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123個漢族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家系中存在表型不-的家系比率,并探討導(dǎo)致同一突變不同表型的潛在機制. 方法 分析123個漢族OI家系(包括以往研究的117個家系)中存在表型不一的家系比率.用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NaPshot分型技術(shù)檢測21個家系先證者及其表型不-家系成員的血液和口腔黏膜的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中 COL1A1和COL1A2 基因21個SNP位點的分型,從而檢查體細胞樣本的嵌合率.同時檢測2個存在 COL1A2 基因同一突變(c.1009G〉A(chǔ))家系的甲基化程度差異. 結(jié)果 在123個OI家系中,21個(17.1%)家系存在表型不一,僅1例先證者的父親顯示體細胞基因鑲嵌,其血液中有43.1%突變等位基因,口腔上皮細胞有39.6%的突變等位基因.在2個存在 COL1A2 基因同-突變(c.1009G〉A(chǔ))的家系中,2例先證者的甲基化程度均高于其母親. 結(jié)論 國人OI家系內(nèi) COL1A1和COL1A2 基因同一突變發(fā)生不同表型的比率為17%.在這21個表型不一的家系中只有1例(4.8%)先證者的父親存在體細胞鑲嵌.甲基化程度可能與表型嚴重程度有關(guān).在遺傳咨詢時,對先證者無臨床表型的家屬進行致病基因的突變檢測是十分必要的.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