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優(yōu)發(fā)表網(wǎng)!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2-10-14 05:48:37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語文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chuàng)作高度。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

第1篇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范文一:

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多年,我力求教學的個性化發(fā)展,從朦朧的意識到實踐的自覺,經(jīng)過了不少反復和猶豫。今天,教育個性化實踐的收獲和來自時代精神的支持,終于使自己能夠有機會進行理論的推究和實踐的總結。

一、語文教育個性化的內(nèi)涵應包括三個層次:語文教育的人性化,語文教育的個別化,學校語文教育的個性特色。

1、語文教育的人性化。語文教育除語言交際的工具性功能和文化傳遞的人文功能外,還有道德倫理和審美功能,培養(yǎng)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質(zhì)。而真、善、美的終極指向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敖逃褪前讶伺囵B(yǎng)成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主體精神的人?!闭Z文教育作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對于實現(xiàn)人的自我存在與社會存在的統(tǒng)一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與作用。只有實現(xiàn)了人的雙重存在的有機統(tǒng)一,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語文教育通過實現(xiàn)個體(學生)發(fā)展來實現(xiàn)共同體(自然、社會)發(fā)展,而不是人與自然的對立、社會對人的奴役,這種語文教育是人性的、人道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語文教育中,弘揚自由民主的學術精神,這無疑對學生健全的個性的形成具有人道意義上的價值。

2、語文教育的個別化?!巴怀觥?、“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

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而且個體本身在不同階段、不同方面也存在差異性。為了開拓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必須給他們的個性以發(fā)揮的余地,語文教育針對學生差異性區(qū)別對待就是傳統(tǒng)的因材施教原則。學生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感知、人事、思維、記憶和想象等都會有所變化,高中階段更是這種變化的振蕩期。而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要比個體內(nèi)部不同階段的差異,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因此語文教育的個別化,就體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的個性化、教學方法手段的個性化與學習方案的個性化。

教學內(nèi)容的個性化就是一方面督促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班學生、能夠切中要害的教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提倡讓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學習內(nèi)容、作業(yè)內(nèi)容,自由選擇個人的表達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從而使學生都能發(fā)揮特長。

比如,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體會和學習散文結構特點這一教學目標,我鼓勵學生在老師給定的十二篇不同題材的文章之中,自己選擇喜歡的、能夠理解領會的文章展開閱讀學習,甚至可以自行到課外尋找學習材料。

作文教學亦如此。在內(nèi)容上,我長期提倡學生抒寫獨特的個人生活和個人對生活的真實的感受和判斷。在體裁上,我堅持選取一種作為特長,并由此切入,感悟寫作實質(zhì),實現(xiàn)突破,在其它體裁上達到基本要求。擅長寫詩歌的、寫小說的、寫評論的同學,在心理優(yōu)勢下,加以引導不但使特長更優(yōu)秀,還能彌補其它文體寫作的缺陷。超前者管理創(chuàng)作,落后者鼓勵達標,人人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中進步,就會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態(tài)。

教學方法手段的個性化和學習方案的個性化就是要求自己避免用一種方法教育四十五名學生,而是力爭用四十五種方法教育四十五名學生。 方法手段選擇的前提條件就是對學生個性特征和學習進度水平的熟悉了解。為此,我準備了所教班學生的詳細記錄本,點點滴滴,一年下來,哪把鑰匙開哪把鎖,自然非常清楚。和學生一起設計學習方案也就得心應手了。

3、學校語文教育個性特色。它主要是在課程上要求學校語文教育要有自己的總體個性特色,同時也要使學生能夠在自己個性特點前提下具有選擇學習內(nèi)容的充分自由。這就要求學校的課程體系在自覺自為的范圍內(nèi)充分發(fā)揮地方特色和具體的資源特點。必修課之外,選修課和活動課是形成學校課程特色的重要陣地。比如,以名著選讀、傳記選讀為特色的系列課程,以文學創(chuàng)作、戲劇演出為特色的活動課程,都將在創(chuàng)造巨大選擇自由度的同時,形成鮮明的學校語文教育的個性特色。課程是當今國外中學,未來將是我國學校吸引學生的主要資源。

二、語文教育個性化的課堂實現(xiàn)形式

這是前述問題在課堂上的微觀化。語文教育個性化內(nèi)涵的最重要的落實形式就是課堂教學,換言之,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教育個性化的最重要的途徑。個性化語文教育的課堂實現(xiàn)形式,其結構內(nèi)涵由三方面組成。

