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30:36
序論:在您撰寫法律知識培訓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關鍵詞]領導干部;法律意識;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D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426(2011)11-0015-03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前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現(xiàn)狀,我們對遼寧省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文試圖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對遼寧省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狀況進行評價和分析,為領導干部法律意識的提高盡些微薄之力。此次調查將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分解為法律素質、法律學習與培訓、對法治的認知、對法治建設的評價和依法辦事能力五個方面,圍繞這五個方面設計了包括40個問題的問卷,隨后對遼寧省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了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240份,收回201份,收回率83.75%,在201位被調查者中,從職務級別看,廳局級干部52人,處級干部149人,分別占被調查者的21.67%、62.08%;從被調查者的年齡構成看,多數(shù)處于35-55歲之間。此次調查數(shù)據(jù)可能有不科學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遼寧省中高層政府官員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與水平,以下是幾個方面的具體分析。
一、對法治的認知度普遍較高,個別較低
1.多數(shù)領導干部清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我國憲法第2條明確規(guī)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調查表明,多數(shù)領導干部清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個憲法原則,只有少數(shù)人不清楚。對國家機關的權力是誰授予的這個問題,有74%的人認為是人民賦予的,但有20%的人認為是人大,有6%的人認為是執(zhí)政黨,還有極個別的人認為是上級機關賦予的。從本質上講,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來源于人民,是人民賦予其代表人民行使國家各項權力。
2.多數(shù)領導干部對依法治國的理解是正確的,但還存在不小的偏差。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方略,憲法修正案也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確認,但從調查問卷來看,還有的領導干部把法律僅僅看做是工具。對于依法治國首要任務的理解,76%的人認為是依法治理社會事務,只有23%的人認為是依法治官,還有1%的人認為是依法治民。事實上,依法治國的本質所在是依法治官和依法治理社會事務。盡管大部分人選擇依法治理社會事務,這的確不算錯,但二者相比較,依法治官重于依法治理社會事務。由此可以看出回答者在理解依法治國這個問題上的價值立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的回答者選擇依法治民,這種理解實際上與依法治國的本質含義是相悖的。
3.普遍認識到法律的廣泛作用,但對法律的具體作用認識上有差別。法律的作用分為規(guī)范作用和社會作用。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包括明示、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強制等。法的社會作用包括保障、引導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對外開放,維護國際和平和發(fā)展。對于法律的作用,62%的人認為是保護公民的權利,47%的人認為是調整社會秩序,33%的人則認為是處罰違法犯罪,而有13%的人認為是政府管理的工具。由于這是一項多選題,領導干部對法律的作用選擇又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在這方面的認識差別。但就法律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的作用,92%的人認為法律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有4.9%的人認為有作用,0.9%的人認為作用不大,還有些人不清楚。可見,絕大多數(shù)人認識到法律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促進作用。
4.普遍樹立了“法律至上”的理念,極個別人有“權大于法”的觀念。法律至上是指在所有社會規(guī)范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權威和效力,政府、組織及個人的行為要符合法律要求。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核心理念。對權與法的關系,91%的人認為法律至上,但還有少數(shù)人認為權大于法或法的權威不能大于人的權威。樹立法律至上理念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有的內涵或精神。而權大于法的觀念與此是相背離的。
5.普遍信仰法律,但少數(shù)人不信仰法律或法律信仰不堅定?!胺杀仨毐恍叛?,否則它形同虛設。”信仰是法治的精神要件,法律是信仰的理性形式。信仰法律是西方法治的傳統(tǒng)。西方人非常信仰法律,甚至為信仰法律而獻身。古希臘的思想家蘇格拉底就是為法律而獻身的人。對法的生命在于法律被人們信賴和信仰,80%的人持肯定態(tài)度,15%的人持否認態(tài)度,其他人則為不清楚??梢姡蠖鄶?shù)領導干部是信仰法律的,極少數(shù)人法律信仰不堅定也是基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權大于法”的現(xiàn)象導致法律的權威被踐踏等緣故。
二、對提高法律素質的需求度普遍較高,個別較低
1.普遍認識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但知識準備不足。領導干部依法管理社會事務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調查顯示,對于領導干部當前最缺乏的知識,排在第一位的是法律知識,其次是公共管理知識,最后是經濟知識。即58%的人認為缺乏法律知識,38%的人認為缺乏公共管理知識,有21%的人認為缺乏經濟知識(這是一項多選題)。對法律知識是否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有65%的人認為基本適應,16%的人認為適應,15%的人認為不適應,還有少數(shù)人不清楚。這說明多數(shù)領導干部的法律知識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對報紙上刊載的新法律是否關注,84%的人回答關注,僅有14%的人回答不關注,極少數(shù)人不清楚。對所有法律知識中最重要的法律知識,38%的人認為是行政法,31%的人認為是憲法,22%的人認為是法理學,18%的人認為是經濟法,14%的人認為是民法(這是一項多選題)。在領導干部的依法行政行為中,這些法律知識都很重要,憲法、行政法、經濟法都屬于公法,是維護公權力的重要法律保障。法理學是法學基礎學科,掌握任何法律知識都離不開法理學知識。民法是維護私權利的基本法,作為領導干部應當懂得民法,因為在其工作中會出現(xiàn)公權力與私權利的博弈,如何保證在行使公權力的同時不侵害私權利,掌握民法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調查表明,領導干部普遍認識到法律知識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但從被調查者對法律知識的不同需求來看,體現(xiàn)了他們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不同及相關知識準備不足。
