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3 14:46:59
序論:在您撰寫西方經濟學概論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
按當下的情況來看,我國國內的西方經濟學教學過于看重的是理論的灌輸和模型的推導。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由于課程本身的緣故,西經的內容涵蓋知識面廣泛,包括的知識重點相當的多,原理比較抽象難懂,以上原因必將加大教學難度。授課老師在講解理論時,在冗雜的知識點中很難做到每個都能用經濟學的角度給予深度講解,而且教師往往忽視了對本身存在缺陷的西方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即完全照搬西方經濟的思路。其次是大量西經中的數學知識構成了當下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困擾,很難應用到實踐中去。這些學生大多數學方面的底子薄,這些因素必將制約著學生偏向于定性的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最后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國內的西經教材沒有能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量身定做的。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和研究已經在國內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可是教材與學科能配套的卻相差甚遠。目前,國內院校的西經主流教材還是高鴻業(yè)主編的(微觀部分及宏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西方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這個版本。仔細推敲一下會發(fā)現。這些教材都是貫徹的是新古典學派的理論。過于偏重理論,對西方經濟學的前沿介紹甚少,更是沒有將中國的當前經濟問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案例出現。另外,結合大多數國內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現象,可以總結出一個普遍的結論,本科學校的西經課堂依然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奮力地講課,滿黑板的大篇幅的圖表、公式、模型推理過程,殊不知學生能理解的少之又少,教學質量低下。這種“填鴨式”教學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集體學習意識,最終學生還是不能掌握理論并運用到實踐的技能。
(二)考核方式單一、激勵管理缺失
據研究顯示,考查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成效時,學生的成績是用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的總評成績(一般用百分數表示)來反映的。平時成績一般由作業(yè)和出勤兩個方面所組成,占期末總評的20%~30%;期末成績占總評的70%~80%,一般采用閉卷考試的形式。由于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占總評的大部分,因而很多學生不重視上課秩序以及上課質量,作業(yè)敷衍了事,甚至抄襲、不做,到期末考試即將來臨時才臨時“抱佛腳”,突擊背書或課堂筆記,學生在追求的只是通過考試,而不是真正的學習知識,這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所以,應適當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比重,增加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比重,提高學生的出勤率和課堂學習效率。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建議
(一)財經類院校在我國高等財經教育方面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這些院校不僅具備雄厚的專業(yè)師資力量,而且具有相當廣泛的行業(yè)背景。同時,財經類院校的教育資源使用狀況也呈現出明顯的規(guī)模效益趨勢,在校學生人數及其培養(yǎng)的優(yōu)秀經濟管理人員總量在整個中國高等財經類教育領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與財經類高職院校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高等財經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缺少職業(yè)性;與綜合性重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中的財經系科相比,無論是在教師的教學水平方面,還是在學校的綜合實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因而,個性化的人才培養(yǎng)特色很難得到凸顯。因此,在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財經類院校應該在整個全國高等財經教育系統(tǒng)中做到準確定位,更多的關注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經濟建設對有較強實踐能力的財經類人才的實際需求。由于國家對人才需求的表現為層級多樣化,這便要求高等財經類院校在培養(yǎng)本科生的過程中做到合理確立層次,扎實提高培養(yǎng)質量,從而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教育體系。綜上所述,財經類院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應該學習和借鑒綜合性重點大學和財經類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但是不能照搬照抄,應該將綜合性重點大學的精英教育和財經類高職院校的大眾化職業(yè)技能教育與自身實際相結合,走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fā)展道路。人才教育應該堅持以培養(yǎng)寬厚品質為基礎,通過交叉復合培養(yǎng),增強遷移和轉換能力,同時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實際應用能力,使其具備良好的發(fā)展后勁和潛質,從而培養(yǎng)出理論功底和職業(yè)技能相結合,具有較強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二)高等財經院校應根據不同的學歷、不同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與不同的教育要求,結合實際,開設“重點各異”的《西方經濟學》系列課程。通過教學大綱,界定不同專業(yè)教育內容的不同基本點和側重點。例如,??茖哟蔚膽饕x擇主流基本理論方面的內容,而本科層次則可以在這基礎上適當加大難度,適度的增加難度較大的前沿理論,同時增加不同經濟流派理論的介紹。其次,合理化教學內容,將各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和課時量等與其實際情況想結合,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轉變原本“一本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思考和解決問題,傳授學生學習和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獨立去思考和開拓學習內容。如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專業(yè)應該側重需求和供給理論、消費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理論等內容,而信息管理專業(yè)和電子商務專業(yè)則應側重于學習不對稱信息理論與對策論等內容。分層次設置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特色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增設初級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課程,強化培養(yǎng)學生對經濟學的直覺和思維能力。鑒于現有教材體系基本以中級教材為主而初級教材比較缺乏,因而,當前的任務主要應該是加大力量編著能夠很好反映有關中國經濟轉型實踐的初級教學材料。另外,在編制各類初級教材的同時,應對各類專業(yè)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如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在修完初級經濟學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向更高層次邁進;而為了使非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對經濟學產生一個較好的感官能力以及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解決一些問題的能力則只需要學習經濟學的初級課程。教學方法上,完備已有的實際案例教學、激發(fā)式教學和商討式教學,開拓情景教學、模擬教學,形成完善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案例庫及設計模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運用理論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手段上鼓勵使用多媒體授課方式,開發(fā)并使用網絡互動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互動、分組的個性化教學,組織老師在線答疑,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之外通過網絡來交流。探索雙語教學,從英文原意出發(fā)精確理解經濟學專業(yè)術語,用于我國的經濟實際并指導實踐。轉變教學手段及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擺脫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以豐富的教學案例和多樣化的場景模擬的教學方式來替代原有的固化的授課模式。引用某些學者的觀點將經濟學的教學分成“三種語言”(生活語言、經濟語言、數學語言),并且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去,締造出妙趣橫生的課堂氛圍,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能夠掌握經濟學家的思維。這才是最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將現實的例子和晦澀的理論能夠有效結合,達到了經濟學語言的現實切換,在現實生活中汲取形象、直觀的例子。其次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轉變思維,把經濟學中的抽象經濟變量用生動的圖形和函數表達式體現出來,從而學生的經濟學建模思路就水到渠成了。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結果,通過整合公立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師資資源與民間靈活的辦學機制,力求滿足市場人才需求。民辦高校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應結合學校和學生的特點,適應經濟社會需求,設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因材施教地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一、民辦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選用教材不合適
民辦高校的專業(yè)設置的特點是市場性強、應用特色明確。但院校選取的教材理論性太強,內容過于抽象,缺乏配套的案例,學生反映難度大。
(二)西方經濟學講授過程中的實際狀況各異
