬的異常和急躁行為影響患者的思想情緒。
2.4 注意尊重患者。服毒患者都有一定的社會或家庭因素,多處于狹隘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變化復雜,故意不合作,洗胃過程,不配合,故意拖延時間而失去搶救時間對此類患者因根據(jù)情況開導,以同情的語言去感化他(她)們,要使患者真正體會到醫(yī)護人員是在盡心盡責“救”他們,使其打消輕生的念頭。
2.5 急診患者病情變化無常,隨時有死亡的危險。當病情危重時應立即下達病危通知書,并讓患者家屬簽字,對患者所應承擔的風險,需醫(yī)患雙方簽字,與患者家屬的知情合作十分重要,不能因搶救緊迫而忽視告知義務,急救護理人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把知情同意作為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不斷強化風險預測意識,進而減少及杜絕醫(yī)患糾紛[4],當患者死亡后應對家屬,表示同情并幫助家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減輕其痛苦。
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證明,對于急診患者在實施緊急治療搶救同時只要細致觀察,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就可使患者異常心態(tài)和行為得以及時糾正,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心理達到接受治療最佳狀態(tài),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程金蓮,石貞仙,董新案,等.護理人員實施心理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0,16(6):47.
[2] 曾學君,李學軍.急診患者心理特點與預診技巧.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21(7):866.
關鍵詞:急診;患者;心理護理
筆者將122例急診患者視作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個組,分別予以常規(guī)護理及心理護理,旨在研究心理護理對于急診患者的重要性,取得了顯著研究成果,現(xiàn)將研究程序進行詳細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診患者122例,男女比例為72:50;年齡在22~76歲,其平均年齡約(40±5.03)歲;病程在0.5~24h,其平均病程約(6±0.12)h。其中,有58例患者為外傷,31例患者為急腹癥,18例患者為中毒,15例患者為其他類型急診患者。將122例急診患者隨機分成兩個組,每組均有61例,且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病程、性別以及疾病類型等相關資料中的比較均無明顯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研究對象行常規(guī)護理,而實驗組研究對象則實施心理護理,具體護理對策如下:①外傷類患者的心理護理。針對外傷類患者,其身體均受到了相應的刺激和傷害,加之傷口疼痛與出血,導致患者產(chǎn)生不安和恐懼的心理。針對這類型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及時作出反應,以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處理患者傷口,予以快速止血和包扎。為了避免患者直視自身傷口,護理人員還應主動與之進行溝通,以此方式轉移其注意力和疼痛感,從而提升患者配合度。②急腹癥類患者的心理護理。當機體患上急腹癥類疾病后,其心理上會形成巨大恐慌,劇烈的疼痛感使之產(chǎn)生瀕死感,因此在情緒方面的波動較大。這類型患者極易被激怒,在態(tài)度方面也會發(fā)生轉變,不僅語生硬,而且動作粗暴。針對這類型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及時予以心理護理,防止其生命活動終止,使之急性癥狀得以有效緩解。針對患者家屬,還需做好相關解釋工作,使之知曉確診之前禁止使用止疼類藥物,以防具體病情被掩蓋,不利于患者接受針對性治療。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當取得患者家屬的配合、理解以及在支持,使之形成治愈信心,從而提升治療療效。③中毒類患者的心理護理。中毒類患者可有分成兩組,即自服毒和誤服毒。?自服毒類患者的心理護理。自服毒類患者均有輕生的念頭,引發(fā)因素包括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其心理狀態(tài)大多較為狹隘,覺得自殺是解除煩惱的重要方式,對于搶救工作也保持消極態(tài)度。針對這類型患者,在予以及時搶救的同時,護理人員需要理解和體諒患者的心理與過激行為,主動關心和關愛患者,盡力取得患者配合,確保搶救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誤服毒患者的心理護理。誤服毒患者因擔心自身病情,在心理上會出現(xiàn)焦慮感和緊張感,針對這類型患者,需予以及時胃管洗胃、催吐等措施,并講解治療方法與效果,取得其信任后,使之以積極心態(tài)對抗疾病。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指標: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等進行對比。?療效評定標準:以抑郁自評量表及焦慮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定,分值越高,代表抑郁情況、焦慮情況越嚴重。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以及處理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通過(x±s)代表一般資料,通過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對比,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
2 結果
經(jīng)護理后,實驗組研究對象在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等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較為顯著(P
3 討論
急診患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快、起病重等特征,多是由于突然的發(fā)病或遭受傷害所致,且在治療環(huán)節(jié)始終處于被動地位,以至于其心理層面出現(xiàn)明顯的偏差。加之受疾病的困擾,就可能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1]。在過往的護理工作中,大多護理人員將護理重點放在軀體疾病方面,期望能夠盡快解除患者軀體上的痛苦,最大限度挽救其生命,以至于許多患者在治療環(huán)節(jié)都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其治療依從性也始終停滯不前[2]。對于護理人員整體素質(zhì)方面也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僅需要其具備豐富的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還需掌握和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與心理狀態(tài),以取得患者配合作為基本處出發(fā)點,通過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提升其信任感、依從性和安全感[3]。
在本次研究實踐中,筆者將122例急診患者視作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個組,給予兩組研究對象分別行常規(guī)護理和心理護理。經(jīng)護理后,實驗組研究對象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為顯著(P
經(jīng)研究表明,給予急診患者全方位心理護理,可提升其治療依從性與整體護理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盧訓華.心理護理對急診手術患者焦慮心理影響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10(10):5480.