2.普遍認識到法律培訓的重要性,但培訓機會少。法律培訓是提高領導干部法律素質的重要渠道。從調查來看,被調查者普遍認識到法律培訓的重要性。在對待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途徑選擇上,67%的人認為通過法律培訓,33%的人認為通過自學,29%的人認為通過法律實踐,8%的人認為通過法律報告??梢?,法律培訓則是提高領導干部法律素質的主渠道。然而,現(xiàn)實中對領導干部的法律培訓機會太少,難以滿足領導干部對法律培訓的需求。普法教育是法律培訓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成效并不理想。在對我國每年對領導干部開展普法教育效果進行評價時,60%的人認為有成效,28%的人認為沒效果,8%的人認為效果良好,4%的人認為難評定。這說明我們對領導干部的普法教育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對今后領導干部普法的重點理解上,49%的人認為是依法辦事能力,42%的人認為是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29%的人認為是學習法律知識,8%的人認為是遵守法律程序。可見,目前的法律培訓還缺乏針對性,不能滿足領導干部對法律知識的需求。領導干部法律培訓在師資、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機制等方面都亟須改進。
三、對法治建設評價度普遍不高,認識上差別較大
1.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也不少。針對我國法治建設的狀況,我們設計了幾個問題進行抽樣調查。調查表明,領導干部對我國法治建設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但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在對影響我國法律執(zhí)行狀況的主要原因分析上,65%的人認為是執(zhí)法不嚴,31%的人認為是法律不完善,25%的人認為是領導干部不守法,18%的人認為是多數(shù)人不信法。在這項多選題中,多數(shù)人選擇了執(zhí)法不嚴。這說明領導干部普遍認為執(zhí)法不嚴是影響我國法律執(zhí)行狀況的最主要原因。在對我國公民行使民利,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狀況的評價上,41%的人不太滿意,僅有41%的人滿意或比較滿意,其他為不滿意或不清楚。這說明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的權利意識還不太強。在怎么看待“不信法”這個問題時,46%的人認為缺乏法律權威,40%的人認為法治效果不好,14%的人認為“鬧的孩子有奶吃”,13%的人認為法律意識淡薄。在這項多選題中反映出多數(shù)領導干部看到法律的權威性在實踐中被踐踏以及法律得不到有效的貫徹實施,特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鬧的孩子有奶吃”的慣性思維及解決問題的習慣,使得一些人看準了,而且抱著“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特鬧特解決”的態(tài)度,而政府為了維穩(wěn)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合理或不太合理的要求。這使陷入了一個怪圈。此外,在對生活中哪些問題最不滿意的回答上,78%的人認為是食品不安全,30%的人認為是虛假廣告泛濫,23%的人認為是空氣噪聲污染,10%的人認為是稅賦不合理。這說明食品安全已經成為我國公民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同時也反映了我國食品生產者和銷售者為謀取暴利而不惜以身試法和政府部門為了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而監(jiān)管失控。
2.對遼寧省政府法治建設的總體評價不高。針對遼寧省政府法治建設的狀況,我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進行抽樣調查。調查表明,領導干部對遼寧省的法治建設評價不高。在對我省行政執(zhí)法狀況的評價上,47%的人認為一般,42%的人認為較好,9%的人認為不好,2%的人很好,其他少數(shù)人不清楚。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政執(zhí)法還存在不令人滿意的問題。而在對遼寧省各級政府公信力的評價上,43%的人認為一般,39%的人認為較好,9%的人認為不好,6%的人很好,其他少數(shù)人不清楚。這說明遼寧省政府公信力與老百姓的期望值還是有差距的。在對遼寧省各級政府行政公開的評價上,50%的人認為一般,35%的人認為較好,8%的人認為不好,5%的人認為很好,其他少數(shù)人不清楚。這說明遼寧省各級政府行政公開的程度還可以,但還有許多需要公開而未公開的事項,還有待改進。
四、普遍認為領導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問題不少
針對領導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我們設計了幾個問題進行抽樣調查。調查表明,被調查的領導干部普遍認為依法辦事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問題不少。
1.普遍認識到法律在自身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個別人認為不重要或不清楚。調查表明,領導干部非常清楚自己工作中最需要的是法律。在法律對您的工作是否重要的回答上,92%的人認為重要,僅有6%的人認為不重要,還有極少數(shù)人不清楚。這說明我們絕大多數(shù)領導干部認識到法律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而在對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的法律的回答上,46%的人認為是行政法,30%的人認為是民法,27%的人認為是經濟法,23%的人認為是其他法。調查表明,領導干部日常工作中接觸最多的法律,排在第一位的是行政法、第二位的是民法、第三位的是經濟法。
2.普遍認識到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具體認識上有差距。調查表明,領導干部普遍認識到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對依法行政的目的認識上,56%的人認為是政府對國家和社會管理的手段,44%的人認為是為了控制政府的行政權力。二種選擇都對,但二者相比后者更為重要。而我們領導干部選擇更多的是前者即政府對國家和社會管理的手段,這反映了有些領導干部對依法行政目的認識上還有差距。而在對行政管理主要依靠的理解上,61%的人認為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33%的人認為依靠政策,還有7%的人認為依據(jù)領導命令。法律排在第一位意味著多數(shù)領導干部認識到行政管理主要依靠法律,但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人選擇政策和命令。在對法律與政策發(fā)生沖突的理解上,81%的人認為依法辦事,16%的人認為請示領導,但仍有4%的人認為依政策辦事。在對依法行政是否會束縛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手腳的認識上,80%的人認為不會,但還有10%的人認為有時會和8%的人認為會,此外,極少數(shù)人認為說不清。在對行政決策時是否需要考慮法律程序的理解上,83%的人認為需要,15%的人認為有時需要,極少數(shù)人認為不需要。在看待民告官現(xiàn)象上,有96%的人認為民告官有利于監(jiān)督、制約政府權力,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其他認為,民告官損害了政府的權威,不利于政府管理;民告官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民告官強化了雙方的矛盾,不利于矛盾的真正解決。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反映出有些領導干部在依法行政的價值觀上的差別。