目前,我校西方經濟學開課的院系主要是金融與會計學院、商學院與和國際經濟學院。致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下面三個問題:一各專業(yè)招生是文理兼收,學生的入學成績相對低、尤其是數學基礎不好,普遍存在學習自信心不足、學習習慣不太好和經常表現想學好又怕學不好的矛盾心理等因素。二同一專業(yè)各班級任課教師不同,在教學內容上存在不同,導致同一專業(yè)不同班級同一課程知識點的涵蓋面和深淺程度差異很大,教學水平和效果參差不齊。三也存在由于講授對象為不同學院、不同系別的學生,他們的上課狀態(tài)、學習態(tài)度和知識掌握的不同,同一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大不相同。
(三)教學方法單一
首先,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教師普遍年輕,缺乏工作經驗,同時受各種限制,教師主要采用課堂板書講授為主,缺乏必要的多媒體及實驗教學來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被動地聽,沒有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其次,基于學院學生普遍數學基礎差的原因,通過數學論證來講授一些較深理論時,不能弄明白數學模型與經濟理論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覺得課程遠離實際生活,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只好死記硬背,勉強通過考試就算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最后,西方經濟學是一個舶來品,是以發(fā)達國家的經濟條件和經濟問題為背景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是對發(fā)達的市場經濟運行實踐的經驗概括和理論總結,許多理論并不適合我國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普遍認為沒有用,學習興趣不高。
二、民辦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思路
要調動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積極性和提高教學效果,民辦高校必須從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改革等多方面對西方經濟學教學進行改革。
(一)教材建設改革
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考核要求,開設有差異化的課程,教材、學時、內容都要有所差異。
首先教材各異。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符合教學目標的需要,對于本科教材,考慮將來學生考研的需要,采用多數高校都使用的經典教材如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對于??茖W生則采用高職高專的教材;而要求更低的非必修課程則采用更適合成人教育的通用教材。其次學時各異,對于本科學生學時安排為72學時,相對于這門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實際,72學時的安排顯得比較緊,如果課時稍多些,就可以講解一下習題,提出一些與實踐相聯系的案例或問題進行討論,豐富教學內容。對于??聘鲗I(yè)學時要求一般也不一樣,72或54學時的都可以,基本上能夠滿足教學需要。再次教學內容各異,由于學生基礎不同,對于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茖W生,老師盡量避免使用高深的數學知識,只要求“知其然“;而對于本科班級,要求“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對于公式、曲線、模型的來龍去脈就得詳細講解。最后,不同專業(yè)課堂規(guī)模也要適當控制。對于考查課,課堂規(guī)??蛇m當擴大,達到普及經濟學知識的目的;對于考試課,最好單班上課,盡量避免上合班課。
(二)教學內容改革
第一: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經濟學思維能力。首先,在第一次上課時,教師必須把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辦法及學生轉變學習方法時必然遇到的困難,原原本本告訴給學生。越來越數學化的經濟理論讓數學基礎比較差的三本學生感到很困惑,但當剝去經濟理論的數學外衣之后,人們會發(fā)現經濟學思維的本質是非常淺顯和生活化的。對于三本學生而言,模型化的經濟理論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yǎng)理論知識背后的思維方式。其次,教材每章的內容不可能全面介紹,許多內容學生必須課下自己理解和掌握。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講授側重點要有所不同。如對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注重理論模型的推導,使其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于市場營銷專業(yè)和財務管理、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應則著重講解微觀經濟部分,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和要素理論等,為他們學習后續(xù)課程如市場營銷、消費者行為理論、成本會計等打下良好的基礎。再次,把握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學習西方經濟學時,學生普遍反映微觀經濟學部分比較好學,宏觀經濟學部分比較難學。西方經濟學包含微觀和宏觀兩部分,微觀部分的中心問題是價格決定問題,解決資源有效配置,通過對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及市場結構的分析,討論產品價格決定和要素價格決定;宏觀部分的中心問題是國民收入決定問題,解決資源有效利用,通過四個經濟模型(總收入)總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IS-LM-BP模型)討論國民收入決定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只要能把握住這兩條主線,通過這兩條主線把各部分內容串起來,就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住西方經濟學的內容體系。
第二:考試制度規(guī)范化。在考評方法上,我們要改革以往的期終考卷考試方式,對學生的課程學習過程要進行全方位考核,建立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基礎,以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學習態(tài)度為參照的綜合考評體系。采取新穎、靈活、實用的考評方式:筆試考核學生對教學基本內容的掌握情況;討論和作業(yè)考核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問、發(fā)言、出勤等情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平時作業(yè)、課程論文、討論和學習態(tài)度的評分標準也通過分解小項進行量化處理,以提高考評結果的真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規(guī)范化考評指標,成立西方經濟學學科組,設計考核指標。每張考卷設置單選、判斷、名詞解釋、計算、簡答等幾種標準化題型,合理確定主觀性和客觀性試題的比重,注重試題的認知層次和難易程度的協(xié)調搭配。劃分出不同的分值權重:筆試分值60%由學科組統(tǒng)一命題,用以考核統(tǒng)一界定的基礎性教學內容的學習與教學狀況,其余40%由任課教師根據各專業(yè)特點和自主性教學內容自主命題。
(三)教學手段改革
第一:教學實行多樣化。民辦高校和其他高校都面臨著共同的問題,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強化與學生的交流,促進教學互動,增強教學效果。與學生溝通的手段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如QQ群、博客和電子郵件等,最大限度的與學生交流,直接進行網上答疑,指導學生學習。加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可以在學生作業(yè)中多補充一些案例分析,讓他們多參與課堂討論,并嘗試寫一些經濟類著作、文章的讀后感或對一些經濟事實的評論文章,并進行評分,記入總評成績。以此來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改革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冠以理論經濟學的字樣,就是特指理論經濟學學科下設的兩門主干課程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方法改革問題。長期以來,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是我國財經類院校本科生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作為理論經濟學的兩門主干課程,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在名詞概念、邏輯結構、理論體系、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對經濟本質和現象的不同層次的關注等方面的差別,決定了兩者是理論范式截然不同的課程。由于課時量以及教師認知水平的限制,大多數教師對這兩門課往往進行了毫不相關的老死不相往來講授,甚至出現教政經的教師排斥西方經濟學,教西經的教師排斥政治經濟學的局面,這樣的課堂教學狀況對被教育者的影響是深遠的。由于這兩門課所依托的理論是針對同一現實經濟問題所給予的不同解釋,如果教師對這兩種理論解釋不加以分析、鑒別以及有比較的講解,就會使學生不是對經濟學理論的可信度產生懷疑,就是對其中一門產生沒有鑒別的盲目崇拜,造成學生世界觀的混亂、知識結構的殘缺、綜合分析能力低下的結果。這種結果影響了理論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妨礙了教學目的貫徹,背離了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對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這兩種理論范式進行比較的學術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而把比較研究的學術成果滲透到本科教學中尤為必要。這種滲透帶來了理論經濟學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這種改革對于增強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增加理論經濟學的課堂教學魅力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內涵分析
(一)教學方法改革乃是內容和形式改革的有機統(tǒng)一
一般而言,人們對教學方法改革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教學形式、教學模式改變的層次上。從早先的啟發(fā)式教學到現在流行的翻轉課堂等等,大都是僅僅注重教學方法本身的改革,很少有人認識到無論是啟發(fā)式還是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方法改革,都應該是以教學內容充實為依托的改革。尤其是在理論經濟學的課堂教學中不充實授課內容、提高所授內容的理論思想魅力,所有花樣翻新的教學形式改革都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目標。因而,從本質上看,教學方法改革應該是內容與形式有機統(tǒng)一的改革。僅僅注重教學形式而忽視教學內容的改革是難以達到教學方法改革的預期目標的。