[2]馮艷會,王玉梅,初.循證護理在急診創(chuàng)傷患者應激心理護理方面的研究[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04):127-128.
[3]謝妮.研究心理護理對急診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07):4404-4405.
中圖分類號:R605.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7-305-01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心理學的發(fā)展,心理護理已受到廣泛重視。急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其他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很大區(qū)別[1]急診科接診危重病患者,在搞好臨床搶救工作的同時, 一定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這樣才有利于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由于急診患者的病情比較危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心理需求較一般病人要求強烈。因此護理人員應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對于配合急診搶救工作極為重要。只有在搶救患者的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勸說、安慰、鼓勵等心理護理手段,消除患者的緊張、悲觀和恐懼情緒,使患者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才能積極配合搶救治療工作,為患者早日康復奠定良好的基礎。
1 護理人員要掌握急診危重患者就診時的心理特點
一般這樣的患者有的是由于忽然遭受意外傷害或病情急劇惡化等原因前來就診,患者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而表現(xiàn)為精神緊張、恐懼不安的心理;有的是因為發(fā)病急驟,有的患者身邊無親屬陪伴而倍感不安,或因車禍、工傷等致殘或突然失去親友,受到過度的打擊而處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現(xiàn)實而表現(xiàn)為焦慮不安及情緒低落等心理;甚至于有的患者因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抗拒各種治療與護理,表現(xiàn)為不與醫(yī)護人員合作,易激動等心理。
2 護理人員要清楚對急危重患者心理護理的目的性
護理人員一定要增強患者的信心,提高其勇氣,故在從事心理護理時要利用病人的求生欲望,抓住有利時機,采取有效形式,增強他們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他們接受治療的勇氣。要對患者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死觀,改變過于恐懼的緊張情緒;要教育患者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情緒。達到心理相對平衡;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癥結,及時進行疏導,以誠相待,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擺脫一切不于治療與康復的陰影,全身心地投入到醫(yī)護人員的治療上。
3 護理人員要掌握對急診危重患者的心理護理技巧
護理人員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zh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護士的語言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對病痛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治療效果都有重要影響;護理人員要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護理人員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tài)度、平穩(wěn)的聲調(diào)都能在潛意識中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
4 護理體會
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疾病的治療有直接關系,能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各種搶救治療[2]。綜合開展心理護理是急診搶救危急病人的重要舉措:不僅對患者,還同時包括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護理。一切為了患者,調(diào)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啟發(fā)患者家屬加入心理護理行列,以消除患者的悲觀情緒。
總之,急診護士需要在工作中認真觀察、了解、總結心理護理的基本工作,不斷提高思想和業(yè)務素質(zhì),充分調(diào)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促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情緒,代替悲觀消極的心理。只有做好急診危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才有益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急診;心理輔導;護理質(zhì)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急診室就診的120例患者,疾病種類包括外傷、腹痛、骨折等,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齡18~63歲。
1.2急診患者的主要心理反應:
①急切與緊張:急診患者因突發(fā)性、劇烈性和不可預測性,往往帶著緩解病癥、解除痛苦的急切心理來就診。常表現(xiàn)為精神緊張、手足無措,感到無助。②焦慮與恐俱:因發(fā)病突然、病情兇猛、發(fā)展迅速和瞬間襲來的天災人禍,往往使患者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過分的恐懼使其失去心理平衡,表現(xiàn)為精神緊張、焦慮、恐懼不安。對急診室的陌生搶救設備和各種操作技術的陌生,醫(yī)務人員緊張的工作態(tài)度等都無意識中給患者帶來恐懼不安。③情緒易激動:多見于家庭矛盾、打架斗毆、酒精中毒、服毒自殺等患者。表現(xiàn)為情緒反常、亂吼亂叫、不配合治療、不讓做檢查、拔掉輸液針頭、拔掉氧氣鼻導管等。病情復雜,需要作相應檢查和會診,患者就會認為醫(yī)生技術不高,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或因劃價、交費、取藥過程中的不順利,或是醫(yī)療費與自身的經(jīng)濟實力之間的矛盾等,繼而產(chǎn)生不滿甚至轉院念頭。
1.3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1.3.1提供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溫馨有序的醫(yī)療環(huán)境能給患者帶來安全感,使患者在接受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積極參與治療、護理。因此,要注意保持環(huán)境的清潔、安靜,布局科學、合理,急救器材與藥品應處于應急狀態(tài),救治時冷靜、緊張、不慌亂。