作者:何曉璐 唐英姿 李芳 陽娟 單位:湘潭職業(yè)技術學院
討論
法律知識方面1993年3月26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對護士的工作職責和義務及執(zhí)業(yè)資格等一些事宜作了規(guī)定。2002年2月20日《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自2002年9月1日施行,規(guī)定了醫(yī)療事故的定性和處理等原則,是衛(wèi)生行政處理和法律裁決的依據(jù)。該條例中增加和改變了許多內容。2002年,4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將本屬于原告應負的部分舉證責任分擔給被告承擔,舉證倒置不但把責任的行為轉移給了被告,而且也把舉證的結果責任轉移給了被告,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被告拿不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jù),就要承擔敗訴的結果。因此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一定要熟知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問題,以減少醫(yī)療事故和醫(yī)療糾紛[1]。大部分護生缺乏相關法律知識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護生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掌握程度低,缺乏相關法律知識。如醫(yī)療事故的處理辦法回答問題正確率大專僅為19.1%,中專更低,僅為13%,在所調查的十個問題中,回答問題正確率達到50%以上的僅有三個問題:護理侵權行為與犯罪、疏忽大意與瀆職罪和品與物品的管理,而這個問題是《護理學基礎》課程中涉及的重點及考點,因此護生掌握程度較好。而其他問題課堂內容涉及比較少,不是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學生不重視,因此調查中護生掌握程度低。護生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明顯學歷差異,學歷不同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專科護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比中專護生好,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學歷層次不同,護生年齡、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綜合素質均有所差別。一般情況下,中專護生由于起點較低,且學校護理專業(yè)教育時間有限,其對護理專業(yè)理論知識掌握度較差,另外中專護生年齡偏小,責任心也欠佳,故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掌握程度較低。而??谱o生大多已成年,學習能力及意識均優(yōu)于中專護生,并關心專業(yè)相關知識,故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掌握程度較高。大部分護生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有需求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護生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有需求,但也存在明顯的學歷差異。在所調查的護生中,大專護生僅有3個、中專護生僅有6個持無所謂態(tài)度,而大專護生有61.7%表示有強烈需求,中專護生僅有27%有強烈需求。這說明學歷層次高的護生對工作質量要求高,學歷層次低的護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欲比較低。同時護生對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有學習的欲望,只要有合適的途徑,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護生希望增加法律教育在調查中,如表3所示,護生獲取相關法律知識現(xiàn)有的途徑及希望獲取途徑排前三位的均為:課堂教育、講座及醫(yī)院培訓。這說明調查的護生中,大部分喜歡采取被動的受教育方式,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主動的通過關注新聞媒體、法律法規(guī)來獲取相關知識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建議
課堂授課增加相關法律知識目前,護理專業(yè)學生只開設了《法律基本知識》,而沒有專門的與護理有關的法律課程,只有在《護理學基礎》基礎中涉及一些散在的、不系統(tǒng)的相關法律知識。而在德國護理基礎教育中設有《與職業(yè)有關的法律》、《公民法》兩門法學課程,總共140個學時,占全部理論課學時的5%[2]。因此,在護理專業(yè)授課過程中,增加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定期舉辦護理法律相關講座大學學習生活應該是多樣化的,講座已成為現(xiàn)在大學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講座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很多專業(yè)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護生認識到護理相關法律的重要性,提高護生的法律意識,可以定期舉辦護理相關法律講座,這是護生獲取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重要途徑。實習醫(yī)院定期法律知識進行培訓要提高護生對護理相關法律的掌握程度,醫(yī)院與學校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護生進入醫(yī)院前,可以進行崗前培訓,不僅培訓護生的護理專業(yè)知識及護理操作實踐,同時也要注重對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在實習期間,可以不定期的組織法律知識培訓,提高護生的法律意識,使護生明確護理工作中的法律問題,已降低實習期間法律糾紛的發(fā)生率。
一、加強重點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宣傳工作
重點開展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公務員法》、《行政復議法》等行政基本法律以及行政執(zhí)法各專業(yè)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宣傳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jù)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出具體的學習宣傳方案,掀起法制學習宣傳的新,使廣大干部充分認識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和能力,減低行政執(zhí)法、行政管理的隨意性,在全區(qū)營造出建設法治政府的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工作
進一步加強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重點抓好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采取法制知識講座、集中培訓和送出去培訓等多種方式進行,各部門、各單位今年至少舉辦一期行政執(zhí)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班,并積極參加區(qū)委法治辦舉辦的行政基本法律知識培訓班。每年行政執(zhí)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學習不少于15天;公務員學法時間不少于40小時。
三、幾點要求