作為理論經濟學兩大重要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和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是兩大不同范式的理論體系。我國財經類院校把這兩大不同范式的經濟理論提煉為兩門專業(yè)基礎課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安排在本科生的一、二年級開設。一般情況下,教師對這兩門課程的內容進行毫不相關的、一般性的、程式化的講授,學生在第一學期學完政治經濟學,第二學期再開始學習西方經濟學。由于這兩門課程所授內容出自兩種不同范式的理論,因而兩者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務、諸多原理以及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評價等方面都具有截然不同的解釋。如:對于研究對象,政治經濟學的解釋是研究生產關系的學問,西方經濟學的解釋是研究資源配置的學問對于研究方法,政治經濟學解釋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的科學抽象法,西方經濟學解釋為邊際方法、均衡方法;對于研究任務,政治經濟學主張揭示經濟規(guī)律,西方經濟學則主張尋找效用和利潤最大化的點在具體原理方面,政治經濟學主張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價值理論,西方經濟學主張價值取決于人的主觀感受的效用價值理論另外,政治經濟學有資本積累理論,西方經濟學則有經濟增長理論政治經濟學認為借貸資本供求決定利率的理論,西方經濟學則認為貨幣供求決定利率的理論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一個矛盾體,西方經濟學則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一個和諧體似乎在所有的知識點上,這兩種范式的經濟學理論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對這兩門課程不加鑒別、不加分析的程式化的講授,會給學生造成不知信誰、無所適從的印象。學生更經常的狀態(tài)是,在第一學期學習了政治經濟學,第二學期再學西方經濟學時,如果教師沒有比較沒有鑒別的講授,那么先學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就會在頭腦中逐步淡出,后學的西方經濟學原理在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則相對比較深刻。放任這種狀態(tài)的最終結果就是,學生對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全部遺忘和放棄、對西方經濟學理論不加鑒別的全盤接受的這一極端結果。因此,對理論經濟學的兩門課程不加鑒別的程式化的講授會造成兩個不利的后果:一是使學生認識不到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深層魅力,更認識不到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深層缺陷,最終不利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結構的完善;二是不利于理論經濟學的課堂教學魅力及教學質量的提高,更無法喚起學生對理論經濟學的學習熱情。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教學改革所要達到的最直接目標。作為理論經濟學兩大范式的政治經濟學與當代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為我們充分運用比較分析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也為理論經濟學的課堂教學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學科課堂教學的特殊任務,就是把比較分析方法充分運用到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課堂教學中,達到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預期目標。
前邊強調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不僅僅局限于形式上的,更應該是實質思想內容方面的。因此,可以把比較分析方法看成是由比較研究方法和比較講授方法兩方面構成,也即前邊強調的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的統(tǒng)一。也可以說,比較分析方法的成功運用依賴于比較研究方法和比較講授方法兩個方面的有機統(tǒng)一。首先,比較研究方法關注于兩大范式理論的深層實質內容的比較,是屬于學術研究的層面;其次,比較講授方法關注于比較研究成果之精髓在課堂講授中的展示,是屬于教學層面??梢哉f,沒有第一方面理論內容的比較研究,就沒有第二方面課堂教學的比較展示,兩方面工作的有機結合才能體現比較分析方法的充分運用,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教學方法改革的目的。
通過對比較分析方法的兩個方面的解析,可以認識到這一方法的成功運用對授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有高超的講課水平,更要有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寬廣的理論視野以及坦蕩的理論胸懷。所謂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就是要求無論是講授政治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的教師,自我的理論素養(yǎng)不應該僅僅滿足于對經濟學原理的掌握這一基本層面,要牢記給人一杯水要自有一桶水的道理,要深挖原理背后的理論根基,廣泛閱讀各種經典著作,要有講課不息學習不止的探索精神;所謂寬廣的理論視野,就是不要靜態(tài)地理解和講授經濟學原理,而是要厘清理論產生的歷史條件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堅持理論基本內核的前提下完成理論的與時俱進任務,提高理論經濟學的課堂魅力;坦蕩的理論胸懷在于能夠實事求是地、一分為二地對待不同學派的經濟學理論,避免主觀回避甚至故意的排斥,能夠做到對不同范式的理論進行全面的比較與深刻的認識,解決好批判與繼承、借鑒與堅持的關系??傊?,對于一個合格的理論經濟學教師,這三方面的理論素養(yǎng)缺一不可。也只有具備這種深厚理論素養(yǎng)的教師才能夠在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課堂上,充分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把勇于探索、積極思考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傳導給學生,引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們的思辨能力和綜合素質,完善學生們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經濟學的教學質量,無論在授課內容還是在授課形式上完成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任務。
(二)教學方法改革必須依托于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
通過前一個問題的分析,我們深切領會到教學方法的改革不僅是形式上的、更是內容上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是指教學內容的深化問題。如果政治經濟學或西方經濟學的課堂教學僅僅滿足于兩大范式互不相涉的經濟學原理的泛泛介紹,滿足于簡單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永遠也達不到提高理論經濟學的課堂教學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的效果,不僅比較分析的教學方法改革難以得到貫徹,也更實現不了提高理論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所以教學內容的深化問題就必然涉及對政治經濟學與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兩大理論范式之間的比較的學術研究問題。所以說,教學方法的改革問題不僅僅局限于教學領域,更多的是涉及學術研究領域的問題。因此,教學方法改革的貫徹以及獲得的預期效果就必須依托于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
不同于其他科研機構的研究工作,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工作肩負有雙重使命。一方面,高??蒲械某晒梢灾苯臃沼谏鐣?,起到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多的是起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提高潛在的社會勞動生產力,增強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能力的作用。作為社會科學組成部分的理論經濟學,其科學研究工作主要是肩負著培養(yǎng)人才、提高潛在的社會勞動生產力的作用,這就決定了理論經濟學的科研工作必須與教學工作緊密聯系,肩負起為教學服務的學科使命。所以,理論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之間更多的應該是相互促進的互補關系,而不應該是一種顧此失彼的替代關系。但是,近年來由于我國高等院校實行了追求數量、速度排名的評估機制,造成了教師職稱晉升也僅僅關注科研成果而忽視教學成果的傾向,導致了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的嚴重分離與脫節(jié)。教師為了科研而科研,很少考慮科研與教學之間的互相促進問題,即使考慮到了也是處于無暇顧及的狀態(tài),所以根本談不上科研成果在教學中滲透、提高理論經濟學課堂教學魅力等方面的作為。這種狀況在本科教學中尤為明顯,教師上課就是為了完成既定知識的介紹,學生聽課也是為了完成學分的積累,造成課堂氣氛沉悶,老師講解照本宣科、學生聽課興趣索然,課堂教學質量直線下降的這一普遍后果。其中,政治經濟學的課堂普遍給人以教條、刻板的印象,西方經濟學的課堂盡管有一些圖表、方程等形式上的花樣,但也經不起深層問題的推敲。更重要的是,學生們搞不懂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種理論到底誰對誰錯?有什么關聯?為什么對同一經濟現實的分析竟然有這樣截然不同的解釋?如果這些問題在學生們的頭腦中搞不清楚,學生們就會進行選擇性遺忘。先學的政治經濟學知識淡出大腦,被后學的西方經濟學知識所替代;即便是兩門課程同一學期開設,學生們也會受到到底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誰說的對?[2]等這類問題的困擾。
因此,要解決上述問題,理論經濟學的教學與科研必須緊密結合。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完整的知識結構,首先能夠做到對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具備一定的比較分析與研究,然后才可能把分析研究的成果滲透到教學中,并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比較方法,對兩大范式經濟學理論的知識交叉點進行畫龍點睛的講解。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分析問題的思辨能力的任務。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兩大范式理論的比較研究和比較講解會使同學一分為二地對待不同范式的經濟學理論,使學生體會到,任何經濟學理論都是對現實社會所進行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不同出發(fā)點的觀察,并且代表著不同階級集團的利益;同時,更要讓學生認清,任何經濟理論都不是絕對的永恒真理,都包含著優(yōu)點和缺陷。
目前,在學術界存在著一種傾向,就是過于關注政治經濟學的缺陷,而對它的優(yōu)點和貢獻視而不見或者有意歪曲;對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缺陷有意忽視,過于夸大其優(yōu)點甚至是全盤接受。這種傾向也深刻地影響了教學領域,造成一部分教師和學生對當代西方經濟學不加辨別的盲目崇信,對政治經濟學給予主觀的排斥與回避,這也是造成政治經濟學被邊緣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要發(fā)揚理論經濟學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優(yōu)勢,充分運用比較研究與比較講授的方法,挖掘政治經濟學的精髓,揭示當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缺陷,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措施分析
(一)教師主動引導帶動學生自覺學習