1.3.2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有效的交流溝通和個人嫻熟的溝通技巧是心理健康護理的基礎[3],急診室護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本著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積極迎接患者,簡明詢問病史,通知醫(yī)師,準備搶救用品,采取必要的應急處置如建立靜脈通路、給氧、止血、測生命體征等,讓患者感受到關心、溫暖及重視。
1.3.3消除不良情緒反應:
對病情的發(fā)展、治療過程及所需要做的臨床檢查等做出恰當?shù)慕忉尯驼f明,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藹、耐心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表現(xiàn)出權威和自尊,使患者信賴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安全感;處置操作要嫻熟、穩(wěn)重、準確等,消除患者的恐俱心理。
1.3.4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對于絕望輕生的病人,從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方面和其溝通交流,幫助樹立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的行為表示理解、同情,用真誠的心去喚起其對人生的熱愛,使搶救順利進行,使其配合治療。
2結果
護理干預前患者普遍存在緊張、焦慮、恐懼、煩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應,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心理不良反應明顯降低,而且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上升。
3討論
急診患者相對于一般患者來說,對生命的渴望,對醫(yī)護人員的求助、依賴更為迫切,心理需要貫穿于就醫(y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且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更為復雜多樣[4]。所以,急診室護理人員要王確認識不良心理對身心健康的嚴重危害和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負面作用,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做好急診患者的心理護理,滿足其心理需要,使患者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對提高急診患者搶救的成功率是至關重要的。
心理護理是護士在護理過程中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影響、改變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促使患者康復,發(fā)揮醫(yī)療護理的最佳作用[5]。
參考文獻:
[1] Saliou V, Fichelle A, McLoughlin M, etal.Psychiatric disordersamong patients admitted to a French medical emergency service.Gen Hosp Psychiatr,2005,27(4):263-8
關鍵詞: 急診 危重患者 心理護理
急診科接診危重病患者,在搞好臨床搶救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好心理護理工作。這一工作主要靠醫(yī)生、護士、患者家屬密切配合共同來完成。現(xiàn)代醫(yī)學與免疫學表明,人的大腦與免疫系統(tǒng)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人的心理與健康密切相關。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心理護理對于急診搶救工作不僅十分必要,而旦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xiàn)簡要總結如下。
辨證施治,對癥下藥:急診危重病人機體重要臟器或原發(fā)病變或嚴重損傷,或急性中毒等,病情復雜,涉及臨床各科,患者身體痛苦和心理痛苦都很大。醫(yī)護人員在做好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應根據(jù)病人的病種、病情、體質(zhì)、個人嗜好、精神狀態(tài)、家庭狀況等,區(qū)別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辨證施治,對癥下藥”。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開展心理護理,用準確“鑰匙”,去打開病人的心靈之“鎖”。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信心,提高勇氣:急診危重患者,因為病情重,面臨死亡威脅,故心理護理要利用病人的求生欲望,抓住有利時機,采取有效形式,增強他們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他們接受治療的勇氣。一是要對患者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死觀,改變過于恐懼的緊張情緒;二是要教育患者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情緒?!凹葋碇?,則安之”,達到心理相對平衡;三是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癥結,及時進行疏導,以誠相待,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擺脫一切不利于治療與康復的陰影,全身心地投入到醫(yī)護人員的治療上。
綜合開展心理護理:不僅對患者,還包括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護理。一切為了患者,調(diào)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啟發(fā)患者家屬加入心理護理行列,以消除患者的悲觀情緒。當患者病情危重時,很多家屬都會驚惶失措,哭哭啼啼,有的甚至只會不停地抖擻病人,大聲呼喊,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喚回病人的魂魄,豈不知此舉非常危險。病人在處于生與死的關鍵時刻,心理護理非常重要,稍微不慎,病人就會因護理不當而死去。此時醫(yī)護人員首先當用溫和的語言勸說他們離開患者,以免影響患者的情緒,然后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勸慰,說明他們失態(tài)將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不良影響。讓他們安下心來,相信我們的治療和護理。對于擔憂、焦慮的家屬盡可能多做解釋工作,爭取他們的積極配合,通過他們再去影響和鼓勵患者,使患者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便于醫(yī)生進行治療。
總之,急診科醫(yī)護人員在心理護理中,應不斷提高思想和業(yè)務素質(zhì),充分調(diào)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促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情緒,代替悲觀消極的心理。只有做好急診危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才有益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