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依法行政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宣傳活動,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實施。
(一)認真組織,加強領導。要結合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出學習宣傳活動實施方案,指派專人、劃撥專項經費開展此項工作,力爭把依法行政法律法規(guī)學習宣傳活動落到實處。
(二)圍繞主題,突出重點。緊緊圍繞行政基本法律以及行政執(zhí)法各專業(yè)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部門、本單位特點,充分運用座談會、法制講座、法律培訓班、法律咨詢、法制展覽、法制宣傳欄等多種宣傳方式,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全面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和《關于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精神為主線,以增強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保證農業(yè)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行為著力點,緊緊圍繞全市農業(yè)中心工作,為我市農業(yè)、農村經濟發(fā)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良好法制環(huán)境保障。
二、目標任務
落實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建立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培訓長效機制,逐步提高執(zhí)法人員整體素質和執(zhí)法能力,加強執(zhí)法隊伍思想和作風建設,明確執(zhí)法職權,強化執(zhí)法責任,努力培養(yǎng)造就一支嚴格、公正、文明的農業(yè)執(zhí)法隊伍,實現(xiàn)全市所有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含每年新進入執(zhí)法隊伍的人員)接受培訓的目標。
三、培訓范圍
全市從事農業(yè)執(zhí)法、普法和行使執(zhí)法監(jiān)督職責的人員。培訓實行統(tǒng)一管理、分級組織,市農委負責委屬執(zhí)法人員以及各轄市、區(qū)執(zhí)法骨干、師資人員、普法和執(zhí)法監(jiān)督人員的培訓,其它執(zhí)法人員的培訓由各轄市、區(qū)農委和新區(qū)行政執(zhí)法局、負責,日常學法和技能訓練由各級農委和新區(qū)行政執(zhí)法局負責。
四、培訓內容
(一)取得執(zhí)法主體資格的培訓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要求,實行執(zhí)法主體資格制度和執(zhí)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對擬從事農業(yè)執(zhí)法工作的人員,由各級農業(yè)法制部門負責資格審驗工作,并參加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辦等部門統(tǒng)一組織的法律知識培訓和考試,獲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辦等部門頒發(fā)的執(zhí)法人員資格證件。
(二)通用法律知識培訓
執(zhí)法人員通用法律知識培訓是執(zhí)法人員行政執(zhí)法資格年檢的重要依據(jù)。各級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原則上每年都要參加由本級政府法制辦或上級相關部門組織的通用法律知識培訓。各級農業(yè)法制部門也要適時組織通用法律知識培訓。2012年培訓的通用法律有《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勞動合同法》、《物權法》等。
(三)專門法律知識的培訓
市農委法規(guī)處要組織全系統(tǒng)執(zhí)法骨干和負責普法、執(zhí)法監(jiān)督人員參加的農業(yè)法律法規(guī)培訓,各轄市、區(qū)農委和新區(qū)行政執(zhí)法局也要組織本部門執(zhí)法人員參加有關專業(yè)法律法規(guī)、新法律法規(guī)的輪訓或專題培訓。2012年培訓的專門法律有《農業(yè)法》、《林業(yè)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種子法》、《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漁業(yè)法》、《獸藥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等。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培訓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
加強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培訓是提高農業(yè)執(zhí)法隊伍素質的基礎性工作。培養(yǎng)和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公正廉潔、紀律嚴明、業(yè)務精通、作風優(yōu)良的高素質的農業(yè)執(zhí)法隊伍,是推進農業(yè)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證,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農業(yè)農村目標任務、落實“六五”普法規(guī)劃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單位必須充分認識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落實培訓經費,制定可行的培訓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障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突出培訓重點,切實提高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綜合能力
對農業(yè)執(zhí)法人員既要進行法律知識、業(yè)務素質培訓,又要進行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培訓。重點進行與農業(yè)執(zhí)法密切相關的行政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農業(yè)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培訓。綜合法律知識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憲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強制法以及行政執(zhí)法過錯追究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農業(yè)法律法規(guī)、特別是近幾年新頒布的涉農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都要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 初中政治 法制教育 教學滲透