任何教學方法的改革都是圍繞著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合格人才為最終目標的,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行為主體永遠是教師。目前教學改革提出了很多眼花繚亂的措施,如教學理念從以教師教學為中心向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轉變、人才培養(yǎng)從知識傳授向能力發(fā)展的轉變、教學方式從課堂單向轉播向網絡多邊互動的轉變①,等等,這些都屬于廣義的教學方法改革。但是,無論如何改革,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可動搖。
首先,以教學理念從教師教學為中心向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轉變?yōu)槔?,在這種轉變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更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當今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如果不發(fā)揮教師的主動引導作用,學生的自學時間很容易被碎片化的知識所瓜分。而這些貌似非常豐富的知識,由于其雜亂性、多樣性很難在學生頭腦中自發(fā)形成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學生獲得的大都是過眼煙云、蜻蜓點水式的暫時性知識。因此,這種向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轉變必須以教師的主動引導為基礎。
其次,以人才培養(yǎng)從知識傳授向能力發(fā)展的轉變?yōu)槔?,能力的發(fā)展不能同知識傳授截然分開,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所謂學生的能力,就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是在大學時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是走上社會后逐步鍛煉出來的。就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知識傳授、言傳身教的主動性引導而實現的。
最后,以教學方式從課堂單向傳播向網絡多邊互動的轉變?yōu)槔?。在網絡信息大發(fā)展的時代,這種教學方式的改革意味著教學空間的轉移和授課對象的非固定化,更重要的是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相長行為更加方便和快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主導性引導和啟發(fā)作用就愈顯重要和突出。
由此可見,任何形式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師的主動引導都是第一位的,而課堂教學又是教師發(fā)揮其主動引導作用的主要場所。在具體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通過自身的學識、素養(yǎng)甚至是人格魅力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這種求知熱情發(fā)散到課外帶動學生的自覺學習。理論經濟學的兩門核心課程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在研究對象、基本原理以及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具有強烈的對比性特點,是教師充分運用比較分析方法主動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求知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能力的示范典型。
(二)課堂講授啟發(fā)帶動課下自主學習
與上一個問題相類似,這個問題也是探討教師課堂教學魅力的發(fā)揮問題,只不過在此著重強調的是,教師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來帶動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問題。面對浩如煙海的理論經濟學知識和有限的講授時間,政治經濟學或西方經濟學的授課教師一方面要完成本課程基本原理的講授任務,另一方面要把比較研究思維和成果滲透到所講的內容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就對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授課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既完成本課程基本內容的講解,又畫龍點睛地對兩大范式理論的知識交叉點給予比較與分析,這對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講課技巧、教學經驗、責任心甚至人格魅力是一種綜合檢驗。這種檢驗合格與否,與啟發(fā)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熱情密切相關。一個合格的教師會運用有限的授課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把這種求知欲轉化為課下的自主學習熱情。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利用學生被激發(fā)起來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發(fā)地組織課外學習小組、自擬討論題目,自主鉆研感興趣的知識領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梢?,教師課堂講授的啟發(fā)作用非常重要,是帶動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關鍵。近幾年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大大縮減了理論經濟學的課時量,增加了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時間;與此同時,又實行了各種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典型如翻轉課堂的實驗,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發(fā)性。在我看來,無論用何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有限授課時間內所起的主導性作用不應該被忽視,而且在課時一再縮減的情況下,教師的課堂主導性作用越顯稀缺和重要。
(三)特色教材帶動課外閱讀的延伸
在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教材的編寫與選用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無論是政治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目前在我國出版了三類教材:第一類是按照政治經濟學或西方經濟學各自的理論體系和結構而編寫的教材;第二類是打破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原有界限,互相吸收借鑒并把兩者融合到統(tǒng)一的體系和結構之中的教材;第三類是在堅持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原有體系和結構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到兩種范式理論在一些關鍵知識點的交匯,每一章正文后邊都添加對兩種范式理論進行評述或比較的結束語或附錄。對于理論經濟學的教學方法改革而言,采用或編寫何種教材也是一種關鍵的選擇。第一類教材過于傳統(tǒng)、略顯平淡;第二類教材適用于已經具備一定知識積累的研究生,卻不利于初始知識結構形成階段的本科生;第三類教材對于理論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而言是非常適用的。這類教材在保證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各自理論內核及體系結構的基礎上,充分體現了對兩種范式理論進行比較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類教材不僅適用于課堂教學,而且也適用于學生的課下自學,對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在國內這類教材編寫的典范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微觀),已經發(fā)行到第五版。
這部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在保證西方經濟學原有的體系結構和基本內核的基礎上,能夠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對西方經濟學采取批判和借鑒的態(tài)度,在每一章的結束語中對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進行全面的點評,這些點評對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種范式理論的比較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另外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丁堡駿主編的《現代政治經濟學教程》。本教程在尊重馬克思《資本論》的邏輯并系統(tǒng)地闡述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基礎上,每一章都恰如其分的添加了獨立的一節(jié)針對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有關理論進行批判的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堅定政治經濟學的信念,揭示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缺陷具有重要的貢獻。第三本特色教材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石晶瑩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本書就是為了完成馬克思經濟學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比較研究成果在本科教學中運用這一教研項目而編寫的。其主要特色在于,在堅持政治經濟學原有結構和理論內核基礎上,增添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一些典型原理的比較以及政治經濟學理論中的一些難點問題的解析兩方面內容,這兩方面內容的添加極大地提升了本書的理論魅力,加深了讀者對政治經濟學科學性的認識,提高了讀者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辨別力,對于構建學生完整知識結構,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由此可見,特色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是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實施和貫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這類體現理論經濟學比較研究成果的特色教材的編寫,參閱了諸多文獻。通過這些參考文獻的引用,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的延伸和探討學術的樂趣,培養(yǎng)其自學熱情,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達到教學方法改革的最終目標。
四、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制約因素分析
通過分析得知,理論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施主要依賴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而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又受到主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制約。