一是教學目的。殊途同歸,個性化語文教育時刻要直面教育教學目標。這個目標實際上是個性化的歸宿。不管教師和學生進行怎樣的個性化教與學的設計,知識與能力、道德倫理與審美、人格與心理諸方面目標應該是不能有所松動或異化的。但從另外兩個方面來理解,也許會發(fā)現(xiàn)新的天地。一方面,就總體目標來講,科學的知識體系與能力序列可以是個性化的,也就是可以因人而異,進行先后次序的調(diào)整和主次輕重的改變,但這又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問題,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將會使處于同一課堂的教學難以協(xié)調(diào),要么廢除班級授課制,要么否定教學目標的個性化。另一方面,就個人而言,可以在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分出實現(xiàn)目標的不同層次,這是在當前實現(xiàn)語文教育個性化的具有妥協(xié)性的方式。

二是教學內(nèi)容。這是高中語文教育個性化最為寬廣的舞臺。教學內(nèi)容因人而異,強調(diào)的是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的尊重,教學內(nèi)容因個人本身不同階段和不同特點而異,則強調(diào)的是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的尊重。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就是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或提供建議。

三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首先要適應自己獨特的班里學生的個體特征,更為困難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問題、任務或項目,交給相應不同特點的學生去完成。同時又能夠讓“無任務”同學獲得良好的信息反饋,獲得自身的發(fā)展。

四是教學參與者教師和學生。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成為個人獲得發(fā)展的主動者,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完成組織工作的同時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收獲了職業(yè)創(chuàng)造的快樂,體會了教師職業(yè)的尊嚴。無疑,二者都在自身的生命歷程中,獲得了自由而真正的發(fā)展。

此外還有教學條件:教學設備、教學手段,也會在時空人等不同組合中,做不同的調(diào)整。與前述四個方面一起,組成富有個性化的課堂教學結構形式。這一結構形式,又與更富個性化的課外輔導相結合,組成課內(nèi)外并舉的個性化語文教學新形式。這一教學形式又與學校富有個性特色的課程體系相結合,在人性化的語文教育光輝照耀下,共同形成新時期個性化的語文教育。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范文二:

一、解讀人格教育

教育的永恒主題是不斷完善人格,這既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終極目標。曾有報告指出:“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成為一個完善的人,這就是對教育基本目的的一個廣義的界說。”

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在思想上,會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文化上,會有較高的智力水平;在人際交往上,會具有豁達開闊的胸襟,能夠與人愉快相處。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就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善于客觀地分析問題,從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二、人格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從社會的發(fā)展來看,需要提出人格教育。目前,隨著社會的劇烈變革,學生容易受一些不良影響。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逐漸被教育工作者重視起來。由教育部頒布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通過普通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要對學生“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全面考察”,“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边@一切都說明,語文課程改革重點定位在怎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不僅是回歸語文教育的本質(zhì)功能,更是實現(xiàn)語文教育“元”的價值。

2.從高中語文教學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它的全面性、深入性以及發(fā)展性,需要人格教育來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過多地向學生傳授統(tǒng)一的理論和經(jīng)驗,很少因材施教,雖然也一直強調(diào)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很多方面績效不高。同時,還存在著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問題,使得學生的人格心理特征與現(xiàn)代教育理論相悖,不能夠成為社會上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挖掘和發(fā)展語文教育的功能,加強對學生的人格教育。

3.人格教育有利于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為他自己,變成他自己。”目前,一部分中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常見的有:自控能力差,思維方式極端,團隊協(xié)作能力差,心理平衡能力差。從語文教學角度考慮,以上情況表明語文教育功能從某種意義上偏離了其本質(zhì)——燃燒起受教育者心底的火種,讓他們生命之光煥發(fā)出炫麗的光輝,從而使他們身心健康。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格教育的具體措施

⒈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教師,要想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yǎng)個人人格魅力至關重要。在心理品質(zhì)方面,語文教師要樂觀向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具有頑強的意志;在教育觀念方面,語文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終身學習”、“豁達的語文觀”等思想;在學習品質(zhì)方面,語文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嚴于教學,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塑造教師的形象,從而促進學生人格魅力的塑造。 2.把人格教育放在課堂上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公平公正、活力四射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多在課堂上采用合作教學的方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向教學的過程,在互教互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教師還要學習先進的理念和經(jīng)驗,變革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踐過程。