1999年3月15日,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誠然,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武器,在每個人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作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僅要遵紀守法,還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在初中階段教學中,思想是對學生實施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徑,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法律知識的滲透,發(fā)揮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功能。但是在實際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缺乏、法律知識教學不健全成為當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面臨的難題。本文結合這些問題探討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對策。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滲透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缺乏是一個比較普遍和常見的問題。究其原因,教師在教學中對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應試化教育現(xiàn)象嚴重,影響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偨Y下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滲透存在的問題如下:
1.教師法律知識體系不健全。
對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筆者認為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健全的法律知識,尤其對《法律基礎知識》有系統(tǒng)的了解。但是,實際教學情況卻是這樣的:對于很多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而言,他們并沒有經過專業(yè)法律知識培訓和學習,很多教師的法律基礎薄弱,連教師都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甚了解,何談在教學中滲透法律知識呢?教師法律知識的空白,影響了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從而影響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全面發(fā)展。
2.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法制教育滲透。
當前,對于絕大部分學校而言,“升學率”依然是衡量學校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標準。對于升學率的重視,不僅是學校,還有來自上級主管部門、社會和家長的關注。因此,為了迎合當前社會的需要,很多學校在教學中將升學率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標準。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面對日益激昂的素質教育呼聲置若罔聞,教師只能將教學核心和重點放在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上,而對于所謂的全面發(fā)展,所謂的素質教育則一般視而不見。教師這種教學理念影響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并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3.教學內容狹隘,難以實施有效的法制教育。
近年來,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的普及與運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網絡暴力及各種消極信息盛行,影響了很多青少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應當強化法制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情感。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是放在課本內容上,教師根本不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和豐富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難以實施有效的法制教育,從而影響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全面發(fā)展。
二、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對策
針對當前法制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存在的問題,以及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趨勢,筆者認為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應當自覺承擔起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重任。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法制教育滲透,全面增長學生的法律知識,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懂得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總結下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滲透法制教育:
1.加強學習,夯實教師的法律基礎知識。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需要了解的不過是法律一些常識和基礎知識,教師不可能給學生講解多么深奧的法律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學習,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水平。此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學校還應當強化對教師的培訓,而法律知識培訓應當是思想政治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教師法律基礎知識的夯實有利于促進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法律知識教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培養(yǎng)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好習慣。
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好習慣。因為對于在校學生而言,最能約束他們日常行為習慣的,無非就是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校規(guī)校紀都遵守不了,何談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習慣,為法制教育的滲透奠定基礎。
3.結合時事熱點滲透法制教育。
時事熱點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相比較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而言,任何一門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尤其對于思想政治這種需要關注時事熱點的課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緊密結合時事熱點滲透法制教育。例如,教師在教學中要緊密結合當前國內外發(fā)生的大事,尤其一些頗有爭議的話題,教師要結合法律常識在給學生講解時事熱點的過程中灌輸法律知識,讓學生用全面眼光看待問題,提升學生的法律修養(yǎng)。
4.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制觀。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課本教材,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制觀。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自覺遵守課堂教學紀律,遵守班規(guī)班紀,提升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律常識。