(一)制約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的主觀因素
作為比較分析方法的研究主體和實踐主體,理論經濟學的授課教師必須具備理論深度、理論廣度和理論胸懷等三方面素養(yǎng)。從比較分析方法的研究角度看,不具備這三方面的素養(yǎng),就不可能對政治經濟學和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給予深刻理解和把握,更不可能對這兩種范式理論給予全面的比較與公正的評價。從比較分析方法的實踐角度看,不具備這三方面的理論素養(yǎng),也就不可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這種比較分析思維并把兩大范式理論的異同點滲透到教學內容中去,做到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然而,授課教師理論素養(yǎng)的直接表現就是其自身理論經濟學的知識結構是否完整的問題。
近年來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忽視通識教育,注重分門別類的專業(yè)化培養(yǎng)。理論經濟學的授課教師大都是某一學科專門培養(yǎng)的專業(yè)化人才,其知識結構的單一性是通病。比如一些西方經濟學專業(yè)出身的教師接受的是系統(tǒng)的當代西方經濟理論的熏陶和研究方法的訓練,對政治經濟學具有一種固有的意識形態(tài)偏見,或者對政治經濟學雖有一些正確的認識,但又屈從于長期以來流行的習慣與偏見,不敢涉足政治經濟學或有意排斥政治經濟學;一些政治經濟學專業(yè)出身的教師長期接受系統(tǒng)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和訓練,形成了特有的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方式,也養(yǎng)成了一種只顧此山景、不屑他山玉的習慣。這種專業(yè)割裂、知識結構單一的狀況極大地阻礙了比較思維在教學中的運用,限制了教師本身的知識視野和理論胸懷,最終也會影響其學術研究的深化。如果說單一的知識結構對于專門的學術研究影響不大,那么對于本科教學任務尤其是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等問題的影響是深遠的。一個知識結構單一的教師,他的課堂教學魅力極為有限,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和學習熱情的調動也極為勉強。因此,在現有的專業(yè)化研究的基礎上,應該提倡教師的交叉學科研究,積極鼓勵交叉學科研究項目的申報,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達到以科學研究帶動教學水平真實提高的效果。
(二)制約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客觀因素
盡管課下指導也是教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還是依賴于課堂教學。課堂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主要戰(zhàn)場,而有限的課時量以及課時量在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門課程之間分配的不均衡,是制約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客觀因素。
根據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有關《經濟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修訂稿2014)的文件,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門課程被列為經濟類本科生的專業(yè)基礎課,只不過在課程的設置中,西方經濟學拆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個部分。致使理論經濟學的兩門主干課程被劃分為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三門,在課時安排上這三門課平均各占48學時。這種安排已經造成了西方經濟學的課時量是政治經濟學課時量的兩倍這一結果,更何況近年來個別高校進行的教學改革,大大削減了政治經濟學的課時量,由原48學時削減到32學時、直至28學時,有的學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經濟學這門課,理論經濟學教學陣地全部讓位于西方經濟學。這種不均衡的課時分配以及對政治經濟學課時量的縮減,直接造成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無法充分展開,理論魅力無法充分展現,人為地造成教師與學生對政治經濟學的輕視、對西方經濟學的盲目崇拜,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政治經濟學沒有教好和學好,也影響了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與理解,更談不上比較分析方法在教學中運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等目標的實現。
1.教學內容不合理。《西方經濟學》教學主要偏重于西方經濟理論的講述,這些理論不僅抽象,而且多包含大量的圖形分析和數學演算推理,加之當前經濟學和管理學科研越來越注重實證分析,考研試題愈加偏向更多的數理推導,也使得在該課程的教學上數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理論的定性分析。這就使學生普遍感到《西方經濟學》內容繁雜,理論深奧,從而產生了極大的畏難情緒,該現象在文科背景下的學生尤其突出,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陳舊。《西方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各高?;驹诖髮W一、二年級開設,即使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學上仍多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圍繞經濟理論進行填鴨式的數理推導,圖形分析,從而忽視了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實際和學生特點。這種模式下,學生缺乏主動性,只是被動的接受理論知識,尤其是本科生自身沒有太多的經濟社會經驗的儲備,只能死記硬背理論、囫圇吞棗,很難理解經濟學經典理論的內涵,隨著課程的推進,所學經濟學理論的增多,往往出現前后章節(jié)知識無法很好融會貫通,甚至“一鍋粥”的現象。
3.考核方式單一,缺乏激勵性。以我校為例,對《西方經濟學》學習效果的考核是通過總評成績反映的,總評成績有兩部分構成,即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包括作業(yè)和考勤,占總成績的20%,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80%,通過閉卷考試方法考查。由于期末成績占得比重大,很多學生平時課前不預習,課后也不及時復習,做不到查缺補漏,作業(yè)也是互相抄襲,應付了事,寄希望與期末“臨陣磨槍”式的突擊復習,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西方經濟學》教改的具體實施措施
1.明確教學目的,調整教學內容。經濟學是一門以“經世濟民”為己任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應在灌輸給學生系統(tǒng)的經濟學理論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社會問題的能力,要避免將經濟學學成是“黑板上的經濟學”。因此,該課程在講授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同時,要提示學生制度的差異,國情的不同,甚至社會文化的不同,都會帶來經濟理論的適用性問題。啟發(fā)學生比較研究的興趣,強化對中國經濟社會面臨的問題與發(fā)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共性和特殊性的認識,增強對經濟學理論的把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述供求定理時,鼓勵學生觀察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動情況,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講到市場論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價格彈性理論,分析不同商品,不同商家的市場營銷戰(zhàn)略存在差異的原因;又如在講到恩格爾定律時,啟發(fā)學生思考恩格爾系數能否作為我國不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黃金指標,如果不能,與學生探討恩格爾系數在我國出現“水土不服”的原因。通過對該問題的思考,一方面使學生準確掌握經常被人們忽視的恩格爾定律成立的前提條件和準確含義;另一方面使學生明白任何經濟學理論,都是有適用條件的,經濟學定理不是經濟學公理,這就更突出了分析經濟問題時“中國國情”的重要性。在教學目標明確的基礎上,應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特點,采取“重點各異”的理論教學。如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需要系統(tǒng)、全面的掌握經濟學理論;而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專業(yè)在微觀經濟學部分側重供求理論、消費者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理論的相關內容,宏觀經濟學部分重點講授國民收入核算理論、簡單凱恩斯模型、IS-LM模型、通貨膨脹理論以及簡單的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理論。對于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遇到的數學工具問題,應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自身情況來定。如管理學學科下的很多專業(yè),文科背景的學生較多,在講課過程中,盡量只使用圖表等簡單的數學工具,著重對經濟理論的定性分析,避免繁雜的數學推導;而金融學、經濟學等專業(yè),其后續(xù)專業(yè)課以及職業(yè)特點對數學工具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能熟練的運用數理推導和圖表分析問題,因而應在教學中適當增加數學工具的分量。
2.豐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目前,大多數高校采用多媒體教學?!段鞣浇洕鷮W》的教學過程中大量使用圖表和公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多媒體教學能夠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但如果只是單純的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講授,往往忽視了教與學的互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足,體會不到《西方經濟學》的實用價值,對該課程的學習產生惰性。因此,應在傳統(tǒng)課堂講授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效率,滿足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2.1引入模擬實驗教學??梢越梃b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學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的經驗和方法,將課堂模擬實驗引入教學過程中。課堂模擬實驗是使用計算機軟件模擬現實經濟社會的某些經濟活動,通過收集數據、歸納整理、觀察趨勢、進而結合理論進行分析,最后總結規(guī)律。課堂模擬實驗對師資、設備和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在本科階段的教學上,可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場景入手,隨著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豐富,慢慢增加難度,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經濟學原理,訓練學生在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中的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