3.把人格教育延續(xù)到課外活動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課堂上,更應該延續(xù)到課外活動中。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把從思想教育和審美陶冶中培養(yǎng)出的抽象情感力量,內(nèi)化為實實在在的信念和行為方式,從而進一步形成穩(wěn)定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師應多采用一些課外(比如閱讀)方式指導學生,并為學生的人格實踐創(chuàng)造機會。

4.寓人格培養(yǎng)于語言能力中。把人格的培養(yǎng)寓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從閱讀教學和聽說教學出發(fā),促進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我們提倡自我閱讀和整體感悟閱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基本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感悟文章的真諦,這樣能夠盡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我們很重視聽說教學,因為聽說是人與人之間語言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語言素質(zhì)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聽說能力的提高。

第2篇

高中語文教育論文魏書生主人管理的藝術

主人管理是魏書生同志最常用,也是他最見長的一種管理策略。他采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每當出臺一項新的規(guī)章制度,或修改一項原來的規(guī)定,都要通過全校教職員工反復討論,最后才能決定。一旦走下來,就不輕易改變,要通過一個階段的運作后再來驗證其是否合適。魏 書生常說的一句話是:“說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在這一管理策略中,大略要分如下三個方面。

(一)明確主人身份。魏書生同志經(jīng)常提醒自己,校長是全校師生的服務員,應該全心全意地為師生服務。于是他也經(jīng)常強調(diào)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全校師生才是學校真正的主人、讓全校教師們都知道只有教師真正明確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事情才會好辦,教師的事情才會辦好。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教師們自己反復討論后,定下來的;學校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教師們參與,教師策劃,教師們親身去做而取得一定成績的,教師們怎能不感覺到自己是學校的真正主人呢?

(二)竭盡主人的職責。人就是這樣,一旦認識到自己的真正身份之后,而且是從內(nèi)心里愿意充當?shù)慕巧?,他就一定能盡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務。這個學校的老師的工作任務非常明確。教務處、政教處、教改辦工明確;黨支部、工會、共青團,各負其責;學年組、學科組互相協(xié)調(diào);班主任、科任教師相互配合。每 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內(nèi)工作,在自己的工作的小田地里,自己是當之無愧的主人。每個人每學年、每學期都有自己的計劃,每周、每天都按照自己的計劃去操作。正所謂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人人都是主人公,個個努力辦好自己的事兒。

第3篇

[論文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然而,在具體閱讀教學過程中卻往往出現(xiàn)學生主體的的淡化和文本的缺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適當引導學生,切實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重視教材,指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成功對話。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安安靜靜地聽;亦或是

教師連珠炮似地問,學生只是反反復復地答;作文時學生提筆無話可寫,或者有的寫了,說了,但所寫所說的東西總是言詞單調(diào),表達膚淺。盡管《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作出表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既要積極地組織學生閱讀,又要積極地促進學生閱讀。然而,在具體閱讀教學

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現(xiàn)就其現(xiàn)象略作分析。

一、硬性的預習規(guī)定影響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盡管現(xiàn)在的課堂倡導“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但我們看到很多教師要求學生預習或是討論時,都是同時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師事先布置的任務或設置的問題來學習和思考,這樣雖然教學目標很明確,但卻無形間影響了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學生閱讀的興趣會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師在教《蜀道難》這樣布置:思考詩歌第一小節(jié)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難的?詩人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蜀道的雄奇險峻的?這樣寫有何好處?這些問題事先便給學生定了一個框,學生在讀時就對語言最直觀的感受就不能表達出來。

同樣是講授《蜀道難》,另外一位老師在閱讀預習時,布置學生在自由讀后想一想,在讀全詩時眼前都出現(xiàn)了哪些動人的畫面?這個問法就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自然引導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去賞析詩歌,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其實,在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作適度的引導是可以的,因為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需要教師訓練與指導的。學生在剛接觸一些新的文章時,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教師可作適度引導,訓練學生們思考,指導他們?nèi)ニ伎既⒖?。這方面可充分利用《讀本》相關文章,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類似的題材會引發(fā)學生主動地領悟。例如在學習《報任安書》前,可布置學生閱讀《司馬遷與<史記>》,思考司馬遷為什么忍辱負重完成《史記》,為什么要向任安表明心跡。這樣具體給學生們提示參考會有利于學生獨立解讀文本,有利于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提高。