總而言之,法制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中之重。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當前初中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當前最新教學理念,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重視法制教育滲透,全面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5-0165-02
養(yǎng)成教育是把一種意識、思想、行為經過培養(yǎng)逐漸內化的過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的特殊性,對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然而當前我國高校輔導員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
一、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
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的重任大部分由輔導員來承擔,然而大多數(shù)輔導員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并沒有進行過多少相關培訓。他們對于如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依法辦事沒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他們在開展學生工作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因法律意識淡薄而侵犯學生正當權益,或者在遇到突發(fā)事件r不能依法保護學生也不能依法保護自己的現(xiàn)象。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學生的財產權
財產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從兩個方面來正確對待學生財產權問題。
首先是學生財物被盜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高校輔導員不但要提醒學生注意財產安全,還要及時正確地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筆者從事輔導員工作以來,遇到的學生財產被盜事件80%的作案者要么是在校大學生,要么有在校大學生的間接參與。這就要求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向學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其次,作為經常和學生直接接觸的高校輔導員,有更多可能與學生發(fā)生財產糾紛。有的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淡薄,利用工作之便向學生索取收受財物;更有甚者私自制定規(guī)則,對違規(guī)的學生或者班級進行罰款。這些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在當前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的情況下,高校學生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輔導員的違法行為不但對自己有害,還會嚴重影響學校聲譽,引起不必要的沖突與麻煩。
(二)侵犯學生的知識產權
近年來,高校學生與高校教師知識產權糾紛時有發(fā)生。有不少高校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論文著作署上教師其本人的名字。大部分學生因礙于導師的面子或者是對導師在學業(yè)上的指導的感恩之情而默默地接受。高校輔導員應當切實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但自己要知道竊取學生勞動成果是違法的行為,尊重學生的知識產權,更要幫助學生增強依法維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與能力。
(三)處理學生被處分問題不恰當
對違反國家和學校規(guī)定的學生進行紀律處分,是高校對學生進行警示、引導、規(guī)范的重要手段,對高校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輔導員是學生違紀違規(guī)行為的直接管理者,在對學生進行處分的問題上必須嚴格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的原則,對違紀違規(guī)的學生給予幫助,實事求是,并告知其享有申訴權,允許其對處分決定進行申訴??傊?,高校輔導員在對違規(guī)學生進行處分時應當注意程序,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確保整個過程的合法性。
二、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高等教育規(guī)范化管理迫在眉睫。作為在教育管理一線工作的高校輔導員,應當充分認識到依法開展本職工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選聘輔導員時,最注重的是應聘者的學生干部經歷、應變能力、學歷等方面,而對應聘者的法律素養(yǎng)沒有明確要求。大部分輔導員并不具備法律知識,雖然在上崗之前或者工作的過程中,學校會對輔導員進行職業(yè)培訓,但是其培訓內容對法律知識的重視不夠,輔導員的法律素養(yǎng)依然是參差不齊。
在教育管理實踐中,忽視、漠視、侵犯學生權利的事情時有發(fā)生。2003年7月17日的《關于加強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校成為我國高等學校的必然選擇。增強輔導員隊伍的法律意識是依法治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和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1]
三、對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舉措建言
當前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yǎng)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賴于輔導員自身的學習,但輔導員的個人學習欠缺系統(tǒng)性和實效性。高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輔導員的法律意識,加強輔導員依法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自覺性與有效性。高??梢酝ㄟ^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輔導員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加大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培訓力度
目前高校輔導員通常為“雜牌軍”,他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包括法律、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心理學、就業(yè)指導等,其中法律知識是他們最為缺乏的知識。作為學生工作管理者的輔導員,法律知識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開展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心理輔導、就業(yè)指導還是獎懲等都受法律的約束。高校應當盡力加強對輔導員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定期組織培訓班,并將他們日常管理工作中經常涉及的法律知識細化、具體化,根據(jù)實際工作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教育與考核,使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成為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加大培養(yǎng)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宣傳力度