2.2加強案例教學。多媒體的使用為案例教學和學生分組討論帶來了便利,因此應加強案例教學。但應當明確的是,案例教學不是簡單的舉例說明。案例教學是從案例的討論中得出概念、原理、理論等。而我們以往在概念、原理、理論講解完畢后,通過某些例子來說明這些理論知識的應用的做法,只是舉例,而非案例。案例教學法是1870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興起并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在英文中,“案例”與“例子”是有明顯區(qū)別的。“案例”為“CASE”,其重要的理解在于“SITUATION”,是情形,是一種情形的例;而“例子”為“EXAMPLE”,是指代表同類的另一種樣式的例,強調了同類和不同樣式,所以舉個例子說明之。案例教學要求教師做到精心選擇案例,積極、有效的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指導學生制作PPT在課上進行展示、辯論,最后認真客觀的總結評述。首先教師要對大量的案例進行不斷地篩選、更新與精煉,使選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時效性和綜合性。根據教學需要,案例可以是現實經濟社會的熱點問題,也可以是學生普遍關注的經濟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先“吃透”案例,以便在案例討論時可以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學習處于“問題——思考——探索——再思考——解惑”的積極狀態(tài)中。其次,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講授的一個很大的區(qū)別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強。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保證學生較好地發(fā)揮在案例教學中的主動性,應在課前將案例素材教給學生閱讀,準備。最后,要注意把握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在以往的傳統(tǒng)課堂講授中,“滿堂灌”式的講述使教師處于主動,學生因機械地接受而顯得較為被動。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扮演的是指導者和推動者的角色,主要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辨別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學生是案例課的積極參與者,從最初的案例閱讀、對問題的思考、分析,PPT的制作,到課堂陳述自己的結論、辯論,以及最終對案例的再思考、觀點結論的再修正,均要求個人或小組各成員參與其中,共同努力達成。因此,案例教學對教師、學生以及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的要求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高,能夠更有助于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加強了學生對經濟學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把握,并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其團隊合作意識。
2.3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實踐教學。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年輕教師是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高校教學,“出高校,入高?!本驮斐蛇@些教師理論知識扎實,但實踐經驗不足,無法完全勝任全部的實踐教學工作。而且,很多教學性的實踐活動在課堂和實驗室中無法完成,這就要求教學要“接地氣”,必須要“走出去”,也就是要與企業(yè)開展定期的多層面的交流。企業(yè)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和實踐指導,學校也能利用自身的人才優(yōu)勢和智力資源,為企業(yè)提供專業(yè)的理論指導和咨詢服務,達到“雙贏”的效果。此外,在教學中還可采取“引進來”的方法,聘請高級管理人員,為學生講解實踐工作,以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使學生盡早接觸實戰(zhàn),參與實踐,為將來畢業(yè)走上社會盡快成為一名應用型人才打下基礎。
1.1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只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忽略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知識的能力;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采用簡單劃一的評價方式,未能全面反映出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這些弊端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1.2重視具體知識的傳授,而輕視整體結構的分析和討論。輕視整體結構,就不能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給學生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然而,西方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各個經濟學派之間的“存同求異”。在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的發(fā)展中,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就是在對傳統(tǒng)的自由市場經濟自發(fā)調節(jié)可以實現經濟均衡的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挑戰(zhàn)中才得以產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在西方國家,又有許多經濟學家對凱思斯主義正統(tǒng)宏觀經濟理論提出異議,建立了完全不同于凱思斯理論的新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如供給學派的理論、貨幣學派的理論、理性預期學派的理論等等,其中一些政策主張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只是簡單地講清楚各個不同理論與政策主張的內容,而不能將西方經濟學家不同的分析思路加以比較論證,就不能理解西方經濟學的整體發(fā)展脈絡。
1.3重視經濟理論結果的傳授,而輕視理論結果的推理和來龍去脈的剖析。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然而無論哪種方法,都與數學方法緊密相關,所以,理解和使用數學是經濟專業(yè)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不過,不能搞“題海戰(zhàn)術”,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尤為重要。
1.4重視經濟理論的傳授,而輕視經濟實踐的應用分析。對于高等院校財經類各專業(yè),西方經濟學既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核心課,也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然而,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以介紹性為主的簡單教學模式,雖然能使學生了解一些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知識,記一些公式、圖形,卻不能達到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提高的目的,甚至造成了一些學生認識上的模糊性,難以科學、準確地理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更談不上“學以致用”。
2科學合理的雙語課程教學可以彌補上述不足
2.1外文教材往往按照科學研究的規(guī)律和順序安排內容。這會大大有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在智力發(fā)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它已成為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每個教育工作者肩負的重任,而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陣地。因此,在教學中更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外文教材常常遵循科學研究發(fā)展規(guī)律,這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2.2對一些外文的綜述文獻的解讀可以讓學生清晰和深入的理解西方經濟學的整體結構。微觀經濟學由馬歇爾開創(chuàng),由阿羅德布魯一般均衡完善。微觀經濟學:假定資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自利的,討論兩個微觀主體企業(yè)和消費者分別在自己的預算約束下進行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問題。如果為學生解讀“馬歇爾”和“阿羅德布魯”以及“帕累托”的經典文獻,學生自然會對西方經濟學的整體結構和發(fā)展脈絡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要理解宏觀經濟學,需要記住兩個基本學派的劃分。古典學派:假定市場由于理性預期等因素是可以實現出清的,所以政府并不需要干預宏觀經濟,只要控制貨幣發(fā)行量為理性驚人提供一個合理穩(wěn)定的政策預期就好。其基本的分析工具是AD-AS曲線。凱恩斯學派:假設市場由于工資粘性的問題無法自動實現出清,至少在短期是這樣的。為此,需要解讀凱恩斯的經典文獻,深入探討兩種學派的區(qū)別。
2.3對于西方經濟學家的一些原始文獻的解讀可以有效理解理論結果的推理和理論背景。在西方經濟學研究中,“假設條件”是關鍵的一部分內容,“假設”是一切推理的基礎,“假設”是一種抽象,甚至與現實不一定完全吻合。然而,若僅僅從西方經濟學中哪一個假設條件與現實不符,來說明為什么否定西方經濟學,也就把學生的思維局限于“是”或“不是”、“對”與“不對”的形式化、簡單化思維模式中。因此,需要查閱原始文獻,引導學生全面、深入理解這些假設條件的深刻的經濟學背景,從而,更好地使用這些抽象的經濟學理論來分析實際的經濟現象和問題。
2.4對于國外最新經濟文獻的介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西方經濟學的強大應用前景。通過研讀最新經濟文獻,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西方經濟學最新研究動態(tài),特別是現代實驗對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產生的革命性影響。從傳統(tǒng)研究角度看,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作出理性決策這一基本假設之上。雖然經濟學是處理復雜性問題的學科,這一復雜性既來自于復雜的外在環(huán)境,更主要來自于人的主觀因素,人有主觀動機,其本身很復雜,而且對環(huán)境又十分敏感。因而,人們很難在實驗室中建立可復制的經濟環(huán)境,但經濟學學科本身的發(fā)展,特別是在馮•諾伊曼和摩根斯坦建立了期望效用理論和博弈論以后,經濟學理論逐步建立在較為嚴密的行為假設基礎上,尤其是博弈論明確了規(guī)則、信息等基本概念,為深入開展經濟學的實驗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及計算機軟件的開發(fā),為西方經濟學教學走進實驗室創(chuàng)造了條件。目前,我國普通本科教育無法達到經濟學實驗研究的國際水平,還難以做到建立完全可控的實驗經濟環(huán)境,直接以現實的人為對象,進行經濟運行的一些實驗,研究其實驗結果是否與原有的經濟理論的預測結果相一致,并分析經濟環(huán)境中各種因素的變化對經濟結果的影響。但目前可以使用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對采集到的現實經濟運行過程產生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或者建立相關的模型加以分析,從而做出預測。通過先做實驗和模型分析,可以研究政策的制定,從實驗的角度比較哪一個政策好。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實驗教學也提出了多學科知識融合、綜合運用的客觀要求,西方經濟學、統(tǒng)計學、計量經濟學的知識是相互支撐的。