那種完全“牽著鼻子走”的預習和教學仍是一種變相的灌輸。很多老師還存在這樣的誤區(qū),以為教師的責任便是該講解的東西要講到,“一講一聽之間事情就完成了,就像交付一件東西那么便當,我交給你了,你收到了,東西就在你手里了。”其實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復雜的思維活動,復雜的語言實踐活動。閱讀教學的任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能力卻是無法傳遞的。所以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師以講解為務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點首宜打破,教師所務不在講解,惟在啟發(fā);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引導”?!皢l(fā)、引導”才是教師的職責,在啟發(fā)引導中,“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這才是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

二、看似熱鬧的課堂討論成了一種表演

為打破傳統(tǒng)教學“對話”式教學,很多老師開始嘗試讓學生講或是相互提問,或者討論、辯論,教師只是簡單說幾句,這種過于追求形式的做法是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如有一節(jié)講授《道士塔》的公開課上,老師簡單小結上節(jié)課內(nèi)容后,就提出一個討論題:敦煌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為何會流失。接下來教師把同學按座位分成小組展開討論,并選出代表發(fā)言,教師站在一邊,不再說話,成為局外人。討論結束后,一位同學提出自己的觀點:“是清政府太腐敗,使外國的強盜有機可乘”,另一位同學馬上站起來進行反駁,其他同學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課,教師夸獎發(fā)言的幾位同學見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課就這樣結束了。表面上看,這節(jié)課氣氛熱烈,學生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而實際上學生課后還是一片茫然。這種看似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式并不是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收獲很少的。

而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動中看到一位老師是這樣布置課堂討論的,他在分析戲劇語言時以《雷雨》為例,他問學生:你覺得魯侍萍對周樸園是怎樣的恨?是恨他把自己趕出家門?還是另有其他?學生在討論時,他不盡加入其中,他問:“魯侍萍的斥責中,為什么用了‘你們’”在他的啟發(fā)下,各小組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課堂討論若要真正落到實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學生應對課程有充分的預習,如果預習不充分,討論時難免會脫離文本,使語文課失去了“語文味”,其次在平常教學中就應培養(yǎng)學生討論問題發(fā)表意見的習慣。最為重要的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絕不是局外人;葉圣陶曾說“討論進行的當兒,有錯誤給與糾正,有疏漏給與補充,有疑難給與闡明,是說全班學生都有份兒,但是最后的責任還在教師方面。教師自當抱著客觀的態(tài)度,就國文教學應有的觀點說話?!痹陂喿x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幫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材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憑借,但老師仍是整個課堂的組織者。教師的任務即是在文本與學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他們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獨立感受,體驗和理解組織整個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獨特感悟。

三、預設的閱讀思路限制了學生對文本的自主解讀

有一次我在教《雷雨》時,第三課時討論主人公周樸園的人物形象時,我設計是通過分析人物對話,讓學生分析周樸園復雜的性格特征,然而在第一個班上課時,有一位同學提出,為什么魯侍萍在回答周樸園問話時會說“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我當時考慮這個問題離我預設思路很遠,就草草說一下:因為這一細節(jié)在侍萍心中印象很深,就過去了。可是課后,我越想越覺得自己處理的不好,完全按我的思路去講,很多想法都是我灌輸給學生的,而并不是學生自己得出的結論。