要通過多種渠道對提升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yǎng)進行宣傳教育,把一些經典案例放在法律知識研修班、法律知識講座、法律知識沙龍上進行研討等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輔導員的法律意識,使輔導員從知道哪些是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哪些是自己的合法權益,到將相關法律知識內化為其自身的行為準則甚至習慣。這也正是當今教育界經常提到的“養(yǎng)成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輔導員真正做到依法律己、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理有力地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保證師生關系的和諧健康發(fā)展。
(三)加大學生法律知識普及力度
高校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生,學校加大對學生法律知識的普及力度,使學生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水漲船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了,無形中對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使提高自身法律素養(yǎng)成為輔導員自己的迫切需求。
四、結語
新形勢對高校輔導員的法律素養(yǎng)要求不斷提高,他們必須不斷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夠自覺地依法辦事,這也是做好其本職工作的基本保證。依法治校是必然趨勢,高校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探索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有效辦法,促使輔導員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良性發(fā)展。
高校輔導員需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比如《憲法》《刑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等,還有所在院校的《學生手冊》,切實明確教師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高校輔導員只有具備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樹立依法管理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隨機應變,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增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果,提升高校的社會形象。[2]
無論我們在哪里,無論我們在干什么,當國歌響起、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都會停止正在做的事情,靜靜地注視著國旗的冉冉升起,直到國歌停止、國旗升旗儀式結束。這種行為即是一種潛意識,也是一種觀念內化的結果。依法從事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工作也需要內化為高校輔導員的潛意識,使法治觀念在其心中生根發(fā)芽。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不但自己應該具備較高水平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也應該通過日常管理工作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與依法辦事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
養(yǎng)成教育是把一種意識、思想、行為經過培養(yǎng)逐漸內化的過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的特殊性,對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然而當前我國高校輔導員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
一、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
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的重任大部分由輔導員來承擔,然而大多數(shù)輔導員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并沒有進行過多少相關培訓。他們對于如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依法辦事沒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他們在開展學生工作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因法律意識淡薄而侵犯學生正當權益,或者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不能依法保護學生也不能依法保護自己的現(xiàn)象。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犯學生的財產權
財產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從兩個方面來正確對待學生財產權問題。首先是學生財物被盜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高校輔導員不但要提醒學生注意財產安全,還要及時正確地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筆者從事輔導員工作以來,遇到的學生財產被盜事件80%的作案者要么是在校大學生,要么有在校大學生的間接參與。這就要求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向學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其次,作為經常和學生直接接觸的高校輔導員,有更多可能與學生發(fā)生財產糾紛。有的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淡薄,利用工作之便向學生索取收受財物;更有甚者私自制定規(guī)則,對違規(guī)的學生或者班級進行罰款。這些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在當前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的情況下,高校學生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輔導員的違法行為不但對自己有害,還會嚴重影響學校聲譽,引起不必要的沖突與麻煩。
(二)侵犯學生的知識產權
近年來,高校學生與高校教師知識產權糾紛時有發(fā)生。有不少高校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論文著作署上教師其本人的名字。大部分學生因礙于導師的面子或者是對導師在學業(yè)上的指導的感恩之情而默默地接受。高校輔導員應當切實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但自己要知道竊取學生勞動成果是違法的行為,尊重學生的知識產權,更要幫助學生增強依法維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與能力。