3《西方經濟學》雙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措施
①要按照科研的規(guī)律和順序安排教學內容,調整傳統(tǒng)的教學順序和模式。
②要解讀和指導學生閱讀一些英文的綜述文獻,并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
③要解讀和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原始文獻,并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
關鍵詞:《世界經濟概論》課;教學方法;教學目的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4-0173-02
《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在其課程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筆者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有了點滴體會。在此,對《世界經濟概論》課教學方法進行初步探索,以此與學界同仁交流,試圖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一、《世界經濟概論》課的教學目的
在經濟全球化、區(qū)域經濟一體化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響,進入了“全球性大規(guī)模競爭的時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態(tài)勢引人注目?!妒澜缃洕耪摗氛n的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正確理解世界經濟形成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運行機制及發(fā)展趨勢,世界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經濟發(fā)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經濟格局和當代世界主題;增強學生對世界經濟的學術動態(tài)和前沿的了解,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使中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培養(yǎng)后續(xù)人才。
二、《世界經濟概論》課的教學方法
(一)教學中要注重充實新內容
世界經濟是發(fā)展中的學科,新的事物、現象不斷出現,而教材的更新難以跟上實際的變化,所以在講授《世界經濟概論》課時,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實新內容、新數據資料,緊跟世界經濟發(fā)展潮流。比如,在講授區(qū)域經濟一體化一章時所采用的課本中并無東亞共同體的相關知識,而東亞共同體正隨著“10+3”進程的推進在逐步構建中。中國是構建中的東亞共同體的一員,作為教師,應該補充這方面的知識。又如,講解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現狀時,只是依照課本引用2004年的數據就沒有說服力,最好引用2007年的數據。必要的數據更新,需教師花費精力去尋找,應盡量使用各國官方、國際組織公布的數據,以保證新數據的來源準確、可靠。
(二)跳出“論點加數字”的傳統(tǒng)模式,加強理論分析,做到上下游課程的關聯
相當部分的《世界經濟概論》教材,甚至不少論文,常常體現“論點加數字”的傳統(tǒng)格式――在陳述觀點之后,即以數據加以佐證,缺乏理論上的深入分析。在教學中,為了對論點進行展開分析,用數字來加以佐證,確有必要。但若一味重復“論點加數據”的模式,勢必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應當用經濟理論進行剖析,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教學進行理論升華,使世界經濟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理論性。
同時,還要注意上下游課程的關聯性,融進鄰近學科的知識。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若在教學中應用相關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問題,則會使教學內容豐富,理論剖析達到一定的深度。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從理論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經濟的知識點,而且有利于學生將學過的課程與《世界經濟概論》的學習聯系起來,為今后其他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采用案例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理論聯系實際、啟發(fā)式的、教學相長的教學方法。它要求根據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的要求,以案例為基本教材,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種形式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對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做出判斷和決策,藉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世界經濟概論》課的學習中,教師應適當采用案例教學,讓學生身處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世界能源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三次世界石油危機,并讓學生去思考:為什么會爆發(fā)石油危機?現如今的石油價格猛漲,會不會爆發(fā)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機?
另外,案例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和實際性。因此,要求教師對搜集的資料進行合理加工,選出適用于教學的素材,進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適合于世界經濟教學的要求。這從另一方面使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四)課堂講授與討論并行,口頭練習和筆頭練習相結合
討論教學方法提倡教師與學生討論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地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它改變了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的呆板,豐富了課堂的信息量,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網絡結構。教師根據教學安排,可適當增加討論課的次數,提前將討論的題目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撰寫發(fā)言提綱。在討論課上,讓學生陳述觀點,提出問題,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共同學習。
文科的基本功包括“口頭”與“筆頭”,即便一個人有許多創(chuàng)新的見解、縝密的邏輯思維、搜集了翔實且豐富的資料,但最終要通過“說”與“寫”表達出來。經濟類專業(yè)嚴格地說應介于文理科之間,因此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要鍛煉“說”與“寫”的能力。課堂討論為學生提供了鍛煉“說”的能力,書面作業(yè)或者小論文則是鍛煉學生“寫”的能力。因此,在《世界經濟概論》課的教學中,適當讓學生寫一些課程作業(yè)或小論文,不僅可以訓練學生查找、搜集資料的技能,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
(五)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輔助教學
在現在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似乎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甚至有的教師整堂課都不用粉筆,都在課件中體現出來。多媒體教學固然有諸多好處,如方便快捷,特別是針對一些煩瑣的表格可以直接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便于教師的講解。但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反映,用多媒體教學有時感覺像放電影,記不住。因此,在《世界經濟概論》課的教學中應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制作的課件力求簡單美觀,充分體現教師的授課內容,而不可全盤用多媒體教學。
在網絡時代,教學方法也可以網絡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向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素材,如教師在講授后,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網站,讓學生去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申請一個共享的信箱或者網絡U盤,將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素材放上去,讓學生閱讀。這些為學生加深對課堂講授知識的理解,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六)適當聯系中國經濟的實際
我們是中國人,因此在講《世界經濟概論》課時,應適當聯系中國經濟的實際,這樣聽者更愛聽,教學效果也好些。如談美國的GDP、失業(yè)率、通脹率等時,最好對比一下中國的相關情況。這樣更具說服力,也使學生看清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位置,也更好地體現出世界經濟的教學、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國經濟騰飛。
(七)教學離不開科研,宜寓科研于教學之中
教學必須與科研相結合,教學不能脫離科研,科研可充實教學內容。筆者在講課過程中發(fā)現,一般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研究過的問題,講起來不僅內容豐富、思路清晰,而且效果較佳;如本人缺乏研究的部分,講起課來總覺得十分別扭,費力并且教學效果不佳。因此,作為講授《世界經濟概論》課的教師,要重視與該課程相關的科研,并將其科研成果充實到課堂教學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三、小結
以上僅僅是本人從事《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教學工作的點滴體會。由于世界經濟學科的自身特點,決定了教學方法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情況因材施教,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碧玉.“世界經濟”教學改革探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01,(3):63-65.