我仔細分析了課文,又設計了一條思路,在第二個班上課時,巧的是又有學生問這個問題,我就順勢問學生,大家思考:這里用了“我們”,三十年的生活,在魯,周的心目中,記憶最深的就是他們兩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這個生活細節(jié)的觸發(fā),他們兩人腦中最可能浮現(xiàn)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學生出現(xiàn)了一下的沉默,我又馬上提示說,看來可能是與點火點燈有關的情景呵。學生馬上活躍起來,有人說: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總要關窗,所以室內(nèi)常點燈,周在燈下照顧侍萍。有學生說:周樸園的襯衣破了,侍萍在燈下為他繡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繡”,我馬上表揚了他讀書的認真。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面帶微笑地想象著溫暖的生活畫面,我問,由洋火聯(lián)想到的生活畫面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學生立刻說出了溫馨、甜美、幸福等。學生對周樸園對侍萍是有真感情的這一認識自然得到體會,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復雜時便水到渠成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教育的缺點之一,就是沒有那種占據(jù)學生的全部心智和心靈的真正的閱讀,沒有這樣的閱讀,學生就沒有學習的愿望,他們的精神世界就會變得狹窄和貧乏?!睂W生面對教材時,不僅僅是解釋與記憶,因為閱讀是一種內(nèi)化的吸收,書面上的文字符號對閱讀者來說是一種外部語言,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把看到的外部語言轉化為自己的內(nèi)部語言的過程,也就轉化為讀者思維工具的過程。巴赫金曾說:“書不喜歡心不在焉的讀者,也不回答他們的問題,應真正而投入地閱讀,并不是消極地掌握,而是與書進行生動而熱烈的對話?!逼鋵嵨覀兊恼Z課也是如此,形式永遠是次要的,哪怕一節(jié)課我們僅是靜靜地同學生一齊品讀經(jīng)典、揣摩語言、吟誦名句,而學生因此而產(chǎn)生的那一點點的激動與共鳴,都足以證明了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獲得了成功,而他們閱讀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文學的魅力才會真正影響到學生的心靈,而對閱讀的喜愛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2]趙錫麟:《高中語文教學的“三性特點”》,《計算機教與學》2004年第10期。

[3]陳憲峰:《關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11期。

[4]錢俊元:《高中語文教學應構建穩(wěn)固的學科基礎平臺》,《天津教育》2002年第4期。

[5]張幼軍:《高中語文教學面臨的一大跨越》,《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11期。

[6]張偉明:《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大任務》,《語文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8期。

[7]錢俊元:《高中語文教學應從學科的內(nèi)核出發(fā)》,《河南教育《2004年第10期。

[8]唐玉蘭:《閱讀教學方法淺談》,《教育探索》2000年第9期。

第4篇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因素

情感屬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疇,它能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F(xiàn)代教育學研究表明:情感與認知相互影響,同時與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興趣、信念、內(nèi)驅動力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過程中,情感起著一種偵察機構的動力功能,監(jiān)視著信息的流動,喚起主體對信息的追求。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更是貫徹情感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充滿積極情感的和諧的語文教學情感氛圍,師生雙方才能融洽,語文課堂教學才能順利有效地進行。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重視激感因素。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筆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高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是語文教育的客觀依據(jù),其中情感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新課標下的現(xiàn)有的眾多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注重了文學藝術品質(zhì)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更多地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悉心鉆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再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自己體驗過的情感傳達給學生。這樣,才有可能選擇適宜的教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出一種極富陶冶力量的情境,通過引導和培育,潛移默化地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要求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展示情感過程,保證教材內(nèi)容的引人入勝。因此,我們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常常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方法,輔以聲情并茂的朗讀、烘托渲染的背景穿插等手段,激起學生內(nèi)心的感情波瀾,引發(fā)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進而達到文意的理解與情感體驗的統(tǒng)一。例如,在講授《歸去來兮辭》一文,教師可以采用朗讀引發(fā)先聲奪人,再補充人物介紹及背景材料,放圖片和錄像,讓學生增進了解,有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講解《滕王閣序》一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幅海天一色的壯麗秀美的風光圖景,并讓學生聽錄音,看課件,通過渲染氣氛,以強烈的感情引發(fā)學生的興致,自己疏通文章的內(nèi)容。這樣在生動形象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既學到了相關知識,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華。