(三)處理學生被處分問題不恰當
對違反國家和學校規(guī)定的學生進行紀律處分,是高校對學生進行警示、引導、規(guī)范的重要手段,對高校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輔導員是學生違紀違規(guī)行為的直接管理者,在對學生進行處分的問題上必須嚴格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的原則,對違紀違規(guī)的學生給予幫助,實事求是,并告知其享有申訴權,允許其對處分決定進行申訴??傊咝]o導員在對違規(guī)學生進行處分時應當注意程序,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確保整個過程的合法性。
二、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高等教育規(guī)范化管理迫在眉睫。作為在教育管理一線工作的高校輔導員,應當充分認識到依法開展本職工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選聘輔導員時,最注重的是應聘者的學生干部經歷、應變能力、學歷等方面,而對應聘者的法律素養(yǎng)沒有明確要求。大部分輔導員并不具備法律知識,雖然在上崗之前或者工作的過程中,學校會對輔導員進行職業(yè)培訓,但是其培訓內容對法律知識的重視不夠,輔導員的法律素養(yǎng)依然是參差不齊。在教育管理實踐中,忽視、漠視、侵犯學生權利的事情時有發(fā)生。2003年7月17日的《關于加強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校成為我國高等學校的必然選擇。增強輔導員隊伍的法律意識是依法治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和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1]
三、對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舉措建言
當前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yǎng)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賴于輔導員自身的學習,但輔導員的個人學習欠缺系統(tǒng)性和實效性。高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輔導員的法律意識,加強輔導員依法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自覺性與有效性。高??梢酝ㄟ^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輔導員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加大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培訓力度
目前高校輔導員通常為“雜牌軍”,他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包括法律、教育、職業(yè)規(guī)劃、心理學、就業(yè)指導等,其中法律知識是他們最為缺乏的知識。作為學生工作管理者的輔導員,法律知識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開展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心理輔導、就業(yè)指導還是獎懲等都受法律的約束。高校應當盡力加強對輔導員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定期組織培訓班,并將他們日常管理工作中經常涉及的法律知識細化、具體化,根據(jù)實際工作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教育與考核,使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成為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加大培養(yǎng)高校輔導員法律意識宣傳力度
要通過多種渠道對提升高校輔導員法律素養(yǎng)進行宣傳教育,把一些經典案例放在法律知識研修班、法律知識講座、法律知識沙龍上進行研討等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輔導員的法律意識,使輔導員從知道哪些是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哪些是自己的合法權益,到將相關法律知識內化為其自身的行為準則甚至習慣。這也正是當今教育界經常提到的“養(yǎng)成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輔導員真正做到依法律己、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理有力地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保證師生關系的和諧健康發(fā)展。
(三)加大學生法律知識普及力度
高校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生,學校加大對學生法律知識的普及力度,使學生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水漲船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了,無形中對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使提高自身法律素養(yǎng)成為輔導員自己的迫切需求。
四、結語
新形勢對高校輔導員的法律素養(yǎng)要求不斷提高,他們必須不斷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夠自覺地依法辦事,這也是做好其本職工作的基本保證。依法治校是必然趨勢,高校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探索輔導員法律意識養(yǎng)成教育的有效辦法,促使輔導員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良性發(fā)展。高校輔導員需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比如《憲法》《刑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等,還有所在院校的《學生手冊》,切實明確教師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高校輔導員只有具備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樹立依法管理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隨機應變,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增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果,提升高校的社會形象。[2]無論我們在哪里,無論我們在干什么,當國歌響起、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都會停止正在做的事情,靜靜地注視著國旗的冉冉升起,直到國歌停止、國旗升旗儀式結束。這種行為即是一種潛意識,也是一種觀念內化的結果。依法從事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工作也需要內化為高校輔導員的潛意識,使法治觀念在其心中生根發(fā)芽。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不但自己應該具備較高水平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也應該通過日常管理工作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與依法辦事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覃壯才.高等教育法規(guī)實用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