1.課程設置不合理。《西方經濟學》的學習需要一系列的先期課程作為支撐,比如《經濟史》、《高等數學》等課程。比如通過學習《經濟史》,讓學生了解經濟學說的發(fā)展過程,理解現代經濟學的產生意義。在接觸《西方經濟學》時,對微觀經濟學以及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理解會加深?,F代經濟學中有大量的數學計算、公式推導以及圖形,需要以《高等數學》的相關知識為鋪墊才能完成這些知識的講授。比如在微觀經濟學中消費者均衡理論以及生產者均衡理論,都離不開《高等數學》中的函數求導運算、函數求極值運算。許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剛剛升本的院校,缺乏對西方經濟學課程體系的深層次理解,在課程設置上忽視《經濟史》,有的院校雖然開設《高等數學》,但是卻將其開設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之后,造成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缺乏必要的數學儲備,教學效果不理想。
2.體系過于龐雜?!段鞣浇洕鷮W》旨在研究整個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從內容上看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微觀經濟學又包含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均衡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以及市場理論、生產要素分配理論等。宏觀經濟學包含了經濟總量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失業(yè)理論以及國際貿易理論等。這么龐雜的內容,有的學校將其壓縮為一個學期講授,只能淺嘗輒止。即使在一個學年講授,學生學習起來難度非常大,因為在整個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數學演算能力,知識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個知識點掌握不好將影響后面的學習。在許多學校,《西方經濟學》課程考核往往出現高分率低、不及格率高的現象。
3.教材選用不合適。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往往選用國家規(guī)劃級教材,比如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這本教材理論難度較大,而且數學推導、數學公式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中級西方經濟學的難度。國外經濟學教材中結合生活實際的案例非常多,而我國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多是對理論、模型的書面闡述,案例非常少,即使有案例往往是從國外教科書上搬下來了,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距離較遠。比如在說明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時,國內教材多用大炮和黃油的產量來說明,黃油不是我們中國人熟悉的東西。在說明消費者均衡時,總是在咖啡和茶葉兩種商品間進行選擇,都和我們的生活實際有所差距。這樣案例分析將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4.教學手段相對單一?!段鞣浇洕鷮W》課程的講授依然是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教學中側重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記憶,忽視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多數高校的經濟學課堂,已經實現了多媒體教學,教師利用制作精美的課件講解相關理論,但這種方式僅僅是在經濟學圖形方面清晰,又由于其信息量過大,學生往往跟不上節(jié)奏。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依然不能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時始終是被動地接受,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對《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建議
1.優(yōu)化課程設置。作為經管類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西方經濟學》可以在第二學年開設,在第一學年學校可以開設一些先期的支持課程,比如說《經濟史》、《經濟學說史》、《高等數學》等課程,為學生后續(xù)的《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奠定基礎。《高等數學》課程應該與經管類專業(yè)的學科特點相聯系,多增加一些經濟應用知識,有利于學生以后經濟學學習中的數學公式推導和演算。一些管理類的專業(yè)由于課時有限,可以將《經濟史》課程開設為選修課程。在課程設置上要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作用,積極開設學術講座。授課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為學生開設專題性質的學術講座,使得學生可以了解當前經濟學的發(fā)展前沿。學校也要積極聘請企業(yè)、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為學生開設講座,使學生獲悉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和企業(yè)改革發(fā)展的現狀,激發(fā)其對經濟學的學習興趣。
2.科學選定教學內容。經濟學經歷上百年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其系統(tǒng)而完整的理論。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即使用完整的一個學年來學習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從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來看,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的關聯,突出重點和難點,緊緊把握注重實踐的教學原則。所以在《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安排上,要做到合理劃分重點與非重點內容,堅持以講解重點和難點內容為主,非重點內容簡單一提或者讓學生課下自我閱讀,增強實踐性。以微觀經濟學的講授為例,講解內容涉及均衡價格理論、彈性理論、消費者均衡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市場理論以及生產要素分配理論等內容,但是每一部分要突出重點,重點的多講,不重要的少講或者不講。比如彈性理論要重點講解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以及供給價格彈性可以少講或者不講。在講解需求價格彈性時,重點講其計算、分類,特別是需求價格彈性在實際中的應用。要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詳細講解“薄利多銷”、“谷賤傷農”問題,讓學生用抽象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3.本著“基礎、實用”的原則選擇教材?!段鞣浇洕鷮W》教材的選擇也要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以“基礎、實用”為原則。一方面教材要注重對基本原理、概念、模型的解釋和闡述,對于一些很復雜的數學證明可以適當省略。比如在介紹利潤最大化原則時,注重對原則的理論解釋,極限求導運算可以忽略。在介紹短期生產時邊際產量與平均產量之間關系時,可以通過舉例來講解,沒有必要構造生產函數通過求導來運算。有些教師在講解中過分注重對數學公式的推導,而忽視了模型本身的經濟含義。以文科生為主的經管類學生本身數學基礎比較差,對數學推導接受起來難度大,又不理解模型的經濟含義,進而對《西方經濟學》課程產生畏懼心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材的實用性,教材中的案例要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微觀經濟學的消費者均衡理論時,不一定非要用咖啡和茶葉作為消費者抉擇的商品,完全可以換成同學們更加熟悉的商品,比如是饅頭和大米之間的選擇、雪糕和飲料之間的選擇等。宏觀經濟學中在講解就業(yè)理論時,應該多講講我國的就業(yè)現狀。在講宏觀經濟政策時,財政政策要給學生講清我國近年來政府支出的規(guī)模、稅率的變動,貨幣政策要給學生講清楚我國非市場化的利率變動歷史,引導學生思考政府這些政策的目的所在。這樣學生會感覺經濟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經濟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地掌握有關理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