二、充分調(diào)動教師自我的教學情感,以情帶情,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如果教師把對事業(yè)的愛與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那么,他的教學一定是充滿激情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人的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苯處煹那楦惺菍W生情感培育的催化劑,教師應該用他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豐富的情感世界,飛揚的激情,感染學生,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從而使枯燥的語文教學成為一次學生的情感體驗之旅.要做到這樣,首先,教師必須摯愛和尊重自己的學生。愛這種情感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學生最能敏感體會的,學生對老師也因此更尊敬,更喜愛,并且,還常常會因為愛老師而愛上老師所教的學科。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本褪沁@個道理。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沒有情感、沒有愛,也不會有教育。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需要語文老師付出赤誠的愛心,才能以情動情,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語文老師的愛,首先是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和教學工作。以充沛的精力、忘我的工作、滿腔的熱情投入教學工作之中,才能使學生對老師及其事業(yè)產(chǎn)生敬佩之情進而喜歡上語文課。其次,教師應深入體驗教材蘊涵的情感。要想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感染學生、打動學生,自己首先要被課文中的情感所感染和打動。因此教師首要的是練好內(nèi)功,不斷夯實思想內(nèi)涵,提高文學藝術修養(yǎng),豐富人生閱歷,深刻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是,教師以愉快的心情,和藹的表情,親切的語言,充沛的情感,飛揚的激情,必能造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與情感激蕩的海洋里暢游,讓語文學習回歸到它應有的要義。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若能以真心熱愛學生,以真誠的自我對待學生,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學生就會向老師敞開心靈的大門,愿意和老師保持心心相印的關系,向老師傳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受。師生這種真誠相待是建立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營造情感氛圍的基礎,從而能使學生感到自己的人格被尊重、被欣賞,那么他們就會全心全意地與教師配合上好語文課,也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忠告與批評,使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能夠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中活潑、生機盎然地開展,以達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全方位營造情感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教學實踐證明,語文閱讀教學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是激發(fā)學生情感因素、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在語文閱讀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借助網(wǎng)絡下載軟件、網(wǎng)上查尋資料等與學生相互交流等方法來完成語文的自主性學習。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盡可能地揚長避短,而不能不顧教學內(nèi)容是否適合運用多媒體的情況而一味地配上多媒體課件。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選文,既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學生從認知入手,借助形象,引感,在情感的陶冶下,展開想象,啟動思維,從中感受、體會、感悟、理解并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此類選文就不宜用多媒體課件從頭到尾講解,而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品讀中領悟,在情感的浸潤下獲得新知和美的享受。而相反,有些知識的學習就必須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才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在科普類文章的閱讀教學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更生動,而且還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采用討論式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討論式教學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情感。此外,啟發(fā)式、辯論式、對話式等教學方式以及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搞社會調(diào)查、參觀訪問、寫小論文等有趣的教學方式,都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促進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和培育學生情感世界,重視情感因素的激發(fā)和體驗,對于活躍語文課堂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貫徹素質(zhì)教育原則,提高語文閱讀教學實效,回歸語文學習根本目的,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第5篇

“愉快教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方法、技能或技巧,讓學生快速接受并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綜合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育機智、思想境界、人格力量和學識水平等方面。在激勵、喚醒與鼓舞學生攝取精神營養(yǎng),充實和完善自我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主導作用。可以說,愉快教育不僅是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更是讓教師愉快地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與現(xiàn)在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異曲同工。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學習這樣教學模式,還要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運用這種模式,給學生一個容易接受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都能有所發(fā)展。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真正地應用愉快教學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必須要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摸索探究,尋找合適的方法,為學生的學習做出正確的引導。

二、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愉快教育

(一)開展愉快教育,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我們教師總是讓學生讀一些類似《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之類的書,其實這些書對教師自身的幫助也很大。我前段時間研究了一下《弟子規(guī)》認為,這樣的書能夠提升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讓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注重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得到學生的認可,在一基礎上再開展愉快課堂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皾M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zhì),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讓自己落后于別人一大截。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必須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因為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學生,讓他們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十份耕耘十份收獲。只有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才能更好地開展愉快教育,提升教學效果。

(二)在愉快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使用不文明的語言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甚至搞惡作劇,干擾和破壞課堂的教學秩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運用智慧,不要在課堂上與學生發(fā)生正面的沖突。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自尊心強,抗打擊能力差,教師一定要有耐心,用愛心來教導他們,不要用不文明的語言進行諷刺和挖苦,以免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遇到學生不遵守紀律時,我們可以先安撫他的情緒,盡可能地把課講完,控制課堂的進度,照顧大多數(shù)學生的利益。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具體分析,不能動不動就說學生笨,什么都學不會之類的話。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第6篇

一、文學教育應注重教師的文學功底

文學教育與一般的語文知識教學不同,語文知識的積累往往可以自然發(fā)生(雖然其效率相對于講授而言小了點,但還是能夠發(fā)生的),而文學教育往往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領。因為優(yōu)秀的、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一定是隱藏在文字之后的,沒有一定的文學基礎,沒有一定的認知積累,是無法解讀出經(jīng)典文學作品背后的真實含義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學作品的解讀不能照搬教學參考書,如前所述,教學參考書的編寫者有時難免視角有所不及,又由于諸多其他非文學因素的影響,這些觀點往往只能作為“參考”,而真正能夠抵達文本內(nèi)核的文學思想,有時需要挖掘,這就依賴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引領。譬如魯迅的作品,除了匕首投槍的效用之外還有什么?先生的小說與社會興亡之間是否存在著直接的影響關系?李貫通所說的“小說真的影響到國家的興亡,是小說的不幸……”又意味著什么?這些問題的提出本身就需要文學作品研讀者具有一定的水準,幾乎可以肯定地講,學生是難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的,而教師也未必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而語文教師之所以提不出這樣的問題,原因就在于語文教師缺少“代際意識與史學意識”,在于語文教師的人文功底與文學才情的缺失。那么,這樣的功課如何彌補?這一點語文教師其實是可以自主找到答案的,因為途徑不外乎自身的閱讀、學習與反思。不間斷的閱讀可以讓自己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融合在一起,可以讓自己走到文學作品中,可以讓文學作品成為自身文學才情豐富的催化劑。所讀范圍應當是寬泛的,史學著作可以豐富自己的代際意識,美學著作可以充實自己的文學才情。學習亦是必須的,他人的研究成果應當成為自身文學修養(yǎng)不斷上升的階梯,當然這應當是一種批判性的學習,唯一能夠成為自己文學研究依據(jù)的應當是自己內(nèi)心的認識。反思亦是必須的,沒有反思便不能使所吸納的文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聯(lián)系,反思的依據(jù)與工具便是邏輯,反思的結果是必須讓自己對文學的認識與判斷符合邏輯,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文學認識以一個完美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文學功底的積累并非一日之功,但語文教師接觸、研討優(yōu)秀文本,原本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倘若沒有這樣的積累,還叫什么語文教師呢?

二、文學教育應是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約

再說說文學教育。對于文學教育的理解,筆者認為教育是師生交流的過程,是教學存在的形態(tài),而語文則是交流的內(nèi)容。文學教育還有其自身的特點,因為文學教育所交流的內(nèi)容必須是經(jīng)典的作品,而經(jīng)典的作品總是與人的內(nèi)心相連的,因此文學教育應當是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約。筆者在這里不想用過多的語言去描述這段心靈之約該是多么美妙,因為這樣的語言已經(jīng)太多了。筆者想做的是,透過語言這層工具,去理解心靈之約背后的含義。如前所述,職業(yè)高中語文教育有其特殊目的,要讓社會的工人力量在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影響之下成為社會高素質(zhì)的載體,這就必須讓學生在職業(y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育中更多地感知文學經(jīng)典。這個過程必須是豐滿的、充實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不斷耕耘、不斷收獲。文本的豪放與婉約,筆觸的犀利與溫婉、觀點的獨到與平實,都應當成為文學教育的內(nèi)容。唯其如此,真正的心靈之約才有可能發(fā)生。

作者:孫彬單位:如皋中等專業(yè)學校

第7篇

通過思考題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思維得到拓展活躍,不再被動接受教師講解。這樣的效果必須借助于合作學習、獨立思考、啟發(fā)引導等多種途徑,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踴躍發(fā)言、深入探究。另一方面,筆者還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氛圍設置需要,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花絮,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中得到放松和釋放。例如讓學生上臺以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技巧為基點,講述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如何學習理解、如何鞏固提高、如何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或者在一些復習教學環(huán)節(jié),直接安排學生走上講臺進行教學,這樣的模式既避免了語文教學的枯燥,同時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加生動的平臺,使語文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更濃的興趣,也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二、創(chuàng)新作業(yè)設置模式,使其更加素質(zhì)

高效作業(yè)是鞏固語文學習成果的有效載體,也是檢測學生語文學習狀況的重要方式。在作業(yè)設置中,教師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改革,一方面是作業(yè)難度、容量上要體現(xiàn)差異性,因為高中生語文學習具有明顯的分化趨勢,這樣的差距一時難以改變,教師只有適應這樣的差異并在教學中有效兼顧。此外,作業(yè)的布置要依據(jù)學生學習狀況、能力情況,設置不同的難度和作業(yè)量,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夠保護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作業(yè)設置形式上要創(chuàng)新,不能完全局限于書面形式,還要向能力素質(zhì)方向發(fā)展。例如可以布置學生開展一些社會生活調(diào)查,要求學生對某一類知識點的學習規(guī)律進行總結梳理等等。這些方面的作業(yè)設置既體現(xiàn)了能力培養(yǎng)目標,也彰顯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原則,使學生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中更加高效,更具針對性。

三、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